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篇1
一、现行教材设计特点分析
综观数学教材,我们发现教材以分散渗透的方式穿插编排了有关数学规律的探索性内容,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把发现规律、探索规律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教材主题单元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探索事物的间隔排列、简单搭配以及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通过平移的方法探索、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可以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并从中体会列举、画图、计算和有序思考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发现和概括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提高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建构内容形式
小学数学中“探索规律”的内容,主要是数、式、形规律的探索,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即在不同阶段设置独立的单元,以适当的主题进行“探索规律”的学习。同时,以相关内容的学习为载体,以分散渗透的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与变化趋势,培养学生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的能力。比如,可通过一组或多组相似的式子,让学生发现式子与式子之间规律性的变化,然后根据找到的规律填算式或写出算式的答案。
下面来看一个教学片段:
1.出示例题,启发思考
师:首先让我们共同完成练习九的思考题,好吗?(板书思考题:1+2+3+4+5+6+7+8+9= ?)你能快速计算出结果吗?(让生独立思考,探究方法。)
2.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请把你的想法和算法说给其他同学听好吗?
生1:将1到9,九个数依次加起来,得45。
生2:运用“凑十法”算。即:1+2+3+4+5+6+7+8+9=(1+9)+(2+8)+(3+7)+(4+6)+5=40+5=45
生3: 1+2+3+4+5+6+7+8+9=(1+8)+(2+7)+3+6)+(4+5)+9= 9×5=45
师:上面三位同学的方法都准确算出了结果,同学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快最好呢?
生:运用“凑十法”计算又快又准。
由此看出,探索数的变化规律,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并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已经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探索数的变化规律的形式可以是在数列中找规律,在数表中找规律,在数与形的结合中找规律,等等。在低年级可多以这样的形式进行训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找规律更多地了解数的意义,渐渐形成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推理能力,为第二学段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与变化趋势作准备。
三、恰当把握内容设计的层次性和探索性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篇2
透析近几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优化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和研究,但还普遍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表现为“牵制式”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材的滞后性和教学思路的单一性制约了教师教学的自如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心理倾向是如何让学生按自己所设定的框架一个一个地让学生往里钻,实现其环环相扣的教学程序,至于如何能够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引导恐怕很少考虑。加上教师囿于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不强,过分迷信教材,致使课堂教学“照本宣科”。另外,课堂教学结构不尽合理,我们认为,当前的课堂教学结构应贯穿问题产生——探索解决——建构应用——问题延伸这样一条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探究主线。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把握一条“探——引——探”的基本教学思路,凸现以“探”导“引”,以“引”促“探”的教学方法。 一、以“探”导“引” 这里的“探”为探底,“引”为引导。教师根据探底的情况来确定创设情境的方式、提出问题的角度和引导学生探索方向。这既符合“迁移”原理,也符合顺着学生学路导的“自如化”教学的要求,探底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准备阶段,它贯穿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流程之中,从而构成不断探底、不断引导、不断探索的探究性课堂教学结构。 1.准备阶段探底与引导。 教师依据数学知识的脉络,运用准备题。了解性提问创设一定的情境等方法,了解学生在探究新知前与新知相关的知识基础,探究同类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技能状况等,检验教师前期对学生就上述问题的预测准确度,以提供下一步引导的方式,提出问题的角度及措词作出较为合理的决策,利于教师创设既适合于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又具有新颖独特的问题情境。 例如,教学“时、分认识”时,教师通过让学生以合作方式创造一个钟面,了解学生对钟面结构认识程度,为教师下一步引导提供了合理的决策。 2.自主探索阶段探底与引导。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对所探究问题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观察操作方法上的障碍、阻塞或偏离方向的现象。教师通过信息反馈方式进行探底,了解学生的探究进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引导,为学生的继续探索提供可靠的方案,利于教师的引导“有的放矢”。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出示一组数“21、42、33、54、45、36、27、48、39、60”试探性让学生计算、观察,自主探索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从反馈中发现,由于受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思维惯性的影响往往从个位上去找规律。教师及时调整探索方案,引导学生运用直观操作探索出特征。 3.内化巩固阶段探底与引导。 课堂练习具有反馈功能、内化功能和形成技能功能。反馈功能为教师在该阶段中的探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尝试或模仿练习后,教师利用反馈的情况,了解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后对新知识理解的程度、思维动态和技能的状况,为教师设计后一层训练,引导学生扫除障碍实现知识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例如,教学“商中有0除法”时,从基本训练反馈的情况中发现,学生就商中的“0”的两种不同含义比较模糊,让学生计算“8012÷4”后提问:“商中百位上写0依据是什么?商中十位上写0的依据又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商0的不同含义。 4.发展延伸阶段探底与引导。 在学生取得探索成功,并初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后,此时将会产生新的思维冲突,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试探、了解学生在新的起点上可能会引发何种新的思维趋向,为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矛盾的冲突提出尚待进一步去发现、探索的新问题。 二、以“引”促“探” 如果说,“探底”为教师的引导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促进教师“自如化”教学,那么“引导”则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推动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探索活动,会不会自主探索,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水平。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并非意味可抛开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探索活动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和探索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的各阶段中,教师在探底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引导决策就显得相当必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学生从观察、思考、讨论、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初步得出“商不变规律”后,教师出示一组题:(36×2)÷(12÷2);(36×5)÷(12×3);(36÷6)÷(12÷2);(36+12)÷(12+12)从反面揭示矛盾,让学生进行检验“与36÷12=3比较这几道题的商都变了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以加深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达到以“引”促“探”的目的。 各阶段的引导方式及作用随着教学的进程各有侧重,概括地说,在准备阶段中,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激活思维;在探究阶段中,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和校正思维趋向,引导学生深化探索,发展思维;在内化巩固阶段中,设计有效练习,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在延伸阶段中鼓励质疑,引发学生创新思维。 总之,无论哪个阶段,采用何种方式引导,引导的深度如何,均要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均应把握顺着学生学路导的原则,以体现“自主化”学习和“自如化”教学的特征。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篇3
1.学生结合情境,用个性化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中的现象及规律,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合作的交流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3.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出示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
从以上依次排列的60个数中,每次算出连续4个数的和,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1.让学生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
2.启发学生先从简单的问题着手,寻求规律,再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评析: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基本经验和方法,面对如此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顺势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设计本身就隐含了一种价值追求――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无论现在或是将来都是我们学习中要坚持的一种重要思想。】
二、学生自主探索后合作交流,初步发现规律
1.让学生自己先写出几个连续的数,然后确定每次算出连续数的和,看看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2.把学生反馈的情况填写在下表中。
■
3.引导学生发现数的总个数、每次框几个连续的数与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之间的关系。(板书:总个数-每次框几个连续的数+1=多少个不同的和)
【评析: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心理需求自主写一些数,自主确定每次算出几个连续数的和,然后将自己的探索成果填入表中,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学生在交流中感知到有序思考的优越性,在平移中发现“总个数-每次框几个连续的数+1=多少个不同的和”,并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
三、师生共同验证发现的规律,深入理解发现的规律
1.师列出1至15的数,要求每次求出两个连续数的和,让学生先根据发现的规律思考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验证。
2.验证说明为什么要加1。
3.如果每次框3个数、4个数呢?
4.回顾1-60个数中的问题,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和?
5.出示题目:1、2、3、4、5……m,每次算出n个连续数的和,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6.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板书:碰到比较复杂的问题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寻找规律,得出方法验证方法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评析:教师不让学生直接操作,而是让学生先猜想,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验证猜想的欲望。在大量例证的基础上,规律已不言自明,但教学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把学生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数的总个数为m个,每次框n个数,结果会怎样?这样教学,不仅把握住了学生思维发展的可能,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
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花边覆盖问题。
2.“购物街”问题。
3.体育彩票中奖。
【评析:教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受到思维启迪,进一步深化理解了规律,从而达到增强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目的。】
五、全课总结(略)
……
总评:
1.教学,从学生的需求开始。
儿童天生就是探索者、发现者。课始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让学生领悟到“数据大的问题太复杂,先从研究数据小的问题入手”的解题策略,从而转入对具体规律的深入探究。此时,探求规律已成为学生内心深处的一种强烈的需求,有需求便有了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便成功了一半。
2.教学,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1)由复杂到简单再到综合。
“碰到比较复杂的问题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寻找规律,得出方法验证方法解决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这是本节课的学习思路,也是我们研究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它体现了我们学习知识、建构认知的一般过程,蕴含了化归的数学思想。
(2)由直观操作到抽象概括。
教学中以学生的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活动发现规律,再在教师引导下对规律进行科学完整的总结,从而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规律。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知识构建能力。
3.教学,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体验、感悟规律是本节课教学的亮点,但比找到规律更重要的是渗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化归思想。所以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增加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篇4
一、“引导、归纳、反思”教学模式
1、引导引导是该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其思想是激发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极大的兴趣,捕获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思想,给学生提供学习该课程的信息、力量和动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学生能不能学好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引导”的成功是学生学好该课程的第一步。引导的好坏,决定着高效教学的好坏,因而,引导的另一个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效教学。引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切入点引导和过程引导。
(1)切入点引导。切入点引导主要是教师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而采用问题情景、生活情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现在的水资源比较不足,而海水中因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工业原料而不能被直接饮用,采用什么化学方法可以既能从海水中提出工业原料,同时又能生产生活或工业用水呢?从而使得学生感觉到学习知识的有用性,进而激发学习热情。
(2)过程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步骤等进行引导。是教师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针对浓硝酸与铜反应的知识点,可进行如下的思想和方法的引导:氧化铜能否在硝酸中稳定存在?探究硝酸与铜会起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产物?在该反应中,硝酸起到哪些作用?浓硝酸分解会产生什么物质?哪一种分解产物会与铜发生反应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归纳归纳法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由个别到普遍”、“由表象到实质”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探索规律、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而化学这个学科,知识点零散、系统和规律性不强,且学生从初三到高中的学习,化学知识跨度大、难学难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面对零碎的化学知识,要确保提高教学效率,进行归纳分类,是教者和学者常用的学习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归纳法是该教育模式的中心环节。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常用的归纳法主要有类比归纳法、分类归纳法、按序归纳法、体型归纳法等等。例如,教学元素周期规律时,可以先告诉学生该内容主要采用归纳法来进行讲解和学习。然后将1~20号元素和具有代表性的族类元素作为个体,画出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引导学生归纳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最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归纳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体会成功,提高自我学习效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效率。
3、反思。在“引导、归纳、反思”教学模式中,反思不仅是包括教师对自己知识所授体系的反思,还包括引导学生的对知识有探究思想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思。其思想是教师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而培养学生的反思则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1)教师教学的反思。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进行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在反思的同时,教师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教师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于此同时,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实践,从中获得经验,而这些经验又会促进教学。教师在该模式中的反思主要有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反思。例如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能否保证每个学生有尽量多且均等的回答机会?课堂讨论能否有效开展?阅读、活动和练习的指导是否有效?
(2)引发学生反思。引发学生反思,是该模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要交给学生学习化学的思想和方法。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不知该如何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学到知识。因此,引起学生反思的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发现;永不停息地去探索、辨析,是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指导思想。也是“引导、归纳、反思”模型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结果和讨论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80-01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是富含创新意识的数学,是具有逻辑思维的数学。由此看来,数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数学教学应该遵循的目标,也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弄清事物之间的联系,即逻辑关系,还要充分利用这种逻辑关系,发挥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求新,求异,求真,求实,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数学的教学始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那么什么叫创新思维呢?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理解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思维来解决新的问题,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只有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并聚精会神地进行科学的探索,培养发散性思维,以期得到更快更好的答案。
一、让学生动手 发现数学的逻辑关系
数学中充满了逻辑关系,充满了只有充分研究才能发现的规律。数学产生于生活,但是当它形成一门科学,就会吸引人孜孜不倦的研究、探讨,从而不断发现规律,更好地为现实生活服务。数学的产生与规律的研究的过程,告诉我们数学教学应该发扬不断探索的精神,在探究中不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数学教学应该遵循这一规律,让学生从生活的现实出发,能够自主地发现数学本身具有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才能使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知识素养。并利用知识的积淀去更好的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个知识点时,我就充分利用学生求知欲望强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学习。我让学生利用硬纸板剪裁成三角形,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摆一摆、看一看。结果学生在摆放中有了惊喜的发现,他们把自己剪裁的三角形的三个角摆在一起,结果出现了一个平角。由此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的结论。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交流、讨论、动手、研究,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这要比教师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好几百倍。
二、让学生观察实验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数学是符合规律的数学,但是这些规律并不是简单的规律,一个结论并不适应于全部数学的运算。教师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利用规律,并不断积累规律,使学生在旧知识上建立新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受以前学过的能被2或者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往往会从数的个位去判断,而通过实验,这种方法根本行不通。这是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经验的好机会,让学生理解认识到一般的数学规律,不是适应于全部的数学命题,要解决问题,必须从具体出发,探索、研究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解决了问题。例如教师列举351这个数,并且变换数学的顺序为:531、153、351。这些数都可以被3整除,所以这引起学生重视,接着总结能够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不能只看个位,而是要各位都看,并且总结出这个数的各个数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的概念。所以数学教学是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探索,而进一步发现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不能重结果而轻过程,而恰恰是这个过程反映了出学生探索能力的发挥与提高。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其创新思维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并且想一探究竟。好奇,是数学学习的一种良好的品质,具有好奇心,才能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才能在质疑中完成对问题的探索与得出结论。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为他们打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创新的平台。使他们的学习有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一个知识点时,有好奇的学生问:老师,减法有交换律吗?学生提出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减法交换律是否与减法交换律是一样的?并让学生通过运算来说明这一问题。让学生发现加法交换律与减法交换律的不同,并且启发学生在减法运算中小括号是起什么作用的呢?这样的过程就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演算中得到答案,并且加深印象,由于知识来源于自身的探究,所以能够使学生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四、鼓励学生的独创精神,点燃创新思维火花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的思维中会闪现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对学生的独道的见解,加以及时肯定,并且引领学生发现学生这种思维的可行性。以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大胆创新。只要符合事物本来的规律,那么就应该大明的试,大胆的闯。例如我教学“数的减法”这个知识点时,有的同学对我列出的16-8的算式是这样解释的,他说:老师,6-8不够减,所以我倒着减,用8-6得2,然后再用10-2也得8。对于学生这样的计算方法我没有批评,相反我是大加表扬他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分析他这种算法的可行性。所以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引导,并且加以肯定。这样会引发学生不断探索的精神发扬光大。使学生才能真正爱上数学,并且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 胥宝凤.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浅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6).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探索理想主动联系
一、探索实验发现实验规律
探索实验法就是让学生通过某些物理实验规律的表现,自己设计实验,做实验,总结出有关的物理实验规律。实验规律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合理计算归纳得出的,其正确性也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认真做好物理实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把某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演示实验,可以转化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先用实验探索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然后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结论,使学生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在探索实验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培养。
对于小实验,要求学生自筹器材,按时去做,在课堂教学中要留有时间,进行交流与评价。对于实验性习题,要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尝试成功,尝试创新。实验是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发挥和提高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发展创新精神。
二、研究物理理想规律的发现过程
物理理想规律的发现与完善过程,都是人们运用创造思维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新方法是人类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重视物理理想规律发现过程的教学。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有一部分历史的回顾这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是非常好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可是,有些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重视物理理想规律的结果,轻视物理理想规律的发展历程,面对极易培养创新精神的物理学史,不是视而不见,就是低调处理,让学生课外看看了事。
我认为,在物理理想规律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上述错误的教学倾向,应该认真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教学时,以静止的车为例,用力推它就运动起来;不用力又会停下来等事例来引发学生脑海中的错误概念,即“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请脸戴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牛顿面罩的四位学生分别介绍各位科学家的观点,使学生全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发现的历史过程。总之,在物理学上要有创新,绝对不能凭感觉;理想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及时而正确的科学总结对科学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以上生动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创新的基本上有的放失,使创新精神得到有效培养。
三、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跃入主动研究
不怀疑,不独立思考,更没有研究可言,就仅仅是表面学习而已。在物理理论规律导出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能力,使其从被动学习状态跃入主动研究状态。
物理理论规律的导出通常采用实验归纳法或理论分析法。然而老师阐述这些方法。未必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想,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做法。
例如,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教学时,为了增加教学效果,根据教材中的彩色闪光照片复制一张投影片,进行投影放大,却遇到学生的质疑。不少学生认为这不是闪光照片,有的学生还大声询问:投影片数据是否进行了加工?为此,我充分肯定了学生敢于怀疑的精神,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数据,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并测出g值接近9.8m/s2,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总结物理规律间的相互联系
物理规律之间一般存在着相互关系的。在这里我们以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为例阐述这个问题,两个定律是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一定律是说物体不受外力时做什么运动,第二定律是说物体受力作用时做什么运动。第一定律是基础,如果没有第一定律,就不会有第二定律。虽然第一定律可以看成是第二定律的的特殊情况,但不能说第一定律不成立。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 验证性实验 教学现状 创设探究情境
课程专家叶澜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必须心理自由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才可以完全自由思想和感觉,才能使创设探究情境创造力得以发展。所以在验证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淡化驾驭意识,将功能体现在创造条件、恰当引导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此则思维处于同频共振状态的学生,就可以想平时所不能想,说平时所不能说,做平时所不能做,创平时所不能创,才能充分展示出验证性实验的探究魅力。
一、对验证性实验教学现状的正确认识,客观对待验证性实验
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对全面落实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化学实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七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的课程专家讨论会指出,各种课程改革中涌现的最恒定的趋向是“走向实验”,“我听见而我忘记,我看见而我记得,我亲手做而我理解”的格言经常被用来说明实验的重要性。虽然现行的化学教材已经考虑了探究性实验,但仍有不少实验偏向于验证性实验,做实验照方抓药。如何在化学课堂中实施新课标理念,是目前困扰广大教师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在化学教学中都有各自的作用,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若一味地因为验证性实验“结论”在前,“实验”在后,过于强调它对结论的验证,而不去体会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就加以“排斥”的话,那就曲解了验证性实验的功能。至于“告知了学生详细的实验步骤”、“学生已预见了结论”等问题,这并不在于验证性实验本身,而是实验设计和实施中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这也是我们在做验证性实验时所要极力避免的。
二、对改进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思考,强化验证性实验的功能
教育工作者对验证性实验教学有诸多不满,原因既是对验证性实验的价值缺少应有的认识,更是对验证性实验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同时还含有对验证性实验存一定的偏见。殊不知,“科学的本质是通过观察验证获得的”,科学教育应当运用验证性实验强化学生的实证意识。如何加强和改进验证性实验教学呢?
1.蕴涵探索性。验证性与探索性本来就是密切联系的,探索的过程离不开验证,验证的过程也充满了探索。其实,实验过程是否具有探索性,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实验的类型,现实教学中探索性实验缺少探索性的情况也并不鲜见。因而,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应是“如何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而是“怎样使验证性实验更多地蕴涵探索性”。探索是学生能动地求索未知的过程,瓮中捉鳖不具有探索性,轻车熟路也缺少探索性,一览无遗更谈不上有探索性。只有那些过程与结果都具有一定未知性、不确定性及适当的疑难性的验证过程才有可能蕴涵探索性。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有效地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之中,进而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
2.贯穿开放性。在验证性实验的教学中,要努力将开放性贯穿实验过程的始终,实验的设计与安排应着眼于为学生营造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便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自由充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而有效地实现对各种“陈规”及“俗套”的超越和突破。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要多一些信任,少一点担心;多一些“放任”,少一点限制;多一些求异,少一点趋同。在实验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以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要让学生舍弃以往用于“抓药”的“药方”和“索骥”的“地图”,提倡学生不带实验报告册进实验室,进而支持和鼓励学生围绕“实验课题”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案、实验器材、操作方法,以及分析论证与评价方法。
3.融入设计性。传统的实验无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索性实验对实验设计这一重要环节都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大力倡导科学探究的今天,既然实验设计已成为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组成部分,那理所当然地也应将其融入验证性实验的步骤之中。而且从操作层面看,与探索性实验相比,验证性实验的设计则更为容易、可行,因而这不应当成问题。但是在对一些经验规律进行验证性实验的设计时,要考虑到实验验证的内容应有别于在得出经验规律时已考察、研究过的情况,进一步地说应超出得出经验规律时所依据的经验事实的范围和实验条件。这既是出于对提高验证性实验所提供的证据价值的考虑,同时又有助于增强实验的探索性。
4.渗透假设性。教学中的经验规律的来源一般有两条途径:其一是根据学生在生活经历或探索性实验中所获取的经验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得出;其二是利用已知的科学经验规律进行理论演绎得出。无论从何种途径得出的经验规律在未经证实之前,都只能将其作为尚待进一步验证的科学假说来对待,唯有如此,才有进一步验证的必要。未能将待验证的经验规律明确作为科学假说对待,这确实是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的一根“软肋”。而且验证性实验的安排往往是在教学中所得出的经验规律已被视为一条普遍正确的科学定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用此进行解题,教科书上也会用理论规律对此加以解释论证,有时甚至还指出这一经验规律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从而使得学生在未做验证实验之前就已经不知不觉、有意无意地把该经验规律当成了一条毋庸置疑的科学定律了。当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验证性实验他们便不是感到必需而是感到可有可无了。对一件不是发自内心需要的事他们怎么还会去积极主动地探索呢?为此,我们需要借鉴探索性实验的做法,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假设性,让学生能在未做实验之前将经验规律明确作为假设对待,同时要结合教学进度考虑适当增加实验的提前量,而且在验证性实验中亦要注意避免一味证实的现象,要适当创造条件让学生尝试“证伪”。这不仅可使学生切实地体会到个人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可错性、局限性,以及实验验证的必要性,而且将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理解科学经验规律。
5.“尝试”预测性。科学预测在科学理论形成中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尤其在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验证性实验教学中,要努力提供机会让学生尝试科学预测。当然,教学过程中的预测是相对于学生的未知而言的,凡是学生依据所研究的经验规律通过演绎推理而作出的关于某种未知自然现象的理论预言对他们来说便是一种科学预言,而检验这种预言的实验便是教学意义上的预言性验证实验。对这些经验规律设置预言性验证实验,将不仅为学生确认物理经验规律提供新颖有力的证据,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理论在认识自然方面所表现出的巨大能动作用。
三、验证性实验的课堂设计案例
在教学《化学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时,应有意识地突出新课标理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探索中学化学验证性实验的探究魅力。可以先活跃同学们的思维,然后再集中讨论,最后进行总结,这样不仅能验证实验涉及的知识点,而且能串联相关的知识,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也使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设计化学探究实验练习,这样不仅能巩固相关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是一个全方位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可能在黑板或草稿纸这样的二维空间取得相同或相似的效果。学生在分组实验过程中,会暴露很多问题,也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都是我们能够预测的,这些问题可以说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加以重视、整理和解决,一定会让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样,我们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都知道教材中要求分别取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各一药匙,放在纸片上,边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均匀边注意闻是否有气味产生,等会儿你们闻的时候要注意气味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生1: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可以发生反应产生NH,应该有刺激性气味。
生2:不对,刚开始时应该没有多少气味,随后才有气味产生,而且越来越浓。
生3:可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产生NH需要加热呀!我们只是搅拌并没有加热呀!
生4:快速搅拌不就是摩擦吗!摩擦生热,应该相当于加热。
师:很好!的确,迅速搅拌相当于快速摩擦,摩擦能够生热,产生热量虽然少,但足以促使NHCl和Ca(OH)发生反应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加热并不都是指用酒精灯加热才算是加热,加热的方式有很多种,像迅速搅拌利用摩擦产生的微热也是加热,还有利用热水的水浴加热也是加热,用酒精灯加热只是常规加热的一种,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分析、进行选择。另外,同学们也要注意混匀的目的是什么。把你们的想法写在课本上(学生的情绪很高,跃跃欲试要做实验)。
师:同学们先别急,再考虑一个问题,采用什么方法来防止尾气的外逸?
生5:用稀酸液来吸收尾气!
生6:对!先用稀酸把棉花润湿,然后塞在出气管的管口就可以了。
生7:太麻烦了!直接把导气管插到盛有水的烧杯中不就得了。
生8:完了!那水肯定会顺着导气管进到大试管里,大试管不就炸裂了!
师:好!非常好!同学们的考虑比较全面,由于氨极易溶于水,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氨全都溶于水了,大试管内几乎接近真空,在大气压作用下,水会迅速进入炽热的大试管,大试管急剧冷却,必然引起炸裂。同学们的思路很好,都知道利用氨气的碱性和极易溶于水的性质来防止气体的外逸。那么,针对此次实验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学生们有些茫然)你们是否可以把氨的性质实验2结合在一起呢?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几个学生赶紧看书,似有所悟,几乎同时说:“老师!我们有新招了,赶紧得试一试。”(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在用氯化铵(NHCl)、硝酸铵(NHCl)和硫酸铵((NH)SO)与氢氧化钠(NaOH)溶液反应时,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9:什么时候?先放和后放都一样吧?没有想过。
生10:那肯定不对,先放和后放的效果应该不一样。
生11:应该是开始加热时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最好,因为产生的NH一点不浪费,全都与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反应了。
生12:嗯!对,后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肯定效果不明显,我估计如果把溶液加热到沸腾后再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是没有现象的,看不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师:很好!同学们分析得相当不错,现在我们开始做实验,操作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到底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把看到的和想到的都写在课本99页的表格中,课后我们再加以讨论、总结。
教学反思:利用教材中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尝试将传授化学知识与培养探究性学习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认识世界,在探究中学会科学方法,在创新中锻炼科学思维,在思索中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学,让学生积极关注和参与当今社会中科学的研究问题,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设想,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
化学老师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利用验证性实验设计,充分挖掘其中的探究魅力,给学生创设求异思维的情境,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创造逆向思维的环境,设定有序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手脑并用,使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对验证性实验创设探究情境是一种最直接的、良好的方式、方法,收效非常显著,学生也非常欢迎,自然会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1]化学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教师教学用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阅读方法;实际学情
新课改实施与推进以来,传统的灌输式应试教育被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模式所代替,这就要求我们一线化学老师必须立足学生实际学情,从他们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驱动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化学研究和学习中来。鉴于此,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现状,对怎样有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如下探索与思考。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方法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在化学发展过程中,人们在认识化学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对认识化学和解决化学问题带来了帮助。“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学习化学知识的正确方法,才能在学习中事半功倍。
1.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初中化学新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做了可读性的强化整合,实际上,无论哪个科目学生都可以借助正确的阅读方法来吃透教材,并自主学习和探索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文本过程中不能割裂地看问题,要能整体把握,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理解、认识和探索。譬如,“制取氧气”一节中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介绍相对简略,而教材将比较精细的阐述放在了“实验活动1”中,如果我们能在阅读过程中将两部分连接起来学习,那就能从整体上认识和学习。因此,笔者建议学生要掌握阅读教材先读目录,再浏览相关章节整合文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左右逢源,融会贯通。
2.掌握归纳整合知识的技巧
不经过整合的知识是散漫的,学习完新知识,我们就要将他们有机地整理和归纳起来,以便上下联系,左右旁引生成知识脉络,只有这样才能迁移知识、生成能力。这里还以制取氧气的实验为例,同学们在学习完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后,我们要适时指导学生掌握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常用方式和注意事项。学会归纳和整合知识,这样我们就能举一反三,做到知识之间相互联系,最终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二、渗透化学基本思想
作为自然学科,实验是探索和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手段。化学教材中也设置了许多经典验证性实验,同学们完全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总结实验数据来验证和探索化学原理,获取知识、提升技能,所以,实验思想是学习化学的第一思想,同学们一定要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规律,质量守恒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的机理,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情况,电荷守恒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情况、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得失情况;溶液中离子的组成情况,而能量守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前后能量变化的情况,因此要让学生树立“守恒思想”。物质的数量千千万,化学反应更不胜枚举,一种种的学习和分析必然带来巨大困难,也不现实,因此要让学生树立“分类思想”。学生理解了这些化学思想,用好这些化学思想就能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效率。
三、探索化学基本规律
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一方向发展的趋向。在化学学习中,学生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到这些规律,如果能有意地把握和运用这些化学规律,将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
1.元素周期律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利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些变化规律可以用来认识元素原子的性质,还能用来认识和理解化合物的形成,是学生认识和研究物质的重要依据;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元素的性质,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所以认识元素要先研究该元素对应原子的结构情况,而认识物质应遵照“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知思路,因此要让学生掌握“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
2.物质的通性
掌握好“物质的通性”是学好酸碱盐知识的关键,初中学习了酸和碱的通性,可以用来推断不熟悉的酸或碱的性质,由于物质通性在认识物质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归纳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同类型盐的通性,为学好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打好基础。
3.化学反应的规律
初中学习的规律有质量守恒定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与酸、金属盐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把握这些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化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立足实际学情,要能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并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对应的学习情境,并能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讨论、练习,注意联系对比,积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和探索化学的技巧和方法,注意抓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才能迁移知识生成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09-1374.html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8篇
相关文章:
整式及其加减复习练习题10-26
答案是地球的谜语 猜字谜07-20
销售自我介绍11-26
军训口号霸气押韵08-27
幼师教育学论文范文10篇08-15
幸福感言句子11-19
暗恋说说感言11-09
晚上熄灯后说话检讨书10-18
消防大队媒体中心合作协议书08-02
律师个人简历10-05
小学学法知法守法心得体会08-16
“浅阅读”的作文800字11-22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作文09-13
脚踏一方土作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