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心理学课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对心理学课认同感的策略。
一、学生的认同感是心理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心理学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培养未来优秀教师良好素质的重要基础课,它既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只是,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发展的基本事实;同时通过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也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以便为未来的教师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学课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实现心理学教学目的的基本手段。所谓课堂教学是指一种尊重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意志自由,把学生看成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和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1]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学生的认同感就成为了教学成功的关键。所谓认同感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是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感使人在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认同感越强烈就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认同感越强烈就越容易影响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判断,让学生接受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应的价值观;认同感越强烈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 大学生的特点
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看,大学生正处于成年初期。从成年期开始,伴随着逻辑思维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个体逐渐表现出一种相对的、实用的并且具有背景性的思维形态,这种形态开始出现在大学阶段。
在自我意识上表现出了对自我的关心日益强烈,促进了对“本来”的“我”的追求意识。在人格的发展上处于了自我同一性的确立的时期。由于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时间内,青年可以一时合法地延续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青年期又被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大学时代正处于这一时期。
成年初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稳固时期,也是最为迫切、最为认真的关心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时期。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看法。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青少年期所萌发的对性、对异性的好奇,到成年初期逐渐发展为一种强烈的愿望,由此开始将对某一异性的情思发展为爱情,并导向恋爱的轨道。
三、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作为90后的一代大学生,他们除了具有成年初期一般的特点外,也表现除了他们这一代人独有的特点。在学习上表现出了更强的实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体不高,学习方法有待于改善,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利用学习资源的意识差。性格鲜明张扬,自主自信,乐于表现自我。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大多数90后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中心,其他人一定要围着自己转而且要按着自己的想法来满足自己。他们早熟干练而又叛逆,关注朋友忽略父母,同窗隔阂显现,代沟矛盾冲突加剧,追捧火星语言,保护个人隐私,推崇民主平等,积极维护权益,珍惜发展机遇,向往美好未来,努力适应校园,职业目标务实,发展规划明确。[2]
四、培养学生认同感的策略
根据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心理学课的认同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心理学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学生对这一门课充满着好奇,但是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它本身的内容显得有点基础性、理论性和平淡性,慢慢让学生丧失了原有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总增加更加实用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个体对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一般采用肯定的、积极的态度。
2、形式更具有参与性。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唤起学生的体验,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活动的设计,满足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愿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不但了解了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也使他们认识到记忆是有技巧的。通过参与活动,不但增加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认同,更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愿望,掌握更多的记忆技巧。
3、管理更具有激励性。曾经有学生在课下问我“老师:我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你为什么不表扬我?”也曾经有学生在课上问我:“老师:为什么要让我回答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使我认识到了建立课堂管理规则的必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的课堂也是不被学生认可的课。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有课堂管理的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在制定规则时,要使规则具有激励性。具有激励性的规则可以极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教师更具有睿智性。心理学教师的特征也是影响学生对心理学课认同感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如今学生的知识丰富,知识来源广泛,他们会不时提出有关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比如讲到联觉,有学生举手问“杀人音乐”的现象怎么解释。讲到性格时,学生会问乐嘉的色彩性格说等等。因此老师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学识,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认同。
影响学生对老师认同的第二个方面是老师的人格特征。心理学课是大学的公共基础课,老师和学生接触比较少,关系有点疏远,老师用各种办法增加与学生的沟通,比如电话、qq号码等。同时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有可能的话给学生一个回话,这一切都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也会赢得学生对心理学课的认同。
五、结束语
心理学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课,它不但教给了学生心理学知识,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想使心理学课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仔细研究心理学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找到有效的办法,赢得学生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院校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2]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世界大学城
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2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凭着热情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如何提高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就成了一个很现实的课题。
笔者认为自我督导是中小学一线心理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最主要途径。
一、利用专题培训资料,自我督导构建并理清业务管道
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构建并理清自己的业务管道。结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试用)证书》管理办法,笔者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分成三个层次:
一是面向学生层面。即承担和开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各种形式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情绪调控、个性发展、青春期性健康、生涯发展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促进学生心理能力和心理水平的健康发展。建立相关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二是面向同事及家长层面。指导和协助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培训和指导。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学习辅导、升学就业、家庭心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
三是面向学校层面。为提高学校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向学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开展相关的工作。
以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任务为出发点,将业务能力分类,参加相关的专题培训。在网络中搜寻更多的专题培训资料,如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的心理健康栏目下,就有许多省级培训的课件和讲座。通过专题学习,逐项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有效地构建并理清自己的业务管道。可将这些学习材料分成活动课课件、咨询技巧、危机干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介绍、家庭教育等不同类别的文件夹。对于相同的主题,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予以了诠释,这对心理教师个人成长非常有好处。在笔者的个人电脑中,活动课课件近六十个,专家讲座九十多个。在仔细研读这些专题培训材料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管道就通畅了许多,在实际操作中,就能牢牢地抓住尊重、同理、真诚、合作、体验、助人自助等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提高工作实效。
同一个讲座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实践后,重新研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曾聆听台湾林家兴教授讲咨询技巧,他说心理辅导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对方说出来,学会说:“嗯,你说!”当时不解其意,心想学生总会向教师求助,该怎么办?来访者不说怎么办?几年心理辅导工作下来,当咨访关系建立起来,学生感受到辅导教师的真诚、接纳和关注后,“嗯,你说!”一句充满温情和关切的话语出口后,咨询也就成功了大半。每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有自己偏好的辅导理论和辅导模式,在构建起自己的业务管道后,隔一段时间应展开自我反思,理清自己的业务管道。
二、结合专业杂志研读学术专著,自我督导提升专业理论水平
一线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在自我督导过程中常常会想:“对于这个案例,我这样做对吗?”谁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可能经常有专家督导,也不可能常都有同伴支持,这是一线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的现状。对此,笔者收获最大的方法是,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杂志的研读,去学习专业论著,以此来指导和改进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为例,“一线快递”“咨询方略”“辅导个案”“活动设计”等栏目所刊登的内容,常常是我们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平时的工作内容,我们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是很自然的。这些栏目常会推出让我们可模仿的活动设计、辅导方式方法。“学术空间”“研究实践”“国际传真”等栏目,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把理论前沿或对理论的思考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能引导我们的阅读方向。就笔者个人来说,它引导我研读了《积极心理学》《团体咨询与实践》《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家庭治疗》等专著,进一步去学习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空椅子技术、沙盘疗法等辅导技术。这些在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基础心理学理论之外的专著,能明显地促进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线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出现迷茫是很正常的。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研究实践”“一线快递”等栏目的启发下,笔者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举办心理讲座和印发心理健康知识手册等单向引导的活动方式,发展为心理健康活动周、自信历程的电视访谈、超级团队PK大赛、纸桥创新大赛等以学生为主体、双向互动、有着强烈内心体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辅导教师个人行动,到开办班级心理互助员培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如2005年,在阅读了周红五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构》后,笔者拟定了《遂昌职业中专心理危机预警方案》,而后结合方案的运行撰写了《对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良性运行的几点思考》一文。2006年,在阅读了叶一舵、余香莲的《台湾学校“教训辅”三合一辅导体制及其实施建议》后,颇有感受,立项市级课题探索学校的教导、训导、辅导的整合,撰写了《台湾“教训辅”三合一辅导模式在农村职校本土化实践研究》《“教训辅”三合一辅导机制下对四例偷窃事件的处理反思》等论文,上述论文均已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
录用。
笔者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杂志,贴近学校工作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并能引导我们一线教师研读学术专著,让我们从根本上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自我督导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提升活动课操作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能力,是一线心理教师重要的专业能力。目前对于心理活动课也已经形成了众人相对认可的评价体系。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将平时的活动课与评价体系进行自我对比,察觉并改进活动课中的不足,不断积累心理课中出现的亮点,提高活动课的操作能力。
在浙江省中职校《心理健康》教师用书中,对于心理活动课的评价有四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十九个观测点及评价标准,而一线心理健康教师由于时间、精力、能力水平等诸多因素所限,不可能对自己的每节活动课按评估项目,逐条进行自我督导。笔者认为,一线心理教师的自我督导,可围绕心理活动课的课堂氛围营造、活动设计与展开、学生参与及体验、课堂意外与亮点等四个方面,紧紧抓住课前预设、课中调整、课后反思三个环节,把握心理活动课的“活动、体验、成长”这个中心,展开心理活动课操作能力的自我督导。
结合有关文献和自己的实践,本人常用如下表格(见下页表一)来引导自己活动课教学能力的提高。对表格中十二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一次活动课的自我督导过程。在这张表中,笔者最关注的是课中调整、课堂意外与亮点这一纵一横。心理活动课,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现场生成,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学生会出现各种不同体验,于是就会有许多的课中调整,对课中调整的思考,提升的是心理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育智慧。
在一次青春健康主题课中,故事推演到女生意外怀孕,这时出现了一张推演的纸条:“给女生钱,叫她去流产,然后换个女朋友!”全班女生群起而批判故事中的男生A不道德,现场有些混乱。笔者让她们宣泄了近两分钟,引导学生对此事发表看法,“早恋时根本不懂爱情,电视中常报道这种事,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于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笔者什么都不用做了,听着就行。这节课的效果,是很多班会课和班主任苦口婆心的教育所达不到的。这就是课中调整。
有一次三分钟自我介绍的演讲,女生小亚因先天原因说话含混不清,笔者原计划在轮到她演讲时不作强求。然而实际操作中,这位女生满脸通红地站在讲台前,足有30秒没出声,笔者正准备示意她可以回到座位时,她开始演讲,内容自然听不清楚,教室里先是一阵掌声,而后一片寂静。这位女生回到座位后,我点评说:“你感动了我,我为你骄傲!”示意全班再次鼓掌。这就是意外的亮点。
四、自我督导个案咨询的过程,提升个案辅导能力
个别咨询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另一个重要的专业能力。要进行个案咨询的自我督导,应从两个方面切入。
1.咨询理论与咨询技术的自我疏理
作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疏理一下自己对各大流派咨询理论的理解。如当事人中心疗法,以尊重、同感、真诚、接纳为基础,相信来访者具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潜能。精神分析疗法的童年创伤、意识层次论、人格的结构论、防御机制、投射等咨询理论;完型疗法的未完成事项理论、空椅子技术;行为疗法的系统脱敏、代币制、强化、惩罚、消退等理论,以及理性情绪ABC疗法、贝克的认知疗法;等等。作为心理教师,应当精心研究其中的一两个理论体系,掌握该理论体系下的操作技术,了解其他咨询理论的基本内容。这能为专业咨询能力的扩展打下基础,有利于理解焦点短期治疗、意向对话、沙盘游戏、游戏疗法、绘画疗法、音乐疗法等派生疗法。
在一定的理论支持下,一线教师应着手督导构建自己的基础咨询理论架构。建立咨访关系和了解情况必备的理念常用当事人中心疗法(尊重、共情、真诚、接纳)。寻找问题根源可以用需要层次论、精神分析理论、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分析学生心理问题常涉及的几个方面: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成长经历,家庭背景。调节情绪必备的理论是情绪ABC理论,贝克的认知疗法。
同时,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有一本常用的心理咨询技术用书,每个月定期翻看一下,了解诸如倾听技术、简述语意技术、情感反应技术、具体化技术、共情技术、立即性技术、自我表露技术、面质技术、角色扮演技术、空椅子技术等学校心理咨询常用技术。
专业咨询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学习与巩固,是一线心理教师专业咨询能力自我督导的基石。
2.咨询过程的回顾与反思
学生前来咨询的绝大部分问题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发展性问题,如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节、青春烦恼、自我认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不可轻易下结论,要用积极的、发展的辅导导向给学生以支持,引导他们调节自我、改变情绪、健全心理。笔者认为,一线心理教师个案咨询的自我督导是一个初级层面的自我督导,是对咨询方向、常用技术、咨访关系、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自我反思。可结合如下问题,进行自我提问。
(1)学生从来到辅导室到离开辅导室,有什么变化,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2)尊重、共情、接纳、倾听等这些咨询的基本要素,是否得到了落实?
(3)整个咨询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有哪些话,当时是如何处理的?现在想来,是否有新的理解?
(4)整个咨询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哪些肢体语言,表达了什么含义?
(5)在咨询过程中是否指导过多,有没有落实“助人自助”原则?
(6)来访者究竟想咨询什么,辅导方向是否正确?
(7)是否要列入心理危机预警范围?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能力
对于一线心理教师来说,开展以本校学生为对象的心理课题研究,对提升自我的业务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情绪状态、成长背景、自我认识等诸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素得以理清,有利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在与同伴的专题研讨中,由于面对大家都熟悉的研究对象,最容易产生思维火花。所以,同课异构、个案探讨、活动设计、心理测量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研究,是一线心理教师最可能出研究成果的地方。
结合自身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探索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过程,撰写心理活动课设计方案;对个案辅导进行总结与反思,撰写心理健康教育个案。以浙江省为例,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优”论文评选及推广活动,不但有力地提升了一线心理教师的研究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可以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活动,是一线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3篇
1.1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与对象范畴的狭隘
目前许多高校将心理学这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本意是希望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好,教学的要求很低,理论与实际的脱离,缺乏了针对性等各种原因,令公共心理学的作用于价值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在另一方面,现今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大多是针对师范与教育类的学生,承载了许多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而心理学探讨的是人类心理行为发生的规律,其适用范围远不止学校教育心理。将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对象范畴扩大,能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关于人、关于自身的知识,充分发掘与利用个人资源,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实践成功的人生。
1.2教材的不完善
我国《心理学》教材存在:对心理学原理和理论进行哲学式阐述多,操作性的阐述少;对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调控的操作性知识少。理论色彩和普教色彩过浓,实际操作的案例过少,无论体系还是内容都可视为对《普通心理学》的简单模仿,缺少非专业特色和应用操作性。
1.3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绪论课”是《心理学》课程与学生的首次相识,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对改课程的学习态度。当老师和学生在认知和判断时,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学生本来对心理学的学习寄予厚望,希望心理学课“心理化”,神秘的谈心理,真实的讲自己,实用的指导生活。但是,教材中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心理学神秘的好奇感和轻松的兴趣,被缺乏“心理化”的惯例绪论模式忽视了。
1.4考核的不足
心理学考成的考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式眼科的闭卷考试一种是相对宽松的论文检查;不论是哪一种的考核,现在的教师只是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当心理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就很难排解焦虑紧张;面对紧张的人际关系,不能妥善的处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没有足够的挑战能力。
2高校开设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2.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其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下面从思维、情绪、性格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1.1思绪
虽然大学生的思绪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品,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更加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显著提高;但是,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的基础不够深厚,因此在观察、分析事物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容易出现脱离现实、主观、片面、固执、过于自信等。
2.1.2情绪
当代大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人际变化、学习成绩的好坏都会引起大学生的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大学生的情绪还具有内隐外显性并存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大学生会表现出与内心体验不一致的外部行为。有的大学生还会有爱情的体验,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家庭、毕业分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大学生大多有过爱情的烦恼。
2.1.3性格
大学生的性格已相对稳定和成熟,但仍有一定的可塑性。有人认为,我国大学生表现出三个突出的性格特点。一是聪慧好强,喜欢表现;二是恃才傲物;这是第一个特点的极端表现。三是紧张困惑,虚假老成;由于学习、生活压力及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常常产生紧张感和困惑感。另外,为避免给别人造成幼稚的印象,大学生倾向于追求成熟、老练,但由于本身经验不足,所以表现出虚假成。
2.2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健康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条件,它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置身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少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因此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
3教学改革的探讨
3.1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其它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奠定基础,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3.2教学方法
心理学的教学应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教师讲、学生听;有的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课堂上教师提问并进一步总结、归纳;有的可以采用试教法,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有的可以采用讨论法、团体活动法教学,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有的可以开展心理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的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改变单一的黑板、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手段,利用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人在心理学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结果发现,多媒体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教学的双边互动。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生动、直观、形象,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3改变考核方式
逐渐改进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突出实际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如果课程成绩评定按百分制核算,可分为20%案例分析报告或深度访谈报告、30%实训表现和50%课程考试三大模块。案例分析报告主要是对相应案例进行深度分析;深度访谈报告则是围绕某一心理话题对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深度访谈记录;实训表现则由小组共同评定;课程考试以真实教学案例的材料分析和综合性的论述题为主。
4心理学教学完善人才
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4篇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重心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上。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再次强调了全社会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甘清介在其短评《理想信念教育迫在眉睫》中,透过温总理的“加强”、“加快”两组词眼,解读出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在现在有着异乎寻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现实社会上一系列的不正之风论证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所谓“理想信念教育”,温总理概括为“要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
笔者在搜寻文献的过程中,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思政教改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深刻,然而在笔者执教和担任班主任过程中,深感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高校“两课”教育的同时,仍然深感迷茫,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方向者甚至“拒绝理想信念”者大有人在。一方面,在调查问答中,大学生可以给出如同标准答案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与信念;另一方面,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又经历着困惑与迷茫,甚至出现大学生群体理想信念“沙化”的现象。
从现实状况来看,高校学生管理呈现行政化趋势,使得一件本该凸显人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僵化、教条化。此外,行政化的管理,使得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完全落到班主任、辅导员和政治老师身上,以及近年增加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头上,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堪重负。因此,沈朝明等人主张班级管理“无为而治”,指出学生管理模式行政化,使得“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的主观意识随之加强,既不符合大学生的特点,也违背了他们的意愿,容易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另外,班级管理工作内容庞杂,使班主任陷于烦琐事务,疲于应付,从而使管理趋于例行化和表面化,最终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随堂治班”的以“教”代“管”、以“学”代“管”的班级管理策略。比如,国庆假期前,学工部门要求各班班主任召开假期安全教育班会,笔者在结束安全教育宣传之后,结合本班综合英语新课文的内容,布置了一项预习任务,即看一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题材的电影并完成一篇英语写作,并在课堂上口头展示。任务要求以小组形式完成,通过团队合作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会上,本来表示对班会内容感到厌烦的学生立即换上了专注的表情。
另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本是“人”的教育,实际工作中必将涉及到多学科知识,但是“目前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加以研究和论述的学者大多是研究政治和历史专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以及政府行政部门的管理者和宣传者”。而对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大学各专业学科中的跨学科研究为数不多,对学生思想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作为一名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教师,笔者无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做出专业的理论探讨,但是可以以专业课堂为载体,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跨学科的研究。换个思路,化繁为简,寻求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教育方式,从而达到思政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语言教育与思想教育分属两个学科,但是如果英语教学,特别是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突破纯语言的层面而拓展到文化层面,那么同属于文化范畴的理想信念、道德伦理的教育,都具有了共通性。而文化引入的英语教学也正是当下英语教学的流行趋势。从形式、内容和方法上论述二者之间的共通性,提出英语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行性。对综合英语课程的包容性也有所论述,并从专业英语和大学英语课时安排的频繁性、广泛性的角度,充分肯定在高校英语课堂进行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二具体方法
我们不可能像动乱时期那样将英语课上成政治课,更不可不分对象,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做思想工作。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反感甚至是对立情绪。因此,必须采取新的举措,把握好尺度,使技能训练、知识传授、理想信念教育融为一体。
首先,抓住专业课程教材的内容自然引入理想信念教育。现有的英语教材呈现“寓德于教”的趋势,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进行编排,内容涵盖人文、社会、教育、心理等方方面面。以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英语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课“Your College Years”为例,作者引入了大量的心理学词汇,诸如“成长阶段的变化”(developmental change)、“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心理独立”(psychologicalindependence)、“信仰价值观内化”(internalization offaith and value),在进行这些心理学术语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并且结合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接受高等教育,如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该树立一个怎样的价值观、爱情观等。在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察和理想信念教育都可以变得顺理成章甚至不留痕迹。
其次,利用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理想信念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论”等,代替传统的“以教师中心”的英语教学改革,为高校英语课的理想信念教育渗透提供了专业理论土壤。尽管此类改革仍在探索中,但笔者坚信以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英语课堂的思路必将对英语教学改革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学生本体论的英语教学改革,要从以词汇、语法等纯语言学习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回归到语言的美学、文学及文化意义的人文主义教育。所以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文偏文学性,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得学生在每一堂英语课中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培养判断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本不用“教”,而是靠学生在自身专业修养不断加强的过程中自然领悟的。
再次,专业教师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为大学生指引学术方向,为大学生日后做人与做学问打下基础。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工作,最佳结合就是由专业任课教师兼职所任课班级班主任工作。这样,教师可以自觉地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英语课堂上,并通过课堂观察,达到智育与德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班主任节约大量工作时间与精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即便专业教师所在课堂是暂时的,但是每位教师对本专业学生的教学任务是贯彻始终的,如指导论文工作是大部分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在高年级论文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任务便是挖掘学生的专业兴趣,从而进行精心地指导。笔者在英语专业二年级综合英语课中,曾教授过一篇以女权为题材的美国短篇小说,课后布置每位学生写一篇小说续写。其中一位女生饱含热情地写下一篇超出规定字数的优秀作文。在笔者的鼓励下,她查阅了该作品和作者的背景资料,并阅读了该作者的其余作品,逐步完善了现代社会女性正确的女性价值观,直至大三论文写作课和大四的毕业论文,她都以该小说家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最终完成了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很多本科学生的学术理想便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与导师的接触中确立下来。而基础英语阶段的班主任则可以在前期为学生今后的学术兴趣点埋下伏笔,帮助学生及早确立信念,实现理想。
总之,正如彼得斯堡所说:“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每一位教师都是道德教师。”对于处于青春期后期,刚刚跨入成人阶段的大学生,自我意愿凸显,更愿意以专业理想为第一信念,在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实现人生理想与信念。
参考文献
[1]戴.试论英语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行性[J].继续教育研究,2002(4):77-78.
[2]甘清介.理想信念迫在眉睫[N].光明网(光明观察), 2011-3-8.
[3]林诗达.现代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无为管理[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33-35.
[4]刘昌贞.论英语精读教学中思想教育之渗透与融合[J].考试周刊,2010(4):94-96.
[5]沈朝明,等.试论高校班级管理中的“无为而治”[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47-49.
[6]王家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的策略探究[J].海外英语,2010(5):56-57.
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对大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四种不同方式的调查。调查显示,心理障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部分学生中,并日趋严重。我们认为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针对性读书”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我们采取了问卷、晤谈、自我评价报告、网上调查等四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已达30%"之萄对这种状况,图书馆仅仅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是不够的,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利用图书馆自身的优势,力所能及地为大学生减缓或排除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及读书治疗的作用
多数大学生都有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区别于其他心理障碍群的重要特征。读书的娱乐作用不言而喻,它为读者提供的联想空间,远大于影视;读书的益智功能显而易见,它为读者带来智慧和灵感;读书加大信息量的储备,它为读者积蓄终身受益的能量。读书用于心理治疗所起的暗示作用易于被读者接受,如你孤独悲枪时,一篇挽歌式悲剧作品会让你产生心理置换,对情绪有改善作用。当你失意低落时,一部充满激情,健康向上的传记,会唤起心底的愉悦,这为多数学生认同。特别是图书馆书刊资源丰富,它为对症阅读治疗提供了便捷、灵活等诸多方便。最近,美国学者在实验中证明了精神状况对免疫系统起作用,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状态能抑制或治疗疾病。因此,用对症读书来治疗或减缓大学生心理障碍是有效的,是医生、辅导员、父母、同学、朋友无法替代的。通过分析调查资料,我们把心理障碍患者归纳为三个类型:
1.理烦赚型
心理烦躁是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所造成的一种明显的阶段性情绪波动.它的诱因是学习压力大、考试紧张、缺少沟通,主要表现为郁闷、自卑、烦躁、焦虑,如得不到疏导和排除,任其迁延,势必会加重痛苦,影响学习。此类学生占心理障碍患者的1/2,问卷中反映,为了放松身心,摆脱困惑,排遣烦恼,选择到图书馆读书是最多的。读书中领悟作者的意图,理解文章的内涵,与人物、事件、理念产生共鸣,从而得到感情的升华和美的享受,使郁闷减轻,焦虑缓解,这是调查中大学生普遍认同的。为此,我们提出了“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服务目标。信息反馈表明,“烦躁型”学生在针对性读书和听音乐的过程中,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2.沮丧失意型
这类学生多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能力不强,观念不够开放.他们的心理困扰主要来自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冷漠和人生目标不明确,由此而产生厌世、颓废心理,持续时间长,负面作用大。我们认为这与社会大环境有直接关系。现代社会生活使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降低了,利益冲突加剧,乍习、生活方式与高中不同带来的不协调,使之产生迷茫和困惑,对他们来说,适应社会变化发展是必要和必须的。交流中不少学生提到,有时一本书,一个人物,一个情节能改变人的一生,可见学生对书本的认识并不亚于教师,只是他们还没有找到对症的书刊。对此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心灵鸡汤》、《做人与处世》、《谁动了我的奶酪》、《你准备好了吗》、《100个成功的策划》、《失业下岗问题对比研究》、《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四海为家》等一大批实用性的图书入藏,深受学生欢迎。
3.萦张胆怯型
这类心理障碍表现为考试紧张、上体育课紧张、交流胆怯、交际困难、单相思、害怕当众讲话等,它的成因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主要是后天环境造成的。据我们了解这类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期望值高,潜移默化中被强加了巨大的压力,人与人交流少。大学前教育基本是死读书,读死书,特别是高中阶段有70%的学生没有体育课,"90. 9%的学生没接受过有组织的心理卫生教育和性教育”,幻显而易见,这是传统文化的禁锢和应试教育的弊端造成的能力欠缺。对此,我们建议学校基础课在注重个人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为学生组织意在提高自制力的报告会和专题讨论,又选择购入了《卡耐基交际大全》、《交际与口才》、《爱情婚姻家庭》等书刊。在我们设置的“回音壁”信箱中,不少学生投来了谈读此类书的收获并要求继续增加此类书刊的信函。
二、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步骤
已经做过的调查只能说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了初步的了解,正在进行的针对性读书治疗心理障碍也刚刚开始。学习和探索中我们翻阅了大量资料,其中最具权威性的《医学心理学》对读书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没有涉及,因此,读书治疗如何开展,怎样进行,尚无借鉴的方法和步骤。从我们探索的一点经验来看,开展阅读治疗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下一步我们的工作步骤是:(1)做好基础工作。请我院的心理学、卫生学、神经医学的教师,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办一个较为固定的、长期的学习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应对能力及综合素质。(2)利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针对调查所反映的大学生心理状况,分类编纂一本有关心理问题的专题书目。(3)利用广播、院报、新书介绍专栏等宜传工具,对阅读疗法的好处、作用广而告之。(4)在图书馆开辟一个心理交流园地,鼓励学生讲述针对性读书解决心理障碍的切身感受,或以文字形式交流读书治疗中的体会(5)总结经验和教训,制定一个长期规划。
在高校图书馆开展针对性阅读疗法,是一种心理素质教育,它是图书馆职能的延伸,对预防心理障碍的形成,提高自制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自我修养是必要的。尤其是这种方式方法的经验积累和总结,对心理障碍患者由被动找人治疗变为主动自我治疗提供了可能。
三、建议
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对二十世纪以来多媒体应用于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进行汇总和评价,并结合心理学的最新发展对其予以补充。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多媒体应用于语言教学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以期从理论上系统地认识和接受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其次,本文以哈默提出的语言教学中的esa三要素为切入点,尝试构建多媒体条件下的外语教学应用平台。
1. 引言
媒体与语言教学密不可分。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必将带来语言教学的改革。自八十年代起,电脑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工具,开始逐渐被运用到教学中来,到了九十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革命的方兴未艾,以电脑为核心的多媒体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
2.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可从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和现代技术等方面加以印证。
2.1语言学理论
“语言能力只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以交际技巧为重心,语言学习的大部分方面都会水到渠成。”(胡壮麟,2002:319)。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以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各种教学活动难以展开,这使得本就缺乏足够英语环境的英语教学更加困难,而多媒体条件下的英语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学习语言,并掌握其交际用法。多媒体教学的配置,如影碟机、电脑、因特网、局域网,可为师生提供原声的交际信息和最佳学习方式。可以说,多媒体教学填补了传统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可使学习更加情景化。
2.2心理学理论
近年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多媒体英语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2.2.1感官域理论
霍华德(2004)将感官域划分为三类:视觉感官域、听觉感官域和触觉感官域。他指出,感官域能延长外部刺激,从而给人第二次机会来感受外部刺激,因而在认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感官域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所有的感官域都具有巨大的容量,可容纳所有到达感官的刺激;二是感官储存的一些特征,如储存期限和储存能力在个体间差异很少。
一般来说,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所接受的大部分是来自听觉方面的刺激,偶尔的视觉刺激仅局限于有限的试听课。并且听觉刺激也常由于糟糕的教室环境和听力设备而大打折扣。而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配置,学生可很容易接受到视觉、听觉两方面的刺激,从而避免语言信息的浪费,最大限度地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延长储存时间,增强学习效果。
2.2.2注意分配理论
注意分配受感官域的占用程度影响。allport(2006)通过实验发现,如果让受试者一只耳朵听一篇短文,同时另一只耳朵听取新词汇,受试者认知新词汇的成绩只是随机水平。如果同时将新词汇呈现在手受试者眼前,其认知成绩则有很大提高。另外如果呈现给受试者的是图片而非单词,则正确的认知率可达90%。因此,信息通过不同的感官域输入时,注意分配可以做得最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信息资源大部分情况下是以视觉或听觉的形式单独传递的,而在多媒体教室中,通过多媒体配置,信息可以以视觉、听觉的形式双轨输入。因此对注意分配也就更完美。
2.2.3生理学理论
treicher(1973)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来分析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类的五种感官在获取信息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83%的信息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即眼睛和耳朵获取了人类信息的90%以上。其他信息3.5%来自嗅觉,1%来自味觉。从信息获取这点来看,多媒体教室在进行语言呈现方面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获取信息的需求,特别是视频与音频的结合,是传统语言教学无法与之相比的。
对生理学的研究的另一方面来自对大脑的研究。serry(1970s)曾经进行了著名的“裂脑实验”。他提出了大脑两半球功能独立说。他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指出大脑两半球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果担负抽象语言功能的左脑能与担负具体形象、感性思维的右脑合作,那么大脑两半球的优势都可得到发挥,这样大脑的潜力可得到更大限度地开发,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多媒体条件下的英语教学正好符合“裂脑实验”的结论,通过双重信息输入(听觉、视觉?形象、抽象)来加强语言信息的接受、处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实践
再先进的媒体也取代不了教师及建立在长期系统研究实验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学习媒体并不等于有效的学习。真正使有效媒体带来有效学习的是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哈默(2005)提出了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模仿创造的语言学习三要素esa(engage,study,activate),“三种将在所有,或几乎所有语言课堂中展现的要素”(哈默,2005:25)。e指得是engage,即唤醒。“教师唤醒学生的兴趣,使其带有感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上)。s指得是study,即学习过程,指得是具体到目标语的某一方面进行细致的学习。a代表activate,即激活,指得是“那些旨在使学生能自由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练习和活动”(同上)。从其定义我们看出,esa的实质是尽量创造一种学习目标语的氛围,通过细致、有效的准备活动,来唤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及巩固加强语言交流的效果。在多媒体条件下,esa三要素可得到最大程度的语言实现,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3.1engage
英语课堂上,英文歌曲、录像和录像短片、图片、动画片及网上信息的使用无疑会唤醒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轻松的点击代替了繁琐的板书,既省时又正确。
但在使用以上资料时,资料的选择和取舍是教学实践中会面临的问题。比如,使用录像资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避免使用带有浓重地方口音或方言的录像资料,因为这样的材料往往超出学生的水平,会消弱学生的兴趣,如《根》(roots),《飘》(gonewiththewind)等;2)避免过长的资料。我们选用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而不是后面要提到的语言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录像短片应是我们的首选。3)避免使用带汉语字幕的录像,否则会破坏目标语的学习氛围,干扰学习的效果。4)精心的备课是使用好录像资料的前提,教师应清楚什么地方学生需要帮助。及时准确的帮助会更好的吸引学生,激发其继续学习的兴趣。
3.2study
engage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注意与兴趣的一个过程,时间不应过长。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学习。多媒体条件下的英语学习可取得比传统教学更好的学习效果。毫无疑问,在提供英语学习材料方面,传统教学是无法与多媒体教学相比的。但如果处理不当,材料越多,课堂学习反而会显得越混乱。因此,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长度适中的材料,课前精心备课。有责任心、有经验的教师会把多媒体课上得生动活泼,根据其材料中的语言点、文化点、知识点将一门课演绎成精读课、文化课、口语课等。同时,教师应熟悉多媒体配置的操作。大量的信息来自不同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操作机器,否则,过多的时间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3.3activate
activate的目的是使学生能自由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对所学语言加以巩固和深化。在这里,我们以口语课和写作课为例讨论一下如何操作。
口语教学被普遍认为是较难的课程之一,特别是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沉默往往是课堂的主角。多媒体英语教学为口语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口语,使其开口说话方面,以其特殊的技术配置和信息资源而别具一格。多媒体的口语教学活动可用以下几种:
a.模仿与重复。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模仿影片人物的语言、语速、语态,逐渐达到准确与流利。
b.讨论。讨论的对象十分广泛。可让学生就影片的人物、情节、主题、文化、电影技巧、对白等展开讨论。
c.模仿人物演出。教师可让学生就剧中人物进行课堂模拟剧场演出。这一点要求学生课下进行细致的准备和训练。
d.配音。这是一项有趣的课堂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切换技术,覆盖声音保留画面,让学生选定角色进行配音练习。
写作方面,我们也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达到激活写作的目的。
a.文章写作。要求学生就所观看的影片写一篇文章,其内容可从影片人物、情节、音乐、主题到对白、电影技术等。
b.快速写作。就影片内容命题写作,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达到练习的目的。
c.设计影片结局。很多学生在观看《罗马假日》(romanholiday)之后,常为男女主人公之间那种绝望的爱情唏嘘不已。利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影片结局,以文章的形式完成影片。
d.情节预测写作。
当然,哈默提出的课堂学习的三要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次序不变的。在多媒体条件下,由于信息来源广,即时性强,教师更应注意随时调整课堂教学进程,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4.结语
在我国,多媒体英语教学尚处于初级实验阶段,可其在英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肯定。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广大英语教师能熟悉多媒体的特点,通晓与之配套可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必然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amer,j.thepracticeofenglishlanguageteaching[m].londonandnewyork:longman,2005.
[2]howard,d.v.cognitivepsychology[m].newyork:macmillanpublishingco.inc,2004.
[3]胡壮麟,刘润清.《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7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样阐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反思、听课记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自身要转变观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追求教学业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以自身的目标追求,以自己的生命状态,向学生展示生活的意义,以一种开放的视野关注时代前沿的信息,关注社会、民生、政治等。诸如《南方周末》、《环球时报》、人民日报网、凤凰网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例如,教学高中语文教材第一课,笔者向学生传达“用心处,处处皆语文”的理念时,举了利郎商务男装的广告“取舍之间,彰显智慧。简约而不简单”的例子,这不仅是一个很好的议论文素材,而且还传递着朴素的人生哲理。
再比如,在教授《孔雀东南飞》时,可进行如下的拓展阅读:首先让学生阅读2012年9月20日《安徽商报》刊出的一则新闻:“安徽怀宁拟投27亿元建中国爱情之都……”然后设置问题:你如何看待保留着焦仲卿和刘兰芝合葬墓的安徽怀宁欲花27亿元打造中国爱情之都?最后经过师生的思维碰撞、激发,达成共识――小序中讲明了叙事的意图“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意即不要让这样的爱情悲剧再次上演。我们要记住的是爱情悲剧本身,而不是再上演新的民生悲剧。我们可以将当地规划成文化景区,但不能如此劳民伤财。
由此观之,要关注语文教学的外延,教师自身就必须转变观念,努力扩大视野,多思多想,架设连接课内知识与课外资源的桥梁。
二、眼中有学生,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高中阶段,又称青年初期,约从十四五岁开始到十七八岁结束。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以关注“自我”为核心的需求使得他们的个性表现出了独立性、自主性、好奇心以及平等、尊重的价值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保护好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望和情感需求,构建一个展示学生才华的平台。
(一)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比如在教授《再别康桥》时,笔者精心挑选了黄磊朗诵《再别康桥》的视频。借助该朗诵视频,学生的朗诵感情到位,效果很好。又比如积累议论文写作的人物素材时,笔者播放了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和张泉灵在北大演讲的视频,尔后让学生自主提炼话题角度,达成了学习目的,不经意间又对高三学生进行了励志教育。过后,很多学生都表达了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喜爱之情。所以,教师如果能够借助一些外在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再加以正确的引导,能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二)构建一个可以让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参与者,所以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品质等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
笔者在进行《故都的秋》一课拓展教学时,设置了让学生到黑板前画出秋景图的这一环节。先让四位学生描绘静观秋晨、秋槐落蕊、秋雨话凉、秋日胜果四幅图,并让他们讲述对文本的理解和绘画思路,既展示出四位同学的绘画才华,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和作者感情的体会。在此基础上,笔者向学生讲述了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故。同样,有老师把《装在套子里的人》编成情景剧让学生表演,学生在忠实于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表演效果令人拍手称赞。当然,诸如课前几分钟的学生演讲、好书推介等,都是简单易操作的形式。只有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人,他们的才华、能力有用武之地时,他们才能以更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师生共筑的有生命力的课堂才有可能实现。
三、教师应把握课堂教学机智,关注即时生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一个教师如果缺乏教育机智,他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也永远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教师。”而所谓的课堂教学机智,即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课堂出现的意外情况作出迅疾的反应,并促进课堂走向新境界。笔者的课堂,每节课都有一个五分钟的课前演讲。有位学生讲到邓飞为山区孩子发起的“免费午餐”活动,他认为这是一种爱心、一种公益。我播放《杨澜访谈录》中对微博打拐和免费午餐的发起人邓飞的专访,他的恻隐之心让学生震撼。由此,我又播放白岩松专访台湾慈济证严法师的视频,并让学生自由发表感想。因前面的铺垫和证严法师的普渡众生情怀,学生大都有感而发,谈得特别深刻到位。最后一步,让学生课后把证严法师的若干名言整理到笔记上并写随笔。这一环节虽然意外地多花了近20分钟,课堂生成与预设出入较大,但却构筑了一个良好的师生对话的课堂,对学生的情感升华多有裨益。而且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如果有这样的契机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何乐而不为?
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8篇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们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等种种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大学生的正常发展和成才,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大学生,是指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8-23岁之间。从大多数的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如辨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伴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但作为一个群体,大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一些独特性。
(一)大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在未入校之前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跨入校门之后全新的世界、人际关系、教学模式等往往会造成他们心理上很大的波动,随着时间推移,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逐渐显现,例如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是班级的干部是佼佼者,可是进入大学后又是从同一起跑线上重新比赛,这种优势的瞬间缺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紧迫感同时也有较大的心理落差;一部分独生子女会表现出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于是很多学生会从一开始的好奇新鲜转为对以往生活的怀念。同时这些学生在离开父母视野之后,会迅速的独立起来,班级寝室的氛围会对他们的心理活动产生较大影响,他们的心理在这个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所以应该加强引导,注意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掌握大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四年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大二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里有这样的话:大一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二年级的学生基本可以进入大学生的角色,此时的他们熟悉了大学生活的节奏方向,表现的比一年级成熟很多,心理上也趋于稳定,由于距离考研就业还有一段时间,外界的刺激不强烈,更多自我的东西便得以表现。一些学生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开始拼搏奋斗设计自己的专业方向不断靠近学业目标,而另一些没有良好规划的学生则继续虚度光阴。同时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起来,校园活动多以二年级参加为主,他们在组织中增长才干,在活动中学会快乐。另一方面学生中的恋爱人数明显增多,经过一年的相处,社会文化的感染,很多学生开始了感情的体验,而这个时候往往是不成熟不稳定的。
(三)大三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年级已是大学学程过半,进入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学生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渐有成人感,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未来,心理更进一步的成熟了,绝大多数学生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其中有部分是由于前两年没有好好学习而产生负罪感开始积极学习的学生。他们开始关心个人前途,关心国家形势,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明确了自己的好恶,喜欢摆事实,讲道理、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反感空洞无物的、形式主义的东西。逐步去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索人生,意识到自己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但又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和阅历,往往在这一过程中迷惘苦恼。
(四)大四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活即将告一段落,此时的大学生心理发展经过四年的学习历练已较为成熟稳定,做好了面对现实步入社会的准备。但这一年也是他们心里活动最复杂最不平静的一年。临近毕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考研、就业会让学生感到压力明显增大,很多学生会发出“如果让我重新来过这四年,一定学的比现在好多了”的感慨,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或高或低,缺乏一定的自我判断力,很多时候不能坦然面对问题,对于找工作考研重新出现高中阶段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心理,“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有学生在这个时候对前途过度焦虑和不安,产生了就业焦虑症,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另一个明显表现则是面对分别,学生们大多是依依不舍的,回顾四年的大学生活酸甜苦辣,学生在这个时候会表现的失落黯淡抑郁。对于爱情一部分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分手的说法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基于成熟的心理所建立的稳定的感情。
二、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模式的构建
(一)发挥课堂的重要作用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教学向大学生传授有关心理学的知识,是心理健康教育最为常用的方法。教学是教育的首要方法,心理学也不例外。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也是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以课程开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中,向学生传授心理保健知识、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讲座,如缓解考试压力的、介绍就业面试技巧的、恋爱相关心理辅导的等。
2、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的,偏重哲学思考;心理教育则着重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强调心理教育、咨询工作者要与来访者建立平等真诚的关系, 共同探索, 唤起来访者真实的自我体验。这二者各有偏重,又彼此联系不可分割,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而思想又反作用于心理,支配心理的发展方向,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既不能等量齐观也不能分而治之,要做到有机结合。既要提高德育工作者培养健康心理的素质,也要提高心理学者进行德育教育的水平,更科学的做人的思想工作,通过形成健全的人格来使学生真正做到道德高尚,情操优雅。
3、各学科的渗透是使心理健康教育事半功倍的理想方法。任何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心理发展的过程,教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也能对学生的个性施加影响,教师课堂上与学生的对话、沟通、讨论、提醒、暗示等方式也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上的压力与精神负担。教师还要多向学生传递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就业形势等,使学生能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和正确的职业目标。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2102.html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10篇
相关文章:
企业管理学论文范文10篇08-15
最新人生个性名言语句08-31
公正授权委托书11-02
旷课检讨书最新10-05
产品市场营销的策划书07-16
上诉委托书怎么写07-16
新进教师入职培训心得10-19
描写乡村的作文500字08-31
简短唯美早安寄语08-17
跳橡皮筋作文08-17
蛇年简短贺词07-23
紧张的反义词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