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建筑;写作结构;文化;议论文
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发表于《建筑学报》1954年第一期,写作时间大约是在1953年底,同时这一篇文章被收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单元课文往往被教师忽视,要么略讲,要么让学生自读。如今,重读这篇文章,却发现这真是一篇被忽视的“经典”,其经典性、典型性主要表现在写作结构以及文化价值两方面,而这两个方面融合起来,此篇文章可以说是结构美和文化美的完美结合。
1 写作结构的“精美”
要研究一篇文章的写作结构,除了大而化之的分析行文思路和写作顺序外,我们不妨尝试用采取细读“手术”的方式,“肢解”这篇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属于自然科学小论文,这类科学小论文,大多在写作结构上十分讲究,其共同特征就是结构清晰明了,无语赘余,在这上面《中国建筑的特征》堪称完美。
首先,从整体结构来看,全文共20个段落,可分为四个层次,其中1-2段属于第一部分,总起中国建筑作为独特建筑体系取得了辉煌成就;3-13段为第二部分,承接上文,分别具体举例阐述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共九点;14-17段为第三部分,在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转述中国建筑的“文法”;18-20段是第四部分,提出各民族建筑“可译性”问题并指出中国建筑发展之路。
分析出文章的四个大的层次结构以后,我们可以看出,这四个层次之间并非是简单的总分总的关系,也不是单纯的论点与论证、论据之间的关系。从中,我们不仅能看出中国建筑体系的基本特征,还能看出中国传统文章的常用的手法“起承转合”。
其次,我们段落层次内部的关系来看,全文20段分为4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内容意义各不相同,每个层级内部段落之间的关系也非常清楚明白。同时,每一层次内部段落都有明相应的结构方式,总论点下有两个分论点(第3、14段),每个分论点下还有小论点,并且每个论点都有论据作为支撑或有论据解释和补充,同类型的分论据也排在相邻的位置,一个个有机整体,以小缀大,结构立体,勾连成篇。
最后,从句与句的关系来看,每一段内部各个句子之间一般都包括了提出观点、解释观点、举例说明以及总结这四个部分,最具有此典型特征的是最后一部分,其他有的地方虽然不能完全一一对应,但大w结构基本保持一致。
由此可见,《中国建筑的特征》在写作结构上具有极其精妙的构思,通过这种细读和分析方式对这篇文章进行结构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一类文章,而且该文思路清晰、结构精妙,对于议论文写作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2 文化内涵的“壮美”
要分析这篇文章的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我们首先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究,首先不能忽视的是该文的写作背后藏着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1953年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有一些人主张拆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梁思成四处奔走,也曾向中央政府谏言力主在北京城西面建一座新城作为政府所在地以保留全部老北京城,这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但是他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北京城墙、牌城楼全部拆毁,而他本人也因此蒙受不公待遇。了解到这样的背景后,我们再来看这篇文章,其中的所蕴含的意义远不止于文字表面。
中华民族传承到今天已经有千年历史了,祖辈流传下的种种经验与文化都是咱们民族的根一大批仁人志士都尽自己所能去保护他们,而我们却能发现,如今我们已经丢失了很多。站在街头,我们常常会感到熟悉又陌生,因为现在城市中处处充斥着从西方“拿来”的建筑,但是却没有了雕梁画栋,没有了青砖绿瓦,也没有了古色古香。课文第14、15、16三个自然段提出了建筑的“词汇”与“文法”概念,如果我们循着“词汇”与“文法”的思路,或许能对文章做出更深层面的解读――明确中国建筑之所以成为中国特征的民族因素。各国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建筑手法,就像是不同民族使用不同文字所写出来的文章一样,有着独有的韵味和特色,所谓的“文法”“词法”不仅是指中国建筑有着中国文学同样的结构美、内涵美,而且也象征着中国建筑和中国文学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建筑的‘词汇’与‘文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受地理、气候、生产、生活、文化、礼制、生命观、哲学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顺着这样的思路,建筑可以看做是“活”的历史,木材构造象征生生不息,斗拱、举折、举梁这些构件,可以看做是生命的支撑,大胆的用色难道不是为生命涂抹上鲜艳的色彩吗?并且在中国建筑中所有的构件交接部分本身也可以成为装饰部分,为生命添光添彩。“建筑是艺术的,艺术是生命的,生生之材,生生之气,轻盈飘逸,气韵流转,天人同在,中华民族用自己独特的建筑‘文法’攫取宇宙间盎然的生机,组合中华独特的建筑‘词汇’,终于筑成大地上独具神韵的生命杰作。”[2]
先生也曾说“古建筑是宝,越往后越能看到她的价值。古建筑是这样,城市也是这样,你不科学对待她,早晚有一天她会生病”[3]。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愈发能体会先生此番话的意义。当雨季来临,城市内涝成为北京市每年头疼的难题,这些内涝灾害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安全运行,给首都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公众疾呼“城市淹不起”。并且,现在为了治理城市内涝,国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回顾历史,老北京城几乎没有出现过内涝,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这种建筑与设计理念同样也是有生命的。因此,体悟中国建筑文化的“壮美”,将中国建筑中的生命之气,发扬光大,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3 结语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科学小论文,不仅文章精巧的结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中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保护意识更值得我们去体会,去思考,5000年的文化积淀有太多的精华与瑰宝,我们不能为了发展而遏制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这些东西就像曾经的琉璃瓦手艺,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即使有图片影影像的留存,也不足以保留其十之一二的魅力。
语文教育既要注重工具性,也要注重人文性。一篇课文的价值既有表面的文本价值,还有深层的文化价值。尤其对于自然科学类的小论文教学的忽略更应引起重视,不能因为不好讲就忽略她,对于较难、较深、较专业的文章,其实更能给予学生启发。
注释
[1]霍文新.大地上的生命:《中国建筑的特征》的生命解读.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第4期).
[2]霍文新.大地上的生命:《中国建筑的特征》的生命解读.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第4期)
[3]李静,刘显成,郑宇. 守护文脉――梁思成的建筑执念. 中外建筑,2016,(07):55.
参考文献
[1]李静,刘显成,郑宇. 守护文脉――梁思成的建筑执念. 中外建筑,2016,(07):55-57.
[2]张德,王霖琳.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北京城市内涝应急管理研究. 城市,2016,(04):49-53.
[3]蔡晴,姚Z. 梁思成先生与中国的历史遗产保护事业. 新建筑,2005,(04):69-71.
[4]高亦兰,王蒙徽. 梁思成的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思想研究. 世界建筑,1991,(01):60-69.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第2篇
1.了解作者有关情况,掌握科学小论文的有关常识。
2.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热爱传承中国建筑文化。
3.锻炼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提高筛选概括能力。
【设计说明】
这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其核心是介绍我国建筑的特征。然而,时下高楼林立,古迹难觅,再加上一些陌生的建筑专业名词,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讲解本文要拉近学生与古建筑的距离,尽可能直观地展示建筑图片或模型,激发他们了解古建筑的兴趣,注重建筑与文化的融合,进而达到对建筑科学文化的关注、热爱和传承的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给大家看两张图片,你能猜出这是哪里吗?(幻灯片展示开封著名古建筑图片)开封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被称为“七朝古都”,建城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一个古老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就是它独具魅力的古代建筑。这些美丽而典雅的古建筑,有什么不为我们所知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建筑大师梁思成走近中国传统建筑,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板书:《中国建筑的特征》?摇 梁思成
二、走进文本
(一)文章的标题是《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哪些段落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呢?
明确:课文3—13自然段
(二)中国建筑具体有哪些特征?请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特征。(投影出示要求,温馨提醒:挂住关键词,关键句)请同学针对导学案小组交流,比一比,谁的更简洁,谁的更准确,3分钟以后,请3名同学上台展示交流成果。
教师配以实物模型,幻灯片重点图解一些特点(如2、3、4、5),以更利于学生理解。
1.立体构成
单个的建筑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部分构成的。
2.平面布局
(请学生从文本中找具体特征)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的空间”。
(四合院小模型展示)
最能体现这种特征的典型建筑就是北京四合院,坐北朝南的是正房(堂屋),正房两侧有耳房,正房前左右两侧各有东西厢房(东屋西屋),坐南朝北的叫做倒座房(南屋)。正房住长辈,东西厢房住晚辈,(《西厢记》小姐莺莺就住在西厢房),那么倒座房谁来住呢?有句熟语“热东屋,凉堂屋,傻瓜媳妇儿住南屋”,倒座房是仆人住的。这也正体现了儒家文化强调的“贵贱有等,长幼有别”的礼制。
3.木材结构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墙倒屋不塌”,这种结构以梁柱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作用,不承重,因此墙壁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有可无,如四根柱子支撑的凉亭。
4.斗拱
让学生划出课文中解释斗拱的句子,找一个同学读,提醒其他同学仔细听的,同时根据他的表述想象一下,能不能想象出斗拱的造型。
有的同学撅着小嘴摇摇头,真难为你们了。(出示幻灯片营造法式图解和3Dmks建筑设计立体效果图)
接着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斗拱作用: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幻灯片展示“九州烟雨”)你能从这张照片上找出斗拱吗?
我在清明上河园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也并不懂得什么叫做斗拱,之所以拍下这张照片,也是觉得好看,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它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
关于斗拱,你还知道它的其他作用吗?我咨询了一位建筑师,了解到,在古代,斗拱的尺寸,斗拱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房屋的面积,小小斗拱,不可小觑。
5.举折,举架(教师画图展示)
宋代称举折,清代称举架,其作用是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6.屋顶
《诗经》描述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骄傲的成就”。
7.颜色
大胆使用朱红色,并用彩绘来装饰。(幻灯片展示)
8.部件
大到结构部件,如梁头、额枋、斗拱,小到脊吻、瓦当、门环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幻灯片展示)
9.用材
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
(三)根据学生板书,请学生总结顺序,
板书:总体—局部
结构—装饰
提醒学生写作时,也要学习这种手法,理清思路,不可杂乱无章,胡乱堆砌。
(四)了解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我来考考大家。(出示一组图片)请同学们比较分辨,哪是中国的?哪是西方的?说一说你的理由。
看图片,根据你的了解,西方建筑有什么特征呢?东西方建筑有什么不同呢?
东西方建筑的异同:
材质,外形(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凡尔赛宫的花园,大量几何图形的运用,体现一种改造自然为我所用的一种强权意识。)
(五)中国建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建筑,因为它体现了中国建筑的这些特征和风格,那么作者在本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称呼这种风格和手法的呢?
从课中画出关键句,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明确:“文法”、“词汇”。作者用语言文字作比喻,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六)虽然东西方建筑风格不同,表现的文化不同,但是,作者提出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怎样理解“可译性”?(投影问题)
教师提示:在语言文字上,就是指不同民族的语言,语言形式虽不相同,但却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互相翻译。比如,汉语表达,你好,翻译成英语:hello;日语:こんにちは。
那么,建筑上所谓的“可译性”又指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19段,划出关键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他同学补充)
(投影)明确:建筑上的“可译性”,各民族建筑的风格,手法不同,但其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
(七)作者详尽的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并把它放在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的层面为我们解读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目的何在呢?请看文章最后一段,找到答案。(请一学生来读)
明确:最后一段第一句。古为今用,继承优良传统,建造今天的建筑。
教师小结:
正如梁思成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中所说,“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投影),我们只有继承了优良的传统,我们的建筑才有了自己的特点,我们的民族才有了灵魂。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这种建筑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
三、拓展探究
创新是必须以继承为前提的,我们不妨把目光聚焦于现在,请大家仔细想想,你所了解的哪些建筑继承发扬了哪些中国建筑元素?
(这一环节让学生发散思维,先讲给同桌听,然后讲给大家听,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探究,了解学生探究方向。)
【课后补充】学生探究大致为以下三个方面:
*老家的房屋:主房坐北朝南 有独立空间 举折 举架 脊吻
*所在城市主建筑或仿古建筑:濮阳四牌楼,开封御街、延庆观
*中国知名古建筑:天坛 故宫 人民大会堂
(“东方之冠”模型展示)
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教师小结:
说实话,暑假里,我第一次来开封,是为了“开封有个包青天”的故事来的;是奔着早就令我垂涎三尺的开封小吃来的。但是,通过学习梁思成的这篇文章之后,我一直在遗憾,没有用心品味中国古建筑的魅力。我希望同学们,在观察你身边的古建筑,或有机会寻访祖国名胜的时候,要用心去感受中国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蕴涵。
四、课外延伸
(投影展示)一位旅美作家这样写道:“一样的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一样的玻璃大楼,站在家乡的路边,我却分不清这是北京、东京,还是纽约……”
思考:看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素材,形成文字,真诚的期待和大家的交流!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评课标准;学生;语文本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47-0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和积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形成终身受益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为完善的学习条件。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及标准,是高中语文新课程评课的依据。高中语文新课程评课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成长,关注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高中语文新课程评课的重点应该定位在帮助老师们研究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帮助老师制定个人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教师们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技能水平。下面从四个方面阐述。
一、从学生出发评价教师教学
从学生的角度设置评课,科学的评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强调了以“评学”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为了促学”的口号。在“评学”问题上,以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在课堂内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行为和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这就需要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思考、如何发现和获得知识等行为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在“评教”问题上,着力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既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也把评价重点放在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学”所起的作用之上。
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文本和思考问题
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学会默读,让学生学会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默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默读可以更有效使用教学时间,相对而言全班性的朗读是较为无效的一种朗读方式。必修四的学法指导也强调了圈点勾画法。但是我们习惯了在课堂上齐读,尤其是讲公开课时,仿佛只有齐读才能给人以震撼,营造一种强有力的课堂氛围。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文本和思考问题,给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时间,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
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提高口头反馈的质量,教师首先要做到关注学生。反馈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取得进步,而师生关系是关键。关注并参与学生的活动,是成年人能给予学生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教师应少做评判,过多的评判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影响师生关系。教师应多提建议,多做描述。最后,教师的反馈应该是积极的具体的,与学习目标和实现指标相联系。不要简单的用“好”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
2.书面反馈。首先教师要改变批改作业的方式。教师将作业的批改方式改变为“突出优点,提出改进建议”。其次,教师要让评语更有价值。教师需要强调学生学习的策略、方法以及如何能够改进,并确保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评语作出回应。
四、多媒体的使用
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是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多媒体的使用,激发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语文课件应摒弃浮华,返璞归真,恰当的为教学而服务,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要华而不实。
新课程评课标准体现了对回归语文本质的关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从新课程评课标准的角度设计了《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科学小论文,和以往学到的诗词曲赋比较起来略显枯燥。我的设计意图是如何让学生对这样一篇看似枯燥的小论文感兴趣,并有所收获。我设计了幻灯播放一些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的王宫,让他们猜猜是不是中国的建筑,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猜错了,通过这个环节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第一段内容分析出这些宫殿和中国建筑的关系,由此引出课文。
作者指出的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分条列出,学生读懂并不难,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是一个难题。为此,我设计了利用多媒体观看天下第一关和王家大院的图片,让学生心里有亲切感,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然后让学生默读,找出天下第一观建筑符合中国建筑的哪些特征。然后分组讨论,小组展示讨论结果,之后教师总结,对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点评,点评中引入了感性的诗文如用“庭院深深深几许”来阐释中国建筑特征的第二点,用“雕栏玉砌应犹在”来阐释中国建筑的装饰性,用成语“栋梁之才”来说明中国建筑的框架和结构的特征,将抽象的科学论文和具体的生动的古典诗词联系起来,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文章指出的建筑的可译性是一个理解的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我想可译性是一个用语言的术语来比喻。我不妨在作者的这个比喻上做文章。我截短了一个视频,即用27种语言说我爱你,用时一分钟,让学生去体味正如语言一样,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这样的一个设计意图是深入浅出将一个建筑学的难题让学生理解起来轻松。
最后我设计了“这些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文法适用于现代的建筑吗?”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从而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并补充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图片及设计理念,深圳电视塔的图片及设计理念,还有正要修建的北京中国尊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现代建筑理念对古代建筑特征的借鉴与升华,由此上升到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通过这个课程设计来体现新课程评课标准对高效课堂的促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自我探究、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元素建筑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现代建筑设计是建筑艺术的塑造基础,通常在设计中需要表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考虑,现代建筑设计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得与时俱进,跟现实相结合,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寻求前进的方向,在有机结合我国特有的元素,来打造特色建筑,提高建筑美观。
二.对我国建筑文化的理解。
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建筑文化。这种文化既有别于巴比伦的拱券文化,也不同于古希腊的柱式文化。中国建筑的文化产生于中国这片特定的土壤,它离不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因此中国建筑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丰富多彩,像从珠江流域的岭南建筑文化、四川地区的山地建筑文化到的藏居、羌族的碉楼建筑等等,这一些都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中人与建筑、与环境融合以及“天人和一”的哲学理念,正是在这些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建筑形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如颇具有华丽气质的北方四合院、开敞的苗族吊脚楼、秀丽的傣族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等。这些建筑都是产生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发展在这片土壤中的。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第一的观念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蔓延,大的文化背景成了影响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地出现了“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性文化的现象,地域型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的建筑文化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正在受着猛烈的冲击。传统而精美的木工手艺渐渐消失,钟灵毓秀的庭院式住宅被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堆叠的建筑所代替,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真的落后到这种地步,这种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地步了吗?我们应该明白不论历史文化还是建筑文化,它们的久远都是衡量历史珍贵性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这些生长于本土的建筑文化,它们之所以能长存这么久远,就是因为它们在适应当地气候、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运用当地技术以及体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均有自身的优点,它是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中形成的,我们应该改良、应该吸纳未来文化的影响,但这不是我们抛弃祖先留给我们遗产的理由。因此在我们这个有着辉煌文明史的国家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三.建筑与文化有机的结合。
建筑与文化犹如鱼水相依,是人类的永恒课题。建筑,为人类留下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砖瓦木石堆砌得遮风避雨处所;建筑,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先进的文化或是根本利益都是与建筑有着血缘的不解关系。建筑演绎出整个人类社会最具鲜活和充满和谐的韵律,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可以形象地比喻它是时代进步的镜子,经济发展的缩影。而建筑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集中表现,也正是建筑的个性和特色构成了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一旦没有了旋律,自然是噪音,倘若建筑没有艺术情调和文化韵味,那它就失去了灵性,会因为缺少灵魂而成为钢筋和混凝土支撑的空壳子。总之,有文化的建筑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二者息息相关,永无终结。
四.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幅员辽阔,各处的气候,人文,地质等条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尤其民居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如南方的干阑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等等。
1.现代装饰设计的思考。
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装饰设计,都是在各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虽然各国的审美文化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在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并发展创新出更加心意的东西,其关键在与如何正式传统。发展劲头并创造未来。
现代建筑装饰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考虑,现代装饰设计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得与时俱进,跟现实相结合,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寻求前进的方向,事实上,今天我们评价一件设计作品的价值,还是两点---技术创新;文化内涵。在很多时候,文化含量还会给设计带来难以估量的附加值。
2.空间设计的应用。
中国已有的传统建筑的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具有围合式的院落空间,这种空间设计最初理念是使外界环境与室内空间形成过渡并增强院落的私密性,而后它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饿一个代名词,徽派建筑和北京四合院就都采用围合式院落,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以L形为基础的房屋围合,使建筑中不仅体现了现代生活的空间理念,同时给整个空间带来通透、大气的感觉另外,院落空间的设计同其它传统文化元素,例如木雕、石雕、彩绘、竹林等等相结合;同时,各种处理手法的应用,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联想和回忆,使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的感觉。这样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统一,形成富有特征的空间序列,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用地,川军馆的空间原型是当地传统的安仁古镇庄园建筑,是四川地区颇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它主要的空间特点之一就是多进式的院落组合,根据实际需要及经济条件,向四周摊开,在单一水平面上形成对院落的环绕或穿越,而川军馆由于受到基地狭长条件的限制,于是建筑采用了一种类似“竹节”的线性空间组织方式,即实-空-实-空的节奏性空间变化。
3.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主要形式。
(1).大气。
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大气,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2).生气。
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建筑物(包括塔、楼)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若“大气”产生于理,则“生气”产生于情。情越浓,艺术性越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艺术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拟的。而西方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其附着的雕塑或绘画——观赏艺术,无法给建筑物自身带来生气。
(3).富丽。
体现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它寿命长,颜色鲜艳,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在各种环境中富丽堂皇。其较高的成本,象征着财富和地位。
可见,大气、生气、富丽三者,既有其特定的行色,又有其丰硕的内涵,三者结合形成了中国建筑的传统。
(4).重山林风水。
上述三个特点,仅指建筑物本身,未及其环境。若包容环境,中国建筑的传统性还有第四个特点——重山林风水。中国历代的职业风水先生,去除迷信成分,可称得上是选址专家。有山,易取其势,视野开阔,排水顺畅;有林,易取其物,苍柴丰盛,鸟鸣果香;有风,易得其动,空气清新,消暑灭病;有水,易得其利,鱼虾戏跃,鹅鸭成群。故此,若靠山面水,侧有良田沃土,阳光充沛,兼有舟楫之便,当然是公认得宜于人类生存得最佳选址。
中国传统建筑不仅重自然得山林风水,也重人工得山林风水,让人工得与自然得谐调,院内的与院外的衔接,造成“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
中国传统建筑的第四个特点,更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恰恰与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欲望相吻合。可见,重山林风水的传统思想必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发扬、发展,以创造优美的建筑环境,实现大自然的回归。
4.围院的平面空间。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同,但都属于一样的空间形态——即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一个社会系统。国,古为城的广称,即政治机构、军事实力及绝大部分的民众生息,都在一城之中。城外是自然广川,可以村居结庐,造别业,但它不是独立的。从东周起,一城一国或数城一国模式,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仍以城池为“国”,数“国”合为大统一的国家。国中有家,故称国家。但家的空间模式与国相同,只是范围缩小了,可以这样说家是国的单元或细胞,或者说家是国的缩微,国是家的扩大。长城原为御敌戌疆而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就好比“国”这个大空间的围墙。无论是历朝都城,宫廷、园林和寺、庙、祠、观,还是各地的民居及市肆都以这种围院空间布局为特点。
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尤以传统园林为最。它不但是形式的,而且更是意境的。园林之中,四周有廊、亭、轩、厅等建筑或粉墙,院在内,以树木、假山、池水、墙垣或建筑分割空间。“庭院深深深几许”,令人心旷神怡。
5.轴线的空间设计。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
中国传统建筑这种空间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态的原因等,主观上如中国长期保持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和人文形态等原因。
五.结束语。
建筑文化的价值,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建筑的格调和责任,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建筑文化。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有着自己特色的建筑文化是勿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邵隽 浅谈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 2010年23期
【2】王书鸿 浅析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以世博中国馆为例[期刊论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8期
【3】 贾栋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2012年5期
【4】王金浅谈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3期
【5】代锋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2008东北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
【6】萧艺 建筑设计与中国元素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年26期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艺技术;建筑品质;建议;主观因素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观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建筑活动中的社会角色
建筑的决策者通常是由那些能够在建筑活动中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的一方来担当,建筑师则更多的是扮演参与决策的技术专家或服务者。正因为这种社会角色分工存在的必然性使得建筑活动不仅是单纯的造物活动,同时也是执行者与决策者在建设目标、建设方式等方面的博弈,这个过程必定会受到执行者与决策者在社会活动中的工作职能的影响。
(2)市民文化与大众审美
市民文化和大众审美是一个地区长时间积淀下来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共性特征。这些特征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历史事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工艺技术的表达具有选择作用。客观的工艺技术在文化特征与大众审美的综合作用下,具有了民族精神与地域性特征,避免了工艺表现的趋同性,从而保证了建筑工艺表现的艺术价值。
(二)行业因素
中世纪末期,为了与不断涌入城市的逃亡农奴竞争,并最终维护已有利益、保护辛苦学来的手工技艺,各行各业手工艺人联合起来成立了行会。不断完善的行会制度,逐渐形成了各行各业对于职业精神与职业素质的要求和行业内部的运营机制。如果将建筑师的职业实践作为建筑理论的一部分进行研究,那么职业精神、职业素质以及行业内部的运营机制必然对建筑品质的塑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引导与督促作用。
(三)个人因素
建筑活动具有艺术创作的主观性与偶然性。建筑并不是一个单向的、精准的数理推导过程,而是在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建筑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创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师的个人能力、文化背景、审美情趣、成长环境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其对于工艺的选择与应用,进而呈现出不同的工艺表达方式。这种个人因素的影响存在于每一个建筑活动中,其作用方式、影响结果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和偶然性。
二、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要因素
(一)建筑师的技术展开与工程控制能力有待于提高
对于当前中国建筑实践而言,非技术性因素是影响建筑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建筑自身的职业能力,特别是建筑师的技术展开能力和工程控制能力有待于提高。
首先,与国外优秀建筑师相比,中国建筑师选择适应性技术的能力欠缺。以盖里为例,他的作品是典型的参数化设计成果,建成效果也得到了世界广泛的认可。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本人及与其相配合的专业设计团队采取了一系列的适宜性工艺技术。
其次,中国建筑师在技术落实环节的工程控制能力不足。在建筑实践过程中,凡是建筑专业的问题都是可以控制的,但这些问题不是单纯的功能和空间问题,更多的是与各专业技术相关的交叉问题。解决这些交叉问题既需要建筑师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同时也需要建筑师对建筑相关技术有全面的、清醒的认识。当然,作为一个集体创作行为,建筑师自身职业能力的充分发挥必须在良好的行业运营机制下才能够实现,于是又引出了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影响建筑品质的另一个因素,即建筑行业运营机制。
(二)建筑行业验收与反馈机制有待于完善
建筑活动是一个极复杂的多系统合作过程,其行业运营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规划与建筑设计――商业合同――施工――竣工验收――保养与反馈”六大部分内容。每一部分工作内容都有对应的评估系统与技术支持系统,对建筑师各环节的工作进行了严格监督,保证整个建筑设计流程的有效运营。然而,在中国当前的建筑实践中,由于建设周期短、工期紧张,通常不能保证建筑活动全过程按照标准运行,特别是在“竣工验收”和“保养与反馈”阶段,缺乏良好的、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这造成了建筑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与保障、工艺经验得不到及时的总结与反馈,阻碍了建筑品质的提升。
(三)市场对于建筑精致性的需求不明显
在市场规律逐渐发挥主导作用的建筑活动中,缺乏对于精致性的需求是当前建筑品质不高的原因之一。理论上讲,建筑的精致性需求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业主方对商业价值的需求;其二是施工方在技术突破方面的需求;其三是设计方自我实现需求。在当前中国的建筑实践中,这三方面对于精致性的需求都不明显。
(四)建筑产业链需要进一步系统化
建筑工艺需要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产业协同工作,它们彼此之间存在良性竞争和合理的经济制约关系,这有效地督促了相关厂家进行技术改进,保证了建筑工艺的圆满完成。而中国的建筑行业还没有形成如此精细、严谨的技术体系。尽管近几年建筑行业相关技术厂家正在向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的方向转型,然而健康产业链的形成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三、提高建筑品质的几点建议
(一)工艺系统架构
具体而言,工艺系统的知识构架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与工艺技术相关,它包括材料知识、工法知识、设备知识、施工知识、构造知识6个子系统;第二层面与意识形态相关,它包括设计理念、比例形式、象征意义3个子系统。技术层面的各个子系统直接关系到是建筑的实施过程,是建筑品质塑造的必要条件。而意识形态层面各子系统则是建筑师希望通过建筑传递出来的精神含义,是建筑能够得到大众认可的感观依据。两个层面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协同工作,最终实现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及其与判断经验的耦合。
(二)适宜性技术调整
建筑工艺与制造业相比较为保守,对于建筑工艺体系中单项技术的提升与调整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指标的刷新,而是要针对建筑所在地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环境特征进行适宜性调整与可行性技术开发。适宜性的技术调整与可行性的技术开发能够在特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优势,塑造工艺表达的地域性特征,实现高品质的建筑需求。
(三)产业链整合
当代技术体系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按照经济学家理查多.龙西尼(RiccardLeoncini)的观点,当代技术系统是按照自组织演变模式和选择机制向前发展的。一个系统的进化是其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连续、平稳地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的过程。而健全的产业链是各个子系统之间协同工作的基本生产模式。在建筑行业内部建立、健全系统化的专项技术产业链有助于建筑品质的提升。
结语
建筑品质的研究主体是建筑师,研究对象是建筑的工艺技术呈现。建筑品质问题的内涵是建筑活动中所必需的技术条件,而外延是与建筑活动相关的人文环境。建筑师判断建筑品质的基本原则是在特定的媒介条件下,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以及其与判断经验的耦合。影响建筑品质提升的因素由主客观两方面组成。论文从主观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分析,针对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提升建筑品质的意见。
参考文献
[1]秦佑国.细部设计概论:兼论工艺技术[J].建筑创作,2010,01:176-179.
[2]钟行明.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技术的保护与传承[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建筑遗产――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营造》第四辑)[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2007:4.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第6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建筑可视为是其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建筑的历史也可视为是反映了其建筑文明发展的轨迹,而在其发展进程中若干重大的建筑成就则成为其历史发展的标识物和人以为豪的共同记忆或民族文化遗产。梁思成先生说“建筑之规模,形态,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就是这个意思。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一)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词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二)轴线的空间艺术
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调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表现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尊卑差别。
(三)“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使建筑和谐于自然之中的环境态度。例如东晋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近郊修建河阳别业(金谷园):“其制宅边,却阻长堤,前临清渠,柏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归引·序》);佛教高僧慧远在庐山经营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沟。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墨禅林,森树烟凝,石迳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高僧传·慧远传》)。诸如此类的描述,文献记载中屡见不鲜。从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风景地带的佛寺、道观、别业、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视相地选址,目的不仅为了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群体横向铺陈的灵活性而因山就势、臻合于局部的山水地貌、谐调于总体的自然环境。它们无异于点染大地风景使其凝炼生动、臻于画境的“风景建筑”,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虽非完全自觉,但却十分明显。历来的山水“画论”,对于这种环境意识都曾作过部分的美学和科学的阐述。
二、西方古建筑的特点
(一)立体感官,单一布局
与中国的古建筑相比,西方古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建筑体系,它的建筑风格也是一脉相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便是“立体感官,单一布局”的突出表现。这些柱式结构的建筑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有些柱式的柱头是简单而钢挺的倒立圆锥台,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有的则是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带有婀娜潇洒的两个漩涡,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虽然以柱式为构图的原则所展示出的是单一布局,但其所蕴涵的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带给人们的却是立体感观的视觉冲击与震撼。
(二)神亿陛和宗教性
西方古建筑多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的特点。这是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文化一支独秀,深深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而正是在这种影响之下,出现了西方古建筑中最具有宗教与神化气息的崭新建筑风格——哥特式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建筑。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它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浓厚的宗教意识。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是基督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只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作为富有浓厚神化性与宗教性代表的哥特式教堂,其内部结构全部,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问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其中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便是哥特式建筑典型代表,他们也因此把西方古建筑的神话性与宗教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古建筑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特征
(一)古建筑体现的中国文化特征
1、务实精神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的若干特征及其建筑概念都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实用理性的务实精神。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始终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不求高大永恒,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东西。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落,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论建筑群有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想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迥异于西方在神学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2、恒久变易观念传统的中国式房屋设计原则采用通用式设计思想,房屋就是房屋,不管什么用途都希望合乎使用。因此,久而久之,使人们形成了恒久变易的观念。中国建筑不注重外在直观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随着道路穿过一道道大门,便会有一个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开朗,。建筑序列犹如一轴长卷,且走且思,道不尽则思不尽,一直达到高潮有豁然醒悟之感,这一点在园林设计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古典建筑在重领悟、重层次、重气氛等方面极下功夫,反倒对单座建筑淡然处之。古人对感受与领悟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于建筑本身的注视。建筑以恒久的构件和不变的院落,通过无限衍生,便能演绎出无穷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恒久变易的内涵。超级秘书网
3、中庸思想中国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化解之中,农耕文化内向型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
正因为如此,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中国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二)古建筑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1、独立与自由
古代西方建筑往往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与崇高,他们常常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古代西方建筑在一套独立的建筑体系上,形成独特的方格,他们布局单一,似乎根本不需要多余的建筑来衬托。西方的建筑师们巧妙地把西方人的思想融于建筑,并形成迥异的风格。因此,正是由于那些极力表现人性的建筑使人们更加渴望去追求独立与自由。
2、思维的缜密与创造力
从古代起,当西方建筑师们设计建筑时,他们不仅关注建筑的构造与精度,通常还在策划时考虑到它的功能,功效及其防水、防火性,是否拥有便利的交通等。而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发展,西方古建筑的风格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拜占庭,从哥特式到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筑师们始终以高度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工作,而处于这些建筑之中的人们,就难免不受到建筑风格的感染,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这也是西方文明更加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原因。
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是具体的政治制度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的哲学理论,其中儒家传统的礼治思想是指导古建筑创造的主要思想,中国的古建筑处处体现着秩序、实用、中庸。而在西方,无论是古希腊建筑中的宙斯庙,还是古罗马建筑中的斗兽场,无论是拜占庭风格中的万神庙,还是哥特风格中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建筑都独立的耸立于那里,直接,一目了然,没有旁物的修饰也自成一体。这是偏重于对个人的颂扬和物质生活的享受的直接表现。古文化影响了建筑风格而古建筑又影响着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文化和建筑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谱写着中西方辉煌灿烂的文化史诗。
参考文献:
[1]陆志宝.Touris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付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3]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
[4]冯骥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冲国园林文化史[M]-.L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2791.html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10篇
相关文章:
幼儿园食堂工作自检自查报告08-10
折纸钱包简单图解07-26
世界肝炎日宣传标语07-25
平安夜QQ问候语34条09-28
对老婆说的话08-16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09-13
留学申请推荐信07-16
梦的伊始作文1000字11-22
我的信念500字作文10-12
国庆三年级作文300字10-11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09-13
以往的二本分数线 二本高考分数线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