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与传承篇1
文化与教育互联互动:文化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制度产生影响,教育具有传递和继承文化、交流和融合文化、选择和更新文化的功能。抛开教育去研究文化传承,文化也无由存在与发展。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除了需要包括专家学者、传人、艺人等各种专业人才参与其中之外,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这个文化知识积累的最初环节,更应纳入一定民俗文化的教育内容。
一、儿童需要接受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它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渗透于民俗文化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而无价的精神财富,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起着多方面的教育和模塑作用。一个缺乏民俗文化传承的民族,即使有发达的物质文化,都将只会是繁荣的空壳,它没有历史延续的信仰和道德,容易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中被动改造和重塑。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西方文化仰仗其强大的经济势力,趁我国人民对西方生活的向往和民俗文化教育的薄弱,大行其道,在思想和行为上影响和改变着我国的少年儿童。许多曾经深刻影响我国一代又一代人的民俗文化现象变得越来越模糊,传统民俗节日越来越被人们所漠视甚至被遗忘,不少青少年儿童追逐新潮,迷恋过洋节,感觉春节没有圣诞节重要,月饼没有麦当劳、肯德基好吃。儿童对西方文化的浓厚兴趣越来越使他们离弃自己的民俗文化,盲目追随西方习俗,中国的民俗文化传承堪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新,则中国新,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家的发展不能抛弃未来,只顾昨天和今天的发展。西方文化和现代时尚对我国民俗文化的冲击,以及少年儿童教育中对民俗文化传统的忽视,深刻表明儿童迫切需要用民俗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增强其民族自信意识和精神力量,对儿童进行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势在必行。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民族精神,收获整个民族的未来。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们认为,孩子们什么都可以改变,但他们的民族情感和特征应该永世不变。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旨在将来他们在闯荡世界时,能对民族、对国家、对家乡更富有深深眷恋和热爱之情,能对民族文化积极认同和无比热爱,能成为富有文化自尊、自信、自豪和自觉的人。
民俗文化是以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有关民间生产、生活、文艺、娱乐、礼仪、宗教、信仰等风俗,它由历史沿传而来,又在生活中相传相续,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作用重大。如吃年夜饭的习俗体现着家庭和睦的精神,清明节的禁火寒食和扫墓体现着尊老敬祖的精神,节日舞狮子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威武雄壮等。我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积淀下来的丰厚遗产,都蕴涵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对塑造民族性格、凝聚民族情感起着重要作用,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又如我国的民族民间玩具既是民俗文化与育儿科学的奇妙结合,也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生活、家庭伦理与审美追求、文学创作与音乐美术等的奇妙结合,这些都会对儿童成长产生强烈而深远的影响。有鉴于此,成长的孩子需要接受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当然,在对儿童进行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时,我们需要对林林总总,无所不及的民俗文化内容有所选择。因为,在民俗文化的通俗形态中有些是对些科学知识和自然现象进行歪曲,自身携带着不科学、不健康甚至于腐朽落后思想的恶习陋俗,这些会降低人们的思想意识水平,导致社会的无序与混乱,我们惟有对此坚决无情地加以批判,精选那些科学的、健康的、有益的、美好的民俗文化内容来教育儿童。
二、儿童易于接受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多彩、绚丽迷人民俗文化的文明古国。时代的变迁不但没有淡化民俗文化的存在价值,在岁月的变迁中民俗文化在以不同形式渗入现代生活中。过新年,老百姓贴年画、贴对联、放鞭炮,围在一起包饺子、看电视、吃年糕,有的初一就去寺庙叩拜神灵或逛庙会欢度新年。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民俗节庆,如汉族的端午节,藏族的旺果节、苗族的祭鼓节、瑶族达努节、彝族的火把节、侗族的花炮节、布依族的龙王节、傣族的泼水节等,各族人民喜欢通过参与或欣赏赛龙舟、赛马、赛歌、泼水等等民俗活动喜庆民俗节日
这些耳濡目染的民俗文化活动贴近儿童的生活,较之于那些比较抽象、枯燥的道德说教,民俗文化强烈的生活性、形象性、实践性和审美愉悦性的表现形式,更适合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是在儿童群体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最易于被接受、最易于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有效形式。如端午节龙舟比赛时,我们借屈原的故事就容易向孩子进行弘扬民族正气和爱国主义教育,过重阳节利用登高和吃重阳花糕等活动就容易向孩子进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过春节利用拜年的形式就可以使孩子懂得增进友邻和睦相处的处世之道等等。
众所周知,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喜用大量龙、凤、狮、虎、鱼和月季、百合、梅兰竹菊等代表力量、权利、健康等美好寓意的象征图形,好以年画、剪纸、泥塑、壁画、雕刻、服饰等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大胆地将纯色与黑白金银混合运用,使得画面色彩饱满,淳厚质朴,富贵吉祥。这种用心和幻想表述真实,注重神像胜似形象的最初始的童化视角及中国式的审美意识,表现出东方文化纯朴稚拙、独具个性的艺术美,符合儿童的审美特点,因而易于被儿童接受。
三、儿童教育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
儿童教育之所以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
首先,儿童教育丰富了民俗文化传承的形式。民俗文化的传承除了政府重视立法保护,专家学者、传人、艺人和各文化机构积极宣传,社会组织给予资助这些形式外,儿童教育是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一种良好形式。因为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人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儿童在学校求知欲旺盛,可塑性极强,他们既能接受正确的教育而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素质,又易受到不良影响而使其人格受到腐蚀和扭曲。宛如一张白纸,既可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也可染上洗不掉的污点而受到糟蹋。加强在校孩子们民俗文化传承教育能使他们对自己民族灿烂的民俗文化有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认同,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绝不会因为这一代缺乏必要的民俗文化知识而导致民俗文化传承的裂痕。
民俗文化与传承篇2
一、冰雪文化的发展历程
自然形成、应用发展、独立活动、全民参与是冰雪文化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一)冰雪文化的自然生成阶段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中国考古学家发现一组距今1.2万年人类滑雪姿态的岩画,正式通过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确认,中国为人类滑雪文化的发祥地。这次发现,追溯了冰雪文化的源头,奠定了中国在冰雪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二)冰雪文化的应用发展阶段很多与冰雪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惯以及生产方式都是通过中国北方生活的人们在长期寒冷环境生活中摸索出的经验总结而形成的,包括了最初的生产、生活需要,主要生产方式有冬捕、冬狩、冬伐等,主要的交通方式为狗、马拉爬犁、滑雪交通运输工具等,这些是冰雪文化发展的最初形态。
(三)冰雪文化的独立活动阶段冰雪民俗文化度过“以实用为目的,逐步演化为娱乐竞技活动,随之升华为艺术,直至成为重要的经济形式”的发展历程之后,升级为冰雪文化,有着丰富的形式,如:抽冰猴、单脚驴、冰滑子、滑爬犁。
二、冰雪文化的传承
(一)冰雪文化传统的渗透与融合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们在冰雪体育文化中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各阶段冰雪文化体系的形成。群众参与和民俗情感是传统冰雪文化的侧重点,但是现阶段则是以科学实践和个性发展为重点。所以我们要做到相互借鉴、有机结合,这样能够推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二)冰雪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的地区,在北方地区有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赫哲族,他们的语言以及冰雪民俗文化活动濒临灭绝,所以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三)冰雪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发扬后人对前人创造的民俗体育文化成果的吸收借鉴主要表现为冰雪文化的传承,它是垂直式的民俗体育文化。在历史中,体育文化成果以及物化形式、符号都作为后辈进行体育文化活动的条件而遗留下来。正因如此,我们更要打破传统文化的地区封闭性,推动冰雪文化走出去,积极交流,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精华。
三、冰雪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冰雪民俗文化的产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中,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形成并不断流传的就是民间文化,也可以称为民俗文化。存在于一个民族范围内的一定形态的体育文化有着各不相同的特征,涉及的内容广泛,与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有关系,其中包括了饮食、生产、接力、精神、语言、服饰、居住、交通、礼仪、宗教、文学艺术等。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冰雪民俗文化是人们在冰雪环境中从事生产生活活动,以环境为基础创造出来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
(二)冰雪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冰雪文化活动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是一种具有表扬性、娱乐性的,有着广泛民众基础的活动。
其种类繁多:抽冰猴、单脚驴、冰滑子、滑爬犁等,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丰富。比较有特色的冰雪纤维民俗活动的有北方的渔猎、鹰猎文化等,主要代表则是吉林省松原的“查干湖冬捕”,它是一种原始的捕捞方式,传承了蒙古族世世代代对于养育自己的天地、湖、鱼的尊重,与当地的民俗有关,诠释了冰雪文化的历史。
民俗文化与传承篇3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各族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民俗文化,早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极具民族特色,体现着民族发展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俗文化体现了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图书馆不但是发掘民间文化、保护文献信息、宣传文化知识的主要执行者,同时更是民俗文化最好的传承者和保护者。如何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让图书馆成为传承和保护的主要角色,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为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图书馆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我国非物质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历史的最好见证和真实记载,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民俗文化充分代表了普通百姓的物质和精神的文化意识。它依附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具有集体性、普遍性和传承性。如:我们的春节贴对联、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赏月、端午节吃粽子等等这些,都是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不但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其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只要有人们的活动就有民俗存在,在生产中有劳动民俗、日常生活中有符合道德伦理的生活民俗、婚丧嫁娶民俗,还有民间文学、歌舞、宗教礼仪等等都是民俗文化,所谓“十里不同风”就是指民俗文化涉及的领域广泛,种类繁多,而且民俗还极具地域性,如:贵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花炮节,举行的日期就不同,是正月初三,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节也叫“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等助兴。
二、我国民俗文化保护现状
一直以来国家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非常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已经上升到法律法规保护范畴之内,云南、贵州两省已经率先颁布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全国人大正在酝酿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民俗文化是非物质遗产,因此涉及的非物质遗产相关法律法规同样适用于民俗文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国家把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在贵州省《民俗保护条例》中就明确规定了:“具有学术、史料、艺术价值的手稿、经卷、典籍、文献、契约、谱牒、碑碣、楹联等属于民俗文化,鼓励以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为目的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有重点、有选择地做好民族民间原始文献、典籍、戏剧、音乐等的记录、翻译、校订、出版、研究和开发利用等工作”。
为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贵州各地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如清镇的生态民俗文化节、剑河“七月半”民俗文化节、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等等。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现代文化传播速度之快,都影响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些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等现状层出不穷,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这些民俗文化遗产渐渐面临被都市文化吞噬的危险,传统民俗文化生存、发展的空间逐渐缩小,特别是传统民俗的消失和濒临消失,对于传承有价值的民俗是个极大冲击,因此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已经迫在眉睫。
三、图书馆在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角色分析
图书馆的职能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相吻合,对涉及民俗文化的图书、原始文献、经卷、楹联、年画、皮影、剪纸等的搜集、整理、保护工作正是对民俗文化最好的传承和保护,因此图书馆既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保护者。
(一)图书馆是民俗文化的保护者
图书馆是最重要的保存人类知识、传承人类文明资料的服务机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将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凭据,对民俗文化的发掘、传承与保护是图书馆工作的一部分,图书馆对馆藏破损文献资料档案进行抢救、修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对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一种保护。有效的对民俗文化资源加以保护、最大限度地延长民俗文化图书、文献资料的寿命,不但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而且还保护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图书馆大量的古籍图书,为我们更好的研究民俗文化提供了可靠的文献资料,相关部门通过这些文献资料查找民俗文化的起源、作用、方式等,为研究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俗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作为保存人类知识机构的图书馆该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以各类图书馆为平台,尽可能搜集各类民俗资料,行成系列,使之能生动的展示可观众。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大学生中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发动学生收集本地域的民俗资料,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公共图书馆可以开展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方面的讲座,使公众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二)图书馆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者
民俗文化的最好传承方式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遵从并使用民俗,而图书馆正是人们答疑解惑的最好老师。图书馆可积极利用现有馆藏特色资料和优势,向各地同类馆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民族文化资源交流。积极举办参与各种类型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为各地之间,各民族之间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的平台。通过阅读图书加深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了解,通过图书馆对民俗文化进行宣传,从而改变自然传承的方式,更加灵活的保护民俗文化。图书馆是文化传播的窗口,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可以通过文本记录、录音,录像、数字化等多种手段进行,这样就可以使抽象的民俗文化通过图书馆窗口向世人展示。图书馆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一方面可以对民俗文献档案资料妥善保管,另一方面可以为更多的读者讲解文献资料信息中涉及的民俗文化,使人们对非物质遗产更加了解,从而很好的传承下去。
(三)图书馆在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分析
图书馆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承担着收藏、展示、研究、传习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职能,而最好的保护莫过于是大力地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如:贵州省图书馆对贵州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图书馆14个主要机构中,涉及非物质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相关机构有:典藏借阅部、历史文献部、研究辅导部以及贵州省古籍保护中心,同时还是全省地方文献收藏中心,较完整地收藏了自清代以来的各种地方文献,为全省最具研究价值、收录范围和品种最多的地方文献收藏地。这些地方文献中记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保护好这些地方文献就是在保护民俗文化,而通过图书馆将这些地方文献让更多的读者熟知,这就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可见图书馆在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四、结语
民俗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劳动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最好的见证,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保护民俗文化,并将民俗文化传承发扬下去,在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的进程中充当最重要的角色。
民俗文化与传承篇4
【关键词】旅游展演 民俗生态旅游 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
[4]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4.
[5]〔美〕瓦伦・L・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张晓萍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1.
民俗文化与传承篇5
关键词:影像化传播;民众知识;影视民俗;大众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5-0150-02
有关民俗学的发展前景,是今年我国民俗学界颇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为此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做出评价、把握是重要的。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导论》一书中指出中国民俗学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第一,理论准备不足。我国民俗学的孕育是在本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就使得先驱者缺乏长期完善的理论准备。第二,肇始于文学却又未能跨出文学的视野,民间文艺的研究代替了民俗学的研究。第三,解放以后,民俗学长期备受冷落,同时又受到前苏联民俗学体系的深刻影响,长期徘徊不前。第四,从世界范围民俗学理论产生的背景来考察,中国传统的民俗学,无论是研究主体和客体诸层次,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1]任骋文在《民俗研究》中提出了民俗学研究要有“从‘民俗’到‘民识’”思想转变。他提到中国民俗学界一直停留在“民间古俗”的学术取向上而没有真正意义的“民众知识”的学术取向上来,所以倡导民俗文化研究者应当正确认识民俗文化内涵的理解,加深对“民间的知识”即“民俗”的理解[2]。
一、影视传媒与民俗文化的现状与问题
(一)“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
最早对“民俗电影”(folklore film)作为民俗研究题目的应用可追溯到1934年在英国电影研究所在《民俗》学刊上所发的征稿启示,其定义是“有关民俗的非商业电影”。在美国,最早的民俗纪录片可溯源到1935年,但直到1970年代,“民俗电影”作品才得到民俗学界的认可。谢尔曼(S.Sherman)在1977年提出了“民俗电影”这一概念,在其《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文化》(1988)一书中进一步论述了“民俗学电影”的概念,并兼用了folkloristic film(琼斯1988)一词。
在中国民间文艺协会研究部副主任黄凤兰女士的第一本专著《中国民俗影视》一书中,提出了影视民俗学的概念[3]。她认为,影视民俗学是指以影视为手段,对民俗事项进行客
观记录的一门科学。在张举文博士的《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要为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正名的观点。他认为“民俗电影”应理解为“民俗学电影”的简化,提出影视民俗指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想象的民俗,是被制作人创造或改造的模仿民俗的表演[4]。汤拥华在《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一文中对“影视民俗学”这一理论概念的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从一大堆以民俗为主题的影视片中,我们只能归纳出民俗学的问题和影视学的问题,怎样用影视的手段表现民俗文化的问题[5]。透过这些论著,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民俗事象与影视结合已成为必然。艺术地表现民俗事象已经成为民族与民俗的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同时,公众的接受与实践又体现了民俗的最基本的娱乐功能。
(二)表现方式
用镜头来记录民俗文化,这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而是影视工作者通过动态的富有表现力的影像,再现民俗的原态以及民俗文化、民俗心理支持下的民俗事象的文化意义。
在黄凤兰女士的《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中,着重强调了民俗影视片对于民俗文化的表现力――真实地记录与再现[6]客观自然的影像纪实,能真实地体现民众作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民俗文化的阐释和解读。
此外,在罗未玮的《影视作品中的民俗“在场”》文章中,依据民俗的两种存在形态――文化的和生活的,探讨了民俗在影视作品中“在场”的两种形态,即民俗作为文化符号在场与民俗作为记忆因子在场[7]。
(三)存在问题
第一,本体论危机。这一问题。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属于无形的思想、观念等内容,比如说“龙牌会”这种属于民间信仰之类的民俗活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对民俗文化理解的偏差,很难通过影像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而成为一种“机械复制”。第二,缺乏语境关注和“两张皮”现象。黄凤兰女士在《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中着重对当今的民俗影视制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第三,阐释的理论导向。张文举在《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中提出在探索理论和方法时,要思考认识论和反思人文本质。
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国际合作日益加强、范围日益扩大、节奏日益频繁的形式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领域的多种力量交流、互动、协商或妥协的结果。
1.民俗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基础。安德明博士根据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和2003年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两份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最终确立取代了“民俗”的定义[8]。
2.经过近几年国际、国内多方面的努力,从政府到民间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的保护工作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缺欠。
3.近年已有不少民俗学者的文章讨论非遗保护理论,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保护理论,还应该是能给政府和民间提供操作细则的实践方案,它的实践性决定它的生命力,这则是它区别于以往民俗学研究之处[9]。在取得诸多成绩、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表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使得这项工作成了一个充满争议和张力关系的复杂的动态过程。
三、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
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民间传承,而民间传承恰恰是前大众传播的文化传递形式,周福岩博士在他的《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一文中表明了民间传承主要体现为一种人际传播方式的立场,并试图通过对两种传播方式或系统从能量、力量及方向等角度所作的功能比较分析达成对民间传承和大众传播在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
(一)区别的意义
在民间传承中,需要传递的信号在编码一经结束,就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或非语言形式的肌肉动作面对面地诉诸于译码者的听觉和视觉。而大众传播则在编码完成之后,经过了一系列对信息进行的技术转化,最后通过媒介完成这一过程的。因而媒介传达的信息(大众传媒)与我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人际联系得到的信息(民间传承)的区别就存在于接收效果上的迥异[10]。
(二)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功能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民俗文化也不例外。[11]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积极功能包括:第一,大众传媒表述民俗生活,其媒介特性促进了优秀民俗的传承。第二,大众传媒通过报道民俗活动,引起了社会公众和政府职能部门对优秀民俗传统的关注和重视。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缺失包括:第一,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很难通过大众传媒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第二,大众传媒会由于政策、资金、技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原因,片面或者歪曲报道民俗文化事象。第三,为了追求画面的效果或叙事的完整,大众传媒有时会导演民俗。
(三)大众传播对民俗文化传承的影响
现代传媒对于民俗传承的积极影响:一、现代传媒为民俗传承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手段。二、现代传媒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融合和演化。三、现代传媒早就新的民俗。现代传媒民俗传承的冲击与负面影响:一、现代传媒对于民俗的保留大于传承。二、现代传媒以虚幻的民俗替代了现实民俗行为,以文化快餐代替了民俗艺术。三、媒介霸权加速弱势民俗消亡。四、现代传媒的商业化加速民俗的商业化。
(四)展望与对策
在即将迈入数字化的社会的今天,想摆脱现代传媒的影响,保持牧歌式的原生态民俗已经是一种奢望,我们目前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挥现代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其消极负面影响[12]。首先,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传播人要了解民俗知识,加强自身的民俗理论修养,合理运用传播技术,尽可能地减小商业化对民俗传承的负面影响。其次,作为“民俗人”要主动学习传播知识,掌握了解现代传播的规律,熟练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技术手段,为民俗传承做贡献。第三,在理论上要加强民俗学与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的融合,在高校开设民俗传播学、影视民俗学等,加强民俗传播规律的研究与人才的培养。最后,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在覆盖面广泛的媒体上建立公共频道或民俗频道,以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在全社会普及民俗知识。
四、结 语
在现代社会里,离开了大众传媒,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很难开展。今天,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扩布、保护和开发,离不开大众传媒的介入和作用,而大众传媒要达到“传通”,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对内容、角度方式进行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并努力适合受众的心里思维习惯,大众传播和民俗文化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要强调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留住民族文化的灵魂,充分调动并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从民俗文化环境中去开展大众传播活动,从大众传播角度去思考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导论[M].江苏: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任骋.从“民俗”到“民识”──略论民俗研究学术取向的转换[J].民俗研究,1999(1).
[3] 黄凤兰.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2(2).
[4] 张举文.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J].民俗研究,2007(1).
[5] 汤拥华.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中国民俗影视》[J].中文自学指导,2005(2).
[6] 黄凤兰.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
[7] 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1).
[8]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J].民间文化论坛,2007(2).
[9] 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J].民俗研究,1998(3).
[10] 李敬儒.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功能――以河北省赵县范庄龙牌会为个案[J].今传媒,2009(12).
民俗文化与传承篇6
1.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伊苏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文化也随之不断迈进,并烙刻着某时代的特征。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所积淀的产物,文化已成为整个国家及民族赖以维系的物质基础。而在大形势背景下依靠各民族祖先形成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都带上了一定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这也就契合了群众文化与当代文化发展的需要。包括民族服饰、诗词古经。思想观念等在内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某历史时期的群众文化的展示。在历史车轮向前的滚动中,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不论是抱残守缺,还是不断更新进步,它们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都对当时社会、经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都是我国的民间文化的艺术风格、气质的反映。而它的所有,追根溯源,都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的要求下,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停留于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更要注重对它的整合、创新与发展,使其跟上时代的脚步,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2.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具有重要作用。
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传递,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在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进步和传承中,很多都以某种比较固定的形式传承下来,并保存了它们原有的特点。比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受人喜爱。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并广布五湖四海。这就对我国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群众文化也不断进行着自身的拓展与创新活动。为了使我国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政府方面也应高度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群众文化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它的保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事关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对其必须充分重视。
3.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在我国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对传统优秀文化继承的同时,我们还应对其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使之与群众文化得以更好的融合。由于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民族民间民俗艺术文化,在新时期经济发展进程中,并不会无故消亡,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保护和继承,以此最大性的发挥它的功能与效用。对于当今我国的一些法定节假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传统文化遗留的产物,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时间去感受传统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魅力,并用批判的眼光,取其精华,去之糟粕,实现我国优秀民间民俗的承接与发展。同时,我们不应固步自封,要用世界的眼光,汲取外国文化精华的部分,使之与我国传统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相结合而发展。群众文化在与新时期发展特点的结合中,它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例如以前的祭祀神灵至今的庆祝丰收,逐渐演变为一种平常都能够进行的娱乐活动。在这种演变过程中,不仅对传统文化赋予了其时代的特色,而且表达了一定的思想内涵,实现了继承中的创新与发展,满足了新时期人们对群众文化提出的更高要求,推动了群众文化迈向一个新台阶。
二、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化经济不断的发展中,消费民俗学、经济民俗学也随之兴盛起来,并成为一股潮流,从而引起许多相关学者的关注。并且怎样有效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成为很多人所重视的一大现实问题。基于这一现实问题,使其发展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形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全球化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者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发展对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反作用。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对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并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实用性。因此,为了利用好它的这一功能,我们要从它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入手,把我国的服饰、餐饮等行业不断向前推进,使之成为最具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先进文化。
总的来说,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和群众文化,对当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把这些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当代社会人们对文化的信需求,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把新型的文化色彩应用其中,使文化的多元化得以更好的展现。
民俗文化与传承篇7
在我国,民俗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分类而存在的,而民俗表演,作为民俗文化和民俗物质形态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展现形式,在发挥着消遣娱乐和教育学习作用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有关民俗表演与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均有涉及。美国民俗学家代表人物理查德・鲍曼的表演学派对民俗文化表演概念进行了界定;文化变迁理论学派赫斯科维茨认为不同文化组成部分合成的文化群体之间不断发生文化接触,会导致各自文化群体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舞台真实理论代表人物迈肯・尼尔(Mac Cannell)认为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游客所接触到的当地文化,其实并不全是当地文化的完整展现,而是有经过删减和加工过的,类似于搬上舞台的表演艺术,是有经过提炼加工的,也可以说是一种“伪原始文化”。
一、影响因素分析
民俗表演是展现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现在我国各地民俗景区景点的经典旅游项目。分析民俗表演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嬗变的影响,首先应该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即民俗表演活动通过作用于哪些因素,继而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一)传统民俗习性和人们的生活观念
民俗表演主要是在民俗旅游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产生的,将民俗文化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给普通游客。民俗表演的商业性和娱乐性决定了其对表演参与者的基本要求:1、熟悉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背景下的深刻内涵;2、能够接纳和理解身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的传统习惯和生活观念的不同。
当地居民通过与外来旅游者的交流,将本地区的文化观念展现给旅游者,与此同时,外来旅游者在这个接触交流过程中,又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与当地居民做了交流和渗透。
这样,我们可以预见到两个结果:民俗文化通过以舞台展示的方式激活那些已经在当代生活中失去或快要失去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使它重新焕发旺盛的生命力,继续成为当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与当地的传统文化在互相碰撞中融合并生,这样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创新。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当地居民对外来文化盲目效仿和追随,严重瓦解和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当地传统文化失去原生文化该有的特点和韵味。
(二)传承人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截至目前,国家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已先后于2007年、2008年、2012年联合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传承人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民俗表演多是由这些传承人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的,民俗表演活动对传承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这种影响呈现出两种状态:1、丰富非物质遗产的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体有四种方式:群体传承、家庭(或家族)传承、社会传承、神授传承。参与民俗表演活动的传承者多是以家庭(或家族)传承的方式进行,通过舞台和现场这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传承者可以将这门家族技艺通过其他传承方式,如群体传承或社会传承的方式传播出去,这样更能达到弘扬宣传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2、表演化的民俗活动稀释传统文化内涵,传统文化的传承华而不实,传承人的社会文化价值下降,影响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造成永久性的文化伤害。
(三)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民俗表演应该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为最终目标和终极结果。
就这一方面,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表演是一种特殊显著的事件,而“文化性”的表演自身不单是一种文化传播的体现,同时它还是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资料来源。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密尔顿・辛格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表演认识文化中蕴涵的观念内容。
可以说,民俗表演活动是打开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窗口,是将传统文化和民众生活相勾连的桥梁,是“接地气儿”的一种文化表现艺术。在民俗表演的影响下,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将发生变化:1、舞台和现场表演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游客,营造一个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甚至古老神秘的民族或地区形象,展现别具风格的歌舞、服装、建筑、风俗等民俗景观,借助戏剧化的舞台形式,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将民族和地方文化做集中、综合、精致的舞台化展示,使游客能够直观全面感受地方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过度表演化的民俗文化带有浓郁的商业性和娱乐性,造成传统文化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传统文化的过度商品化、市场化,就长远来讲,将降低当地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影响文化的传播。
(四)市场化和地方经济的格局
旅游能够有效改善地区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民俗旅游的全国性火爆能够带动地方民众开办旅游事业、从事旅游活动的热情。地区性的文化资本被开发利用,以此为依托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第三产业甚至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的实例屡见不鲜。
现代旅游直接受市场化的影响,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使下,表演性市场化的民俗活动就推动传统文化,使其将产生巨大的变化:1、市场化的民俗表演活动给当地居民和地方财税带来经济效益,为传统民间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同时,通过旅游市场的带动,将当地的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出来,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于众,使其在新的外部环境中获得一种新的适应,为其注入新的文化内涵。2、在日渐膨胀的经济利益的趋势下,社会的进步和相邻地域或民族文化的传入,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民俗表演与原生文化脱节,失去其原汁原味,逐渐丧失其在社会生活的地位,走向文化的消亡。
二、影响方式分析
本文尝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开展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对非物资文化遗产嬗变的影响方式研究。
(一)唯物辩证法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甚至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3、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以至于影响事物的变化发展。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如以下示意图: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嬗变的影响方式分析
上文中总结分析阐述了民俗表演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嬗变影响的四个影响因素,分别是:传统文化习性及生活观念、传承人及其他表演相关者、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及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化及社会经济的格局。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我们进行以下理论指导实践的分析:
1、在以上列举的四个影响因素中,明显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习性及生活观念、传承人及其他表演相关者的影响是民俗表演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因子中的十分重要,也是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可以说是“内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民俗表演活动将当地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等传递给了外来旅游者,外来旅游者又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渗透到旅游的互动交流中来,随着当地居民和表演参与者们与外来游客的这种互动交流,当地传统文化及生活观念随之发生变化,传承人的传承方式和内容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2、同上分析,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及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事物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不应单是政府官方的行为,而应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民俗表演活动将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推向了市场,走进了社会生活,传统文化不再是“阳春白雪”,成了真正贴近百姓生活的“下里巴人”,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另一种高度。市场化的民俗表演活动给当地居民和地方财税带来经济效益,为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种高度。
3、影响方式图示:
三、影响结果分析
基于上文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外因辩证原理,内因处于第一位,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故而,在分析民俗表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嬗变的影响结果上,我们沿用此理论。
首先,我们早已明确了决定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的是内因,在本文的命题中,“内因”即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以2007年起我国文化部划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类为准)和主要传承人传承情况的变化影响。
自2004年8月我国批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政府和民间加快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和整理工作。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以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申报工作目前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可以看出,就官方统计数字表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进行相当顺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在内容和品质上得以增长和创新。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世代传承,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共226名。2007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录,共551名。2009年国务院授权文化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共711名。2012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公布化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共498人。
可以得出,民俗表演作用的两个“内因”和两个“外因”以及其他一些可能的“外因”对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均各有两面,但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内外因辩证原理,究其“内因”,以及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现状,可以得出,在我国,民俗表演活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嬗变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主动的作用,是民间行动对政府官方行为的呼应。
四、建言献策
在我国,民俗文化表演性活动的发展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积极性与消极性是并存的,如何促进民俗表演活动发挥其积极影响,规避其消极影响,做到“扬长避短”,达到优化民俗表演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同样可以从传统民俗和人们生活观念、传承人、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以及市场化和地方经济格局这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加强各地民俗表演活动的项目和内容的规范和监督
我国民俗表演活动多为民俗文化村,或景区的单方面的行为,民俗项目的源起和最终活动的开展往往能在短时期内进行,或侥幸成功,或遭受失败。很明显,我国民俗表演项目在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批、实施等流程方面是存在很大的制度漏洞的,这也致使我国各地民俗表演活动在项目和内容上水平的参差不齐和雷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现阶段只能依靠政府调节和支持。各级政府在规范引导民俗表演活动的问题上应该起到主导的作用,首先,政府应该组织专家学者定期对区域内传统文化民俗及物质民俗进行调查采集,登记在册,及时了解当地民俗现状,并广做社会宣传;其次,制定并完善民俗表演项目审批制度,本着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对民俗表演项目从申报,到审核、评审、公示、审批,直至实施进行整个流程的监控;再次,制定完善民俗表演项目的监督机制。可以政府牵头,于民间民俗组织中征集民间文化爱好者组建“文化纠察队”,对区域内各民俗表演项目实行监督考查,不定期检查民俗表演项目的推行发展情况,若有出现表演中文化“失真”或是表演过于商业化市场化,“文化纠察队”有权利和义务对该民俗表演项目进行清查,并依据不同程度执行处罚。
(二)传承人的保护和考核
从2007年开始,我国国际以及各级政府就已建立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传承人的条件,以及权力和义务,这是宏观性的一种制度条例,表现在具体区域具体项目中应该有各自的特点。地方政府在传承人的保护和相关考核上应该倾注足够的关注度,大力支持鼓励传承人授徒传艺,并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有传承人参与的民俗表演项目应予以优待,重点发展;督促传承人参与展览、演示、研讨、交流活动,实施对传承人技艺的定期考核,确保其传承能力,了解其传承现状;地方政府坚决打击非传承人假借传承人名义进行商业性营利活动,坚决维护传承人的权利,保护传统文化的顺利传承。
(三)地方民俗表演活动的规模化
我国的民俗表演活动始终有着地域的限制,普遍呈现点状的“各自为政”的状态。通过民俗表演活动实现传统文化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提高,需要实现地方民俗表演活动的规模化。民俗表演活动的规模化,一方面要求各民俗表演在各自发展的同时,还能集中反映本地区民俗文化的特色,形成点――线――面的平面组合效果;另一方面要求区域内各地方民俗表演活动在项目内涵上分布的一个均衡,确保不出现文化活动的过度泛滥和“重复建设”。地方民俗表演活动的规模化,将民族和地方文化做集中、综合、精致的舞台化展示,提高传统文化的受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
(四)“舞台化”保护与开发模式
“舞台化”的保护与开发模式是发展民俗表演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舞台化”模式,即“前台――后台”的模式,前台指民俗表演的空间场地,主要是以舞台形式布置的表演场地,一般可以截取当地传统民俗文化以及当地居民生活的浓缩的部分放置台前展示,当然这部分的内容应该保证足够的真实性,后台指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环境。“前台――后台”模式采用前台开放,后台封闭的做法,将舞台和生活相互隔离,保证游客在满足好奇心和新鲜感的同时,当地居民仍过着他们坚守的传统生活。因为舞台表演的空间有限,这既保证了游客有足够消费的地区文化对象,又保护了当地其他传统文化不被商业化。
民俗文化与传承篇8
关键词:民间民俗;群众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
在现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徜徉在科技的海洋。人们不再像以前科技不发达的时候,娱乐全靠看演员面对面表演,或者只有上集市上才能看到杂技表演者的表演。现在许多娱乐都可以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实现,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变得多样起来。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些文化宝藏来不及登上时代的大船,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该文就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开探究,呼吁大家保护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
1民间民俗文化不断地发展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每个时期的文化发展水平,就体现了当时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说文化和经济基本上是挂钩的。一个时期的经济水平如何,完全能够从文化发展水平看得出来。比如,在和平年代,文化发展水平基本比较高,因为和平年代大家都吃饱穿暖,温饱问题解决了,就会思考更高层次的问题了,那就是会想着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再比如,在战乱的年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个时候天天打仗,饭都吃不饱命随时可能会没有,谁有闲余时间去提高文化呢?由此可见,了解了前人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基本上就可以窥探过去古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把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1.1传承民间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共有的文化。有文化的产生就必须要有传承,要不然这个文化就会失传。而群众就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承作用。只有通过群众的口耳相传,代代流传,有许多古时候的民间民俗文化才能够被传承下来,呈现在当代人的眼前。群众文化大多都是大家共有的文化,而传承民间民俗文化就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群众文化的作用,但是传承也有失误的时候,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难免会出现误差,但出现误差的传承依然能够让我们窥见当时年代的辉煌。
1.2传承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经之路
中华上下五千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人们不知道给我们积累了多少文化的精华,可是现代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快餐文化,对古人留下来的民间民俗逐渐遗忘。中国好好的传统节日不去过,反而要去过外国的节日。还有多少人记得“小年”这个节日?大多数“00后”估计只知道外国的平安夜、圣诞节。而我们中国有许多像节日一样的民间民俗文化渐渐被人遗忘。说起中国画、工笔画,又有多少人了解,大家现在所熟知的大概都是水粉画、油画之类的绘画技巧吧。还有关于技艺方面的,有许多民间老艺人,因为找不到静下心来学习技艺的弟子,而导致手艺失传。大家也许看过“变脸”的杂技,只觉得好看精彩,又有谁知道这个技艺也快要失传?还有用复杂手法制作出来的油纸伞,古朴又美丽,但是又有多少个人关注过它复杂的制作过程?现在民间民俗文化在渐渐没落,要想发展群众文化,就必须先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传承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经之路。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的确很艰难,但是万事开头难,做好第一步之后接下来的就都容易了。而发展群众文化的第一步其实就是开展娱乐文化活动。毕竟娱乐文化活动最接地气,最容易将群众聚集在一起。而且现在大家最感兴趣的活动估计也是娱乐文化活动。可以先从老年人入手,可以以广场舞或者打太极的活动将老年人聚集起来,然后慢慢将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思想渐渐渗透到老年人当中,老年人应该会更容易接受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思想,毕竟许多老年人也是从封建社会走过来的,对许多民间民俗文化可能会了解得更加全面。然后再由点到面,再慢慢向中年人、青年人以及儿童传播民间民俗文化,发展群众文化的思想。娱乐文化是最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让彼此熟悉起来。所以开展娱乐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打入群众内部的切入点,是一个发展群众文化的绝佳办法。娱乐文化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将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思想渗透到群众中去。
1.3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动力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群众文化也不例外,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即民族性和民主性。因此,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切不可将这两大特征丢失,否则将不再具有文化意义。且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使其快速地传承下去,达到又好又快的效果。
1.3.1发展群众文化中的继承从字面上也不难理解,群众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有着某种特定的联系,群众文化来源于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又寓于群众文化之中。因此,群众文化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传承性。受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传统的群众文化的发展较为缓慢,或者说举步不前,甚至可以说呈现出倒退趋势。另一方面,群众文化还有一个相对的特征就是独立性,简单理解为即使经济体制瓦解甚至灭亡,群众文化中优秀、突出的部分仍然可以被传承下去。由于人们过度的依赖于电子科技产品的使用,导致民间民俗艺术文化严重缺失,久而久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就会变得很淡薄,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未来的每一代人,他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科技产品的味道,民俗文化的发展将更加困难。且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式又过于单一,对两者文化传承的积极性不高,无法完全融入进去。再者我们在传承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文化衍生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淘汰,也要适当的做些借鉴。例如,在商周时期,人们会举行一些祭祀活动,虽然现在这种文化已经不存在了,但也说明了我国的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应该保持理智的态度去看待这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审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3.2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是无数的积累、创新和扬弃的过程。因此,群众文化的创新,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方面是内容的创新。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也是容易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组成元素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是形式的更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同时是思想交流和表达的渠道,要求我们要学会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更新。而无论是从本质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要保证两者的辩证统一性。
2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方式
2.1通过旅游业来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娱乐项目的建设。不难发现,旅游业在近几年的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人们工作之余必备的娱乐项目了。尤其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乡镇旅游是一项高度放松的活动,让他们在身体得到享受的同时,精神上也得到很大满足。笔者想绝大多数人喜欢旅游的原因无外乎是欣赏美景,而这恰好为民间民俗艺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渠道,所以,民间民俗艺术文化相对浓厚的地方就更适合发展旅游业来传播当地的文化了。但是,凡事都要掌握适度原则,过犹不及,虽然要发展商业化,但是也不能过于商业化。要在保证当地居民收入的基础上,更加地注重文化的传播,而不是商业的发展。
2.2适度整理、加工及规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民间民俗艺术文化和群众文化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看它相似的、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其缺陷的一面。而对于两者文化,我们不仅要了解其精髓所在,还要了解其缺陷所在,然后通过合理地挖掘、整理,将其发展传承下去。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民间民俗文化中优质的部分,要进一步整理和挖掘,而那些不太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则可以淘汰,推陈出新,将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
2.3依靠民俗文化资源,造就地方文化品牌
所谓民俗文化也就是蕴含着传统的文化,是对过去精神和文明的一种别称。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飞快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节奏飞快,如果想要将这些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首先要保证它能与时俱进,因此,我们需要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创新,加入一些与时俱进的元素。不难发现,在近些年,我国的GDP总值上升得很快,也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改变都将民俗文化的发展推向低谷,使它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创新才能让其继续传承下去。民俗文化既然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其创新当然也不只是简单的加入一些新元素就可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其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将现代工艺和技术融入进去,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接轨,变成一种群众文化,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随后才能延绵不断地被传承下去。例如,我们可以将民间艺术品发展为工艺品、在乡俗风情较浓重的地方开发旅游景区、将民间文化列入世界文化范围内以及利用网络来发展民俗文化等。虽然群众文化是财富的源泉和保障,但民间民俗文明才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将民间民俗文化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才能将群众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此来造就地方文化品牌。
3结语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177.html民俗文化与传承范文8篇
相关文章:
双十一销售促销文案11-09
校园垃圾调查报告10-05
中学入学自我介绍09-18
ip授权范文8篇08-15
母亲节暖心的话07-26
保险公司年终总结范文08-2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7-26
出租房交接协议书09-06
2024年教师暑期培训研修心得体会09-19
《精神明亮的人》读后感优秀08-16
实用的母爱五年级作文11-19
形容女人漂亮的词语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