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程管理办法篇1
一、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围绕提高能力这个核心,全面开展公务员各类培训
(一)抓好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凡是新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的公务员一律要在试用期内参加以提高适应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初任培训,公共基础理论课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5天;专业课培训时间不得少于5天。通过培训,培养新录用公务员的良好职业道德,树立敬业、奉献精神,尽快转换角色,适应机关工作要求。在培训中继续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宣誓仪式,增强新录用公务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市直拟于3月(*新警)、10月各举办一至两期,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申请在当地办班。
(二)做好科级干部任职培训。实施公务员制度和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中已晋升科级职务(含非领导职务)的人员,应从任职之日起一年内参加任职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天。凡晋升科级职务尚未参加任职培训的人员,今年分两期,组织到市行政学院参加培训,时间为5月、9月各举办一期。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申请在当地办班。
(三)大力开展更新知识培训。探索公务员全员公共必修课培训与专业课培训项目相结合的运作机制,*年按省的要求,着重抓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全员培训,通过培训,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掌握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的基本常识、原则和方法;有效捕捉带倾向性、潜在性的问题,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保持头脑清醒、处置得当,尽可能减少损失和危害。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全员培训的牵头和协调工作,公共必修课由省人事厅统一部署,专业课由省直各主管部门负责,培训时间每人不得少于5天,培训结束要进行考核和考试。其中,公共必修课全省统一考试。
(四)举办优秀公务员培训班。选调科级以下职务并在*年度考核获优秀档次的公务员,组织到北京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进行以提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五)开展公务员计算机能力培训和考核工作。根据肇府办[*]60号文规定的要求,凡需参加计算机能力培训的公务员(含近年过渡为公务员、新录用的公务员),而尚未参加培训的,必须在今年内参训完毕。对虽未参加培训,但已具备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的公务员,可选择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通过3个模块考试的,可视为完成计算机培训考核任务。
6、协调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开展公务员专门业务培训。各部门应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本部门业务发展的需要,制定各时期的专门业务培训计划,选定1—2门专业课,进行强化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原则上以部门为单位,分级组织实施。在开展培训前应以书面形式向同级政府人事部门申报,并在培训结束后将培训名册及成绩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否则,培训成绩将不得登记在《公务员培训证书》内,人事部门不予确认。
二、围绕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继续教育
(一)认真贯彻人事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方案》,有计划地开设高新技术研修班。
(二)积极组织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培训。根据人事部和省人事厅的文件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在每一个周期内必须完成两门公修课的学习,并从*年起,每年应当分别选修公共必修科目和专业必修科目各1门。为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公修课的培训任务,我局委托*市干部学校举办公共必修课培训班。主要开设《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专业技术人员科技论文写作教程》、《专业技术人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教程》、《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教程》、《教师礼仪》、《交往艺术与沟通技巧》等课程。每年还将提供部分专业必修科目自选课程菜单供专业技术人员选择学习。今年的公共必修课培训将在提交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前完成。各县(市、区)可提出申请在当地举办公修课培训班,以方便专业技术人员就地参加培训。
(三)开展各类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考前辅导培训。
1、举办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前辅导班。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个人实际,自行选择参加考前培训或直接参加考试。从*年起,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范围增至20个模块。为提高我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过率,培训班将严格按“考前指导大纲”进行辅导;通过直观教学、重点辅导、题型讲解、上机实习、模拟考试等形式,帮助考生提高计算机能力及应试技巧。凡参加三个模块以上(含三个模块)培训的,可视为完成一门公共必修课的学习。
2、根据我市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实际情况,为帮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应考能力,特开设职称外语、经济专业等考前辅导培训班,以整理复习知识点为抓手,侧重讲解重点难点,传授复习方法和应试技巧,帮助考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应试能力。凡参加同一专业两天以上(含两天)培训的,可视为完成一门公修课的学习。
(四)组织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项培训工作。依据省人事厅、省*厅的通知精神,组建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互联网服务单位以及其他信息网络服务或使用单位信息网络管理组织的负责人、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信息网络服务及安全保护能力。
(五)启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考前辅导网上报名系统,并逐步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档案库,做好继续教育证书的登记和管理工作。
(六)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的验证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常规验证和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的验证工作,固定安排在每年的5月—8月,并加强对完成专业课学习情况的验证。
三、探讨新的培训方式,抓好各类培训工作
(一)办好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卫星远程培训学院广东*分院,推动网络远程培训教育的发展。全年直播600课时公共管理课程、600课时企业管理课程、1000课时录播(重播)课程,每月一次政府高官、知名企业家、著名专家学者高层管理论坛。分院重点抓好培训内容系列化、模块化设置,提供优质精选、具有实操性的课程,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的专业优势,为我市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提供最权威、最有效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分析及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举办市直事业(企业)单位新招聘人员(包括办理人事新招聘人员)上岗前培训班,使新录用人员尽快转换角色,适应单位工作的要求。根据广东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国家公务员初任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粤人培[*]9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肇府办[*]33号)的要求,此项培训作为我市人事培训教育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每年分批完成。
(三)为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专项能力,以适应岗位工作需求,我局今年启动专项能力培训项目。
1、举办办公室岗位专项能力培训班。为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培训班将重点讲授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工作中的协调艺术以及行为规范、文秘管理、信息工作、会务等业务,使其进一步做好“三服务”工作。
2、举办公文处理及应用文书写作培训班。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承担着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决议,请求和答复问题、布置任务、指导工作、调查研究、总结报告等任务,需具备良好的公文写作能力,培训班将重点讲授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工作总结撰写、调研报告的撰写技巧、领导讲话稿的撰写技巧等内容,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写作水平。
3、举办培训管理者培训班。组织县(市、区)人事局、市直机关负责培训工作的管理者,到有关高校进行以现代培训理论、培训新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以不断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严格执行省建立的培训教育调训纪律
按《*年广东省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规定,新录用公务员应当在试用期内进行初任培训,从录用之日起一年内不参加初任培训的不得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不得提高工资等级;对晋升处级(含处级)以下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坚持先培训后任职,或者任职后一年内必须按照《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人事厅关于我省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培[*]4号)和《广东省国家公务员任职培训试行办法》(粤人培[*]29号)的规定进行任职培训,从任职之日起一年内不参加任职培训的,当年年度考核不得评为称职(含称职)以上等次;公务员应当完成政府人事部门规定的培训课程,凡不参加培训或者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当年年度考核不得评为称职(含称职)以上等次,不得提高工资等级、不得晋升行政职务。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应当分别选修公共必修科目和专业必修科目各1门,要把完成继续教育情况视为执业资格延续注册、重新申请注册、逾期初始注册和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称的必备条件。
培训课程管理办法篇2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业务培训,江苏省土地管理部门将各项业务的岗位培训分为两大类七个岗。第一类,按职务分为土地管理领导和乡镇土地管理员两个岗。第二类,按业务工作划分为地籍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土地政策法规、土地监察、土地利用规划五个岗。以上“两类七岗”人员,均按照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岗位规范”要求,分批组织参加岗位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在本系统内从事档案、人事、宣传、计财、统计等工作的人员,则参加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知识对口培训。1993年7月,根据新的形势需要,又增设土地管理档案、土地估价两个岗位序列。1993年12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和人事部发出《关于适应建立公务员培训制度需要推进土地管理人员培训的通知》,明确自1994年起,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建立公务员培训制度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培训工作,逐步实现土地管理人员现有岗位培训与公务员培训的衔接,同时将培训类型划分为新录用人员培训、晋升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更新知识技能培训等。此后,省土地管理局在培训工作中,除按国家规定落实公务员公共课内容外,土地管理业务技术知识培训仍继续执行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土地管理岗位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岗位培训的内容包括:政治理论、专业知识、业务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其中,政治理论学习一般由各单位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制定的计划及要求进行。各岗位的培训内容,均分公共必修课和土地管理专业课两部分。公共必修课4门,即行政管理学、机关应用写作、行政法概论、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采用省人事厅统一规定的教材;土地管理专业课4门,县以上的土地管理人员除学习土地管理学、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3门课程外,另选1门所在岗位的专业课,选用省土地管理局指定的岗位教材。公共课和土地管理专业课培训的总学时不少于200学时。业务技能培训,穿插在各专业课的培训实习之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的年度政治、业务学习计划或安排职工自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分深度、广度各有侧重,采取一次培训或分期培训、单科逐进、逐科结业等多种方式。省土地管理局负责全省土地管理岗位培训的归口管理,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制定的年度培训计划应向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同级人事部门申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岗位培训结束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和同级人事部门联合验收。对按规定学完全部课程,经考试、考核合格的人员,其学习表现和成绩记入本人档案,并发给国家土地管理局印制、同级人事部门验证认可的“土地管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或“土地管理专业证书”,作为上岗、转岗、任职、晋升的资格证明之一。参加单科学习成绩合格者,发给“岗位培训单科结业证书”,待按规定取得全部单科证书后,再换发合格证书。江苏省土地管理局成立后,除了经常选派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参加国家土地局及其各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外,还重视发挥省内外院校培训场所的作用,积极筹建本系统的培训基地。1992年10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同意江苏省土地管理局在南京筹建“全国地籍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同时一并成立“江苏省土地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主要职责是:作为全国地籍管理干部的培训基地承担培训任务,同时为江苏省土地管理系统培训专业管理人才。1993年3月,该中心正式成立。江苏省土地管理干部培训领导小组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力量,特别是发挥有关院校的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开展培训。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高等院校及扬州农校,都积极协助开展培训工作。各市、县也利用当地党校、干校的力量开展培训。1988—1995年,江苏省土地管理系统通过各种类型的培训,有2800多人获得“土地管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有5400多人获得“土地管理基本知识教育合格证书”,还有360人在专业证书班毕业获得大专学历。全省业务培训率达85%,完成了“八五”期间的培训目标与任务。
1991年,江苏省土地管理局和徐州市土地管理局被国家土地管理局评为“全国土地管理教育先进单位”;连云港市局于京翠、南京市局丁和庚、扬州市局向韶被评为“全国土地管理教育先进个人”。同年,徐州市局孙超被评为“全国土地管理教育专业证书教育先进工作者”。依据不同对象和学习方式,江苏省土地管理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基本上可以分为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岗位培训班、专业证书函授班、专题培训研讨班、电视培训班、自学考试班等类型。(1)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岗位培训班1988年以来,江苏省土地管理岗位培训工作首先从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领导和业务骨干抓起,先后举办过多期市、县级土地管理局局长和业务骨干培训班,以及县(市、区)长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研讨班。①市、县级土地管理局长培训班第一轮市、县级土地管理局局长研讨班。第一期,1988年3月12日—3月27日举办,65人参加,副省长凌启鸿在研讨班结束时讲话;第二期,1988年8月30日—9月12日,56人参加;第三期,1989年9月15日—9月30日,80多人参加。3期研讨班共培训县级局长以上领导干部200多人,地点均在南京农业大学培训部。教材以国家土地管理局编写的《土地管理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教学方法采取自学与听课相结合,联系本省土地管理工作实际,研讨江苏省土地管理工作重点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培训期间,省局的局、处领导和有关专家教授参加讲课与辅导,较好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经考核,参加培训学员全部获得“土地管理基本知识教育合格证书”。第二轮市、县级土地管理局局长岗位培训班。1991年,在第一轮集中培训的基础上,举办第二轮市、县土地管理局局长培训班,重点学习土地管理基本知识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理论。第一期,1991年12月5日—12月18日,参加者39人;第二期,1993年3月15日—3月26日,参加者50人。地点均在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内。两期培训班都邀请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省委宣传部等有关人员作形势报告,并对土地管理基本知识进行系统讲解,有关市土地管理局介绍国有土地有偿出让、城市土地管理、加强土地监察等方面的经验。②土地管理业务骨干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市、县土地管理局业务骨干,地点在扬州农校举办。教材除国家土地管理局编的《土地管理基本知识》外,还有省土地管理局编的《土地管理丛书》和扬州农校土地管理专业自编的教材;培训时间2~3个月。参训人员主要是系统学习土地管理概论、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管理法规3门必修课,以及土地经济学原理、土地规划、土地调查与评价、地籍管理4门选修课和5个专题讲座,学习时间210学时。第一期,1988年4月1日—6月30日,参加者83人;第二期,1988年9月5日—11月2日,参加者52人。所有参加学习人员经考核均获得合格证书和扬州农校颁发的结业证书。③县(市、区)长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研讨班该班由省土地管理局承办,主要学习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理论,研究和探讨江苏省开展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此类研讨班由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发文并纳入县处级干部年度培训计划。第一期,1992年4月13日—4月19日,在苏州昆山市举办。参加者有全省30个县(市、区)长、土地管理局局长以及省有关部门领导共100多人。研讨班上,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邹玉川作了《全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综述》的报告;上海、福建、广东、杭州等省、市土地管理局的领导和专家介绍了他们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全体人员还实地考察了上海虹桥经济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和昆山经济开发区。此后,研讨班的报告和论文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书名结集出版。第二期,1993年6月9日—7月4日,在无锡县举办,研讨内容:我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基本理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江苏省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工作思路等。参加研讨班的有分管土地管理工作的县(市、区)长30人。省土地管理局领导和福建省、重庆市、上海市土地管理局局长,以及无锡市、昆山市的领导参加讲课,研讨班人员还考察了无锡市的开发区。第三期,1994年5月4日—5月10日在太仓市举办,来自全省23个县市的领导及部分土地管理局局长共60人参加了研讨班。省土地管理局局长杨向杰、国家土地管理局处长刘玉杰作了专题讲课;上海市、昆山市领导介绍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全体人员还实地考察了浦东开发区、昆山和太仓经济开发区。(2)专业证书班1988年,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土地管理<专业证书>教育暂行办法》;1989年,江苏省土地管理局制定并下发首期土地管理专业证书班(函授班)教育计划(以下简称专业证书班)。专业证书班招收省、市、县土地管理部门在职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上,具有5年以上工龄,并具有高中或相当高中文化程度,且身体健康者,学制2年。专业证书班采取半脱产的办学形式,理论教学时数为800学时,学员经过自学、面授辅导、作业、考试考查等教学环节,凡达到岗位所要求的大专层次专业知识便可获得证书。该证书在土地管理系统内适用,作为评定和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管理职务和其他职务的任职资格的依据之一。第一期专业证书班于1989年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土地管理测量系举办,招收学员81人,坚持学完者55人。该班在扬州、徐州设立两个面授点,曾开展过6次集中面授。1992年,经国家土地管理局复查通过,认为该班符合国家教委和人事部的有关要求。1990年9月,为加强对专业证书班的管理,省土地管理局成立“土地管理专业证书班”领导小组,由王印才、倪骥程、钱智敏、程遐年、张周莱、费仕良6人组成,王印才任组长。
领导小组就招生、教学、管理等重大事项研究决定后,由南京农业大学负责实施。1990年11月,经江苏省教委、省人事厅批准,从第二期起,委托南京农业大学举办土地管理专业证书教育班。第二期,1992年招收土地管理专业证书班学员45人,39人毕业。第三期,1993年招收土地管理专业证书班学员47人,另增设第一期房地产经济专业班学员25人。第四期,1994年招收土地管理定向大专班学员50人、房地产经济班学员33人,增设土地财务专业班学员30人。1995年有2期专业证书班结业,共68人获得专业证书。(3)专题培训班1979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在江苏省吴县进行土地资源详查时,曾协助该县举办土地资源详查培训班。1988—1995年,省土地管理局及所属处、室,均结合各自业务工作需要,有计划地举办各类短期专题培训、研讨班,其中包括土地申报登记、土地详查补充调查、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土地定级估价、土地变更调查、土地财务、房地产经营管理、土地监察、土地管理文秘、土地科技管理、土地档案管理等多方面内容。1988—1995年,共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27期,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4)乡镇土地管理人员电视培训班、电教辅导讲习班1990年,国家土地管理局、中央电视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全国乡镇土地管理人员岗位电视培训,历时1年,设置土地管理概论等6门课程,中央电视台播放80~100学时。此间,省土地管理局共组织1226名在职乡镇土地管理人员参加电视培训,同时设立37个辅导工作站,每站配备1~2名辅导员,每月集中3~5天组织收看并进行辅导。为了明确电教辅导员的职责,提高辅导工作水平,1991年10月6日—10月26日,省土地管理局在扬州农校举办电教辅导员讲习班,共有41名辅导员参加培训。1991年,全省1152人参加电教考试,全部合格。1992年12月,全省受到国家土地管理局表彰的优秀学员12人、优秀辅导员4人、先进工作者3人、先进辅导站4个;受江苏省土地管理局表彰的先进个人44人、先进单位10个、先进工作者14人。(5)参加自学考试1990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相继开设土地管理专业自学考试班或函授班,实行平时分散自学,每年两次集中面授。对此,全省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积极鼓励在职人员参加自学考试,自学成才,同时尽可能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方便。3.专业教育(1)初、中等专业教育①宝山县绘丈学堂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宝山县土地清丈局下设绘丈学堂,时有教职员5人,多系日本归国留学生担任教员。招收学生42人,学制1年,共开设三角、几何、代数、珠算和测绘等课程,并组织进行了测丈实习;学生结业后发给凭照,分配到各乡测丈土地。②土地测丈人员养成所1928年11月1日,江苏省土地整理委员会附设的土地测丈人员养成所成立,由该委员会主任陈和铣兼任养成所主任,下设教务处、事务所。教务处下设三角、地形、清丈、登记、调查等班。三角班业务课程包括量地学、地形测量学、天体测量、地形学、球面三角、高等代数、微积分、解析几何、最小二乘法、制图学、投影学、计算等;地形班课程有地形测量学、量地学、天体测量、地形学、摄影测量、球面三角、高等代数、微积分、解析几何、最小二乘法、制图学、投影学等课程;登记班课程有国文、调查统计学、法制、经济学、测丈概要、制图法等;清丈班课程有平板仪测量、高程测量、初步测量、制图学、测丈概要、平面三角、地形学等。养成所学生来源,由省地政部门派人在南京和北平、上海等城市招考。从1928年11月到1930年2月,开办的班次见表1。以上各班毕业生都分配到各县土地局和各测丈队、地形队、三角队见习。1931年,因经费缺乏,该养成所停办。③测量人员训练所1933年5月,江苏省土地局举办测量人员训练所。该所下设三角、图根、清丈3班。三角班招收高中毕业生,图根、清丈班招收初中毕业生。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省中等专科学校中没有设立过土地管理专业。
1985年下半年,扬州农业学校经江苏省农林厅批准,在全国中等专业学校中率先创办土地管理专业,经过一年的准备,1986年秋面向全省招收第一批二年制学生。1992年开设土地经济管理专业,1993年又开设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三年制)。到1995年,该校土地管理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1人;开设的专业课程有普通测量与地籍测量、土地统计学、航测应用基础、地形绘图、建筑平面制图、生态与环保、生产布局学原理、农业基础知识、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总论、地籍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土地规划、村镇规划、土地管理法学、不动产经营学、微机应用等。学校除抓好理论教学外,还经常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实习和课程毕业设计。1986—1995年,该校10年间共培养了310名土地管理专业人才;同时接受国家土地管理局、省土地管理局委托,先后举办过8期岗位培训班,培训学员435人。(2)高等专业教育①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1932年11月该校设地政研究班,地址在南京四象桥浙江会馆内;1934年成立地政学院,地址在中山陵园附近;1940年因抗战迁重庆北碚,改为地政研究所附设地政专修科,1943年更名为地政系。地政研究班、地政学院主任为肖铮;地政专修科主任先是黄通,后为郭汉鸣;地政系主任先后由汤惠荪、黄通、万国鼎担任。该学院(系)抗战胜利后返宁,1949年迁台湾。地政学院的办学宗旨是:“造就土地行政专门人才以备中央执行土地政策之用。”学员一部分由各省民政厅保送,一部分为公开招考,条件是:年龄24~35岁,大学本科或专门学校毕业,并在地政机关服务一年以上者;地政专修科则招收高中毕业生。学生进校后费用全免,毕业后统一分配到地政机关工作。抗战前,地政学院的学制为3个学期,每学期4个月;地政专修科学制为2年。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农业概论、农业经济、高等经济学、土地政策、中国田制史、外国土地制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民法物权、土地测量、统计学、土地行政、土地税、土地金融、垦殖学、农村合作等;开设的专题讲座有水利工程、土地改良、官厅会计、公务管理等。毕业前,学校还组织学生到全省各县地政部门参观实习两周。当时,该院教授有肖铮、黄通、汤惠荪、万国鼎、吴文晖、李积薪、李适生、张丕介、祝平、唐启宇、高信、张淼、戴弘、林钦辰等;兼职教授有曾济宽、胡长青、刘振东等。该院先后招收18期学员,其中地政学院8期、地政专修科4期、地政系6期(只有3期毕业)。此外,1932—1940年间,地政研究所还招收过8期研究生。1948年,国立政治大学下设经济研究所地政研究组,主任万国鼎,也曾招过地政研究生,但不授硕士、博士学位;此间,该校还派出留学生多人。②私立法商学院地政系1947年开办,地址在南京匡庐路,院长肖铮,曾招收学生两届,1949年后迁台湾。③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是南京农学院,南京农学院的前身主要是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农学院,两院均设农业经济系,开设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师中有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张德粹、乔启明、吴文晖等人,其中,万国鼎曾开设中国田制史等课程。196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教育局向江苏省农林厅建议,在南京农学院成立土地规划专业。经南京农学院同意,江苏农林厅和高教厅研究决定,在该院农业经济系下成立土地规划专业和土地规划教研组,负责人戴保恩。
培训课程管理办法篇3
我省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初级)网络远程培训选用由教育部师范司和国家项目办审批,北京大学开发研制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网络课程平台》。该课程参考了国际主流的网络教学模式,采用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开展教学,且与我省现用的培训教材配套。
为促进项目的深入开展,省项目办开设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专题网站(省略),该网站是省项目办与各市、县(区)项目管理部门交流、协作的平台,为各级培训机构和教师提供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和相关培训支持等服务。
一、网络远程培训管理与教学管理方式
(一)课程的项目管理分为省、市、县(区)三级管理体系。
(二)各级课程教学组织管理方式:省项目办负责组织各市网络远程培训课程辅导教师和教学监督(管理者)人员培训和研修活动;市级项目办负责组织和管理本地辅导教师和教学监督人员,并组织开展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县(区)级项目办负责组织本地中小学教师的远程学习与管理。
(三)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在线进行。网络课程平台概述详见项目专题网站:资料下载。
(四)培训采用班级学习方式进行,班级组成要求为:
1 每个培训班学员人数为50~100人。
2 每个培训班设1~2名辅导教师。
3 每个培训班设教学监督员2~3人,分别由各级项目办指定专人具体负责。
(五)课程结业与证书
1 学员逐次完成相关模块测验、讨论和作业后,提交结业申请。
2 辅导教师完成对参训学员作业、讨论等评价后,平台将生成各学员的培训成绩。
3 省项目办审核后,将培训成绩反馈各市项目办。
4 结业证书由省项目办统一向培训合格学员颁发。
二、各级项目办具体职责
(一)省项目办职责
1 负责全省教师培训组织管理工作,制定各年度培训计划和方案,监督指导市、县级培训日常工作。
2 逐年完成各市辅导教师、教学监督员的培训和研修工作。
3 按照各市上报的培训计划完成开班工作(详见附件:网络课程开班流程)。
4 采取必要措施,协调、检查、指导、评估各市网络培训课程的实施情况。
5 定期在项目专题网站上通报每期参训学员学习情况和辅导教师教学情况。
6 负责参训学员的结业审批及颁发结业证书。
(二)市、县(区)级项目办职责
市、县(区)级项目办将在省项目办的指导下,负责网络课程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1 了解网络远程剖11的目的和宗旨。
2 了解网络课程的内容和平台的管理要求。
3 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研究本地区网络培训的发展规划、方案,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点。
4 按照网络课程必备的硬件及网络环境要求(具体要求详见项目专题网站:资料下载),为顺利开展培训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务。
5 市、县(区)级项目办在省项目办的指导下,完成辅导教师、教学监督等人员的组织、管理以及研讨备课等工作,并完成学科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名单的汇总与上报等工作。
6 负责为每个培训班选派1~2名辅导教师和2~3名教学监督人员在线组织、监督管理参训学员的学习情况。
7 负责完成开班前各个角色名单的登记、汇总、上报、下发等工作,确保参训学员、辅导教师、教学监督等人员在开班前能够进入网络课程平台。
8 协调、检查、指导、评估各培训班网络培训课程的实施情况。每期培训班结束后,及时完成学员学习评价和辅导教师教学评估等工作,并及时汇总、上报省项目办。
三、辅导教师工作职责
辅导教师服从各级项目办的安排,认真负责地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承担培训任务。在网络远程培训期间,辅导教师须按照工作规范要求(详见项目专题网站:资料下载),保证在线辅导时间,有效引导参训学员学习,指导学员按照课程要求完成学习内容和相关作业。积极与教学监督和学员保持联系,及时反映并解决学员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和其他情况。
四、教学监督人员基本职责
各级教学监督员必须按照操作指南(详见项目专题网站:资料下载),严格对课程开展情况、学员在线学习情况、辅导教师教学情况等进行在线了解、监控和督促。
(一)培训进程的管理与评估:检查培训前各项准备工作情况;掌握课程计划实施进程;根据要求组织辅导教师进行开班前准备工作;收集、保存并分析培训过程中各模块的调查反馈数据;了解本地参训学员培训结业情况。
(二)学员学习情况的管理与评估:组织和监督参训学员在线登录和学习情况;了解和评估学员的学习进程、活动参与程度及作业完成情况;审核学员学习成绩。
(三)对辅导教师教学的管理与评估:通过多种方式检查、了解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估辅导教师教学指导和协调能力,及时解决辅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四)教学监督员要及时将各方面情况向项目管理部门汇报,并就其中重要问题开展讨论,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
五、辅导教师、教学监督员选拔要求
(一)辅导教师选拔要求
1 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有较为便利的上网条件,并能保证培训期间每天登录教学平台的时间。
2 参加省级网络辅导教师培训并合格者,以学科教师为主。
3,热心于项目教学工作并具备相应的教育技术指导能力,能够承担本地区的网络课程培训任务。
(二)教学监督员选拔要求
1 具备网络学习的环境与条件。
2 参加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并合格者,已深入了解网络课程教学和管理要求。
3 具有项目教学和管理工作经验并具备较高的指导能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 主要由各级项目管理人员或优秀辅导教师担任。
六、教学及技术支持服务
培训课程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气象;评估;思路;借鉴
干部教育培训评估可以分为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评估、对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的评估、对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的评估以及对干部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估等四个方面。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是承担和实施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的单位,其教学、管理、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质量和效果。因此,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在整个干部教育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中组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及具体内容提出了要求。依据中组部的精神,以气象部门为例,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进行探索研究。
一、气象教育培训机构评估指标编制依据
培训机构评估指的是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根据一定的培训目标和质量标准,通过系统搜集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有关信息,准确了解其真实的情况,并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培训质量等作出评价。《2001年-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监督和办学质量的检查,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及评价体系。”《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推进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改革,激发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活力的竞争择优机制。《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指出:“研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质量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干部教育条例》则提出建立健全包括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项目及课程评估在内的干部教育培训评估制度,具体的评估内容包括7个方面:办学方针、培训质量、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学风建设、基础设施以及经费管理等。为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气象部门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方面进行了探索。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由气象部门培训机构、相关高校业务单位及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构成(如图1)。气象部门培训机构是气象教育培训的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全体气象从业人员的培训;气象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是专业型和复合型气象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气象培训中具有辅助作用;气象部门相关业务单位为人员培训提供了实践基地,科研院所则可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而相关社会培训机构则是气象培训体系的有益补充。作为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主体,气象部门培训机构由国家级和省级两级构成。国家级包括干部学院和干部学院分院,各级培训机构分工各有侧重。干部学院主要负责培训体系的统筹牵头,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承担示范培训及骨干人才培训,并对教育培训进行统一评价;干部学院分院重点按照统一布局承担国家级培训任务,牵头面向所在区域的培训任务,并开发设计其特色培训项目。省级气象培训机构则主要面向本省,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利用气象远程培训管理平台开展面向本省的远程培训,面向社会开展气象科普培训等。目前,国家级气象部门培训机构构成1+8的格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作为国家级气象培训机构,河北、辽宁、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甘肃、新疆8个分院作为国家级气象培训机构的重要补充,承担国家级气象培训任务;自主策划开发面向基层、区域培训的气象培训项目。为宏观指导、督促检查分院成立以来的阶段性成果,提升分院培训核心能力,针对8个分院开展自成立以来的阶段性评估。评估指标结合气象部门气象教育培训机构特色,设计主要依据3个方面:一是《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明确提出各级干部培训机构要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培训水平。中组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是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重要阵地,作用重大。要求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并提出从办学方针、培训质量、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学风建设、基础设施、经费管理等七个方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资质与实力,对气象部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提出明确要求。二是根据中国气象局对气象培训体系建设的部署。按照气象教育培训发展的统一布局,《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快气象培训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国家级培训机构能力建设。主要包括着力实施重点培训,加强课程建设、教材(课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培训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为气象部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指明了方向。三是根据发展规划。《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加强气象教育培训的统筹规划,持续推进分院建设。主要包括凸显区域培训特色,加强特色课程、教材建设,强化师资培养,提升气象远程教育培训能力等,对分院建设内容进行了统筹。分院所在省(区)气象局围绕气象事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条件和地方特色,制订了分院发展规划。规划对培训任务、培训能力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气象部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以推进规划的滚动修订与落实为目的,围绕规划提出的要素制定。
二、气象教育机构评估指标设计思路
依据《干部教育条例》教育培训机构评估的内涵,设计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43个(如表1)。基本涵盖中组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培训机构评估的内涵。重点按照干教条例精神以及凸显气象教育培训的特色。对特色学科、培训课程、培训质量、远程培训能力建设等进行了强调。一是办学方针(A1)。根据中组部提出办学方针体现政策水平与办学思路,设计办学定位与发展理念两个指标。办学定位体现分院建设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发展理念体现了遵循教育规律,建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体现了观念、制度以及工作上的创新。因此,包括办学定位与发展理念两个2级指标。办学定位中包括定位目标、发展规划;发展理念中包括思想观念和政策支持。二是培训业务(A2)。二级指标包括特色学科、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培训教材、教学研究5个方面。特色学科着重考察学科建设方案以及依托于学科开设的特色培训项目;培训项目主要考察牵头策划或开发的面授和远程培训项目。培训课程主要考察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两项指标。课程建设涵盖课程建设计划、课程管理、开发课程数量等内容;精品课程考察数量以及具有教案等情况。培训教材考察教材建设以及远程课件资源。教材建设考察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数量;远程课件资源考察课件资源数量及使用情况,面授课件不在考察范围之内。教学研究包括教育规律与方法研究、培训技术研究以及教学案例(个例)研究3个方面。三是培训质量(A3)。包括教学质量与培训效果两个二级指标。从培训设计、课程设置、教师授课3个三级指标考察教学质量的优劣程度;培训效果包括学员收获和单位评价。学员收获的涵盖意义较为广泛,包括学员培训后收获以及学员自评(工作和素质的提高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师资队伍(A4)。二级指标包括师资结构、师资建设。师资结构包括编制、结构2个三级指标;师资建设里面包括师资培养、教学团队建设、授课时数比、教师管理4个三级指标。五是组织管理(A5)。二级指标包括组织机构、管理规范。组织机构包括领导班子结构(专业、学历、职称等情况);管理人员结构(专业、学历、职称等情况)、机构设置;管理规范包括制度和档案两个方面。六是学风建设(A6)。文化建设包括厉行节约、勤俭办学以及体现气象教育培训的特色。培训纪律从学员和教师两个方面指出建立完善的学员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强化教师队伍教风及培训纪律等。七是基础设施(A7)。与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基本环境、实习实训基地、远程培训环境以及满足培训需求的食宿保障与学员活动场所。八是经费管理(A8)。包括人员经费、专项培训经费、基本建设经费的投入;以及管理规范和使用的效益情况。
三、气象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实施
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评估,是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履行宏观指导、督促检查等管制职能的具体体现,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按照“下评一级”的方式开展。对部门和行业系统的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原则上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组织。《干教条例》以此为基础,提出制定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评估分工、评估程序等。因此,以此思路为指导,气象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在评估指标建立之后,需要确定评估实施方案,方案中主要包括设计评估方法、明确组织分工、对评估进度进行安排以及设计评分办法等几个部分。(一)设计评估方法教育培训机构评估根据教育培训机构的现状组织评估实施。因此结合分院发展实际,干部学院对8个分院开展阶段评估工作,采用“分院自评”+“实地考察评估”相结合的方法。(二)明确组织分工评估工作包括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评估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评估的实施工作部门。实施部门负责评估工作的总体协调;拟定评估方案;组建评估工作组;核查、分析、汇总上报材料;并编制阶段评估报告等。评估的协助完成部门。要求按照评估方案的要求开展自评并上报自评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协助完成实地考察评估。(三)制定评估进度安排主要包括4个阶段:一是评估准备阶段;二是自评阶段;三是实地考察评估阶段;四是评估总结阶段。评估准备阶段包括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评估方案和评估报告;成立评估工作组,负责拟定评估实施方案和实施。自评阶段。根据评估文件开展自评,并按照初审意见补充完善相关材料。实地考察评估阶段。组织专家组开展实地考察评估。通过听取自评报告、查阅文件资料以及对学员随机调查等方式,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及指标说明,逐项打分,提出评估结论。评估总结阶段。在自评、实地考察评估的基础上,核查汇总评估数据,完成评估报告。(四)评分办法(如表2)根据评估指标及指标说明,按照A、B、C、D四档,确定43个指标自评档次。专家根据评估指标及指标说明,参考分院自评结果,量化评估分值,在0-100之间取整数打分。每个专家的最终评分为43个指标的平均值,每个分院的最终得分为所有专家评分的平均值。di是第r个专家的第i项指标的评估得分,r是评估专家的总数。
四、对气象教育培训机构评估的思考
(一)评估指标体系凸显阶段性进展气象教育培训机构评估目前正在实践中探索,该指标体系基本达到全覆盖、具有了针对性与科学性。根据2012-2015年分院建设情况设立评估指标说明对43个三级指标内涵进行详细阐述,需要随后续气象部门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情况,做相应调整,呈现动态性特征。(二)建立完善的评估业务流程和评估反馈机制气象教育培训机构在不同的阶段,相应评估指标体系侧重不同。因此,需要评估实施机构建立完整的业务工作流程,明确阶段评估目标,定期开展评估工作,对评估结果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反馈,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三)评估专家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中,需要根据评估指标编写对应的评估指标说明,指标说明的目的是进行具体阐述指标内涵,包括定量的和定性的部分。涉及具体数量上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测算,但关于定性分析描述的完成情况需评估专家把握,因此,评估专家的选择尤为重要。
五、结语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是干部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中组部《干部教育条例》中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的内涵及精神为指导进行了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的实践,其相关评估指标的设计思路以及具体的评估实施可以作为其他党校、行政学院以及部委和行业系统的教育培训机构评估的借鉴,具有一定的意义。育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学习辅导[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
[2]新华社.中办印发《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2010.8.17.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2015-8-23.
[4]新华社.授权:中共中央印发《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3-9-28.
[5]杨萍,蒋磊,高学浩,李焕连.基于网格化课程设计的气象培训体系研究,中国气象局干部学院经验交流会,2016(4).
[6]中国气象局.干部学院分院发展规划汇编.2015.
[7]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分院建设阶段评估指标(2016年版).2015.
[8]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分院建设阶段评估指标说明(2016年版),2015.
[9]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分院建设阶段评估实施方案(2016年版),2015.
[10]黄宁生.即时改变度:教师培训效果评价的新思路[J].继续教育,2016(4).
[11]高学浩,杨萍,罗林明.面向终身教育的气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2015(2).
[12]田燕,黄娜,孙庆,黄秋菊,马旭玲.行业干部教育培训院校专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6(3).
[13]刘伟,刘梅红,丁悦.教师专业化视阈下培训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基于中国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南分院[J].继续教育,2015(12).
培训课程管理办法篇5
据2008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在当年受理的投诉增幅前十位中,教育培训投诉年增长率为63.5%,位居第三位。这些投诉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两类:一是承诺无法兑现。宣传时夸大师资和教学成效,连续参加培训缴纳高额学费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二是不履行合同,不按约定或协议开展培训。如不按时开课,耽误考生备考时间;学生要求退款时,培训机构又往往推卸责任,如归结于不可抗拒的因素或强调是学生的过错而拖延甚至拒绝退款等,这是一些培训机构的惯用伎俩。总之,因为一些培训机构不诚信经营,培训行业投诉逐年增多,行业诚信度急剧下降,学生报班时顾虑重重。第四,在职教师参与培训兼职,造成教师人力资源隐性流失。
在培训市场巨大的需求面前,在职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就成为教育机构和家长争相追逐的对象,教师在课外兼职供不应求。与学校内按部就班的工作和僵化的考核制度相比,一些老师或半推半就或主动亲为,都会“理性”地选择在课外兼职。课外兼职的高薪又迫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外而在课堂教学上“偷空减料”,补“小灶”荒废了本职工作,形成教师人力资源的隐性流失,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人为地制造了教育不公,败坏了教育风气,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诟病。
教育培训市场乱象丛生的原因
第一,培训行业资格准入制度、行业标准缺乏,培训企业良莠不齐。
培训市场虚假繁荣的背后,暴露的是培训法规建设的滞后和由此而来的培训过程监管的缺失。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培训行业的法律法规,没有制定一个规范的行业标准和被广泛认同的“行规”,培训机构门槛低,如此庞大的培训行业连一个准入制度都没有。任何人都可以开一家咨询公司做培训业务。监管机制不健全,加速其不正当运营。行业自律机制还远未形成。众多培训公司各自为政、自立山头、自生自灭,导致培训无序泛滥,整个市场呈现散、乱、弱的特点。
第二,名义上多头管理,实际上无人负责。
与传统行业都有清晰的主管部门相比,培训市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政府管理部门。但这并不意味着培训管理机构的缺失,恰恰相反,培训部门不是少了,而是过多过滥了。目前,对培训机构有管理权的部门众多,政府部门(教育、劳动、民政、工商、农业、卫生、交通、财政、建设等)、行业协会都能对培训机构进行管理。而且不同的培训机构一般都有不同的管理部门。为了能进入职业教育培训市场,几乎所有的行业协会都推出本行业的考证体系,如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类从业资格、美容师资格考试等等,授权有关机构开展培训。导致对培训授权或审批机构多如牛毛。即使一些做得较规范的地方,也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发放《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但在工商行政部门审批的营业执照中也含有“文化培训”和“教育咨询”的类别。培训市场审批主体过多,监管主体不明,审批标准和管理手段不统一,一旦培训发生纠纷,由谁来处理和监管就不甚明确,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难以对培训机构实行有效的管理,这实际上纵容了培训机构的违规办学行为。
第三,培训市场竞争激烈,培训机构快速洗牌,学员权益得不到保障。
随着竞争加剧,教育培训市场洗牌加速,培训机构短期投机行为加剧而无暇顾及机构的长远发展,扰乱培训市场秩序。究其原因,一是业内无序甚至恶性竞争。为了吸引学生,一些机构一方面胡乱承诺教学效果,片面夸大教学质量;而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降低授课费成本,不惜用普通教师冒充所谓名师,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二是成本增大,利润空间缩小。近几年来,由于培训市场竞争激烈,使家长对培训学习硬件、软件特别是师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使培训机构选择交通便利的高档写字楼作为教学场所,聘用知名度高的专家教师授课,还要严把教学质量关,在教育服务水平上下足功夫。教育培训进入“三高”时代,即培训机构的宣传费用高、教学硬件要求高、教师课酬和员工工资高。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但高成本、高投入并不意味着高收益。家长一方面眼光越来越挑剔,另一方面由于选择面广而将上课费越压越低,致使培训行业平均利润率由五年前的40%下降到现在的不足20%,教育培训业开始步入“高投入、低回报”的时代。高成本以及快速收回成本并盈利的压力,迫使一些机构在培训过程中往往采用杀鸡取卵的短期投机行为,从而加据了培训市场的混乱。总之,由于没有行业准入规则,致使培训机构鱼龙混杂;由于培训市场缺乏制度保障和明确的监管部门,导致监管的缺失,加速了其不规范的运营和恶性竞争,致使培训市场的畸形繁荣和乱象丛生。
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的对策
由于对培训市场的管理部门不明确,监管的法律依据又处于缺失状态,培训资格审查、收费标准、办学场所、税费征收等均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同时,还埋下种种安全隐患,如很多培训场地光线弱,消防通道防火设施不能达到要求,学生受骗事件频发,合法权益缺乏应有保障。因此,对培训市场进行规范和整治,迫在眉睫。
第一,落实管理部门,明确监管责任。
为避免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必须明确政府监管部门。首先,所有培训机构必须到工商部门注册,获得营业执照,落实企业身份;在税务部门登记,保证从事培训的企业和个人依法照章纳税,防止税款流失。培训机构既有了企业身份,一旦发生机构倒闭,法人卷款逃跑,就以商业欺诈罪论处。其次,考虑到教育培训的专业性,培训机构取得合法企业身份后,还必须接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资质审查和监督,取得办学资格证。教育部门按照培训企业“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对培训机构的场地、师资、课程等进行资格审查和年度审查,以审查其是否具备办学资质,合格者颁发办学许可证。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过程监管。
第二,推行培训机构资质准入制度,规范培训机构的资质。
首先,要加快制定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再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本地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尽快出台教育培训机构资格标准,包括师资、场地、资金等都必须达到一定要求,以设定培训学校的办学门槛。再次,严格执行教育培训资格准入制度,符合标准的机构才能登记,才允许招生,否则,不予注册,擅自招生的要依法取缔,从根源上保证培训机构的资质,避免鱼龙混杂,使受教育者能享受到“物有所值”的教育服务。
第三,实行培训机构资质年审制度,加强培训过程监管。
为了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管,首先,实行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年审制度。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辖区内的培训机构进行年审,年审不合格,取消办学许可证。其次,加强过程监管。进一步规范培训中的管理、营销、授课等行为,严厉查处“超范围培训”现象。每学期中,要对培训机构进行1-2次突击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要求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勒令停业。再次,设立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会定期对培训机构进行质量评估和评级,评估结果定期,以确保公众能选到规范的教育培训机构。再次,制定不同级别培训机构分级收费指导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以引导培训机构不断提档升级。再次,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建立培训信息平台,适时教育培训机构评价等信息,积极探索培训质量考核机制。及时信息预警,以避免一些不良教育培训机构利用公众信息不明进行欺诈。最后,畅通举报和申诉渠道,及时受理家长和学生的投诉,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成立培训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由于培训市场过于庞大,管理成本巨大,要彻底根治培训市场乱象,除了加强政府监管外,更多的还要靠加强培训行业自律。首先,要制定培训行业守则。制定行业内部公认且能自觉遵守的行业守则,这是行业自律的前提。其次,成立培训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行业自律的基础。其职能主要是对本行业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督,维护行业信誉,鼓励公平竞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培训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其次,要建立行业内长效监督机制。当学员权益受损时,有一个行业内部的投诉平台;当一些机构出现不职业的行为,成为行业的害群之马时,行业协会要通过预警等手段将该机构逐出本地乃至整个培训市场;当某一家机构倒闭时,可以在协会内协调资源,让学员顺利转到其他机构继续学习。
第五,推行培训机构保证金制度,维护学员权益。
当下,多数教育培训机构租赁校舍场地经营,一旦机构倒闭,“跑了和尚没了庙”。特别是碰到挪用办学经费、恶意终止办学的培训机构,学员利益受损,往往只有自认“倒霉”。因此,为了保障学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培训市场秩序,应借鉴不少行业推行的缴纳进场保证金的做法,在培训机构的市场准入之初就实行培训机构保证金制度,以防患于未然。保证金主要用于民办培训机构终止时退还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杂费和其他费用,并要根据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业务的收费标准,按比例提高培训机构准入保证金门槛和额度。以保证一旦发生培训质量问题、乃至培训机构关门破产,培训管理机构就要先行赔付给培训者,以维护培训者的权益,降低培训风险,促进培训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第六,推行培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培训师资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训机构赖以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一支高素质、稳定的师资队伍是确保学生学有所获的根本保证。因此,政府部门要引导培训机构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师资质量、培训质量上。为此,首先,实行培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促进培训教师队伍正规化。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推出民办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并规定,一名教师只能拥有一种教师资格证。公办学校教师如愿意可将公办教师资格证换为民办教师资格证,可辞职担任全职培训教师。其次,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实现监管透明化。无证(民办教师资格证)执教与无证行医一样,必须受到相应惩处。同时,加强对在职教师的监管,严禁教师校外兼职,让学校内外的老师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得其所,各展其长,从制度上堵住教师课外兼职的渠道。
培训课程管理办法篇6
为进一步促进家政服务就业,扩大家政服务消费,根据商务部、财政部和全国总工会《关于实施“家政服务工程”的通知》(商商贸发〔2009〕276号)要求,结合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技能培训为手段、安置就业为目的,积极开展家政服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推动以城镇下岗人员、农民工为重点的家政服务就业安置工作,规范家政服务行为,提升家政服务质量,扩大家政服务消费,促进全市家政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二、培训组织与实施
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和市总工会共同组成青岛市“家政服务工程”实施工作组,负责全市“家政服务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实施工作组下设综合组、考务组,具体组织培训、考核、办证、档案管理等工作。
(一)招生对象
准备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中国公民,男性16至55周岁、女性16至50周岁,持《健康证明》,均可报名参加培训。
(二)承办机构和企业
确定青岛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我市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青岛市爱心大姐服务社、青岛多彩职业培训学校和青岛天虹职业培训学校为开展自主培训的大型家政服务企业。
(三)师资要求
高水平的师资是培训质量的保障。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企业),应根据专业设置加强师资储备和管理,配备不少于3人的专业教师队伍,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本专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要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业务素质。
(四)培训内容
按照商务部《家政服务员培训大纲》要求,主要包括家政服务的职业道德、法律常识、安全卫生知识、礼仪习俗、家庭清洁、烹调、洗涤、家电使用、花卉宠物养护、老幼家庭护理等知识和技能,培训总课时不少于150课时,其中集中培训课时不少于80课时,自学课时不少于70课时。
同时,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增加调整部分专业课时,有重点的培训一批育婴、养老护理、医院陪护等方面的专业性家政服务人才。
(五)培训教学管理
1、开班备案。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企业)根据学员报名情况确定培训开班日期,备齐《培训开班审核表》(见附件1)、《培训学员花名册》(见附件2)、教学计划(包括课程设置和安排、考试主要内容等)、师资证明等材料,于开班前三个工作日向市经贸委提出开班备案申请,由市经贸委盖章同意后开始培训教学工作。每期培训班学员不少于30人。
2、培训教学。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企业)获得批准后,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及大纲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保证教学内容与《家政服务员培训大纲》要求相符。培训期间,要加强对培训学员上课出勤管理,认真填写《培训学员出勤簿》(附件3),每次组织学员培训不低于四课时,保证培训学员出勤率不低于培训总课时要求的80%。若因故需延时开课,当日上报市经贸委,待开课时间确定后,按程序重新进行申报备案。
3、鉴定考核。教学工作完成后,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企业)备齐鉴定考核有关资料,于鉴定日五个工作日前报“家政服务工程”考务组申请鉴定考核。鉴定考核工作于每月15日、30日各组织一次;如当期学员数量较多,可申请增加临时鉴定考核。基础理论考试由各承办机构(企业)自行组织,考务组统一阅卷;技能操作考试由考务组统一组织进行。
4、证书发放。鉴定考核结束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公布鉴定成绩,基础理论、技能操作双合格的填写《申报办证花名册》(附件5),报“家政服务工程”实施工作组,由综合组颁发全市统一的培训合格证书。
5、安排就业。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企业)要确保在一个月内安排学员就业,就业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得低于一年。学员与家政服务企业或消费者签订的合同,作为检查验收和资金拨付的证明材料备查。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企业)培训学员安排就业率不得低于95%。
6、检查验收。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企业)应在每月培训工作完成后,向市经贸委提出验收申请,并准备相应验收材料。在接到申请后的十个工作日内,“家政服务工程”实施工作组将按照《“家政服务工程”验收表》(附件6)有关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书》。
7、档案管理。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企业)要将培训备案表、备案花名册、培训计划、大纲、师资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学历复印件、职称复印件)、培训学员考勤记录、鉴定资料、颁证花名册、培训补贴申报、核拨资料等按期次归档,建立健全培训信息资料库。
三、资金拨付
*
四、质量评估与监督检查
(一)建立内部质量评估考核体系,加强自我监督
培训期间,“家政服务工程”实施工作组将对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企业)培训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检,每班不少于一次,建立培训
班抽查记录档案,认真做好记录。重点检查学员到课和教学计划、大纲的执行情况,了解学员对培训情况的信息反馈,对不按培训要求开班上课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反映出的问题,督促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企业)限时解决。
(二)建立“家政服务工程”工作联系会议制度
“家政服务工程”实施工作组和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企业)每月中旬召开一次工作联系会。一是加强信息沟通,及时了解用工企业、学员对培训工作的反应和要求,改进和完善培训工作。二是研究掌握工作规律,探求改进工作方法,及时解决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共同推动“家政服务工程”工作。
五、有关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家政服务工程”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实施“家政服务工程”不仅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当前就业困难,而且对提高家政服务业行业水平、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有着重要意义。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企业)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各环节的管理,规范培训考核,不断提高培训水平,积极推动家政服务就业,将此项工作做实做好。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
家政服务培训承办机构(企业)要在“家政服务工程”实施工作组的指导下,广泛利用报纸、网站、电视、广播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和信息力度,增强家政服务企业、消费者、学员提高“家政服务工程”的了解和认知程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培训新成果
培训课程管理办法篇7
(一)流程档案。流程档案是医院培训组织者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形成的过程文件,包括医院培训规划、课程评估记录、讲课老师记录、培训通知、培训报名记录、考勤记录、培训评估报告、培训结果,包括如试卷、成绩、证书等相关内容。
(二)授课档案。授课档案主要包括以专业类别划分的培训课程内容的档案资料,可以是文字档案,也可以是图片、音视频档案;还包括老师的备课笔记和教学笔记。
(三)讲师档案。讲师档案主要由医院人力资源部提供或者授课教师自己提供,包括讲课老师的基本信息、研究方向、讲课内容、讲课风格、培训计划,还包括培训后对学员的评价等。
(四)学员档案。学员档案主要包括培训者的基本情况、对培训课程接受的情况、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培训后的成绩、培训后的反馈等。
二、医院培训档案信息化的意义
医院培训档案信息化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管科学。医院档案综合管理部门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医院培训档案电子化,使得信息化后的医院培训档案便于保管,并且保存、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二)利用方便。将医院培训档案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医院培训档案资源及时、有效利用。培训档案信息化后,使用便利、查询高效,档案利用者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可最大限度体现档案的利用价值。
(三)传播快捷。信息化后的医院培训档案不仅可以满足现场培训者回顾培训内容的需求,还可以将培训内容通过计算机网络推送给更多需要此类培训的人群,满足他们的培训需求。
三、医院培训档案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培训档案多采用纸质档案归档模式,即由医院综合档案管理部门搜集每次培训的具体信息,将培训分类,按年度立卷归档,每年度一个流水号,每一次培训编制一个归档号。如果是图片、声音或者影像档案,则应该刻录光盘或者制作成电子文件存档,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医院培训档案图片、音视频档案缺失严重,档案形式、归档模式单一,直接影像了医院培训档案的利用价值,具体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归档材料收集缺乏及时性和完整性。要想做好档案保管工作首先要做好档案收集工作,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业务的基础。如果没有完整丰富的档案材料,就无法充分体现档案的利用价值,无法满足社会对该类档案的需求。目前,医院培训档案普通存在档案材料收集不及时,对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的期限及整理的标准不明确,没有将收集到的材料加以整理和编研,大部分就是将收集到的文字材料直接塞进档案盒,这样造成档案资源的不完整、不系统、不统一。
(二)信息化滞后,跟不上档案资源利用的需求。大部分医院培训档案以纸质档案为主,将此转换为电子档案需要一个过程,常常出现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转换滞后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医学前沿技术的培训档案,由于信息化滞后,直接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学习、利用。另一方面,音频、视频档案缺乏,也给档案的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缺乏医院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目前,医院培训档案管理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这使得在该类档案的保管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
四、医院培训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完善的医院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医院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可以借鉴医院已形成的其他比较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依据这些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医院培训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和保管期限,制定医院培训档案鉴定、保管、复印、转办、借阅、移交等一系列具体办法和立卷归档制度,并依据制度要求,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完整、规范及时完成归档工作,避免医院培训档案资料遗失。此外,在医院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中还应当依据国家《档案法》规定及卫生部印发的《医疗卫生系统档案管理办法》等法规,并参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及《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的要求。
(二)采取医院培训档案纸质档案与数字档案共同归档的模式。数字化档案是指由办公自动化形成的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数字化档案多以光盘、硬盘、U盘等新型存储介质为载体。医院培训过程中要做好文字、声、像资料的收集,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储存,并使用可靠的标识在数字档案与纸质档案之间建立关联,以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格式档案资源共同归档。这种归档模式的优势在于既有效地保证了医院培训档案归档的完整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又可以减少利用过程中对纸质档案造成的损伤。
培训课程管理办法篇8
具体说就是要抓住一个中心(新课程改革),突出两个重点(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规范三大行为(教学视导、区域教研、教育科研),协调四方力量(学校、培研中心、教育行政、上级教研部门)、破解五大难题(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规范、新课程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和课堂教学评价),全面提高质量。
二、工作措施:
1、要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责任。强化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教学任何时候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花大力气抓教学永远没有错的观念。学校校长要精确定位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精心设计校本教学管理规范,为教务主任开展教学工作创立良好人文环境,指导、支持教务主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教学工作和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教育干事对本区域教学工作负有领导责任。
2、建校本培训基地,抓实校本师资培训工作。各学校要按照《兴山县2005--2008年校本培训工作实施意见》落实培训规划,并按各自的规划组织好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中心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做好新教师培训、全员培训和相关的送培工作。要继续组织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新课程培训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结合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掀起一个新的学习高潮。培研中心要将培训阵地前移到区域和学校,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并照顾到学校的个性化需求。
3、各位校长和教育干事要高度重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以及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今年六月下旬将举办一期“校长论坛”,中心话题就是“新课程与校本化”。要求所有中学校长,各乡镇中心小学校长,乡镇教育干事,人人参与,个个发言。
4、规范教学视导行为。要重新定位培研中心的工作的性质,强化服务,淡化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本年度要以求实效为主要目标,从视导模式改革做起,开展定单式服务与挂点式帮扶为主要方式的视导模式改革,促进工作方式转变。中心要向全县学校公布所有培研员的业务资料,包括研究学科、研究方向以及相关的个人资料,供学校选择,实现定单式服务。采用由服务对象确认为主要特点的管理办法,落实过程管理。上半年在部分乡镇和县直学校试点,总结经验,改进管理办法,逐步在全县推开。同时由培研员自主联系并申报挂点学校的教研组(非县直薄弱学科,可结合区域教研组安排),以挂点帮扶的办法开展工作,要求将挂点学校学科教学质量的进步与教育科研的进步作为培研员业绩考核的一个指标,加以考评。
5、规范区域教研行为,促进校本教学研究。我县区域教研组建设是宜昌市在全省课改工作会议上作为经验介绍的成功举措,要进一步落实。针对前段时间区域教研组工作随意性过大,流于形式的情况,要尽快出台《兴山县中小学区域教研活动规范》,抓区域教研的规范运作,区域教研组指导成员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每次活动的协调与业务指导工作,确保区域教研活动有效有序,从而促进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证。本学年要继续开展先进教研组评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十佳教研组长和十佳教务主任,要进一步完善评选办法,以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情况作为考核的重点,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
6、抓课改骨干教师评选与教学大检查。本学期结合课改骨干教师评选的程序,在3--4月要开展一次教学大检查活动,检查组要确保到达所有校点,查看相关材料,听一定量的课,并与学校教师做较为深入的交流。检查的重点是课程计划落实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学业辅导情况、校本培训情况和教学管理情况。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弄清目前教学与管理的现状,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寻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路,获取第一手材料。同时通过检查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在规范化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
7、发挥兴山教育学会的研究与协调作用。一是要继续办好“一刊一网”。要在办好《兴山课改通讯》,提高刊物采编质量和印刷质量的同时,提高向上级刊物推荐作品的命中率。要在办好“兴山教育信息网”的同时开办“兴山教育培研网”。以更丰富的内容吸引全县教师,学生参与网站建设。结合湖北省农村教育信息化试点县创建工作,各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开通因特网,开辟起网上教学研究阵地。乡镇中心小学以下校点在开通KU波段后要加强资源利用研究,推广南阳小学的经验,走教育信息化之路。要以兴山教育培研网为县级平台,加强学科教学艺术交流,课程改革经验推介,并通过这一平台推出各校的校级名师。二是教育学会要在区域性教学研究中发挥作用,可以组织一定范围的教学研究沙龙,也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课题研究、教学比武、成果评选活动,以推动校本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三是以教育学会为龙头规范县内教育科研行为。进一步抓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立项,清理“六无”课题,按《兴山县教育科研管理办法》的要求抓实各课题的研究过程,力求取得阶段性成果。年内要组织一次全县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的评选展示和奖励活动。
8、以教学评价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一是本年度以小学师生发展性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为研究重点,组织部分学校作为试点校,以培研中心小学组为龙头,开展专题研究,力争有所突破。各乡镇要认真组织有关学校开展专题研究,拿出本乡镇的评价办法。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评价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促进师生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大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各位校长要和教师一起做校本资源分析,设计校级规划,组织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培研中心要组织不同层次的校本课程工作交流活动,召开专题研讨会,到课题试验学校开展调查研究,邀请省市专家视导,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9、抓教学反馈,促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要认真研讨,吃透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脉搏,及时反馈。各校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条件学生阶段学业的检测办法,让检测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加油站,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237.html培训课程管理办法范文8篇
相关文章:
最火蛇年新年文案01-08
客运站学习调查报告09-26
简单宝剑折纸07-26
实用的年度语录68条12-31
世界读书日活动总结10-15
防溺水工作方案09-20
安全生产培训心得体会个人12-28
最新的旅顺导游词12-28
期末冲刺的演讲稿07-20
感激父亲的比喻句12-05
最新正能量晚安寄语10-10
初一开学感受作文09-06
科技创新作文1000字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