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研究篇1
从地域文学到区域文学
论区域文化与区域文学
区域、空间与文学史研究
当代歌词与重庆形象建构
近代沈阳诗坛论略
文学地理与中国人文
白乐天流寓江州的流响
区域文化与文学笔谈
区域文化与新旧体诗创作
论延安前期诗歌创作
石阡木偶戏渊源新探
从《马前泼水》看当代川剧艺术
区域文化理论与实践
文学的区域性、地域性、地方性
“区域”内涵的空间学解读
保护方言的文化反思
区域文化与抗战文学
地域文学研究的根源追溯及多维阐释
当代西部文学与区域文化
“西部精神”的文学意义阐释
新时期回族文学创作中的乌托邦倾向
新疆新生代汉语文学的现实书写与反思
红柯《喀拉布风暴》的文学间性研究
论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讽刺诗的创作技巧
抗战时期成惕轩客渝的旧体书写
“文学地理”:统一与多样的大存在
中国当代文学的统一性与区域性
地域性学派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1937—1945:日本对华文化侵略与上海抗战文学
抗战时期“文协”在重庆的诗歌活动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革命文化界旗手的确立
抗战时期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论
陪都重庆抗战文学的文学史阅读与考察
郭沫若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的几首佚诗
区域文化精神与现当代文学
齐鲁文化与山东现代作家
解放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生成
《红星照耀中国》的陕北红区叙事及其影响
启蒙视角与蹇先艾乡土小说的审美构成
新诗写作中的地方知识与国家想象
现代神话的讲述者:扎西达娃及其雪域世界
竹枝词所透露的巴渝历史文化和民族迁徙融合信息
文化区域化的前奏:当代文化的肉身化及其表征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的区域空间、身体想象与国家认同
成长、乡愁与认同的焦虑——台湾电影《童年往事》阅读札记
国家文学大树上的枝和叶——《世纪转型期湖北诗歌研究》写作手记
回忆、意象与抒情的三重变奏——柏桦诗歌个人化写作初探
地方性、民族性及史诗性叙述——从《秦腔》看当下乡土社会的生态镜像
区域文化研究篇2
从高校素描课程教学来看,亟须建立一套既有区域民族文化特色,又能传承学科特质的教学体系,以传统改造西学,让学科研究更接地气,以“传统+现代”“东方+西方”的方式“和而不同”,为素描教学研究注入地域品牌特色。现今的艺术学科教学缺少区域民族传统的介入,该文探讨在“和而不同”的文化视野下,构建一套既契合区域视觉特色,又能传承先进文化的教研体系,具体以渝西地区石刻造像图式介入素描教学研究为例,用以点带面的新方式融贯中西,改进与丰富原有的素描教学体系,发掘区域化背景下传统石刻造像艺术在当下地方高校素描教学语境中的应用,在大同中谋求不同。
关键词:
和而不同;素描教学;民族化;区域化
基于“和而不同”的理念,传承地域民族艺术,推进特色文化的快速发展,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一些高校的艺术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教育模式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并不理想。该文针对这一问题,以渝西地区石刻造像图式的素描教学转化为例,探讨如何从素描学理与民族传统艺术中找到合适的介入点,以“和而不同”的文化视野,构建一套既能呈现区域视觉特色,又能传承先进文化的素描教学体系。从宏观来看,地方性高校素描教学对区域性民间艺术的吸纳不足,一些地方性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与一线高校的美术基础教学相比存在一定的不足,地方性高校要想在发展中逐步赶上不是时间问题,而是必须走一条区域化创新发展的特色教学道路,从区域化角度研究地方性高校的美术基础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植入本土民间美术的造型元素,并通过“民俗文化艺术+基础教学”的方式,构建一套适合地方性高校的、与区域资源相匹配的特色教学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也可以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认同感。
一、国内外、市内外同类研究现状
对于传统石刻造像图式如何介入现代素描教学的同类研究状况,由于涉及多个交叉学科,国内外的此类研究尚属空白。而从渝西石刻造像的艺术学、美术学方向研究来看,近年成果丰盛。谈及此类研究必然绕不过“大足学”。兴于20世纪40年代的“大足学”,以大足地区为中心,覆盖周边的渝西地区,以石刻、摩崖造像为主体,兼及该地区丰富的文化遗存与历史文化。那么何为“渝西”?据《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卷三十五记载,永川、昌元、大足为合州巴川县。民国时期成立川东地区公署,新中国成立后设江八县地区公署,重庆直辖后该区域从方位上看属渝西地区。1945年到1956年是渝西石刻造像研究史上的春天,石窟艺术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中国美术家协会考察团来渝西地区考察,编辑出版《大足石刻》图册图录4本。1954年起,四川美院雕塑系师生考察渝西地区石刻造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大足石刻研究》收载目录近30篇,从雕塑、美术角度论述其特色。在这一时期的石刻造像艺术研究中,有了艺术学、美术学方面的论述。林树中在《四川大足的古代雕刻》一文中进一步提出,巴川地区宋代的石刻作品在艺术的表现能力上达到很高造诣,这说明中国的雕塑艺术如同绘画和瓷器工艺一样,经过了唐代的高潮,至宋展到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渝西石刻造像研究于1980至1990年间向着纵深发展。198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发行《大足石刻》32开中、英、日文版图册,同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先后发行16开本《大足石刻》图册等。以大足为中心的渝西石刻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一个有组织研究的历史阶段。1982年10月,大足石刻学会成立,学会成立后编辑出版刊物《大足石刻研究通讯》。此外,从美学、艺术角度论述大足及周边石刻摩崖造像的著述颇丰。1990年至今,以大足为中心的渝西石刻造像研究虽然又有新发展,但是就石刻造像形态的当代转换研究方面而言,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其中有李耘燕的《虚实观与中国石窟——以大足石刻为例》、刘春尧的《四川雕塑传统的当代启示》、王红的《大足石刻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等。从图文方面看,课题研究的参考资料丰富,内容多元,这为开发区域石刻造像的视觉资源,为今天的艺术教育、文化产业推广服务提供了极好的活化标本,进而为课题的深层次开发改造并接上地气提供了无限可能。从另一个侧面看,此类研究在当下崇尚民族品格与文化精神的时代极具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从历史来看,“老江八县”的石刻造像遗迹众多,资源丰富,其中大足被称为石刻之乡,现有石刻造像、摩崖造像遗址四处,分布在宝山乡、转洞乡、季水乡、石桌乡。其中宝山石刻造像较为集中,历史悠久,人文性深厚,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刻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石窟之一、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另外,还有永川陈食佛崖寺摩崖造像、潼南五硐复兴岩摩崖造像等。渝西地区石刻造像作为重要的传统宗教道场,历史积淀深厚,其石刻、摩崖造像本身就极具东方美学价值,是区域性传统视觉图式研究的典型代表。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艺术瑰宝融入当下高校的造型艺术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也是一个可以重点打造的特色教学品牌。从地理方位角度来说,大足、永川、璧山、潼南、荣昌属于成渝走廊的中间地带渝西地区,毗邻四川的安岳、自贡、乐山一带。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川渝石刻造像艺术同根同源,本是一家,作为西南石刻造像的上下册关系,渝西区域地处接点,其石刻造像艺术精华颇丰,极具艺术研究价值。通过高校的高精尖创研团队对传统石刻造像图式进行当下艺术视觉语言改造,直接推动造型研究成果转化为能代表区域民族文化形象的品牌。同时,通过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共建同创,双管齐下,互助共赢。
三、“传统+现代”:素描教学“三部曲”的新思考
当下的高校艺术教育应当思考如何突破西方文化的“中心主义”,使区域的文化观念、精神价值得到尊重与最大限度的认同。一方面,在全球化语境下,现代艺术教育观念如何介入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另一方面,渝西石刻的视觉图式语言如何转化为素描教学形态,这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双向运动,也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自我更新。文章立足于本土文化特色,着力探讨当下素描教学语境下传统精神的植入与应用。具体教学实践内容有三个支点:
1.“互换式”介入——改造素描传统写生
通过“互换式”参照模本的形式,置换东西方石刻石雕艺术复制品,在石膏像写生中引入渝西石刻造像的石膏复制品进行写生。通过置换模本教具丰富了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东方造型元素、自发研究传统文化精神。
2.“三段式”渐入——设计素描的文化形态元素研究
其一,是以实物写生为基础的“结构分析素描”;其二,是以打散、解构、重构为基础的“解构素描”;其三,是更为宽泛的“构成素描”,这种提取构成形态、置换空间结构的“构成素描”更接面构成设计。
3.“一步式”进入——超写实素描中东方造型元素的应用
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渝西石刻造像是我国传统雕塑的经典之作,其形象极具传统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又能比肩欧洲雕塑艺术。通过“一步式”进入方式嫁接经典的传统图像为超写实创作提供了绝佳的图片资源,对渝西地区石刻图片有目的地选择与制作,使其直接进入超写实素描教学。在教育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通过教学过程加以运用和消化,诠释他们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一次次思考。传统石刻造像的视觉图式在素描教学中的转化研究分为“三部曲”,以教学实践为主,配合艺术人类学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归纳,具体案例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分析,每部分的教学方法侧重点不同。首先,“互换式”介入——基础素描的传统写生训练,以教学实践为主,配合石刻文献分析。然后,“三段式”渐入——设计素描的文化形态元素研究,是以田野调查采集为基础的复合型发散式教学实践。最后,“一步式”进入——超写实素描中东方造型元素的应用,以教学实践研究为主并配合艺术学理论进行分析。
结语
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渝西石刻造像位于重庆的西部,该区域位于成渝中段安岳、乐山、潼南、永川、大足、江津一线,石刻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深厚,其中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石窟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渝西地区作为重要的传统宗教道场,历史积淀深厚,其石刻造像本身就极具东方美学价值,是区域性传统视觉图式研究的典型代表,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如何融入当下的造型艺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也是这片土地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历史财富。大足石刻作为重庆的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坐落于毗邻重庆的渝西地区,车程40分钟内,由于地理位置近,交通方便,为现场教学观摩提供了地利条件。加之研究团队成员有来自高校的专业教师与相关科研人员,这为教学理论支撑朝传统文化纵深的引入提供了活化参考。在全球化语境下,强调“和而不同”的理念,可以让区域性民族文化传统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突破西方的“文化中心主义”,使自身的文化精神观念得到尊重与最大限度的认同。此外,大学要走包容之路,借助西学,中西融合,既要立足于先进的传统民族文化,又要去其糟粕,改造旧学观念,更新思维,与时代接轨,正视这一传统与现代的双向运动,也要坚守自身的文化特色,走民族化道路。强调“和而不同”,这也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自我更新。
区域文化研究篇3
[关键词]地域文化; 区域经济; 增长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4-0090-03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地域文化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1024001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不同地域文化影响着特定区域经济活动中的每个环节,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具体体现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与区域经济格局。本质上来讲,这是因为不同的地域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特色资源,同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此外,不同的地域文化也易于特色区域技术的产生。由此看来,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愈加深刻,并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小视的因素。因此,探讨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对加快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黑龙江省地域文化的特色
(一)黑龙江文化表层结构
1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黑龙江省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其文化的鲜明特色。古往今来,黑龙江省这片沃土养育过众多的民族:肃慎、抱娄、勿吉、扶余、高句丽、秽貂、鲜卑、、契丹、女真、满、汉等,各民族都在黑龙江省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内地各省份无法比拟的。其中一些少数民族借助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创造了其雄伟壮阔的历史,也为黑龙江省文化注入了精神内涵。
2流人文化。流人就是被流放的人,即流放者。流人文化就是指流放者带来的文化。古时的黑龙江省自然条件极差,冰天雪地,人迹罕至,被称为“绝域”,所以统治者将大部分不臣服自己或触犯自己利益的内地百姓、知识分子、文艺人才及小部分真正的刑事犯流放到黑龙江。流放者带来了内地优越的生产技术、高雅的生活方式。在教育、书籍传播、著书立说、文人结社、艺术、医药学等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为黑龙江省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并博得了当地人和后人的传颂。
3移民文化。这里是指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导致的人口流动所带来的文化。大量移民直接使黑龙江地区人口激增,使得广博、多元的文化在黑龙江省汇聚,并形成了文化交流、传播、融合的现象。移民文化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国移民文化,主要以俄、日、朝移民文化为主;另一种是解放前的“闯关东”移民,解放后为振兴东北而有意识进行的移民,以及“”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的移民。黑龙江省文化就是在承受着多元文化冲击的同时,不断地同化和整合各种移民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
(二)黑龙江文化的深层特性
1黑龙江文化的开拓性。近现代黑龙江长期处于远离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中心,是一个气候严寒、荒僻的原野。恶劣的自然条件迫使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必须以极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意志去战胜自然,在不断开拓中满足自身的需求。也就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条件下,黑龙江人形成了“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敢于开拓的价值取向。这不仅体现在开发原始黑龙江地区之中,也集中呈现在建国后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拼搏的“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突破高寒精神”之中。黑龙江省文化的开拓性铸造了黑龙江的过去,延续了黑龙江的现在,也是黑龙江未来发展所必须依托的文化力量和精神支柱。
2黑龙江省文化具有强烈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自满清政权建立后,大量关内人士以“闯关东”的形式来到黑龙江省;伴随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侨民逐渐迁入黑龙江地区;十月革命后,白俄分子及其被裹胁的一部分群众来到黑龙江;《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签订后,许多苏联工作人员携家眷迁入黑龙江省;欧美各国在哈尔滨的争斗致使大量犹太人、美国人、德国人等定居黑龙江。可见,黑龙江的人口一直以来处于流动之中,长期的人口流动使祖国各地以及国外文化汇聚于黑龙江。对形态各异的文化充分吸收、整合,彰显出黑龙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二、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
从黑龙江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看,一方面,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其地域文化的发展,是其地域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其地域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同时,黑龙江省地域文化的发展又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黑龙江地区的文化因素日趋成为该区域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这也是各地区的普遍现象,同一经济政策在不同区域实施的过程、绩效会有很大区别,这正是区域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所致,而黑龙江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黑龙江省的文化模式决定其区域特色经济
黑龙江省的文化模式是指黑龙江地域文化在不同层面整合的方式,是生活在这里的社会群体长期以来慢慢形成的,以黑龙江特有的方式影响着黑龙江地区人们的思维、行为、道德观及价值观等。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不但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不同于其他地区,也让黑龙江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彰显出十足的特色地域文化气息。黑龙江省的地域文化凸显在其区域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从而形成了黑龙江省区域特色经济。黑龙江的区域特色经济,包括特色资源(石油)、特色产品(原生态绿色食品)、特色技术(制药技术)。
(二)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决定其区域特色产业
产业状况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形态和后续经济发展潜力,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一个落后区域不单是经济统计数据上显示的落后,更是文化意识的落后。落后的文化意识导致人们固守陈规,创新意识与商品意识不足,是区域经济发展迟缓的内在原因,它不但导致落后区域暂时的经济发展迟缓,也是区域经济后续发展的重大隐患。而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积极作用则可以建立区域特色产业,实现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升。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对其区域特色产业的作用表现在:
1黑龙江省地域文化深刻影响着黑龙江区域特色产业结构的发展。具有开放性文化的黑龙江省十分注重产业结构的多元性、商品性、外向性,注重将人文文化融入商品中,这种文化特性的加入使黑龙江地区的资源型产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迅速壮大。同时,具有开拓性的黑龙江文化则十分注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高新技术的研究,这使得黑龙江建立起了以高新技术、机电、现代医药、石化工业为主的产业集群。黑龙江省地域文化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区域特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2黑龙江省地域文化自身形成了重要的区域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经济位置,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产业的“领头羊”。就黑龙江地区而言,黑龙江省的地域文化不但为其区域经济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还发展成为黑龙江地区一项重要产业。黑龙江地区特有的 “哈夏会”、“哈尔滨啤酒节”、“雪博会”、“冰雪大世界”等,每年都会吸引大批中外游客来到黑龙江省观光游玩,极大地推动了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创新决定其区域经济创新
文化环境日趋成为经济发展中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本地化”趋势的双重影响下,地域文化创新氛围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从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由地域文化创新推动,而地域文化创新一定程度上又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前提。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创新体系包括黑龙江地区的市场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人才创新等,也可以看成是黑龙江省区域发展模式的创新。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创新与经济创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黑龙江省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三、打造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商业文化对策
闻名遐迩的徽商、温商、晋商,是中国极具地方特色的商业文化,目前黑龙江省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造独具特色的“龙商文化”。龙商不同于“著名企业”,“杰出企业家”,“经济风云人物”等称谓,而是对市场上经商活动、经商人的社会学评价,是市场发展具有示范与带头作用的商业文化,是独具黑龙江特色的商业文化:
(一)遵守中华优秀商业道德要求
因为黑龙江省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所以“龙商文化”的核心理念不能偏离中华优秀文化特征。即要以济世为民为经商的责任,以诚实守信为经商的理念,以寻求创新为经商的精神,以实现共赢为经商的目标。
(二)要发扬黑龙江地域文化特色
刚健质朴、粗犷豪放的经商行为是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包容、接纳外来商业文化模式,打造“龙商”发展模式; 不断向中原市场开拓,努力获取中原市场份额,也是“龙商”不变的追求。黑龙江省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发展外向型经济,谋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三)凸显资源性产业、制造业产业、贸易性产业为主的优势
黑龙江省物产、矿藏丰富,制药行业、乳品加工业及机器制造业十分发达,同时又地处东北亚国际通道核心。因此,发展“龙商文化”要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地域优势,建立以生态农业、能源、制药业、乳品业、机器制造业为主的规模化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对俄经贸。
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使黑龙江地区得以迅速发展,充分运用黑龙江省的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达到经济与文化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莉非正式约束与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研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1)
[2]郝大江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财经研究,2011(2)
区域文化研究篇4
传统文化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提升设计内涵、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形象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通过探讨文化传承与区域性商业设计之间的关系,发现区域性商业设计在文化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探索传统文化资源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应用的有效途径,为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文化 传承 区域 商业设计
在设计多元化发展时代,借鉴传统文化并应用于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是实现区域传统文化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是让传统文化从书籍典故走入群众视野,从学术理论进入大众生活的有效途径。
1.文化传承与区域性商业设计的关系
每一个区域都有其悠久而独特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呈现出不同区域人民的无穷智慧。在城市化进程中,每一个区域都需要在商业设计和区域文化传扬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都应该保有和凸显自己独特而悠久的传统文化。
从区域内的消费人群而言,相似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经历使其具备较为相似的知识储备,对区域文化有较为共同的认知;此外,无数次的购买活动中的审美体验使得他们获得了丰富的审美经验,这些审美经验和对区域传统文化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不断存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在购买活动中,当蕴含区域文化元素的产品与消费者潜意识里那朦胧往日的回忆相碰撞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对具有怀旧气息的设计产品倍感亲切。例如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人民对蕴含河海文化、孙子文化、海盐文化、孝文化的产品更为感兴趣,此类产品会让区域人民感受到黄河三角洲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厚重感和鲜活的时代感。由此可见,区域消费群体具有购买蕴含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品情结。
从消费的功能上而言,消费者作为设计批评主体,他们对蕴含传统文化元素产品的购买和欣赏活动,一方面人们可以在期待的视野中找寻到具有归属感和新鲜感的设计作品,满足生活的需要,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味与质量;另一方面,在设计产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增进区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从区域性商业设计方面来看,大多数企业,在处理商业设计和传承区域传统文化方面大多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区域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经营理念的建设,企业努力从传统文化,尤其是区域传统文化中找寻自己存在的根源与价值,树立民族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区域性商业设计很难从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点,甚至认为传统文化根本不适合现代设计,认为追赶西方设计的步伐才是正确的设计,才是“与世界同步”。
毋庸置疑,带有西方设计理念的设计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促进了企业发展,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经历了西方设计文化洗礼后的国民和企业开始思索和怀念我们本应熟知但却很朦胧的文化根本。似乎意识到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所生产的和使用的设计产品缺少民族文化根基,它们如同空中楼阁,让人感到孤独与冷漠,少了一些人情味。因此,在商业设计中,如果以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为路径,以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为理念,以培育区域人民文化认同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区域文化,找寻可供使用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用创意思维将传统与现代相连接,去设计既具有现代气息,又具有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作品,那么我们独具特色的区域传统文化将能在现代化建设中被赋予新的形式与含义。
2.区域性商业设计在文化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
区域性商业设计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区域性商业设计水平的高低对于文化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区域性商业设计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区域性商业设计团体片面地看待区域传统文化,或者不重视区域传统文化资源,认为区域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对现代设计没有任何价值。另一方面,设计师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立足于社会的角度,认识到设计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产生物化形态的设计作品,而是要通过设计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进而达到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播文化知识,塑造特色品牌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未找寻到合理利用区域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
3.文化传承视域下提升区域性商业设计水平的对策
3.1传统设计理论与当代设计文化相结合
我国最早的设计论著《考工记》,提倡设计要综合考虑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因素,只有四者兼具,才能孕育和产生出优秀的设计作品。设计发展到今天,区域性商业设计师依然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了解区域的文化传统与居民生活习惯,采用较为流行而又适宜区域特色的材料,配合精湛的设计方法与工艺,创作出既富有地方特色而又具备时尚感的设计作品,使设计师成为区域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趣味的引导者、潮流的开创者、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关于功能与形式的探讨自古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墨子、韩非子就对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孔子“文质兼备”的功能与形式并重观点,墨子“先质而后文”的先实用后审美观点,韩非子“好质而恶饰”的功能主义观点等。当代商业设计要借鉴古人关于功能与形式探讨方面的合理观点,明确商业设计中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不能将设计等同于艺术创作,更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忽略产品的功能设计;不能认为设计只是为了生产能够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产品,忽略设计在满足人类审美需求、提高审美趣味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就是说,区域性商业设计要注重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力求功能与形式相互促进,达到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
中华民族信仰“道法自然”,认为自然中存在着一种和谐的运行法则,自然万物包括人的行为活动都受到这一法则的约束,因此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而道家“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可谓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方面的典范。“道法自然”的设计思想体现了中华子民重视主观直觉经验的把握,强调生活的艺术化,以及艺术为人的哲学理念。它影响着中国的书画、园林、建筑、书籍、家具等造物活动。尤其是在园林设计方面,讲究幽曲开合、虚实相生、主次分明、疏密相间,营造虽为人开宛如天成的审美意境。在当代设计中,新科技、新材料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使新造型、新工艺层出不穷,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变得更方便、更舒适、更自由。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设计师不应该用材料、造型、结构、装饰等构成的设计作品来界定设计,而应该用社会效应来界定设计。因此,设计师依然有必要借鉴中国古人“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注意人与自然、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物为人用、美善相济、因地制宜的朴素造物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思考与启示。
3.2图形设计体现传统文化内涵
每一个区域内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图形符号,设计师可以在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传统造型、传统图案、传统寓意融入当代人对生活的理解与阐释,进而进行合理的区域性商业设计。我们都知道,传统造型和纹样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体现了区域人民不同时期的审美趣味变迁。将传统图形应用于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之中不仅可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同时也会让人们感受到那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当然,在商业设计中,对于传统图形文化的借鉴与使用不只是为了让人们感受到似曾相识的图形或者物象,而是在实用的基础上依据当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营造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有意味形式”,让受众在使用物品的同时,感知和理解设计作品的形式,体味形式背后所蕴含的丰富设计内涵,进而发挥设计作品的愉悦和心灵净化功能。因此,设计师要具备在已有传统文化里面去生发和再使用的创造能力,尽可能多地收集传统图形符号资源。通过仔细分析,深入理解传统设计思维,找到既适合当代设计方式,又具有文化内涵和神韵的传统图形,使它们与当代设计理念一起产生新的图形符号,与人们审美期待美丽邂逅,进而达到突出企业品牌文化内涵,弘扬区域传统文化的目的。
3.3色彩设计体现传统文化内涵
色彩是区域性商业设计的重要的形式语言之一。独特的色调、浓淡相宜的色彩,对于商业设计的情感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际化视野下,全球化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代商业设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设计师越来越感受到将传统色彩体系之精髓与现代商业设计相结合,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色彩理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影响着服装、瓷器、家具、广告、年画、泥塑、刺绣等。从众多的设计和工艺美术门类中可以窥见中国传统色彩的热烈、奔放与宁静,能够体验到中国传统色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格魅力。由此可见,在大众消费时代,中国传统色彩元素对于当代区域性商业设计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设计价值。在运用传统色彩进行当代设计时,设计师应把握国际色彩流行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传统色彩的象征意义和情感特征,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找寻传统色彩与当代设计的契合点,合理运用中国传统配色规律,形成既具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感的商业设计作品,以达到吸引受众、丰富视觉、传承文化的目的。
4.总结
将区域传统文化应用于商业设计之中,需要深入分析区域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内涵,结合当代设计现状以及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以满足区域人民物质和文化需求为根本,以促进企业和城市的发展为导向,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与活力。只有这样,区域文化才能百花齐放,中国设计才能更具民族特色,才能在国际上更具影响力。
区域文化研究篇5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民间音乐浩如烟海,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各地原生态民歌具有不同特征地域色彩,形成了独具韵味的风格特征。音乐与语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原生态民歌的曲调、节奏等方面受地方语言方音的影响,凸显区域文化语境的特点,体现了本区域文化的审美特征,有着强盛的生命力。本文结合人类学中文化语境的理论来探讨原生态民歌在区域文化语境中的保护与传承。 一、原生态民歌的界定 有关原生态民歌的定义观念历来有着不同的声音。乔建中认为“原生态”这个提法来源于人与环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关注自然和文化生态方面的事情;伍国栋认为,“原生态”音乐就是以生活为本源的自然态的音乐,没经过专业发展,也没有现代乐器伴奏,纯粹是民间口传心授、集体创作的音乐,对待“原生态”音乐要用一个相对的观念来看;樊祖荫认为,“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是与生活不可分的,是其民族、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凡搬到舞台上的民歌,从严格的意义来说,已失去纯粹“原生态”的意义;①杨民康认为,对民间音乐的“原生态”问题,有必要先适当区分 “原形态”与“原生态”,因为从其含义来说两者概念存在差异。前者是从文化的形态变迁来说,特指某种文化的本体要素或形态特质的改变,而演唱环境是否改变暂不考虑在内;后者则从文化的生态变迁来说,不仅文化的本体要素(或形态特质)而且生存环境也一同发生变异的整体生态状况,所以真正的“原生态”音乐,指的应该是那些从艺术形态到表演环境均呈民间自然面貌的“活态”文化类型。②很明显,以上种种观点承认“原生态”音乐概念的存在,但又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对“原生态”音乐进行了不同的阐释。不管是“原生态”的民歌的创作、传承,还是“原生态”的表演环境,都源于民间艺人在音乐创作及表演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因此,“原生态”音乐不论从产生环境到表演场合还是在文化语境中的传承等均呈现出民间音乐传统发展方式,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活态”音乐文化。 二、原生态民歌与区域文化语境关系 我们认为,“原生态民歌”应指的是那些人们在特定区域内传唱、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自然形成、通过人们口耳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并且较少受外来音乐文化影响的风格纯正、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提炼的民间歌曲。原生态民歌与区域文化语境有着密切关系,离开了区域文化语境,原生态民歌就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与源泉。 1.语境与文化语境 “语境”指语言交际环境或使用语言的环境。英国民俗学家马林诺斯基(Malinowski)最先提出语境概念。马林诺斯基认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话语和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他把语境分为话语语境(contextof utterance)、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 三个层次。后人在马林诺斯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发展了语境理论。Claire Kramsh曾著有《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他在书中对文化语境是这样描述的:“指人们语言交际中,一个民族所共有的由来已久的以及意识形态的背景知识,是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能够通过预料、推测进而理解的知识结构。”由于地理环境、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不同,构成了各民族意识形态的背景知识和推测、思维的知识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最终沉淀为人们的行为模式的深层结构,规范和制约着语言交际。所以说,语言交际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2.区域文化语境对原生态民歌的影响 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语境,同时也孕育了不同风格的原生态民歌。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繁多,难以计数,音乐舞蹈浩如烟海、异彩纷呈。每逢节日,人们总要盛装打扮,置办酒宴,歌舞欢庆。有的还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式或宗教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趣盎然。在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中体现了原生态民歌个性发展的、历史的范畴,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着地域与民族的差异性。文化语境对原生态民歌的风格色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例如侗族的原生态民歌,产生环境受到侗族区域文化语境影响,运用地方语言进行演唱,其音乐曲调及节奏等都要与语言精密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地方语言方音的音调色彩。这些音乐中蕴含着本民族自身特色的思维和审美习惯,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价值观以及时代变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必须了解和掌握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语境。 三、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话题,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及方法。近年来,受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驱动,许多的音乐文化遗产得到了相应的措施予以保护与传承。笔者认为保护原生态民歌的方式只有两种,另一种是静态保护,一种是动态传承,但如何有效地真正达到保护与传承的意义,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项阳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多年之后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这是旨在保护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避免在世界政治经济强势一统的前提下文化也趋于一体化的有效举措。作为中国音乐文化,对原生态民歌怎样进行保护与传承,才能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呢? 1.原生态民歌的保护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更多的是在一个静态的层面,一种“博物馆”式的保护。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进,许多原生态民歌已经失去了生存空间,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进程中所呈现的音乐,已经失去了现实内涵。如劳动号子,在工业发达的今天,劳动号子已没有其生存空间了,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劳动号子所具有的功能性、音乐性已不复存在。保护可以分为谱面文字记载和录音录像储存两种方式。据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1979年颁布的“收集整理我国民族音乐遗产计划”,要求全面抢救、挖掘、收集、整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并着手编纂四大《集成》包括民歌、民族民间器乐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在全国各民族的广大音乐工作者、民间艺人、民俗及语言学专家的努力下,目前,编纂出版任务已基本完成。每部《集成》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立卷各为30卷,四部共120卷,总字数约二亿四千万字,可说是煌煌巨着。四大《集成》的编纂出版,为我国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也为今后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现代文化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集成》的文献价值不仅在于史料性,更在于实用性。其实用性价值体现在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重要文献为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学习和研究我国民族音乐之用,而且还可以为演唱者、演奏者、表演者提供难得范本。这些从民间收集记录整理而成的曲目,还具有一个显著功能即能还原到民间中去,让民族民间音乐得以一代一代的传承。其次,各研究机构、高校等研究者,通过录音录像收集与整理资料、谱面形态记载与开展学术探讨等也为民间音乐的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总之,不论是《集成》还是录音录像收集资料和谱面形态记载,对原生态民歌保护是具有“实用”的功能作用。不仅在当今可以为演唱者、演奏者、表演者提供范本,为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学习和研究我国民族音乐提供重要文献;还可以为后代保存极为丰富的音乐史料,对繁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人们对原生态民歌保护的初衷,不是只要书面的曲谱和录音录像的储存,更多的是寄望于“活态”的传承。因为,音响才是音乐艺术的生命,原生态民歌就其本质而言是声音的艺术,没有音响作中介,原生态民歌就无实质的传承意义。#p#分页标题#e# 2.原生态民歌的传承 项阳在《保护:在认知和深层次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前提下》提出:“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就是保护传统音乐本身。”③因此,笔者认为,原生态民歌的传承是存在于区域性的文化语境中,存在于本民族音乐文化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如果一种音乐文化的生存空间被破坏了,那么其离消亡也就为期不远了,再论什么传承也就没意义了。目前,有关传承方式大致可以归结于三种:一是民间传承;二是教育传承;三是大众传媒的间接传承。原生态民歌靠的是“活态”传承,让它在原始的民族文化语境中传承更好。因此,保护原生态音乐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继承观,培养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感。我国传统音乐长期以来主要以自然传承作为传承途径,至今这种口头传承形式仍在民间广为沿袭。自然传承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家族式的个体传承及民俗活动的群体传承。家族式传承通过父母传子女的方式,可以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地传授技艺,这种口传心授方式尤其可以使原汁原味的特色风格得以保留⑤。如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的民歌世家,爷爷王纯成71岁,嗓音刚劲厚实;儿子王爱明35岁,歌声高亢明亮;孙子王浩宇仅8岁,声音清脆动听。在“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中国记忆专场晚会”中,他们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代表,以一曲长阳土家族山歌《花咚咚姐》,向世人一展长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71岁的王纯成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有名的山歌手,能唱薅草锣鼓、五句子歌等民歌400多首,8岁的王浩宇是晚会上年龄最小的演员。民间艺人王纯成、王爱明等,是宜昌市的文化工作者在抢救保护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掘出来的原生态民歌传承人的代表。在家族式传承中,前辈会毫无保留地将绝活技艺通过口传心授方式教给后辈,就像接力赛那样棒一棒薪火相传。依靠这种方式,我国民间音乐得到了连绵不断地发扬光大。群体传承也是一种重要传承方式。我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相沿传承的民俗节庆活动,不仅让各种民间音乐艺人得以一展身手,也为民间音乐艺人们进行群体传承技艺提供了大好机会。如广西壮族的歌圩每年从正月开始至四月间,以及七月至九月间也陆续有,只是各地的具体日期不同而已。歌圩的特点虽然是以青年男女唱歌欢会为主体,但其整个活动过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并且,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举行,成为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的民族节日,是一种民族的群体性的精神生活的活动方式。它和各个民族的节日一样,总是受到本民族经济生活、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心理、信仰习俗,以及文学艺术、审美倾向等文化传统的各方面制约,并在此基础上长期形成和延续发展,绝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作为民间音乐文化,原生态民歌是在本民族的文化语境中传承发展,脱离了原生的民族文化语境,也就失去了原生态民歌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镇化发展和农村人口流动,今天自然传承方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虽说家族式个体传承在一些农村还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但大部分农村家族传承的环境恶化,大量民间音乐流失,受传者后继乏人。由于社会风气的巨变,许多中国民俗节庆逐渐淡化,原生态音乐的传统传承方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育传承是近年来各界一直在探索的一种传承方式,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争议。教育传承是对原生态民歌自然传承基础上的有利补充,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教育培养了新生一代民族歌手,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音乐系,于2000年开办了“蒙古族民歌演唱大专班”。聘请著名蒙古族民歌演唱家宝音德力格尔为该院常任客座教授,向来自草原上的孩子传授呼伦贝尔独有的蒙古族巴尔虎长调民歌,开办音乐大专班,这个举措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尚属首例,得到国内学术界和美国的一些民族音乐学家充分的肯定和关注。 在当今信息时代,高科技术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原生态民歌的传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而形成的技术传播方式就应运而生了。如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已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原生态民歌通过这些媒体技术也能取得一定的正面保护效果。人们从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介绍的原生态民歌乐谱、背景资料以及有关图书和音像资料,也能整体感受到原生态民歌这种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 综上所述,原生态民歌不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而且承载了每个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原生文化的存在,才能更加体现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民歌是我们当今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原生态民歌不仅是艺术层面的音乐文化,还具有地区民族文化语境的音乐符号特征,更是深层次地反应了民族经济生活、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心理、信仰习俗以及文学艺术、审美倾向等文化传统。原生态民歌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给大家带来了原汁原味、聆听天籁之音的精神享受;另一方面又是打造各地特色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原生态民歌更是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文化研究篇6
[关键词]区域文化;社区教育;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106-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社区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尽管全国各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存在一定差别,但是,区域文化构成了社区教育的思想基础这一事实已被广大教育者认可。借鉴社区教育示范区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以区域文化为基础,结合社区教育资源,并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培训社区成员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对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文化的特征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出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广袤的疆土上又孕育出风格迥异的区域文化。不同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使各区域的文化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质,这些形态和特质构成了社区文化的基本意识形态,对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至关重要。区域文化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民族性
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性。以汉族为例,全国各地的汉族成员均拥有大体相同的道德认同、民族心理、节日习俗,这些文化习俗就是汉族固有的民族特性,汉族聚集区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就会被深深地烙上汉族文化的印记。民族性是全国各地社区教育的文化思想之源,是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人文基础,如同鱼离不开水一样,离开民族文化的社区教育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二)地域性
文化的地域性不全部是以地理和地貌来区分,也包含方言、礼仪、民俗、民风等非物质文化要素。地理地貌和非物质文化有机地结合构成了多彩的区域文化。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呈现出风俗各异的人文风貌,经过历史的积淀,区域文化已是个性鲜明、各具特色。建筑民居中的四川民居与上海民居建筑风格就不相同;菜系中,川菜、鲁菜、东北菜那更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就是在指文化具有地域性。
(三)广泛性
区域文化的广泛性体现在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包括戏剧、歌舞、文学、建筑,又包含饮食、礼仪、习俗、等等,充分了解区域文化广泛多样的特点,在进行社区教育时我们就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文化和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实现区域文化和社区教育的统一协同发展。
二、区域文化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区域文化对社区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社区教育的物质基础,区域文化是社区教育的文化思想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区域文化是社区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社区教育建设的灵魂,是社区教育得以广泛推广的内在动力。区域文化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中具有培育文化思想底蕴、提供内在精神动力、展现具体物化形态的作用。培育文化思想底蕴可以建立一定程度的文化思想基础,进而拓宽社区教育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它为社区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三、发展社区教育需要注意的事项
区域文化对社区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教育与区域人文环境的结合
社区教育要充分考虑该区域的人文环境,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使社区教育建设更贴近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开展日常社区教育工作中,必须要结合当地群众普遍认同的思想价值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区教育的目的。
(二)社区文化活动与社区教育的结合
社区教育推广的文化要与社区群众日常文化活动相关联。社区教育要以群众日常文化活动为发展契机,引导社区群众认识和了解社区教育的目的。群众是社区活动的主体,社区群众通过以自我为主导方式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才有机会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并且使社区文化活动真实反映社区文化发展的方向。因而,在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保证高度的群众参与以真正达到社区教育的目标。
(三)商业文化活动与社区教育的结合
社区教育要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经济支撑,因而商业文化活动与社区教育的结合就成了必然。在商业活动中,营销和品牌推广为文化活动创造了价值。商业上推广的品牌文化一定会与区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商业文化活动,其品牌策划必然会以社区文化为基础,企业通^商业品牌策划推广产品,社区组织也在起品牌传播中完善自身的文化。
四、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
社区教育首先会受到社区成员思想文化水平的影响,同时又促进和推动社区文化环境的建设,它承担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同时又负责把精神文明落实到基层的职责。要达到这些要求,社区教育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诚信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每个群众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社区群众的道德建设要做到:第一,推进社会公德建设。社会公德是每个社区成员在公共交往和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保护环境、助人为乐。第二、履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履行工作职责时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从业人员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有职业道德的群众在工作中都能够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第三、恪守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成员人际交往关系的准则,尊老爱幼、平等和睦、勤俭持家都是家庭美德的例证。第四、加强道德实践,通过坚持不懈、踏踏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促进社区群众素质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2.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
宣传和普及文化知识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决定着群众素质。人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无论要取得通过职业成功来提高生活水平也好,还是要步入仕途也罢,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因此,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就成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普及教育、根治愚昧、创造健康的生活习俗是社区教育的主要任务。
3.发展志愿者团队,维护公共利益
提升社区群众素质,维护社区公共利益是社区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社区教育中,参与者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直接反映出了社区的精神面貌、道德情操和社会风尚,这与精神文明建设高度吻合。因而,发展志愿者团队并加强其培训、提高其素质是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具体措施
1.发挥区域文化的社会功能,建立社区行为的规章制度
文化和道德归根到底只是软约束,以文化和道德为基础的建立的规章制度是规范社区群众行为的必要依据。规章制度的主要功能就是增强秩序。带有奖惩的规则,可以将社区群众的行为引导至合理的轨道。各种规则具有了系统性就可以是相互彼此协调,就更能促进社区健康稳定的发展。通过制度教育引导社区群众规范行为,再通过榜样的典型示范和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将制度规范深深地刻在每个群众的内心,进而使整个社区就会形成一种团队精神的文化。这是一种既行之有效又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
2.组建区域文化讲师团队,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为了能将区域文化推广至社区的每个角落,组建一支专业的区域文化讲师团队是非常迫切需要的,依靠社区教育中心,组织社区内的文化名家、对区域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组成社区文化讲座团队,活跃在区域内的学校、企业、公共场所,从一个社区到另一个社区进行文化专题知识讲座,有效的弘扬特色文化。社区文化教育涉及内范围大、内容广,需要社区内的所有公共服务单位的配合,通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区教育建设。
3.多方合作,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商业文化活动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商业、文化、教育相得益彰。推广区域文化教育离不开各类商业文化活动,如何持续的、广泛的开展社区教育活动需要社区教育中心联合文化部门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区域文化研究篇7
【关键词】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
【作者简介】王文锋,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湖南岳阳414006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4)01-0139-05
区域化是文化产业日益凸显的发展趋势,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近十余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勃兴,有关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日益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基本涵盖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界定、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来源、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比较以及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等主要领域,但大部分研究还是集中在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以及对策研究等应用层面,有关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决定要素及体系架构等基础研究尚显不足。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区域化特征日益凸显,以及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的彰显,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区域化特点。由此,本文以“内外因综合决定论”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决定要素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系统梳理和论述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层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行动建构及科学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一、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分析框架
(一)外部因素分析框架:波特钻石模型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ner)指出,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产业竞争优势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有四项: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及结构和同业竞争。这四大关键要素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来源,再加上机会与政府两个因素,共同构成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完整的“钻石体系”。通过这些要素,波特认为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各条件的状态,也可以评估该国如何创造并转化这些力量,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钻石体系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其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强化或改变其他因素的表现。
尽管波特的钻石模型首先是定位于国家层次提出的,但其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对地区或城市的分析,也被广泛运用于研究产业的竞争力问题。为使模型更具有适用性和本土化应用。许多学者或者增添关键要素或者变单钻石模型为双钻石或多钻石模型,从不同的路径和方面对波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但不管怎样,这些竞争力理论研究都没有超越波特模型的思维框架,特别是有关实证研究,基本都是以此模型为基础,对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展开研究。
在波特的“钻石体系”中,尽管“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这一属于产业内因的因素被加以考虑,但只是四个关键因素之一,并非主导因素。总体来说,波特的钻石模型强调的是国家“商业环境”对产业竞争力形成的作用,从方法论来讲是属于一种“外因决定论”。因此,就本文而言,波特钻石模型仍不失为一种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外部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成熟的理论框架。
(二)内部因素分析框架:文化产业价值链
随着产业内部的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前传统产业的价值创造活动由一个企业为主导逐步分离为多个企业的活动,这些企业相互构成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共同创造价值。产业价值链的形成能有效地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反映价值的转移和创造。文化产业是具有原创性、具备明显知识经济特征和高度文化含量的一种产业。它具有以创意为核心,并伴随着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换成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业特征。这样,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实质是围绕着创意所特有的知识产权的形成、发展、授权、衍化、升值、转化与再增值,将原创性的文化创意在时空上最大程度衍生和发展的价值不断创新和增值的过程。
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构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创意研发,即内容创意环节。这部分的价值创造与增值主要来自于文化内容提供者具有原创性的内容创新,比如艺术家、设计师、策划者的灵感或艺术创造。(2)内容生产,这是文化产业价值链中将上游的创意(或作品)转化成产品的环节。与其他产品不一样,文化产品可以将创意内容以不同的载体形式,不断改进和提高其文化服务价值,实现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增,进而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文化需求。(3)营销推广,这是上游生产制造成的文化产品走向市场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主要的市场参与主体是商、策划人、经纪人、制作人和媒介中介人等,通过他们的各种市场营销运作,文化产品在价值链条中再一次完成价值的转移和创造。(4)传播渠道,即文化产品经由市场到达消费者的通路或中介。没有文化产品销售或发行的渠道,再好的产品也不能到达消费者,也就不能实现产品价值向商品价值的转化和增值。(5)消费者,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的需求是产业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消费者虽处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末端。但对整个价值链条具有反馈和互动作用,直至影响价值链条顶端的产品内容创意。
可见。在文化产业基本价值链中,从文化内容的创意研发,到文化产品的生产制造,到文化产品的营销推广以及经由传播渠道到达消费者,文化产业内部运行与价值创造共经过了五个环节。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正是通过作用于这五个关键环节而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运行产生影响。反过来,借助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这五个关键环节,我们又可以从产业内部去考察影响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决定要素。
(三)决定要素分析框架:基于内外因的综合考量
文化产业价值链理论与波特的钻石模型分别为我们提供了系统分析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内部或外部因素的理论框架,但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是由产业内外部影响因素共同所致。所以,本文以“内外因综合决定论”为分析起点,参照波特基本价值链的样式,对上述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波特钻石模型和内部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文化产业价值链进行整合,建构起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分析框架,如图l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外部层面主要受到政府行为、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以及资源条件等三个方面的影响,而内部层面则主要来自产业价值链条上各个关键环节的影响,包括创意研发环节上的技术创新、内容生产环节上企业的素质、产业和市场方面的产业组织结构以及来自于消费者的需求状况等。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影响其竞争力的内外部因素的各个方面并非界限分明,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交融,共同作用于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二、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层次结构
基于决定要素分析框架,本文进一步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决定要素进行层次结构分析,将其分为三个层面,即基础层要素、核心层要素、潜在层要素,并探讨各层要素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一)基础层要素及特征分析
基础层要素是指影响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所有基础因素的集合,主要包括资源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政府行为等决定要素。首先,资源条件是区域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文化资源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等。根据其形成来源不同,这些资源条件又可分为基本的资源要素(如文化资源、一般人力资源等自然就有的或者不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或成本就能获得的资源)和高级的资源要素(如资本资源、高级人力资源等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投资,不断培育才能形成的资源)两大类。随着区域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资源要素的重要性正在不断下降,而高级资源要素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其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强大支撑。文化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很大的产业,从上游产业一直延伸到下游产业,都需要信息产业、通讯产业、旅游业、金融业以及教育发展等相关产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最后,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中,政府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就我国而言,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政策驱动型的发展,每次文化产业的巨大推进都伴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政府的这种基础性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和经济扶持,适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规范文化市场有序运行,加强对文化企业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等。
基础层要素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的直接影响作用,虽然包含的不同因素各具不同的特性,但都体现出基础层要素的共性特征:一是基础性。基础层要素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其中资源条件为区域文化产业提供各种发展必须的基础性资源,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关的产业关联与支持,而对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政府行为更是构成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推动力。二是多样性。基础层要素本身包括政府行为、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以及资源条件等许多要素,而每个要素又包括许多子因素,这就使基础层要素本身变得更为丰富多样,比如资源条件要素又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文化资源、基础设施等诸多资源要素。要素的多样性丰富了基础层的内涵,同时也使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变得更为复杂。
(二)核心层要素及特征分析
核心层要素是指影响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所有核心因素的集合。所谓核心因素是指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文化企业素质、文化产业组织结构等。第一,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不同的驱动方式。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正处于依靠投资驱动促进文化产业的阶段,少部分城市已经进入或者正欲进入向技术成熟推进时期的创新阶段。在投资驱动阶段,主要是通过承接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文化产品制造产业,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在技术成熟推进时期的创新阶段,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的新型文化产业业态(比如软件开发、3D影视、动漫等)开始成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第二,文化企业作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具体提供者,其企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状况。产业是同类企业的集合,企业是产业构成的基本单元和载体。企业素质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一个产业要提升产业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提升产业内企业的素质水平。提升文化企业素质最核心的在于文化企业战略系统的构建。文化企业战略系统包括文化企业的经营战略、治理结构、营销战略等。第三,产业组织结构、同业竞争等也是构成影响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文化产业是一个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非常突出的产业。这种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一方面有利于文化企业扩大产品市场覆盖范围,降低销售成本,另一方面,也促进企业集聚力量进行技术研发创新,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文化产品的更新换代。所以,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需要培育若干骨干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形成以大企业或集团为骨干,大量中小型文化企业与之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结构。此外,应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同类文化企业在区域空间布局上进行适当集中。形成产业集群。区域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可以促进产业内社会劳动分工,提高产业效率,扩大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形成专业化的中心市场等,而且可以促进同业间文化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激励技术研发创新,降低产业内文化企业间交易费用,尽可能获取低成本竞争优势。
核心层要素属于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部影响要素,是影响区域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而且,从影响结果来看,这些核心层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又是构成区域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比如,技术创新既是影响形成区域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同时本身又构成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层要素具有区域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所有的一些共性特征,比如独特性、延展性、动态性等。独特性是指这些核心要素是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独一无二、不易模仿和难以替代的特有因素。延展性是指由这些核心要素可以延展出一系列其他的相关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性是指这些核心要素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文化企业战略以及相应的产业结构和同业竞争等,都会随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变化。
(三)潜在层要素及特征分析
潜在层要素是指影响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所有潜在因素的集合。所谓潜在因素是指决定区域文化产业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影响因素,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持久和根本的影响,主要包括区域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状况与未来成长能力等。首先,区域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状况反映的是区域内外消费者对区域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是区域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区域文化市场需求包括区域内需求和区域外需求两个层次的需求。有效需求能够不断刺激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有效供给,反过来,文化产业通过提供有效供给来培育和创造消费需求。文化产品及服务是典型的体验性产品,消费者只有在对产品进行体验后才会决定是否购买,这就决定了文化产品在没有被生产出来之前,是很难以预判其未来的市场需求,文化产业投资者投资文化产品就可能需要承担很高的市场风险。所以,引导消费者需求,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培育文化消费的市场环境等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次,区域文化产业成长能力是指区域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能力水平,揭示了区域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发展速度,反映区域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不同于基础层要素和核心层要素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潜在层要素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间接而深远的影响。间接性表现为潜在层要素对区域文化产业的影响作用需要通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层要素和核心层要素而最终影响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比如,在以需求为导向的受众营销年代,文化市场需求(包括潜在需求)刺激文化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调整企业发展策略等,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进而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在层要素影响的深远性主要表现为这些要素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影响的广延性和持续性。比如,区域文化产业的成长能力不仅表现为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一种现实影响,更表现为对未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成长基础和速度。
(四)三层决定要素的相互关系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三层决定要素,即基础层、核心层、潜在层,彼此独立,均有各自的内涵和特征,但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交融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三者的相互作用如图2所示。
基础层要素是核心层要素和潜在层要素形成的基础,不仅可以引导和培育核心层要素,为核心层要素提供资源条件和相关产业支持,也可以引导文化消费者习惯与行为,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需求环境,培育推动区域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潜在因子。而核心层要素,一方面可以刺激和带动区域文化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资源要素的集聚,倒逼相关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及完善,进而为区域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核心层要素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到产业市场需求的变动,而且可以孵化和培育区域文化产业未来成长的生产点。而潜在层要素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隐含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能转化形成区域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基础要素,也可能直接形成区域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见,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并非某层面单方面的要素所决定,而是多个层面多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基础层要素和核心层要素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直接性作用,可将它们称之为直接因素。在直接因素中,核心层要素起主导作用,基础层要素起基础性作用。潜在层要素则是通过直接因素而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产生作用,是一种间接因素,但它是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激励性因素和原动力,是未来发展的关键,需要不断加以培育。
三、结语
区域文化研究篇8
[关键词]区域发展创新演化经济学
一、引言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企业和区域应该按照它们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例如,一个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地区应该专业化于木材生产。但是,随着木材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失业率上升。除非能够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在这里,一个首要问题是能否创造出与当地丰富的资源禀赋相关的新的就业机会。
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制定政策过程中,在新古典理论、熊彼特的研究及投入-产出分析之间的交叉地带,出现了以资源为基础的增长和发展理论。对于这一被广泛运用于诸如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而言,它对政策制定并没有很大帮助,相反,在研究地区和国家中以资源为基础的增长问题时产生了当的混乱。
本文概括了上述主要理论,并且试图在演化经济学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资源的增长和发展理论。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促进增长和发展的资源是知识而非任何自然资源。但是一种自然资源可以作为建立一套复杂的增长能力的起点。这一结论和其它结论可以为制定政策提供新方法。
二、马歇尔的区域发展理论
马歇尔指出:“当一个产业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地点,它很可能长期待在那儿”。(马歇尔,1949,225)对于这一点,他发展了一个“产业区位”理论。这一理论应当被看作整个增长和发展理论的一个特例。根据这一理论,虽然资源可能是一个产业长期区域化的最初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企业,作为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应当是技巧、相互依赖的企业网络和支持制度的集合。
区域发展理论最重要的部分是,长期竞争力以技巧和能力的演进为基础。对技巧的持续的市场需求刺激了训练的努力。市场也存在对知识进步的需求。在产业区域内,“机器、生产过程和一般商业组织等方面的发明和改进有着被即时讨论的优点。”因此,创新能够迅速传播:“如果一个人开始尝试一个新想法,这个想法会被其他人吸收并且与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并且因此成为更进一步的新思想的来源。”(马歇尔,1949,225)
虽然马歇尔强调在产业区域内辅助产业的出现,但他并没有进一步研究这一主题的细节。区域中企业间复杂的分工模式可以从两方面来研究。首先,可以在给定的劳动分工条件下集中分析系统的功能,这个分析可以通过标准的投入产出分析来做。其次,可以研究这个复杂系统如何生成。这方面研究必须强调企业专业化决策及创新活动的顺序。但是企业的某些专业化和创新会从根本上扰乱企业静态的投入产出过程。这两个方面显示了研究静态结构的经济学家和研究企业家创新(或打破旧结构)的经济学家之间的分裂。但是只专注于静态或动态特征可能妨害对区域发展的真实过程的理解。
三、演化经济学
上述讨论强调了在研究区域化增长和发展的演化过程时,目前的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新演化经济学的两位先驱,尼尔森和温特(尼尔森,温特,1982,19)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它建立在这样的假定之上,“经济演化的文字表达似乎可以自然地转化为一种Markov过程虽然它可能处于一个相当复杂的状态空间。”在某一个时间点t,一个产业演化过程的状态用资本存量和每个企业的行为规则来描述。这种状态被用来决定产业的短期行为及在时间t+1时新的资本存量和每个企业新的行为规则。它是企业行为规则的变动,这种变动表明了一个静态Markov过程的全部演化特征。
典型的尼尔森-温特模型处理生产同质产品的产业中生产技术和行为规则的演化。这个模型描述了在给定当前阶段的产业状态(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时,这个状态在下一阶段会如何演变。首先,当前状态被用于定义在已知市场份额、价格和企业利润的产业中短期内经济演化过程。其次,投资决策被看作是企业扩张其收益能力。第三,企业的创新和模仿过程。企业持续地寻找新的生产技术,或复制其它寡头竞争者的技术。如果他们成功,就会增强竞争力。创新也可以由产业外部引入。如果创新成为主流,就会不断提高集中度,即使模仿和大企业的垄断会抑制集中的速度。
四、演化经济学和区域发展
很明显,需要特别设计一个演化经济学模型以研究区域中企业间的劳动分工问题。为了建立这个模型,我们以尼尔森和温特的企业理论开始。根据这个理论(尼尔森,温特,1982,chs.4-5),每个企业都是以大量互相依赖的惯例和由职工执行的任务为基础。在熊彼特竞争的尼尔森-温特模型中,所有这些组织内的多样性被简化为一个单独演化的生产技术和一组固定的决策参数。但是他们关于企业内部复杂性的文字叙述实际上可以被用来对企业创造市场进行研究,这里的企业被特别看作演化过程的结果。
在企业层次上模型的动态过程可以用一个简化的案例来描述。一个企业拥有一片森林,产品是木料。起初,企业只能雇用全能的工人,但是逐渐,它发展起了越来越复杂的劳动分工,包括伐木工,运输工人,苗圃工人,制造特殊用途的工具,等等。可以说,它的劳动分工的发展象一棵越来越多分枝的树。如果该区域中其它企业也发展同样的劳动分工,很明显有一个正在扩展的市场,推动企业的专业化,以一种更低廉的方式供给产品或者供给产品比森林所有者能够提供的产品质量更高。当企业建立以后,它们可能要寻找区域以外的市场以实现扩张。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充分描述演化模型的运行方式。这个模型说明了一个产业部门经济“迂回”的变动程度,即在不同类型中间产品的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劳动的垂直分工。虽然这个模型是在尼尔森和温特的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引入“奥地利经济学”的迂回概念极大扩展了研究议题,包括生产结构创新,中间产品市场的出现及功能,应对上游产品市场的不稳定性的方法,一个上游产业创新效果的传播,迂回程度和整体生产能力的测定。
现在,问题是企业的劳动分工为什么及如何出现。从模型的逻辑和后熊彼特学派的观点两方面,可以认为主要的推动力量是涉及特有产品和生产性活动的创新。因此,一次专业化的原因可能是一种方法的创新(涉及一种中间产品生产的劳动生产力的改进),产品创新(一种特定产品质量的改进)和结构创新。
中间产品市场的创造,发展和消亡过程表明生产的迂回过程的演化并不是一个直线向前的过程。一个已经完成一个重要产品或过程的创新的企业家要判断在一种有重大创新作用的中间产品的生产上专业化是否可行。如果一种专业化相当有利可图,则潜在的购买者被要求给出一个最高价格和所需数量。如果总需求量足够利用企业家的能力并且最终购买者的价格也是合意,那么专业化就会出现,并且产品将以最低价出售。此后,企业家的专业化就是不可逆转的,而且,其它企业可能会进入它的“产业”。企业家(及其伙伴)只能进入次级树。
这里提出的模型只是研究产业动态过程的起点,它完全不同于尼尔森和温特的标准模型。在标准模型中,企业在完全相同的小环境中竞争。但是为了理解完全不同类型的经济行为的长期共存,我们必须突破这种演化模型限制。在我们的模型中,通过引入大量能够被单独创新的不同的生产任务,创造了一个多空间竞争系统,这个系统允许大量行为变量存在。企业能够专业化的原因在于:当一个企业针对它的一个任务进行创新时,它要决定是否在完成这个任务方面专业化。如果它决定专业化,就会以较大规模开发创新。然而企业创新任务的结果作为中间产品,还面临为之创造市场的问题。
五、结论
基于区域资源的增长和发展理论作为对新古典理论的补充已经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许多地区中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就业率迅速下降问题,这一理论有助于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考虑是否及如何改进这一问题。马歇尔一派的理论特别强调发展首先是以知识为基础,其次才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他的理论也有助于将研究聚焦于区域化的劳动市场和企业网络。后熊彼特学派的增长极理论和发展锁定理论有助于促进对企业间的联结进行贴近的观察,这种联结可能在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最近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强调在不同产业中决定创新过程的不同的技术范式的作用,它也聚焦于在促进创新方面产品的供给者和使用者之间联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277.html区域文化研究范文8篇
相关文章:
儿科的专科理论知识范文8篇08-15
最新世界干燥日宣传标语07-25
最新的房产销售工作总结11-22
办公室员工工作总结及未来规划(19篇)10-16
安全生产责任承诺书09-18
学术会议通知09-13
幼儿园专业书籍读书笔记11-22
描写长征的作文11-02
南京玄武湖作文09-21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观后感07-23
今年阜宁师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11-17
2024下半年福建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试时间、科目及大纲(12月7日-8日)11-03
山东职业学院在哪里08-13
中学生操行评语通用10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