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工作中的困难篇1
1、机构情况:*县地方税务局于*年9月1日组建。局机关内设办公室、计会股、人教股、监察室、税政股、征管股6个股室;下设10个乡镇税务所和县城的南城、文秘部落北城管理分局共12个派出机构及征收分局、农税分局和稽查局3个直属机构。
2、人员情况:目前全县地税系统共有人员94人,其中提前离岗、退休人员12人,在岗人员82人。82名在岗人员中,从年龄结构来看,平均年龄为39.5岁,其中35岁以下27人,占32.9%,36至45岁的35人,占42.7%,46至55岁的20人,占24.4%;从政治面貌来看,党员49人,占59.8%,团员22人,占26.8%;从学历结构来看,大专学历的35人,占42.7%,本科学历的21人,占25.6%。
3、税种管理及管户情况:我们地税部门负责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14个税种的征收管理。另外,还负责国务院、省政府授权代征的教育费附加、价格调控基金、河道工程维护费、残疾人保障金、林业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目前,我县地税部门共管理1382户纳税户,其中国有企业66户,集体企业43户,股分合作企业8户,国有独资公司1户,其它有限责任公司97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4户,私营独资企业10户,私营有限责任公司8户,个体工商户1125户。
今年市地税局下达的税收任务为*万元,各种规费收入任务为*万元。
二、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地税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配合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强化征收管理,推进征管改革,狠抓队伍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取得了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各项地税工作的全面进步。
(一)抓收入,为增强地方财力做贡献。今年,市地税局下达我局的税收总任务是*万元,其中工商税收*万元,农业税收*万元。截止12月20日,全县地税部门累计组织地方税收入*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8.8%。其中,工商税收完成*万元,占年任务的98.3%。农业税收完成*万元,占年任务的100%。完成全年地方税收任务指日可待。此外,各项规费收入共完成316万元,占年计划的144.3%。
*县是个半山区小县,经济总量小,地方税源比较少,再加上地方税种种类多,税源零星分散,给征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能在组织收入上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是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认清形势,分解任务,落实收入管理制度。将税收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所和分局,实行月排队,季考核的激励机制,并全面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收入分析会,掌握收入增城因素,及时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税款均衡入库。二是搞好税源调查,强化对18户重点税源的监控,确保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三是加大清理欠税力度。制定了清欠方案,通过清欠通告、下发催缴通知书,实施查封扣押,新闻媒体曝光等积极措施,加大了对历年旧欠的清理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共清理欠税入库76万元,压缩旧欠38%。四是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和抓好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地方税收主体税种的征管工作,对这些税种的完成情况实行单独考核。
(二)抓管理,夯实地方税的征管基础。一是进一步做好管户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地方税税源普查工作,开展对漏征漏管户的清理整顿,规范对个体工商业户的管理,今年以来新办和补办税务登记294户,月增收4万余元,使业户办证登记率达95%以上;二是加强发票管理,推行饮食业有奖发票、发票违法举报奖励办法;建立与国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换车辆税收征管信息,加强在征管等领域的合作;依法实行委托代征,健全社会协税护税网络体系,有效地堵塞了税款流失的漏洞;三是进一步完善单项征管办法。根据税源变化趋势,完善具体征管措施,特别是我们探索总结出的营业税征管办法,在省局征管工作会议上得到交流推广;四是进一步落实好地方税收优惠政策。突出抓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支持下岗再就业,为45名下岗职工减免各项税款1.5万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五是进一步加强税收检查。认真组织实施2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使企业所得税在11月底就完成了全年的任务;开展对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的税收专项检查,查补入库税款45万元;健全稽查责任制,加大查处重大涉税违法案件的力度,选择部分典型案件向社会公开曝光,促进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建立起了正常的纳税秩序。
(三)抓基础,加强地税基层建设。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推进基层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一是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坚持每周二、五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间断,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时事政治教育、勤政廉政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每位税干的政治业务学习笔记均在一万字以上,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加强地税文化建设。我们围绕地税成立十周年,开展了“十个一”局庆系列纪念活动,宣传机构成立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了税干情操,增强地税人发展地税事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层的建设投入,使所所都有交通通讯工具,所所都有小食堂,所所都有配套的办公设施设备,大力改善了基层的工作生活条件。
(四)抓队伍,提高税干整体素质。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的有机统一,一手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一手抓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全面提升地税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以加强县局和基层征管单位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抓好理论学习,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建设,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发挥好一把手的带头作用,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目前,县局班子有一名正职和二名副职,纪检组长的位子空缺,虽然班子少一人,但我们合理分工,一人顶两人干。班子人员虽少,但工作不受影响。稽查局、征收分局局长和各股所级干部共有27人,这些同志以高度的责任心,恪职尽责,忘我奉献,在征管一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教育先行、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认真组织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化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干部防腐拒变能力;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工作,组织了三次执法检查和明查暗访,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不断强化“两权”监督制约,进一步纯洁优化了地税队伍。三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各基层单位坚持每周二、五集体学习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县局先后举办了七次培训,加强对地税干部政治理论、税收业务、信息技术以及财会、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层次的学历,不断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地税干部能力由专业型向复合型的转变。今年有20人获本科学历,4人获专科学历,1人获省级征管能手称号,3人获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五)抓服务,营造良好办税环境。我们坚持建设服务型地税部门,在改进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上狠下功夫,努力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文明、优质的服务。一是政策法规公开透明。利用报纸、电视、电子显示屏、公开办税栏及时公布地税政策和办税程序,加大了对纳税人合法权益、地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保障纳税人的税法知情权。二是涉税审批精简高效。把涉税审批事项由清理前的27项,精简至现在的6项,推行了限时服务承诺,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三是服务方式求新思变。推出了文明用语、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延时服务等服务制度,开通了“地税110”服务热线和服务专车,在征收分局推广“一窗式”办税服务,将纳税人需要向地税部门咨询、受理、核批的所有操作性业务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归口管理,实行一人多窗、一窗多能,初步实现纳税服务方式由过去文明用语、热情周到等浅层次服务向简化办税程序、提高办税效率等深层次的转变,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
(六)抓行风,文明创建成绩斐然。我们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卡》、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听证会、走访单位和广大纳税户,虚心接受社会各界对地税部门工作的批评和建议;派出督查组,深入基层,进行明察暗访,督查税风税纪。对收集和反馈的问题,梳理分析,落实责任,认真整改,务求实效,并着力从教育、制度和监督入手,构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税风税纪有了新的改观,行风评议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在被评议的56个单位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今年,横水、安峪所,均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目前,县局荣获省级“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各基层征管单位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1个,省级“文明税务所”1个,市级“文明单位”4个,市级“文明税务所”3个。
总之,目前全县地税系统上下呈现出一派“人心思上,精神变样,政令通畅,事业兴旺”的喜人局面。整个地税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势态。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当前,我们的工作中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经费极为困难。产生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除了上级局下拨人员工资外和少量的办公经费外,我局几乎再没有其它的经费来源。经费的短缺,严重影响了税收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是我局的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必须建立起局域网,实现征管信息化。而建设局域网,经测算,需要前期投入17万元。由于资金短缺,我局的局域网建设明显滞后,成为全市未建立起局域网的少数县局之一。局域网没有建立起,使我局的征管手段和方式还处于比较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成为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最大障碍。
二是基建所欠外债包袱沉重。为了解决县城南城、北城分局、古绛所和征收分局等4个征管单位的办公场所问题,20*年初,我局在县城建了综合办税服务楼。这项工程建筑面积为2800平方米,加上附属配套设施设备,20*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时,总计投入*万元。这部分资金,除了我们通过自筹、向上级争取支持解决了*万元外,目前尚有外欠*万元。在目前我局没有经费来源的情况下,实在无力偿还这部分外债。可当前清理拖欠建筑工程款、偿还拖欠民工工资,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要求,这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税务工作中的困难篇2
“做女人难,做一个事业有成的女人更难。”这是新时期一些职业女性的真实心态。传统上女性的家庭主妇角色与现代社会对女性的高要求,让一些职业女性不胜其累。___,一名普通的税务干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十多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表彰,先后荣获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盐城市“十佳税务员”、“征管能手”等称号,在省妇联组织的城镇妇女建功立业活动中被评为“巾帼建功标兵”。她是怎么样取得这些成绩的?她又是如何处理家庭与生活的矛盾的?与她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和同事介绍说,这得益于她的“五个一”工程。
业务知识全面,工作上一着不失。
___深知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学习就要被时代淘汰。因此她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刻苦钻研税收业务,加强自身业务技能的提高,为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提高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提高到什么程度?怎样才能让纳税人满足?满足的内涵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___。她作了积极探索。组织税务人员学习报刊上刊登的五星级饭店优质服务的经验,体会那里的服务意识、水平、热情;学习人家注重礼仪风范的方法,从如何打招呼、微笑、谈吐、礼让,到对征收员的工作进行观摩、寻找不足。办税人员的仪表、语言、工作台面、工作纪律、业务学习,一一纳入优质服务的考核内容。在大厅里,对税务登记、审批销售发票、受理申报、咨询服务等业务实行一条龙服务。她走访了工商、邮电、医疗、公安、银行等多家行业窗口,与上百名纳税人谈心交心,借鉴国内外有关税务服务规范、标准、方式,提出了“真心、细心、热心”(“三心”)和“精神风貌满足、工作质量满足、业务素质满足、信息咨询满足、方便服务满足”(“五满足”),从一杯茶、一句话开始,将“细腻服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她以自己过硬的业务为他人树立了榜样。纳税人提出的税收政策咨询,她都能予以清楚解答。从她的口中从不出现“大概”、“可能”这样的词句,总是准确无误地作出回答,使纳税人满足而归。细致的工作,赢来了纳税人的普遍欢迎。优质服务在八分局的办税服务大厅落到了实处。
由于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稽查经验,一些心中有鬼的纳税人看见___来检查工作就心慌,不管绕什么弯子,玩什么手段,变什么戏法,都逃不过___的眼睛。她在从事稽、检查工作的几年中,累计查补税款1000余万元,保证了税收收入,打击了偷漏税,净化了税收环境,维护了税法尊严。
工作实绩突出,争一流一如既往。
无论是在稽查还是在征管,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基层,___都事事争先。“争一流一如既往”,成了她的座右铭。到第八税务分局以后提出了“第一必争,冠军必夺”的响亮口号。成绩的背后是汗水,是艰辛,有着不为人所知的酸甜苦辣。在稽查局的一年时间,共查处案件26起,查补税款150多万元,当事人都表示口服心服,无一起复议、诉讼。到了第八税务分局,作为一把手,她的担子更重了,但她勇于争先创优的意识没有变,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没有变。正是在这种工作作风的影响下,第八分局经常在全县率先完成税收任务,税收征管基础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多次接受上级检查,受到领导高度赞扬。
廉洁自律过硬,拒腐蚀一尘不染。
新时期各种利益矛盾突出,税务工作人员成了一些不法分子攻坚的“桥头堡”。___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税务干部,果断执行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拒绝“吃拿卡要报”等不良行为。在情与法的天平上,___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始终做到十六个字:“心底无私,严于律己,税收为重,一尘不染”。在20__年5月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专项检查中,一纳税人将3000元现金送给___被严辞拒绝后,又托她的朋友送到她家,她认真地做了朋友的工作,取得朋友的支持,依法将查补税款及罚款征收入库。
为了严格要求自己,她提出了文明办税的八项公开: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标准、办税时限、工作效率、社会监督等,增强了税务人员的廉洁自律。“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她说,“是我的钱,我
花得愉快;是我的东西,我用得心安。假如用党和人民赋予我的权力换实惠,别说对不起组织,就是连自己的良心也对不住。”她对分局的成员说:“打铁必须自身硬。只要出于公心,你们尽管大胆地干,有漏子我兜着。”
帮贫济困多年,对群众一往情深。
___作为一名基层分局的领导干部,她除了对下属的生活十分关心,大家在生活中碰到困难也乐于找她帮助。之外,她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帮扶是一往情深的。目前,中国的社会阶层中,除少数先富裕起来的人外,还有一大批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人民群众中的基本阶层,是税务机关在执法活动中接触最多、距离最近的群体,且弱势人群自身经济条件较差、脱贫致富能力较弱,碰到天灾人祸,更是雪上加霜,在征管工作中,___通过访贫问苦、探望孤寡老人、收养失学儿童等活动,表达着自己的爱心。“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她从1999年开始就照顾原合兴乡的一个父母双亡的小女孩,每年提供其学费、生活费,几年来从不间断,捐助财物达六千余元,给予了小女孩亲人般的关怀,让小女孩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暖和,折射出鹤乡地税人无私宽广的博爱胸怀和人本观念。
公私分明可嘉,下基层一马当先。
___丈夫下岗在家,上有四位年逾七十的老人,下有正在上学的儿子,生活负担很重。但她从未向组织上反映过这些困难,更没有向纳税人提及过这些。当局党组决定安排她到乡镇分局工作时,有人劝她向组织反映一下家庭困难情况,被她拒绝了。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怎么能因为个人的困难而不服从组织的安排呢?”她公私分明,顾全大局,愉快地到八分局上班。___在工作上服从领导,下基层一马当先,在家中,她对老人十分孝敬,无论多忙,每个星期天都要和老人们一起度过。她最感到对不起的是丈夫,既没有利用关系为其找一份工作,又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他,家里的事务全由他一个人承包了,她的丈夫说自己已成为家庭“妇男”了。
税务工作中的困难篇3
[关键词] 县乡财政 成因 对策
县乡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的基础环节,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我们整个国家财政收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县乡财政困难较大,已经成为妨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县乡财政能否走出困境,关系到我国公共财政的振兴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一、县乡财政困难的成因分析
(一)县乡财权和事权不一致
从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了以分税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尽管如此,分税制还是很不完善。省以下政府层层向上集中资金,基本权却有所下降,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履行事权需财力与其可用财力严重不一致。
县乡财政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向上集中。中央集中了各地的增值税、消费税;省和地市级政府在集中了县乡增值税、消费税的基础上又集中了一部分共享收入和专项收入。县乡财权残缺,财力大量被集中,大大削弱了县乡的财政实力。在县乡财政资金被集中的同时,基本的事权却在不断下移。县乡政府要提供农业发展、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医疗保健、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资金需求。而在很多国家,通常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负责教育和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几乎常常由中央政府提供。由此出现了财权和事权的严重不一致现象,而这种不一致正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县乡两级财政的困难。
(二)县乡财政收入趋紧,并且地区贫富差距很大
县乡财政的来源主要有工商税、向农民收取的各项税费以及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欠发达,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尚处于发展阶段,难以形成高附加值、高税利的农产品生产、加工系列,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发展缓慢并困难重重,这些都使得县乡政府难以有充足的工商税源。农村费改税之后,取消了乡统筹等面向农民征收的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了农村教育集资等涉及农民的政府性集资,取消了屠宰税,调整了特产税等,这些政策的实施都会造成乡镇财政的大幅减少,进而影响到县级财政。我国目前正加紧农业税的改革,农业税下调直至取消后,县乡财政的缺口必将更大。另外,转移支付制度也存在一定缺陷。
(三)原有债务负担难以消化
一般情况下,县乡财政债务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欠上级财政部门的债务,主要包括国债转贷资金、世界银行及外国政府贷款和周转金;二是粮食企业的亏损挂帐;三是欠银行、企业和个人的债务,主要包括为解决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风险问题由财政兜底的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以及为兴办企业、发放工资、完成财政收入任务等向金融系统和企业、个人的借款。县乡财政原有债务的不断累积迭加使得本来已困难重重的财政更加雪上加霜。
二、县乡财政困难的化解对策
(一)确定县乡财政的职能,促进财权和事权的统一
明确县乡财政的职能。县乡财政职能主要包括生产发展职能、收支管理职能、财务管理与监督职能、公共需要职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等。其中公共需要的职能包括行政管理、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科技教育、公益文化、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应该将涉及省级资源配置和区域范围受益的公共产品,如地区通、基础教育、城建等等划归省级政府,并根据省、市、县、乡的分级体制,实行层级管理。上级政府在核定财政体制时,在财力上要给予县乡政府最基本的财政需要。凡有利于县乡政府职能完善和基层政权建设的事权应下放给县乡,与此相适应,将适宜于县乡征收和管理的税种划归县乡,保证县乡有自己的主体税种,确保县乡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二)发展县乡经济,增加税源
大力扶植和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税源。一是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并合理调整投资结构,注重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二是充分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农、林、水、牧产品,发展多种经营,努力增加农业特产收入,发展以农特产品加工为主的乡村私营股份合作企业和个体经营,并建立一定规模的农贸市场体系,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努力增加财源。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方面对适合县乡发展的工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考虑建在县城或县乡中心城镇,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积极开拓市场,提供较完善的交通设施、商业设施,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鼓励民营资本、外资资本的进入,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县乡各种有利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扩大税源。引导乡镇企业深化改革,使乡镇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通过建立乡镇发展基金、发展乡镇财政信用等形式,解决乡镇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精简县乡政府机构
在转换政府职能、由县级财政统筹预算收支的基础上,强化县乡机构编制管理,合理确定县乡组织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彻底改革县乡机构用人制度,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对一些职能弱化、重叠设置的部门和机构要进行撤并;对从事经营性和竞争性行业的部门单位要使之与行政脱钩。实施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强化监督,提高行政工作的透明度。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强化中央及省级政府对教育、卫生的投入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要以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以中西部及广大贫困落后农村地区为转移支付制度的方向,增加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对现行专项贷款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增加省级财政对贫困县乡的转移支付力度。县级财政部门要建立统一规范、公正透明的补助办法,对自身财力无法保证基本支出需要的贫困乡镇,进行必要的调节,逐步缩小财力差异。建立中央财政对经济困难地区义务教育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和具有导向性的专项工程制度,确保农村中小学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经费的到位,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所需资金。明确中央、省、地市、县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承担责任和比例,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有稳定来源。对于卫生医疗事业补助等支出,也应相应纳入政府预算支出范围,由各级政府统筹安排。中央政府应当在对贫困家庭和贫困地区的卫生保健支出的筹资中起更加直接的作用。
(作者单位:上海京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韩亮.深化我国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前沿[J].2006(8).
税务工作中的困难篇4
——转观念,“适应的”就是最好的,在困境中寻求发展突破口
5月18日,xxx从市地税局调任xx地税局局长。迎接他的是一大堆困难和难题:地税局及各中心所与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党委、政府交流不够,与纳税人关系较为紧张,税收环境差;工作经费因欠进度而未按时拨付到位,职工意见大;离6月底“双过半”只有40天,而税收差进度万元,组织入库压力大。“三大困境”犹如三座大山,压在了第一次当“一把手”的xxx的肩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不破则不立!经过思考,xxx决定从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着手,刷新干部职工对“税源”、“税金”、“执法”的认识,解决思想观念中不适应发展形势的“沉疴”。
党政的支持,就是一笔最大的税源。针对干部职工思想动摇、信心不足、意志消沉的实际情况,xxx与局领导班子立即组织召开了全系统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税收工作会”,深刻剖析了任务完成差的主客观原因,深入分析了增收的潜力和空间,要求税务干部树立“党政的支持,就是一笔最大税源”的新观念,以抓税收的实效来赢得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从5月中旬开始,以局长xxx为首的地税局领导班子分片区深入全县7个中心所和部分乡镇税务所,看税源、察作风,并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联系沟通,以务实的作风和诚恳的态度取得了党委政府对税收工作的支持。
抓大不放小,抱住西瓜勤拣芝麻。5月日晚,局领导分别带领两个检查组对城区内“夜啤酒”摊位逐街逐巷进行专项清理,建立了“夜啤酒”税收台帐。第二天晚上,又集中人员奋战一晚对辖区内“夜啤酒”进行税收检查,共查“夜啤酒”摊位34个,收缴税款元。经此“一役”,让全局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税源无大小之分,“不积沙,无以垒塔;不积腋,无以成裘。”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对大税源进行监控时,还抽派专门力量对路边店、集贸市场、生猪屠宰场、夜啤酒等零星小税源进行清查,并建立专门的“零星税源台帐”,定期收缴税费。在“奋战40天”时间内,就组织清收“芝麻税”万元。
寓执法于服务中,构建和谐税务。“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税收,对纳税人而言都是一种负担,关键是要消除纳税人的反感心理,使他们心甘情愿地纳税,这就要求寓执法于服务之中,构建和谐税务”。这是地税局新任领导班子对税收执法定下的基调。在旺征攻坚战中,房产税收和车辆税收涉及面广,隐蔽性强,且一些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存在强烈的抵触情绪,极易诱发征纳矛盾。地税局领导班子决定改革一下征管方式,将服务融于执法之中,将温和执法与强制执法相结合,尽量减少矛盾。面对一些房主、车主抵触情绪较大、态度蛮横无理、甚至辱骂殴打税务干部的现象,税务工作者耐心细致做好税法宣传工作,温和的态度化解了纳税人的怨气,使他们自愿补缴了各种欠税。货运司机张某,在车辆税清理中谎称其车挂靠在南充某运输公司,xx地税无权对其车辆进行征税,并扬言要投诉地税。执法人员避其锋芒,展开取证,认定张某车辆系个体无证营业,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令其补缴了税款。“温和服务与强制执法”的有机结合,起到了惩处一小撮、教育一大片的目的,实现了税收征纳的良性互动。观念一变天地宽,今年1—7月地税共完成税收入库万元,剔除去年非正常入库,同比增长,增收万元。
——奋战40天,“小税源”引发大动作,在困境中挖掘税收增长点
40天要完成税收入库万元,时间催人,任务压力,形势逼人。地税局全体干部职工实行时间、精力、人员“三集中”,积极改变征管模式,充分挖掘。
细挖掘,“小税源”不小。组织专门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缴税、企业纳税收、重点工程和房地产纳税情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辆税为旺征攻坚的主要目标,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头行动,主抓一个行业的清税工作。县社保局被查欠缴房产税,在税收专管员多次催缴无果的情况下,xxx多次亲自到社保局与社保局领导交涉,明之以理,示之以法,最终使社保局补缴了税款万余元。领导班子的身先士卒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全体干部职工振奋精神投入旺征攻坚战,仅税收专项清理工作一项便组织入库税金多万元。
抢进度,人人肩上有任务。全面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将税收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个征收单位,具体落实到人头。县局领导带头不休双休日,“一天顶三天用”,带领股室负责人深系的征收单位,对税收征管、工作纪律等情况进行明查暗访,督查督办。局长xxx家在南充,但为了打好旺征攻坚战,尽管从xx到南充只有一个小时车程,但他在“奋战40天”内,没有回过一次家。为了收齐税,一些中心所的税务人员,不管是男同志还是女同志,早上5点就起床出发到乡镇,常常晚上10点多钟才能回单位。
精细化管理,“全覆盖”增收见实效。在“奋战40天”时间,以xxx为班长的地税局领导班子一边忙于抢进度,一边思考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几经探讨,决定在全局推行精细化管理,征管人员“全覆盖”到每一个税源。一方面,坚持守土有责,管住看好税源。各征收单位将基本税源、增减因素等情况及时整理上报县局综合业务股,综合业务股再分类建档,将任务分解到各专管员。另一方面,严格发票管理,以票控税。全面推行即开型有奖发票,堵塞税收流失漏洞。5月下旬,县地税局组织4个检查组对城区服务行业有奖发票使用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共检查业户户,收缴旧版定额发票万余元,查补税款万元。
——创新理念,“零距离”产生凝集力,在困境中调动职工积极性
地税局之所以陷入“三大困境”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不善,导致干部职工人心涣散。新的领导班子细挖根源,决定在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以此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信任,大胆放权。xxx上任后,主动与班子成员“零距离”沟通,征询意见和建议,并根据班子成员任职经历,大胆放权副职分管几个方面的工作。分管领导有权处理分管股室的一些日常性问题,只有涉及大额度开支、人事调配等事关全局的工作,才集体研究决定。信任队伍的力量是无穷的,各分管副局长在分享局长“权利”的同时,也分担了局长的“压力”,扣起手抓发展的凝聚力由此而产生。
量材使用,人尽其才。局领导将一些有一技之长,能干事、肯干事的优秀干部调整充实到重要岗位,大胆让其施展才华。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ss,原在cc税务所工作,业务专长一直得不到发挥,该同志意志消沉,工作起色不大。xxx上任后,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他调到稽查局工作。岗位一变,个人才能得以施展,ss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贴近职工,真情关怀。为消除领导与职工沟通“鸿沟”,xxx带头敞开局长办公室,在自己办公桌对面增设两把椅子,随时与干部职工“零距离”沟通,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他们在工作、生活方面存在困难,并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原在cc所工作的xxx,家属长期患病,上有年近七旬的老人,下有正在读高中的孩子。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xxx主动在局领导班子工作会上提出,建议将xxx调回局级机关工作。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文关怀,使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与活力竞相迸发,工作才能与激情充分涌流,班子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人性化管理也不等于人情化管理。今年6月,局纪检组下基层进行明察暗访,发现gg税务所有两名工作人员上班不在状态,纪检组对其作出了“待岗7天,在监察室集中补课”的处罚。在两名同志“补课”期间,xxx找两名同志谈心,交流思想,使两名同志无比感动,对抗情绪倾刻土崩瓦解。
——优质化服务,“多维度”增强满意度,在困境中提升机关形象力
视纳税人为衣食父母,为纳税人服务应是地税部门的职责。然而在以前,大部分职工工作无激情,服务意识淡薄,服务不到位,导致大多数纳税人对地税局极不满意,在“保先”教育分析评议阶段,该局共收集到36条“不满意意见”,满意率达%。针对此状,xxx在干部职工作风整顿会上要求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基层主动服务,全程参与热情服务,简化手续高效服务,尽早介入超前服务,真正体现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
开展服务示范活动,实行“上门服务”。大力开展“送税法上门、送税收优惠政策入户”的服务示范活动,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印制成册,送到纳税人手中,并为他们深入讲解,受到了纳税人的广泛赞誉。xx荣申丝绸厂是下岗职工创办的个体私营企业,由于刚刚投产经营、生产设备不齐等原因,生产经营较为困难。xx地税所干部职工了解此事后,主动多次深入该企业调查研究,为他们出谋划策,同时按相关政策规定,在企业现场为他们办理了免税登记,让企业全体员工感动。
扩大纳税公示范围,实行“阳光服务”。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将办事程序、服务承诺上墙公示,让纳税人及时了解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增强诚信依法纳税意识。将纳税单位和纳税个人的纳税情况在县城繁华地段fg街、rr镇地税所旁等五处明显位置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推行服务承诺制,实行“温馨服务”。大力推行普通话,实行延时服务承诺制,税款征收、税法咨询、群众来访做到热情接待,有问必答,随到随办。若上班时间内不能完办的,实行延时服务,确因工作关系不能及时办理的事务,做好解释工作,并承诺办理时间。实行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对引进的招商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确保当天办结。“三大服务”的深入开展,拉近了征纳主体之间的距离,在“仿先”教育整改提高阶段,“不满意意见”下降到6条,满意率达到%。
有益启示:狠抓落实促发展
地税局从无税可收到有税可收,从有税收不起到应收尽收,从进度差口较大到实现均衡入库,其显著变化的内在原因既有观念上的转变,又有理念上的嬗变,但最核心的一点是,以xxx为“班长”的地税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把提高执行力作为抓发展的根本,始终坚持把狠抓落实作为抓发展的关键,始终坚持把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作为抓发展的最终目标。当前,全县上下正掀起了“加强县域经济转型与推进产业化建设”新高潮,我们的各级各部门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有所作为,无不可以从地税局的变化中得到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提高执行力,狠抓落实促发展,“一把手”要善于带队伍
近年来,我县按照省委提出的“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总思路,对加强党的执行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大胆探索。xx社区治贫的实践证明,旗帜是方向,班子是关键,队伍是基础,发展是目的。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班子是关键,“班长”是核心,“班长”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地税局的干部职工没有变,地税局的领导班子没有大调整,唯一的变化就是“班长”换了。地税局前后对照的显著变化再次证明:“一把手”必须充分发挥好表率示范作用。在面临40天要完成万元税收入库的巨大压力面前,局长xxx放弃星期天,与大家同甘共苦,“一天顶三天用”,奋战在征收的第一线。确保了“双过半”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一把手”必须准确掌握基层实际。抓发展,如果没有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现状,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决策意见,就不可能抓住要害,抓住关键,抓出实效。xxx调任地税局局长后,第一件事召开“收心会”,擂响“奋战40天”战鼓,第二件事是下基层“摸实情”,准确把握全局工作动态。在“40天奋战”之中,他多次深入企业和中心所进行调研,准确掌握了全县税收结构与税收分布情况,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把手”必须不断自我发展。干部看班子,班子看班长。要带队伍,“班子”必须要在“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的关键时期,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新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优良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化干部职工,以一流的业务水平和高超的工作本领带动干部职工。xxx在“40天奋战中”,白天加班加点工作,晚上还要坚持学习税收的相关业务知识和普通话,其精神犹如催化剂,在地税局上下营造了一股“学电脑、学普通话”的学习氛围。
启示之二:提高执行力,狠抓落实促发展,“一把手”要敢于打硬仗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丘陵农业大县,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做强产业升位,大上项目加劲,全力招商提速”。而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经济总量较小、思想观念落后等诸多难题又阻碍着发展的进程,如何促进发展?xxx到xx来,首先就面临着税收环境差、职工意见大、组织入库压力大“三大困境”。但他:面对困难不叫苦,以抓发展的实效赢得党委、政府的支持。以前的地税局,与党委、政府的关系不够和谐,致使工作推进难,局领导多次到县委、县政府“叫苦”,说招商引资企业无税收。而新一届领导班子在面临“40天必须完成税收1200万元”的巨大压力面前,没有到县委、县政府叫苦,而是到企业、中心所调研,充分掌握了全局的税源结构和税源分布情况,为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奠定了基础。“跑上”和“跑下”的两种不同结果表明,困难既可以检验一个干部,更能锻炼一个干部,只要把工作做到位了,就没有攻克不了的困难。面对矛盾不回避,以抓发展的决心激发干部的热情。以前的地税局,因差税收进度,征管经费一直无法到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加之,“一把手”不能从思想上及时正确引导,干部的工作热情丧失殆尽。面对这一问题,局长xxx在充分征求班子成员的意见后,召开了“收心会”,以“40天必须完成万元税收收入”的决心激发了干部的热情。可见,人的因素,是我们攻坚破难抓发展过程最为关键的因素,干部职工的问题解决不好,发展就无从谈起。面对矛盾不回避,以抓发展的行动争得服务对象的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多数纳税对象是很支持的。漏税、逃税、抗税现象的背后,也有执法主体缺位的原因。面对房地产税、车辆税征收过程遇到的一系列问题,xxx坚持“抓税收是为地方发展服务”这一宗旨,动之以情,示之以法,温和执法与温馨服务相得益彰,攻克了税收工作经常遇到的又难以解决的“执法难”问题。现有的执法部门,不是围绕大局抓执法,而是围绕部门利益执法,目的不一样,执法效果就会必然不同。
启示之三:提高执行力,狠抓落实促发展,“一把手”要勇于破陈规
税务工作中的困难篇5
问题与原因
(一)村级包袱沉重,债务化解难。
截止2002年底,全镇十五个村债务总额为664.3万元,村平44.29万元,最多的解放村达83.2万元,村级债务农民人均420.5元。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这些债务主要是因“普九”达标、部分农户欠历年款、和发展地方事业导致的高息借款、村垫付农业税、财务管理不善等方面原因造成的,且村级至今无能力偿还,加税改后村级资金来源渠道变窄,债务偿还就更加困难,导致村级债务逐年叠加,包袱沉重,债务化解越来越难。
(二)农民纳税意识差,农业税及附加征收难。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的比较效益逐年下降,农民纳税意识退化,农业税费征收难一直是困扰镇村两级干部的突出问题。税费改革后,一方面按照上级的要求,农业税及附加征收的主体是财政部门,而基层财政所人员少,一个村财政所只能安排一个人征收,有的甚至两个村由一人负责征收,面对千家万户,他们使尽全力也难以完成征收任务。而镇村干部的角色是协助,到户只能以“做工作为主”,理不直气不壮;另一方面,上级的规定锁定历年债务,不许征收历年欠款,征收了的还要清退,给部分群众造成错误理解,认为历欠款可以不还了。甚至有的农户还说当年的税费不交,到下年不也就成了历欠款,照样可以不还。这对部分交款积极的农户打击很大,致使一些交款积极的农户也不愿意还款了;第三,过去收税,农户可以上交实物,亏损部分村级从三提五统里补贴,而现在只能从农户手中收取现金,从而大大增加了收税的难度。因此,从这三个方面来讲,农村税费改后,农民纳税意识差,农业税及附加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
(三)村级经济实力弱,村级公益事业发展难。
税费改革政策规定,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按照“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策,上限控制,使用公开”的原则办理。但是,在村级实际操作中困难和矛盾重重,一是认识不到位。税改后,公益事业建设投入由村民决策并以村民筹资为主,对于村两委而言,一则怕麻烦,更担心得不偿失,与其一片好心办砸事,而遭“非议”,不如墨守成规顺其自然。对农户而言,因认识不到位,或出于对村两委的不信任,对村两委的提案明知应为而不予支持。二是组织难到位。村级换届选举形成的块块负效应(换选导致村民之间的小宗派小团体之间产生隔阂),使干群关系受到了一定影响,有时直接导致村民代表会议难召集,或即使走到一起也难形成“共识”。三是村级经济脆弱,发展难。税改前,村级经济来源渠道相对较宽,公益事业建设一般由村委会根据村级实际量力而行。而税改后,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有限的资金保村级正常运转尚捉襟见肘,更无力考虑其它支出;此外,村民大会虽同意的建设项目,也因农户收入增长过缓集资困难而不能落实。其结果导致公益事业发展受阻。如停止教育集资后,农村中小学的基本建设投资没有来源,虽然从转移支付中给了一点,但经费还是不足,必将使农村教育的发展受到限制。特别是“两工”取消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路、架桥、文化卫生福利事业等的组织工作更加困难,尤其是一些跨村级的水利工程将更难实施,出现了张推李卸的现象。
(四)镇村两级收入少,工作正常运转难。
我镇是典型的农业镇,工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镇村两级主要靠农业税收勉强维持现状。税费改革后,由于改革方案规定农业税附加最多只能收取农业税正税的20%,而且农业税将在一定时期保持不变,这就导致镇村两级收入大幅度下降,增收困难。据调查,税费改革后,我镇十五个村的可用资金仅有70.23万元,比改革前减少了26.37万元,减幅达27.3%,每个村平均收入仅4.68万元,镇级财政缺口也达到23.12万元。这就使镇村两级经济实力削弱,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困难。
思考及建议
通过一年多的农村税费改革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是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具体实践。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精神,确保改革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针对我镇税费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要按照“巩固、规范、配套、完善”的原则,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解决。
(一)努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总额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象我镇一样以农税为主的镇村两级财力在一定时期内没有了增长的空间,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从根本和长远来看,必须靠发展壮大经济实力来实现。农村经济得不到发展,农民负担难以减轻,减轻了也难以稳定。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职能,抓住农村税费改革的机遇,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千方百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搞好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致富,大力实施开放兴镇战略,引进和培植骨干税源,增强镇村两级财力,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提供保障。
(二)努力化解镇村两级债务难题。
镇村两级长期形成的各种债务,已成为农村税费改革的沉重包袱,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镇级财政紧张,村级资金来源渠道变窄,减债更加困难。因此,在化解镇村两级债务问题上,要按照“区别情况,明确债权,各负其责,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工作思路,逐一进行化解。对于镇政府的负债,由镇政府通过发展镇级经济、盘活资产来解决办法。一是通过拍卖村荒山、坡、渔池等资源使用权和村集体闲置资产,盘活资产偿债。二是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高息借贷,实行降息减债。三是对农民历年所欠国家税收已由村集体垫付的,应根据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执行。
(三)切实解决镇村财力缺口问题。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农民负担的减轻,镇村两级收入相应减少。在财政上出现了较大缺口,要解决这个问题,总的思路是靠自力更生,增收节支,立足于通过改革和发展来弥补财力缺口。一是要下大力精减机构,归并设置过多、过散的事业单位,精简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实现“减人、减事、减支”。二是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节约教育经费,切实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正常需求问题。三是要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规范乡镇和村之间的分配关系。四是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取消村级招待费,减少村级支出。五是合理理财,充分用好现有财力,发展经济,广辟财源。
(四)明确征收主体,规范税收征管工作。
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是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农民负担减轻、不反弹的关键。一是要明确税收征管主体。改革后镇村干部没有征收农业税的执法主体资格,只有协税义务,因此税收征管主体只能是财政部门。二是调整和充实基层征管力量,确保财政征收主体到位,按照“财政干部依法征税、农民群众依法纳税、镇村干部依法协税”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农业税收征管机制。三是改进农业税征收方式,在村或村民小组农户集中的地方,设立固定或流动征收点,实行“定点、定时、定额”的三定征收方式。四是强化政策宣传,不断提高农民自主纳税的意识,由被动纳税向主动缴税转变。五是对历欠税款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保护大多数农户的纳税积极性。六是加强征管队伍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
(五)规范村“一事一议”问题。
税务工作中的困难篇6
一、纳税人自行申报存在的问题
1.纳税人前期准备不足,“年所得”确定及其申报存在困难和不便。
由于认识不够,在过去的一年中,大多数纳税人并未就年度终了后的纳税申报做相应准备,对全年收入没有详细的收入记录,或没有完整地保存收入凭证和完税凭证。这样,对于收入项目单一、集中,或多为大额收入,以及税务机关着重监管的重点纳税人,就年内收入进行申报相对较为容易。而对于收入项目多、次数多、收入分散,每次(项)收入额相对较小,且多为现金收入的纳税人,准确理清及申报其全年所得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2.某些项目的年所得的确定存在难度。国家税务总局已出台相关办法,对各项所得的年所得计算方法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在实际计算时仍存在一些困难。
(1)工资、薪金的年所得确定依然存在一定困难。根据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及附加减除费用的收入额计算。实际上,纳税人每月实际领到的工资并不等于这个“收入额”。有些单位的工资单并不清晰,如对一些免税项目并未单独列出,有些单位将部分税后收入直接转入个人账户,并不在工资单中列示,也没有完税凭证。按照现行政策,许多需要列入工资、薪金所得课税的项目,如旅游奖励、商业保险、认购股票、从雇主取得折扣等收入数额,个人难以准确掌握。
(2)家庭或夫妻双方共同收入如何确定。从目前来看,家庭或夫妻双方共同的财产转让,租赁取得的所得,家庭储蓄及股票投资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等收入,是计入某一特定家庭成员的年所得,还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分割后计入各自所得?如果允许分割,如何分割?这些都会对纳税人是否达到自行申报标准产生重要影响。
(3)有关盈亏相抵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第一,按照规定,对于同时参与两个以上(合伙)企业投资的,合伙人应将其投资所有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加后的总额作为年所得。但对于有亏损的怎么处理没有明确,是否允许盈亏相抵并不清楚。若允许盈亏相抵,相抵后为亏损时,又如何处理?第二,对股票转让所得盈亏相抵为负数的,规定此项所得按“零”填写。除股票之外的其他财产转让盈亏如何处理,以及其他不同类财产有盈有亏时如何处理,也没有明确。因此,对以上有关盈亏处理作出规定时,应充分考虑合理性,否则有可能会出现年收支净额为负、经济处于困境的人仍要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情况。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中部分所得的确定存在一定困难。
对于从股票投资中取得的部分所得,如股份制企业用盈余公积金派发的红股,以及以现金形式派发的股息、红利,在由支付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计入个人股票账户,纳税人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在纳税申报时对这部分年所得进行确定存在一定困难。同时,纳税人能否区分开资本公积金送股与盈余公积金送股也是一个问题。另外,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对价方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股份、现金等收入暂免征流通股股东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那么,这部分所得是否计入个人所得进行申报,如何计入,亟待规定。
二、税务机关实施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纳税申报准确性监控有困难。
目前条件下未能形成有效的相关公共管理部门、支付单位与税务机关之间信息传递的配合机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基础信息的掌握并不完备。同时,各地税务机关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信息传递和共享难以实现。在纳税人所得项目比较多,支付地点相对分散,又多以现金形式取得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自行申报情况的监控存在困难。
2.某些管理措施的具体落实存在困难。
现行申报办法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在每年法定申报期间,通过适当方式,提醒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自行纳税申报。”这一规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主管税务机关难以完全掌握哪些人年所得超过12万元,使提醒义务难以全面履行。二是为纳税争议埋下隐患。纳税人可能会以没有接到主管税务机关的提醒,或以提醒方式不当为由,不履行纳税申报义务。三是提醒申报与《税收征管法》中的通知申报有何区别,提醒是否等同于通知,需要进一步明确。
对纳税人随意变更申报地点,又不报原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的行为,现行办法没有规定如何处理。在实践中,选择纳税地点容易被纳税人作为逃避纳税义务的手段,也易导致地区间税收恶性竞争。如果纳税人变更申报地点不报原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原主管税务机关也无法按规定将纳税人的信息传递给新的主管税务机关。
3.纳税人取得收入后未及时申报的法律责任问题。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国税发【20__】第162号)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处理。《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__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__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但对纳税人取得收入时应进行纳税申报但未按期申报,在次年汇总申报时是否处罚没有具体规定。
4.纳税人自行选择申报方式是否恰当。
现行办法规定,纳税人可以自行选择申报方式。《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采取除直接申报以外的其他申报方式时须经税务机关批准。下位法与上位法的规定不一致,可能造成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申报与受理衔接上出现问题。
我们认为,首先,我国目前对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实行自行申报的制度
设计,超越了目前税收管理的外部基础条件和现有征管技术条件。因此,自行纳税申报的规范和其效果的全面显现,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自行纳税申报的外在环境和条件。其次,从当前看,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纳税人如实纳税申报还依赖于纳税人的诚实,而不是制度约束。在没有其他相关部门提供个人收入信息及有效收入控管制度的情况下,自行纳税申报的积极作用都将趋弱,因此,需要建立起有效促使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制度体系。再次,若没有对依法申报者的有效激励和对违法者的严厉惩处机制,将不利于全民纳税意识的培养,甚至会恶化税收环境。
三、做好自行纳税申报的建议
1.完善自行纳税申报的配套制度。
(1)制定“年所得”的标准计算公式,提供给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机构。统一规定各单位工资单(或个人收入凭证)的标准格式,体现出规定口径计算的“年所得”;扣缴义务人在扣缴税款时必须向纳税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收入凭证和扣缴税款凭证。具备条件的扣缴义务人应在年初向纳税人提供上年度从本单位取得的“年所得”的凭证。
(2)对夫妻或家庭共同取得的收入是否划分、如何划分作出规定,以准确确定每个人的年所得。
(3)取消有关提醒的规定,避免与《税收征管法》中的“通知”产生混淆,或将其修改为:“主管税务机关在每年法定申报期间,可以通过适当方式提醒纳税人办理自行纳税申报。但税务机关未提醒或提醒方式不当,不免除纳税人不履行申报义务的法律责任。”提醒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是税务机关为搞好税收征管而进行的一项纳税服务工作,不应作为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
(4)对申报地点的初次确定给予纳税人充分的选择权,同时对变更申报地点的条件作出明确的规定,对纳税人改变申报地点进行限制。
2.尽快推广个人账户制度,强化非现金结算。
3.进一步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管理,提高扣缴申报质量。
加强对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信息的分析利用,定期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比对,将双方申报不一致的信息作为税务检查的重点。在建立和完善税务机关之间个人信息传递共享机制的同时,强化公共管理部门、金融部门及支付单位向税务机关及时传递个人涉税信息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尽快实现信息及时传递和准确查询。
税务工作中的困难篇7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财税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面临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进一步动员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提高认识,加大力度,扎扎实实地做好财税工作,充分发挥财税杠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调控作用。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2009年,全市财税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去年,在国家宏观形势趋紧、困难加大的情况下,全市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视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市目标,坚持“四个坚定不移”,继续突出“三大重点”,团结奋斗,扎实工作,促进了城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持续协调和谐发展。初步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全市财税工作实现了新突破,迈上了新台阶,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和保障。
(一)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得以充分体现。
据快报统计,2009年全市境内财政收入完成5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完成31.2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收6.5亿元,增长26.3%,是历年来增收最多的一年。这说明全市各级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成果在财政收入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特别是在收入组织工作中,各县(市、区)自觉服从大局,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深刻领会并认真把握市委、市政府实施分类指导的决策,不讲条件、不讲价钱、不计一己之失,特别是新泰、肥城两市和泰山区、开发区自我加压,财政收入增幅均达到30%以上,为全市收入增长、结构改善,最大限度地维护地方和群众利益,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财政收入质量呈现积极向好趋势。
去年,在国家政策调整造成我市地方税收减少2.9亿元的情况下,各级坚持一手抓收入总量扩张,一手抓收入结构改善,特别是各级税务部门自觉服从党委、政府的全局安排,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坚持依法治税,大力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取得显著效果。全市国税部门共完成税收收入25.98亿元,增长22.95%,其中地方税收4.75亿元,同口径增长32.48%;地税部门共完成税收收入15亿元,增长28.69%,其中地方税收11.35亿元,同口径增长26.61%;财政部门共完成契税和耕地占用税2.79亿元,增收1.86亿元。通过各级共同努力,全市地方税收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同口径增长40.88%,列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2.1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64.36%,同口径比上年提高6.67个百分点,扭转了近几年税收收入比重持续下滑的局面。特别是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大幅增长,同口径分别增长28.48%、30.26%和31.54%,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63个、8.33个和3.88个百分点。
(三)财源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以市级工业财源和乡镇财源为突破口,综合运用财税杠杆,进一步加大了财源建设力度。市级拨付资金3500万元,采取财政贴息、奖励、补助等形式,集中支持了重点企业、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了泰山玻纤、鲁能高开、生力源集团等一批骨干税源企业。筹集资金2.33亿元,用于市直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全市共办理减、免、退税6.9亿元,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通过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为全市个体私营业户减轻税负3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此外,市财政拨付资金2100多万元,支持了招商引资和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特别是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运转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市县两级财政投入3500万元,重点支持了乡镇财源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四)支持统筹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优先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发放,不断提高职工个人收入水平。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均月收入增加了200元,各县(市、区)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个人收入水平。二是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市级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达1.33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万元,增长29%。三是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市级用于农业方面的财政总投入达2.26亿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新型合作医疗以及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等方面的资金700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少数民族帮扶以及解决人畜吃水困难等方面的资金1000万元。认真落实“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全市农民减负增收3.33亿元,人均减负增收78.43元。四是高度重视基层财政困难问题。省、市两级财政共安排转移支付资金4.4亿元,平均每个乡镇510万元,有效弥补了乡镇财力缺口,确保了基层政权组织正常运转和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五)参谋助手作用发挥的更加充分。
各级财税部门立足全市经济发展大局,认真研究财税政策,积极主动地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有的放矢地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去年,我市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4.23亿元、争取上级专项资金9.13亿元,对缓解我市财政困难,保障重点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农业税收政策调整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中,由于我市政策把握得准、账算得透,多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基数近3000万元,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的矛盾。
(六)规范管理取得新成效。
各级财税部门积极创新财税体制和机制,财税管理整体水平有新的提高。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都取得了新进展,财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资金分配更加科学、民主、透明。国税部门积极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了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纳税服务、协税护税、征管质量考核、信息化办税等管理机制,优化了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地税部门在实现规范化管理和信息技术强力支撑的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大幅提升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税收征收率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去年全市财税工作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财税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去年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运用辩证的观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政增收的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强势骨干税源少且主要为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产
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企业或产品较少,新上企业或项目尚未形成规模优势。二是收入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全市非税收入比重虽然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67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38个百分点,改善收入结构、提高“两个比重”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三是县(市、区)间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部分县乡财源不丰、人多债重、运转困难,特别是乡镇间发展更不平衡,个别乡镇陷入了无钱办事、无力管事的困境。四是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城乡协调发展的压力加大,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收入分配中的一些矛盾和风险不断向财政集聚,整个财政仍处于紧张运行状态。五是一些单位财务管理不严,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花钱大手大脚,损失浪费严重。对此,各级各部门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认真研究生财、聚财、用财的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壮大财政实力,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力基础。
二、充分发挥财税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要注重发挥财税杠杆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财税杠杆是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财税部门要跳出收收支支的“小圈子”,充分发挥财税的职能作用,统筹兼顾地调节好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要全力支持大项目建设,努力培植骨干税源。抓好大项目建设就是抓住了税源经济的“牛鼻子”。各级必须把大项目建设作为培植大财源的重中之重,整合力量,全力支持,争取尽快形成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税收贡献多的骨干税源企业。在项目的选择上,必须自觉服从国家财税政策的导向,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限制发展的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一律不再给予任何形式的支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效益好、提供税收能力强的行业和产业,要认真落实财政、税收、财务优惠政策,鼓励其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二是积极支持招商引资,广借外力促发展。在完善落实好招商引资优惠和奖励政策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认真研究吃透国家的财税政策,弄清楚引进的项目中是否包含那些能够提供高附加值和对增加地方税收最为有利的关键环节,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绝不能“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是支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税收贡献能力。服务业是现代社会的标志性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大部分属于地方收入,是增强地方财力的有效财源,也是广泛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加快培植旅游支柱产业步伐,大力支持银行、保险、证券和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中介服务、文化娱乐等行业发展,带动和促进全市第三产业上档次、上水平、增效益。四是大力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培植壮大乡村财源。针对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逐步取消的实际,将乡村财源建设的着力点尽快转移到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上来,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扩大招商引资、加强载体建设等综合措施,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
(二)要注重发挥财税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财税杠杆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主要手段。初次分配重效率,主要靠市场来实现;再次分配重公平,主要靠财政来调节。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经济社会进入转型阶段,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和深层次矛盾随之增多。搞得好就能跨过这个坎,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的轨道;搞得不好就会陷入经济衰退、社会混乱的境地。因此,各级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观念,充分发挥财税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着力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继续加大“三农”投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要按照“少取、多予、放活”的方针,继续加大支农财政投入,确保已实行的财政支农政策不能变,支农投入不能减,已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少,而且要随着财力的增加而增加,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二是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牢固树立加快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重的发展理念,将工作重点由生活保障转移到就业保障上来,认真落实关于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积极实施就业援助,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重新获得就业机会。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困难救助、扶贫开发机制,切实帮助解决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城镇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失地失业农民、失学儿童、困难学生和因病因灾致贫户等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今年,市直最低生活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月人均200元,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适当提高标准。要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经济和教育等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三是继续加大公共事业投入,确保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健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落实好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继续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完善教科文财政投入政策,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对纯公益的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公共文化设施要确保优先投入。同时,对学校建设项目,要严格把关论证,严格控制教育举债。积极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对公共卫生医疗救助和疾病控制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增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扶持资金,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源头上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生态市建设和“平安泰安”建设,努力营造“蓝天、碧水、青山”和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三)要注重发挥财政对政权建设的保障作用,促进基层财政实力的增强。
财政是“庶政之母”,保障政权组织建设和正常运转,是财政的首要职责。经过积极争取,我市东平、宁阳两县已基本确定进入了国家扶持范围,岱岳区也有望进入省扶持范围。这充分体现了中央、省有关部门对我市的关心和厚爱。但是,应当看到,中央与省制定政策的原则是帮扶与激励并重,将帮扶力度的大小与自主解困的努力程度挂钩,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一定要抓住这次难得机遇,采取综合措施,上下共同努力,积极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一是要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各级各部门要把控编减人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方面要严把入口、放开出口,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经济利益手段调动单位减人、节支的积极性,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过快增长。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也要严格控编控人,防止将来转嫁为财政负担。人事和财政部门要对各县(市、区)财政供养人员进行仔细核查,对财政供养人员特别是事业单位人员增长过快,又享受转移支付仍然反映困难的,要研究财政限制措施。二是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合理界定县、乡财政收入范围,将乡镇实现的工商税收与乡镇财政挂钩,以调动乡镇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进一步改革现行的财政管理体系,积极推行“乡财县管”,监督、规范乡镇的财政收支行为。三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乡村运转的基本经费。在积极争取中央、省转移支付的同时,市、县两级也要安排一定数额的转移支付资金。在分配对下转移支付资金时,不仅要考虑其困难程度,还要考虑其主观努力程度,将转移支付额度与地方税收增长、收入结构改善程度、精简机构和人员挂钩,建立起奖勤罚懒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确保完成全年各项财税任务
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工作目标为增长20%。各级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抓重点,抓关键,求突破。
(一)要在提高“两个比重”上求突破。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标志。去年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我市“两个比重”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与先进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各级必须把提高“两个比重”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持之以恒,紧抓不放。一是依法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各级要把增加税收作为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的关键来抓,依法治税、应收尽收。要继续突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抓增收,对一些税收秩序较为混乱的地方和行业,进行专项整治,着力解决漏征漏管和偷、逃、骗、欠税等问题,坚决查处随意减税、免税、缓税、先征后返等行为。要加快建立财经信息网,切实推进财政、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的信息联网共享,建立完善税源动态监控体系,将大量隐蔽失控的税源变为可控可管的税源。对这项工作,省政府已经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要大力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借助各方面力量,扩大税收覆盖面。二是要切实抓好非税收入。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性资金,要按照规范管理、统筹安排的要求,积极创新非税收入管理模式,既要有效控制非税收入的不合理增长,又要将合理合法的收入收好用好,努力增强政府调控能力。三是要加强对收入工作的分类指导和考核。无论什么时候,增收都要立足于各地财源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工作指导和指标考核上不能搞一刀切。对经济基础好、发展速度快、税源相对充裕的县(市、区),要求要严一点、目标要高一点。经济基础差、财源薄弱、增收难度较大的县(市、区),虽然目前发展也很快,但提高“两个比重”还需要一个过程,现在首要的任务是打好发展的基础。在考核指导上,既要督促其提高增收的努力程度,又要防止盲目攀比,片面求快求大,甚至弄虚作假。有关部门要按上述要求,尽快研究分类考核、激励约束的办法,以更好地指导促进各地的工作。需要强调的是,在收入问题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绝不允许超越经济发展和税源实际,无税强收、收过头税或虚列收入,人为控制税收入库等,这要作为一个严肃的政治纪律来对待。要加强财政收入征管质量检查和审计,发现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问题,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要在深化改革上求突破。
税务工作中的困难篇8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1、乡镇财政困难。乡镇财政本来是最困难的一级财政。在中国行政体制的链头上,县以下原本就是薄弱环节,拖欠工资、债务沉重、财务虚空屡见不鲜。税费改革后,随着“三取消”的实行,收费、集资的口子被政策堵死,其困难状况更加突出。从长远来看,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成为乡镇财政的主要收入,这项收入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并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很小,而乡镇财政支出却逐年呈刚性增长,发展下去,乡镇财政的困难将会进一步加剧。
2、农民负担出现不均衡现象。税费改革前,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是按田亩负担外,其它费用基本上是按人头分摊的,使得负担比较平均。改革后,以人头征收的提留,统筹转为税和附加形式按田亩征收,这必然出现人多田少的农户减幅大,而田多人少的种田大户减幅少,有的甚至出现不降反增的现象。形成了农民减负,农业增负的局面,这无疑会影响种田农民,尤其是种田大户的生产积极性。
3、大量农村债务给改革后农业税征收带来困难。农村债务沉重是当前农村普通存在的问题。它不是税费改革带来的,也不是能够通过农村税费改革能完全解决的,已引起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改革后的农业税征收中“以债抵税”现象比较严重,给农业税征收工作带来困难。
4、实施配套改革难度加大。改革之初实行的各项配套改革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配套改革的难度不断加大,如撤乡并镇,人员精简,开始清退超编人员,临时工作人员,能顺利进行。再往下去,难度就来了:在编人员,哪一个都不能下,只好采取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如提前退休,轮岗等。这样做的结果是登记在册的人数减少,工资性支出一样不能少,财政供养负担沉重得不到有效解决。
5、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面临资金供给的困窘。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包括修建村级道路桥梁,植树造林,修复水毁工程等等。税费改革之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除严格上限控制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外,再没有其它资金来源了,今后这一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农村税费改革的建议
总体而言,要长期坚持减轻农民负担政策,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中国历史上的几次税费改革,莫不陷入黄宗羲定律的怪圈,开始实行时税费都有所减轻,之后便反弹,农民的负担愈加沉重。我们这一次的农村税费改革,党中央、国务院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付出了巨大代价而进行的,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防止陷入历史的怪圈。
1、继续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确定政府职能,按照政府职能确定机构和人员。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上级政府一方面放权,让当级政府自行决定;另一方面控制上限,不设下限,即不能超编,但可以缩编。不过分提倡提前退休和轮岗,鼓励人员下海,分流。对乡镇政府实行改组,进行职能分流,对目前的农机、农水、林业等政府派生机构剥离出去,组成服务于农业的公司;对派出所、法院、工商、税务等社会性管理机构按经济区域设立,乡镇政府只保留8―10人,主要发挥协调作用,以及宣传中央有关的政策。
2、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有能力的省市也要加大对县,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基层财政的困窘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是有困难的,而基层财政困难会影响到基层政权的运转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从建国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们国家一直实行重工轻农政策。农业为工业化发展输送了大量的血液。这些年来,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也该是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了。
3、进一步完善农业税费改革。针对农民负担苦乐不均现状,对种田大户按耕种田亩面积分成若干等级,予以税收减免优惠,优惠起点可以设为5%,耕种面积扩大,依次递增,但最高优惠限额控制在20%之内。对不承包土地,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农村居民,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经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收取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村内集体公益事业。这样,一方面能调动种田大户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遏制农村土地抛荒现象。
4、进一步改革财政体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只涉及中央和省一级财权,事权的划分,省以下政府财力分配当时没有确定,之后也未取得明显进展。地方各级政府在执行分税制时,多是强调上划部分,忽略转移支付部分,乡镇政府处于行政序列的最低层,收入得不到保障,却承担了基础教育,计划生育等许多本应中央政府承担的职能。因此,应进一步改革财政体制,明确省以下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让各级政府都有自已的主体税种来承担相应的事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农村“三乱”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332.html税务工作中的困难范文8篇
相关文章:
蝴蝶面具制作方法10-14
生活早安心语朋友圈摘录01-12
一些致自己的话语11-02
心情不好发朋友圈说说11-02
医院副院长一岗双责述职报告12-10
会计实习岗位实习心得12-28
物业春节停工通知12-07
故宫的导游词11-16
消防作战训练安全心得体会08-16
落叶作文托物言志12-05
历代名人故事10-26
给父亲的一封信08-10
最新《白蛇:浮生》观后感08-10
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评语【7篇】11-17
小学班主任评语(优秀5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