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摆在“四稳”首位。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需要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蓬勃发展的新产业、新生态,可丰富就业扩容“工具箱”、创造多元就业机会,在稳就业工作中大有可为。
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其普惠特质持续释放就业的倍增效应。一方面,平台用户基数大、商户多、空间广,为低成本创业和灵活就业创造了可能性。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职工总数为4.02亿人左右,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到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另一方面,数字生态连接线上和线下,创造出新的就业机遇。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统计显示,腾讯微信生态拉动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超5000万个。平台企业依托高效的数字生态,拓宽就业空间,对稳就业、促就业和就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工智能的深化应用打开了就业新疆域。根据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的数据,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突破500万大关,其创造新岗位的潜力无可限量。同时,作为通用技术,人工智能也为传统行业的人才升级带来了巨大空间。这既是扩容,又是提质。例如在医疗领域,AI辅助诊断技术日臻成熟,催生了对医疗数据分析师和AI训练师的大量需求;智能驾驶技术突飞猛进,自动驾驶安全员、高精地图工程师等新职业应运而生。
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大有就业潜力可挖。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据智联招聘的数据,2025年2月,汽车机械工程师招聘同比涨幅40.2%;充电桩设计、汽车零部件设计岗位增速分别为31.2%、23.2%。近日,人社部、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人力资源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深度协同的发展模式,有望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欲稳就业,必先兴产业。2024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千行百业加速“向新”“向智”发展,就业市场自然也会有“源头活水”来。各界要加力协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深挖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促就业潜力,加强人才培训、人才服务,推动经济增长与就业民生同频共振、行稳致远。(央广网评论员 万玉航)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1953.html央广财评|深挖“三新”产业富矿 打开就业广阔空间
相关文章:
【理响中国】如何理解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05-18
情以舍为尊情感美文08-31
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01-19
药店活动总结范文08-16
小学生介绍信09-12
个人月收入证明08-24
2025银行实习心得范文01-30
《要事第一》读后感11-23
传统文化演讲稿09-20
对联四味书屋原文鉴赏12-07
大学国家助学金个人申请书09-07
2025年贵州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及科目:实践技能6月14-25日 医学综合8月22-24日05-20
2025上半年西藏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1月7日10:00起报考)01-07
2024湖南工程学院在湖南怎么招生的11-17
期末学生评语最新14篇08-02
谐音趣味歇后语09-06
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内容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