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这句俗语你熟悉吗?大家好,我是央广网记者王晶。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今年“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三夏,也就是夏收、夏种、夏管,是全年农业生产大忙时节。有人会问了,为何这么重视“夏收”?“夏收”是当前“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实现夏粮丰收对于保障民生福祉、稳定物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5月26日,“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截至6月18日,收获进度已达96%。目前,除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麦收还将持续到入秋之后,西南、黄淮海等重点麦区收获均已圆满收官。
这几天,通过多方采访,我发现今年“三夏”生产“科技范”满满,农机成为推动麦收“加速度”的关键力量。有这样一组数据,国产每秒9-10公斤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已成为跨区作业的主力机型;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效率比5年前提高了30%以上。由此可见,备受关注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加速释放,在今年的这场夏季麦收当中,就有了很好的体现。
实际上,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减损就是增收”,粮食从田间到粮仓的每一个环节,减少损耗都意味着产量的直接增加。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减少机收损失,各地做出很多积极尝试。以湖北钟祥为例,联合收割机搭载“北斗”系统后,不仅能精准高效完成收割、脱粒全流程作业,还能直接实现装车转运烘干,整套流程下来作业效率提升约30%。根据专家团调度的情况来看,今年夏粮产量预计不低于去年。
农业农村部表示,预计今年全国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继续控制在1%以内的较好水平,为夏粮丰收到手和全年粮食稳产保供提供有力保障。
广袤无垠的麦田,于当下而言,不仅是我们应对各类挑战的底气,更孕育着无限希望与发展机遇。夏收推进的同时,夏种也在同步展开。今年“三夏”期间,还有越来越多“90后”“00后”的新农人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他们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现代化,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也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稳固,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2271.html晶采观察丨夏种接力夏收 看懂“中国饭碗”里的科技范儿
相关文章:
赛龙舟、包粽子、品民俗……临近端午 各地节日氛围愈发浓厚05-26
巴浦洛夫的名言12-23
描写树的优美句子摘抄10-05
工业生产实习报告09-18
医院出纳员工作总结(五篇)08-09
离职证书11-14
最新供货商诚信协议书优秀08-10
网站策划书07-16
女结婚邀请函01-07
激励初三学生的演讲稿09-27
公务员军训个人心得体会800字08-16
学生会竞选稿07-16
春天开放的花朵拟人句01-12
第一次帮妈妈做家务作文300字10-24
古时候的名言08-31
难忘中秋节作文300字08-10
海南三亚理工学院有什么好专业02-19
二本分数线陕西是多少啊 陕西省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08-30
大班美术中秋月饼教案01-03
中班数学教案08-10
湘绣旗袍阅读答案08-02
快妈妈的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07-20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