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6月21日,浙江杭州淳安千岛湖进行了水上夏收。渔工们下网捕鱼,一网就收获了8万多斤鲢鳙鱼,岸上观看的游客们也一起分享了丰收的喜悦。
随着渔工号子越喊越急,渔网逐渐收拢,平静的湖面瞬间沸腾,上万条鲢鳙鱼跃出水面,银光闪烁间浪花飞溅,湖面鱼跃人欢,热闹非凡。恰逢周末,不少游客专程赶来见证了这场渔业丰收。
近年来,淳安县积极探索并推进“保水渔业”产业的发展,创新打造了“以鱼护水、以鱼净水、以鱼富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此次巨网捕捞的鲢鳙鱼正是“保水渔业”的生态主力军,它们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食,通过科学捕捞既能净化水质,又能实现渔业增收。
福建罗源:夜收鲍鱼怎么收 罗源海上牧场迎丰收
福建福州的罗源湾海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鲍鱼养殖区。这段时间,这里养殖的鲍鱼迎来了采收和销售旺季,每天晚上开始一直到次日凌晨,罗源湾的海上牧场星星点点、灯光闪烁,一派繁忙景象。鲍鱼采收为什么要在晚上进行?夜收鲍鱼背后又有什么讲究?接下来,我们跟随记者到罗源湾的夜收现场去看看。
海上牧场夜收忙 3万吨鲍鱼迎来丰收季
福州市罗源县的碧里乡是罗源湾海域养殖鲍鱼的主要乡镇之一。眼下,这里养殖的3万多吨鲍鱼迎来了丰收季。养殖吊笼就像一座鲍鱼的“公寓”,里面每一层都住着新鲜的鲍鱼,渔民们把吊笼垂直地放入水中进行养殖,这样的养殖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而且鲍鱼生活在不同的楼层当中,也不会因为过度聚集导致缺氧死亡。
吊笼里的鲍鱼大小都差不多,这是因为在鲍鱼生长到七八个月的时候,渔民们会对它们进行一次分苗,就是把个头大小差不多的集中在一起进行养殖,主要是为了让鲍鱼不抢食,均匀地吃到饵料,这也为现在的分拣工作节约了不少时间。
海温升高鲍鱼夏眠 "南鲍北养"北上避暑
鲍鱼对海水的温度非常敏感,当海温超过25℃的时候,鲍鱼就会进入“夏眠”阶段,不仅吃的少、代谢慢,还会停止生长;当水温超过29℃,鲍鱼的死亡率就会上升。因此,这片海域养殖的个头偏小、还不能上市的鲍鱼就要像“候鸟”一样坐船北上避暑,等到十月份海温下降的时候再回到南方来安家。
海上牧场"夜收"忙 鲍鱼为什么晚上收?
另一部分个头大的,就要赶在海温升高之前收获上市。这段时间,渔民们都会从晚上七八点钟一直忙到凌晨二三点,因为晚上的气温比白天低,鲍鱼的活跃度就比较高,收获上来肉质也会更好,所以这就是要在晚上收获鲍鱼的原因。
在平台上完成分拣装框之后,鲍鱼被运到岸边,很多装着活水的运输车正在码头等待。一部分的鲍鱼会直接运往各地的海鲜市场,还有一部分会运往当地的加工厂,这里的忙碌也是从晚上开始。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2347.html初夏时节渔货满仓 特色产业绘出乡村振兴好“丰”景
相关文章:
【中国那些事儿】美媒:中国电动车“成功密码”圈粉全球 美国逆潮而动筑壁垒07-15
描写秋天树叶的好段摘抄10-11
早安朋友圈说说09-27
秋天说说感言08-23
实习生申请辞职报告理由年12-31
提成协议书09-06
教师节小学广播稿08-12
天鹅湖的作文12-24
美在你身边作文08-23
难忘的一次作业作文08-17
初中英语作文:我最喜欢夏天带翻07-23
2024年暨南大学在青海招生情况11-27
《找朋友》教案11-13
雨水节气文案简洁唯美02-19
古风个性朋友圈心语文案01-02
补充医疗保险流程范文8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