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此次发布两项指南是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进一步落实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具备人工智能素养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能力需求。学校是提升公民素养的主阵地,只有在中小学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才能为青少年铺就一条适应未来的成长之路,培养出既有技术能力又有使命担当的创新人才。
提升学生适应智能社会的核心素养。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我国迅速普及。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将其纳入人工智能整体发展一体部署推进。学生会用、善用、不滥用人工智能,基础在于具备人工智能核心素养,形成适应智能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通过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适应智能社会的核心素养。具体来讲,就是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培养与基础认知,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与基础应用,高中阶段注重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通过知识、技能、思维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培育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素养。通过分层递进的课程设计和跨学科融合教学,强化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系统性认知,强化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化学习筑牢根基。
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最大特色在于结果获取的容易性,只要在对话框中输入请求,就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答案。这无疑让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轻松。但若学生总是依赖人工智能获得答案,就失去了从错误中学习和从探索中学习的机会,而这正是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为防范学生因过度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弱化独立思考能力,指南从制度规范、教学引导与角色定位等维度建立系统性防范机制,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并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从源头上杜绝“代劳式”使用行为。人工智能时代,学生要学会合理利用人工智能,让它成为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辅助工具。
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创新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变得更加重要。人工智能本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的工具,其高效性源于对已有信息的整合,而非真正的创造力或批判性思维。人工智能模型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训练数据的质量,如果训练数据存在偏差、不完整或不准确,人工智能生成的答案也可能出现问题,甚至可能隐含偏见。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不会质疑人工智能给出的结果,就会产生风险。批判性思维在人工智能时代尤为重要,为此指南要求,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可靠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应用、创新能力和信息甄别能力,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数据安全意识和技术伦理认知。
当前,多地已在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在人工智能教育实施中,要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确保技术赋能与教育本质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储备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此次发布两项指南是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进一步落实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具备人工智能素养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能力需求。学校是提升公民素养的主阵地,只有在中小学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才能为青少年铺就一条适应未来的成长之路,培养出既有技术能力又有使命担当的创新人才。
提升学生适应智能社会的核心素养。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我国迅速普及。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将其纳入人工智能整体发展一体部署推进。学生会用、善用、不滥用人工智能,基础在于具备人工智能核心素养,形成适应智能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通过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适应智能社会的核心素养。具体来讲,就是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培养与基础认知,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与基础应用,高中阶段注重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通过知识、技能、思维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培育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素养。通过分层递进的课程设计和跨学科融合教学,强化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系统性认知,强化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化学习筑牢根基。
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最大特色在于结果获取的容易性,只要在对话框中输入请求,就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答案。这无疑让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轻松。但若学生总是依赖人工智能获得答案,就失去了从错误中学习和从探索中学习的机会,而这正是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为防范学生因过度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弱化独立思考能力,指南从制度规范、教学引导与角色定位等维度建立系统性防范机制,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并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从源头上杜绝“代劳式”使用行为。人工智能时代,学生要学会合理利用人工智能,让它成为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辅助工具。
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创新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变得更加重要。人工智能本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的工具,其高效性源于对已有信息的整合,而非真正的创造力或批判性思维。人工智能模型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训练数据的质量,如果训练数据存在偏差、不完整或不准确,人工智能生成的答案也可能出现问题,甚至可能隐含偏见。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不会质疑人工智能给出的结果,就会产生风险。批判性思维在人工智能时代尤为重要,为此指南要求,教师要向学生推荐可靠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应用、创新能力和信息甄别能力,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数据安全意识和技术伦理认知。
当前,多地已在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在人工智能教育实施中,要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确保技术赋能与教育本质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储备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3.html人工智能教育指南深意何在
相关文章:
胃癌筛查困局有望破解:AI影像分析推动胃癌早筛智能发展06-26
微信伤感句子85条06-30
早安心语朋友圈摘录64条06-16
家长感谢老师暖心的话11-09
常见唯美早安感言09-14
新员工实习期个人工作总结06-24
初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三篇)10-23
工程管理实习报告10-08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400字09-27
《首义精神耀千秋》读后感400字08-10
学生家长会上家长代表发言稿07-26
学生暑假读《老人和海》有感-读后感07-17
猫和老鼠的作文童话01-10
难忘小学生活的作文11-26
小核桃的自述作文400字11-14
军训给教官的一封信08-01
2024年福建执业医师医学综合考试报名缴费入口(已开通)08-03
2024年上半年湖南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合格标准:60分08-03
小学校长怎样做好工作总结08-16
油的广告语01-16
五班班级口号09-20
自我介绍三年级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