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创办的《救国时报》,对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发动海内外同胞团结抗战、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等,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抗日英雄赵一曼的丈夫陈达邦,在巴黎负责《救国时报》的印刷工作。而这份报纸跨越万里,更与在林海雪原中抗战的杨靖宇等东北抗联将士血脉相连。
新华社专访赵一曼的孙女陈红与杨靖宇的孙子马继志,通过《救国时报》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透过这份承载着革命先辈心血的报纸,白山黑水的风雪与塞纳河畔的灯火,仿佛凝结成永恒的精神坐标,照亮着一代代中国人前行的路。
记者:郎秋红、颜麟蕴、孙鹏程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4551.html一份《救国时报》的时空对话
相关文章:
悲伤的句子54条11-19
简单的早安心语朋友圈10-19
温暖的话语简短07-17
党建季度工作总结范文08-09
骨折事故赔偿简单协议书11-30
安全责任协议书09-13
责任承诺书08-20
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12-28
读书心得分享创意11-13
软件开发工程师个人简历11-02
观《功夫梦:融合之道》有感06-09
六一儿童节一年级作文12-31
以早为话题的作文12-28
捉泥鳅六年级作文12-24
天津2025年上半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报名入口已开通05-08
北京工商大学有哪些专业01-22
初中毕业后想学汽车维修技能去哪里比较好?10-10
班主任心得体会总结10-23
创意大雪节气文案12-16
预防艾滋病标语很有创意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