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洛阳5月21日电 题:越过千年,龙门石窟何以永葆“容颜”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李贵刚
初夏时节,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内,“文物医生”李心坚手拿专业文物修复工具,正在清理一件文物残片的历史浮尘。27年来,这位“文物医生”一直致力于让这片千年石窟群“美颜”永驻。
近几年,李心坚带领团队在修复文物、维保石窟之余,还承接了十余个文物保护项目。一丝不苟间,他们已完成佛龛残片的清理、粘接,在李心坚的指导下,开始填补缝隙。
5月20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的“文物医生”对文物进行修复。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这些“文物医生”日常“会诊”的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现存2000余个窟龛、逾10万尊造像。2000年11月,龙门石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千年前,古人的智慧让龙门石窟惊艳世界。自建成至今,其一直遭受自然侵蚀、裂隙渗水等“病害”侵扰。
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馆员马朝龙20日告诉记者,20余年来,龙门石窟在石窟保护与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对奉先寺等多处石窟群进行“大修”。譬如,1971年,龙门石窟开始第一次大规模修复。2021年,奉先寺被脚手架与防护网包裹,披上了“手术衣”。
为了让龙门石窟一直保持最佳“容貌”面向公众,除了本体修复、修缮外,保护和利用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如今,龙门石窟已应用了3D打印等数字化修复技术。
5月20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展示已完成修复的唐代佛头。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在一些自然坍塌的窟龛里,龙门石窟研究院的“文物医生”开展三维数字化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3D建模、打印,以此复刻出的“文物”再安装到窟龛中,既达到修复效果,也实现了对文物本体的保护。
同样是为了龙门石窟“容颜”永驻,从事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张国锋和团队已为其“画像”多年,他们通过三维数字化扫描等技术,为龙门石窟建立“数字化档案”。
20世纪30年代,《帝后礼佛图》浮雕等文物流失海外。
为此,龙门石窟研究院依托高精度数字资源,开展残损文物虚拟复原及流散文物虚拟复位。如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单位,对散落全球的石窟碎片进行三维数据采集。
张国锋介绍,目前,已将陈列在美国的“皇后礼佛图”与龙门石窟宾阳中洞浮雕残壁、文物碎块“数字复活”,让其真实“容颜”显世。
他称,与早期的绘图、翻模及黑白照片等记录方式相比,三维数字化扫描,可不接触文物本体实现复原误差0.03毫米以内,色彩也几无差别。
在龙门石窟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杰看来,无论是文物本体修复还是建立“数字化档案”,其目的就是让不可移动文物“还原”或“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石窟文化,让历史文化遗产世代长存。(完)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463.html(文化中国行)越过千年,龙门石窟何以永葆“容颜”
相关文章:
vivo X Fold5首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技术:首次实现-30°C正常供电06-09
夏至快乐祝福语06-16
中秋诗词名句10-11
适合大年三十发朋友圈的句子07-20
宿舍检讨书05-23
工作失职自我的检讨书10-26
无违章保证书08-15
雷锋月演讲稿03-10
销售客服简历01-07
竞选班长优秀演讲稿08-22
校庆邀请函07-17
假如我会变作文四年级01-13
考试常见语法动词语态01-09
高一的书信10-12
秋天的银杏树作文07-23
2025上半河南幼儿和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入口:http://ntce.neea.edu.cn/ntce/04-21
基金,期货,股票属于大学里的什么专业?11-03
河南2024年10月证券从业资格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10月22日15时10-20
中班英语教案杯子07-12
培智班主任工作总结09-23
幼儿园中班《葡萄熟了》教案09-14
《美女篇》原文及翻译赏析08-23
环境检测新员工自我介绍11-09
物流工程新技术范文8篇08-15
档案自查报告07-25
优秀教师颁奖词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