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从潮涌津门的“和合答卷”中读懂“何以中国”

时间:2025-08-12 17:45:56 19

  海河汤汤,流淌着千年文脉;津门巍巍,见证着古今和合。当“何以中国”的时代叩问遇上天津这座河海相拥的城市,便碰撞出独特的文化回响。8月9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幕,这场以“河海津韵”“津非昔比”“天下一家”为篇章的文化盛宴,如海河上的航标,指引我们从天津的烟火与风华里,读懂“何以中国”的深层密码。9Fi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中华文化的悠悠长河中,“和合”二字,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国家观,以及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潮涌津门的生动实践,书写着“何以中国”的时代答卷,为我们解锁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提供了新视角。9Fi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河海津韵”里,藏着中国文化的根与魂。天津的“河”是运河漕运的帆影,“海”是大沽口的潮声,河海交汇间,孕育出兼容并蓄的文化基因。杨柳青年画里,工笔重彩与民间故事和合,是“各美其美”的生动注脚;“泥人张”指尖,泥土与匠心和合,捏出市井百态的鲜活;五大道的小洋楼,中式砖雕与西洋拱窗并肩,诉说着“和而不同”的包容。这些文化符号,正如黄河与长江的交汇,在碰撞中成就更壮阔的文明长河——这便是“何以中国”的文化底气:于传承中守正,于交融中创新。9Fi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津非昔比”中,写着中国发展的力与智。从近代工业的发轫地到如今的科创高地,天津的蜕变是中国发展的缩影。天开高教科创园里,高校实验室的灯光与企业车间的机床“对话”,是创新与产业的和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上,天津港的集装箱与北京的科研数据“牵手”,是区域协同的和合;智能工厂的机械臂与老师傅的经验“互补”,是传统与现代的和合。这种“新旧和合”的发展智慧,恰如《周易》所言“生生不息”,既扎根脚下的土地,又眺望远方的星辰——这正是“何以中国”的发展逻辑:以实干破题,以协同致远。9Fi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天下一家”间,透着中国担当的情与怀。天津港的巨轮,一边载着北方的杂粮驶向非洲,一边运着欧洲的设备进入内陆,这是“和合共生”的现代演绎。活动现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华留学生、在津外国友人分享了自己与天津的不解之缘,为即将召开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送上祝愿,不同语言在海河岸边交融成“天下大同”的旋律。从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队到如今驰骋在“一带一路”上的班列,中国始终以“协和万邦”的姿态拥抱世界,天津作为海陆交汇的枢纽,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这便是“何以中国”的大国胸怀:以开放谋共赢,以共情暖人心。9Fi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让世界听见中国“和合之声”,看见中国“奋进之姿”。海河的水还在流淌,津门的故事还在续写。“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的天津篇章,让我们明白:中国的文明密码,既藏在故宫的红墙里,也写在天津的胡同里;既刻在古籍的字行间,也映在市井的烟火中。从河海交汇的包容,到古今偕行的智慧,再到天下一家的担当,天津用自己的“和合答卷”告诉世界“何以中国”。答案在传承的基因里,在奋进的脚步里,更在每一个普通人对“和合”的向往里。(刘诗良)9Fi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4853.html好评中国丨从潮涌津门的“和合答卷”中读懂“何以中国”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新发展理念引领毕节“越重山”06-04

实用的优美的早安问候语44条07-05

小学家长会后家长收获感言12-09

夸人唱歌唱的好的话07-26

服务礼仪培训自我评价07-17

招新策划书08-23

女职工演讲稿11-04

教师节感恩老师演讲稿09-27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心得08-16

国庆节见闻和感受作文01-02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作文800字11-19

清明节的初三作文11-16

初三作文:留一点梦想给自己800字11-16

2025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7月23日至8月13日 环球经济师面授集训营线上重学班04-22

2025上半安徽幼儿和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入口:http://ntce.neea.edu.cn/ntce/04-21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在哪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08-19

我的同桌阅读短文答案10-11

小学生冬季安全教育知识培训试题07-22

《王风・黍离》原文及翻译10-26

文言文虚词则的用法素材10-05

清明节手抄报简笔画04-03

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语09-10

简短欢迎词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