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歌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集合]
一、古诗简介
《赤壁歌送别》是唐代伟大人的一首七古。此诗前四句讲的是之战,突出周瑜的事迹;后四句则是时有感而发,希望友人经常来信报告佳音。全诗把歌咏和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并突出前者。作品格慷慨,蕴含了作者济时救民的思想感情。
二、翻译/译文
犹如二龙争战以决雌雄,赤壁一战,的楼被一扫而空。烈火熊熊焰烟冲天,照耀,周瑜于此地大破曹公。君去大江观看青碧澄明的,看到了当时留下的大鲸演行争斗的遗迹。请您将实地的观感一一写信给我,使我看过信后也大快一下壮心。
三、注释
1、二龙:指争战之双方。此指和孙权。雌雄:指输赢。
2、“赤壁”句:建安十二年(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与在赤壁作战。周瑜用黄盖诈降计,“盖放诸同时发火,时威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涨天,人烧溺死者甚众”(见《・吴书・周瑜传》。
3、沧江:指,因古时较清澈呈青苍色,故称。望:一作“弄”。
4、鲸鲵:大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杜预注:“鲸鲵,人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此指与孙刘联军鏖兵的军队。
四、赏析/鉴赏
从此诗题目可以看出,诗人的创作意图在于把歌咏赤壁和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并突出前者。
全诗八句,前四句讲的是的事迹,后四句则是时的有感而发,形式上组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段落。使人惊异的是,在前半短短四句中,就成功地完成了的任务。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赤壁之战,曹操用大量军队,深入东吴国土,一心要同周瑜“决”战,“争”雌雄。周瑜虽处于劣势,但能化不利利,以火攻取胜,曹操只落得全军溃败的下场。上述内容在这两句诗里艺术地得到表现。上句化用《》里“龙战于野”的典故。“二龙争战”是魏吴相持的象征。下句以突如其来之笔,直接写出了赤壁之战曹操水师以失败告终的结局。“楼船扫地空”五字颇见妙思。曹军楼船集江面,构成庞大的水上阵地,自谓坚如金城。不料这阵“地”顷刻间就被横“扫”一“空”。诗人不说楼船在水上安营,而说在“地”上扎寨,这既是对曹操水师在吴地彻底完蛋的如实刻,也是对他吞并东吴土地梦想落空的含蓄。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前面诗人用“楼船扫地空”五字预示了的结局。这两句才把造成这结局的缘由具体说出。但“烈火”句绝不仅仅是对“楼船扫地空”的原因的说明,更重要的是对古战场上赤焰烧天,煮水蒸云,一片火海的景象的真实写照。上句“张”“照”二字,极大地渲染了吴军的攻势。诗人把因果关系颠倒处理,既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也显示了诗人对稳操胜券者的辉煌战果的深情赞许。赤壁之战的胜败,成因固然是吴方采用火攻法,但归根到底取决于两军统帅在战略战术上的水平。下句诗人以凝重之笔指出:善于决战决胜的周瑜,就是这样从容不迫地在赤壁下击破曹操几十万大军的。这句虽然加入了议论成分,但周瑜的儒将风度,却朴实地表现出来了。
后半的送别,是在咏史的基础上进行的。字数虽与前半相等,实则等于前半的附庸。“君去沧江望澄碧”,这位友人就要离他而去,望着清澄碧绿的江波,少不了要兴起送别的感伤。但古战场上“二龙争战”的“馀迹”还在脑际留存。“鲸鲵唐突留馀迹。”“鲸鲵”,是由《左传》上的典故引起的联想。“鲸鲵”是“大鱼名”,以喻那“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唐突”义同触犯。这里大约是喻指曹操倚仗权势,想吞食东吴。在送别的诗行中,并没有完全割裂咏史的情感线索。但诗人又立即回到现实中来,“一一书来报故人”,希望友人走后经常来信报告佳音。这友人想必是一位有功业抱负的人物。所以诗人在结尾写道:“我欲因之壮心魄。”诗人能从友人那里得到鼓舞的信息,可以因之而大“壮”自己的“心”胆与气“魄”。
早年就有“大定”“寰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政治抱负,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时代济世救民的思想感情。此诗把咏史与送别结合起来并特别突出前者,原因就在这里。
此诗韵脚“平仄相半”,在形式上与《滕王阁诗》一类“初唐短歌”相似。但避用律体,变婉丽和平之调为慷慨雄壮之声,这又是与异趣的。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1282.html《赤壁歌送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相关文章:
企业廉洁文化宣传标语08-22
心理培训目的范文8篇08-15
工作失职检讨书09-20
战国四君子的故事11-26
改写《清平乐・村居》11-22
未来的衣服四年级作文11-19
欲速则不达700字作文11-09
自考本科都有哪些科目10-24
2024年河南执业医师医学综合考试二试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11月2日至8日)10-18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学费贵吗 大概招生多少人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