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衣》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诗词该如何赏析呢?
莎衣
[宋]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释】
①莎衣,即蓑衣。
②蒹葭,芦苇。
③饶,任凭。
④紫绶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级官员的服饰。
⑤博换,交换。
【翻译】
蓑衣绿蓝相间胜过锦衣,(穿上它)正好靠在船边吟诗、钓鱼。
渔人披着蓑衣,看雨洒湖面,蒹葭苍苍,烟雾迷蒙,闻荷花飘香,想躺就躺,想坐就坐,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在酒家喝醉后,在晚晴时,脱掉蓑衣,自由自在,潇洒超脱。
任凭那紫绶金印多么珍贵,却休想用它来换取我的蓑衣。
【简析】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为读者奉献出一幅江南春江垂钓图,叫人“能不忆江南”,杨朴为读者奉献出一幅北国荷湖吟钓图,令人“心向白云闲”;孟浩然酸溜溜地在唐玄宗面前吟出“不才明主弃”,求官反丢官,杨朴遗世独立在宋太宗御前高歌此诗,授官却辞官。细细品味段中的一半题外话,对理解此诗不无好处。
咏物诗的首联往往是用来破题,诗人说蓑衣绿蓝相间,柔软胜过锦衣,穿着它靠在船边吟诗、钓鱼是最合适的。笔者曾着蓑衣以躬耕过,那东西可硬得很,如今已没什么人愿穿。诗人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喜爱才这样说的吗?
颔联写在烟雨朦胧,“花雾阴时迷远浦”时候,“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穿过芦苇荡,看莲叶滴翠,闻菡萏飘香,想躺就躺,想坐就坐,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
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我们仿佛看到“浩歌惊世俗,狂语任天真”楚狂接舆就站在面前,无拘无束,超然尘外。中间两联一“披”一“脱”,显得多么自由自在又多么潇洒超脱。
尾联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任凭那紫授金印多么珍贵,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可是休想用这些俗物来换取我的蓑衣!“紫绶金印”象征荣华富贵;“莎衣”象征“平淡自由的生活”。“富贵非吾愿”,衣锦而招摇过市岂不是沐猴而冠乎?穿上莎衣“遁世以保真”,“渔歌入浦深”;“白云依静渚”,“万事不关心”。
【作者介绍】
杨朴(921―1003)北宋诗人。世居新郑东里(郑韩故城内),字契元(一作玄或先),自号东里野民。好学,善诗,天性恬淡孤僻,不愿作官,终生隐居农村。常独自骑牛游赏,往来于县境东里、郭店间。见到草茂林密幽僻的地方,就卧伏草中冥思苦想,每得妙辞佳句,立即挥笔成诗。曾独自带上手杖进入嵩山险绝处,构思成文100多篇。当时的士人学子多传阅诵读他的诗文。少年时与毕士安、韩丕同学友好。后来,毕士安官居相位,举荐杨朴于太宗,太宗爱其才,想授官任用,朴坚辞不受,作《归耕赋》以明志。太宗赠给束帛使他还乡。真宗西行朝拜先帝诸陵道经郑州,特遣使赠朴茶、帛,并命其子从妙为官。朴所作诗俊逸潇洒,语言质朴精炼,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农村隐居生活。类唐诗人贾岛、李涉。著有《东里集》。北京大学出版社《全宋诗》录存其诗六首。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3501.html《莎衣》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诗词该如何赏析呢?
相关文章:
小孩子猜谜语及答案12-23
寻雍尊师隐居原文及赏析11-16
世界水日宣传口号03-26
资本主义论文范文10篇08-15
儿童花环折纸图解07-26
张爱玲的经典语录经典01-07
工程造价专业实习报告11-29
师资培训工作总结02-13
办公室人员工作总结结尾表决心(十四篇)10-26
业绩差的销售年终总结09-05
初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08-23
出入境委托书08-23
环境保护的演讲稿08-31
国防有关心得08-16
禁毒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范文08-16
三年级有的描写春天的作文05-23
于春来了的作文500字01-13
转身作文800字优秀12-17
取舍之间作文800字08-10
重庆2024年9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9月6日-9月11日09-02
2024年国考申论参考范文摘选合集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