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渔歌子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简介]
张志和(公元 756 年前后在世),唐朝金华(现浙江省内)人。在朝廷里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他的词传下来的只有《渔歌子》五首。
[注释]
西塞(sè)山前:在浙江省湖州市西南。
白鹭:一种鸟。又名鹭鸶(sì),一种捕食鱼的水鸟,羽毛为白色。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桃花水。
鳜(guì 贵)鱼:一种体形平扁、口大,鳞细、皮呈黄绿色的鱼,也叫桂鱼,肉味鲜美。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箬”通“”。
蓑(suō)衣:用棕编制的雨衣。
渔歌子:词牌名,本是唐代教坊曲名,也叫《渔父》。史载,志和退隐江湖后,“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
[译文]
西塞山前的白鹭飞来飞去忙着捕鱼,桃花盛开,桃花水渐渐涨起来,这时正是味美的鳜鱼最肥的时候。在和风细雨里,我戴着竹笠,披着蓑衣,专心致志的钓鱼,忘了回去。
〔简析〕
这首词向我们展示了江南春天的秀美景色:远山青翠,白鹭高飞,桃花火红,碧波粼粼,一位渔夫头顶斗笠,身披蓑衣,在春天的斜风细雨中,十分悠然自得。全诗静景柔和,色彩鲜明。动静活泼,水涨鹭飞,斜风细雨。江南烟雨,优美迷人。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陶醉于田园生活的乐趣。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颜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896.html张志和渔歌子
相关文章:
中秋赏月文案09-21
第一视点丨再访后陈:不断生长的善治样本06-30
生活中有哲理的话语 有哲理祝福话语10-26
优秀教师获奖感言09-14
经典感恩节快乐祝福感言07-27
装修业务员工作述职报告08-17
大学生抗击疫情活动总结汇报最新10篇08-16
幼儿园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11-14
公司新员工军训心得体会10-19
家长会通知范文大全08-15
陶艺作文600字08-17
魔力宝贝手游进阶称号怎么得进阶攻略10-30
摸书阅读题答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