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的赏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天净沙秋思的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天净沙・秋思》
原文
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也是历来所说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
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
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
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
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
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赏析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
诗歌的布景奇特:又是黄昏,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
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 。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
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
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诗词的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
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5-1599.html天净沙秋思的赏析
相关文章:
三年级学生日记12-30
写寒假的日记08-02
世运会烟花绽放,哪一束让你一眼惊艳?08-08
环境工程实习报告08-12
励志早安语录66条07-27
感伤的句子06-16
最新销售半年工作总结前言 销售半年工作总结个人1500字精选(14篇)01-10
幼儿园中班总结报告个人09-23
利润分红协议书08-12
2025年小学教育实习心得体会01-30
篮球比赛新闻稿07-16
新年礼物的作文600字05-23
堆雪人作文300字02-12
重新制定生肖四年级作文11-23
我的书包初三满分作文10-26
2025年重庆一级建造师报名费用及缴费时间:6月13日-24日06-10
大学生可以参加什么大型比赛?09-11
小班教案 | 小班美术活动:《小黑鱼》08-04
自信主题班会教案07-05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学习心得02-12
学生评语参考最新12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