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的赏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天净沙秋思的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天净沙・秋思》
原文
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也是历来所说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
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
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
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
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
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赏析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
诗歌的布景奇特:又是黄昏,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
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 。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
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
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诗词的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
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5-1599.html天净沙秋思的赏析
相关文章:
带捷字的成语有哪些01-12
除夕手抄报简单漂亮01-21
教育调查报告师范类01-13
万圣节主题标语11-02
供应商财务状况范文8篇08-15
七月唯美文案短句07-05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2-19
销售助理个人年终总结11-22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08-20
企业单方面解聘证明02-12
财务管理实习证明12-26
《命若琴弦》读后感11-30
宴席邀请函10-24
非线性编辑实习心得09-18
中班育儿心得800字08-16
小学生争吵的作文02-19
腊月廿三小年简短创意祝福贺词01-31
微笑着面对生活作文07-23
2025上半年安徽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预计:3月中旬02-14
安徽有哪些大学?12-05
江苏202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时间及科目:11月30日11-15
期末语文教学反思01-19
高尔基《童年》习题及参考答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