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慵阅读答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放慵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慵阅读答案1
放 慵
陈与义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午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8、古人评诗有“诗眼”说法,本诗第二句哪个字是诗眼?试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结合全诗,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8. ①“醉”字是诗眼。(准确点出“醉”字得1分)
②“醉”在诗中是“使海棠盛开,花色红颜如醉”之意(或 浓浓春意使海棠也沉醉。)(1分)
③“醉”用拟人的手法使景物生动形象,富有诗意。(2分,答出手法和作用各1分)
④被陶醉的不但只有海棠,还有欣赏春色的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春天里的陶醉与闲适之情。(写出诗人“陶醉与闲适”的'情感得1分,意思相同即可)
9. (1)首联写出了春日里优美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春景的喜爱和赞美。(1分)
(2)颔联写放下官务的悠闲自在和应对官场俗务的苦恼,表现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烦。(2分)
(3)颈联进一步写出在官场中不得意的际遇,本性愚拙,不谙官场交际,因此与人交情疏浅,表现对官场人情世故的疏离感。(1分)
(4)尾联表明无论世俗如何变化,但诗人心中安稳,能在“独”中坚守自己的品格。(2分)
放慵阅读答案2
放慵
[宋]陈与义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①真有味,应俗②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午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注]①放慵:疏懒,懒散而不受习惯限制;②应俗:应对仕途俗务。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描写了杨柳在和煦阳光的熏陶下,枝条舒展妩媚动人的'美景,衬托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歌第二句中的“醉”字是诗眼,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海棠盛开,花色红颜如醉,花醉人亦醉的景象。
C.颈联中的“从人笑”“午自藏”表明了诗人与人的交往能左右逢源,深谙官场交际之道。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俗务的厌倦和对自己独立人格的坚守。
2、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两句的妙处。
答
1、C从“宦拙”与“交疏”可知作者为官笨拙,相交之人甚少。“从人笑”“得自藏”表明诗人不喜官场生活,同时也间接反映出诗人身在官场的无聊和烦闷。本项“诗人与人的交往能左右逢源,深谙官场交际之道”赏析有误。
2、运用对比手法,将“放慵”与“应俗”(“有味”与“苦”)作对比,突出了放下官务的悠闲自在和应对官场俗务的苦恼,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烦,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放慵阅读答案3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小题。
放慵
[宋]陈与义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放慵①真有味,应俗②苦相妨。宦拙从人笑,交疏午自藏。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注]①放慵:疏懒,懒散而不受习惯限制;②应俗:应对仕途俗务。
1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了杨柳在和煦阳光的熏陶下,枝条舒展妩媚动人的美景,衬托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歌第二句中的“醉”字是诗眼,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海棠盛开,花色红颜如醉,花醉人亦醉的景象。
C、颈联中的“从人笑”“午自藏”表明了诗人与人的交往能左右逢源,深谙官场交际之道。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俗务的厌倦和对自己独立人格的坚守。
14、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两句的妙处。
答案:
13、c从“宦拙”与“交疏”可知作者为官笨拙,相交之人甚少。“从人笑”“得自藏”表明诗人不喜官场生活,同时也间接反映出诗人身在官场的无聊和烦闷。本项“诗人与人的`交往能左右逢源,深谙官场交际之道”赏析有误。
14、运用对比手法,将“放慵”与“应俗”(“有味”与“苦”)作对比,突出了放下官务的悠闲自在和应对官场俗务的苦恼,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烦,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36-1144.html放慵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电闪雷鸣波尔卡》教学设计05-15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03-24
断桥诗歌11-09
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纯文字标语08-17
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方案07-25
感悟工作的经典语录09-27
2021语言文字工作总结10-05
办房产证授权委托书10-26
骆驼祥子的读心得03-03
竞选大队长演讲稿10-11
三年级期中家长会语文老师的发言稿10-10
最新新居乔迁之喜邀请函09-20
假如我是一棵树优秀作文500字01-20
小鱼儿的七秒记忆六年级作文01-13
地球的自白作文600字说明文12-20
游八达岭长城作文600字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