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岁九月九日阅读答案与翻译-陶渊明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己酉岁九月九日阅读答案与翻译-陶渊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己酉岁九月九日
陶渊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①,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②,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③,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注】①余滓:残余的渣滓,指尘埃。②寻绎:连续不断。③没:指死亡。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不复”和“空自”相互照应,生动地写出了秋气对蔓草和园木的摧败,尤其“空自”二字,含有无可奈何之意。
B.“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清气”二字,道尽高秋爽色。清爽的秋气澄清了尘埃,秋空显得特别高远。一个“澄”字,体现了作者炼字之功。
C.“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此句中的“焦”字把作者那种无可名状的痛苦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作者对今后的人生失望了,只能借酒浇愁。
D.本诗章法平简,前八句写景,后八句抒情。“万化”一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诗句前后之间丝毫没有隔离之感,反而是浑然一体,衔接自然。
15、请赏析这首诗歌的写景特点。
答
14、C.“作者对今后的人生失望了,只能借酒浇愁”说法错误,“焦”字确实写出了作者无可名状的痛苦,但没有对人生失望。万物变迁,自古皆有灭亡,想念起来心中有如焦焚。这句诗写出了他极不平静的心情,但他又是个通达的人。诗歌最后一句“聊以永今朝”,他要把握这可以把握的实在的人生。
故选C。
15、①叠词运用。第一、二句“靡靡”与“凄凄”两个叠词,写出了深秋特殊的气息,为全诗奠定了凄清寒凉的基调。
②白描手法。本诗选取的意象“风露”“蔓草”“园木”“清气”等,不用任何修饰,却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幅意境深远的画面。
③动静结合。“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这两句着重写静,“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这两句是写动,动静结合,极富层次感。
④景中含情。暮秋时节,寒露凄风,蔓草枯萎,园木凋零,这些景物描写将节序的变迁表现出来,蕴含了作者强烈的悲凉意绪。
翻译
衰颓零落秋已晚,寒露凄风相缭绕。蔓草稀疏渐枯萎,园中林木空自凋。清澄空气无尘埃,天宇茫茫愈显高。悲切蝉鸣已绝响,成行大雁啼云霄。万物更替常变化,人生怎能不辛劳!自古有生即有死,念此心中似煎熬。如何方可舒心意,饮酒自能乐陶陶。千年之事无需知,姑且行乐尽今朝!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36-2470.html己酉岁九月九日阅读答案与翻译-陶渊明
相关文章:
一年级公共安全教案10-09
卞和泣玉文言文翻译10-26
暑假超市社会实践报告11-25
灯具招揽顾客的广告语10-26
压抑朋友圈文案句子08-31
初中生入团申请书07-25
中国移动采购1亿芯公里光缆:14家入围 报价都在47亿元左右06-09
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科考船试航成功05-20
治愈系晚安微信问候语10-05
大学节能宣传周活动计划12-14
员工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计划10-29
燃气安全汇09-05
车间生产实习总结08-16
辩论队招新策划书11-09
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01-31
立德树人学习心得体会10-08
竞选大队委员演讲稿09-13
介绍自己小学作文03-24
感恩节英语作文01-31
英语经典谚语10-19
国家助学金申请书家庭经济08-01
三本是属于二本还是三本?三本能报吗?11-22
东北三省有哪些二本军校?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