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乌鸦》续写学生作品
《狐狸和乌鸦》续写学生作品1
清幽
《狐狸和乌鸦》也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学生对故事的情节早已了如指掌,有些孩子甚至已读过很多关于这个故事的续编。虽然学生对课文很熟悉,但毕竟还是要教的啊。如何把握重、难点?如何教?思索半天,并没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课间,忽见两个孩子边笑边指书本在大声发表自己的“高见”,只听一位说:“这只乌鸦太笨了!”另一位说:“是啊,狐狸很聪明!”孩子“独特的高见”使我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已走入了课文价值取向的误区。我想,这就是这篇看似熟悉又简单的课文的“不简单”之处。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走好这一步。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提醒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我在想: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要求教师先把握好教材的价值取向,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探究。诸如我所听到的孩子对狐狸赞赏对乌鸦鄙视的“独特体验”显然是有悖于课文价值取向的。如果说狐狸的狡诈欺骗行为被认为是“聪明”的话,那么这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怎样的影响呢?都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所以,这样的“独特体验”教师显然是不能轻易苟同的。教学时,我们可结合插图,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演一演这个故事,抓住狐狸的表情、语言来体会它欺诈的嘴脸。而学生对乌鸦的“偏见”,教师也应给予正确的引导,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乌鸦喝水》让学生明白乌鸦其实很聪明,还可引导学生联系声母“y w”的教学,回忆语境歌“老乌鸦,叫嘎嘎,捉条虫子喂娃娃……”让学生明白乌鸦是最懂孝道的`鸟儿。这课中的乌鸦是因为听了狐狸的奉承话才上当受骗的。而明白这一点,正是学习这篇课文真正的价值所在。诚实,但不轻信,这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更是一种智慧。教师,应适时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这颗美的种子。
关注了课后习题4,不由想问:这样的续编有多大的价值意义?课文的结尾确实留有很大的思考余地,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说话训练点,可我在baidu中搜索了一下,显示相关的文章约有1980篇。看来,这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还真说不完。我还有必要让学生去编一编吗?该如何引导他们去编呢?若真要练一练,我想是不是应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呢?毕竟有了一个想象的支点,学生才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进行积极大胆地再创造。
《狐狸和乌鸦》续写学生作品2
狐狸把乌鸦的那块肉骗走了,心里很得意。这一天,它路过那棵树下,发现乌鸦又叼了一块肉。狐狸转了转眼珠,肚子里又有了坏主意。
它在树下转了一个圈儿,然后对树上的乌鸦说:“您好。上次你唱的.歌,真好听啊!”乌鸦闭上了眼睛,不理它。狐狸又说:“今天我是专门来找你的,就是想听听你那动听的歌声。”乌鸦干脆转过了头去。狐狸一看,今天用这个办法不灵了,于是又说:“你了不起什么呀?哼!你以为你真的唱得好听?那是我笑你的。就看你那个样子,黑黑的,难看极了!”乌鸦气得瞪起了眼睛。狐狸又说:“瞪我干什么?长得那么难看,唱得那么难听,还到这里来干什么?”乌鸦气得浑身的羽毛都竖了起来。狐狸接着说:“哈哈!chǒu八怪,你敢把我怎么样?”
乌鸦再也忍不住了,张口就骂:“坏家伙……”可是,刚说了个“坏”字,嘴里的肉就掉了下来。狐狸叼起肉,一līu烟地跑了。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40-23049.html《狐狸和乌鸦》续写学生作品
相关文章:
乌镇小学生作文06-02
任逍遥的歌词01-12
好听的表白歌词01-12
小学三年级中华魂作文12-14
2025年陕西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及科目:实践技能6月14-25日 医学综合8月22-24日05-20
2024年河北初级银行从业资格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10-26
学校师德师风培训总结08-16
《 韵外之致》阅读训练及答案08-02
小学数学《年月日》教案07-20
致老师诗歌09-13
《春思》原文及翻译赏析08-31
四班的口号霸气押韵09-20
全国1335万考生明天开考!华为:应届高考生可优先维修设备06-07
中国“文物医生”让尼泊尔文化瑰宝重焕生机06-02
《藏海传》风靡岛内,台湾网友:总台出品,必属精品!05-29
五个日常小事让外籍教授感知中国经济大势05-18
假期结束的优美句子摘抄11-30
酒店如何设计营销活动方案01-13
棋类活动策划书07-16
消防知识宣传新闻稿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