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通用27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通用2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1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佰在静溢的苏州河畔演绎着曾经一段真实,壮烈的革命故事。此岸,纸醉金迷,锣鼓铿锵;彼岸,炮火喧天,殊死抵抗。以身许国的战士保国为民。而我,坐在电影院里,看这一回《八佰》,体会的是苏州河前世今生的东西两岸。
这是描写真实的上海浙沪会战末期,国难当头,战士们将生死置之于外,孤军坚守最后防线―四行仓库,于租界一河之隔,奋战四个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故事。这个故事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的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八佰》中的人物也并不是单单纯纯的非黑即白,他们是有血有肉的战士,也会害怕,也会想逃,也有人们正常的七情六欲。就是这样一群战士们在地狱一般的租界对岸守护着……另一边却是歌舞升平,万家灯火,“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的也就是此时的情景了吧。影片的开头人们冷漠看戏般的讨论着对岸还能在坚持几天,几时。人们都已对此战争不抱任何希望了。为什么还要坚持?我迷茫了,直到我听到他们说:“靠我们这区区四百人是抗不住的,得靠身后这四万万来抗,我们不只是在抵抗日本人,我们是在给他们看,中国人还在。”这便是绝望中的希望了吧,这四百战士使唤醒河对岸,唤醒国人的一剂猛药。
影片中最让我动容的一幕是陈树生身绑炸药纵身一跃,他说:“做这种事总是难的,但总要有人站出来,迈出一步”最后留下一封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铿锵有力的八个字,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那有生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那一具具燃烧的血肉之躯,是烧醒对岸的熊熊烈火啊!
片中,那升起的旗帜,已经不仅仅是一面旗帜了,那是河对岸人们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战士们想要立起的不只是旗,更是人们心中的信仰。他们说:“我们的同胞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要好好守护着他们”。这些战士们曾经只是逃兵,农民,孩子,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了。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但在国破家亡面前,我们全民皆兵“苟利国家以生死,岂因祸福避趋之”国泰民安来之不易,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最后,河彼岸冷漠的人们不再冷漠,他们纷纷落下了眼泪,推倒铁门伸出了一双双希望的手,就像推倒了内心面对战争的恐惧,对未来重新有了希望。沉睡的中国已然清醒。“来生再见”四字诀别感动了河对岸的看客,感动了身处和平时期的我,这是一种情怀的激发。“八佰”,不只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苟活在淡红色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是的,在血色中,我看见了希望。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曲未终,人却散,回归如尘的生活,是“八佰壮士”最大的心愿,那渴望的双眼望向的大概就是我们的现在。此情此心,青天朗朗,日月可鉴,作为后辈的我,不希望战争,但也不惧怕战争!和平年代的负重前行,同样匹夫有责。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2
《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该片场景为精心布置。一砖一瓦建起占地200亩的建筑,不仅人工开凿出一条新的苏州河,还对两岸建筑进行1:1来实景搭建。拍摄时把宁波白沙的拆迁地块定为淞沪会战场景取景地。为了追求真实,剧组历时一年半在华谊兄弟电影世界拍摄基地设计搭建了占地200亩、拥有68栋建筑的实景,深挖200米长的苏州河,还原出一河两岸战火连天的“地狱”与声色霓虹的“天堂”。整部电影用了300颗照明弹来重现淞沪会战战场上的照明效果,共烧掉300多公斤烟油和近5吨的旧报纸,设置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打造了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与传统战争题材影片不同,影片将角色有血有肉有情的一面展示给观众。当面临敌人的包围和猛攻时。
一位士兵喊出“娘,孩儿不孝了”后与敌人同归于尽;
一位将士在留给妻子的绝笔家书中谆谆叮嘱“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
寥寥几句足以让人潸然泪下。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有着对亲人的依恋念想,也有对故土的眷恋,但在危难之时,却毅然选择挺身而出。正如管虎此前所说,自己要拍的并非“战争”,而是战争中的“人”。
最后为了保存实力,去唤醒更多的中国人,四百名士兵决定冲过桥的对面,冲到安全区。明知道会被机枪扫射,但是这是我们必须的选择,就好像那几个冒死将电话线送到仓库的英雄一样,多活一个是一个的希望。
危难之际,我们能看到同胞之情,安全区的教授也会拿出自己的枪,不愿再忍受别人的欺负,混血后代也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因为身体里流着一半中国人的血。无数的人们拿出最珍贵的物资,为的就是争一口气。
战争是万恶的,和平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吾辈不应忘记这血的教训,当以自强不息去敬慰先驱。这种近似残暴,令人发指的场面希望不要再有,那一幕幕血肉模糊,那一帧帧生离死别带来的只有痛心与沉重。
不忘过去的历史,是我们最大的尊重。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是先驱们给予我们最真挚的期望。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题记
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我,就如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眼角残留的泪水以及冰冷的身躯,仿佛让我不要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涛,而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首先这部电影令我惊讶的是,它并没有在影片开头打一些领衔主演、特邀嘉宾的名字,而是在一开始打出的是美术指导,爆破指导,场景制作等幕后人员的名字,非常特别。如此尊重幕后,仿佛告诉我们,面对强敌侵略,每一场战争中,那些默默奉献的将士和民众才是反侵略的主角,才是保家卫国的中流砥柱。
电影开头一只乌鸦站在一个布满泥土的头颅上,一切都是死气沉沉的。一条河隔绝了四行仓库和租界,一河岸,两世界。应了那句话“那头是天堂,这里是地狱”。桥的这头,四行仓库就像急流中的孤岛,没有援军的八佰壮士,用铮铮铁骨守卫着四行仓库,用鲜血保卫者着租界的人民。而桥的那头,纸醉金迷,歌舞升平,歌女衣着华丽,欢歌笑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莫过于此。租界里的洋人们市民们难民们隔岸观火,喝着咖啡就能现场围观核枪实弹军事战斗,对他们来说四行仓库就像一个血肉铸就的戏台。日军多次向四行仓库进军,战士们全身绑着炸药从楼上跳下去,引爆和他们同归于尽……在没有粮食,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八佰壮士整整坚持了4天,击溃了至少6次日军进攻。
当隔岸人亲眼目睹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击溃日军时,他们终于意识到我是中国人,我应该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他们给八佰壮士捐款捐物,女童军冒死送来国旗。第二天,四行仓库的顶端升起了五星红旗。为了涣散军心民心,日军企图炸毁国旗,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士兵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人肉底座是,使国旗屹立不倒。八佰壮士,用生命“赢得生前身后名”,诠释了“死,会作为生的一部分”。
“四行仓库是我们最后的阵地,也是我们的坟墓”。一个个渺小而伟大的战士们,他们背着炸药大喊自己的名字,抱着必死的决心赴往战场,冒着枪林弹雨,英勇抗战,令人潸然泪下;一位百姓不顾危险,拉起电话线让两头相通,不幸牺牲于敌军弹下,至死也未曾放手,令人动容。“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微笑”这一群平凡的人,用自己平凡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四行仓库的屏障。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向八佰壮士致敬,向守卫祖国的所有战士致敬,是你们让我在这个歌舞升平的世界读书写字,让我们免遭战乱之苦。八百壮士毅然赴死的壮举只为了保卫故土安宁,诠释了国魂,书写了未来。
居安思危,国泰民安来之不易;
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4
很难想象,到了我这个年纪因为看一场电影还会热泪盈眶。为了激发逆境中我们的企业如何肩负重任、凝聚成钢,用我们最大的精神图腾共度难关。应集团要求,我利用国庆、中秋双节走进影院,观看了《八佰》这部热播的电影,看后让我震撼,写本人观后体会如下:
随着死守四行仓库的悲壮往事如飓风般扑入我的视野,四行仓库前络绎不绝的人群和摆满的各种烟酒祭品,400余人的虎贲之师纷纷壮烈捐躯,因为他们的“天佑山河,才有了今天不死的中国”,这样的壮举值得代代传诵。当然,老天是不可能保护我们的,能让国家脱离积贫积弱、走出山穷水尽依然活着的,全靠这些舍命救国的忠勇将士们,有句话说得好: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影片中战况空前惨烈,儒雅的团长谢晋元带领全体官兵数次击退日军疯狂的进攻,阵地从未丢失。此刻我不禁想起定这段血性从容的话:“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也就战死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后,你作为抗战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故事虽已成历史,但伟迹会让我们没齿不忘。
这部电影用了10年准备,4年制作,3次撤档,才得以正式上映,前期点映期间,票房就破2亿元,成为了今年疫情后我国电影复苏后第一爆点片。其实真正吸引大众纷纷观看这部电影,不是电影本身火爆的打仗场面,而是400名将士通过浴血奋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影片中有句“舍生取义、儿所愿意”台词,振振有词、气壮山河,唤醒了隔岸相望的民众,也点燃了电影观众们双拳紧握的爱国情绪。“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青山处处埋忠骨,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仍做中国人”,这才是我们每个热血青年和爱国人士,该有的情结。
一部好的电影能拯救一个人的灵魂,一个好的企业会带你越飞越高,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祥和的新中国,企业家用辛劳付出给广大员工带来了稳定收入,当他们面临困窘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羊尚有跪乳之恩,鸦也有反哺之义,动物如此,人亦该如此。每一个成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纯粹依靠那一个人做到的,必须由我们集体的大环境共同铸就而成,维护好企业的大环境,我们的日子也会好了,这才是我们对企业做出的最好感恩。“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行动少苟言笑,多勤勉少存浮夸,你未来才会征服世界。当下,我们每个人要做一名敢追求、有梦想的人,让我们的企业好好的活下来,它就会不断地向着阳光的方向前行。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5
观看抗战影片,追忆峥嵘岁月。近日,为重温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业绩,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爱国热情,便利大本营(北京)国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便利大本营”),组织全体员工观看抗战题材电影《八佰》,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青春志向和红色生涯。
当历史赤裸裸摆在你的面前时,你会有何感想?
作为一个80、90后,历史对于我们来说,从来都是存在于初高中课本上的文字,而今天,当那段血淋淋的历史摆在面前时,才发现,那些简单的文字,记录的是一个时代,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当年那场劫难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今天回头再看依旧让人感觉到悲痛。
《八佰》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以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为题材的战争片,讲述了史称“八佰壮士”的军人于四行仓库浴血奋战、阻击日军的故事。
这场战争非常惨烈,主要是因为他们只有400多人,但他们要面对的是30万日军。
这样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原本注定是败仗,但是那400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 在这部电影中,没有主角,但又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听着普通却又无比响亮的名字,如陈树生、端午、谢晋元、老算盘之类,其“舍生取义,我所愿也”的豪情壮志无不感动着每一个热血儿郎。
观影中,便利大本营的每一位家人无不被影片的剧情所感染,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懂得唯有更加珍惜当下拥有,才能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更知珍惜,就要更加努力。曾经屈辱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不能忘记今天的和平都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努力下的成果。
英勇顽强、视死如归,是属于先辈们的革命记忆;
以史明智、继往开来,是当代人身上应肩负的责任。
疫情肆虐的2020年一切都是这么艰难,通过重温波澜起伏的抗战往事,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在当前形势下同舟共济、共度难关,更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见言见行、勤勉工作,为公司的生存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人依旧是当年那个不畏生死,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但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了,曾经那个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国力强盛的新中国。 这从来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如今依然有国家在经历着战争与苦难,我们只是足够幸运的,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这一生最让我值得骄傲的事情,大概就是我是一名中国人!
每一个中国人,请记住曾经前辈们为了祖国付出过的惨痛代价,时刻警醒着自己,只有中国强大了,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才能够更强大。
无论电影拍得怎么样,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国家能够在世界话语权中占据越来越重的位置,是无数先烈英雄们用命换来的,就像电影当中,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没有留名的。
铭记历史,方能展望未来。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6
看了《八佰》这部英勇壮烈的抗日影片,我很受鼓舞、感触颇深,内心充满了感慨、无奈、愤怒和不屈。也看到了在日本侵华时期,由于国力的不济和时局的动荡,国人所表现出的无助和麻木,以及以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的绥靖态度。
影片讲述了在淞沪会战中,为了掩护国民军队第88师撤退、为了唤醒国人的抗日热情、为了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为了证明中国军队还在战斗,国民军队五二四团镇守四行仓库,用鲜血筑起坚实的抗日防线,用区区400血肉之躯打退日寇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击,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奠定坚实基础,为彻底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侵占全中国的狂妄计划起到重要作用。影片用一次小战役,深入刻画了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军队奋勇抵抗外来侵略,誓死保卫民族尊严的英勇气概,以及中华民族视死如归的坚毅顽强。虽是小战役,却是整个抗日战争的缩影,反映出战争的凄惨和悲壮,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四行仓库里的“八佰”勇士,拼死守卫上海的英勇行为,让人感动,他们的勇气让人敬佩,他们用鲜血铸成抗日战争的坚固长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也彻底唤醒了失去信心和勇气的麻木国人和沉睡的中华民族,彻底改变了世界对日本侵华的丑陋罪恶行为的纵容态度。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军队没有放弃抵抗,他们一直还在英勇地战斗,“中华民族没有亡,中国没有亡!”
影片深入刻画了租界区歌舞升平、霓虹璀璨和仅一河之隔的四行仓库内悲惨壮烈、血肉模糊的强烈对比,展现抗日战争时期旧中国的没落和悲哀,民族意志力的松散、涣散,国家存亡岌岌可危。国家太需要一场英勇悲壮的战斗,来鼓舞人心、重新凝聚民族力量,来震慑外来侵略。此刻,四行仓库里的“八佰”勇士浴血奋战,保卫家园的壮举,正当其时,在淞沪大地上燃起星星之火,凝聚燎原之势。
影片塑造了国民军队宁死不屈的英勇形象和无数被卷入战争的普通百姓的视死如归。在这“八佰”勇士中,很多只是“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很多还只是孩子,但面对国耻家恨,毅然选择捐躯报国,捍卫民族尊严。虽无名于史册,但他们誓死抗争的勇气和决心,深深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不朽丰碑上,烙在了祖国人民的心中。
当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旗帜,虽千疮百孔却依然屹立在四行仓库顶上时,当租界的铁栅栏伸出国人接纳的双手时,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7
八月份,电影大作《八佰》即将上映的消息纷纷刷爆朋友圈,可以看出各位观众们还是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的。有人预测,《八佰》上映后,其票房很有可能会超过2017年的票房冠军《战狼2》。
《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电影《八佰》由管虎导演,是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影片,本应该于2019年7月5日全国上映,最后却搁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样都很清楚,《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而这起历史事件,便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便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并提出了三个月的计划。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而电影《八佰》,便讲述了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18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为掩护我军的行动,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军驻守四行仓库。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为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部队进驻后,谢晋元与一营长杨瑞符集合部队作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据守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一块国土,第一营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只孤军。他要求全体官兵,抱必死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
后来,谢晋元与全体官兵一起齐心协力,多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第一天战斗,我军共消灭敌兵80余名,伤敌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国人民的严厉惩罚,"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实,坚守四行仓库的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该营士兵陈德松在《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一文详细记述道:"以该团第一营为基干,组成加强营,仍用团番号。全团410人左右,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排。"为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谢晋元假告800人。这才有了"八百壮士"之说。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8
很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观看《八佰》这部影片,观影完毕,震撼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就像平静的湖面扔下来一颗石子,波澜起伏,这不是第一次观看,但我觉得它值得,一遍又一遍。
该影片以电影的独有形式拍摄,还原了1937年淞沪会战,中国国民革命军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影片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那段历史,那段满目疮痍、山河动荡的年代。
如果你问我“八佰”是什么,我会回答“1937年、上海、四行仓库、四百孤军、以寡敌众、血战四天四夜”但你要知道,“八佰”是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在这部影片,你可以看到,一河之隔,隔出天堂与地狱的战事奇观。
他们不只是在抗争,他们是在向那些看戏的人们证明,华夏儿女的气魄还在,他们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与敌人拼到底!有胆怯、有害怕,但危难关头国家最大;有争吵、有嫌隙;
但大敌当前同仇敌忾,他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他们捆着炸药包向敌人跳去的时候,何香凝含泪说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诚哉斯言,我有国士无双,又何惧外敌!当别人问到坚守的意义何在,谢团长的回复是“这里是我们的家”,这让我想起了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他们的大义凛然着实让我敬佩,我从“中华不会亡,中华民族必胜”看到了他们的士气;“丈夫许国,实为幸事”看到了他们的志气;“我们的旗帜终将飘扬在富士山头,让我的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看到了他们的豪气。
“八佰”壮士,向死而生,这些电影中的人物,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真真实实地存在着,他们以生许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伟大的历史篇章,历史会记住这里,记住这些人,舍生取义、敢为人先,用血肉之躯来捍卫民族尊严,我们为他们而骄傲,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也许家书会泛黄,也许照片会变淡,但他们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会在历史中闪耀,会在时代中延续!
我爱祖国,爱她万家灯火的繁华;爱她历久弥新的精神;爱她万众一心的团结。古有岳飞,心怀家国,身刺字,精忠报国;今有“八佰”勇士,赴汤蹈火,不足惧,舍生忘死!心怀鸿鹄志,敢为天下先,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居安思危,国泰民安当思来之不易,山河已无恙,吾侪当自强!
谨以此文,表达我观影时所感到的震撼、感动以及敬佩,望泱泱大国,国泰民安,盛世长存!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9
管虎导演的《八佰》上映后,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近日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观影活动,也算圆了观看《八佰》的心愿。
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四百二十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在上海四行仓库。“五人为伍,百人为卒”,于是影名《八佰》。
伴随着灯光的关闭,电影开始:一支保安团穿梭在杂草丛生的荒原,几个人嘴里念叨着湖北方言,“迅速打扫战场,秋收前回家收庄稼”。怀着疑惑的想法随着镜头一拉,不远处便是黑烟滚滚、断壁残桓、满目苍夷的上海城,心里一窒,他们此去必凶多吉少。镜头一转,保安团被日军发现,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不得以以逃兵的身份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
随着镜头一暗,一条苏州小河分隔了四行仓库与英法租界地,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狱,形成强烈对比,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给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战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日军组队扛着钢板阵冲到最薄弱的西墙下,爆破楼体,我方手榴弹又不起作用,在这最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个从电影一开始就没出现的小角色却让我记住了他的名字―陈树生。
他脖子上挂上两捆手榴弹,冲向被日军炸开的墙口,拉开弦又身中数枪,毅然决然的纵身跳了下去。嘭!接着一个又一个战士捆着手榴弹跳了下去,听到那声“娘,孩儿不孝了!”我已经控制不住眼泪,握紧的的拳头一直没松开过,正所谓“我以我血荐轩辕”。
国难当头之际,看赌场的小刀哥、台上的戏子、女童子军、没了工作的老师,都成为了英雄的化身。恰恰是这样一群卑微的普通人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顽强的抗战,宁死守护国旗不倒。
这部电影观看完,我迟迟不能从悲伤中缓解过来。可以说电影中的许多片段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还有来自民族苦难的同情,也来自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气,小人物在家国大义面前的舍生取义。
电影之中的那匹大白马,在如此混乱的战争环境中,通体雪白、长鬃飞扬,它代表的是希望和未来,也是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无畏不屈精神的延续。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我们要牢记历史,要努力变得更加强大,才不会让历史重演。
向逝去的先烈们,致敬!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10
《八佰》这部电影是一部讲述在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故事。
其中的三个场面令我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弹盾,组成了一个大盾往仓库里攻击,国民党用枪打不破,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弹,跳下去牺牲自己,炸了日本人。当时我的眼泪就已经绷不住了,哗哗的往下流。他们这种舍命为国家的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当然,有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枪,不敢往前冲的逃兵,也让我心里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
第二个场面是他们在第三日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当时是国民党国旗,并不是五星红旗,当时的国旗是另一个角上是蓝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红色的。他们说:在自己的领土,要立起自己的国旗,不能让日本人给占领。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的我气愤不已,当红旗缓缓落下的时候,有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撑着,他不让我们的国旗倒下。当时我真的情绪是非常的激动的。他为了自己的国家,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让国旗倒下。当时租界的对面,中国同胞都在看着他们。那些战士们说,我们的同胞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要好好的守护着他们。
第三个场面就是英租界答应让国民党战士冲向他们那边儿,但是中途会有日本人用枪或子弹扫射他们。他们中途被射到了好几个,但是战士们拼命的往前爬,他们的团座说:“不要恋战,不要回头。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活着。”听到团座这句话时,我已泪流满面。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是保护我们国家的真正的中国人。说爱国,护国不是口头上的保护,他们是用行动这样做的,当时我看到他们这种爱国情怀,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的这种精神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心想是什么样的人这么伟大,为了我们不顾自己的母父亲、孩子就这样往前冲,只为的是保护我们国家,保护我们的同胞。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的口罩已经被我的泪水打湿。眼睛都已经哭肿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单单只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我们整个国家!我爱中国!中国加油!中华加油!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11
四行仓库。
经历了两昼夜的战事,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开始了。
仓库之外,就是数十倍于我的日寇。一旦升起旗帜,日寇将不惜一切代价对四行仓库发起冲击。
旗,还升不升了?
升!一定得升!
几分钟后,日寇的飞机像闻见了血腥味的饿狗般向那面旗发起冲击,战士们一个个倒下……
但,旗不能倒!旗架垮塌了,战士们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死死护住旗帜;飞机袭来了,一个又一个战士举起钢枪,瞄准、射击……
旗,不能倒。
四行仓库与英租界之间只有一河之隔。一岸,租界极尽喧嚣繁华;另一岸,却是血肉横飞、硝烟弥漫。西方的记者、观察家为战士们的惨烈英勇而叹息;租界里的国人从麻木不仁到群情激愤,不断有学生、记者游过河来参与这场战斗……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牺牲,告诉了河那岸的繁华人世:
不要对战争无动于衷。
当鸦片战争的硝烟弥漫于清帝国的海岸线上时,道光帝却满心都是朝廷内外的点滴得失。老皇帝选择了无动于衷。
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风波终于波及到慈禧女士的八抬大轿时,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只能救得她自己一条命。慈禧女士选择了无动于衷。
当日本人以一名士兵走丢为由,对东北三省展开侵略时,数十万东北军人却不开一枪、撤往关内。蒋介石选择了无动于衷。
可是,当日寇染血的刺刀刺向我们的胸膛,当亡国灭种的危机真正来临时,当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与这场战争休戚相关时,又有谁还能选择无动于衷?
《八佰》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意象。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那匹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清矍白马。
“白马非马”,这句话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它高傲,美丽,也温顺通灵。它在战场的各个角落中穿梭,却仍不显狼狈。它是黯淡战场中的亮色,也是战士们战斗精神的象征。
在幻想中,死去的小战士化身赵云,身骑白马,在长坂坡前斜眼冷对百万雄军。
白马非马。
电影结尾,团长谢晋元为留存革命火种,下令全体战士从桥上撤至英租界。他说,“仅仅只靠我们四百多人扛是扛不住的,需要外面四万万人来扛。”
是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兴盛与衰亡,始终是由这个民族的绝大多数所决定的。保卫四行仓库的英雄们撤退了,但是他们为中国留下的宁死不屈、英勇顽强的精神火种却迅速地在大江南北上蔓延开来……
正如毛主席那句广为流传的箴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向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先烈们致敬!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12
看头条、抖音还要彭水推荐刷爆了话题,昨天晚上观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部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可歌可泣的战场故事。战事的发生地在苏州河边,一边炮火连天,一边灯红酒绿,在故事的推进中,人性不断的升华:有人在慷慨赴死,有人在醉生梦死;有人胆小懦弱,心中所想皆是自己的利益,也有人将民族大义置于个人之上,不畏生死;当然所有人都是在战争中发生蜕变,与众人产生共鸣,形成“蝴蝶效应”将剧情推向高潮。
剧中两个剧情给自己感慨良多:
1、升旗事件,明知升旗是一种挑衅,会遭受毁灭性打击,但还是坚定的举行了升旗仪式,因为旗子代表着一种“舍我其谁,我们一直还在”的精神,代表着一种团队凝聚力、感染力的呈现。
其实我们在生产管理中也是同样如此,当我们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时候结果不如意,不是我们的团队能力不强,而是我们缺少一个“举旗手”、缺少一面旗帜,没有它们团队就没有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就没有使命必达的决心了;因为“旗帜”很多时候就是团队的一支强心剂,不是说它的本身有多强,而是在乎让团队每个人发挥出最强;旗帜就是一个风向标,代表着团队奋斗的目标一直都在,我们不迷茫;旗帜是一种呐喊,让别人都知道我们一直在努力。旗帜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意义。
2、小人物们的成长:电影中基本让每个人都在快速成长,小到怕死的小湖北,大到老兵油子“羊拐”,包括事不关己、开赌场的“容姐”,其实这些人快速成长(电影虽然有些夸张),离不开把自己当成事情的主角,避无所避之时,自然成长就快了。容姐因为小刀的死而改变;小湖北因为自己在乎的人不断离去而快速成长;羊拐因为看不懂的几封信而刺痛自己的内心,有了先大家后小家的概念。
在我们在做团队管理和激励也是一样,战火和责任不是我们某个人的,而是我们团队每个人的,只是个人的能力大小、职位高低不一样,所处的“战斗”环境、所担的责任大小不一样而已,但所有人的行为一定是为团队目标而战斗,也只有在各自岗位上的战斗,才能真正洗礼出我们需要的战士,真正的战斗才能快速提升我们每个人的能力。
一个时代需要英雄、举旗人,一个团队也需要英雄、举旗人,因为有了他们,时代和团队才能看到希望,在“战火”中才能淬炼出我们的钢铁意志。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13
《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个加强营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的英勇故事。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八佰》里既有战士们的热血精魂也有小人物的挣扎坚守,既有真实的人性弱点也有令人动容的人性闪光点,既有战争的残酷无情也有抗战者的血色浪漫。电影里展示了战士们身为儿子、丈夫、父亲在国家和亲情之间做出的选择,呈现出平凡的中国军民共同奋勇抗战的英勇情怀。希望与绝望并存,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震撼着我们每个观众的心灵。
影片中的三个细节令我热血沸腾。
第一个细节是国旗,谢晋元团长最后决定在仓库楼顶升起国旗,这无疑是激怒具有绝对优势的日军。谢团长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任务,但他不仅要在楼顶升起国旗,他还要在人民心中升起希望的旗帜。在炮火连天中,染血的国旗无数次倒下又重新升起,直到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基石,国旗在人民的心中就再也倒不下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真正被唤醒了。
第二个细节是电话线,为了将送电话线送入战场连线起前方和后方,战士们一个又一个的牺牲,电话线却始终在桥中央不能移动半步。在租界帮“蓉姐”管理赌场的“小刀”,一身狠戾之气但身手不凡,他是一个在乱世中只为谋生的人,但是在看到对岸军人的壮举时,他扎起头发,飞奔到青帮大佬面前,在投名状上义无反顾地按下血手印,用生命完成了他的承诺――送电话线过桥。
最后一个小细节是白马。身骑黑马的日本军官和身骑白驹的谢团座无疑是影片中一大冲击波,邪恶与正义、绝望和希望,对比十分震撼。奔驰在残垣断壁中的白马,影片最后从废墟中带着血红色的伤口踏出,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白马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了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了中华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从电影院出来,我的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激发每一位中国人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14
八佰是什么,是八佰块钱?是八佰建房屋?然而都不是,是八佰名壮士。这部影片,细致地刻画了战争的独特环境和身处其中的中国军人的成长历程以及中国各界的反应和转变。影片以一匹被束缚着象征民主和自由的白马为线索,深刻地暗喻了战争的本质和普通人民对光明的渴望。一条苏州河分隔了仓库与租界,地狱与天堂,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这种直观视觉冲击太过于震撼,也使我们的心情沉重,久久不能自拔。
再绑紧点
随着日军的火力加重,国军越来越抵挡不住了。随着一声巨响,四行仓库被砸出一个大洞。日军马上就要攻进来了。在这关键时刻,一位英雄站了出来,他叫陈树生。他在全身绑了许多炸药,说了一句:娘,孩儿不孝了。便跳了下去。接着,有许多英雄也跳了下去,临走前还不忘说说绑紧点。这一下,使电影院的人热泪盈眶,使我们肃然起敬。我不禁想:如果我在那个年代,我会不会像老算盘一样苟且偷生。会不会从苏州河游到租借。想到这儿,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守护军旗
军旗,代表着尊严,但是,四行仓库,没有 军旗。于是,一位伟大的女子,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决然的带着一面旗帜,顺着苏州河,从租借游到了四行仓库。好比从天堂游到了地狱。她来后,整个四行仓库的官兵敬礼。团长谢晋元把 军旗升在四行仓库顶上,日军觉得这是对他们赤裸裸地挑衅,于是,使用飞机,对旗帜进行扫射。一人到了,下个人补上,坚持了很久,旗帜屹然不倒,说明中华民族没有被打倒。
全体冲桥
当上级对谢晋元宣布全体撤退的时候,他懵了。为什么会撤退?其实,这场战争只不过是国军做给国际看到,想让国际上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同情中国,以求国际支援,其实,那场会开不开没有什么意义,看似推迟了,其实已经结束了,他们能做的,只是冲桥,用血与泪,唤醒华夏四万万同胞,他们最后死的很壮烈,故事也就结束了。当你问他们为什么拼命守护上海的时候,他们会回答,因为,那是我们的家!
弹指一挥间,中国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华为已成为了中国科技制造业的旗帜。这面旗帜,就是信心,不仅挺起了中国脊梁,鼓舞着无数中国企业与国人,也为中国科技业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就像《八佰》一样。这面旗,就像上海四行仓库楼顶的国旗,纵有千疮百孔,我辈也必须前赴后继,护其迎风飘扬,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15
“誓不轻易撤退,亦决不做片刻偷生之计。”“晋元未死前,全营官兵必向倭寇取偿相当代价。”这是谢晋元团长在进驻四行仓库前所立下的铮铮誓言。这荡气回肠的誓言拉开了一场八佰壮士的传奇序幕!
这是一场在战略上毫无意义,在战术上毫无胜算的淞沪会战的尾声战斗,也是一场向全世界直播的战斗。它没有阻止日军侵略的铁蹄,也没有如有的人所期盼的引发国际社会的同情、调停,但它向全世界展示了国人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战斗整整历经四天四夜,面对多出十几倍的日军,中国军队多次打退敌人的冲锋,最后以9人死亡,20余人受伤的代价,击毙200多名敌人。一条苏州河为界,一边是战火纷飞,血火满天;一边是歌舞升平的“东方巴黎”。这场战斗一面揭示着近代中国的悲情与屈辱,另一方面展露了华夏儿女的不屈与愤怒!
电影中,作为江湖儿女的“刀子”,义无反顾地请命,勇往直前地奔跑,拉动着每一位观影人的心。四川军人陈树生为了阻止日军炸开四行仓库的墙体,在身上绑满手榴弹,然后毫不犹豫地拔下引线,从窗口纵身一跃,跟楼下地日军同归于尽。在赴死之前,他用鲜血在一块白布上写下给母亲的遗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壮哉,斯言!短短八个字,却能如此铿锵有力。白布血字,直击人心,让人不禁为之动容。还有很多的主角配角用他们的角度为我们演绎了灭国亡种危险下我们国人的拳拳爱国情!
短兵冲锋,平射炮猛轰,甚至是毒气瓦斯弹也仍未能撕开四行仓库的防线。但惨烈的战斗换来的只是租界各国的不满与不安,为避免战火祸及租界,他们强迫国军最高当局向谢晋元下达撤退的命令。10月30日晚,这支孤军含泪撤进租界。
影片从头到尾营造的真实感以及国人以卵击石但仍义无反顾的孤勇让人不禁唏嘘。除此之外,观影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剧中演员的浓重的湖北口音了。这是因为当时524团在淞沪会战中减员过多,由通城县保安团补充兵员,其中湖北人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20年的中国战疫第一线――湖北省和武汉市。华夏儿女总是在危难中爆发出令世人侧目的勇气和精神。中国人从来不缺少迎难而上,舍生取义的民族的脊梁。我们可以通过电影来回望历史,我们也在创造并见证着历史。愿所有为民族的解放复兴而献身的英雄们安息,当下中国的强大,正是我等所有华夏儿女共同的心愿!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16
在“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八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铭记民族的苦难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20年9月18日晚上7点30分,电影开播。断壁残垣、战火连天的场景一下子就让全场静悄悄的,瞬间安静下来。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导演管虎将视角聚焦在战争中底层小人物身上――他们都是有父母子女,有兄弟姐妹的芸芸众生,这些普通士兵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展现出一幅英勇顽强的抗战群像。在观影过程中,同学们一次次被影片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一次次被影片中的情节感动落泪,一次次被中国军人和人民群众为了抵抗外敌侵略、拯救民族危难而不惧牺牲的精神所震撼。
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用热血和生命守家卫国的故事深深感动和震撼了学生。“老师,你哭了吗?”走出电影院,这是学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普通士兵挥洒民族气概,小人物舍生取义哭倒学生是我真实的感受!”这就是老师的答案。到了泪点,整个影院抽泣声一片,中华民族的无畏精神是不可磨灭的。
看完电影后的学生被片中平民英雄的坚守感动,也被他们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振奋,有学生真挚表达:“电影《八佰》,特别棒特别感人的一部电影。这些感动,来自民族苦难的共情,也来自同胞向死而生的义气,小人物在家国大义面前,舍生取义。他们大多数没有名字,但他们真实地活过。”一位学生在返回的路上说:“看到那么多战士壮烈牺牲前喊娘,忍不住流泪,愿世界和平,永不再战。”我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没有战乱,没有饥饿,我们很多同学却不好好读书,沉迷手机,活在网络世界;也有同学在学校不想努力学习,只图安逸享受;更有同学在教室不认真学习,不尊重老师……我们不指望一部电影能够改变什么,我们只愿大家有所触动即可,哪怕是一丁点的都不枉费13元的电影票钱。
电影中,一条苏州河分隔了仓库与租界,地狱天堂,形成强烈对比,给予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我不由感叹: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这种直观视觉冲击太过于震撼,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一定铭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生活,立足学习,锤炼本领,奋发有为,以千万个“小我”之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17
电影《八佰》取材于一九三七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讲述了日军攻打上海时,“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抗日历史故事。实际上只有四百二十人参加了战斗,为了壮大声势,谢晋元副团长对外号称有八百人,此即“八百壮士”的由来,就是这“八百壮士”用智慧和勇气抵抗日军四天四夜进攻的故事。
随着一声警报声响起,一支来自民间的保安团的队伍从田地里走出,到达上海。这时狂风肆虐、暴雨如注,上海的闸北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电影开始了,战斗也打响了。
四行仓库的一边是富丽堂皇、声色霓虹的“天堂”租界,另一边是战火纷飞、一片狼藉的“地狱”战场,中间隔着苏州河,一座桥把两边连了起来。
在战斗中,日军为了寻求突破口,在坦克的掩护下,拼命的挖掘墙洞,企图在墙内安装炸药把墙炸开进入四行仓库。战士们集中火力,猛烈的向日军开火,还是无法让日军的坦克停止,四行仓库瞬间危在旦夕。陈树生发现如此危险的境况,为了阻止日军爆破墙壁,他把手榴弹绑在自己的身上,从楼上纵身一跃跳下与敌人同归于尽。“舍生取义,儿所愿也。”这就是陈树生留给母亲的最后的话。后面的战士也奋不顾身的跳了下去,他们保卫了四行仓库的第一步入口处,他们用生命来守卫着四行仓库,为祖国而战。
在租界的人们看到了一幕一幕英雄们勇敢战斗的场面,被战士们的勇敢、忠诚而折服,他们把家里的很多东西都送入四行仓库,药物、食品等源源不断的送来。
伴随着太阳从东方升起,一面崭新的旗帜在四行仓库楼顶上屹立。勇士们矗立着,面向迎风飘扬的旗帜,敬着军礼。突然,日军的战斗机从南岸飞来,疯狂的向楼顶扫射,日军的目标就是想把旗帜打到,但是四行仓库的战士们拼死守住旗帜。前一排的战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战士前仆后继,无论是生还是死他们紧紧地握住旗帜不放,要让旗帜屹立东方。旗帜就是军魂,旗帜就是民族的希望。
电影结束了,电影院里传出哽咽的声音,包含着我的眼泪。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八百壮士”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他们拼尽全力,英勇抵抗。正是这种保家卫国的顽强斗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是未来和平的守护者,更要铭记战乱纷飞的过去,和平来之不易。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壮士,铭记英雄,勿忘历史,共铸和平。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18
这部电影给我的触动是很大的,主要讲述了几百名官兵的故事,其中大部分还是刚补充过来的湖北保安团新兵,加上少部分从淞沪战场下来的老官兵,他们被安排到四行仓库,电影开篇他们士气低落,面对战争惶恐不安。一开始只是被动进行防御作战,当中甚至有人想要逃跑,但是经过了几场战争,却发现日本军队正在图谋准备偷袭自己的同胞,也看到对岸人民对他们期盼的目光,爱国之心越来越被唤醒,这让官兵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最后光荣地完成使命被载入史册。
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河两岸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一边是衣着光鲜亮丽一边是荷枪实弹。
天堂这边的人想到地狱去。感触最深的是一位大学教授把妻子的项链丢下楼捐献出去,最后拿出柜子里的枪,朝着日军的方向开火;赌场的人看似放浪不羁,关键时刻也会拼了命的冲过桥,给对岸的战士送去电话线;在看到一场战争胜利的鼓舞下,决心加入抗战队伍的青年学生,虽然三个中已有两个为战争献出了生命,但剩下的那一个也从不后悔加入抗战。
地狱这边的人也想去天堂,端午、老算盘、小湖北从最初的胆怯想逃跑,到最后的克服恐惧奋勇杀敌,这些都源于他们对河对岸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行仓库保卫战之所以能够震惊中外永垂史册,除了战斗本身的英勇和壮烈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这是一场被全世界围观的战斗!地面上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而空中各国的观察员们则拿着望远镜悠闲的观望,正如黄晓明饰演者所说战争的背后可能都是政治,战场戏台,这种事儿全世界绝无仅有!极大的讽刺着这些英雄们这几天的艰辛抗战与无畏牺牲。在这些政治者眼里生命不算什么,谢晋元团长说过他们没有退路,因为他们在上海就还在。这个民族还没觉醒,一旦觉醒将无人战胜。后来国民党和共产党一起合力将日本赶出中国,将中国解放出来。这一过程中少不了各方势力的团结。
2020年,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经历了疫情。在疫情中,我们中国也表现出了其他国家不曾有的团结一致的举动,我想这就是我们胜利的原因。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将铭记先辈们为了今天美好的生活而流下的血液和付出的艰辛,不忘国耻,在我们心中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们无疑都是英雄!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19
战争是残酷的,是血腥的,是压抑的。今天,我有幸观看了一部振奋人心,令人动容的电影《八佰》。
这部电影中的每个人物虽然形象不同,性格各异。但都有血有肉,铁骨铮铮。它主要讲述了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保卫祖国的最后一道防线。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有许多情节让人泪目。
当时情况危急,四行仓库已被日军包围,四面八方响起飞机的轰炸声。而驻守在四行仓库的革命军却连一面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旗帜都没有,河对岸的爱国民众用自己的生命将一面国旗绑在身上,趁着夜色,游过河水来到仓库,将旗帜交到壮士手中。在危险面前,在正义面前,团长选择升旗,他希望今天的选择燃起中华人民的斗志与激情,也让中国守军能燃起希望。伤痕累累的四行仓库平台上,鲜红的旗帜在军号声中缓缓升起,河对岸围观的民众无不为此激动欢呼。
疯狂的日军看到了四行仓库楼顶飘扬的旗帜时恼羞成怒,发起了更加残暴的进攻。在硝烟中,在炮火中,英勇的将士顽强抵抗,血肉之躯向日军坦克发起总攻。在千钧一发之际,作为敢死队员的陈树生身上捆满了手榴弹,拉响导火索后,从六楼跳下,与日军同归于尽,数十名将士高喊口号,仿佛化作英雄之鹰,用自己的生命守住了四行仓库,成功粉碎了日军这一阴谋。于是,日军的炸楼计划未能得逞。继后,便是一个接一个的“
此景让河对岸平安无事,中国人乃至各国人内心激荡不已!军人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安全之墙!这情景怎能不令人潸然泪下?心中怎能不慨叹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
日军久攻不下,又驾驶着战机,在四行仓库楼顶上盘旋。他们无休止般不停的在楼顶轰炸,目的就是为了炸毁那面鲜艳的旗帜,但中国军人毫不退缩,他们前仆后继,用生命拼死保护着用战士们的鲜血凝固而成的旗帜!将士们用行动告诉世人:旗帜在四行仓库始终屹立不倒,我们中国人,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不会倒下,中国不会亡!在国难当头,外敌入侵之际,我们会前仆后继的去坚持战斗,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屹立不倒!
致敬八十三年前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八佰壮士誓死不退的血性和中国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些都更应当被和平年代出生的我们所铭记。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繁荣昌盛,回想往日中国的千疮百孔,军人们,感谢你们为祖国做出的奉献,岁月静好,只因有了你们。年轻的新一代,同学们,我们应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20
《八佰》又名《八佰壮士》,是一部抗日题材影片。
起初,我是不愿意看的,我胆子小,这种血腥残忍的故事,估计看了晚上也会做噩梦,但票都已经买好了,还是去吧。
《八佰》讲的是淞沪会战最后的艰难四天,在上海的四行仓库,至今还有此库遗址。如果你看的够细致的话,不难看到四行仓库那些大大小小的不规则圆孔,几十年前,日军的子弹就从这里穿过,打伤我们的战士,打死我们的同胞。
电影很长,感人的地方也很多,似乎数都数不清,观影过程中我的泪,滑过两颊,滴进我的心坎。电影中有一片段让我久久无法释怀,这个片段发生在第二天的战斗。
四行仓库的墙有一米多厚,拿炮也炸不开,日军就决定让多个日军士兵,用钢板构成一个可移动的堡垒,在墙上凿洞,准备用炸药把墙炸开。守军战士一边朝敌人开枪,一边想办法阻止日军炸墙,逐渐变得急躁起来:拿枪打也打不中,拿手榴弹炸也没地方炸,难道就这么干等着,看着敌人们冲进来,看着上海完全失陷?
底下的敌人在破墙,上面的守军在思考,谁也不可能注意到,二连四班副班长陈树生,正用力把手榴弹绑在自己的腰间,冲向被炸开的一面围墙,对着“堡垒”大喊自己的名字“陈树生”,带着他21岁的人生纵身跃下。脚落地那一刹那,火光电石一并发作,伴着战士满腔的爱国之情炸开了可恶的侵略者,只留下一纸遗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陈树生以其无畏的勇气,无比热忱的爱国之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四行仓库最坚实的屏障。
后面的战士也纷纷效仿,接二连三跳了下去,炸死了日军,播种了希望。他们中有的人可能还没有孩子,可能没有妻子,也可能早已失去家人。他们跳下去的那一刻,没有痛苦的哀嚎,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而是怒吼着自己的姓名与家乡。他们对祖国做出了最后的呐喊。这些勇敢而忠诚的爱国将士们,向世界证明,中国不会亡。此刻,荧幕内外,一片寂静。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电影播完了,故事讲完了,但它给我的震撼已无法描述,它会永远保存在我的记忆中,滋润着,荡涤着我心灵。致敬战士!也致敬当年的爱国者!
战士们,你们可能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但你们却永远是最可爱的,永远是我们心里的璀璨明星!
永远只记团长那句“八佰”。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21
《八佰》的故事就是描写淞沪会战末期,国民党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420人留守苏州河畔四行仓库、狙击日军的故事。为壮声势,对外号称800人。
上海四行仓库和英法租界只有一河之隔,租界里灯红酒绿,赌场、戏院正常营业,街道上熙熙攘攘。河对岸团附谢晋元告诉大家,这里是我们最后的阵地,也是我们的坟墓。
谢团长接到上峰的命令,要死守四行仓库,仓库的对面就是英法租界。死守的目的就是死给你看,换取英美等国际势力的同情。战斗很惨烈,英美也很同情中国,各大国际报纸的记者纷纷架起设备在对岸拍摄,报导战况。同时更多的是河对岸的中国看客。他们把战斗当戏看。而我坐在荧幕前看着他们,我心里怒斥这些看客。然后电影里飞艇上的外国观察员指责中国看客的冷漠。
这400人并不是想当英雄,也不想撑英雄。四百壮士英勇抵抗日军,意思没错,但进到历史现场确不是这样的。他们有些是农民,稀里糊涂被抓来当兵。张译演的文职军官也只会打算盘,不会打枪。他们心念的是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影片的第一幕不是打日本,而是中国军队在枪毙逃兵。
懦夫经过战火的洗礼变成战士这是基本套路。对岸观战的大学生看到国军应勇战斗被感召,偷偷渡河要加入他们,他们对战争有着浪漫的想法和期待,他们眼中的战争是一些书本上的传奇。当见到强大的敌人,枪火纷飞,尸横遍地时,这种浪漫就消失殆尽了。真正见过战争的人是不相信英雄那一套的。姜武饰演的老铁,不管你怎么骂我,羞辱我,老子就是怕死,就是不想死。看到身边兄弟受伤,他也生恻隐之心要去救人。等他付诸行动时,战争马上就给了他教训,让他负了伤。
最后他们奉命撤退。上面知道继续表演没有意义了,英美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不会支援中国。谢团长希望战斗能重新激发战士们对战局的信心。
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说,上海沦陷大局已定,七十万国军都没干成事,你们四百人能成。
谢团长还不甘心,希望这场战斗能激发对岸群众的战斗热情。
黄晓明冷冷回到,他们的热情马上就会消退,这些人的热情改变不了战局。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
这个真相是告诉特派员告诉谢团长的,也是导演想告诉观众的。
你们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后人会如何评说。八佰的幸存者杨养正晚年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个军人,为国家打日本。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22
周末,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看后,我深有感触。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第88师262旅524团副谢晋元率四百二十余名战士(对外号称八百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
跃
“卖报了!日本人说只用三个小时就能攻下四行仓库!”这次的报纸在租界轰动一时,很多外国人都在下注,看看究竟是中国人能坚守抵抗,还是日本人会强行攻占。这边是天堂,那边却是地狱。
四行仓库的墙体正被敌军扒开,并被粗鲁地塞进了一个个炸药包,只要外面一炸,里面的人就必死无疑了。但是,日本人还是小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一个个战士,背着炸药包,一边喊着自己的名字,一边纵身一跃,在那些日本人惊讶的眼神前,绽放出自己生命中最后的光辉。我看到这里,不禁热泪盈眶。是啊,假如没有他们的跳跃,哪有今天中国的飞越呢!
举
在面临坚守两天的重任的同时,团副谢晋元在征得了大家的同意后,毅然决然地命令士兵第二天一早,就将 军旗升起来,尽管这样会激起日本人的怒火,但他们不怕,因为他们是中国人。
军旗升起之后,果然激怒了日本人,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对 军旗进行扫射。我们的战士,第一批死了,第二批补上,第二批死了,第三批再补上。这面 军旗,不仅是国人不屈精神的凝聚,更是用战士的生命染成,高高地举起来的。看到这里,我眼眶泛红,泪水滑落了下来。
送
一根电话线,一座桥,一个狙击手。
一根电话线是连接两岸的工具,一座桥是连接两岸的通道,但是一个狙击手,他是阻断连接两岸的人。租界里的人,任务是跨越桥,穿过狙击手的封堵,将电话线送进四行仓库去。这谈何容易?但是仍有一大批中国人请愿,去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枪,两枪,三枪,四枪……桥上躺满了尸体。终于,有人爬到了最后一个桥墩,但是在他向外爬出的那一瞬间,子弹击中了他,他将手中的电话线,连同自己的生命,一起扔了出去。我的嘴角忽然一热,满嘴咸苦。
我想,电影开头那只钻入洞中的白鼠,不正是对那些躲在租界里的中国人的臆像吗?但是,在中国士兵无惧生死、奋勇守卫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变了,变成了一匹匹白马,驮着像赵子龙一样的战士们护国杀敌。
先烈们,中国已站起来了,已傲然挺立在这个地球上,愿你们安息!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23
“炮声隆隆,震撼大地,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那时,枪声四处弥漫,勇敢的战士用尽生命守护着四行仓库,守护着中国。俗话说的好:“天堂离地狱仅有一步之距”那电影中的800壮士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此刻在如地狱一般的地方浴血奋斗着,只为守护上海,保卫国家。
1937年,正是抗日时期,中国派了一个师的军力去压制上海的日军,最后却只剩了几百人。那时他们只有420人,却对外宣称有800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远不止800人,日军想尽一切办法,甚至动用了重炮飞机及一切危险的武器,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扛下来了,他们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告诉全世界:中国大不可侵!他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向大家宣言:中国人不会放弃!
这部电影也是对历史的真实还原,电影中的每一个人都同仇敌忾,虽然他们也有想过放弃,甚至已经从排水口处游了出来,但他们又坚定的游J回去,在那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生死的历练,成为了不畏牺牲,勇敢奋斗的英雄们!他们一心为中国,一心为人民!
电影中这样一个场景更让我惊讶不已。当日军准备摆好钢板阵,向四行仓库进攻时,英雄们为了守住上海,一个接一个地绑着炸药跳了下去,一个又一个的人民战士只为击退日军,而不惜自己的生命,一声又一声爆炸的声响,使我们以及租界内的人震惊不已,日军三小时攻下四行仓库的想法也不了了之。
800壮士的无畏是我十分惊讶,他们可以放下一切去保护国家,他们也可以放下一切赶走日军,即使家中还有年迈的双亲和幼小的孩子,也要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付出一切。
他们之中虽然没有多少人存活下来,但他们无坚不摧的精神早已改变了战局,改变了一切。他们用鲜血染红了国旗!激起中国人民充满热血的心,他们谱写了新的历史,造就了新的辉煌!
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四行仓库,不仅仅是上海,而是整个中国,是所有中国人在对付外来敌人时的那种决心!他们的英勇无畏给中国千千万万人民做了代表,他们就像那升起的五星红旗一样,充满希望。
五星红旗承载着希望,承载着光明,他们用生命守护着这面旗帜,永远也不让它倒下。
中国历史悠久绵长,数千年来,一位又一位的壮士抛头颅,洒热血,为自己的国家而战!叫他们一声英雄,理所当然!这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荣誉,用努力换来的证明,用生命创造的辉煌!
他们的精神被其他革命先辈传承,他们坚定的信念印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他们的鲜血洒在那飘扬的五星红旗里……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24
一直想去看《八佰》,刚好昨天下午有时间,和老婆一起去看了,深有所触,说上几句。
先说数据,加上点映,上映三天,票房7.7亿,由于疫情对观众入院观看信心的冲击,我觉得成绩什么可观。猫眼评分9.2,心想豆瓣评分绝对会-1,果不其然,豆瓣7.8,豆瓣早已失去国民评判准信力,国外电影再烂评分至少+1,国内电影自动-1,这不是电影工业发展滞后带来的附加影响,而是长期外部文化价值观输入带来的直接影响,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影评人根据地多在豆瓣。扯远了,男女观众比接近7:3,20―35岁观众占比75%,你别吓一跳,再过三年我都不算一个适龄观看群体了,很难过,我觉得我至少还能常进电影院15年,拭目以待吧。
再说感受吧,票房已经确定《八佰》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战争片,但也更像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它以悲壮的表达手法向后人阐述了抗战史上先辈们不屈的斗争精神,现实只会比电影更残酷,因为工作原因,十多年来,接触了很多上过战场的老兵,当你坐在他们身边听他们亲身讲述战争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电影中士兵被子弹击中的画面还原度应该有85%,我见过很多现实中被枪击的照片,指头大小的枪口,后面是碗口大小的创口,击中重要部位断无生还可能,我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深知一个人在枪林弹雨中穿行需要多大的勇气,活下来的运气占了一大半,上了战场,都抱着一颗必死的决心。后人,只是看到一个个数据,伤亡多少人,幸存多少人,真正上了战场和敌人厮杀,九死一生,十不存一,是常事。
电影中大家都看到的是河对岸租界隔岸“观看”的人们,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一句是叫做“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觉得人数在55开吧,乱世之中一半的人为了生存而自保,只要活着,谁主政并无所谓,河对岸另一半的人大多是无能为力罢了,只能眼看着战士在一侧和敌人厮杀。所以电影中也用不小篇幅描述了送物资、跑桥送电话线,包括后面的募捐。不过电影对上海女人一点都不友好,也算是一个地域的缩影……
我从不会怀疑士兵们会不会向影片中描述的勇敢、无惧生死。我觉得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是给我们一次中继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过去很多年我们疏忽对青少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每次你看到网上一些无脑的评论肯定会恨得牙痒痒,甚至有时也会附和一句。教育始终是国之大计,键盘侠并不是多了,而是会使用键盘的人多了,有句话叫“人出一百,必有鸟人”,甚至你回想一下,自己上学时班级里是不是总有一个格格不入的人,生活群体中总有一个言行相异的人,别去做这个人,善待他人。
其实也想带儿子去看一看,不过才四岁,应该也看不懂,留在日后再说。经过三十多年坎坷起伏又始终徘徊在地面的人生告诉我,一个人培养好的心性远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学习主要靠自己,但路走歪了,回头就难了。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25
疫情之后的第一部电影,等得和电影院复工的消息一样久。
开门见山地说,《八佰》虽然讲故事上稍欠火候,但不妨碍它是一部制作精良、演技在线的电影。
整个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短暂停火的夜晚,小湖北透过窗户向对岸望去,南岸的戏台鼓锣喧天,他脑中浮现如下画面:一位将军身骑白马、手持长枪、独立山腰,静候敌军来袭。他的面前千军万马严阵以待,他的身后空无一人,只有背后的靠旗、身上的花布单衣赏,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战场,都不曾出现这样的场景,我却觉得这一幕非常真实,老一辈的人为什么喜欢听戏和看连环画呢?他们出生在和小湖北相似的年代,接触和了解历史的主要媒介就是戏台和评书,将平日里看的花脸彩衣的戏剧扮相嫁接到放羊的小山坡,就是小湖北脑中的这一幕。
当艺术的浪漫与现实的坚硬碰撞在一起时,有趣的冲突就出现了,靠旗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千军万马,戏服也毫无防身护体之功用,红缨枪纵使武功盖世在火器时代也会不堪一击,与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将军心中的淡定和沉着,孤军应敌、一马当先,这是怎样的一份孤勇和以一敌百的英雄主义!这就是仓库内“八佰”壮士的真实处境,没有援军、没有粮草,有的只有一份血肉之躯、一颗坚守的决心和对未知命运无尽的恐惧。
这像极了2020年开年武汉经历的新冠疫情,封城后的武汉静止了,城中的我们处于被数据支配的恐慌中,灾难如此迫近,死亡和确诊的不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而是我们认识熟知的朋友、亲人;信息过载、信息延迟,都会牵动武汉人民绷紧的神经;口罩隔绝了病毒,却隔绝不了恐惧,人们相互之间传递着怀疑的眼神,少消毒一分则忧心忡忡,再多的防护措施也不为过。
面临未知的病毒,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志愿者选择逆行,签下请战书,毅然奔赴湖北。在寒冬中送来炭火、于暗夜里点燃希望。党和国家统一调度,不计成本和代价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火神山、雷神山就在离我家十几公里的地方拔地而起,方舱医院争分夺秒的改造完成,医疗界四大天团会师武汉的消息让我热泪盈眶,一批批医护用品和物资发到武汉,一截截确诊人员数据降下来,志愿者和团购群活跃了起来,静止的武汉又恢复了生机。
医疗队顺利完成使命踏上归途,历经苦难的武汉人民自发拉起横幅、准备礼物、欢送他们,口罩也挡不住我们满脸的笑意和满心的感激:你们,就是湖北和武汉人民2020年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
真实的战场其实一点也不浪漫,你既没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的勇气和智谋、也没有黄忠定军山气势如虹的开挂剧情,你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火中取栗、螳臂当车只为搏一个概率,为此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你默默无闻、殚精竭虑,付出的代价不单有健康甚至还有生命,为坚持胸中的那一份孤勇,值吗?
“八佰“和疫情中的每一个逆行者都给出了相同的答案。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26
学校党建活动,集体看《八佰》。
说实话,对于这类影片,我并不是很钟情。满屏满耳的枪林弹雨,惨不忍睹的血肉炸弹,只听得旁边的王君老师“啧啧”声不断,我的心也被揪得七上八下的,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敢看屏幕。
打从学习历史开始,最怕中国近现代史,割地、赔款、卖国、求荣……在学生时代我有点偏激地认为近现代时期的中国人的集体人格都是灰暗的。
后来,随着年岁增长,阅历增加,对那个年代的人情故事有了别样理解,特别在读完张玮写的《历史的温度》一系列书籍后,感受到“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一如此次的电影――《八佰》。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截取了整个事件里最精彩的四天,用宏大的视角引出人物群像,拍出了中国战争片的新高度,可以跟《血战钢锯岭》相媲美,也能跟《拯救大兵瑞恩》比肩。剧中让人眼眶湿润的镜头很多,升旗仪式、陈树生们抱雷跳楼、大雪之夜的撤离、民众们隔岸伸出去的手、敢死队员们的视死如归,但最让我震撼的是特派员的一句话“能留守至今,本就是做给西方列国的一场表演”,一丝悲凉感油然而生。
英雄们惨烈地付出居然是一场戏,对面列强们的摄像头,照相机以及各种层次的百姓们,头顶上是盘旋的除了有日本的飞机,还有西方各国的军方监控,各色看官纵横交错。屠杀也好,反击也罢,所有的像是演戏。“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收起了底线,顺应时代的改变看那些拙劣的表演”,我们坐在台下观看着的又是怎样的角色?
想起疫情时期一个视频上的一句话,“当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日军侵华,华北沦陷,上海已然不保,可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能逃离“雪崩”之时的覆顶之难吗?那“八佰”将士的抵死抗争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想起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许倬云先生认为“宇宙不断趋于平衡的大格局中,人本身有理性、有良知,可以以自己的“心”映照、呈现宇宙本身的“正气”,这也是其存在的禀赋。
这就是答案,天地正气经由“八佰”士兵映照给了对岸的“看官”,所以大学教授扔下了太太的项链,白俄女人捐出了自己的首饰,京剧演员用《长坂坡》致敬将士,小姑娘用敬礼心理援驰军士们的付出……看戏的人不再置身事外,一双双手,穿过钢丝网,拉住英雄们的手,正气被点燃。
瓜怂不怂了,小湖北都能果敢地留下成为敢死队,端午为国捐躯……杂牌军有了自己的番号。
这不仅仅是一场表演,他们也不是戏子,据史料记载,这群将士们在后面还是经历了一系列的磨折,谢晋元最后被自己的部下杀害,但他的正气还是被20万的上海民众牢记。现在的上海还有晋元路,晋元广场,纪念馆,还有今天《八佰》这部电影。
中国近现代史,除了割地赔款,还有一场,肯定不止一场“盛大的表演”。
《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篇27
昨晚,去电影院看了电影八佰,观众非常多,而且女性观众多,这在战争类电影当中是非常少见的情况。感觉这个电影,是看过的电影当中,对日军还原程度最好的电影。日军很多战术动作都可以和抗战老照片当中的日军直接对上。
包括日军小分队半蹲着隐蔽在战壕后面,包括,日军喜欢两列纵队进行两翼包抄,在最后突围的时候,日军在侧面设置机枪阵地,在上海日军威胁动用重炮,包括日军的服装道具,特别是日军海军陆战队的形象,都是非常真实的再现。
1939年,我们对日军的分析是,日军特点是,下级军官动作娴熟,士兵射击沉着娴熟,不乱射不空射,尤以狙击兵对于目标之选择发现,甚为敏感适当。这个特点在电影当中,已经得到了非常深刻的体现,日军狙击手射击相对比较准确,普通士兵进行步枪射击都是瞄准射击,很少乱开枪。无论攻防,均重视构筑工事,工作力亦强。步炮空协同确实。惯用锥形突击的战术,同时,向对手的侧翼与后方实施大迂回、大包抄,对对手重兵集团“包饺子”;长于声东击西,佯攻与主攻相结合,奇正并用,让对手防不胜防。
这些特点是电影当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包括,日军正面攻击,掩护挖土机侧面工作,日军在两翼包抄上去想使用炸药包炸墙等等,步机枪掩护步兵爬梯子等等。善于侦察,收集情报和分析情报,比如在淞沪抗战的时候,第51师从陕西汉中到上海参战,从宝鸡上火车,一直到南京车站,可以说走到哪里,就在哪里遭到日军飞机轰炸。在淞沪抗战,记者去第72军采访,这个部队还很有警惕性,记者刚走不久就转移了军部,结果很快军部所在观音堂就遭到日军舰炮轰击。在电影里体现为,谢晋元部队在深夜秘密突围,结果就遭到了日军的预设部队打击。
而且,从八佰这部电影当中,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日本步兵散兵群战术,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时候,日军就已经开始善于使用散兵群战术,就是,一个步兵班,还要分成3个战斗组,以横-散,纵-散队形攻击前进。基本就是,第一组,快跑前进,距离各8步,突击组火力掩护,以此类推,利用地形地物,各个跃进。
而当时,我们才有散兵线战术,相隔各3步,步兵散开构成火力线,一个步兵排分成3个班,一个班正面40步,一个排纵深100米。但是,这种战术导致对抗日军散兵群战术的时候损失惨重,后来,德械部队也开始采用以轻机枪为核心的散兵群战术。
当时记载,不懂得散兵群战术,还在使用散兵线战术的1个步兵连,遇到日军一个分队,可能5分钟就会损失殆尽。电影八佰当中的日军进攻,不再是人海密集冲锋了,比较好的还原了日军1个步兵班分成3个组进行散兵群进攻的战术。
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符合历史原貌,毕竟不是军教片,也不是纪录片。而且,这部电影是服装,道具,上也非常不错,可以一看。这部电影最感动的一句话是,我们是湖北保安团,我们是来保卫大上海的!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40-26259.html《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相关文章:
以遭遇为话题的作文12-17
高二冬天里的温暖的作文600字11-23
桌子的自述说明文08-17
执一份情,共度天涯作文1200字07-23
2025年3月广西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报名公告12-24
大学摄影专业考什么11-03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1-22
初中班主任评语10篇09-14
列子经典名言11-16
个性晚安感言08-23
出差心情英文经典句子08-19
情侣拍照朋友圈秀恩爱说说配文收藏08-13
宿舍管理员工作总结08-30
最新医院会计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会计年终个人工作总结的不足(16篇)08-15
个体户入职证明07-27
校庆活动邀请函参考10-05
外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