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民风民俗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民风民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民风民俗作文1
端午节是 留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的节日,当然,也是一个官方陈旧的传统节日。但是,各地的节日风俗却不大一样。“已经沧海难 水”,我唯独对家乡的端午情有独钟。
端午的前一天,大人们就预备好糯米,粽子叶以及其他资料,并早早地把粽子叶包好。
包粽子这一环节,好玩,风趣,是小孩们最喜欢的。
首先,把粽子叶拿在手中,渐渐地围呀,围呀,绕成一个长柄勺似的外形。这下,小孩子们可有玩的了。他门用长柄勺似的粽子叶从水盆里舀一勺水,然后提在空中。叶子里的水便如根根晶亮的银线普通,飞流直下,“哗哗 ”地响。待到水快“干枯”时,飞流直下的`银线就摇身一变,成了颗颗灿烂的珍珠,滑落在水盆里,叮咚作响。让人情不自禁地 此景此声所沉醉。
然后,就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将糯米装在粽子叶里。大人们的脑袋总是那 奇特。他们将粽子叶里的糯米堆成一座小山,白白的,如雪普通,那 心爱,那 圣洁。有时,他们还会在小山上栽花种草 将小片的树叶或花瓣贴在下面,让小山充溢勃勃活力。
最初就该系线了,就是把包好的粽子捆起来。小孩们捆好后,可不会乖乖地让粽子失掉一份安定。他们会把粽子系在伎俩上,当作溜溜球来玩 丢出去,发出来。可是,他们只能丢出去,却很难发出来。
端午节的早上,小孩们简直都是被四溢的粽香所唤醒。离开餐桌边,他们就会看到碗里坐着一个粽子,白白的,嫩嫩的,下面还装点着一些砂糖。晚上的阳光射出去,照在下面,反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辉。让人看了,不由垂涎欲滴。于是,他们立即挥去嘴角的口水,拿起筷子,端起饭碗,悄悄地咬一口,细细地嚼一嚼,渐渐地咽下去,那味道,比美味佳肴还美味佳肴。
端午民风民俗作文2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为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喝雄黄酒。端午节又称: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今天的'端午节,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粽子的样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还有许多习俗,比如: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民风民俗作文3
端午节又要到了,从我到了北京以来,已经五年没有回家过端午节了。
在老家,端午节是很热闹的节日。小的时候,天还没亮奶奶就要给我和弟弟绑上五彩线,其中我最喜欢紫色的线,那个时候的五彩线通常是家里用剩下的.毛线,卷起来粗粗的一根,绑在双手双脚和脖子上,以祈求好运,当端午节过后第一个雨天,就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水坑里,奶奶说五彩线会变成小蛇,然土壤变得更肥沃。绑完了五彩线,老妈就会带着我们去江边,用崭新的手绢沾着江水擦脸,可是现在的江水变得很臭,不能再擦脸了。早市上,会有卖香草、艾蒿、荷包、扫帚、葫芦、小老虎、布娃娃、充气棒的,奶奶会买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芦挂在门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枣粽子和白鸡蛋、茶鸡蛋也会在这个时候热气腾腾的端上来。小时候喜欢玩撞鸡蛋,看谁的鸡蛋最坚硬,有的用鸭蛋,有的人用鹅蛋,有的干脆用假的石灰蛋,结果没个端午节都会吃很多的鸡蛋。
上了初中,同学们提前很久就会计算端午节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边玩一个通宵。这个时候江南、江心岛、江北都会灯火通明,年轻人拿着充气塑胶棒互相追打,闪闪发光的项链、戒指都很受欢迎,有烤串,有人打麻将,还有人放鞭炮,这样的民间庆祝活动一直会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如今,在端午节来临之前,真想回家去,想让奶奶给我绑五彩线,想让老妈带我去江边买荷包小扫帚,想吃奶奶包的粽子煮的茶叶蛋,想看到香草艾蒿和葫芦挂在我们家的门前。
端午民风民俗作文4
又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我家也不例外。端午节的前一天,爷爷奶奶就包好了粽子,那一个个粽子可谓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三角体,长方体。听奶奶说,这些粽子的馅有许多种:白糖馅、黑芝麻馅、蜜枣馅、菜馅。听了奶奶的一番介绍,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忙让奶奶煮粽子。
等呀等呀,大概过了几个小时,粽子终于煮好了,开锅。
粽子刚盛上来,我就拿起了一个粽子,剪开了线,又解开了粽叶,把粽叶里的糯米团放到碗里,拿来了一双筷吃了起来。我手里的那双筷子不停地在碗与嘴中间挥舞。不一会儿,一块粽子便进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这粽子里有糯米的`饭香;粽叶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枣的蜜甜。这些味道交织混合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吃着吃着,我实在忍不住了,一下子在碗里放了五个粽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咕哝道:“好吃,真好吃。”不一会儿,五个粽子便进入了我的肚子。我的脸上也粘了不少饭。可我却乐不亦乎。
没想到这小小的粽子竟那么好吃!我也知道:“这每个粽子都代表着长辈们对子女的爱呀!”将来长大了,我也要为长辈们包粽子。
端午民风民俗作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至,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端午节正值上海世博会举办,又逢高考结束、南非世界杯开赛。所以可以说,今年的端午节较之往年是更加的出彩和好玩。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妈妈说:“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长大了念书才知道,包粽子的习俗和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群众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诗人的身体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这样鱼儿有的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了。于是,为了保护并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来有了更为热闹的“赛龙舟”。
端午民风民俗作文6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投汩罗江而死的贤臣屈原,便划船追赶拯救,追至洞庭湖却始终不见屈原的踪影,人们借划龙舟来驱散江中的`鱼虾,从免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之后每一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这一活动。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为广泛的习俗,也是节日中心不可少的事儿。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的食品。到了唐代,包粽子用的米以“白莹如玉”,粽子的形状出现了锥形、芙形。宋朝,吃粽子已经很普遍了。元、明时期,粽子包裹材料已从菰叶变为箸叶,后来又用芦苇叶包粽子,附加料有豆沙、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初,中国百姓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
再来说说香囊吧。端千节时,小孩都有佩戴香囊的习惯,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线扣成索,做出各种不同形状,再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你还知道哪些端千节的习俗呢?和我一起交流吧!
端午民风民俗作文7
端午节的中午,我和妈妈在江边散步。突然,我听到一阵振奋人心的鼓点声,很多人都跑到江边。啊,江上正在赛龙舟!
这可是我第一次见到赛龙舟!我急忙跑了过去,发现江上有4条龙舟,舟上整整齐齐坐满20个头缠红巾的彪形大汉。每个龙舟前端都有一个敲鼓的人,只听见“咚咚,咚咚”声音震耳欲聋,振奋人心。敲鼓的人敲得越快,划的人就划得越快,敲得越竭尽全力,划的人就越拼命地摇摆着手臂!快!再快!更快!龙舟伴随着鼓声,越来越快!一条条龙舟就要变成一真正的.巨龙,飞向广阔的天空!
好一场赛龙舟!
水波荡漾,所有的划手都不停地摆着手臂,似乎驾起龙舟想“飞”到终点,获得冠军!他们跟着鼓手的节奏,鼓点一落就用力,一敲一划,一敲一划,龙舟像离弦的剑一样飞速前进。“加油!加油!”鼓声似乎在不停地呐喊,四条“龙”像争夺金珠一般,不停地向前飞!永不停歇!
好一场激动人心的赛龙舟!
划手们的手臂每一次摇摆都是那么刚劲有力,那么有气势,那么有激情!使岸上的人们激动无比。
冲线了!获胜的“龙”像获得了金珠一般,不停欢呼着!
鼓声消失了,水波消失了。
江面又恢复了平静,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
端午民风民俗作文8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
一进五月,大街小巷就已经摆上了卖香包的小摊。五月初三、四的的四中巷就变成“香包街,”放眼望去,整个街道红红的一片,似乎映红了半边天。走近小摊,大大小小的香包以红色为主,又夹杂有绿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灰色的等等;造型更是各异,有十二生肖、五毒、粽子、中国结、草莓、葡萄……;即便同是蛇,形状也不一样,有的似弯曲前行,有的抬头吐芯,有的盘成一团,活灵活现,看起来都让人害怕!妈妈却告诉我,端午节带上香包,再在香包里填上由百草粉混合而成的香草,不仅可以驱赶蚊虫,还可以佑护人一年安康。或许真有这样的作用吧,这条小街上挤满了前来挑选香包的.男女老幼,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发现喜爱的香包的惊叫声……,使这条街市在这几天热闹非凡。
奶奶说,端午节是个早节。端午节这天早上,我才起床,便发现爸爸早已在门窗上插满了艾草和柳条,据说从此蚊虫就不敢进屋子了。端午节在吃食上最讲究,饭桌上早已摆好了炸的酥黄的油饼,糖枣糯米糕,能醉人的莜麦酒麸子,然而我的最爱却是粽子。拆开缠在粽子上的红白细线,将粽叶一层层剥开,晶莹的,粘粘的糯米糕就露了出来,有枣的、有豆沙的、有葡萄干的、有五香肉的,蘸上蜂蜜,轻轻咬下一口,唇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是热闹的,也是甜蜜的,对于爱吃爱玩的我来说更是难忘的!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42-29825.html端午民风民俗作文
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漫画作文03-18
重拾快乐的作文700字10-26
《琥珀》语文教案08-31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口号03-26
同学聚会横幅标语07-25
很纯很暧昧的话12-25
考试前复习发朋友圈句子12-23
客服质检工作总结(四篇)08-09
战高温慰问信_慰问信07-16
2025骨干教师研修学习心得体会01-20
初中家长会代表发言稿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