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节选 阅读答案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节选 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节选)①
陆 游
诗家三昧②忽见前,屈贾③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④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⑤绝还堪惜。
【注】①这首诗写于绍熙三年作者六十八岁奉祠家居山阴时,是后期之作,总结他中期诗歌创作发展的经验。②三昧:诀窍。③屈贾:屈原、贾谊。④天机云锦:古代神话传说中天上织女所用的织机和她织成的锦缎。⑤广陵散:古琴曲名,三国时嵇康得异人传授此曲,后嵇康被杀,广陵散遂绝。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九月一日夜里阅读诗稿时有所感悟,于是写诗谈论创作体会。
B.诗人坦率地说,自己和屈原、贾谊一样,已经掌握了诗文创作的诀窍。
C.诗人说世上有才华的人很多,自己的创作水平与他们相比有天壤之别。
D.诗人运用广陵散绝的典故,意在表达将自己的创作体会传与他人之意。
16.陆游用“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这两句形象的诗句向人们传递了怎样的创作体会? 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题目
15. C 【解析】“自己的创作水平与他们相比有天壤之别”理解有误“秋毫未合天地隔”的大意是:如果对生活和创作的关系认识上有“秋毫”的偏差,其效果相去可能会有“天地隔”之远。
16.①诗歌创作即使学习(借鉴)古人,也必须以“我”为主,不能食古不化;②诗歌创作需要作者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实践),仅在字句上加以剪裁(指注重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95-14123.html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节选 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湛江湖光岩导游词-01-07
简历中实践经历的感悟09-06
《猎金游戏》电影观后感06-23
海边一日游小学作文02-19
华佗学医名人故事12-17
说明文香蕉作文11-22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0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动物瓶12-03
望江南・春睡起原文、翻译及赏析08-02
冬日暖阳的唯美文案01-13
孩子想对父母说的话语11-19
高尔基的童年中的优美句子09-27
食堂年度工作总结02-20
2024年幼儿园中班工作总结下学期 幼儿园中班工作总结下学期(7篇)10-01
幼儿园家长工作总结小班(18篇)09-09
单位的工作证明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