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清明节手抄报(精选8张)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手抄报了吧,手抄报字行间要整齐,字体不宜太小,忌潦草、错字。你所见过的手抄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二年级清明节手抄报(精选8张),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二年级清明节手抄报
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节日起源
介子推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 《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念先人切切,无根便无家,先人便是你我感恩之源,不忘却前人,才能拥有我们眼前这般的生活。风俗习惯,在清明节踏春扫墓之时,我们有哪些传统风俗习惯呢?
清明节诗句
1、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2、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宋・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3、榆烟新起,正清明节过,翠 九叶。――张 《百字谣(寿叶教・三月初九)》
4、 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6、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7、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8、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9、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10、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1、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2、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3、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14、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高鹗《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15、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宋・吴文英《花心动・柳》
16、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7、才过了清明,渐觉伤了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8、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19、绿云蔽日树输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0、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万宽《清明・满城风絮一层纱》
21、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唐・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22、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 寿》
23、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24、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黄庭坚《清明》
25、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宋・黄庭坚《清明》
27、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28、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9、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蒋春霖《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30、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31、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32、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33、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3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35、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6、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 《清明日独酌》
37、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8、西园日日扫林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9、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40、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41、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42、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43、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清明》
44、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45、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46、幸遇清明节,欣逢旧练人。――骆宾王《镂鸡子》
47、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48、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49、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50、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02-11493.html一二年级清明节手抄报
相关文章: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单好看05-08
硕士毕业生自我介绍01-14
学校食品自查报告09-13
全国特奥日宣传口号08-03
编辑实习总结10-25
数控专业自我鉴定07-07
毕业生介绍信09-12
父爱作文读后感02-10
课前励志演讲稿01-19
初中家长会的邀请函11-30
财务实践报告心得体会09-19
《手牵手》歌词赏析01-12
优秀想象作文300字12-10
四季的童话作文12-05
“数学王子”陈景润的故事11-16
2025年3月天津计算机一级成绩查询时间及成绩查询入口05-08
抚州有些什么大学啊02-13
菏泽学院学费贵吗 大概招生多少人07-26
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阅读答案12-23
班主任综合评语(优秀11篇)07-23
医戒阅读理解附答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