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通用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用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
《草原》这一课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在我个人看来,这篇课文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注定了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而老舍先生的文章含义又较深,对学生来说有是一个大的挑战。在讲课之前,我还犹豫再三,担心学生不能抓住散文的特点而理解文章的“神”。而一节课下来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把我的担心全都打消了。学生们那独特的见解,那入境入情的想法,有时连我这个老师都自愧不如。
回忆教学前的准备及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第一课时我范读了全篇课文,在范读中学生改变了看法,不由自主的也读起了课文。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文章篇幅较大,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那么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文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有关景物的描写则放在了第一课时中,这样整节课学生学习、交流的时间较充裕,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读是学习理解课文的必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也很强。在学习《草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围绕“草原上的人留给了你怎样的印象”一题展开学习。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给学生创造再造草原意境的气氛。教师设计了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等读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走进课文,从而真正理解课文。学生一旦读进去了,那么理解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
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使学生对草原的认识逐渐清晰深刻。
让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正是有了读和说的铺垫,学生的理解才那么到位。每个学生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加以汇报,在汇报中全班学生没有丢掉一个知识点,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一难点自然突破。
读读写写中的很多词正是重点句中的重点词,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词义,而不应局限于第一课时中单纯的句词。
课前总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其实学生的能力很强,只要做法得当,学生会理解到位。
通用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2
《草原》这一课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在我个人看来,这篇课文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注定了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而老舍先生的文章含义又较深,对学生来说有是一个大的挑战。在讲课之前,我还犹豫再三,担心学生不能抓住散文的特点而理解文章的“神”。而一节课下来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把我的担心全都打消了。学生们那独特的见解,那入境入情的想法,有时连我这个老师都自愧不如。
回忆教学前的准备及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引发学生兴趣,为学生主动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第一课时我范读了全篇课文,在范读中学生改变了看法,不由自主的也读起了课文。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造了时空。
文章篇幅较大,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那么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文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有关景物的描写则放在了第一课时中,这样整节课学生学习、交流的时间较充裕,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学生主体在反复读中理解,在反复说中明理。
读是学习理解课文的必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孩子理解能力一般也很强。在学习《草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围绕“草原上的人留给了你怎样的印象”一题展开学习。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给学生创造再造草原意境的气氛。教师设计了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等读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走进课文,从而真正理解课文。学生一旦读进去了,那么理解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
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使学生对草原的认识逐渐清晰深刻。
让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正是有了读和说的铺垫,学生的理解才那么到位。每个学生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加以汇报,在汇报中全班学生没有丢掉一个知识点,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一难点自然突破。
在这节课中我也找出了自身的问题:
一、课后练习中的读读写写落实不够。
读读写写中的很多词正是重点句中的重点词,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词义,而不应局限于第一课时中单纯的句词。
二、低估了学生的能力。
课前总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其实学生的能力很强,只要做法得当,学生会理解到位。
通用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3
在去年的一人一课教研活动中,我上的也是《军犬黑子》,试教时感觉还可以,可在自己班开课时,效果不好,于是,今年我又选择了这一课。我想请组里的老师帮忙,特别是想得到两位组长的指点,以改进这个教案。
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们组的语文老师都来听了。听完后,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达成共识的是:教学思路不够清晰。于是,回到家里后,我坐下来把自己的思路捋了一遍,觉得自己的思路挺清晰的。我把训导员的情感变化和黑子的情感变化结合在一起了。教学时,我让训导员的话和黑子的表现交替着出现,引导孩子明白在训导员的一次次欺骗下,黑子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从自信走向沮丧,直至完全迷失自我,从而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最后是张炜组长一语道破机关,揭开了我的'迷惑。她说“教学一篇文章,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她还让我看了和这课匹配的第七单元的导语。导语中说: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的情感,几篇文章展示的都是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这个单元的文章时,要引导孩子揣摩作者是如何表达动物内心的情感的。对照自己的教学设计,静下心来想一想,发现我原来的教学凸显的是训导员如何伤害黑子,从而把聪明、忠诚、对训导员充满绝对信赖的黑子的情感变化淡化了。而且我一句一句抠着教,大大地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另外,我原来的课堂小练笔是安排在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写一写学完课文后自己最想对黑子或训导员说的话,这种写话练习较为理性,显得有些教条化,最重要的是和文本的表达方法没有结合。
找到症结后,接下来就是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改进教学设计。在我修改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组里的老师热情地为我提供了各种帮助,有老师为我提供类似文章的优秀教学案例,有老师帮我找幻灯片中的背景音乐……我们的张组长是不嫌麻烦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帮我抠,而且抠得很细,有时细到一句过渡语和一句评价语。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把“感受黑子的聪明、忠诚和对训导员的信赖”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动作、神态、细节等描写,表达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并在小练笔中迁移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的设计条理清晰了,目标明确了,重点也突出了,教学也轻松了。所以,在这里我想真心地谢谢我们组的语文老师。
最后我想说的是:磨课很痛苦,磨课也很幸福!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08-4571.html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高帝求贤诏原文、翻译及赏析11-30
高中必背文言文江苏省09-13
10月再见,11月你好奋斗的文案11-04
环境调查报告格式10-31
零报告自查整改报告范文8篇08-15
励志早安朋友圈12-28
人生哲理精辟句子11-30
中秋祝词08-17
享受人生随笔07-05
最新学校后勤工作总结个人 学校后勤工作总结(14篇)08-09
授权代理人委托书08-16
介绍福建导游词12-14
文学名著读后感11-16
《万年牢》读后感10-19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经典版」09-13
高中生英语名言警句摘抄01-12
送你一朵小红花观后感12-31
改变自己英语作文12-12
亲情的名人名言10-26
申请东京大学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