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第1篇
经济全球化将推动我国的改革进入新阶段,例如:经济全球化大大增加了对政府的压力,彻底的政府改革不可避免;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面的市场竞争,加快企业改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具紧迫性;经济全球化强调金融的国际化,金融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将首当其冲。
加入WTO为我国提供了新的改革动力。加入WTO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全面开放阶段,逐步放开包括金融、保险、电讯、会计、咨询、旅游等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我国加入WTO,目的是通过开放市场来解决经济转轨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放倒逼改革是未来几年我国经济转轨的新特点,以全面开放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大破除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以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从而在改革开放中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加入WTO,给我国经济改革留下的时间和空间都十分有限。进入新世纪,改革更具紧迫性。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转轨的紧迫性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强烈,改革受到严格的时间限制。同时,改革又要面临国内外的双向压力。既有国内压力,又有国际压力。前20年我们的改革虽然存在国际压力,但是因为没有加入WTO,一些规则的遵守带有很大弹性,今后不遵守就要受到惩罚。因此,改革的内容必须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则。从这个意义说,加入WTO是我国的第二次开放,第二次改革。
二、经济全球化将促进经济转轨国家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的结构性重大变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应当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
我国按照WTO的规则参与经济全球化,必然使原有的产业结构、体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为此,未来几年,我国经济转轨的重要任务在于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在保持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抓住机遇,适时地实施和推进结构性改革,就能加快体制创新,从而为促进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的较快发展提供真正动力。
结构性改革是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制度框架的改革和经济调控规则的改变,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及规制环境。我国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经济体制转轨正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其一,我们采取的渐进式改革的方法在实践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改革中积累和遗留下来的深层次问题、结构性矛盾日益集中地突现出来,日益对改革进程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形成制约;其二,无论是在宏观经济层面或经济运行层面,结构性调整和结构性改革交织在一起,结构调整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为结构调整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这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特点;其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从外部对我国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进程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动力和压力。
由于体制性的结构问题成为改革的突出矛盾,因而实行并加快结构性改革是新形势下改革的重要选择。推进结构性改革,对我国“十五”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促进经济的较快增长,对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应当说,20多年的改革实践已为结构性改革创造了很好的基础。在当前宏观经济和社会都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结构性改革的条件也是比较有利的。
推进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制度创新的关键所在。经济转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种运行机制代替另一种运行机制,它实质是体制创新与新体制结构逐渐积累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又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转轨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实施并推进结构性改革,就是面对新旧两种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加快培育发展新体制因素,并逐渐形成新体制的合理结构,以充分发挥新体制结构的整体优势和作用。因此,结构性改革阶段既同以往的改革相联系,又表现出这一阶段改革的重要特征:
——强调体制创新在推动经济改革中的根本性作用。结构性改革不仅仅在于注重一项新制度的安排,更重要的是重视制度结构的合理性。因为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其结构性,都以其他制度安排为补充。制度的互补性及其合理结构是一项新制度充分发挥效应的基础和前提。
——强调改革的配套性。由于体制的结构性特点,配套改革的结构性改革阶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结构性改革注重整体改革的配套性、系统性。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国有企业要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配套;深化农村改革要与加快城市化改革相配套;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结构性改革既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互配套,同时也要求与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密切结合。伴随经济改革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已超越了经济本身。全面的配套改革将成为一个大趋势。
——强调法制化建设对推进改革的作用。以立法来保证体制创新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同时制度化、法制化又是结构性改革的基本目标。没有法治的体制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就难以确定。保护已有的改革成果,规范未来的改革行为是结构性改革对法制化提出的基本要求。一是与产权保护(包括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制建设对结构性改革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二是依法行政,用法律和制度约束政府行为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三是加快与重大改革措施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例如,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这对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十分重要。
经济体制转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运行机制代替另一种运行机制,它本质上是体制创新与新体制结构因素不断积累的过程,并且这个转变过程必然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政治结构有机结合、整体转变的过程。顺应效率和发展的要求逐步推进和实现这种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革,对经济转轨国家来说最具实质意义。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适应于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推进结构性改革,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寻求出路,也是当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正在共同致力实现的目标。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和经济体制转轨国家,我国推进结构性改革既有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共性,又有特殊的规律性。当前,我们既要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矛盾,比如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但更要关注在我国经济转轨的特定时期,优化制度性结构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性作用。
三、把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转轨的特点,我国应当通过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改革目标
实践证明,经济全球化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即如何防止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我国的经济转轨已把缩小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差距提到重要议程。为此,要把对重大社会利益关系进行有效协调作为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并由此使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之间相适应。经济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变革和重新调整,在此过程中必然有人受益,有人受损。关键是经济改革能够兼顾利益相关各方,并通过相应的社会改革对利益受损者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合理的补偿和救助。伴随改革开放的过程,我国原有的社会利益机制、利益格局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改革新阶段,迫切需要对重大社会利益关系做出主动的、积极的调整。这已成为当前我国改革所面临的突出矛盾。
以人
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将在新时期改革进程中更加突出。使人民群众在改革过程中受益和得到实惠,是过去20多年我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我国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广大百姓的共同富裕。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现实生活中与人民群众利益相背离的现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改革的预期,挫伤了人们理解、支持和参与改革进程的积极性。这突出地表现在各种收入差距不合理拉大;政府部门利益集团化和非公共机构倾向突出,腐败蔓延;伴随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口增多,城市贫困人口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并由此产生种种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在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我们的改革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并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实施并推进结构性改革,应当客观地分析改革的基础和条件,注重分析和把握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新时期推进结构性改革,需要格外强调广大群众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广大群众拥护改革的程度和参与改革的热情。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应当始终是改革的根本出发点。
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它在不同社会及文化中的差异性及适应性。在某种意义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人民市场经济,是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主要获益者的市场经济。因而它的根本优势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获取利益基础上的广泛参与。作为顺利推进我国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证,明确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增强改革的透明度,让广大群众了解改革的进程和内容,并使他们中的多数在改革中获益,过去是、下一步仍然是我们顺利推进结构性改革应予坚持的重要原则。
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打造与新体制有效运行相适应的制度性、社会化的基础。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实现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至关重要。产品短缺是计划经济体制突出的特征和现象。但从制度的缺陷讲,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大的短缺是产权的短缺,它的基本特点是产权主体的单一化。这是传统经济体制下不可能产生竞争、没有经济活力的制度原因。经过20多年的改革进程,我国的产权制度改革在某些方面已经有所突破,已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展开和深入,产权主体的社会化成为一个必然的要求和趋势。结合我国经济改革的实际进程,以无偿和有偿相结合的原则,多种途径实现企业家、尤其是创业型企业家的价值,规范推进具有我国特色的职工持股制度,有效构建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由此推进产权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社会化的转变,打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制度基础,是新时期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此外,要从法律上赋予和保障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为农民增收创造根本性的制度条件。
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需要尽快明确两个政策层面上的问题。一是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进程,对国有资产的量化问题应当具体分析、分类对待。经过客观的评估和严格的程序,从国有净资产的增值部分拿出一块来实现企业家价值和推进职工持股制度,这不能算作国有资产的流失,而是对企业家和职工付出劳动的应有报偿,是对其所做贡献的充分承认和肯定,有利于对企业家和职工形成更大的激励,有利于企业稳定和社会稳定,更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对于“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应当给予新的、全面的解释。在产权改革过程中,只强调物质资本投资者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不承认人力资本投资者的收益权是不全面的,也不符合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
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我国企业对于外汇风险也正采取多种方法积极管理应对,如改为非美元货币结算,运用多国货币周转支付,降低美元货币结算比重;贸易融资、灵活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同时加大产品国内宣传力度,增加国内销售比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以优质产品博得更多销售市场,从而获得更多利润等。其中,贸易融资以其低成本的优势成为我国企业防范外汇风险所普遍采取的办法。通过贸易融资,企业可以提前收付资金,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外汇风险,并且提前回笼的资金可以加快企业运转,解决涉外企业现金周转问题,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也为企业采取这一途径提供了相应的便利。在运用远期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中,众多中小企业敢于积极尝试外汇掉期业务,风险规避成果显著;同时远期结售汇交易也颇受欢迎,一些外资企业和在外国有分支机构的中国涉外企业使用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来规避外汇风险。这些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运用,反映了我国企业外汇风险防范态度有了质的改变,进步显著,联系我国当前国际形势,在应对外汇风险时有了初步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应对汇率连续波动的潜力日益展现。
2我国外汇风险管理中暴露的诸多问题
受我国外汇政策限制和金融市场的一系列影响,在外汇风险管理的实际发展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企业面临外部环境的制约首先,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汇政策的限制,众所周知,中国金融市场资本项目本身没有彻底开放。恰当地说,我国外汇市场目前的发展十分不成熟,与西方发达完善的资本主义外汇市场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不能称之为完全市场条件下的金融性外汇市场,资金流通就受到必然程度上的限制;并且,我国外汇经营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滞后了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加之人民币不允许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外汇市场以几家国有银行为主体,也毋庸置疑地造成了外汇市场的垄断性和排他性,偏离了国际化完善外汇市场的发展方向。其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服务设施不配套,外汇风险规避工具品种单一、结构也相对有限,自然在企业遭受外汇风险的摧残时,不能为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立法机关至今也没有正式出台一部十分完善的关于涉外企业国际经营的风险管理法律或条例,这无疑加剧了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宽国际经营时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法律的缺失不仅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更给国家相关部门的执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2企业对外汇风险管理的认识有待提高在外汇风险管理中,国家毫无疑问应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给企业提供良好的避险环境,而企业作为外汇风险承担者的主体,更应在外汇风险管理中一马当先,但是目前企业对外汇风险管理的认识水平及成本支出都不容乐观。由于长期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一个单方面上涨的稳定态势,且我国的涉外企业、外贸公司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庇护下运行,在国家政策帮扶下成长,缺乏自负盈亏的经营理念与文化管理氛围,因此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意识比较淡薄,不愿意在外汇风险治理上投资,普遍缺乏外汇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强烈的危机感,因此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可作为企业风险防治的一道突破口。同时我国风险管理的教育起步较晚,在应对实际的外汇风险问题时,必然缺乏一些能够从战略制高点出发应对外汇风险的管理人才,从而导致外汇风险防范达到的效果常常不能尽人如意。此外,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外汇风险防范中,企业总体对汇率工具不够了解,企业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认知也存在误解和偏差,简单地把衍生工具等同于炒汇工具,企图在汇率的波动中投机获利,一味盲目操作,并不把风险管理放在第一位,结果是便导致更大程度上的亏损。企业只有牢固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才能积极主动管理外汇风险,而不是将汇率风险完全归咎于一些政策性因素,以及一些非人为因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外汇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
3.1强化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意识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外汇风险所带来的重大影响,才能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实际业务中积极主动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汇率损失,这也是应对外汇风险的根本所在。为此,要加大汇率风险防范的宣传力度,大力普及国际金融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企业广大员工理解汇率风险,明白企业不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分子,不能在盲目押赌中承受汇率波动所带来的收益或损失,想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利用外资,提升我国涉外企业竞争能力,就要脚踏实地搞经营,通过产品盈利,为我国企业开辟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3.2企业发展中礼聘高级外汇管理人才准确地预测汇率变化趋势是有效防范外汇风险的前提条件,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自由化的升级,使得汇率更加复杂多变,准确地预测汇率趋势无疑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业务活动。这就更需要外汇管理人才熟练掌握各类金融衍生品的使用方法,具有渊博的国际金融知识、敏锐的政治感知能力、专业化的财务分析能力,能够及时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技术性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一个国家最优质的生产力,积极培养尖端外汇风险管理人才是防范外汇风险的重中之重。因此,聘请以及培养高级外汇管理人才对于汇率风险的防治研究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3调整企业内部结构,设立风险防范部门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型涉外企业虽然面临着严峻的外汇风险问题,但是由于风险意识的薄弱、外汇技术人才的稀缺,都没有设立起相应的外汇风险管理部门以及汇率波动预警机构。正是由于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才致使外向型企业在面临外汇风险时不能及时采取合理的方案措施加以补救,增加了外汇风险管理的难度。所以企业内部应当建立健全外汇风险管理机构,有效规避外汇风险在企业内部的发生,之前国内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并未重视这一方面的问题,今后的发展计划中应将这一方案措施提上日程。
3.4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联系,实现互利共赢外汇风险管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企业源源不断地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与智力,如果只是企业单打独斗,势必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黯然失色。而金融机构有着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和专业优势,对汇率波动风险的实际掌控能力较强,所以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内金融机构的优势,在实际经营发展中,与金融机构建立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利用金融机构推出多样化的外汇管理及服务项目,辅之以合理的金融衍生工具、避险工具,如此定能在外汇风险管理的道路上有所收获。同时合作关系的建立,可以给企业提供借鉴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经验、策略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日渐加深,跨国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外汇风险的问题如今已不单单是个别国家的发展,它已成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面临的一道难题。谁能在弱肉强食的市场化经济中,找到抵抗外汇风险的合理应对措施,便能在国际经济的大舞台上脱颖而出。中国作为第一大发展中国家,势必应激流勇进,摸索出一套适应本国特点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真正实现本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第3篇
1、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法律性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下商品和资本的国际化以及市场的国际化导致纳税人收入的国际化,各国基于自身的利益普遍采用对所得课税,从而导致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2、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之间的冲突绝大多数国家在征税过程中既对本地居民行使居民管辖权,有队非居民来源于境内各种所得实行地域管辖权,因此,对于一国居民所得中来源于境外的那一部分所得势必会发生一国的居民管辖权与另一国的地域管辖权之间的冲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联系日益密切,资本、商品的国际化也不断加强,因此,这类冲突是当今国际重复征税的最普遍原因。3、两个国家居民管辖权之间的冲突这类冲突主要是由于各国税法上采用的确认纳税人居民身份标准的差异而产生的,例如各国在制定居民身份时对住所、居所、居住时间等标准的不同选择。4、两个国家地域管辖权时间的冲突此类冲突是由于各国税法对同一种类所得来源地的认定标准不同,而导致的对同一笔所得的重复征税现象。主要表现为纳税人要分别向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就该笔所得承担有限的纳税义务。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重复征税的表现
(一)经济全球化是国际重复征税的重要前提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等,相互依存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整体,是实现各国市场分工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其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生产经营活动的分工协作日益精细,国与国之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跨国公司不断增多,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加速了资本在国际上的流动,使资本不断多元化和国际化,促进了各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各国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大大加深,这些变化都促使越来越多的跨国所得和收入的产生。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出现之前,各国经济活动只发生在本国境内,各国政府的征税对象主要是本国的公民企业或组织,国家税收没有涉外的因素,国家税收问题也是国家和本国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但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跨国经济活动日益增加,从事跨国经济活动的纳税个人和企业的所得不仅仅来自于一个国家,其所得和收入也变得国际化和多元化。此外,跨国投资等经济活动日益增加,投资者为获得最大收益,超越国界进行跨国投资,为跨国商品、资本和劳务往来创造了条件。在这样的前提下,由于各国经济政策、税法制度的都是基于本国国情而制定,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各国间产生很多经济利益矛盾,跨国纳税人和跨国所得及收入的出现也可能引起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
(二)国际重复征税的新现象国际重复征税现象的出现,使得世界各国对于本国对外经济政策和经济政策关系的不断调整,国际上出现了一些有关重复征税的新现象。1、国际税收协定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各国对外缔结税收协定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间的税收协定对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解决已经并且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各国都不愿削减本国的税收管辖权,因此国家间关于重复征税问题的税收协调就显得至关重要。税收协定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世界上缔结国际税收协定的国家数目不断增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税收协定有双边性多边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此外还表现为国际税收协定的内容更加充实,从而可以应对更多矛盾和问题。同时,《OECD协定范本》和《UN协定范本》为大多数税收协定提供了依据和支持。2、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区域经济集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一段时期的产物,其内部以及各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税收协调有了较大发展,推动了区域性乃至国际性税收一体化活动的进程,这将有助于国际重复征税等矛盾的协调。在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以及G20峰会上审议通过的一些成果对重塑现有国际税收规则体系,完善各国税制,以及对促进我国税制改革,建立与我国对外开放和税收现代化相适应的国际税收制度与征管体系都有着重大意义。这都体现着世界区域经济集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3、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虽然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国际重复征税现象有了一定的缓和,但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间资本流动日益剧烈,各国境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使各国间依赖程度更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直接投资额大幅度地持续增长,2013年我国投资额已达1078亿美元,表明我国已从资本输入大国变为资本输出大国,而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必将引起国际重复征税现象的频繁和普遍发生。4、房产税中的重复征税现象现如今,很多国家都存在用对房产税的征收来抑制房价上涨的现象,但实施效果不尽相同。有的国家有的确起到了调控房价的作用,例如:美国每年都要缴房产税,房屋的空置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投机性购房减少,房价得到控制。但也有国家并没有达到控制房价的效果,例如韩国为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多次增加房产税税负,最终导致一些房价较高地区业主承担了大额房产税,从而未能有效抑制房价。我国在征收房产税的试点工作的中,由于现有的存量住房中,城镇土地使用税本身在购房者购买住房时就已经缴纳,这使得即将开征的房产税中存在重复征收的问题。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重复征税的影响
(一)国际重复征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如上文所述,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国际重复征税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正是因为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增多,关系日益密切,各国间依赖性越来越高,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因此,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出现必然会对世界各国及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重复征税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中性原则”一方面,税收公平原则是指具有相等纳税能力者应负担相等的税收,不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国际重复征税之所以违背了此原则,税收的重要职能是调节收入分配,提高社会公平,但重复征税增加了跨国投资者的额外税收负担,挫伤及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和投资意愿,以及阻碍了资本、技术、劳务等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以至于制约着国际性专业分工,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从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另一方面,税收中性原则是指国家在征税过程中,除了使人民因纳税而负担以外,最好不要使人民承受其他额外的经济负担和损失。重复征税现象的存在无疑是造成了这种税收额之外的经济负担和损失,因此违背了税收中性原则。由于税收中性通常是用来表示政府利用税收干预经济程度的,所以国际重复征税违背了此原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市场的正常运行,相比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发达国家更注重这一原则去维护其市场经济。2、国际重复征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的跨国流动不断增加,跨国投资者为了寻求更大利益必然会充分利用世界经济这个大市场,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出现最直接的影响是会使投资者税负加重,从而容易使投资者取消对外投资计划,转向国内投资,以至于阻碍国际间资金、技术、人员等正常流动和交往。此外,国际重复征税还会增加进出口商品的关税负担。对于出口国来讲,重复征税无疑会增加出口商品的成本,从而阻碍出口商品数量;对于进口国,进口商品成本也定会大大增加,从而阻碍进口商品的数量,这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本国经济,但相比之下对国际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突出。因此,国际重复征税通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阻碍了世界商品的流通和经济贸易的往来。3、国际重复征税不利于维护国家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国际税收是国家行使在国际经济领域交往的具体表现,在现如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必须的,这样出现的国际重复征税现象也是必然的,国际重复征税可能引起国家间税收权利和利益的冲突,进而影响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关系,严重制约了国际交往的正常进行。除了对税收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不利影响,还会对国家间财权利益关系上产生不利影响,在重复征税的状况下,在有关国家对同一征税对象征税时,一国政府多征了税,就会造成其他国家少征税。4、国际重复征税阻碍了国际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国际经济、技术、人才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可以很好地促进国际型专业化分工,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然而,国际重复征税的出现为各国有效地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尤其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国际重复征税不利于国内剩余资金向外流动并获取利润,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使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市场需求,损害了价格作为资源有效配置的指导作用,造成了额外的经济效率损失,即税收的额外负担,这样的额外负担定会为投资者增加税负,高税负会使投资者不得不采取避税行为,损害国际的利益。这些都会对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国际重复征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我国国情来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积极引进外商投资,是资本输入国。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各国间经济往来逐渐增多,我国国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对外投资额持续上升,资本输出不断增多,我国已经从资本输入大国变为资本输出大国,即将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以至于我国管辖权的选择也从主要实行地域管辖权发展为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相结合。我国国情的变化使得国际重复征税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更加显著。1、国际重复征税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我国鼓励对外直接投资,投资者以获得最大收益作为目的去选择投资地点也是必须的,与此同时也会为我国经济带来一定的收益,从而实现资本的流动。然而,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投资者实际的总税负增高,抑制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使投资者从对外投资转向在国内投资,这无疑会对我国引进国外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都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从而对我国财政税收造成一定的损失,阻碍了我国资本及人员的流入和流出,不利于我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2、国际重复征税影响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我国税法规定,公司制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同时,向自然人投资者分配股利或红利时,还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然而相比之下,合伙制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只需按一定的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就可以。因此,相比于公司制企业形式,如果投资者以个体或个人独资及合伙组织形式存在,在税收负担方面是相对有利的。这种税负差异必然影响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可能导致企业主和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非公司制企业,而不愿意上升为独营股份或有限责任的公司制企业,这不利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阻碍了规模效应的形成,进而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降低了市场效率。
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在加剧。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在拉大。1965年,七个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世界最贫困国家的20倍,1995年扩大到39倍。
第二,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其主要表现为:1980年初以来,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所占比重都有增加;熟练和不熟练工人的工资差距在拉大;资本与劳工相比获利更大;金融自由化引起公营和私营企业部门的债务在扩大。
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
(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
(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
(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在加剧。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在拉大。1965年,七个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世界最贫困国家的20倍,1995年扩大到39倍。
第二,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其主要表现为:1980年初以来,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所占比重都有增加;熟练和不熟练工人的工资差距在拉大;资本与劳工相比获利更大;金融自由化引起公营和私营企业部门的债务在扩大。
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第6篇
经济全球化产生之后,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国际格局上,东德和西德实现了统一、东欧发生了巨变、苏联解体,这样一来,原本的东西对峙因为缺乏对抗的基础而变得没有意义。新科技革命之后,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经济贸易发展成为主旋律。以上世纪80年代为界限,国际贸易争端发展出了很多的新的特点。
1.国际贸易争端领域的新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最容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为货物贸易领域,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争端领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领域、投资领域。服务贸易领域之所以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深,由此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服务贸易领域的争端就逐渐的多了起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交易不再是单纯的货物,非货物也变为交易的对象,由此争端就扩展到了知识产权领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增强,促进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发展。基于此,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体现出了新的特点。
2.国际贸易争端内容的新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争端的内容主要是削减关税壁垒,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后,争端的内容变为拆除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在八十年代之前,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稳发展的影响,一直呈现出贸易自由化,因此争端就主要集中于关税壁垒上。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非经贸领域的问题,使得国际贸易争端的内容呈现了新的特点。
3.国际贸易争端主体的新特点
在过去,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主体多为发达国家,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壮大,在争端主体中,出现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贸易主体之间的贸易量越多,那么发生争端的频率越大,反之则频率越小。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因此发生争端之后,解决争端的规则也是由发达国家来决定,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身影,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时,发展中国家会利用已有的争端机制来保护自身的合理利益。由于主体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4.国际贸易争端原因的新特点
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水平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导致在国际贸易中会会发生争端。以农业为例,美国和欧盟的农业都比较发达,但是美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要高于欧盟,在美国与欧盟争夺世界农产品市场时,欧盟为了取得争夺的胜利,就制定了一系列出口补贴政策,这样一来,美国与欧盟之间就发生了争端。除了经济水平的差异之外,各国之间的政策、国内法、国际法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在国际贸易中都会形成争端。
二、WTO解决争端机制的完善
1.引进“否定协商一致”原则
在解决争端的过程中,会遇到程序性或者实体性方面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出席会议的成员国没有一致的反对,那么该问题的决定予以通过。这样一来,争端解决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不会因一方的阻止而终止或者拖延。
2.建立统一的争端解决程序,设立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
在关贸总协定中,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理事会负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对这种状态做出了改变,争端解决不在由理事会负责,而是设立了专门的解决机构———DSB。争端解决的规则及程序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DSB负责执行,另外,在协定中磋商和争端解决条款也由DSB来负责。
3.引入自动程序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多个阶段组成,各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工作时限,这在谅解及附件中做出了明确的固定,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磋商出结果或者不理会磋商,那么在进行第二次争端解决申诉时,就会自动成立有关的专家组。专家组成立之后,会向DSB提出报告,DSB要在60日内通过该报告,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阻止其中一方当事人有意上诉。报告通过之后,如果没有“否定一致同意”的情况,那么就会引入自动程序。通过自动程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进而促使争端得到有效的解决。
4.引入交叉报复
对于中止和减让的问题,专家组在进行审理时,要与专家组处于相同的部门中,然而,在同一个部门中,中止和减让比较难以实现,因此,当事人就会用其他的办法将另一有关协议项下的减让中止,这就是交叉报复。通过这个做法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执行裁决结果。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争端的应对对策
1.中国要积极地加入国际贸易中
近年来,国际贸易争端的数量急剧增加,并且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加入国际贸易后,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但是我国不能因此就拒绝加入,反而要积极地加入到国际贸易中。对外开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的实力,就需要大力推行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地吸收先进的东西。不过,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切忌盲目乐观,要对国际贸易争端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2.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的合作
实际上,国际贸易争端的本质为利益之争,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达成协作、协同利益。我国也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时,由于分工定位趋同导致争端的发生,对于这类型的国际贸易争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实行产业升级,或者进行地区间的合作,进而有效的减少争端。
3.发挥行业协会在避免和解决争端中的作用
所谓行业协会,是指一种特殊的中介组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属于民间组织,WTO规则无法直接管辖行业协会。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时,行业协会可以直接或间接代表会员企业参与其中,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促进争端解决。
4.完善我国的产业救济体系
在WTO中倡导贸易自由,但这并不能说明其一概排斥贸易保护,在法律框架中,设定了许多的例外,主要目的在于允许成员国实施国内产业救济。有些国家为了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胜出,会采取不恰当的倾销、补贴措施等,通过法律框架中例外条例,成员国就可以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完善的产业救济体系,可以保证我国的国际贸易,并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
5.培养国际贸易人才
作为国际贸易人才,不仅需要懂得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还需要掌握国际贸易法律法规、规则,同时还要精通外语,通过国际贸易人才,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我国应建立严格的国际贸易人才上岗制度,避免非专业人士上岗,让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成分发挥自身的技能。
四、结论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争端。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要在充分认识国际贸易争端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贸易争端应对策略,在国际竞争中有效的增强我国的实力。
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第7篇
(一)加强统一各国经济法的力度要求世界各国统一机构及立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各类以WTO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已经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其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法逐步趋向统一。第二,在WTO协定、国际公约以及其他国际贸易协定共同的约束下,各国的商法和经济法都已经逐渐开始呈现出统一的趋向[2]。第三,自由贸易区中形成和发展的经贸一体化也促使各国商法和经济法逐步形成了统一。当前,对各种国际经贸关系进行处理的国际公约,不仅在数量方面有所增加,同时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了。
(二)促使国际经济立法和其相关领域的立法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不断加强的全球化趋势促使各经济领域的国际法在功能方面实现了有效的整合,并且,国际经济立法和其相关领域的立法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其联系主要表现为两种:策略性联系和规范性联系。所谓的规范性联系主要是指不同领域的国际法在对法律原则本身以及各自的对象进行调整时会促使其相互牵连。那么策略性联系主要指的是部分国家或者是国家集团,在交换投票权的过程中因为考虑到谈判结果而促使各国经济法产生联系[3]。比如,在某个领域当中,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一个国家具有优势,这个国家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内签订对其有帮助的国际协议;然而别的国家虽然在这个领域不具备优势,但有可能在别的领域就具备相对的优势,所以,如果谈判双方的出发点都是本国的利益,那么可能永远都达不到一种双赢的谈判结果。如果能够将两个领域中互有优势的两国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进行打包谈判,那么就会有较大的可能性出现双赢的结果,这样一来,在这种互有优势的领域中,两国签订的协议以及条款就可以在国际组织制定的协议体系中顺利成章地出现,从而促使国际经济法与相关立法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
(三)促使国际经济法和国内经济法实现更加深入的融合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导致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国际条例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主要的几个国家或者是国际集团进行谈判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只要哪个国家或者国家集团拥有越高的谈判技巧以及越强的综合实力,那么其国内的法律就会对国际法产生越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一旦国际法成型,那么其就会反作用与成员国的国内法。在不断总结各国的经济法之后得出了一种清晰度越来越高的规律,即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界限的模糊度已经越来越高,国内和国际经济法之间的融合度正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二、结语
对于世界上的各个国家来说,国际经济法都是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的,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而言。依靠他,不仅可以加强发展中国家同世界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减轻世贸大国对其施加的压力,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促使其在国际市场中能够占得一席之地。中国如果想要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实现利益最大化,那么就一定要加强研究国际经济法的力度,将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制定出来,最终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第8篇
1.建立科学的人才扩张战略,优化内部管理结构。完善内部培训系统是跨国酒店实现快速发展的必要环节,也是优化酒店内部管理结构的主要途径。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只有培养一批可靠、实用型的管理人才,才能保持酒店生机和活力。第一,完善酒店内部各个层面的人才储备机制是人才供应的保证。第二,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要充分发挥培训部门的作用,建立规范化的培训制度,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同时对受训员工进行考核和检测,根据培训结果进行相应的奖罚管理。除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外,各个部门要合理调配时间,在部门内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协同完成培训任务。第三,把好人才招聘关,制定人才招聘制度,拓展招聘渠道,网络更多优秀人才。对于岗位空缺现象,制度中应明确做出处理方法,例如工作交接规定或者轮岗制等,尽量减少对酒店正常运作的影响。第四,加强校企合作。运用现代知识管理酒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酒店行业的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要求出发,跨国酒店必须要实现与高校的对接合作。通过接受有关部门的引领和教育机构的协作下共同完成人才评定标准,严格考评结果,颁发相应等级资格证书。
2.增加产品的让渡价值,降低企业成本。产品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感受产品或服务的性价比,是对总价值与总成本之间的差异主观评价。让渡价值是影响客户购买与否的重要因素,提高服务产品的让渡价值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降低总成本,增加总价值,或者两者同时进行。跨国酒店如果除了提供舒适洁净的客房这一核心产品,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从友善的服务态度、方便的交通、网上订房和支付等附加产品方面提供差异化产品,降低顾客使用产品的成本,同时提升整个服务产品的价值。采购管理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可靠低廉的供应源能够大幅度地降低酒店经营成本,为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跨国酒店经理人必须认真分析和强调目标客户看重的产品属性。服务产品传递方式和组合方式是与同行酒店区别开来的标志,也是提高服务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3.创新经营模式,扩大品牌效应。连锁经营提高酒店的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从国内外的酒店发展经验来看,连锁经营是跨国酒店实现快速扩张的必由之路。提高酒店的连锁经营能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向其他行业如快餐业、零售业等学习先进的连锁管理经验,做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摸索出符合跨国酒店连锁的发展道路。二是聘用当地具有丰富连锁管理经验的酒店高级管理人才,在遵循总店服务宗旨和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管理。另外,要想在当地树立品牌效应,扩大酒店知名度,必须充分利用媒介通道,进行广泛宣传。了解当地的媒体形式,增加与客户和媒体之间的沟通,获得充分的信息。制定沟通目标,对传递内容、宣传方式、沟通预算作出决策,选择适当的媒体、时间段。宣传不但要达到提高现有顾客对酒店的记忆强度的目的,而且还要使潜在的顾客能够顺利获得关于本酒店的充分信息,达到广而告之的效果。最后,加强酒店的产品服务质量是建立品牌的核心要素。在提高酒店知名度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新颖、舒适的服务内容,长久地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从而扩大自身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4.制定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酒店经营的灵活性。在当代经济发展环境下,市场形势变化多样、复杂,酒店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和对危险信号的反应速度对于赢得超额回报及建立竞争优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跨国酒店风险主要包括物理风险、道德风险、和心理风险等。物理风险又称为物质风险,是指酒店的建筑、设别、人员等引起的风险,尤其是火灾事故,对酒店造成巨大的威胁。道德风险与人的道德修养有关,是指酒店遭受盗窃、抢劫和欺诈等事件的影响。酒店顾客多而复杂,人员流动性大,不仅涉及到卫生、安保、消费等服务内容,而且与社会安定有着密切的联系,管理难度大。心理风险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是由于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决策失误和管理欠缺造成的风险。财务风险、股市风险、筹资风险、融资风险等是常见的内部风险,规避方法主要有确定适当的负债规模和合理的负债结构等,根据酒店的销售状况,适当增加资金净现金流量。外部因素是指国家宏观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处理以上风险酒店需要制定风险控制体系,包括以下几点:①制订损前经济目标、安全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减少和避免风险形成,定期检查检修酒店设备设施,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②制定损后处理措施。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酒店应承担社会责任,减轻事故对顾客、员工、债权人、供应商等带来的伤害和损失,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酒店负责人要尽快地对现有资产作出评估,预计酒店恢复运营所需要的资金和时间,减少生存危机;酒店管理人员还应在酒店重建的过程中,客观估计客户源损失,拟定新的盈利目标,加强营销手段,做出连续经营策略。
二、结语
综上所述,跨国酒店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它的出现顺应了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未来酒店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制定合适的生产目标,建立科学的人才扩张战略,增加产品的让渡价值,创新经营模式以及制定风险预警机制等运营和管理方式,奠定跨国酒店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为其以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2368.html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10篇
相关文章:
安全质量宣传口号11-09
夏日美文07-05
停电调休通知11-09
描写我身边形形色色的人作文01-12
新年快乐作文12-28
感人的情人节寄语08-10
2024年北京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8月19日-9月27日08-19
幼儿园中班活动安全教育教案01-10
小班美术《西瓜》12-10
戴表元敷山记文言文阅读及翻译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