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习明纳尔;外国文学;课堂教学
外国文学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熟悉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能力和阐释分析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外国文学课程具有时间跨度大、内容多、系统性强、理论知识抽象等特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表现为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这种学习状态的结果是相关文学知识的强行记忆,很难实现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基于“动”式教学的改革理念,怎样才能在课堂上使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引进了“习明纳尔”(Seminar)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一、习明纳尔教学法简介
“习明纳尔”是英文Seminar一词的音译,来源于拉丁文Seminarium,基本含义是人们常说的“专题讨论会”、“研究班”、“研习会”,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的基本形式。它起源于英国,流行于欧美,经过不断改造,现已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习明纳尔(Seminar)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就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讨论。该模式重在强调学生的参与,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育目的。习明纳尔教学法的实施方式的种类很多,既可以整节课讨论,也可以用几分钟讨论;既可以是全班讨论,也可以是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具体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二、外国文学教学中习明纳尔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在外国文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和习明纳尔(Seminar)两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时数具体安排该教学模式的操作时间和形式,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操作如下:
(一) 给学生分组
为了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习明纳尔——讨论式教学中来,要提前给学生分组,布置好组内成员所承担的工作,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促使每个组员在资料查找、整理、课堂演示和最终小组报告的形成的过程中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即使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又要避免小组人数过多而导致小组成员闲置现象。这就需要根据班级的人数和课时数来综合考虑,使小组的数量和组员的数量科学合理。
(二) 辩论题目的选择
习明纳尔即讨论式教学很关键的一个步骤是辩论题目的选择。一方面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一方面要考虑到能否在辩论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对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掌握,真正实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深入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外国文学主要培养学生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名家名著。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提前准备讨论题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题目不能过大、过小或者过于枯燥,使学生学会就某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及学术敏感性。
(三) 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下每个小组的讨论题目,教师教授学生资料的查找办法,告诉学生不仅可以利用教材、图书馆的图书、杂志,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特别是中国知网、超星图书馆这样权威的学术资源的利用。这不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准备课堂演示的材料,更可贵的是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 课堂讨论阶段
这是习明纳尔教学法的具体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就某一问题,不同的小组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给每个小组5-10分钟的演示时间。这是每一小组的资料准备、学术水平、多媒体制作、现场操控能力、等总体水平的展示。小组成员或者组长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充分阐释,并且教师和学生(主要是学生)随时可以和阐释的同学交流和讨论。课堂的这个时间要完全交给学生,使课堂在自由讨论的气氛中进行。
(五) 教师点评与总结
习明纳尔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是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但是课堂上不可过于松散,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引导、点评和总结,不可使课堂放任自流、缺少方向。学生在就某一家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点评非常重要,可是是讨论的同学有方向感,而且使讨论不会偏题,而且讨论时间的掌控也非常重要。在讨论中,同学说们会有很多观点,教学的点评起到高屋建瓴,画龙点睛的效果,使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各个小组成员的观点,对某一问题有重新的认识,增强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 课后总结与评价
课后要求每个小组根据先前自己的资料准备,综合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将小组的最后观点形成一个报告论文提交。教师综合先前每个小组的准备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对每个小组打分,最后汇总为小组同学的平时城即将。另外,教师对比较好的报告论文建议修改后发表,大部分报告论文作为教学资源保存。
三、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习明纳尔的效果
“习明纳尔”教学法在外国文学课上的运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促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 提高了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
每个小组成员为了完成习明纳尔教学法的论题,学生必须熟读外国文学作品,并且积极主动地查找相关评论资料,为了在课堂上的讨论上能够说服对手,还要组织好预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演示等,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 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在准备问题的过程中,在课堂内容的基础上,会不同程度的扩展,对某一文学现象会有纵向和横向的延伸,一个学期下来,不仅学生的阅读量上来了,而且对某些文学现象能形成自己的看法,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学生在查找资料、准备的发言材料,课堂讨论和课下学生进一步补充总结的过程中,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习明纳尔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每个小组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讨论题目,在论题论证、研究方案提出、课堂发言和讨论到最后报告论文的形成,小组成员必须合理分工,齐心协力完成习明纳尔教学中的任务。在各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启发和影响,具有良好的整合效应。
(三) 有利于教学相长目标的实现
习明纳尔教学法的使用,营造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师生和学生间的互动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外国文学课程在采用习明纳尔教学法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教师方面
外国文学的课程,一般都是大班课,人数都超过60人,甚至达到100人以上,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在几十分钟的讨论课上,很难达到每个人都发言的程度,给老师掌控整个班级讨论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另外,习明纳尔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对相关问题有全面的把握,而且要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教师要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斑额大的班级可以采用分开讨论的形式进行,使每次的讨论课都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学生方面
学生选题对不感兴趣,选题太难或者太简单都会导致学生的资料准备不足,以致课堂讨论过程中流于形式,课堂气氛死板,没能达到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偏见,特别是外国文学中的人名让学生很头疼,好多同学还处于中学时对外国名著的认识,对外国文学名著还处于简单的欣赏或了解情结内容阶段,很难在课堂上展开深入讨论。在这些情况下,教师一定加强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选择学生喜欢且难易程度适中的讨论题目,真正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文学现象的理解和深入研究;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积极引导,增加学生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教师更要教会学生怎样鉴赏、分析外国文学名著,增强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自信心,提高欣赏、品评外国文学名著的能力。
总之,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引入习明纳尔教学法,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完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某一部作品和某一文学现象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最终使课堂形成讨论式、研究型的“动”式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丽辉 周海燕. 习明纳尔教学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J],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
[2]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 [J],教育研究,2003(2).
[3]崔丽丽.习明纳尔教学模式及其启示 [J],石油教育,2003(1)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文本细读;教学实践
0 引言
外国文学作为文学专业院校的主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以及提升学生对文学鉴赏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院校在教学外国文学时,常常强调文学史的知识积累,而对文本的解读相对忽视,这显然是不利于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提出文本细读这个概念,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通过文本细读这种教学模式并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来分析文本细读教学模式的作用和效果。其实在2011年刘心武通过对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文本细读发现了“日月双悬”的这种政治悬案,从而显示了文本细读在文学研究和鉴赏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1 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及文本细读概念分析
1.1 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外国文学这门课程有的院校又称为外国文学史,目前的主流教学模式是结合外国文学所体现的思潮流派的文学史,并根据外国文学史中每一个流派中,提出相应的代表作家和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外国文学作品仅仅成为外国文学史教学中的案例。对此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这种方式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四川大学刘亚丁教授就认为:“我国大学的外国文学教学走入了极大的误区,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讲思潮,讲流派,或者脱离文本讲研究方法,就是不涉及具体文本阅读体验,学术刊物发表外国文学方面的论文的导向也与此相若。”其实刘教授探讨的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各种文学教学都存在着类似的困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要不断的记忆文学史的各种思潮流派,然后记住每个流派的代表作家和作品,记住每个思潮流派常见的艺术表现方法,就能够完成这门功课的学习。
但是这种教学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够机械的背诵文学史的常识性问题,却很难实现提升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鉴赏能力,很难提升学生自由思考能力以及不断积蓄外国文学的精华,帮助自己创作以及革新自己的创作理念,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以及其他的文学教学方面,应该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突出文本细读教学为主,文学史教学为辅的创新的教学模式。
1.2 文本细读的基本概念分析
文本细读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英美的新批评文论中,其基本概念指的是细密的研究作品上下文以及其言外之意。在文学评论中,要求注解每一个单词的含义以及词句之间的细微联系,通过对文本的细微分析来挖掘整部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只有通过慢慢的品读才能够体味作品的精妙之处,很多文学作品前面的一个词语可能就概括了后面的情节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当代的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这篇评论文章中就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读者和世界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因此文学的研究就离不开对这四个要素的综合研究,这样才能够得出相对客观准确的结论。读者只有和文学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仔细研读才能够真正理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由此可见文本细读的在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文本细读教学实践
2.1 文本细读的教学方式
文本细读对于外国文学教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国文学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学作品汗牛充栋,要想在课堂上对每一个作品都进行文本细读式的教学显然不符合教学实际,因此老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材,并按照下面四个步骤来安排具体的文本细读教学。
第一步老师要展示解读文本的问题以及解读文本的方法;第二步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进行全文细读;第三步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全文细读;最后一步就是局部片段的文本细读。在第一步中,老师应该选择一段文本,并向学生展示如何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同一部作品,每一种角度的解读其细节的关注点是有差别的,学生就能够从多个角度细读文本并体会到细节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进行文本细读是最佳的引导方式,这种方式更合适对短篇进行细读教学。
比如在教学《变形记》这部作品时,老师在课前可以布置“请准确描述格里高尔的房间”这个问题,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对这部作品进行细读,此时学生就会发现格里高尔的房间竟然有三个门,从这个门的数量就可以分析出格里高尔所处的空间是没有私密性的,这个空间并不属于主人公自己,当学生细读到三个房门都在传来急促的声音时,根据上下文又能够联想到外界对主人公的紧逼,通过这种文本细读就能够充分领略到《变形记》其表面文字透露出的深层哲学思考,而如果粗略的阅读《变形记》只能够感受到荒诞不羁的表面。
另外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还应该将学生的思维从封闭的文本结构转向文化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以莎翁的《哈姆雷特》教学举例,可以引入约翰・厄普代克的代表作品《葛特鲁德》进行对比式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对文化史学的思考。老师根据这两种文学作品设置这样的问题:葛特鲁德和奥菲莉在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以及说话时和独白时的频率,通过学生认证研读可以明显的发现葛特鲁德要比奥菲莉出现的频率更高,在独白和说话时,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莎翁的男权思想,正是通过对比教学,就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领会文化史的发展也会改变文学作品的主流思想。
2.2 考核方式的创新
既然引入了文本细读的教学模式,那么考核方式就应该随之创新,要改变以往那种以文学史和文学思潮内容的考核。在文本细读教学模式下,应该重点突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方面的考核,这样才能够凸显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却能够更好的释放学生的所思所想,开拓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比如暨南大学张世君在考核学生学习时提出的一道题目:“请描述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学生要想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完整的看完《安娜・卡列尼娜》,而且是细读,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描述答案。这样的考核方式才是真正和文本细读教学模式相融合,才能够有效的推进文本教学模式的开展。
3 总结
教材使用一般很多年,如果在外国文学教学方面始终以文学史和思潮教学为主,那么教材会变得越来越薄,学生只要凭借记忆力就能够完成课程的学习,但是如果建立在文本细读的教学模式下,将外国文学回归到作品本身的教学上,那么教材就会变得越来越厚,无论从思想还是内涵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精神营养,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自由的思考空间。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力,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立.论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传授和培养[J].文教资料,2011(22).
[2] 胡珂,布鲁克斯.“文本细读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2(05):1315.
[3] 张瑞卿.F.R.利维斯与英美新批评[J].励耘学刊(文学卷),2010(01).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3篇
一、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定位。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葆有了人类文化的精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则是其中的精品,这些作品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异域文化的窗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多元文化观念,因此,外国文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的外国文学教学应该依据教学《大纲》,改变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浓郁的文学内涵,体会艺术魅力,激发学生阅读、欣赏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尊重异域文化,使学生懂得从他者的眼光透视本民族文化,逐渐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
二、注重外国文学教学的文学性教育,培养学生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人文素养。
2003年春颁布的修订《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重视语文的文学教育,《大纲》指出语文科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大纲》规定了选文的标准以及比例,“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新大纲对语文文学教育的重视既符合国内外重视文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也为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广阔的前景。高中外国文学教学应该遵循文学规律,以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为范本,并向世界文学名著辐射,培养学生鉴赏外国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1、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文学形象,“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解构文本意义”。
文学是以审美形象的形态存在的,与科学活动的概念相比较,文学中的审美形象具有假定性、不确定性或模糊性,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变动的。波兰现象学家罗曼・英加登认为,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中国古代文论所强调的“兴味”同样认为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高中的外国文学教学应该遵循这一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再创造活动,而外国文学内涵本身的多义性、模糊性更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向解读的空间。因此,在教学外国文学作品时,教师不要做定性的解读,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体验文学形象的情感、思想,让学生自主地与作品对话,从而获得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比如:七、八十年代的教科书以及评论界对莫泊桑《项链》及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评价几乎是众口一词,即小说揭示了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指出了作者对玛蒂尔德的讽刺和嘲笑态度。但是只要我们深入作品认真研读就会发现,女主人公身上具有远比爱慕虚荣更为丰富的内涵,比如她的单纯、不满足于现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丢失项链后对命运坚毅的抗争。而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态度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讽刺中更包含有深切的同情。这些意义的获得,只能以学生走进作品、深入体验文学形象为前提。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节选)》中的戈多是谁?戈多的意义何在?戈多是否会来……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与感受,调动想象和联想去“对话”、去“填空”。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能适时的点拨,努力为学生营造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良好环境,积极鼓励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同时,外国文学是不同于中国文学的异质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阻碍了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接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查阅作品的文化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以及相关文学流派主要特征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2、适时开展中外文学比较,知晓文化差异,感受文学魅力。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打破了一切人为的界限,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研究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观念使我们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时,具有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打破一元封闭的教学模式和认识局限,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理解、评价外国文学作品。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进比较文学,不是去讲解比较文学的理论和将中外文学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而是立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形象,进行适时、适当比较。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与蒲松龄的《促织》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但是它们却有相似的主题。《变形记》以人变成甲虫的荒诞形式、《促织》以人变成蟋蟀的情节都表现了人性异化的问题。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异,蒲松龄和卡夫卡在表现人性异化的层面上是有区别的。蒲松龄只是从现实的层面无意识地涉及到了“异化”,因此,作品中的蟋蟀并没有失去自我后的焦虑、孤独、恐惧和痛苦,而是一只善于讨好、驯顺的蟋蟀,并以此给成名一家带来了的美好结局。而卡夫卡则是从哲学的层面有意识地观照了觉醒后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这种比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视角审视外国文学作品的平台,寻求中外文学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意蕴,感受其不同于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
类似的比较颇多,如贝克特的荒诞派剧本《等待戈多》与曹禺的《雷雨》的比较、《边城》与《百年孤独》的比较、《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的比较等。总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中外文学作品的可比性是很强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作品,为学生营造多角度感受外国文学作品的环境,在中外文学的比较中知晓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和适应多元社会的外国文学素质。
培养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艺术技法,品味语言,也可以撰写读书笔记和小论文、进行课堂讨论、放映外国文学名著电影等等。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循文学规律和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真正实现《大纲》“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的目标。
三、开设外国文学名著选修课,进行名著导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并对选修课的开设、教学要求、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和要求。这不仅克服了传统课程结构整齐划一的弊端,体现了世界母语教育课程结构设计的总体趋势,也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设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选修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高中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设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外国文学名著,提高学生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习惯。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所选篇目要以课程目标为准绳,选讲篇目可以依据《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附录三课外读物建议中推荐的篇目,同时兼顾其他作品。
2、不讲授外国文学史和进行文学评论,重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作品。外国文学历史悠久,流派和作品众多,教师一个学期可以选择一、二部作为范例,进行具体的阅读、欣赏指导,但不求全面和深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介绍作品的背景材料,梳理情节概貌,进行精彩片段欣赏,以点带面地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品的文学技法,把握文学形象。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内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在课外自读自己喜欢的一部作品,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督促,比如,组织讨论、写读后感和欣赏短文等。
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辅之以外国文学名著电影欣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作品。
四、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衔接与互补。
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基地,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高师学生的文学素养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树立文学教育的观念,需从源头入手。
首先,改进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培养学生外国文学素养。
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过应试教育走进高校的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薄弱,外国文学素养尤其欠缺;由于专业化的制约和功利化的思想,高校学生的文学兴趣淡薄。二是高师外国文学教学观念陈旧,王采丽在《清理与反思》中就指出:“外国文学名著的一些教学提示和指导材料有许多内容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几十年的兴无灭资的时代思潮影响下的某些观点……而有些教学者仍然当着千真万确的定论灌输给学生,这是很可悲的。”教学形式单一、僵化。教与学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为此,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激发学生在课余阅读、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研究中培养外国文学素养,树立文学教育的观念。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喜爱和探究外国文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外国文学作品情感、内涵和艺术技法。教学时,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重点作家、作品为核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学术观点的展示、师生平等的对话,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电影精彩片段、图片、音响、相关文字资料的插入等,从视觉、听觉、情感、思想等方面调动学生参与欣赏作品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深入到作品中,感受外国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取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文学、心理学、美学等理论透视剖析作品,引进外国文学学术动态,让学生的视野更宽,眼界更高。
其次,与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衔接。
高师的外国文学教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树立学生文学教育的观念,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将文学教育的观念和外国文学知识和方法运用、渗透到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因此,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应该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将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外国文学教学适当地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看,选入其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比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莫泊桑的《项链》,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普希金的《致大海》、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西方现代派作品等等,这些作品都是高师外国文学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地将高师外国文学教学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重点指导。但是,这种教学决不能与语文教学法等同。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站在文学的高度,运用文学理论深入研究这些作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外国文学功底;又要指导学生从深奥的理论中走出来,站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角度欣赏这些外国文学作品。同时,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舞台,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研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自己备课,自己讲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既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又有利于形成学生博襟和眼光的人类意识,培养学生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统一的精神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讲,外国文学在陶冶情趣、开阔视野、丰富精神文化、培养学生全球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接受外国文学,如何培养学生欣赏外国文学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世界主义的精神品格,是每一个外国文学工作者和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童庆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悖.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刘献彪.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郭天行.“文学教育学科教学原则”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成果――《文学启蒙教育论稿》、《文学启蒙艺术》、《文学启蒙教育个案精选》出版座谈会综述[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6)
[7]潭晶华.高校专家建言:外国文学教育值得开发[J].作文世界,2003,(7).
[8]庄文中.学一点外图文学[J].中学语文教育参考,1994,(2).
[9]王丽采.清理与反思[J].北京文学,1998,(7).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4篇
一外国文学是一门理论课,在传统教学中不太重视实践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般是文学史、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三者并重,而且是以史为线,作家作品是作为文学史发展和文学思潮的案例代表讲授的,这样的教学思路目前在国内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仍被普遍采用。但笔者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以史为线的教学思路越来越难以适应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史为线的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是用文学作品来验证文学史,这样的教学思路有时候会导致为抽象的文学观念及特殊的文学现象而寻找文本例证,其结果是把鲜活、生动、具体的文学作品变成思潮、概念的传声筒,让能够“生出许多思想而没有任何一特定的思想,即一个概念能和它相切合”[1]的美的艺术变成僵化理念的代表。地方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设置的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任务,对于外国文学课程而言,就是需要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运用所学文学理论客观理性地分析文学现象、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高校中文专业通常不仅会开设文学史课程,也会同时开设文学理论课程,通常文学理论基础是文学史的先修课程,但二者容易出现脱节的现象,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阶段学生没有阅读的积累,不少文学理论教师也试图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经典作品的分析,但学生在没有阅读或了解原著的基础上,仅靠听故事介绍或片段浏览是没有办法正确理解文学经典的,所以往往感觉很陌生很茫然。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的传授是潜移默化式的,一方面教师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也要尽可能自觉使用中外文学理论进行文学的批评与分析,尽量避免一味感性描述的弊端,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文学鉴赏思路与方法范例,以供学生学习并进一步在此思路的指导下进行文学欣赏的探索,不断提升文学阅读与鉴赏的能力。西方近现代的文学理论,如西方的实证主义、精神分析学、神话原型批评、形式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等理论与方法,都可以运用到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外国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既成的,但研究本身却是开放的,研究的理论和研究的视角也都是开放的,美学的、心理的、文化的、地域的、比较的都可以是我们观照的视角,在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开放的文学研究思路与方法传达给学生。例如在讲《简爱》时运用女权主义批评视角,对《红字》进行伦理学的解读,分析《老人与海》时兼顾其中的生态美学,讲授DH劳伦斯时突出精神分析,介绍俄苏文学时指出其“为人生”的艺术功用观,评价现代主义文学时关注阐释学理论等。同时,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需要比较的视野与方法,笔者在讲荷马史诗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文学的追寻主题;讲中世纪意大利的大诗人但丁时,与我国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进行了比较;讲《哈姆雷特》时,研究了中西文学中的复仇母题;讲《安娜卡列尼娜》时,联系了中外文学中美狄亚、简爱、繁漪等具有叛逆思想的女性形象;讲到《百年孤独》时,探讨了西方文学中的家族叙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方法的掌握、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师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对各种文学现象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方法,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初步掌握文学批评的方法。学生掌握了研究方法,在面对不同文学作品时就能进行个性化的分析与鉴赏。
二外国文学是一门理论课
但是必要的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有益处的。对名篇的欣赏、名著的阅读分享,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实践环节,对于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当下人文学科研究越来越细化,既有文学史的广度认识,又有文化认同的深度理解,文学研究与批评越来越立足于审美阐释与人格塑造;同时文学是人生,文学也是哲学,高校的文学课程对于学生而言也是精神成长课,所以文学课的学习不应只有课堂教学这一个维度,还应该辅以多样化的文学实践活动。文学课程的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学生在文本阅读基础上的对文本理解的个性化表达,这种表达可以通过课堂的讨论,也可以通过课外学术活动的尝试,比如撰写阅读心得。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让地方高校的本科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是不现实的,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导致的就是学生通过下载、复制、粘贴来应付作业,所以笔者认为不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家,将个人朴素鲜活的阅读感悟表达出来即可,形式不一定是学术论文,随笔杂感都可以,字数也并非要有一定规模,有个人的见解、想法就行。当然在学生热衷于“读图”而不是读大部头的文学名著的背景下,让学生自觉预习或者读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采取的办法是激励和强制结合的手段。对于阅读量,在课程讲授之初对学生提出一学期读两本外国文学名著的要求,围绕阅读的这两部作品,学生还将完成系列必修的学习任务:一是课堂讨论。在课程讲授中,授课对象会被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有指定的组长负责,承担一部作品的讨论任务,在讲授到该部作品时该小组成员将是课堂讨论的主要参与者。二是作业。作业的形式改变以往命题问答的形式,以不限字数的读书笔记形式来进行。学生写作业的过程就是总结自己听课感受和课后阅读时的思考和想法的过程。第三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形式多样,比如课堂回答问题。学生遇到自己阅读过的作品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性自然会大大提高,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也会有更大的价值和内涵;平时成绩也可以通过学生自愿参与的佳作分享环节来获得。学生在阅读到好的外国文学作品并有激动、感悟、问题时,可以申请占用课堂十分钟向大家推荐好书并和同学分享阅读感受。第四是课程考查。笔者的外国文学作业近几年一直采取基于阅读基础上的自主选题的办法,学生选择课程授课内容范围内的一部作品,提出五个问题,选择一个问题做一个文献综述,并就这一问题写一个小论文。适度的阅读量,相应的奖励机制,课堂参与激发的学习热情,阅读分享带来的专业认同感与价值感,使基于阅读之上的作品分析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都是一种极为个人化的行为,文学鉴赏如果没有阅读的体验、感悟,仅凭教师对故事的描述去了解,最终获得的认识必定是片面的、僵化的。当然,学生的参与将会对教师带来更大的挑战。学生参与并不意味着教师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课堂永远是一个双主体的环境,教师永远不能放弃对课堂的掌控与驾驭,不能撇开引导学生的责任。当下学生尽管阅读量有限,但是思想活跃,感受能力和问题意识都很强,学生组织参与的课堂讨论以及阅读分享,教师决不能游离其外,教师必须主动参与并承担评价总结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丰富的阅读量,要有更扎实的批评基础,对文学作品和现象要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当下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与成果,当然还要有更加娴熟的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解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关键。
三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通常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
以史为纲,以经典作家作品为点的教学模式,在当下学生阅读量普遍下降的语境下,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地方师范院校就显得举步维艰,课堂教学质量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激发。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较为适应于综合性大学。相比较而言,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高,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在文学课程教学中可以运用传统的授课形式,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东西文学发展史,掌握不同时期各种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兴起及其理论主张、创作特征,理解重要作家作品在整体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将学科定位在“文学史”上,重视探究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来实现传授知识的教学目的。但在地方师范院校中,也沿袭介绍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与文学成就,再介绍重点作家的生平与基本创作情况,然后再分析该作家的代表作,包括介绍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总结主题思想、归纳艺术特色等等,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条分理析,很有层次感、逻辑性,而且在分析作品和文学思潮时教师个人的兴趣以及研究成果也会体现其中,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学生只是听众,学生更多的是机械地记笔记,一堂课结束,密密麻麻的笔记看似收获满满,但是由于全程无参与(尤其是在当下读图语境下没有阅读体验,学生对于教师分析的作品除了听故事的热闹外很难有思想对话式的互动),课程就变成了简单的知识传授而非能力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需要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的特殊任务,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备课与课堂组织,同时还受到学生是否配合这一因素的影响,而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否有阅读名著的基础与准备显得尤为重要。当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极为有限,在学生没有接触原著的状态下采用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很难提起学生的课堂注意和兴趣。反之,若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对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听课效果自然就提高了。文学作品是人类审美经验的结晶,一部外国文学史就是世界各民族审美活动的历史,文史类课程知识体系的这种审美属性,决定了文学课不能像理工科那样以传授知识为第一要务,也不能像其他人文学科如政治学、历史学、法学那样特别关注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文学同时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任。所以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必须担负起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批评力和审美创造力的责任,而这一任务实现的最佳途径莫过于鲜活的文本本身的审美教育功能,也就是立足文本展开教学。袁行霈先生指出:“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及其两翼。”[2]当然文学史写作立足文学本位并不意味着文学课程教学就实现了文学本位,所以要想有效实施文学教育就必须明确教学中的主体是什么。文本是最鲜活的,有人认为文学课上讲作品的故事情节是肤浅的,认为只有用深奥的理论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才是有深度的课堂。其实,外国文学的讲授对象是文学经典,这些文学经典都是创作者给我们讲述的一个个故事,所以作家就是讲故事的人,那么讲授这些故事的教师首先也应该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文学课程的教师用通俗的故事讲述经典,用生动的讲故事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外国文学多姿多彩的历史情境中,将自己对于作品的感受用最形象的表达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发学生更为深入的思考,这样的讲授深入浅出而不媚俗,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枯燥深奥的理论分析。综上所述,面临浅阅读、读图的困境,课时减少、内容增加(当代外国文学的发展不断纳入)的压力,我们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从地方高校的实际和区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5篇
外国文学的教学旨在对文学作品分析的视野上、理解的程度上、鉴赏的能力上有所提高,具备文学鉴赏的国际视野。但外国文学毕竟是一种翻译家的再创造文学,如何让学生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从而更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底蕴?
常言说得好,“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研究的初步。
在高校外国文学课程中,大力弘扬比较法教学,积极渗透最前沿的学科研究成果及其发展方向,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外国文学的学习焕发出时代的魅力、中国的特色,使学生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更深刻认识民族个性及本土文化特征,无疑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教学中要努力打破对文学作品的一维评析,而代之以立体的、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使古今渗透、中西融汇,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悟性及创造性思维秉性,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要坚持以教改为突破口,创新教育教学的评价模式,充分运用比较法来鉴赏分析文本,打破学科的界限,使外国文学的阅读鉴赏与中国文学、文化概论、文艺美学等学科互相渗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强化学生的素质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师专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短时期内使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有明显的提升。
二、翻译的文学,营造了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课堂教学始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参数。而“课堂效率”应当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们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中可以“学以致用”,终身受益。
外国文学是一种翻译者的再创作文学,教学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阅读泰戈尔诗歌(英文),领悟原文与翻译的不同,并在期末的教学考查中创新考查学生的英语阅读、翻译及理解能力,力求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执教者如果能“厚积薄发”,有着广泛的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就不会在教学中仅仅僵滞在对原诗稿内容的一维分析上。因为跨民族、跨时代的横向及纵向的比较,人文背景的不同,作者个性的迥异则往往更容易鉴别,也就不会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含糊不清的遗憾。在诵读泰戈尔诗歌“枝是空中的根,根是地下的枝”(Roots are the branches down in the earth. Branches are roots in the air)时,你有何联想呢?你是否想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了?!那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否想到了冰心的《繁星》、《春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者的心血。”顾城的诗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其中的哲理思辩与逆反心理,是否有某种共通呢?
笔者认为执教者宜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加强多学科的渗透,强化文学素养的积淀,才能游刃有余地对作家及作品作比较式的研究性讲授,打破时空的界限,从更高、更广的角度去审视作家及作品。例如:东山魁夷的散文《一片树叶》,文思缜密,委婉动人;卞之琳诗歌《断章》,语言相对简约平直、粗糙。两者都描写了“明月”与人的“邂逅”。卞之琳作为一名翻译,其短诗道出了对“人生的某种偶然性”以及“偶然之中孕育了某种必然”的感慨。人与人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交织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尘网”,诗歌的寓意无疑是丰富的,但其34个汉字里,就有4个“你”字、3个“看”字、2个“风景”、2个“装饰”!读来实在缺乏美感。东山魁夷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著名风景画画家,其散文《一片树叶》是翻译者再创造的一篇散文精品,文字优美、典雅,如用双音节词“俯视”、“仰望”表达“看”的语意,用“渐渐”、“稍许”、“悄悄”等词描述时光的渐进,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生命的礼赞,余韵绕梁。
如果用绘画的方式来解说,那么,后者是“截取了人生中的瞬间”,用对话的方式,呈现了一幅写实的焦点透视油画,强调“形似”;前者则是一幅印象派的作品,散点透视法运用自如,强调“神韵”,有如唐代大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般的时空挪移,动静相生,光色交织,纯是唯美的“对大自然的心灵臆语”;后者过于直白,一览无余,缺乏想象的空间;前者韵味无穷,曲径通幽,朦胧迷离,让我们感受到泰戈尔“使生如夏华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境界,以及对生命的认知真谛。
所站的角度不同,所用的理论方法的迥异,效果自然大相径庭。这种发散性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学生们在比较的赏析中,不仅具体领略到了文学本身的熏陶作用,而且,在外国文学的文本中,更多地发现了东西方不同的人文背景,客观上培养了学生从更高、更广的角度审视、鉴赏作品的能力,初步开启研究性学习的神秘大门。
中国古典诗歌里讴歌月亮的为数不少,都描述了它的美丽、灵性与温情。如宋代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少有人如英国意象派诗人理查德・阿尔丁顿的描述《傍晚》(裘小龙译):“烟囱,一排接着一排/划破清澈的天空/月亮,一片破纱裹着她的腰/在烟囱丛中搔首弄姿/一个笨拙的维纳斯――/这里,在厨房的洗涤格上/我肆无忌惮地望着她。”
现代社会里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关系,环境的污染、人性的缺失,都真实地反映到了文学作品里。在教学中注重对作品的细节方面的比较和提示,提高了学生们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初步学会了比较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客观上培养了他们具备较敏锐的观察力,学会了学习,更热爱大自然、珍爱生活,提升了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三、翻译的文学,增强了创新的思维秉性
文学是人学,文学又是美学。语文的学习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社会的发展是纷繁复杂的,反映到文学作品里自然也是异彩斑斓。执教者要深入钻研教材,系统性地选择和分析比较,从文学作品及作家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某方面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研究性学习。
笔者授课时,常常有意识“超出课本”,训练学生的多角度思维秉性,常言道“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学亦然。一味地囿于课本,则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大降低教学效果。笔者在“外国文学”的讲述中,强调“多读精讲”、“浅学深思”、“多看领悟”。所谓“浅学”,指其语言的明白晓畅;“深思”,是指善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爱因斯坦说过:“你能否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了你能够观察到什么。”他还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却可以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的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仰仗老师课堂上的启发引导。执教者如果没有积淀较深厚的文学素养,缺乏较深广的文学探索经验,没有较高的才情悟性及活跃的思维秉性,则很难达成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外国文学的教材纷繁多样,网络上的背景资料丰富多彩,为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提供了诸多方便。执教者只要肯花工夫,应该可以寻出更多、更好的可比点的。当然,外国文学的文本终归是翻译者的再创造作品,翻译者自身文化素质的高低、风格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如:美国诗人庞德就把李白的诗歌《古风》(6、14)“惊沙乱海日”、“荒城空大漠”翻译成“惊奇。沙漠的混乱。大海的太阳。”、“荒凉的城堡。天空。广袤的沙漠”,其所译《长干行》被当作美国诗歌录入美国诗选。女作家玛格丽特小说《飘》的原文是“Gone with the wind”(随风而逝);海明威短篇小说“Cat in the Rain”有两个中译本;因为善于描写了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故事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赛金花,把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水浒传》翻译到美国,篇名就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了。
当我们有滋有味地诵读着李白《静夜思》时,你能否设想过一个美国人或非洲人阅读从中文翻译过去的唐诗、宋词的情形呢?
四、结语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如何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诵读、理解、表达能力的提升呢?尤其是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是高考应试考来的,他们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相对较弱。外国文学的初级学习宜少做练习多读原文本,少写论文勤记笔记。读书,尤其要重视阅读原文本,影视等“快餐”文本是不能代替本人的文字阅读的。
王尚文先生曾说:“每一个人都有巨大的语言方面的潜能。”这种语言天赋的开发,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训与学习。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人们语文水平的重要标识。怎样才能获得良好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强化文学的比较阅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捷径。
莎翁《王子复仇记》:“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是生存,还是毁灭?这就是根本的问题。)这段经典独白的忧郁与彷徨,充分展示了王子哈姆莱特内心世界的矛盾。这对于准确理解莎翁的人文主义的理想境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运用恰当的语气及语调,传达出哈姆莱特的彷徨与孤独?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执教者要善于抓住描写王子心境的关键词语,启发引导,类比推敲,对比研讨,最终水到渠成。
外国文学的教学要建构在文学的翻译与翻译的文学的前提之下,弘扬比较法教学,在阅读中通过联想、比较、揣摩、领悟等思维活动的连贯性延续的交融,使学生接受熏陶,产生共鸣。以学生们青春的年轮,是很难有较丰富的情感体验的,但他们可以在书本里间接获得。因为大凡一篇有份量的文章,都凝聚着作家的语言、文化、思想素养和生活阅历的。多读名家作品往往是一举多得:获得良好语感、拓宽了人生视野、弥补了生活阅历的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6篇
一、目前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不足
纵观目前高校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审美能力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在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首先,教材建设方面。第一,人文知识涉及甚少。这对那些本来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人文底蕴浅薄的大学来说,无疑是一大欠缺。第二,教材现代化意识淡薄,没有形成系统、立体的教材体系。当今社会的学生处于一种立体的阅读环境中,阅读方式已经由单一的文本阅读转向多样的超文本阅读。很多外国文学教材既没有配套的作品选,也没有直观生动的音像教材,自然吸引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不便和局限。其次,课堂教学方面。一是注重作品背景知识包括国家状况、历史事件、作家生平等的介绍,重在传授知识,考试时也是着重知识记忆,导致教学评价手段单一。二是注重分析作品内涵与当时社会思想的联系,没有深入挖掘经典名著的当代价值和对今天读者的启发与警世意义,让学生们觉得是在隔靴搔痒。教材建设、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文精神教育的贯彻实施。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
通过对目前高校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整体现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有关教学方面的状况带有相当的普遍性。这种外国文学教学模式僵化老套,通常采用“时代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三段式的讲授模式,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注重的是知识点的灌输,将充满人性魅力和与审美情趣的文学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改革迫在眉睫。外国文学课不仅仅是文学课,也是人学课、人生教育课。我们除了要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和重要的文学现象,更要在此基础上培养起学生深刻的人文思想和对文学作品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1]。社会背景、时代条件、教学对象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必须以变应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加大教材文化内涵,丰富学生人文底蕴
针对大学生西方文化知识的匮乏,结合目前高等院校外国文学教材方面的薄弱和不足,亟需加大教材中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补充介绍与时代相适应的哲学、经济、艺术、宗教、道德等方面的人文知识。在外国文学教材中应该增大文化含量,侧重介绍人文知识,通过外国文学所携带的神话、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积淀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文学的真情实感、历史的集体记忆、哲学的睿智和宗教的终极关怀,在人文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读品味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思想精华,从中感悟西方文化的精髓—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启迪,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最终内化为他们的人格品质。
(二)调整教学内容,涵咏经典作品,凸显范例教学
外国文学涉及名家名作灿若繁星、思潮流派数不胜数,历时数千年、覆盖数十个国家,范围广、时空跨度极大,知识点繁杂纷呈而课时却极为有限。面对如此浩繁的内容,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对教材的融会贯通,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精选和优选,从而将外国文学课堂变成真正的人文精神加油站和起跑线。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典型例子”,其收获之大是一般作品远远比不上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内容,凸显范例教学,引导学生咀嚼涵咏经典作品。一方面,可以使所选教学内容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范例”作用,更重要的是,能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热点,贴近他们的心理需求,挖掘外国文学经典的当代价值和启发意义,使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心理需求,增强讲授的有效性、说服力与感染力。
(三)扬弃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而为人文素质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注重审美教育,渗透理想教育,促进精神升华。即通过对文学现象的思辨分析,进行思想道德、人生信念、精神境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追求事业成功、爱情与家庭生活幸福的个人理想的同时,树立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因此,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在分析重点作家作品时,注意文学文本所蕴涵的人格意识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问题,注意突出分析人物形象的理想主义素质和崇高品格内涵。例如可以结合作家成功的道路使学生通过学习经典作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信念、精神人格和思维方式,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开启自己的心智,培养创造素质;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精神品质的分析,挖掘其对大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如《老人与海》中老头的性格、对待生活优雅而自信的态度,浮士德精神有关人生奋斗与享乐的启迪等等。人文精神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浸润,更强调自我体会与心灵觉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重视文学作品的阅读,尊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选择激励与启迪效果较强的经典名著,并充分发掘和展现这些作品的人文精神内涵。这样,学生在艺术鉴赏中可以自己去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领略异域文化的人文精神,在身临其境中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感悟,引发思考、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交往的能力。21世纪需要的是通晓中外文化、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具有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往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外国文学广泛关注各民族、各语种的文学现象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对开拓视野、加强语言和文化修养、培养文化鉴赏和跨文化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各国文化不断交融的历史,通过文学将学生与世界沟通起来,让学生感受各民族文学相互碰撞、相互参照、相互融合的动态进程,使其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外来文化交流和竞争,从而形成既不盲目崇洋又不狭隘僵化的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多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1.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讲与学生看、听等有机结合,加强外国文学课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并充分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源采取观全片与剪辑片断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当下大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感悟,在感性鉴赏中引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中可以包括作家肖像、作品插图、精彩片断朗诵、音乐、文字及各种优美的画面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作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观看前告诉学生要注意看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并提醒学生注意将原著与影片进行比较,这样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视听室,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浮光掠影地观看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作品独特的艺术美。外国文学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能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也可使学生对作品体会更深刻、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更透彻,从中获取人文精神的滋养。
2.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教学。(1)精心组织课堂讨论。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主张,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再创造是文学生命力长存的根源,也是文学承担“寓教于乐”功能、对人的精神品质发生良性影响的必要条件[3]。文学的文本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因而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是多样的,不确定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作品的参与和阐释,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盲从,不为教师观点所囿,培养创新进取的思维能力。组织课堂讨论,一般包括论题的设立、学生上台讲演、师生对话式讨论和教师讲评等基本步骤。首先,教师在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设立论题。论题可大可小,但都须深浅适度,切实可行,有针对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如能和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相结合更能形成争鸣,如西方19世纪的婚恋小说与当今大学生的爱情观等。讨论前,教师对论题进行综述,介绍各家观点,开拓学生视野,启发思维;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认真思考、沉淀,形成独立观点,参加全班讨论。讨论中,教师适时巧妙穿插,抛砖引玉,及时把握讨论导向,形成师生互动,保证讨论质量。讨论后,教师作出全面学术总结,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讨论,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文学思考和交流的乐趣,更能让学生的人格、心智、情感在开放状态中获得完善,使外国文学课程成为启迪理想、激发创见、开发潜能的人文素质课程。(2)组织作品片段表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的戏剧片段和小说片段,让学生参与其中自编自演,以表演的形式将一些西方名著展示出来。通过表演学生能感受不同国度和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爱恨情仇,更深入的理解作品、感悟人生,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热情,从而使以课堂专业教学为核心而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拓展争取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3)安排学生登台讲课。教师在对外国文学各章节内容作详略区分时,可以布置自学提示有意识地把一些章节交给学生课外自学让学生尝试备课并作好讲课准备,进一步指导后让这些学生登台讲解,最后师生一起评议。这种方法既能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跃教学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改革考试方法与考试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着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4]。如果一门课程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将是一句空话。考试是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评价不等于考试。因此那种把考试与测验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手段的做法是片面的。目前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成绩评定主要来自于考试。仅以我校为例,每学期末,由任课教师出题进行考试,不超出学习范围,基本上都是采用期末闭卷形式,试题类型一般为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沿袭了应试教育的考试形式,虽然可以考察学生对基本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却很难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与水平。外国文学要实现其教学改革的目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更好的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除了课程内容的精选和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尝试,课程的考核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改变这种传统的考试模式,应试教育的考试方法与考试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着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把考试作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寻找自身优势,引导学生发展方向的一种方式”[5]。具体来说:第一是改革考试方式,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权重。平时成绩主要涉及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两项。平时作业包括各章节作业、读书笔记、学年论文,着重考查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多尝试让学生就某种文学现象或某部作品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课堂表现主要针对学生专题讨论、回答问题是否主动积极,思考是否有深度与广度,观点是否有创新等做出评价。第二是改革考试内容,考核内容同中有异,基本知识与研究内容相结合。在统一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书面考试形式,以讲授内容为主,并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的分量,对学生富有创见的阐释可以突破参考答案给分。同时,间或在教学中组织个案、课题的讨论,进行具有研究意义的考核,如论文形式、专题发言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见解,不人云亦云。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仍然是新世纪中国高校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6]。外国文学教学必须引进新观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大胆变革,建立全方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意知识、能力和人格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提高和完善,才能使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进行的人文精神教育真正做到:“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7]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7篇
一、教师对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更新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要提高外国文学教学效果,外国文学教师首先更新观念,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深刻的认识,形成课程教学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理念,为此,外国文学教师在教授外国文学课程的过程中就应“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人的潜能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和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1]不能一味地只单纯地传播灌输理论与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外国文学理论知识后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工作的能力。因而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必须是以引导学生将外国文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基本技能为主的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在授课形式上以讨论式、提问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术前沿成果的引入等为课堂教学形式。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也就必然带动了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的更新,从而在理论认识与具体操作实践两个方面达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进而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二、构建“跨文化比较”式的教学框架,调整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点与面的相应比重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外国文学最佳教学效果的获得除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外,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还应该根据外国文学的特点及中国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接受易难度方面来认真考虑。笔者以为,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应该构建“跨文化比较”的教学框架,调整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点与面的相应比重。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对容易,而对于学习外国文学则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长期受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对于外国文化知之不多,因而对外国文学的掌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就首先要构建“比较跨文化”式的教学框架。这里所说的“跨文化比较”就是在教学中融入中外民族文化差异性比较、中外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比较,进而在教授外国文学时进行中外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的比较。由于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源头在“两希”文化,所以在讲授古希腊文学和中世纪文学时就要讲清古希腊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特征和希伯莱文化、基督教教义,在讲授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容易了解西方文化,又可以更好地把握西方文学的本质特征。在讲授骑士文学时将之放在民族文化差异的框架内与中国武侠作品进行比较,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本质特征。在讲授文学现象(思潮)时,如讲授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诞、人的异化的时代特征时就可以结合中国“”时代的荒诞、异化现象,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同时,由于学生对中国的作家作品容易接受,所以在讲授外国作家作品时结合中国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就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法国作家左拉时结合中国作家茅盾的创作进行比较;讲俄国作家果戈里时结合中国作家鲁迅的创作进行比较;讲英国“湖畔诗人”时结合中国“山水诗派”诗人的创作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把握作品的内涵又能了解中外文学文化中的交流与影响对于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在进行外国文学教学中如果能构建起“跨文化比较”式的教学框架,对于提高外国文学教学效果十分重要。外国文学课程中的“点”即是各文学思潮及代表作家作品,而“面”即是指文学发展史演变历程,各种文学现象、“次要”作家。对于文学史的教学必然要做到点与面的结合,然而对于点与面的比重问题认识却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在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由于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因而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外国文学课程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文学欣赏、批评与写作的能力。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就应该加大“点”的比重,减少“面”的讲授。重在对经典作家作品的分析,在分析中有意识地倾向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名著(篇)的写作技巧、作家如何构思如何谋篇布局等,减少对于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或在课外阅读中完成。对于“面”则可以减少课时,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教师理顺线索,概括文学现象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在课程教学中侧重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检验教学效果如何,主要在于看学生专业素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如果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了,说明教学有了效果。所以,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始终要把学生的素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作为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名篇,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能力。外国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且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有中国文学名著要读,对于学生来说,阅读量是相当之大。但如果学生没读过作品,那么听教师上课时就如同听天书,没有感性认识,更谈不上课堂互动或讨论了。为此,笔者在多年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中得到的一条经验是:在大一学生入学时就按照外国文学讲授顺序从古希腊文学到二十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将各时期经典作品开列出必读书目,在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时就提出要求,大一读哪些,大二读哪些,大三读哪些,这样就把必读任务分解好,让学生按部就班阅读,同时在大一阶段就给学生开一两次有关如何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讲座和西方文化常识,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太大的压力,同时也产生了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也为大三学年开设外国文学课程做了铺垫。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名篇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批评领域。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能力。一是在开设文学理论课、文学批评课程时,外国文学老师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课程的老师紧密配合,让这两门课程的老师在教学时注意到外国文学课程开列出来的必读书目,以这些作品为例阐释相关理论、规律等。二是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传授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的方法,也就是说老师在分析外国文学作品时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三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学生撰写读书心得,练习文学评论文章的写作,作业布置以“小论文”形式,学年中期布置课程论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素质与技能,同时也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的优质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是引导学生改编名著名篇,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除了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团队精神、宣传和组织能力等素质之外,“能说会写”是最受欢迎的,因而“写”的能力的训练就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这个“写”有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两个方面,上面说到的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欣赏与批评领域里的“写”是应用文写作,而改编名著名篇,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写”是文学写作。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对于名作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或改编,如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改写成剧本,将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改写成小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8篇
一、教师对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更新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要提高外国文学教学效果,外国文学教师首先更新观念,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深刻的认识,形成课程教学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理念,为此,外国文学教师在教授外国文学课程的过程中就应“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人的潜能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和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1]不能一味地只单纯地传播灌输理论与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外国文学理论知识后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工作的能力。因而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必须是以引导学生将外国文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基本技能为主的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在授课形式上以讨论式、提问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术前沿成果的引入等为课堂教学形式。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也就必然带动了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的更新,从而在理论认识与具体操作实践两个方面达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进而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二、构建“跨文化比较”式的教学框架,调整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点与面的相应比重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外国文学最佳教学效果的获得除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外,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还应该根据外国文学的特点及中国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接受易难度方面来认真考虑。笔者以为,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应该构建“跨文化比较”的教学框架,调整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点与面的相应比重。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对容易,而对于学习外国文学则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长期受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对于外国文化知之不多,因而对外国文学的掌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就首先要构建“比较跨文化”式的教学框架。这里所说的“跨文化比较”就是在教学中融入中外民族文化差异性比较、中外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比较,进而在教授外国文学时进行中外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的比较。由于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源头在“两希”文化,所以在讲授古希腊文学和中世纪文学时就要讲清古希腊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特征和希伯莱文化、基督教教义,在讲授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容易了解西方文化,又可以更好地把握西方文学的本质特征。在讲授骑士文学时将之放在民族文化差异的框架内与中国武侠作品进行比较,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本质特征。在讲授文学现象(思潮)时,如讲授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诞、人的异化的时代特征时就可以结合中国“”时代的荒诞、异化现象,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同时,由于学生对中国的作家作品容易接受,所以在讲授外国作家作品时结合中国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就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法国作家左拉时结合中国作家茅盾的创作进行比较;讲俄国作家果戈里时结合中国作家鲁迅的创作进行比较;讲英国“湖畔诗人”时结合中国“山水诗派”诗人的创作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把握作品的内涵又能了解中外文学文化中的交流与影响对于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在进行外国文学教学中如果能构建起“跨文化比较”式的教学框架,对于提高外国文学教学效果十分重要。外国文学课程中的“点”即是各文学思潮及代表作家作品,而“面”即是指文学发展史演变历程,各种文学现象、“次要”作家。对于文学史的教学必然要做到点与面的结合,然而对于点与面的比重问题认识却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在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由于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因而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外国文学课程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文学欣赏、批评与写作的能力。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就应该加大“点”的比重,减少“面”的讲授。重在对经典作家作品的分析,在分析中有意识地倾向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名着(篇)的写作技巧、作家如何构思如何谋篇布局等,减少对于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或在课外阅读中完成。对于“面”则可以减少课时,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教师理顺线索,概括文学现象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在课程教学中侧重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检验教学效果如何,主要在于看学生专业素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如果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了,说明教学有了效果。所以,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始终要把学生的素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作为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名着名篇,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能力。外国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且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有中国文学名着要读,对于学生来说,阅读量是相当之大。但如果学生没读过作品,那么听教师上课时就如同听天书,没有感性认识,更谈不上课堂互动或讨论了。为此,笔者在多年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中得到的一条经验是:在大一学生入学时就按照外国文学讲授顺序从古希腊文学到二十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将各时期经典作品开列出必读书目,在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时就提出要求,大一读哪些,大二读哪些,大三读哪些,这样就把必读任务分解好,让学生按部就班阅读,同时在大一阶段就给学生开一两次有关如何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讲座和西方文化常识,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太大的压力,同时也产生了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也为大三学年开设外国文学课程做了铺垫。在引导学生阅读名着名篇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批评领域。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能力。一是在开设文学理论课、文学批评课程时,外国文学老师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课程的老师紧密配合,让这两门课程的老师在教学时注意到外国文学课程开列出来的必读书目,以这些作品为例阐释相关理论、规律等。二是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传授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的方法,也就是说老师在分析外国文学作品时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三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学生撰写 读书心得,练习文学评论文章的写作,作业布置以“小论文”形式,学年中期布置课程论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素质与技能,同时也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的优质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是引导学生改编名着名篇,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受用人单位欢迎,除了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团队精神、宣传和组织能力等素质之外,“能说会写”是最受欢迎的,因而“写”的能力的训练就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这个“写”有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两个方面,上面说到的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欣赏与批评领域里的“写”是应用文写作,而改编名着名篇,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写”是文学写作。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对于名作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或改编,如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改写成剧本,将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改写成小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文本阅读;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是指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世界文学源远流长,绚丽多姿。早在几千年以前,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就已经孕育出了人类最初的文学瑰宝。在而后的岁月里,东西方许多民族都出现过杰出的文学大师和众多的名家名著。人们热爱和珍视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是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显示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并给世代的人们以审美的愉悦。学习了解外国文学,对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外国文学课程历来都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是深入学习文艺学、美学、西方文论的基础,是文艺理论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它也是比较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基础[1]。外国文学课程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但所占课时比重并不重,一般只有108个课时。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多媒体手段的介入,使得外国文学的教学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层面。在教学中介入多媒体手段可以增加授课信息量,而且直观,同时通过网络资源也可以弥补外国文学教学资料的不足。但是在外国文学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中,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更别提学生品鉴分析作品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校园的人文精神受到冷落,人文素质也发生了明显的裂变,大学生群体明显出现了世俗化和功利化趋势,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整日忙于家教、推销、找工作。时代在变,我们的教学对象也在变,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通过教学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这是摆在21世纪新的时代条件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们面前必须直面的严峻课题。
在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有限的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精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这是做好外国文学教学工作的基础,要进一步对文学作品讲清、讲透,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鉴赏的能力,文本的阅读就彰显了它的重要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文本阅读
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体现在学习的主体学生身上。但是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由于我国的高考制度,很多中学老师在解读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时,往往采用“文章教学法”,甚至略讲、选讲,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很少,即便阅读也是一个大概。进入高校以后,面对经济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学生整日忙于家教、推销,人心浮动,根本难以安心学习,更别说按照要求阅读规定的外国文学必读书目。笔者曾就“大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的现状进行过问卷调查,在阅读中外国文学所占的比例在整个阅读量中占60%以上的仅占5%,在阅读量中占30%-60%之间的也只有19%。这是一个相当令人堪忧的现状。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往往采用文学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的三部曲式,学生面对庞杂的内容,没有能够从感悟上与老师进行沟通,所以收获的往往是一些笼统的东西,在离开教师自己分析作品时往往手足无措,很难做到真正的鉴赏。其实学生并不是真正不愿意阅读外国文学,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有9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阅读重要,但是49%的学生认为阅读障碍主要来自于语言以及文化的难以理解。由于年龄、社会经验等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不知道如何进行阅读,如何感受作品。再加上面对考试,就跳过文本阅读,直接记忆别人的观点结论,这就会阻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也会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这造成了学生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作品,去分析作品,去与自己的心灵沟通,达到对作品的品鉴。
外国文学的教学,离开了作品,就不存在什么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环境也失去了依附的基础[2]。作为外国文学的教学,最基本的还是要归结到对文学作品的研究,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深入细致地阅读、分析作品,才能发掘出文学作品的意义,才能感悟文学作品的魅力,这是学好外国文学课程的前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动性的调动,不仅需要教师在讲的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更主要的是要加强学生文本阅读的力度。2000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高等学校中文系本科生专业阅读书目”,共100部。同时明确提出,各学校应把学生阅读作品情况,作为专业主干课程成绩考核内容之一。这两人的爱情宣言体现的精神层面非常相似,但通过对文本的整体阅读,学生不会片面的肯定简・爱而鄙视丽贝卡・夏普,而学会在时代的背景下,男女作家的视野下,体会女性苦苦争取话语权,苦苦争取社会地位的艰辛,不会厚此薄彼从而忽略丽贝卡・夏普这个人物身上折射出的社会真实。同时通过这样对文本的深入学习,也会增加学生间接的社会经历,矫正一些学生在爱情观价值观上的偏差。又比如对于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分析的时候,很多时候如果没有对于文本的阅读,简直就是空谈,结构的严谨、语言的优美、细腻,学生没有具体可感的认识,很难体会文本带来的艺术魅力。学生只有在与文本有了亲密接触后,才能真正理解文学艺术的魅力,才能进而对作品进行研究和解读,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所学的知识也无需刻板记忆,加入了自己的感悟、理解,学习的效果相当明显。
二、以教师为主导,提升文本阅读
在21世纪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乃至于教学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如果没有锐意创新和改革的意识,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工作。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纯粹的知识,还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在现今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中,很多观点指向了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介入,其实外在的教学硬件还需要内在的教师素养来强化。笔者认为在面临新形势下的教学首要的一点是要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这样在具体的教学中才能给学生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如果不能对外国作品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那么又怎么会引导学生来重视这个部分呢?那么对学生的培养与发展就是打了折扣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与学生的终身发展、健全人格又从何谈起呢?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多样文化’,使他们了解世界、放眼世界的目标岂不成了空谈?再好的目标,再经典的文本,如果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落实,那么一切无从谈起”。
教师自身如果缺乏对文本的研究,就很难有对作品独到的见解,教学中只能根据教材的“定论”来讲述,从而会大大消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再好的教学手段如果没有教师的知识积淀作为引领,也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丰富补充外国文学知识,加强外国文学理论的学习,随时关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积极进行科研论文的撰写,提升自己的内在积淀,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这样才能给学生指导性的建议,才能提出最新最前沿的观点,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比如对于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的讲授,本来所占课时并不多,在教材中也是简单带过,但是这位作家对鲁迅先生的历史小说创作有很深的影响,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在有限的课时内给予学生最大的认知,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科研精神,能够把最新最前沿的对芥川的研究现状告知学生,如对于芥川小说中的人性问题,有目的引导学生去也读他的《莽丛中》和《报恩记》,学生能够通过对文本的对比研读,了解人性的趋利避害以及人性的悖谬,这就调动了学生阅读芥川龙之介作品的兴趣,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科研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外国文学核心的文化内涵就是它的人文精神,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好是培养他们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时期。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重视文本的阅读,深化文本的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通过对文本的品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人文精神,这对外国文学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笛.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前沿,2008(12).
[2]吴贤义.文本细读与外国文学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07(7).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2693.html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10篇
相关文章:
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范文8篇08-15
对外贸易合同二08-15
最新的收入证明10-05
借款协议书模板08-15
我羡慕的一个人六年级作文09-26
中秋节的对联09-21
幼儿园贫困生补助申请书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