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范文第1篇
自从开通了微信读书之后,不知不觉也陆陆续续看了十几本书。
很喜欢这个读书软件,因为设计很简约但适合阅读的点,他们都有设计到:就像是字体设计,如纸质书上的正楷,就像背景色的设计,有白色,米黄,也有护眼的绿色以及黑色。我想其中最让读者们喜欢的,应该就是它的笔记功能。
不仅仅可以对好句划线,线条还分直线,曲线,波点线。还可以直接就某一句做笔记,写下自己的所感。
让我想不到的是,我写的那些笔记评论,居然不知不觉收到了上百个点赞。因为这软件做的笔记是可选公开的,只要看过同一本书的读者,都可以看到他人做的读书感想,也算是一种互相学习方式。
说实话,有些感想是当时写的,时间一久就忘了,倒是当有人点赞时才会注意到,这种共鸣与认同感,无形中也给我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阅读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写作素材 观察 阅读 笔记 日积月累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25-01
目前,学生的作文状况堪忧。学生在作文中普遍感到最头疼的问题是无内容可写。每到写作练习时便搜肠刮肚,穷思冥想,无病,矫情作秀。究其根源,乃是平时不知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唐代诗人杜甫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写作需要素材,“无内容可写”,自然头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写文章就是写生活。学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对生活有所感触,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才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才会有内容可写,才会写出精彩的词句。那么,我们怎样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
一、引导学生用心思考生活
要引导学生理清生活层面。我们当然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去拓宽生活面,参加社会实践,多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多交朋友,多接触大自然,但是我们更应引导学生理清生活层面。层面一旦理清,生活便厚爱于我们了。它如万花筒,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学生关心,了解,发现,寻觅,感知……大脑中采集的自然与社会的信息越多,写作的素材就越丰富。这样,生活的源头活水流淌,作者笔下就会佳作迭出。
要引导学生不仅要“深”入生活,而且要用“心”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观察是人认识生活的基础和起点。它不同于一般地看看,而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需要做“有心人”。需要对周围的事物有高度的热情和敏感性,这样才会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景和物,才会有所发现。否则,即使看到的东西再多,也只能是无动于衷或视而不见其妙。这就是观察对捕捉素材的重要性。因此,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接触到的人和事有浓厚的观察兴趣,不仅要用眼睛、耳朵、鼻子、手去充分感觉生活,去看、去听、去嗅、去摸,而且要用心去感受,去捕捉并蓄积生活中难忘的“每一细节”和“每一刻”。因为“感觉到的东西,我们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东西,才能深刻的感觉它”。写作时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真人真事。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感受才真切,体会才深刻,写出文章才是真挚情感的流露,只有自己受感动的事情才可能去感动别人。“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要让生活成为学生真正的创作源泉。
二、引导学生用心多读
阅读对写作有多方面的意义。大量的写作实例也证明:阅读是一种积累素材、获得间接经验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少作家都在自觉、频繁地使用阅读这种手段去撷取材料。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这要求写作者更迅速广阔地反映现实,否则就会目光短浅、两耳闭塞、观念陈旧。所写文章很难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一要通过阅读名家名作间接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检验自己对人、事、社会等的看法。文章是人格的表现。读这样的文章是一种人格上的熏陶、情感上的操练。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在每一个艺术家的身上都有一颗勇敢的种子,没有它,就不能设想会有才能。”学生在书本上接触的这些语言作品,大都来自阅历深、见识广、语言驾驭能力强的作者之手。作品的内涵也必然大于学生的阅历、见识和语言驾驭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会受到一种无形的陶冶,有时它比获得“技巧”更为重要。大家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尽力地不让别人看到他们在写作,而在尽力地让别人看到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生活。二是要通过浏览报刊杂志上的各类文章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及时掌握当今世界的各类信息,使思想观点处于世界前沿。这类文章范围宽广,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素养,为进行专题性阅读发现线索。鲁迅也强调“不要专门看文学”。他说,专看文学书,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要“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我们要善于广泛地浏览各种书籍,从中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三、引导学生多记笔记
笔记是文章的信息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马克思写《资本论》读过1500种以上的书,而且本本有笔记。要引导学生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理清生活的内容、条理,写出系列观察日记或笔记。在思考生活的过程中,要敏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善于记下系列的生活笔记。在博览精读的过程中,可摘抄、可质疑、可随手记下心得,写出一篇篇读书笔记。这些笔记,都应是我们平时观察思考阅读的结晶。通过这些笔记,学生们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记下来,不仅理清了生活中的千头万绪,锻炼了语言的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了思考、写作的习惯;而且还能够逐步加深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也能锤炼自己的思想和提高认识生活的敏感度。
积累素材务必主动,被动不能聚积起丰富的材料,所得的材料也是零乱、笼统、肤浅、模糊的。这就要求我们主动采集(捕捉)写作素材,只有细致地观察了生活,精细地体验了生活,深刻地思索了生活,所得的素材才丰富、深刻、细致、系统。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说过:“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只有抱着自觉采集态度的人,才能把无意注意迅速转化为有意注意,对采集到的好材料认真审视、思索,发现它表层和深层的意义和价值。写作素材也是日积月累的,要下艰苦的功夫,才能养成经常性积累的良好习惯。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方法和途径,都应抓好观察、阅读、笔记三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黄大盛,引导学生多记笔记的方法及对策[J];河南教育;2010年02期
[2]宋斌骏,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库积累写作素材的尝试[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7期
阅读笔记范文第3篇
一、创造良好的班级读书环境,促进阅读
学生的阅读世界是无限的。每个学生都有交流阅读成果和展示独特发现的需要。教师必须成为学生阅读的“知心人”,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措施,多创造激励性的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2.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
3.帮助选择有益读物。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才能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1.以讲诱导法。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对课外书产生向往。每周安排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经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每次读书时间,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三、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1.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并经常予以督促、检查,使他们养成习惯,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利用语文课召开“读书会”,让学生带上所读的书,互相交流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将阅读与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收获外显,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及作文能力。
2.以读促写,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写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积累的材料运用到作文中,让学生的成果得到应用,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评讲作文时,教师可把部分学生的优秀作文拿出来诵读,并让文章的作者介绍积累材料和运用材料的经验,让学生通过交流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3.以奖促写,激发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学校可以在班级、年级、全校甚至兄弟学校之间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并成立评委会,定期举行“读书笔记”评比大赛。对热爱阅读,并写出优秀的读书笔记的班级和个人给予奖励。这样树立典型,奖励先进,带动后进,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将课外阅读和写读书笔记相结合的兴趣。
4.读书笔记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读书笔记的形式应该是“百花齐放”的,例如:写诗歌鉴赏,写诗歌散译,做摘抄,写评论,等等。最特殊的莫过于借鉴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练习写作。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等,都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教师要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提高习作能力。
阅读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阅读 读书笔记
一、读书笔记的作用和意义
善于读书的人,总是在书上勾勾画画,圈圈点点,书写提纲,加注批语,从而提高自己的读书效益和收获。在书中做笔记,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读书方法,用好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读书笔记的好处很多:
1.随读随写的好处有。随读随写,帮助理解;随读随写,启发思维;随读随写,产生联想;随读随写,产生创造;反复批注,升华创新。
2.随读随划记号的好处有。随读随划,巩固记忆;随读随划,思想集中;随读随划,重点突出;随读随划,便于重读;反复勾划,不断深化。
二、读书笔记的常见形式
做读书笔记形式应根据阅读的需要而定,常用的形式有:
1.记号式。就是在书上用图示符号表示自己思索的内容,也就是做记号,这样做有利于明确重点,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在读书的时候,就要善于用记号标出书中的重点字、词、句、段,要善于运用一些图示符号促进阅读质量。如:①需要重读或摘抄的,可以在前边加。②需要特别引起注意或记住的,可以在后面画上一个“”。③用“——?”表示有疑问;用“——!”表示感叹或惊奇。④节内分层可以用隔开,在逻辑段末尾可以加√,并写上(一)、(二)、(三)等序号。⑤标自然节可以用1、2、3……用这些图示符号把疑点、重点、难点、收获表示出来,留下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轨迹,一旦进入对课文的深层探究,这些直观形象的符号便迅速刺激思维神经,让学生思维立刻有所警觉。
2.批注式。指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语言、修辞等方面进行评注。批注可以是“眉批”(文头),也可以是“旁批”(文侧),还可以是“尾批”(文后)。批注多是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佳句妙用等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这种形式有利于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学生能从多角度理解、揣摩、体会语言的内涵与精妙,往往闪现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3.摘录式。就是选择需要的部分记下来,便于今后的查阅与运用。摘录内容非常广泛:好词佳句、哲理性的段落、文章知识、作者资料、写作背景等等,把它记录下来,记在搜集本上,对今后的学习用处特别大。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储蓄力量。
4.摘要式。摘要又称概要,是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用确切简明的语言记述文章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对象和范围、手段和方法、结果和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这种笔记形式能让学生很快把握住内容的精要部分,让阅读更省时、更有效。
5.提纲式。是一种概括地叙述文章纲目、要点的结构式文字。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概括式地写出来。记这种笔记,能帮助我们理解并记住原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谋篇布局和结构。
6.概述式。是对文章的一种概括表达,就是把全篇文章或全书内容用自己的话精炼扼要地叙述出来。它比提纲详细,比原文简要。这种笔记既可检查对已读内容的真正理解程度,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7.心得式。是在读书后产生的心得与感受,以及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这种笔记形式能帮助学生获得创造性的知识,特别对学生的写作、情感表达、观点阐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常写读书心得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读书笔记的注意事项
1.做记号要精少醒目。做记号要精少。要切记做记号不宜过多,过多不但不能显出重点,反而会弄得眼花缭乱。记号也要醒目。每一次阅读时,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加以勾划,记号明显醒目,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记忆。
2.批注要精准简明。写批注时,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写批注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要写到点子上。要选择好角度,要有侧重点,评论要精准,不能泛泛而谈。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引用名言,引用读书时读到的有价值的例子。
3.摘录要省时简短。摘录的原文文字如果简短,要求求全,如果摘录的文字过长,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也可以采取缩写的办法,然后在笔记本上做个索引,以备以后查考使用。
4.提纲要详略得当。提纲的详略要根据需要来决定。如果原文有提纲,就可以按原文提纲记,有些句子也可以照抄。如果没有,在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提纲一般要有一定层次性,要体现详略得当的特点。
5.心得要联系实际。无论怎样写读书心得,首先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心得的关键。然后要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实事求是,不可空谈,这样的心得才会有血有肉,才能触及灵魂。
阅读笔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阅读 语感 读写结合 写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好的习惯。”“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从古到今,大量的成功事例也证明:一个人成功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超群,而是取决于他有好习惯。好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即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写作特点等,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习态度为主动地学习吸收,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以促进写作。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一、 从阅读中赏析、发现、领悟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我的老师》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先总写孩子难忘蔡芸芝先生,再举例分述师生间发生的七件小事。分别从几件具体的事例,表现出蔡芸芝是如此让孩子们依恋。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生动,即对写人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又如学习《阿里山纪行》,注意学习写景的描写方法。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 从朗读背诵训练中 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无背诵无以成知识”。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深谙此道,香菱向她请教写诗的方法,她没有给丫头喋喋不休地讲解如何如何去构思,如何如何去推敲,而是先让她熟读古诗,读几百首优秀的古诗。那丫头倒也听话,先从王维的诗读起,将好多好多首古诗认真地读了一遍,边读边琢磨。后来,香菱竟写出了一首令众人喝彩的诗歌来。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三、从读书笔记中进步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比如说每天让学生抄写一个成语,一条名言警句,一段精美的文段。但总量不会超过五百字,因为量小了积累就成了空谈,量大了不利于学生消化且会影响其它学科任务的完成。积累的内容必须是有意义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思维开发,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累的素材要成系统,切忌蜻蜓点水,纷繁芜杂,反之,就可能养成思维无意义,思维浮浅,思维混乱的习惯。有意义的积累会促成思维行为的科学性,系统的积累会形成思维模式的系统性。知识积累不只是摘在笔记本上,还要定时复习。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四、从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中写作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把学生的积累、学习所得,能够运用自如。教师除了在作文指导课上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外,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并培养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在语文的海洋中采珠取宝,教材中所选课文,有的文辞优美,章法严明;有的片段精彩,教学时在训练学生听、答、谈、说、议、述、辩等能力的基础上,还要不时时机的训练学生写的能力,既要重视学生亲自体验,还应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移情体验、即主体扮演客体的角色,这样的文章是学生心灵的感受,赋予了人格化的精神气质和活泼的生命个性与灵气。如《柳叶儿》,学完这一课后,我让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写作方法,留心观察,不仅观察事物的静态,而且留心事物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用嘴尝,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和蔬菜,除写水果和蔬菜的形状、颜色、味道外,还要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产生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慢慢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导也会学以至用了。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笔记范文第6篇
那时,我所以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完全是为了寻找快乐,阅读后常常觉得很有趣味。我因此养成了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喜欢把自己感兴趣的书本内容,去和别人共享,绘声绘色地讲给我的小弟弟和邻家不识字的小伙伴们去听。没想到这个特殊习惯,给了我很大的好处。因为这样做,就像是模仿原来的书本内容,重编了一个新故事一般,既娱乐了别人,同时还使书本内容在我头脑里留下的印象进一步加深了。这样,讲的次数多了,还使我渐渐学会了讲故事的本领。
可以这么说,这实际上也等于是在记“读书笔记”——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在记“读书笔记”。正因为这个缘故,我小时候读过的那些文学作品,直到现在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到了青年时代,我便在长期的刻苦自学中,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名著,尤其是我国古代的文学著名和十八九世纪欧洲的文学名著,同时也涉猎到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著作。后来我还广泛阅读了各个国家的文学史,然后又根据文学史的评述,有计划地阅读了有关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使我的文学欣赏水平,尤其是文学方面各种写作风格和流派的知识,在不断的提高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系统性。
在此期间,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只是在“口头上”记“读书笔记”了。从这时候开始,我记的可是真正的读书笔记了。我每读一本书,总是手里拿着一支铅笔,时时在书本上打着淡淡的记号(为了到时候可以把它们擦去)。等到读完了以后,我便根据铅笔记号,动手记读书笔记。我记的内容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每本书的大体内容,就像是这本书的内容简介;其次是我认为值得记下来的,特别生动的描写和词语;然后把我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作成一篇读后感,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说的完全是心里话,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绝不人云亦云。
我这样读啊、读啊,记啊、记啊,从青年时代到了中年时代,我陆续记了三十多本练习簿的读书笔记。可惜在期间,因为怕被人们看到后认为是“封资修毒草”,不得不把它们全部付之一炬了!
不过,我也并不因此而消极悲观,因为“有形”的读书笔记虽然已经付之一炬,但“无形”的读书笔记,却仍然印象鲜明地留在我脑海里,那是永远也无法“付之一炬”的!
我这辈子所以会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这和我从小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并且在阅读中又喜欢和别人去共享快乐,以及勤于记下读书笔记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阅读笔记范文第7篇
他的分享中提到了三本书,其中一本书标题就是说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这让我觉得非常的开心,马上就去翻看这本书。
这是一个日本作家写的,然后我也用自己曾经学过的阅读方法去看这本书。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太熟练,所以还是用原来的方法阅读,不过我加了一点,就是手写笔记。
因为我看的是电子版,以往都是直接在手机中画线就好了,但基本上画完线之后,我很少再去看第二遍。这次我就形成一个习惯,就是边看边抄,结果一个小时才看了30页左右,手机屏幕上的30页其实是非常少的。
我觉得自己速度有点慢,但我倒是觉得慢没问题,关键是真正的记住了多少。要有质量也有速度,其实以前读过一本书上说与其想复制一本书的100%,还不如说记住其中的1%,因为随着时间推移,你可能真的就只能记住其中1%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刚看完的前面30几页,其实根本就没记多少,但当看自己写的笔记的时候,反而让我坚定的认为写笔记是一个看书时候特别必要做的事情。
因为你在做笔记的时候,不仅仅是在抄写书本上的文字,还要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想。当自己再重新去看的时候,就会更觉得有亲切感,更容易了解。
阅读笔记范文第8篇
豆妈,女儿豆豆,9个月
豆豆4个多月时,我开始为她挑选书籍。对于这个年龄,我觉得应该侧重视觉感,而且最好选择小而轻便的书,可以训练她拿东西的能力。所以我买了婴儿童话故事书小册子,共3本:《小象学飞》《人鱼公主》和《智斗大灰狼》,另有一本《英语ABC》用来熏陶她的英文语言意识。
从没想过当了妈妈后,说话可以如此“卡通”。在给豆豆讲故事时,我尽量讲得有声有色、抑扬顿挫、极富感情。指着书上的图画我告诉豆豆这是小象、那是小鸟、这是河水……读完一页,边翻页边告诉她:“我们翻一页啊,这页妈妈读完了。”虽然她现在还很小,但似乎懂得跟着我讲故事的节拍走。渐渐地,豆豆也喜欢上这些故事了。有时候我会让她自己拿着书看,豆豆居然还像模像样地看完一面,目光移向另一面,并且很有意识地去翻页。如果她翻页遇到小困难,我会在旁边稍加帮忙,鼓励她自己继续看书。
现在,她最喜欢的故事是《小象学飞》,每次我说到故事里的几处时,她都要“嗯嗯”跟我互动。豆豆还喜欢咬书、撕书、吃书,像小老鼠一样,趁我不注意就咬掉一块。我呢,也将豆豆喜欢的故事全部记下来,这样方便随时随地“拿”出来跟她分享,逗她玩。每次在她不耐烦时,我只要开始讲故事,她就认真地听起来,这真是一件有用的工具!
跟宝宝一起读书,让我的心态变得更年轻了,加深了母女感情。如此快乐的事情,多多益善啊!
汽车控和《司机的故事》
乒乓妈妈,儿子乒乓,2岁3个月
小乒乓对汽车特别着迷,他最先认识的司机是一辆大公共汽车玩具里的人偶,小乒乓称它为“爷爷”。从那以后,每当妈妈买个小玩具车回来,他都会往里面看一看,然后说“有爷爷”或者“没有爷爷”。于是当我看到这套《司机的故事》时,想着小乒乓一定喜欢这套关于“爷爷”的故事。
这套书还被冠名为“思维拓展训练”的图画书,但我当时的想法是小乒乓喜欢就好,并没想过这套书对小乒乓能起到思维拓展的作用。小乒乓对书中列出的数字、时间、距离、高度、动物、车辆、安全标志、汽车标志很感兴趣,不仅如此,他还有新的玩儿法呢!小乒乓先从他的汽车抽屉里翻出一个和书里一样的大吊车,紧接着是类似的警车、救护车、小汽车……这还没完,一会儿连飞机、摩托车、赛车、工程车也统统拿出来啦!这一下,小乒乓把自己的阅读天地“拓展”得更大了。
这样的日子太好了
小宝妈,儿子小宝,3岁2个月
每天睡前,都会和小宝一起读故事,这已经是他的一种习惯了。这天讲完了《14只老鼠过冬天》,我们缩在暖和的被子里准备睡觉。小宝突然要求再读一本《14只老鼠去春游》,虽然已进入春天,但天气还没有暖过来,所以我有点不情愿地再从床上爬起来去取书。但小宝说:“妈妈,现在春天了,我想看看关于春天的书。”就这么一句话,我乐颠颠地去取书了。
我想3岁的孩子能感觉到四季的变化,但不见得能记住冬天之后是春天。小宝就是因为喜欢这套14只老鼠,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为了记住书上的每一只老鼠,现在他都可以从1数到6了。不仅如此,每次读完这套书的每一个故事,他都会羡慕地说:“这样的日子太好了!”那是因为小宝和宝爸都感慨于书中一大家子的成员,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在饭桌前吃饭,围着火炉烤火的情景。
看书看到动物园
跳跳妈,女儿跳跳,3岁多
在众多图画书里,跳跳最喜欢《玛德琳》这本书。每次她都会要求我重复读这一段:
裁缝师给孩子们量身做衣服的时候,玛德琳站在凳子上那高昂的自信的头颅和神情。女孩们都比较害怕的老鼠,只有玛德琳敢去抓。那俯下身来趴在地上望老鼠的表情似乎在与老鼠“交朋友”。动物园里,老虎笼前,其他小女孩都躲得远远的,唯她桀骜地叉腰唤一声“喵”。
当我用言语形容那一声“喵”的时候,跳跳说,“妈妈,‘喵’ 是小花猫叫的,你叫‘喵——喵——喵——’。”宝贝说这话的时候,也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有点像书里的小玛德琳。这部分,跳跳印象最深的是动物园里的老虎,她告诉我:“妈妈,动物园里还有狮子啊,熊猫啊,还有鱼,小鱼这么小。”说到小鱼她还会用手比画一点点小的长度。“还有长颈鹿。”接着又用两只手去比画长颈鹿的长。“……还有小猫咪啊,小狗狗啊……”说完,不忘给我模仿了几种动物的叫声。
《玛德琳》就是这样陪伴我的宝贝两年多的时间。在书中小主人公玛德琳的熏陶影响下,我的宝贝也越来越勇敢、自信、乐于助人了。
读了100万次的《活了100万次的猫》
彤彤妈,女儿彤彤,5岁
真应了这书名,《活了100万次的猫》,宝贝就恨不得让我读它100万次了!宝贝一次次地要求我读它,她说:“这个故事太好听了。”我不知道她是否真听明白了什么,只是我知道她真的喜欢上了这个故事,喜欢上了书里面的虎斑猫和白猫。宝贝喜欢的书,对妈妈而言,就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女儿好奇书中国王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她一直疑惑水手与渔夫有什么区别,也很想知道埋猫的马戏场后面是什么样的……她好奇的问题很多。但她最感兴趣的就是那只虎斑猫待在了白猫的身边,和白猫生下了一群小猫,后来小猫们长大了,离开了它们的爸爸妈妈。看到这里,女儿说:“妈妈,我长大了,也要离开你一会儿。然后我会回来陪你的。”
在我给宝贝读过N次之后,她自己又翻看了好多遍。她看书的时候很安静,我知道她在用孩子自己的眼光和心理读这本书,感受这本书。
我还是原来的我
小逗逗妈,女儿逗逗,5岁半
《绿笛》这本书,我读得很动情,逗逗也听得很入神,她一反常态地没有在听的过程中去提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
故事大概是在讲,一条叫绿笛的小蛇,它想尽办法,就是不想长大,不要变绿。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日升月落,月升日落,绿笛变得很绿。也曾挣扎也曾叛逆而最终回归平静,绿笛安静地接受了自己的变化。一个晴朗的早晨,两条四处游玩的小黄蛇,发现了绿得不能再绿的绿笛,于是进行了一段有趣的场景对话,让人回味无穷。
“瞧这个绿绿的老家伙!”其中一条压低声音说:“你说,他到底会不会动呢?”
另一条则不屑地窃笑:“我也很怀疑!”
绿笛心想:“他们多像以前的我啊!而我现在看起来,不就是以前一直害怕会变成的样子吗?”他看着自己又大又绿的身体,慢慢地微笑起来。
“你们愿意跟我一起爬树吗?”他问。
“跟你?”两条小黄蛇大吃一惊。
“是啊!我还要让你们瞧瞧我的‘8字形’特技表演。”绿笛回答,虽然他也有点儿担心会把自己的眼睛戳瞎!
于是,有了上图这么精彩的一幕——
经过一番练习,这三条蛇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三8字队形表演!
在蔚蓝的天空下,绿笛和这两条斑纹帅气的小黄蛇一起跳跃、翻腾、转圈圈。他开心地笑了。
“虽然我长大了而且变得很绿,但是,我还是原来的我!”
绿笛的这一声感慨扣动的不仅仅是我的心弦,也感动了逗逗。读完故事后,逗逗去洗漱,哗哗的水声中,我听到逗逗大声地重复着一句话:“我还是原来的我!”我忍不住跑去问:“逗逗能告诉妈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逗逗歪着脑袋一笑:“这句话就是说,从小时候开始一直到我长大,我都不会改变的!”
逗逗对这句话的理解,很好地体现了她对故事内容的吸收,也非常准确地表述出了我所理解的这个故事的精髓:无论我们年龄有多大,身躯有多庞大,外形有多沧桑,请不要忘记内心深处的那个真我,记得经常问候那个小小的我。对于同一本书,孩子和成人的理解竟然会殊途同归,这在我和逗逗的阅读时光中,属于不可多得的难得体验。
阅读笔记范文第9篇
第四周2011年9月21日星期三
今天,我读了《读者》2011—18,总第503期九月下的这本读者,我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叫做《七年四个月零十二天》。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老人因脑中风瘫痪多年,常不停地住院、出院、再住院。现在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而老伴却常常陪伴在左右,直至他生命的最后。
这篇文章使我最感动的是这位老太太已经是80多岁了,每天都一歪歪地来去,七年四个月十二天是老爷爷住院的时间,她都在坚持着,能多久就多久。他的这种坚持的力量最使我感动了。
鹏权中学高一:伍东莹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2748.html阅读笔记范文10篇
相关文章:
重阳节文案10-12
教师自纠自查报告08-31
闲言碎语的文案分享08-23
寒假商场社会实践报告07-25
晚安句子简单朋友圈07-26
母亲节有什么新方案10-15
最新最新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期末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十八篇)09-06
高中学生在校证明08-01
校园心理健康主题广播稿10-05
销售培训心得体会08-19
电影《我本是高山》观后感10-26
童话故事三年级作文200字10-26
世界之窗一日游作文800字09-28
2024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在湖南怎么招生的11-19
八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