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调研篇1
【关键词】居住区 形成过程 现状分析
一、概述
(一)居住区概述
1、概念
居住区是居民生活在城市中以群集聚居,形成规模不等的居住地段,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城市中用于居住功能的空间,是立体的、多维的,与其他功能的城市空间存在多种有形和无形的联系。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占城市总用地规模的20%—32%。
2、规划模式
居住空间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活需要,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居住建筑的建造与建筑材料、施工技术、设备条件等密切相关。根据就寝分离、食寝分离、动静分离、公私分离的原则,我国住宅套型空间的组织经历了餐厨型(DK、D-K)、小方厅型(BD)、起居型(L-BD、L-B-D、LB-D)、起居餐厅合一型(LDK)和三位空间组合型的发展模式,套型空间不断趋于合理和多样化。
(二)现代居住区的形成过程
1、传统社区
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传统的、结合紧密的乡村和城镇。
2、近代城市的居住空间建设
城镇、花园城市、英国《公共卫生法》、城市公园运动等为工业化的城市居住空间建设做了大量探索。
3、现代主义运动和现代城市居住区出现
现代技术和社会条件下的居住模式:广亩城市、光明城市等。
所以说,居住区规划既是一项现代城市物质空间的规划技术,同时也是构建现代城市社会空间的技术手段。
(三)我国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形成阶段
(1)建国前传统城市居住模式;(2)建国初期的引入苏联的街坊型居住区;(3)50年代后期引入苏联的小区模式;(4)80年代后住房制度改革和商品化的居住区建设。
(四)我国居住区发展状况
1980年前的居住区是政府向城市居民提供的“公共物品”。这些公共物品能满足基本居住功能,配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对建筑外观几乎不做装饰性的修饰,体现了当时“实用、经济、美观”的建筑原则。
住房制度改革后,城市住宅成为“商品”,成为以个人化的生活为基础的居所。必须以质定价,因此诸如安全、舒适、便捷、景观、甚至特有的阶级品位和生活方式等都成为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品质,因此这些品质最终也成为居住区规划的重点。
二、项目背景
(一)区位及环境条件
大溪地现代城位于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以北,岳西路以西,西临永久绿化带。它是将之前的卫庄、南新庄、张末坊等城中村合并拆迁重新开发新建的居住区。项目土地总面积为668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000平方米,规划户数850户。小区容积率1.54,绿化率58%,车位比为1:0.83,共有850个车位。作为商务公寓来说,项目西临蜀山风景区与高新开发区,周边与政务文化新区、大学城、国家级科学城、经济开发区遥相呼应,是合肥市政府发展战略的核心所在,适宜商务办公型居住。
作为生活居住区来说,该区域既没有市区的喧嚣,又能方便的到市中心,从位置上讲,在合肥市应当是理想的居住小区之一。并且,根据合肥整体规划和城市中心南移的战略规划,本区域板块未来将是合肥中高档生活区,区域楼盘质素质的提高也进一步拉升整个板块的品质和环境水准,形成互利影响。
(二)社区的人口与用地
1、人口规模与构成
大溪地现代城项目规划户数850户。这是除去补偿给原住民的房产的规划户数。要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服务宗旨,首先是要明确应该服务群体的社会特征,从而做出恰当的服务定位。据调查了解,大溪地现代城已入住的业主的年龄组成主要集中于25-45岁这一年龄段,这将大溪地现代城定位成为一个中青年居住小区。这一年龄段的人们通常工作上已小有所成,精力较为充足,开始更多地关注生活的品质,且绝大多数业主属于有车族,因此类似于大溪地现代城这种选址稍为偏僻但注重于主题概念设计和生态绿化的小区,就比较符合他们的需求。
另外,从职业组成来看,小区业主主要由企业中高级白领、中小企业主等收入处于中等偏高的人群组成。这些业主很多有着相似的学习背景、工作背景乃至个人爱好,他们形成了一个作息规律较为集中的人群,并主导着这个社区公共设施、交通设施以及市政设施的使用趋势。
大溪地现代城虽然没有完全脱离目前普遍开发的“花园小区”模式,但仍具有代表城市生活丰富性和开放性的“复合功能社区”特征。规划建设中的大溪地国际BLOCK街区,是以大溪地人文精神与理想人居的全新构想,创建的一种符合国际文明居住标准的新型居住模式,是一个超大型开放式综合国际街区。它提供了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和活动内容,强调开放与共享,富有商业人气,同时也为城市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娱乐场所。
2、用地性质与结构
大溪地现代城用地性质属于居住用地,其结构如下:
(1)居住用地
住宅用地:居住建筑基底占地及前后左右附属空地,包括宅前小路和宅前绿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各类公建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地及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通路、场地。
道路用地:道路路面以及小广场、泊车场、回车场。
公共绿地:居民共享的绿地和小游园
(2)其他用地
规划用地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外的各种用地。
三、设计现状分析
(一)基地道路分析
大溪地现代城居住区四周道路情况为:东边岳西路,南侧黄山路,西侧环湖东路,北侧长江路。其中长江路和黄山路均为城市主干道,岳西路为城市支路。大溪地现代城由三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居住小区又包含有若干个居住组团,因此大溪地现代城的道路系统也分为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道路和宅间小路。道路人车分流方面更多强调的是人与车的和谐共处,通过道路的深化设计,限制车的行驶速度,减少对人的过分干扰。
该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干道,结合地形分布穿行,分别连接了由怀宁路划分的两大居住区内的三个居住小区,居住区道路不仅满足了进出居住区的人行和车行交通需要,还保证了各种基础设施(如市政管线、照明灯柱)和绿化的合理布置。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干道,也是居住小区的主干道,其围绕居住小区布置,将居住小区的交通贯通起来。并且居住小区内部没有小区级道路,小区内的车辆被归入地下停车场的交通体系,有效的减少了交通对居住小区的影响,但缺点是消防车无法方便的进入居住小区内部展开火灾的救援工作。组团级道路则有着很好的绿化,为整个居住区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在居住区规划中停车位的设置越来越重要。大溪地现代城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无疑是比较完善的。在居住小区的入口处设置了地下停车场的进出口,这样车辆交通就不会干扰到小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也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同时利用后退红线,在小区四周设置地面车位。
(二)景观设计分析
从小区景观规划设计来看,小区内部的水系为点线面结合的布置模式,与一般的线性水系相比,丰富了景观资源,提升了景观价值,并均衡整个小区的景观特征,更是实现了生态意义的择水而居。独立别墅中间留出园林型庭园用空地,营造密切的邻里关系。庭园用空地处理成生态园林与休闲活动的场所,形成良好的景观,营造出邻里交往的随意自由氛围。庭院是整个小区的天井,同时又是一个公共空间、开放空间。大溪地现代城充分利用了坡地的地形优势,各组团空间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形成半围合式布局,保证了小区整体的南北朝向和自然通风采。
(三)居住建筑分析
1、规划布置
大溪地现代城住宅组合整体采用混合式布置,其中一期行列式沿道路周边布置,中心采用点式分布若干独立别墅及高层形成低密舒适区,二期高层结合地形分布行列式,三期低密度采用行列式与点式相结合。每一期住宅组团各自功能分区明确,组团用地范围明确,组团间用绿地、道路、水域、公共建筑形成分割,也产生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大社区共享相融,又控制组团住户数量,尊重私密独立。点式椭圆高层的存在,无疑是这个住宅群体里耀眼的一笔设计。
住宅建筑群平面排列较为规整,空间组合上则采用了高低、长短、疏密的对比手法,特别的处理了沿街建筑群的构图手法,彰显节奏和韵律。
从日照方面分析大溪地现代城居住建筑的布局,可以看出,结合地形采用不同的分布方式,长短高低建筑结合布置,不仅可以确保家家户户的私密性,也可以为更多的居住房间提供了更宝贵的阳光资源,也可以有效的引导自然通风。区域内绿化布置也可以引导气流,改变气流流动状况,做到防风防尘。
2、建筑设计
社区单体建筑富有特色,整体建筑和谐统一。强大的开发团队赋予建筑外立面稳重、明快的特色,建筑立面俊朗,沉稳大气,在周围同类小区中脱颖而出。采用分段式设计,丰富立面效果,使立面结构与轮廓呈现几何变化,建筑线条疏朗大方,从轮廓、线条、细部三个层次强调对比与和谐。建筑体块完整,通过局部处理进行变化,高低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建筑材料选用品质感及使用时效较强的石材与瓷砖,立面颜色运用含蓄内敛的深色调暖色系,营造出简约的欧式现代风格。在技术、节能方面,据售楼处负责人介绍,大溪地现代城内的建筑外墙采用外保温处理,从而满足建筑的保温及隔热要求;窗户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声作用,同时降低了建筑物自重;临怀宁路外墙上的窗户则采用三层中空玻璃,更为有效的减小了外界环境对居住区内部的噪音污染。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居住区在设计的时候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有人的地方就有居住区,因此在设计居住区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立地条件的优势和周围的环境资源,最大力度地发挥出该地块优势,为人们创造出一个优质的生活空间而努力。
参考文献
①朱奇芳,《浅析现代住宅户型设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博览》,2011(17):138
②聂兰生:《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③刘平、王如松、唐鸿寿,《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设计方法探讨》[J].《生态学报》,2001,21(6):997-1002
④吕俊华,罗P、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均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2011级研究生)
城市设计调研篇2
关键词:东北地区;城市形象;视觉传达设计
就一个城市而言,从视觉传达方面而言,构成城市形象的因素主要涉及城市色彩、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等。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实现城市形象的全面塑造及提升。本文以东北地区城市为例,总结了其在城市色彩视觉、城市公共交通视觉、城市公共设施视觉等方面的传达设计研究现状,从而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1 东北地区城市色彩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城市色彩直接关系到其形象,每一个城市的基本色调,在城市形象塑造中起着关键作用。城市不同,其在民族历史,具备不同的民族历史方位,不同地区的城市,因民族、历史、风土人情的不同,城市色彩上也各具风格。有东北地区城市而言,受地域以及气候因素(寒地城市)影响,这城市的色彩教为单调。夏季,主要为绿色,冬季较为萧条呈灰色。当前状况而言,需要借助视觉传达设计途径来丰富城市色彩,使其呈现个性化以及独特化。
在对城市色彩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首先,设计的基础应当建立在服从城市功能上。城市环境具备社会化以及公众化,在设计时一定要关注协调性以及统一性。每种设计风格都应该充分呈现城市自身的地区性色彩特点。地区有众多的城市,功能上存在区别,例如商业城市、旅游城市以及文化城市,我在对其色彩进行设计时,就应当突出差异性。
此外,就城市不同区域而言,比如行政区、商业区、文化区以及居住区,其在色彩呈现上会存在稍许的区别。为此,在对城市色彩,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一定要做好城市色彩规划,即设计好基于城市视觉色彩的规划方案。这就需要调研整个城区,做好相关方案设计,以此来明确城市色彩的规划主旨思想,确定色彩基准以及色彩体系。然后,确定各项建筑分区色彩控制标准,主要涉及色相、明度以及彩度等,是确保执行效果。通过以上城市形象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实践工作,基本能够妥善东北地区(寒冷区域)各城市的色彩问题,从多元化的色彩上,树立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形象。
2 东北地区城市公共交通的视觉传达研究
就一个城市而言,公共交通也是体现其城市形象的主要因素。公共交通工具是城市的一种动态宣传工具,能够呈现出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整体视觉形象。对比国外的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国东北地区现行的,公共交通工具,视觉设计方面处于落后状态,视觉形象较差。
城市公共交通主要涉及公共交通工具、公共交通设施等。包括公交车、出租车、轨道交通、站台、道路、天桥等导向系统。这几项是北地区城市形象塑造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主要工作。首先,应当明确公共交通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原则。即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原则、与城市文化相协调原则、色彩搭配原则、色彩心理原则。其次,做好东北地区城市公共交通视觉传达设计框架。对公交车色彩进行设计时,结合东北地区较为寒冷的气候特点,应当主要选择暖色调,以此来缓解城市中存在的寒冷氛围。此外,为了丰富城市色彩,线路的主色调应设计出区别。同时,需要确保车顶、车身广告以及公交车底色保持协调性与融合性,避免产生突兀感。对东北地区的对轨道交通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要做好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做到一线一色,提高辨识度,公众出行提供最大方便,同时又充分呈现出一所城市自身独特的文化形象。对公交站台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应当遵从人性化以及协调化原则,并以此为指导,参照所设计城区的主色调以及文化内涵,来设计公交站台色彩,使其融入站台设施外观形象设计中,构成独具特色的视觉传达效果。
3 东北地区城市公共设施的视觉传达研究
公共设施为一个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其视觉传达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在建设公共设施时,大多数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通常仅关注城市公共设施的物质性以及功能性,而没有充分重视这些设施的识别性以及亲和力。城市公共设施的视觉识别程度不但能够呈现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同时,还能够由此,对城市的人文情感以及文化品位作出科学评价。包括城市公共设施在内的形象视觉传达系统,如果其具备合理化、现代化、人性化以及科学化,能够帮助城市树立良好的国际品牌,通过良好的视觉形象,提升其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
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照片的采集以及公共设施视觉设计资料的广泛收集,发现,在公共设施视觉传达设计方面,东北地区城市还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要加以不断完善与改进。借鉴国外城市的成功经验,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对东北城市公共设施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因环境、语言等因素,城市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独特性特点。东北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醇厚的民风民俗。城市公共设施同城市文化保持协调,构建和谐统一的整体形象,从而充分呈现出城市形象的鲜明化以及特色化。从造型要素设计,需要从城市独特文化元素、历史遗迹以及相关器物中挖掘到设计灵感,包括民谣、传说、绘画以及雕塑作品等。就某一城市而言,公共设施中融入历史文化因素,能够提升城市居民对自身居住区域的感情以及凝聚力。通过公共设施有的文化符号,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勾起其对生命以及历史的感悟。在色彩要素设计方面,在对公共设施做财经设计时,一定要借助以及依附公共设施自身造型,实现形状与色彩的高度统一与协调,使公共设施具备极强的感情意识以及表现特征,起到精神影响作用。此外,因为城市公共设施具备数量多、分布特点,故而,在设计其色彩时,还需要关注城市环境,实现两者的协调。在材料要素设计方面,充分借鉴国外城市建设的成熟经验,积极选用创新型材料,将设计以及造型的创新,使城市呈现出具有一定创新性以及生命力、活力的形象。
4 结语
在城市形象视觉传达方面,相比于国外成熟国家,虽然东北地区城市发展较为滞后,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其具备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经济发展趋势良好,此外,相关部门也充分关注城市形象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借助以上良好的发展平台与优势,相信东北地区城市形象会日益完美。
参考文献:
[1] 朱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动态化研究[J].艺术科技,2015(08).
[2] 李文婷,等.文化创意产业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5(11).
[3] 高洁.视觉传达设计在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上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09(19).
城市设计调研篇3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应急调度指挥系统; 人工调度模式
引 言:在城市客运公共交通系统中,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功能定位是高运量骨干运输网,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如何快速、准确地实施故障处置与救援并维持事件持续期间的运营安全,以尽可能地将突发事件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
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系统研究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系统相关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系统后台技术、系统逻辑与物理架构设计、调度信息终端产品等 3 个方面。
1.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后台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后台系统的主要功能应包括事故故障的类型划分、风险判别及事故故障预警。目前,对运营安全事故的类型划分及危险源的分析集中于重大事故方面,大部分研究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企业对实际运营事故日志的记录、统计与分析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事故风险等级的研究,一般采用初步危险分析( PHA)、事故树分析( FTA)、事件树分析( ETA)、运行危险分析,以及潜通电路分析( SCA)、动态事件树法、Petri 网法等分析方法进行风险分级,或从车辆可靠性测试、维修与风险评价、火灾评估、地下结构的风险评价等方面进行安全评估研究。
国内对于事故预警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真正能够结合轨道交通运营数据输出预警和防范功能的系统并不多。
1.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系统逻辑物理构架设计与开发
国外轨道交通发达的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和较为成熟的应急管理辅助系统。国内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性,开展了建立专职部门、制定应急处置规范、开发应急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工作。相关文献对国外铁路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在国外铁路领域,应急救援指挥已成为维持铁路管理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 相关文献提出建设轨道交通综合运营协调中心( COCC) 和应急处置中心( ETC),负责各种运营状态下的运营指挥协调; 相关文献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体系结构和应急处置工作流程,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框架。由分析可见,现有的轨道交通应急处置辅助支持系统无论是理论还是系统开发均存在涉及面广、涉及岗位不明确等问题,针对某一关键岗位,如针对行车调度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辅助支持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极少。
1.3 调度信息终端设备研发
国外的乘客信息系统( PIS) 可以将已知的延误时间、预计到达时间和发车时间等信息提供给列车长和乘客,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掌上电脑、手机等进行实时查询。在国内,相关文献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应非常注重乘客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关文献指出,PIS 中子系统负责的主要业务有: 控制中心负责信息源的采集、接收、处理、分发工作; 网络子系统提供的控制中心负责与各个车站、隧道 AP(无线网络接入点)、列车的网络连通; 车站子系统接收到中心下发到车站的多媒体信息后,由车站服务器进行处理并发送到各个终端控制器。可见,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的终端产品研发主要面向乘客,调度员为实现运营调整而面向行车值班员和司机的指令主要通过对讲机,缺乏可视设备。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针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的应急调度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理论研究与终端产品研发虽已有成果,但呈现出分散化、局部化的特征,亟需整合与完善。
2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应急调度系统框架体系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的框架体系设计如图1所示。通过该设计,可实现事故故障类型及风险等级自动判别、事故故障预警、应急调度预案信息化管理等功能。
图 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框架体系设计
2.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后台技术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后台系统的研究是以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日志资料为基础,运用数据挖掘理论的关联规则算法和聚类分析算法,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类别划分及风险等级智能判定方法; 基于对各类事故故障的发生频次及概率统计,分析辨识高频次、高风险等级事故故障,建立高频高危故障数据库; 针对高频高危数据库,研究不同类型等级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预案信息化管理技术和面向调度管理人员的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预警技术,从事前防控和事后处置 2 个层面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的安全和效率。
2.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
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后,对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事故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自学习能力提出了巨大需求。一方面,行车调度员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目前行车调度员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需求; 另一方面,各条线路因建设施工和系统设备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在历史事故故障、主要或重大事故故障及潜在风险源等方面存在信息差异。因此,传统单一、静态的事故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对应急调度安全和效率的需求,需要管理系统通过日常操作案例来获取老调度人员的丰富经验、各线事故故障特有属性等知识和规则,使系统具备自适应学习能力,从而很好地满足大量新调度人员自主学习和各线个性化事故故障管理的需求。
2.3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硬件体系架构及终端产品研发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系统的功能实现,分网络层、线路层和车站层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硬件体系原型构架。在此基础上研发具有调度命令管理、故障处置提示与监控、电子签名及打印功能的智能调度手持终端。
3 结束语
总之,目前的应急调度指挥模式由“人工”向“自动化”的转变不可避免。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总结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现状流程、问题及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的软、硬件框架结构,为下一步系统的开发和实现提供理论思路与方法依据。
参考文献:
[1]陈菁菁.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运营事故和灾害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0(05).
[2]邵伟中.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协调及应急处置辅助决策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06).
城市设计调研篇4
关键词:江苏省 城市设计 编制 空间品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章编码:
1、城市设计的现实需求与问题
1.1城市设计是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有效手段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得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城市空间有了更高的要求,追求更加舒适便捷、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城市空间及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正是存在这样的客观需求,城市设计开始受到城市建设决策者们的亲睐。如南京市在2013年5月提出将在2015年实现城市设计全覆盖的目标。
现代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的“设计”,其根本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人为本”,即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空间。城市设计不但强调空间秩序、视觉景观、美学价值、建筑与空间的视觉质量等物质要素,还注重人、空间和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非物质要素,是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1.2法定规划对城市空间营造指导的局限性
现行法定规划是以处理二维关系为主的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交通规划等,这些规划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功能设施等做出预期安排,协调城市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关系,达到改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空间关系的目的。其在以包括人和社会关系在内的三维城市空间比如形态特征、视觉形象、使用舒适度和安全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于城市的立体空间特色塑造是远远不够的。
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在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与规划管理联系最为紧密的规划层次,是土地开发建设的直接依据。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号)的规定,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中,仅在第三条提出需要对“建筑体量、体型、色彩提出城市设计指导原则”。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建筑空间、体量、体型方面的研究深度较浅,不足以对控规的指标体系形成有效的反馈,同时控规在建筑色彩、风格等城市设计方面的引导内容也过于原则,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规划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侧重于单个地块的控制,难以保障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形成。
1.3城市设计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与有效的管理手段
城市设计在我国的作用更多的是突出其作为一种理念或方法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而没有赋予其明确的法定地位。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仍未把城市设计纳入法定规划。
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城市设计一直以来都未能纳入法定规划管理体系,只能作为规划管理的参考性文件。一方面,城市设计的效用取决于管理者对此的认识,城市设计的成果能否得到贯彻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城市设计的实施主体具有多元化特点,在涉及利益博弈的情况下,仅仅凭借规划管理部门的协调力量是难以奏效的。城市设计的尴尬地位是城市设计难以得到贯彻实施的客观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因此只有改进城市设计的运作机制,强化城市设计的法定地位,才能实现通过城市设计协调开发建设、改善城市空间的目的。
1.4城市设计体系不清,分类混乱,缺乏规范性和严肃性
目前我省开展的城市设计,根据其研究对象的范围及规模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根据其研究目的又可以分为概念性(策划性)和实施性两类。各层次或各类型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控制要素、成果深度又因管理者、设计者的理解而具有很大差异性,缺乏规范性是城市设计编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城市设计的层次划分不明确,编制目的不清晰,不同阶段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也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统一,无法体现城市设计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设计的严肃性,不利于城市设计学科的发展。
1.5编制成果与市场行为、规划管理脱节,与法定规划缺乏有效的衔接
由于缺乏规范性,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和成果深度因人(编制者和管理者)而异,有的研究内容过于粗浅、原则,控制要素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相应阶段规划管理的要求;有的研究内容特别是微观层次的城市设计又过于追求建筑形体刻画,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开发行为的过程性、动态性等特点,对控制要素的把握不准确,同样使规划管理缺乏可操作性。城市设计在编制的内容上还是深度上都存在与市场行为、规划管理脱节的情况,是造成城市设计难以实施的主观原因。
从法律层面来说,城市设计无法直接指导规划管理或具体的开发建设。而作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手段,城市设计又存在编制的客观需求。法规环境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错位关系使得城市设计的编制始终游走于法定规划之外,其编制的时间、内容和深度都很难与法定规划相衔接,更无法做到在法定规划层面广泛地推广城市设计编制。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之间的模糊关系也导致了各级城市设计在管理及实施过程中很难落到实处。
2、《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研究课题简介
《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研究课题是建设系统科技项目(项目编号为JS2007JH12)。该课题由江苏省建设厅主持、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经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成果还获得江苏省省优一等奖。当前,《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已经颁布实施,并获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该研究的主要特点与创新点总结如下:
2.1、系统研究了城市设计的管理模式、层次划分及其与法定规划的关系
研究基于三个方面的分析:与法定规划体系有机衔接,体现城市设计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满足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特定需要,提出将城市设计划分为三个层次: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和针对特定地段或节点地区的单项城市设计。明确了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的关系,提出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作为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组成部分,统一管理实施;独立编制的单项城市设计,参照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管理,按法定程序审批后转化为特定地区的管理规定。通过赋予城市设计相应的法定地位,为城市设计的管理、实施提供保障。
图1 各层次城市设计编制深度关系示意(总规到单项)
2.2、立足江苏省情,制定适合江苏特点的“省城市设计编制导则”
本课题针对各层次城市设计,提出具有科学性、规范性、普适性的编制技术指引。课题研究明确了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目的、任务以及相应的研究重点,强调各层次城市设计应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经济可行,体现科学性;明确各阶段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和成果要求,体现规范性;综合考虑全省的地区差异和管理水平,为城市设计的编制和实施管理留足创新空间和余地,体现普适性。
2.3、突出城市设计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控制特性
针对城市设计编制指引的难点,即如何平衡合理控制与过度干预、设计创新与循规蹈矩、过程控制与终极产品、客观标准与主观判断等,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指引突出目标导向,强调过程控制特性而非终极产品控制,加强公众参与,合理引导,鼓励创新,并注重成果内容与规划管理手段紧密衔接,真正发挥城市设计指导和协调开发建设的作用。
2.4、探索城市设计的新理念并体现在导则要求中
针对新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研究提出了综合策划、经济性分析、公交引导、功能混合与交通减量等新理念,并体现在各层次城市设计编制要求中,提高城市设计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
2.5、关注城市设计中新技术应用并融入到导则要求中
课题系统梳理了新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各类新技术的特点、使用平台以及应用效果等,鼓励城市设计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完善城市设计的方法和手段。
3、《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成果解析――以控规阶段城市设计为例
3.1、目的
控规阶段的城市设计的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贯彻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划定的控规编制单元,深化研究片区的空间特色、景观体系、活动空间等内容,加强片区的空间形态引导和环境塑造,并为下层次规划设计提供依据;二是通过空间形态的专项研究,对控规的功能布局、地块划分、路网体系、开发强度以及高度控制等内容进行检验、校核,使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更加完善、合理、经济、可行,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质量。
3.2、主要任务
在总体规划指导下,针对建筑与空间、街道所构成的关系,综合考虑与周边地区的空间关系,重点研究片区的空间形态、高度控制和高层建筑布局、活动通道特别是慢行系统、景观体系、开放空间、重要界面控制等内容,并进行经济性分析,明确控制要素和引导内容,提出景观塑造的重点地段,创造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
3.3、研究重点
控规阶段的城市设计研究重点包括功能布局、高度控制、景观风貌控制、慢行活动通道、开放空间、界面控制、地下空间利用、实施策略等内容。
功能布局、景观风貌控制等内容以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功能、景观风貌结构等内容为主,同时结合片区特点提出具体措施。片区的功能布局应注重推进土地混合使用,促进交通减量,并结合各类活动人群的行为内容、行为特征进行空间引导,创造各类公共交往空间;景观风貌控制应重点研究视廊、节点、地标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加强建筑风貌引导,提出相应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对高度控制的研究鼓励通过GIS、三维建模等新的技术手段,加强视廊、视点等视线分析,并结合区位条件、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等因素进行经济性研究,兼顾与周边区域协调,提高高度控制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重点加强高层建筑布局引导,避免形成无序的空间形态。
图2GIS技术在控规阶段城市设计高度控制中的应用示意
对活动通道的研究,重点关注慢行通道即非机动车通道以及人行通道,慢性通道系统的组织应充分考虑与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的衔接。应加强慢行通道特点分析,如通过型还是游憩型,根据人在不同类型活动通道中的行为特点,对通道的尺度、两侧用地功能、服务设施、环境景观等提出控制或引导要求。
开放空间、界面控制是控规阶段城市设计研究的核心内容。根据片区的文化内涵、活动人群的行为特点、基地自然条件等要素组织开放空间系统,提供各具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并考虑与城市的公共交通、安全工程相衔接。要求对重要的开放空间如广场、绿地、水体及沿岸空间等进行具体研究,提出相关功能设置、生态保护等控制要求,并从经济性、生态功能、多样化景观等角度对植物配置、环境景观提出引导要求。界面主要指街道、滨水地带、沿山地带以及广场等重要开敞空间的界面,是人们感知城市面貌的主要场所,要求根据界面的构成要素(山体、绿化、建筑等)、人群活动特点、景观要求等,提出界面控制要求,重点要求加强基准界面(即建筑外墙后退道路红线,也称街墙)的控制,并对沿线建筑的高度与平面布局提出控制要求,对沿线建构筑物风貌、绿化景观、环境设施等提出引导要求。
在涉及城市各级中心、轨道交通枢纽等控规编制单元的城市设计中应关注地下空间的利用,提出地下空间的重点开发区域、规模以及功能布局要求,合理组织地下空间的交通流线,对地下步行系统、出入口、竖向联系、地块间的衔接等提出控制要求,对地下空间的环境、生态保护提出引导要求。
控规阶段的城市设计还应加强经济性评估和实施策略研究,以保证规划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并根据规划范围内的开发主体、相关利益主体,以有利土地经营、促进社会公平为原则,对其开发模式、开发时序进行策划、研究,制定实施措施,保障城市设计的实施。
3.4、成果深度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组成部分,城市设计成果需相应纳入控规的文本、图件、说明等三个部分,因此该阶段的城市设计成果深度应当充分考虑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
在控规文本中,城市设计成果宜单独成章表述,须明确建筑高度、主要景观节点、视线廊道、标志、开放空间以及主要街道、滨水、山体的基准界面等控制要素,提出定量或定性的规划控制指标和要求;对高层建筑布局、慢行通道系统、地下空间利用等提出引导要求。图件包括图纸和图则。图纸部分仅规定了基本图纸,可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增加相关设计图纸;图则部分应侧重于三维空间要素控制: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后退、高层建筑布局、廊道控制、开敞空间、交通组织、界面控制、环境风貌、地下空间等具体控制要求。说明包括对城市特点、资源特色的综合评价,对现状城市设计要素进行分析,依据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分析说明片区的空间布局、高度控制、景观体系、交通组织、开敞空间、风貌特色等规划内容,并对开发时序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估分析。
城市设计调研篇5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1、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阶段
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在总体规划之前开展,这一类总体城市设计项目较少;第二类是与总体规划编制同步开展,作为总体规划成果的一部分,如深圳、重庆等地的总体城市设计,这类总体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能较好地融合和呼应;第三类则是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单独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工作,这类总体城市设计只能沿用总体规划的部分成果作为设计基础,且没有法律法规保障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
笔者认为,总体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战略性城市设计,在总体规划之前或与总体规划同时开展是较好的编制方式,由此可以在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阶段将总体城市设计内容纳入,而总体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可以保障总体城市设计内容的实施。
2、总体城市设计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城市特色不够鲜明,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地研究如何结合自然资源、城市历史和环境特点发展自身的独特风格。
其次,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城市色彩单调、外部环境要素的设计水平较低、城市环境艺术水平不够等,有待于在总体城市设计阶段解决。
再次,虽然在总体规划阶段已经对城市总体空间布局有所考虑,但其内容和深度远远不够。
此外,目前开展的局部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缺乏有效的整体调控依据,缺乏总体城市设计框架的原则指导,难以实现整体环境协调统一。
3、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总体城市设计是对整个城市系统各类要素的综合考虑与设计。研究范围应与总体规划相一致,重点研究范围应是城市的主城区。
总体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城市总体格局、具体形态设计和专项研究三个方面。
3.1城市总体格局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应该从整体入手,把握城市总体格局。研究内容包括城市风貌特色、城市空间景观结构和城市行为空间结构。
1.城市风貌特色
挖掘和发展城市历史和自然资源,塑造可识别性强、有归属感的城市空间。在总体城市设计中应分析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并加以保留和发扬,加强城市自然环境的利用,突出城市山水环境与城市风貌特色。
2.城市空间景观结构
城市空间景观结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基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控制目标的城市结构形态、道路交通设计控制、城市肌理、城市重要界面设计、高度分区、密度分区、城市轮廓线等。
(2)基于城市整体风貌控制目标的城市风貌分区,如景观特色分区、城市建筑特色分区、城市色彩分区等。
(3)基于城市公共资源分配和组织目标的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建构。如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设计等。开放空间可以让城市肌理产生变化,也为市民活动提供了场所,亦可构筑反映城市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
(4)基于城市自然生态格局保护目标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水系、空间景观轴线、视觉景观通廊等。
3.行为空间结构
总体城市设计中需要构筑城市整体的社会文化氛围,全面关注市民活动,组织富有意义的行为场所,建立社会文化――市民活动――行为场所间的有机联系。
3.2形态设计内容
总体城市设计中还会涉及一些中观及微观层面的具体形态设计,如城市重要节点设计和重点地段设计。
1.城市重要节点设计
城市重要节点指能反映城市形象、地段特色、重要空间特征的小型空间,是城市精神的象征。
1)地标节点,地标节点是城市整体景观的核心。包括城市中心、副中心,城市历史地段等。
2)门户节点
门户节点包括各方向、各类型的主要交通路径和城市道路、城市空间的交界点等。在总体城市设计中应重点、精炼地反映城市的景观、形象特征、历史文化特色或时代面貌等,把属于城市内涵的自然特征的文化特质反映出来。
2.城市重点地段指能反映和代表城市历史和文化、城市特色景观的物质空间,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3专题研究
根据需要,总体城市设计成果内容中也常包括一些专题性研究,如城市广告与街道设施、社区发展研究、街道尺度研究、公共交通服务模式研究、城市标志与雕塑体系研究等。
4、总体城市设计的成果
总体城市设计成果以管理政策、导则等文字内容为主,辅以必要的图纸。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可以包括总图法则、城市设计通则和城市设计细则。
总图法则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提资料或章节内容跟随总体规划一起通过审批而具有法定效力。具体内容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控制指标;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给出各级绿地指标和分布形态;划定绿线、蓝线;划分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区域,确定相应的控制指标。
对于城市一般地区,总体城市设计可通过通则式的导则进行引导,具有普适性和间接性特征。对城市重要节点和重点地段,总体城市设计可以提出城市设计细则,具有针对性和直接性。
5、小结
自黄富厢先生于1998年提出上海总体规划修编前进行总体城市设计的构想至今,已有10多年了。作为非法定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地位尴尬,且在其编制时间、工作内容、实施方法上仍存有较大争议。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启动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如大连、重庆、深圳、天津等,澳门也委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制了总体城市设计纲要。上海作为走在中国城市规划较前沿的城市,城市规划工作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偏重政策,从二维的土地布局转向了政治、经济、社会利益的协调。但是,在上海迈向国际化,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同时,需要保留自己原有的城市风貌特色,构筑和谐宜人的城市空间格局。因此,以上海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对城市空间形态、风貌特色作一个整体的研究和把握,纳入总体规划实施,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设计调研篇6
关键词: 城市色彩 色彩设计 规划设计
从中医的诊法“望、闻、问、切”中我们不难发现“望”的重要性。而望诊中的“望色”属于整体诊断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所谓望色主要指望面部的颜色,通过面色的差异来判断人体的健康情况。个体的人如此,人们生活的城市亦如此。城市也有其自身的“面色”问题,即城市色彩,它需要合理的调理才能以健康的面貌展现给人们。
一、城市色彩的定义及意义
一个城市的面貌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地方特色、民族特征和文化传统等诸多信息,城市色彩是其中的重要信息之一。所谓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物质环境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的总体的色彩面貌[1],它包含城市的历史、气候、植被、建筑等因素。
城市色彩设计是将现代色彩学运用于城市环境设计而产生的一门新的色彩研究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色彩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创造个性化城市形象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城市的色彩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主管部门、科研机构与规划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与普遍关心。
二、我国城市色彩的现状分析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城市与建筑大都有着鲜明的地方传统色彩。如故宫建筑群采用的金黄屋顶、大红墙柱、洁白栏杆,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而江南建筑多采用粉墙黛瓦,黑白分明。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传统建筑正被不断涌现出的新建筑群所淹没,很多历史名城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色彩面貌,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而产生了变异。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城市色彩运用的不当。总结我国现代城市色彩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千城一面”,色彩雷同。
城市特色日益缺失,“千城一面”现象尤为严重。以居住建筑为例,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居住建筑从色相、明度及色度等方面分析存在太多雷同结果,这使得中国传统民居地域特色在今天几乎不复存在。究其原因在于建筑材料的发展使色彩的局限性大大削弱,先进的交通和信息技术加速了流行建筑风格和色彩在全国的普及,使得各地区的色彩趋同问题日益突出。
(二)色彩混乱。
一些城市缺乏有效的色彩规划与设计方法,没有确实把握城市的主体色调,使得单一建筑的色彩过于突出,且不相协调,新建筑景观常常与城市历史风格与主体色彩不相吻合,使得城市色彩出现混乱。此外,各种广告、招牌的形式、形象、色彩等因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也干扰了城市色彩的统一协调。所有这些都产生了严重的视觉污染问题,给城市形象塑造形成了负面影响。
(三)色彩弱化。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和高新技术材料的发展,现代技术方法和理念支撑着我们的世界,虽然我们在文化上仍然努力坚持本土特色,但在时代之风吹拂下,城市建筑色彩存在着逐步弱化的现象[3]。
三、城市环境色彩设计中要遵循的原则
对城市建设者来说,如何较好地结合传统与现代、地域特色与国际潮流是相当艰巨的任务。国际上的许多大都市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这样实践着,它们都有自己鲜明的色彩个性。如波士顿以承载着历史的暗红色砖为主调;纽约光怪陆离的霓虹灯色尤为突出;华盛顿灰白的花岗岩色与湛蓝的天空色构成了首都明朗的主色谱[4]。那么,作为龙的故乡中国又该怎样表现自己的城市色彩呢?
(一)延续历史文脉,建立和谐主色调。
每座城市都有自身的历史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色彩或色系,这就要求在进行城市色彩设计的时候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确立自己独特的色彩体系,避免与其他城市趋同。而色彩的整体和谐原则决定了城市的主色调在城市色彩设计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必要性。要设计一座城市的主色调,需要有城市规划、环境美学、色彩学、文化学等专家对城市的诸多因素尤其是对历史文脉充分讨论,研究,并可通过一定问卷调查征集市民意见,才能最终确立,切忌随意拍板。如北京城的皇家风范,青岛的碧海白浪,苏州的粉墙黛瓦等都有其不同的色彩主调。每个城市都要学会珍视这些独特的色彩特质,利用历史文化留下的城市特色,来塑造有个性的城市。
(二)“变化统一”中打造局部功能区域的色彩亮点。
城市的色彩基调可以起到很好的色彩统一作用,但是统一不等于同一,美学观点认为,构成和谐色彩的基本法则是“变化统一”。因为一个城市的建筑景观不能也不可能只有一种颜色,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到城市的分区功能,如居住区的色彩应相对素雅宁静事宜居住,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跃些,行政区的色彩应凝重端庄些,等等,这些原则是城市色彩规划的通则,要力求达到色彩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三)与城市自然景观相结合原则。
亲近自然是人之本性,在人们心中或许自然的本色才是最美最易接受的,因此,城市的色彩与城市自身的自然色相协调,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例如,海滨的城市色彩要与海洋的碧蓝搭配;依山的城市以黛青的山色来衬托;湖多的城市以湖面的色彩点缀城市色调。城市特色,只有结合地理自然景观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才能相得益彰。
四、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的方法
(一)调查方法。
目前,国际上多采用法国巴黎“三度空间色彩设计事务所”的色彩大师让・菲力浦・朗科罗和日本CPC机构共同确立的调查方法,并结合各国的具体情况展开,具体的内容如下。[5]
1.制定设计计划――确立具体的调查对象和调查计划。
2.预备调查――对调查对象摄影与色彩的采集。
3.模拟分析比较――以原有建筑和环境的色彩作为新建筑色彩设计的参考,同时找出基地现状色彩的配置比例确定其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组配依据。
4.调查使用色标的制作。
5.实际调查――在调查现场利用色标测定色彩,并将调查状况予以记录。
6.制作色度图――通过现场记录的色标和现场所拍照片的对照,制作调查色彩表格,将所测色标计算成孟赛尔色彩数位,并制作出色度图。
根据这个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的现场测试资料,再加上对建筑材料的材质、所用色彩的面积比率,以及地方发展方向,市民意象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就可提出设计计划[6]。
(二)设计方法。
就一般方式来说就是设计者在对城市背景、文化综合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分析,并结合发展趋势制定出城市景观色彩的总体发展策略,在此方法指导下,从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的整体出发,逐渐深入到其他部分直至细节,再从细节回到整体的辩证和设计过程。具体做法可以根据色彩概念配套方案和现场验测结果归纳总结出推荐色谱,通常包括主色调、辅色调、点缀色调的色谱及其组合效果,并按照色谱数据制定出该区域的色彩方案。
(三)管理方法。
要创造和谐的城市环境色彩,对城市环境色彩进行管理是必需的,严格的城市色彩管理体制是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根本保障。按照一定的规章管理、控制城市色彩,以防视觉污染泛滥成灾。
1.制定科学合理的色彩规划和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即要对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公共设施、广告招牌等色彩进行统一管理。
2.制定和完善有关规定条例,使城市环境色彩设计处于有据可依的状态下。
3.加强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宣传工作,提高市民的色彩修养,调动市民参与管理。
五、结语
城市色彩在时间的积淀中汇聚了历史人文、民族风俗、气候地理、宗教伦理、建筑风格、等众多信息,可以说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远。因此,城市色彩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特色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周立.城市色彩――基于城市设计向度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5.
[2]王莹.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州:中山大学,2005.
[3]黄涛,曾刚.浅谈城市规划中色彩的控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4).
[4]王东.关于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探讨[J].建筑科技,2006,(11):80-81.
[5]辛艺峰.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J].建筑学报,2004,(5):18-20.
[6]尚磊.城市色彩文化与色彩控制向导[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7][美]埃德蒙・N.培根著.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业,2003,8.
[8]傅荣国.城市特色与色彩控制[J].规划师,2003,(1):39-42.
城市设计调研篇7
关键词:宁德地区;城市设计;城市空间;空间特色
勤劳质朴的闽东人民赋予闽东地区城市空间以新的“概念”。它是进一步的城市规划及城镇发展。这些不但依靠强有力的地方经济支撑,同时加以专业的城市空间理论,予以辅助,必不可少。由此得出研究闽东城市空间特色的重要性。
一、宁德城市空间的历史延续
(一)宁德城市空间设计的理论依据
从20世纪30年代,城市空间研究起始———至今,宁德城市空间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二战后提出“人类聚居学”(Ekistics)理论的希腊建筑师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到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新城市史”学派;带给国内中小城市以爆炸性的变革。宁德城市空间,由于这类种种的变革,掀起了对城市空间的改良性规划和新兴设计,使宁德在新型城市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宁德城市空间是在新时代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符合闽东实际情况的城市空间设计理论,用于指导宁德城市空间规划项目的具体实施操作。宁德城市空间的具体实践规划;不但不是死搬硬套的西方理论,而是结合城市实际情况的不断创新,并彰显城市本土人文主义思想;在宁德城市空间设计的规划上,尽可能的满足居民日常需求,促进宁德城市空间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的理论研究基础,城市空间会分出“市”内和“市”外空间。闽东地区城市设计将更多的关注城市“外”空间特点。其城市空间“特色”体现独属于这所滨海城市的特色品味,是城市每一位居住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特色”是城市空间发展的新型代名词,是这所革命老区焕发城市魅力的绝佳表现。宁德城市空间的实体是城市建筑,内空是城市里的所有空间。城市中的空间实体,可以用手足触摸;城市空间的形态塑造,可以用眼睛观察。我们认识的宁德城市空间,可以是“听”,可以是“闻”的。调动感官,沉浸在宁德独有的城市空间之中,真切体验所处的空间环境,充分与它交流。
(二)宁德城市空间品味与城市空间识别性
不同的城市呈现出属于自己的城市空间特色。黄土高原的内陆城市沉淀着历史的“黄土”味;靠海的宁德自然弥漫着一股“海鲜”味。宁德市的城市空间品位虽比不上洋气十足的上海,充满浓郁京腔的北京;但任然不失闽东城市空间的独特风采。宁德是个山川秀美的地方,在凸现地区优势的基础上,改良城市空间特色,才能更好的体现独特的城市品位。人们对宁德的城市空间感受来自于:海岸线及港口的合理规划、丘陵地貌的功能定位,沿海平原的开发;旅游业的大发展;畲族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等相关内容。宁德的城市空间包括下辖的2区、2市、6县,给我们带来了更为立体的区域空间感知,也给我们带来了超乎寻常的的空间体验。宁德城市空间的可识别个性,使生活于此的人们产生强烈的城市依恋感。宁德城市空间环境适应性,包容着人们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活动,营造着传统和现代的不同交往空间。宁德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的场所,是城市的多种活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结果,是宁德城市形象、魅力的重要表现之处;宁德的城市空间还包含与生态、文化、美学及其他各种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地域因素。宁德的蕉城区、东桥开发区,充分体现是人与空间互动的城市空间品味。这里的城市空间非常丰富,包括:光线、质地、气味与空气;它们的存在,共同调动和触发了我们对城区空间的感官感受;同时也丰满了城市空间特有的表现力。宁德旧城蕉城区面积为3.596平方公里,道路系统、景观环境等与新城区总体规划相互衔接,能够体现旧城区规划的功能定位。使宁德的历史文化,地方文化,地域文脉在空间传承的基础上得以不断拓展。宁德蕉城区,适度人口规模为46800人,以商贸、居住为主,体现宁德地域特色和传统文脉特征。根据地区城市总体布局,确定规划为水线、绿线、文化线等方面构成城市特色风貌的基本格调。1、水线:水体引入景观带,沿城市形成城市景观长廊,使“水穿城”的城市格局不只是一个梦想。2、绿线:通过绿面、绿环、绿点形成和谐城市绿地系统。3、文化线:旧城区承载着宁德城市的历史痕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古迹建筑和历史街区,凸显出旧城的历史文化特色。
(三)宁德城市空间的历史延续
1.宁德城市发展延续性的理论研究:宁德城市设计空间研究的起步,得益于城市设计空间的丰富内涵。这里的城市空间是包括:城市自然环境、居住环境、基础环境、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
2.宁德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宁德的土地、能源、水源、人口和城市外环境因素,会对本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城市空间设计由该城市的环境评估与适度调整,来实现宁德城市空间设计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
3.宁德城市特色表现:宁德城市特色是城市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美好表现。新、旧城市状态差异、城市特色的持续稳定、城市特色的不断改变,在把握城市意象发展动态的同时,维护和塑造独有的宁德城市环境特色。
4.宁德旧城改造理论依据:这里的旧城居民居住的街巷空间大致分为三个片区,形态上还基本还保留有原有建筑风格和街巷肌理,其中大部分为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民居布局以单进和双进院落为主。这里的建筑风格一律为砖木结构。熟知老城的人们都知道;旧城区有几条较为平整的主要街道,有呈丁字形的次巷子,以及弯弯曲曲的小巷;加以老城区街区的登龙“境”足以说明这些街巷的组织模式。而且每个街巷供奉的社头公就是整个宁德社区凝聚力的象征,形成了具有宁德特色的街巷文化。这里的旅游业发展,在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促进旧城区的街巷保护与开发;使实现建设有宁德特色的“三坊七巷”指日可待。这里的城市空间的旧城布局,力图保护旧城的基本格局。比如:老城轮廓、街巷、肌理等。然后利用控制道路布局、建筑高度等手段展现历史街区、突出旧城特色。这里的城市空间组织涵盖:当地的古迹、遗址、遗迹形成具有特色的空间体系。如蔡宅、天后宫、朝天桥等。宁德市新、旧城的历史文化,将在城市空间的特色延续下,继续流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四)宁德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研究趋势
1.宁德城市空间历史延续:对于宁德来说城市空间的历史延续,就是宁德城市设计居住环境的演变。它是以宁德居民的居住基本情况为概括的城市环境设计,宁德城市居民自建式住宅、宁德城市公共环境建设、宁德新、老城市交通改革、宁德城市整体环境协调性等基本环境设施,且包含带有宁德城市氛围中的家庭关系、邻里交往、地域归属感、地区治安等心理影响所构成的软环境。
2.宁德可行性城市空间发展依据:在老城区不断拓展、改造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保证城市中心区繁荣向上的情况下,坚持可持续发展;限制城市无目标的扩大,促使宁德城市积极、繁荣、向上的可持续发展。这其中包括:(1)以“人”为本表现为:①从当地居民居住特点出发,建设具有宁德特色的城市生活环境空间;②以全面体现宁德滨水城市,宜人可居的城市景观环境特色;③合理开发、使用当地有限的环境资源的新兴城市设计;④以生产、生活、居住、休闲、等人自身生理、心理各种需要为前提,进行相铺相成的城市环境设计;⑤根据各种行业工作需求,进行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合理设计。(2)以“自然”为基本点,创建赋有宁德地域特色城市空间环境;即:①体现当地居民崇尚自由、热爱自然的城市空间发展趋势;②以创建独有地域特色自然环境为目的;体现良好的亲水环境;③在人们认知、了解大自然的基础之上,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兴城市空间环境。(3)宁德未来城市空间展望与现代城市空间设计,是研究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的趋势。①以“自身“条件为出发点,创建宁德地域特色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②宁德城市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是城市空间结构各要素之间的组织结构。③优良的城市空间研究方向,能更好的体现宁德大众城市空间整体提升性、以及人与环境的融合性。④宁德城市空间研究,体现着城市乡土气息不断转变、城市情境的不断丰富。⑤宁德在“自然绿化”转向赋有“绿色”宁德城市环境的衍变。⑥从自身传统习俗、习惯,转向带有城市生活特点的宁德城市形态。
(五)宁德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宁德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式:一是以宁德本地的经济发展为中心,研究宁德城市建设、发展与城市生活空间的内在联系。二是以“以人为本”为基础,调整宁德城市大众生活空间中的内部联系、相互联系,外部联系等。三是以改善宁德城市大众空间质量为起点,合理的进行统筹设计。四是以交往空间为主,研究宁德城市演变导致城市居住者邻里关系的变化。在不断改善宁德城市空间居住舒适度的基础上,继续城市发展。不以损害城市环境、破坏未来生活空间为代价。使城市居民更加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使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
二、宁德城市设计发展方向认知
宁德的城市发展,受到凯文•林奇(Lynch•K)1960年《城市意象》(TheImageoftheCity)等城市设计先驱的影响。宁德的城市意象是城市环境与城市居住者相互依存的表现,城市居住者会对城市环境进行从新组织与排列。林奇的“意象”是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研究的新方向,这个理念宁德的居住者会对宁德城市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人们会从宁德城市的人文情怀、行为习惯、人类视角来阐述这所城市环境和居住者独有的特色关系。
(一)宁德城市发展状况
1.宁德城市研究概念
用意象概念来指导宁德城市规划和相关研究,是人性化城市设计的必备条件。宁德城市意象元素成为本市城市设计的指导原则。宁德城市文化是常年居住在这里的群体对城市的自我认知,它不但强调人们对宁德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的认识,而且秉承了宁德城市空间意象研究的基本思路。在荒漠或密林中,人们能凭借生活经验来去自由;在城市中这种意识更加强烈。人们在自己赖以生存的城市中,对其城市设计发展方向的指正,是一种的本能。居住时间的长短,决定居民对城市的认知程度;具体表现为对本城市的熟悉与认识。对宁德城市特色构成的不断挖掘,才是宁德城市意象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在如今的宁德城市意象研究中,宁德的城市特色问题、风貌状况、对宁德意象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宁德城市意象研究方向
宁德城市意象研究方向为结构、差异和个性三部分。①宁德城市意象结构:宁德现代城市空间的研究方法,通过城市结构来分析城市意象,注重城市群体与个体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城市里居住者的感受与认识是城市行为的决定基础。宁德的“城市意象”代表着本城市的城市设计特色、体现着城市规划中常用的相关内容。宁德城市人居环境的不断发展,对城市意象内涵的不断注重;使居住者在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去了解、认识这个城市的居住环境。宁德的“城市意象研究”是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选择、环境标准的评估、城市设计研究内容的不断认识。②宁德城市意象主体差异表现:宁德城市社会学、闽东城市文化学的层面上。通过宁德城市意象,来分析城市中不同群体形成不同城市环境的原因,并从闽东城市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对宁德城市特色的发展提出建议和主张。宁德城市意象个性的研究,在世界城市科学不断拓展的基础上,通过城市意象来延伸城市特色研究。宁德城市意象研究概括了闽东地区城市意象研究的全貌。通过宁德城市意象对城市特色进行分析,对于保持当今宁德城市特色风貌,改变城市特色趋同的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宁德城市空间组织结构
宁德城市空间组织结构,是由无数个小空间建成的城市空间“筑构体”,如: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工作、学习空间等等。次空间又由无数个子空间构成,城市家庭组织结构、城市邻里交往模式、城市社区构建模式和城市社会生活存在方式等。宁德城市空间设计从居民生活基本空间构成形式入手,着手研究城市空间设计组织结构;由城市空间设计结构中的“单元”、“组”、“群”等基本活动范围、场所等形式构成。
1.宁德城市空间设计质量
宁德城市空间设计质量,是这所城市居民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对其的探索表述,是对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所进行的实证。在研究中西方国家对城市空间质量的评价中我们不难看出:城市区域经济性研究在向城市空间生态研究倾斜;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转向以人为本的需求研究。宁德城市空间设计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借鉴国外城市设计模式的基础上,建设赋有地方特点的价值评论体系。在探讨宁德城市空间设计实地空间质量研究中发现:①社会组织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地方经济的刺激性发展,同时带动着城市空间规划的不断合理性和完整性。②城市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城市土地的合理开发有助于宁德城市空间设计质量的不断改善。③地方城市社会“外环境”构成的优劣,会对当地城市空间设计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宁德城市空间设计质量评价
宁德城市空间设计质量评价,奠定了带有宁德地域特色的评估体系;其可操作性较强、对比较明显。具有闽东特色的城市生活空间,在除了具有自主性的自建房、联建房等传统地方居住方式之外,在不断建立宁德现代城市空间设计理念。在努力钻研西方城市规划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城市设计特色,指导宁德城市生活空间规划的具体实践,才是提高宁德城市生活空间设计质量的根本之道。
3.宁德城市空间适居性
宁德城市空间适居性,源于国外于20世纪50年代。宁德城市空间适居性体现在:①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宁德城市空间适居性的相互协调。宁德经济环境的各方面因素(政府经济前瞻、本地区产业范围发展前景、各种生产设备、技术、产品理念的不断提高、各种职业需求和现代工业化带来的巨大变化等)加强宁德宜居式生活空间。②在国家大力发展海西建设的同时,城市生活空间在相关政府政治策略的影响下,不断的弥补不足、建设宁德城市适居性居住环境。③宁德的老百姓,有他独有的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与城市生活空间适居性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反映了宁德当地的消费环境的影响效应(当地老百姓的消费价值观、新时代的消费理念、对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宁德城区适居性的相互关系。
4.宁德城市空间设计发展
宁德社会、经济、科技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使着宁德城市空间设计的不断演变的。宁德城市空间布局密度,由于城市中心区域住房价格的昂贵,外加上海、温州、浙江临近省份对宁德现代城市化的不断刺激。宁德出现了“地王”、“烂尾楼”、“高价房地产”等过度追捧地价而带来的“伤痕’,使得宁德也向其他大、中型城市一样出现了向外扩张土地的新迹象,宁德原有的郊区现已变为城市新型的开发区。宁德城市空间格局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宁德城市由经济收入、文化教育的不同,分高、中、低区域阶层居住空间。市中心的高档住宅小区、郊区的高档住宅别墅为高收入阶层空间;城市中心周围围绕的中档住宅社区、居民自建房、联建房、经济适用房等为中收入阶层空间;城市边缘的工业住宅区、棚户区等为低收入阶层空间。另一方面,宁德城市居民因收入的不均衡表现为消费实践空间的不对等。高收入阶层主要消费高端的文化休闲城市空间,中、低收入阶层主要消费较为低端的城市文化生活空间。城市空间分化使得阶层对立、阶层矛盾不断加剧;既影响当地的社会治安,也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宁德城市空间设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分化,已成为决定宁德地方经济发展、人文社会发展等方向的关键。
5.宁德城市空间组合方式的演化
宁德城市空间结构由多种组合方式,产生的结果也是有利、有弊。一是在找寻城市空间内部结构的同时,调整城市空间持续发展的合理机制;二是寻找城市空间内部组成要素不协调的原因,为其寻找合理解决方法;三是为巩固与促进城市空间持续发展,对城市空间内部结构进行重组。宁德城市发展与时俱进,应当在本地经济、文化、城市设计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保持自身的地方特色、延续历史的空间布局、进行有利于宁德地域城市空间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年。
[2]王彬、邱灿红、申菊香:《论可持续性城市空间———城市“集市”空间》,《中外建筑》,2012年第9期。
[3]于一凡,城市空间情感与记忆:《城市空间的文化形态》,《城市建筑》,2011年第6期。
[4]孙峰华、王兴中:《中国城市生活空间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与趋势》,《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5期。
[5]刘学,周杰:《发挥规划作用塑造昆明形象──把握机遇迎“世博”》,《城市规划》,1999年第4期。
[6]袁岸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探讨———以宁德市蕉城组团旧城区核心历史街区为例》,《福建建材》,2014年第6期。
[7]百度文库:《中国城市生活空间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与趋势》。
[8]李建伟:《城市滨水空间评价与规划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9]杜凯:《营造高技术园区创新环境的城市设计策略》,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0]李晟、王兴中、高万辉:《城市社区型营业性场所的人本主义布局模式》,《人文地理》,2010年第2期。
[11]于英:《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研究》,《城市建筑》,2011年第10期。
城市设计调研篇8
关键词:滨江滨湖;城市湿地;种植规划设计
1研究意义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在滨水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湿地也是构成城市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Kevin Lynch 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中提出的“城市五要素”对于滨江滨湖城市而言,其中的边界、节点、区域等都可能由城市湿地扮演,这些要素对于城市居民与外来旅行者而言,是重要的城市特征。钱学森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与吴良镛教授等探讨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理论,大力倡导在城市建设中优化山水布局,建设美好家园。钱老的这一主张得到许多规划和园林学者的积极响应,学术界认为这是将中国传统山水诗,山水画和传统园林理论应用到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积极理论探索。
由此可见,建设和保护滨江滨湖城市的湿地是建设美丽城市的重要一环。而湿地的种植规划设计则是保护和优化城市湿地功能,并展现湿地之美的重要途径。
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分析
由于既要综合考虑优化滨江滨湖城市的湿地生态系统,又要通过规划设计展现湿地之美。这就涉及到需要将不同尺度不同视野视线关系的湿地进行划分,并对不同类型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评估,根据功能需要对滨江滨湖的湿地进行种植规划和设计。基于此,笔者认为需将重要的功能性湿地与人工湿地区别对待,并以江城武汉为研究案例,作出以下分类分别进行研究。
(1)大江大湖自然功能型湿地。如武汉城区长江江滩、汉江江滩,梁子湖湿地,东湖湿地,汤逊湖湿地等。这类湿地在调节生态系统平衡,保护水源地,净化水质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以保护性规划为主。
(2)尺度较大的人工湿地。此类湿地主要出现在大江大湖与城市的交界地带,已经或尚待建设的滨水休闲空间中,如武汉江滩公园、滨汉江景观带、东湖听涛景区、磨山景区、落雁景区、沙湖公园等。此类湿地是城市园林化的直接载体,并且拥有较大的绿量和众多的观赏者,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物质空间。此类湿地的种植规划应强调视觉效果,并依据不同视觉不同感受完成从总体到细节的设计,形成体验丰富的三维空间。
(3)尺度较小的人工湿地。如武昌四美塘公园、内沙湖公园、汉口西北湖公园、武昌紫阳公园、沿三环线湿地、芳草溪、太子溪等等。此类湿地距离居民区较近,是重要的小尺度慢行空间,是城市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观赏者多而且以步行为主,应考虑多设计为细节丰富,色彩绚丽的湿地花园。
3以武汉为例的滨江滨湖城市湿地种植规划与设计
基于前面的分类,对于以武汉为典型的滨江滨湖城市湿地进行种植规划设计的研究。
3.1大型自然湿地种植规划
大型自然湿地因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应该是以保护和恢复原有结构和外貌的规划设计方式为主。历史上因为其与城市的关系密切,过度开发和人为干预,其功能已经严重衰退,保护规划迫在眉睫。
滨江滨湖城市的大型湿地具有以下特征:尺度大,如武汉的大型河道有长江、汉江、府河等,都是流域大,水流量大,且宽度较大,由于其流量的变化也很大,它们都拥有宽阔的消落带。在没有人为过度开发的地段,其滩涂都达到了数千米。与山体关系密切,共同形成了山水相依的城市景观空间,如武汉的东湖水域主要有九峰山系的降水向北汇聚而成,而该山体的水系向南汇集则形成了中国第十大淡水湖梁子湖。由于城市开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原有植被和生态结构严重受损。如长江武汉段很多地段的滩涂已经消失变成城市建设用地,而许多大型湖泊如汤逊湖、东湖面积缩小且已富营养化。
针对以上特征,对于大型城市自然湿地的种植规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广泛调研。调研城市自然湿地的现状。调查主要选择长江武汉段、梁子湖江夏沿岸,东湖风景区滨湖区域等。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滩涂宽度、湿地群落结构(建群种、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及物种名录等)、周边山体分布与视线关系。其次,分析调研结果,制定种植规划方案。可以预见的是,武汉市域内应该不存在较为理想的湿地顶级植物群落。现存的湿地植物群落较为理想的应该是次生湿地植物群落,原因是历史上多次的破坏与长期高强度的人为干预。但是完全恢复成顶级群落面临的问题是缺乏详实的原始植被调查资料。在人工干预强度较高的情况下,营建次生湿地植物群落。次生植物群落的结构完全参照生境较好湿地的群落结构。如长江滩涂可以参照白沙洲湿地的群落结构,即稀疏的旱柳(Salix matsudana)树丛加上致密的荻(Miscanthus saccharifolius),伴生种为水芹(Oenanthe javanica)、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utus)、蓼子草(Polygonum criopolitanum)、愉悦蓼(Polygonum jucundum)等。
3.2尺度较大的人工湿地。
3.2.1大尺度人工湿地的特征
人流较为密集。人工湿地的营建一般是为了满足城市市民的游憩需要,如武汉汉口江滩、汉阳江滩、武昌江滩、东湖听涛景区等等。植被情况以人工群落为主。主要以人工引种的观赏植物为主,但部分养护较差的地段植物群落出现自我演替。如东湖磨山景区、九女墩、猴山等的山水交界地段,原有的人工种植的乔木层植物如池杉、樟树作为乔木层建群种依然存在,下层的地被植物已经死亡。本地自播能力较强的野生植物如乌桕(Sapium sebiferum)、三角枫(Acer burgerianum)、山合欢(Albizzia kalkova)、山胡椒(Lindera glauca)、冬青(Ilex purpurea)逐渐成为中层优势种,而下层开始出现以伏生紫堇(Corydalis decumbens)、异穗苔草(Carex heterostachya)、白花龙(Styrax faberi)、禾叶山麦冬(Liriope graminifolia)、渐尖毛蕨(Cyclosorus acuminatus)等为主的情况,还出现了紫藤(Wisteria sinensis)、海金沙(Lygodium japonium)、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等层间植物。更为重要的特征是这类湿地空间类型通常与城市形象关系密切。其边界或整体的视觉特征决定了城市给人的直观印象。如城市居民或外来游客来到东湖景区,看到的除了浩瀚的湖水,就是水岸上由池杉树林组成的平直单调的天际线。
3.2.2大型人工湿地的种植规划设计
营建色彩丰富的植物空间,改善城市形象。分为三个方面做好大型滨江滨湖的人工湿地种植规划设计。
(1)总体林相改造。此方面武汉大学珞珈山可以作为一个正面学习的案例。春天的珞珈山是由常绿的松树林和嫩黄色的栎树树丛组成的,远远望去是一大片深绿和草绿交错的色彩斑斓的山林,偶尔还可以看到山林中有少许白色的豆梨盛开。而秋季在常绿的松林映衬下,高大而鲜红的枫香树正染红山林。因此,笔者认为营建出色彩丰富,季相更为突出的整体植被外貌是改造大型城市湿地的第一步。
(2)优化植物空间,塑造各类怡人的空间类型,清除改造无意义的废空间。设计如地形微微起伏的林间阳光草地,树影稀疏斑驳的林下空间,层次丰富的观赏林带和隔离树丛,适合漫步观赏的水边湿地花园等等。但像汉口江滩滨水区那种垂柳树阵、东湖听涛草地上大面积的红枫林这类无意义而难以使用的废空间要清除和改造。因为在水边的垂柳树阵下,人无法进行游憩活动,垂柳树丛还会遮挡人们的视线,使江滩上的人们观赏不看开阔的江景。而大草地上成片的红枫林不仅生长不良,层次单调且缺乏景观参与性。
(3)改造滨水植物天际线。优美而富有变化的天际线是滨水空间令人愉悦的重要因素。武汉市在历史上沿湖大量种植单一的池杉林荫道和池杉树丛所形成的平直的天际线,随处可见,过于单调,也缺乏色彩变化。此方面值得借鉴的案例非常之多,最著名的当属英国著名的谢菲尔德公园(Sheffield Park)水岸(图1)。在水岸边可以通过移除部分尖塔形树冠的池杉,增加圆球形或卵形树冠并且也较为耐湿的秋色叶物种如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乌桕(Sapium sebiferum)、榔榆(Ulmus parvifolia)、桑树(Morus alba)等。而距离水岸较远的地方增加高大的常绿背景植物和色叶乔木。需要强调的是可以引入少量的园艺植物如金枝国槐(Sophora japonica 'Golden stem')、金叶皂荚(Gleditsia triachantos 'Sunburst')、金叶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Aurea')、金边女贞(Ligustrum lucidum)、蓝冰柏(Cupressus 'Blue ice')等等,但不宜再过多种植大量的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应大力种植本土的常绿乔木如冬青(Ilex purpure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山矾(Symplocos sumuntia)、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等等。
3.3尺度较小的城市湿地。
武汉市由于湖泊众多,小型湿地遍布城市各区,还有部分的人工水渠河道贯穿,因而有着较多与城市居民区紧密相依的小型湿地。利用这类小型湿地改造成各类水花园对改善城市水环境、净化水质和创造怡人城市空间都意义重大。由于此类小型湿地多数都紧邻城市步行系统,游人众多且主要以缓慢步行为主,所以需要滨水植物组合需要有较多的细节,因此建议设计出各类讲究植物高低和色彩组合,植物种类繁多的湿地花园。欧美国家各类色彩丰富的湿地花园(图2)是本类型设计的学习模范。在此方面,武汉植物园(图3、图4)和武汉各类已经设计完成的湿地公园如金银湖湿地、沙湖公园、光谷秀湖湿地(图5、图6)都已经做出了不少的成绩。以后需要遍及到更多的小型城市湿地和城市小型河道,如紫阳湖、东湖、汤逊湖、汉阳三环线水系、汉阳芳草系、六湖连通水系、武昌巡司河等等。
图1英国谢菲尔德公园海水景观图2美国芝加哥植物园滨水湿地植物景观
图3武汉植物园滨水湿地花园景观图4武汉植物园湿地公园
图5武汉光谷秀湖湿地花园景观图6武汉光谷秀湖湿地花园
2014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4结语
滨江滨湖城市的湿地种植规划设计研究是一项繁重而周期较长的工作,本文试图提出该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构想。笔者认为在进一步的深化研究中有几个环节必须做好充足的工作。首先是大量的现场调研,比如以武汉为例的研究应大量调研武汉市域各种类型的湿地现状,掌握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对湿地格局和物种构成做出分析和总结。然后是绘制大量的规划设计结构图,对各种类型湿地做出规划设计分析后,通过剖面和平面做出规划设计。再后是试验性的尝试,将规划设计成果尝试性的在一部分湿地中应用,并根据效果和使用情况对物种构成和高低色彩关系做出调整,形成最终的规划设计成果。最后是推广应用,将最终的滨水城市湿地种植规划设计形成理论性成果,便于全社会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 (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3] 孙儒泳,李博,诸葛阳,等.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 (英)Nick Robinson.The Planting Design handbook[M].London:Ashgate Pub Co,1992.
[5] (美)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6] (美)约翰・O・西蒙兹著.景观设计学[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8] (英)克里斯托弗・布里克尔编.世界园林植物与花卉百科全书[M].杨秋生,译.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2893.html城市设计调研范文8篇
相关文章:
结婚主持人台词10-26
icu护理论文范文10篇08-15
3分钟面试自我介绍08-02
销售自我激励的句子经典语录09-13
法律授权委托书08-02
白居易望月有感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1-12
读史记感悟200字09-18
桥的初二作文850字01-12
春节趣事作文100字11-14
初中初二作文800字:新的起点――初三08-26
中考哲理故事素材07-23
2024年北京一级建造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9月3日-8日08-06
班主任兵法之形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