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篇1
1掌握儿科学的理论知识,打下扎实的临床基础
要培养儿科的临床思维一定要有扎实的儿科理论为基础,儿科学课堂教学主要学习理论基础,而儿科的理论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解剖、生理、病理等都各有其特点,因此课堂教学是学习理论知识的关键。
1.1调动学生对儿科学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认真听课,所以都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制作优秀的课件进行教学,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在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图片或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授课内容生动起来。比如在讲述胎儿期时,插入胎儿成长的动画;讲述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貌特点时插人相关图片;讲述佝偻病时插入“0”形腿或“X”形腿的图片等,这样可以使学生认真听讲,而且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讲授的过程由平淡刻板的讲课变为精彩生动的演讲,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儿科学的兴趣。并及时指导学生作好课堂笔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2突出重点内容使学生易于掌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儿科教学的质量和深度的问题,目前如果要求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儿科学理论知识,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所以对教学内容的取舍要有重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把常见病、多发病作为重点。如新生儿疾病,可以把重点放在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条小儿疾病,可以把重点放在小儿肺炎、小儿腹泻、小儿贫血等。对于重点的教学内容还要善于总结,帮助学生记忆,掌握理论知识。如学习新生儿败血症后,可用“三少一低下”来总结;学习小儿腹泻引起的脱水时,可用“二干二凹一多一少”去概括。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容易掌握所学的重点内容。这样才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临床思维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1.3以课堂练习为手段,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儿科理论教学中,随堂进行练习,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多进行各种病例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加强教学互动,提高学生求知欲,通过分析简单的病例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是笔者常用的方法。一般每种常见疾病教学完成后都出一些课堂练习加深印象,或选1—2个病例分析,指导和锻炼学生分析病例的逻辑思维,并巩固和进一步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如小儿腹污,病例中一般会提供这些资料:腹泻的次数、量、性状,小便的情况,皮肤弹性,血钠浓度等等,在分析过程中,要根据资料找出哪些是最主要的症状、体征,以及异常的检查结果,分折出脱水的程度、脱水的性质,最后得出诊断;然后,再依据治疗原则给出正确的治疗方案。这样就能更好更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一种疾病诊疗的临床思维过程及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
2重视临床见习的带教,培养临床思维
临床见习的特点是基本理论和临床诊疗实践的紧密结合,所以儿科临床见习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在儿科学方面的临床思维的关键。见习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训练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2.1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充分发挥见习的作用 临床见习是学生接触临床的第一步,是儿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见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儿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见习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九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进一步巩固和体会儿科医学理论的实质问题。强化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中要多讲解、多示范、多纠正、勤考核,积极创造临床实践机会。让学生多接触患者,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阳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加强感性认识。实际带教时,首先应结合相应病例复习相关理论,并示范正确的检査手法,然后让学生向患儿家属详细询问病史,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尽量让学生多动手,相互间体会正确的检査方法。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简单书写病历及诊疗原则,然后对照病历,了解病人的实际诊疗经过,使学生从中知道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临床实践的应用能力。
2.2介绍典型病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在见习带教中,开展对学生的临床知识讲座,加深对临床思维的理解和实际应用。采用强化临床技能、病例分析、全科病例讨论等多种手段,激发了学生主动思维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每次见习都应组织各种形式病例讨论,选取一个病种的一组典型病例进行全面的分析,使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某种儿科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的病例,根据患儿的病情,首先从症状体征着手,根据“三高一低”的临床表现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病机制是什么?诊断依据有哪些?主要并发症会有哪些?再从鉴别诊断上分析多种疾病的特点,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从而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再结合实际的治疗过程分析病情变化,这样学生就可以系统地认识一种或多种疾病,而且能够比较牢固地掌握相应疾病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是指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的过程中,对疾病现象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所以,提高儿科学课堂教学效果,打好扎实的儿科理论是培养儿科学临床思维的基础;儿科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关键性阶段。
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篇2
在新疆医科大学自维吾尔医学院成立以来,我院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开创性地完成了《维医儿科学》本科教材的编写,为人才培养计划的正常实施奠定了基础,并由课堂教授来体现出高等医学院校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能够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地获得维吾尔医儿科学理论的内在实质。
《维医儿科学》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其范围广,内容多,初学者学习的难度较大。为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维医儿科学》的基本知 识、基本理论和应用基本技能,笔者谈谈我们的几点看法和所做的一些初步尝试。
一、制订教学计划,引入新进展
维医儿科学一般开设在大四下学期,学生刚刚结束了维医基础课程和部分维医临床课程的学习,已经有初步对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维医儿科学》前已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准,故要根据我校维吾尔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精心制订教学计划,主要阐述维医学最基本、最概括的观点,着眼于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疑点难点,加强章节之间的联系。如,在维医儿科学理论教学中,既要阐明气质学说、体液学说、器官学说、力学说等基本学说,又要重点介绍上述学说在支配器官疾病、被支配气管和被支配附属器官疾病等儿科常见病的病因、诊断、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运用。同时,要融进一些维吾尔医药研究的新动态,及时把维医新知识、新观念介绍给学生,充实教学内容。如哈木拉提·吾普尔等重点进行“哮喘维吾尔医体液分型及其免疫、内分泌紊乱”的研究,本研究按维吾尔医辩证分析,新疆哮喘患者易患异常黑胆质哮喘和异常黏液质哮喘,异常黑胆哮喘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容易罹患。研究发现,免疫功能紊乱、内源性皮质醇降低、感染因素等可能诱导集体形成异常黑胆质哮喘的一部分重要原因。又如,在讲到“同证异源”这一理论时,向学生介绍阿不都热依木·玉素甫等研究发现同一疾病可由不同异常体液所导致,即“同病异证”,但同一疾病在不同体液中的构成比有所差异;同样,一种异常体液可以导致不同的疾病,即“异病同证”,但一种异常体液导致各种疾病的概率也有所不同。这样一方面进一步讲授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扩展学生的科研与学习兴趣。
二、注重维医基础,突出儿科特点
维医儿科学是维医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研究儿科疾病机理和辩证论治规律的临床学科,是一门名老维医们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形成的诊疗疾病的经验总结,是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厚临床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反映儿科学的特点,还与维医基础理论有着密切关系,是专门从维医疾病机理和辩证论治规律来研究儿童生长发育、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授课中向学生介绍维医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时,融入名老维医经验,着重突出维医儿科学疾病诊断和维医辩证特点,重点讲述小儿特有病证在诊疗方面与成人的差异。如,维医认为小于12岁的小孩慎用成熟剂和清除剂,以增强自然力(生命力)和调节药为主进行治疗,使基础知识的把握为各种能力的提高打下重要基础。
三、创立“方药结合”,融会“维西医贯通”
维医学专业的教学一般均先进行维药的学习,然后再逐步深入地学习方剂。笔者根据维医儿科学课时少的学习特点,创立“方药结合”的教学方法,讲述儿科疾病治疗时把维药学与儿科学合为一体,结合疾病讲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让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维药学知识,另一方有足够的时间传授更多的知识点。如,在讲疾病时,先讲解疾病的病因、诊断、临床表现等,讲到治疗(药物治疗)时,结合疾病讲药(讲方)。如,讲哮喘时,具有调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系统,并将临床疗效肯定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讲到一起。体现维医诊治复杂性疾病或儿科疾病时,从维医辩证思维来论治各种疾病的特点。
四、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维医儿科学属于临床学科,理论教学需要直观性、形象性和实践性,而且我们所讲授的内容多,通过多媒体分别用文、声、图、像等形式表现出来,突破传统的黑板上诊病治病、枯燥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维医儿科学教学丰富多彩,加强教学实践并结合病例讨论的方法,师生讨论,教学相长。
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篇3
关键词:主题案例预习;带教模式;儿科护理;实习教学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儿科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加之患儿护理配合差、家属对护理技术要求高,对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儿科护士压力也不断增大[1,2]。在带教过程中如何培养实习护士独立护理能力,成为带教教师思考的课题。主题案例预习带教模式是指带教教师预先将相关知识以微信、QQ、邮件等形式发给实习生,让学生提前预习,然后由带教教师讲解相关内容,并选择相关典型案例进行精讲[3,4]。本研究对我校护理专业实习生采用主题案例预习带教模式,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校护理专业324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137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15人、女生122人,年龄16~18岁,平均年龄(17.5±0.2)岁。将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187名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其中男生15人、女生172人,年龄16~18岁,平均年龄(17.2±0.4)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讲解儿科护理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基本护理项目流程等护理规范,以及主要病症的临床表现、护理方法,带教时间为8周。1.2.2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主题案例预习,具体方法如下:(1)明确教学主题。带教教师事先统计实习生对于儿科护理的关注热点,结合自身特长确定主题,如护士基本礼仪、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等入科基本常识,以及如何评估患者病情,使用药物的方法、注意事项,心肺复苏、除颤等急救抢救技术,呼吸机、血压监测仪、心电监测仪、雾化吸入器等常用仪器使用方法。(2)提前预习。带教教师与实习生之间建立微信群或QQ群,提前一周将其所讲主题相关知识、操作视频、注意事项、问题等发给学生,并告知事先应特别注意的知识点,实习生提前熟悉并查阅相关文献。(3)病例讨论。带教教师将所讲案例资料整理归纳,以PPT方式呈现,重点提出相应疾病护理过程中的疑点、难点,由学生讨论提问,带教教师重点强化与主题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解答实习生提出的问题,分享自身见解与经验,最后总结。1.3评价方法(1)实习生对带教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包括自身素质(20分)、护理教学活动(30分)、业务教学能力(30分)、教学态度(20分)。调查表在教学结束后当场发放,问卷全部收回,有效回收率为100%。(2)学生成绩:包括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平时成绩,各占40%、40%、2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劳动纪律、学习积极性、职业道德、工作主动性,每项占25分,共100分。在教学结束后于第九周进行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包括呼吸囊、吸痰、插胃管等操作,由实习生随机抽一题完成,带教教师评分,单项技能最高100分,根据违反操作关键点的数量扣分。理论考核,试卷包括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及简答题,总分100分。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实习生对带教教师工作满意度评价两组学生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师自身素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在护理教学活动、业务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评分高,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2.2学生成绩比较表2显示,实验组学生各项考核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总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主题案例预习带教模式在教学大纲指导下,征集实习生建议,既符合学校教学要求,又结合学生所关注的儿科护理知识开展教学[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师自身素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护理教学活动、业务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方面,实验组评分较高。实验组总成绩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主题案例预习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平台预习即将学习的相关内容,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带着疑问上课,能主动与带教教师沟通并获得相应指导,进而提高平时成绩、技能考核及理论考核成绩,最终提高总成绩[5]。主题案例预习还促使带教教师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能力[6]。综上所述,主题案例预习带教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可以提高实习生的总成绩,行之有效。
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篇4
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护理专业工作个人报告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护理专业工作报告总结
众所周知,婴幼儿因其年龄小,不会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加上儿科平常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家属不易理解等原因,使得众多护士不愿意或根本不安心儿科护理工作。儿科护士真的这么难当吗?本人已在儿科工作了整整__年,根据经验所得,谈以下4点体会总结:
一、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
由于是儿科,液体量少而组数多,许多药计量难算;婴幼儿好动,液体渗漏多,工作量大而繁琐,往往是这边刚加药,那边又肿了,不滴了,到处都在喊你,且又是一样的着急……往往从上班忙到下班,一刻钟也没停过,甚至到下班时所有护理记录都没来得及写。久而久之,容易使护士产生厌倦、不满情绪,觉得儿科护士太累了,跑断了腿,有时还要受家属的气。如果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就会产生消极应付的想法,觉得工作永远也没可能干完、干好,只要当班时没出问题就算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护士首先必须要有热爱儿童护理事业的思想,要有坚定的敬业和献身精神,坚信自己所做的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因为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而热爱,关心儿童是热爱祖国的表现,要一切都以患儿为中心,处处为患儿着想。只要从内心热爱儿童护理事业,才不会因工作繁琐而厌倦;才能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才能有利于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才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二、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
许多护士不愿在儿科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家属难缠,易受气,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是“小宝贝”、“小皇帝”,一但生病,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一大群人前呼后拥,就怕宝贝遭罪。一针没扎到血管,就骂你,认为你是在练手艺,不负责任,不当一回事,把你气得难受、憋闷,还不能发火,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要保持平和心态,多从患儿父母角度来看待,考虑他们,理解他们的心情,要采取宽容与忍耐的态度,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嘛!其次,要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要多说“对不起”,使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
三、勤学苦练,有过硬的穿刺技术
我认为,这一点是特别重要,有了这一点,上面的第二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儿科,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一针见血”在儿科更显突出,尤为重要,因为患儿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打在儿身上,痛在爸妈心上嘛!而许多护患纠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要勤学苦练,多总结多摸索,“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这里得以体现。只要我们肯下苦工夫,多学多看多练,头皮穿刺也是容易一次成功的,而能做到“一针见血”在儿科干护理工作也容易多了,轻松多了。
四、努力学习,能及时、准确观察病情并发现病情变化
前面已讲了由于是儿科,许多患儿是有口难言,一切的病情都有待于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勤于、善于观察,才能及时地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使病儿能转危为安,从而有利于治疗和护理。而要做到善于观察,就要求护士必须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患儿的疾病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减少不必要的疏忽。因此护士在工作的同时必须不断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患儿服务。综上所述,要把儿科的护理工作做好,护士必须要有热爱儿童护理事业的思想,能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和善于观察病情变化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护士。
护理专业工作报告总结
在日常工作中,启动护士感悟工作责任,倡导有意注意调控负面情绪及工作压力等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培养和影响护士对安全护理的信念和态度,以促使安全护理行为的养成,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护理安全文化安全问题虽然不是医院工作中心,但它却影响工作中心.医疗差错、事故不但造成患者及家属的重大损失,而且使医院在社会上信誉下降,患者的安全感丧失,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与患者交流接触的机会最多,加之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及操作重复性,因而发生护理差错的机会多.如何营造护理安全氛围,尽量不出、少出护理差错,一直是困扰护理管理者的重要问题。
1 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停留在打针、发药、铺床等护理操作,尽快把自己职责内的事做完,尽早
坐下休息或下班.
(2)年轻的护士来科时间不长,对专科操作程序或专科知识不熟.
(3)护理人员缺乏,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不断增加.
2 对策
(1)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首先使每一位护士明确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珍视重任,尊重人的健康权力和尊严是护士的天职,对护士而言在所实施的全部护理技术操作中,优先考虑的应是患者的安全,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使每个护士能启动自我意识,感悟工作责任和义务,从身边最熟悉的事入手,意识到自己的角色重关人命,从而营造一个强烈的护理职业安全氛围.
(2)树立视质量为生命的概念,确保护理安全建立护理质量监护本,结合护士长每天至少四下病房查房,每周按护理质量进行有计划全面检查,每周、每日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及时个人反馈、及时修整,对于思想松懈、明知故犯的护士绝不宽容.如一名护士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未戴口罩,被发现,当即给予严肃处理,扣发奖金,并在科务会上进行检查,使每一位护士明确制度不违反,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谨慎细微,为患者提供安全保证.
(3 )鼓励护士间的团队协作,唤起有意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护士在工作时必须在有意注意的状态下工作,才能保证聚精会神完成护理工作任务,但有意注意时间久了,会使人疲劳,出现“视而不见,见而不知然”的现象,造成差错事故.因此,鼓励和培养护士间团结协作精神,倡导在繁忙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成立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将护理检查分为护理文件、消毒隔离、基础护理及环境管理、药品管理四大内容,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及口头总结汇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除差错其结果不与月终考核和奖金挂钩.
(4)倡导人文关怀,尽量减轻护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压抑的工作环境里,会使这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抑,会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准确.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保有充分了解护士的气质和性格特点,合理安排人力,用人之长,调动护士积极性,发挥个人潜能,使每个护士在科室里工作感受到快乐.如把“你辛苦了”、“谢谢”、“你做的好”、“继续努力”等鼓励和安慰的话挂在嘴边,善于发现并肯定护士的优点,不足之处以个别提醒为主,少用当众批评,尽量保护护士的自尊心,经常征求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对好的建议予以采用,并在例会上表扬,使护士责任心、归属感、工作积极性及意识增强,关心护士业务生活爱好,尽量在不违背原则情况下,对护士合理要求给予满足.如周游、休假、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团结友好的工作氛围,减轻压力及负面情绪,使差错事故发生减少.
(5)结合本科专业特点,有计划组织本科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职业素质,才能确保护理安全的共识 1~6个月,护士要求熟悉本科室规章制度,各班职责及操作流程,专科护理常规,对操作的掌握从掌握到熟练,做到规范、快捷、书写护理病历,培养敏锐观察病情的能力以及重危患者的抢救和应急能力.6个月~2年的护士要求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熟悉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抢救程序,心电监护系统的应用等.2年以上的护士,要求能识别心内科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并安排相应的护理查房,进行专科知识强化、学习,并鼓励护士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另鼓励护士利用自修大专或本科学习,并在班次上给予适当照顾,使护理质量及护士理论水平提高,树立“有为才能有位”.
3 效果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使每位护士提高意识,使差错降低.今年上半年无严重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一般差错,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的差错只有1起,护士工作氛围轻松,负面情绪减少.
护理专业工作报告总结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20____年的工作也将接近尾声。回顾一年来的工作,紧张中伴随着充实,忙碌中伴随着坚强,团结中伴随喜悦。在院领导、科领导的正解带领下,在同志们的互相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20____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思想道德方面
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科室,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涵养,完善自己的政治基础。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专科理论知识学习,认真学习做好笔记,为工作服务病情观察提供理论指导。
二、临床工作方面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年轻的儿科护士,无时无刻都在高标准、严要求自己,虚心向他人请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能力,提高专科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岗位职责和护理理念。一年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尊敬服从,对同事团结爱护,对患儿呵护倍加,并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科室指派的各项特护任务,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认可。始终铭记‘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任何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无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严格执行学生带教,全力配合科室带教任务。
三、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
(1)提高护理技术,争取做到‘一针见血’,减轻患儿痛苦;
(2)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全力配合抢救工作;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工作中不慌不忙,井然有序;
(4)认真学习专科知识,为专科工作提供理念依据。
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篇5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新生儿科临床护理;护理实习生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11-02
目标教学法是以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以层层分解,环环相扣的教学目标为主线的一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1]。新生儿科是一个专科性极强的科室,患儿具有易感染、病情变化快、不能言语表达、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等特点。护理实习生对新生儿疾病知识及护理掌握难度大。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对新生儿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自2008年起,本科改变以往带教的随意性,应用目标带教法,让护生入科实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观察组为2008年7月~2011年6月我科实习的护生100名,其中女性94名,男性6名,年龄18~22岁,将10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50名与观察组50名,两组护生的性别、年龄和入科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带教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目标教学法带教管理,将教学任务分为制定目标和计划、实施目标和计划、考核评价三个部分来完成。
1.2.1制定目标和计划。制定新生儿科临床护理教学目标
①基本知识教学目标:了解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基本医学知识,包括疾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原则。熟悉新生儿常见病病儿的护理评估、护理目标、护理评价及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病儿的抢救原则。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出院健康指导。②急救及专科技能培训:掌握危重新生儿的抢救预案和抢救药物的使用,如气管插管、气管内用药、心肺复苏、洗胃等,呼吸机治疗病儿的基础护理,危重新生儿危险因素的识别和防范措施,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管理及护理,动脉穿刺、股静脉穿刺的应用,具有实施新生儿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的能力。
1.2.2实施目标和计划。在学生入科前召开儿科带教老师会议,根据教学大纲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新生儿临床护理教学培训表,公布每一阶段的教学计划目标,按照计划目标进行带教;由新生儿科总带教脱产教学,以“一带多”形式或安排给主管护士带教,本阶段教学工作完成后,由总带教老师对本阶段带教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共分两个阶段进行。①新生儿科基本知识教学:由带教老师带领护生熟悉新生儿病区的环境,要求护生熟悉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基础护理技术,了解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要点、病情观察等,熟悉了解新生儿科的常用药物、常用仪器及急救仪器的操作方法等等。②强化和提高阶段:在带教老师或主管护师的指导下,每位护生分管2-3个新生儿患者,按照新生儿护理流程对新生患儿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完成患儿的护理操作。安排教学查房,由总带教老师主持查房及安排老师小讲座,对临床实习中所遇到问题与解决方法及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估。
1.2.3考核评价。护生实习结束后,进行一次新生儿科理论知识、护理操作的考核,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自行制定,以百分制计算。同时设计新生儿科护理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
1.2.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采用t检验比较;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见表l。
2.2 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由带教老师向护生发放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6.0%、74.0%(χ2=9.49,P< 0.01)。
3 讨论
目标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要求学生为达到目标而学,教师为帮助学生达到目标而教的一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在确立教学目标后,围绕目标实施教学,并根据目标评价教学效果的教学过程[2]。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生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对老师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目标教学法在培养护理人才方面是成功有效的。
目标教学法让护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具有主动性,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和惰性,同时通过对学生的各方面评估,使带教老师对学生的需求和不足都更好地了解,能更好的指导学生,注重护生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使护生从传统的被压抑、被忽略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传统的带教模式,是在“以导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的灌输式教育,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更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老师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老师带教目标不明确,学生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不高,学习效果差。
目标教学让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制定学习目标计划,有利于完成教学大纲应用,改变了盲目带教的现象[4],使护生入科后能很快把握该专业的重点与难点,根据指定的目标查阅书籍资料,带着问题进行临床实践,能够更好的掌握护理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目标教学使护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有利于培养他们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标教学法改变传统的权威化的教师角色模式,强调人性化的教学管理[5],使护生在较短的实习周期,很快的熟悉工作环境和流程,为以后的实习打好良好的基础。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和护生共同参加护理查房和医疗教学查房,加强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的培养了护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6],使教与学得到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
总之,随着医学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护理人才的培养很关键,目标教学法能更好的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方慧麟,薛小玲.护理目标教学临床实习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20-21.
[2] 俞群亚,王蓓.目标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lO,25(8):717-718.
[3] 金吉平.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杂志,2008,25(8):37-38.
[4] 王海芳,孙志敏,钮美娥.目标带教法在护理后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0):787-788.
[5] 罗泽玲,杜春萍,周珏.护理临床教学中教师角色模式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40-41.
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作为首要任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绪论”是课程的第一次课,一节或两节好的绪论课可以直接激发护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绪论”并不是可有可无、可讲可不讲的。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绪论”的教学,在“绪论”教学中,认真查阅资料,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抓住护生对新课程的好奇心理,结合一些大家的生活经验,生动客观地将儿科护理学的特点及其与其他护理学科的不同之处展现给护生,激发护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让学生明白虽然各系统疾病可能在其他护理学科中也有讲到,但《儿科护理学》的有关内容绝不是其他护理学科的重复,小儿绝不是成人等比例的缩影。比如,在讲解儿科特点前,教师提问:“为什么刚出生的新生儿不能和大家一起上桌子上吃饭?大家现在在安静的情况下,有没有心率超过100次/分的,如果一个小孩出现这种情况正常吗?”。通过这样的设疑,引发踊跃讨论,从而激发护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儿科护理学涉及的内容非常繁杂,教师的授课技巧和护生的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密切,所以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在实际案例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3]。例如,在讲解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时,给出2个问题,“2个月婴儿,血红蛋白100g/L,正常吗?”;“1岁男孩,白细胞10×109,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正常吗?”。针对这2个问题,教师继续解释:“有些人说正常,有些人说不正常,有些人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化验单上有参考值,并且用箭头向上或向下来表示异常情况。但我要告诉大家,化验单上的参考值适用于成人,但对小孩是无效的。那么这两个小孩到底正常吗?”。通过这样的悬念,引导护生积极思考,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2.传授方法,指导记忆。儿科护理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而琐碎,难以记忆。护生经常反映,儿科护理学的知识点记不住,即使用心记住了,很快也就忘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传授一些记忆的方法,引导护生灵活记忆一些知识点。比如,一岁以内小儿接种计划免疫程序可记为“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又如,大运动发育记忆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其中的数字均指的是月份。这样护生不仅能够很快记住,并且不易忘记或记错。
3.与日常生活联系。儿科护理学学是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身心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小儿。所以,有些内容与护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在讲课时能与护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更易引起护生的关注,产生好奇心,极大地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老百姓俗称“感冒”,这个疾病几乎每个人都患过,那么“感冒”时会出现哪些临床表现?大家一般采取什么措施来治疗和护理?在护生简短的发言之后,接着提问,那么小儿患“感冒”时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其与成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为什么?如此,不仅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护生多动脑、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课堂习题和小结。课堂习题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用时不长但可以较好地反映护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每讲完一部分或讲完一堂课之后要有总结,帮助护生回顾所讲内容的重难点,理清讲课内容的脉络。
5.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视听感受,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护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量,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透,同时节约了大量板书和擦黑板的时间。
三、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护生在扎实的掌握儿科护理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能熟练地进行儿科护理的护理操作。我校护理系是在2006年从老校区搬家到新校区的,这样儿科护理实验没有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的问题也随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为实验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我们编写了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精选实验内容,并且依托我校为一个综合性大学,学校本身有自己的幼儿园和校医院的优势,安排护生到这些场所进行护理实践。
四、改进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考试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和考核。为使课程成绩能较全面反映护生的综合素质,护生期末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出勤、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同时,考试内容应紧扣时代脉搏,顺应现在护理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护生参加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比如,在选择题上,减少概念记忆性的A1型题的题量,以注重应用的A2、A3/A4型题为主。在大题方面,增加病例分析题,从而考核护生综合理论结合实际、灵活用于知识的能力。
总之,要提高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抓住儿科护理学的特点,合理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护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篇7
目的探析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40名)与参照组(40名)。参照组采用单纯讲授法进行教学,研究组则运用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比两组儿科护理教学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儿科护理单元测试(92.50%)与期末测试成绩(90.00%)优良人数均高于参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部分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够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调动其学习兴趣,提升其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案例教学法可提升儿科护理教学质量,对儿科护理教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儿科;护理教学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教学,并组织学生开展具有目的性地讨论,通过适度指导,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1]。该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拟真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性,进而有效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儿科护理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护理教学方式以灌注式教学为主,主要通过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然而因内容繁杂,加之学生时间有限,多数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最终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2],对此学生常感到束手无策。为了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尽快解决专业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类问题,尽早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克服课堂教学的缺陷,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展开教学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的效果展开探究,现报告如下。
二案例教学法的流程
(一)收集案例教学资料
结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相关标准以及学生的专业展开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资料收集工作。资料收集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网络查阅,二是图书馆文献查找,三是教师结合临床工作自主设计教学案例,三是收集真实临床案例。
(二)案例选取及设计
教师结合案例的特点与要求,将收集到的教学资料实施归类,把与教学内容关联性较强的案例展开进一步编写。案例涉及的知识面应与教学大纲紧密相连,突出重点且均为典型案例,案例内容应精简,可充分体现教师的授课目的。同时应立足于案例的部分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设计,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例如结合儿科护理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对婴幼儿肾病综合征、小儿惊厥、小儿肺炎、腹泻等设计案例。由案例引出的问题应确保难度适中,并使学生通过推理能与教学的重难点联系起来,使问题与教学目标吻合,保证案例具备导向性,学生在学习案例内容时能够触类旁通,一方面能够获取准确的新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体悟科学的护理方法。
(三)案例应用过程
(1)课前设置问题。在即将上新课时,教师将案例资料进行发放,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带着疑问利用网络或图书馆资源查找有关资料。(2)课堂的使用。案例教学是一项教与学的双边动态活动,教学的成功与否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及其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精心地设计。从而创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导入案例。教师应准确把握由某个案例的讲解所应实现的目标,结合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选取导入案例的最佳时机。对案例的难点与问题进行重点、详细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积极地投身到课堂互动之中。在案例导入环节,教师应对案例的前言、情景再现、理论讲解、案例讨论与教师总结的时间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并根据所讨论的知识的难度来确定每个环节的时间,以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与思考,防止产生时间分配欠合理的现象。其次,进行案例讨论。此环节可使用的讨论形式包括讨论交流、演讲陈述等,从而使学生互相交流,各抒己见。在讨论开始之前,教师可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之后采用代表发言的形式让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同学进行主题发言,其余同学可进行补充,各组开展讨论。再次,教师对案例进行点评。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包括评委、讲解员、主持人等,从而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引,把握问题的走向,调动课堂讨论的氛围,把控讨论进程。对于学生的发言及经过激烈讨论所产生的观点进行合理地评价,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由案例学习把握理论知识。最后,总结案例。经过课前准备阶段的资料收集,课堂上的讨论,学生收获颇丰,包括理论、实践知识以及个人的一些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结合讨论结果以及理论知识,采用实验报告的形式完成案例小结。从而使学生将感性知识升华至理性知识,最终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对象
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3级四年制护理专业的80名学生,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0名。两组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两组学生在学科成绩以及学习能力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二)方法
参照组运用讲授法进行儿科护理教学,教师结合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逐一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课堂结束后则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析等。研究组应用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师于课前两天将案例告知学生,让学生查阅与收集相关资料,大致流程为导入案例、授课精讲、讨论案例、分析点评、案例总结。例如针对小儿血液系统疾病,教师可于课前设计以下案例。一名八个月大的患儿,属于早产儿,自出生后便进行母乳喂养,但因面色苍白持续了四个月前来院就诊,让学生对患儿面色苍白的原因进行思考。采用问题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对贫血的临床表现及其分类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对不同的贫血类型的区别与共同点进行讨论。接着转到课前导入的案例上,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相关的结论,包括医疗诊断、治疗方法、护理诊断及措施等。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主要涉及讨论及发言情况、案例分析情况等,同时对案例进行引申,将其与理论相结合,进而总结出重点内容,学生于课后撰写实验报告,进行总结。
四结果
1.于课后一周组织两组学生进行单元测试,两组所用测试卷相同,包含选择、填空、简答等题型,将成绩划分为优良与差两个等级。如表1所示。2.由表2可知,研究组的期末成绩优于参照组,且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3.对研究组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其中90%以上的同学认为该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其学习兴趣,强化其对理论的理解,优化教学氛围,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结语
作为一种参与式的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对于渴望尽早接触临床的医学生而言,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能够给予每位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将以往乏味的问题以一种更愉悦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探索知识的过程,提升其学习兴趣。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其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3]。一方面,案例教学法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临床医护人员实际工作中的思维模式,使其在模拟的氛围中进行深入分析,为今后的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案例讨论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其能够在主动积极的思考与发言中提升自身的表达水平与综合分析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在查阅文献或资料的过程中,能够使其理论知识得以拓展[4],使其能够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同时能够提升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驾驭能力。可见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香菊.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4(15):38-39.
[2]胡丽娅,叶淑芳,林海芳等.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5,14(02):171-172.
[3]洪少华,李阳.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01):7-11.
[4]刘亚.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4):159-160.
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篇8
在此,我们就对本教材在理论基础、学术发 展方面的认识和受到的启发作一叙述,与同道 交流,以进一步促进中医儿科学的教材建设和 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共 同为中医儿科学以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努 力。
1 突出中医传统特色,中医理论基础坚实
教书育人,知识传承,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发挥独立思考的能 力,增长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的本领。为此,打 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至关重要。在我们的本科教 育中,重视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已成为明 确的目标。本教材围绕这一目标和要求,十分 重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全面系 统、详实准确地介绍了中医儿科学基本理论,即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依据,以中医儿科学‘五脏证 治”体系为中心;以外感、乳食、情志、脏腑虚实 等论述小儿疾病的病因病机;四诊合参以望为 主诊查小儿疾病;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审证 求因论疾治病;用四气五味、脏腑归经、制方选 药、内治外治处理各类儿科疾病。充分体现中 医思维方法,运用我国传统的诊治手段处理儿 科疾病,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医儿科学理论 及防病治病方法的能力。
例如:教材介绍小儿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即吴鞠通言: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概括地说明了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 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曾健全。 脏腑柔弱,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 能力都较低。小儿的脏腑娇嫩,虽是指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但其中又以肺、脾、 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因此,相对于小儿的生长 发育需求,经常会出现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 常虚的特点。形气未充,又常常表现为五脏六 腑的功能状况不够稳定、未曾完善。如肺主气, 司呼吸,肺气未充,表现为呼吸不匀、息数较促, 容易感冒、咳喘;脾主运化,脾气未充,运化未 健,表现为食宜细软,饮食不知自节,易患积滞、 厌食、吐泻;肾藏精,主水,司二便,肾气未充,表 现为婴幼儿二便不能自控或自控能力较弱,且 青春期前女孩无月事、男孩无“精气溢泻”。同 样,心、肝二脏也未曾充盛,功能未健。心主神 明、血脉,小儿心气未充,表现为脉数易乱、易发 惊悸。肝主疏泄、主风,小儿肝气未充,经筋刚 柔未济,表现为好动,易发惊惕、抽风。小儿生 理的另一特点是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即《颅囟 经》所谓“纯阳”学说。“纯”指小儿先天所禀的 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 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生机勃勃。 都是对传统中医儿科理论的准确阐释。
再如分析小儿疾病的病因特点为外感、乳 食、先天、情志因素。诊法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 参,但因小儿不能正确表述病情,故四诊之中, 尤重望诊,望其神色、形态、苗窍、斑疹、二便、指 纹等,结合听声音、嗅气味、察二便、问病情、按 切诊等等。在处治疾病的方法上更是以整体观 点为指导,充分运用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的方 法,对于各系统疾病普遍运用脏腑辨证、八纲辨 证等辨证方法辨证论治。如肺系疾病之咳嗽、 哮喘、肺炎喘嗽等,脾系疾病之呕吐、腹痛、厌 食、积滞、疳证等,心肝病证之汗证、夜啼、注意 力缺陷多动症等,肾系疾病之尿频、遗尿、五迟、 五软等。对于以感受外邪为主要病因的外感性 疾病如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猩红热、乙 脑等则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和八纲、脏腑辨证相 结合辨证论治。在治疗中运用内治、外治或内 外并治的方法,介绍了经过历代医家证明确有 疗效的治法方剂,尤其是大量采用了张仲景、钱 乙、吴鞠通的经典名方,又荟萃当代医家的临床 。
2 继承传统中医儿科学理论,创新认识优势病种
本教材始终坚持继承传统中医儿科学理 论,论生理特点之“稚阴稚阳”学说和“纯阳”学 说,论生长发育之“变蒸学说”等;诊断之察指 纹、面部五色主病等;辨证之八纲辨证、脏腑辨 证等;治疗上除内治法外,擅长应用对小儿确有 疗效的熏洗法、擦拭法、热褽法、灌肠法、推拿、 针灸、拔罐法等外治疗法。通过教学,使同学们 充分认识和掌握中医儿科学基本理论和临床认 识与处理儿科疾病的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指 导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本教材较之以前的 教材,对有争议的一些传统理论进行了科学的 认识和甄别;对一些古代有病名而论述较少的疾病及随着时代变迁而新发生的疾病,在临床 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和 总结,形成理法方药较全面的创新认识,丰富到 教学之中,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又对应 用中医基本理论创新认识临床疾患做出了示 范。
例如,对于变蒸学说的论述。由于各家对 变蒸的认识历来不尽统一,造成学术论争不断。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小儿药证直诀》“脏腑 变生次第说”的理角解这里的脏腑当然不能简单 化地理解为解剖学脏器,而应从“藏象”学说去 认识;二是变蒸时到底有没有发热等症状。本 教材结合小儿生长发育特点和国外研究(如盖 泽尔氏的枢纽龄学说)佐证,认为变蒸是我国古 代医家在实际观察儿童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 上,运用数量极化思路加以归纳总结,进而提出 的一种婴幼儿生长发育呈周期性显著变化规律 的学说。认为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是 基本正确的,应予肯定。它还可以为我们今天 开展科研提供借鉴,如通过对现代中国儿童的 实际观察总结,编制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婴 幼儿智能发育评估系统,用于大规模筛选检查, 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服务。同时,以现代中国 正常婴幼儿智能发育水平与古籍中记载的当时 婴幼儿智能发育水平比较,还可以就我们这个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与其他教材相比,本教材的一大特色是在 现代科研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增添了对不少新 病种的中医药认识和处理方法。如新写入了中医治疗具有特色和确切疗效的病种 胎怯。
胎怯,指初生胎禀怯弱之证。本病为新生儿常 见病证之一,现代关于本病的中医研究报道鲜 见。胎怯总因先天未充而患,因而初生便见形 体瘦小,肌肉瘠薄,面无精光,身无血色,目无神 彩,啼哭无力,吮乳口软,毛发黄少等一系列虚 弱证象。认为本病成因总是由于父精不足,或 母体气血供养不充,胎儿在宫内所受滋育不及 所致。病属先天禀赋不足,五脏皆虚,而关键在 于肾脾两虚,治疗以补肾培元为基本法则,提出 用调元散、补肾地黄丸作为常用治疗方剂。开 创了现代胎怯辨证论治方法的先河。
又如对新时期产生或有新认识的中医优势 疾病的增补论述。如厌食、反复呼吸道感染、营 养性缺铁性贫血、多发性抽搐症、手足口病、性 早熟等,从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到理法方 药的全面阐述,突出了中医药的临床特色。引 用现代研究成果论厌食,提出病因一为饮食不 节,喂养不当;二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三为多 病久病,伤害脾胃;四为暑湿熏蒸,脾阳失展;五 为环境变化,思虑伤脾。主要病机为脾运失健。 辨证分脾失健运、脾胃气虚和脾胃阴虚三证,常 用不换金正气散、异功散、养胃增液汤分别加减 变化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在一段时间内反 复出现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 道感染。常见病因为禀赋不足,体质柔弱;喂养 不当,调护失宜;少见风日不耐风寒;用药不 当,损伤正气;正虚邪伏,遇感乃发。主要病机 为脏腑娇嫩,肌肤薄弱,藩篱疏松,卫外不固,邪 从外受,脏腑失调。分营卫失和邪毒留恋、脾肺 两虚气血不足及肾虚骨弱精血失充三种主要证 候辨证论治,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玉屏风散、 补肾地黄丸加减治疗等。这些都是使本课程教 学与时俱进、贴近现代临床的教学内容的充实。
3启迪学习思路和方法,促进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发展
在以教材为主结合教师讲授的教学过程 中,通过以上理论知识、辨证论治方法和现代科 研成果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训中医思维方式,启发对 中医儿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增强探求新知, 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掌握基本理论的 基础上,密切联系儿科临床实际,分析思考,探 讨研究,不断丰富认识,拓展应用,对于学生将 来更快地适应临床需要,并可能成为创新型研 究人才建立良好的基础。
以小儿营养缺乏性疾病为例,教材体现了 中西医临床思路的不同。西医学采取“缺什么 补什么”的思路指导临床治疗,如缺铁性贫血补 铁、佝偻病补维生素D和钙、厌食症补锌等,但这只能解决摄入不足者的问题,而对于吸收障 碍、利用不良等因素造成者则无效。中医药治 疗强调调脾助运,不仅不少中药中含有一定量 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增加了摄入量,更重要的是 中药的运脾作用促进了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 吸收和利用。这样的介绍对于启迪学生的中医 思维和临床治疗思路无疑是生动有力的,对于 激励他们将来立志研究和发展中医也是十分有 效的。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2941.html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范文8篇
相关文章:
热烈欢迎横幅标语12-23
秋游横幅标语10-19
简短的小情书10-21
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10-23
老干部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10-05
人才市场招聘单位介绍信09-21
仓库管理个人简历08-31
最新交通安全教育主题心得08-16
点点滴滴都是爱作文09-28
五年级优秀作文07-23
记承天寺夜游扩写作文600字07-23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什么10-29
2024年河北张家口经济师报名时间:8月27日-9月5日08-23
小班腊八蒜科学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