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的风险篇1
【关键词】临床内科;风险管理;护理
1临床内科护理风险简述
就当前临床内科的发展实况来看,护理人员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职业风险和患者伤害风险。所谓职业风险,其实就是护理人员在日常从业中所从事的职业活动中包含的风险,比如说在给患者抽血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直接接触,容易出现感染的风险,这是护理人员在操作中的职业风险。而对患者的伤害风险则会对护理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比如说由于患者的工作经验不到位等方面所产生的失误,会对患者以及护理职业产生必然影响。
2探究临床内科护理风险的预防措施
护理风险要防患于未然,制止于始发之处。在临床内科的护理风险防治工作中,首先要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的制度进行严格遵守,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尤其是对于呼吸科来说,要想对临床风险进行有效防治,必须要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对一些新型的设备和仪器强化操作和学习意识;其次,在风险的预防中,还应该强化监督意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坚持无菌操作,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无菌操作,对操作标准严格遵守。除此之外,要建立起临床内科风险管理的机制,一方面完善制度,另一方面要落实发展,在完善内科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强化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一些新型仪器的使用进行培训,对一些新型的业务知识进行完善和教学,确保护理人员在思维和技能上都能实现与时俱进。为做好风险管理的防治工作,还需要及时对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对技术操作、日常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时进行剖析和解决,避免再次出现风险。综上所述,临床内科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势在必行的,它不仅会带动临床内科的发展,而且会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度。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从多个方面来深化素养、带动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形成具体的监督模式,以监督推动发展,以管理预防风险,真正完善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临床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持久性工作,既需要内科科室强化管理,同样也需要护理人员加强自己的临床护理能力与素质,从根本上规避风险,实现优质人文化护理。
参考文献
[1]黄春梅.临床护理的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3.
[2]林爱敏.临终关怀护理的发展与伦理困境[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05.
[3]宫玲.护理伦理的教育思考[J].吉林农业,2010,12.
[4]曾静.护理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1,16.
护理专业的风险篇2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工作;安全风险;防范对策;分析研究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由于专业性较强,患者出现各种风险的几率较多,因此对产科护士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急能力等要求都会相对提高。尤其是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安全问题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妇产科中由于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使得妇产科风险居高不下。加上近些年疾患关系较为紧张,妇产科已经沉稳给医患纠纷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水平,才能保证避免出现意外。
1现阶段我国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分析
1.1妇产科患者及其家属本身意识存在问题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当前妇产科在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孕妇在进行分娩以及运气护理过程中会存在各种风险。但是在传统观念上认为,妇女分娩就是一种正常的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重视。这种病患家属本身意识的不足是造成意外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风险防范意识,不能积极配合治疗,这就是的各项风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1.2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护理工作由于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因此对责任心的要求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在对产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有较好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求较强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强化各种操作技能,实现护理工作效果的提高。同时在进行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一些护理人员存在擅离职守的情况。因此医院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保证将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
1.3同患者缺乏及时沟通,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在进行夫产科护理过程中,护士是同患者相处的时间较长,产生的交集也较多。一些护理人员由于同患者缺乏共同,同时服务态度较为冷漠。使得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同时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沟通,医护人员无法了解到病人感受,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无法确定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造成在治疗效果大大降低。
2降低妇产科护理中存在风险的相关对策
2.1加强宣传,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风险意识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风险告知。将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让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一些护理知识的宣讲,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一定的风险意识,强化对护理工作的重视。同时护理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在危险到来之前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范,避免发生较为严重的意外情况。
2.2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一方面,要加强有人员的理论学习。由于护理工作专业性较强,因此必须有足够的理论支撑才能实现护理效果的提高。因此要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能够妥善处理,避免意外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首先,通过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院的相关制度和要求,在制度上实现对医护人员的约束,实现对护理风险的防范。其次要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从思想上提升保证对护理风险的防范。
2.3强化医患沟通,创造和谐医患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医患关系始终处于相对紧张的态势。这种紧张的状态一方面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同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工作。了解病人病情的发展情况,同时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告知家属。在进行沟通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可以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使得患者在对自身病情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消除心理压力,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2.4强化监督,保证妇产科护理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良好的监督机制时保证措施得到落实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进行夫产科护理过程中,医院必须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护理过程中的各个缓解能够进行有效监督。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和隐患,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消除。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对于存在问题的科室和相关人员要进行一定的处罚,对于表现良好的科室和人员要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风险问题的解决。
3结论
护理专业的风险篇3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护理安全;安全防范措施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危害严重。患者病情多变,病死率高,护理管理的风险较大,且容易引发护理纠纷。如何有效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对提高护理质量及疗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和减少相关医疗事故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本院近4年来17例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安全防范措施。
1 护理管理中风险事件资料统计
本研究共收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发生的17例护理风险事件,其中安全性事件3例,包括坠床2例,跌倒1例;差错性事件4例,包括换错液体1例,摆错药1例,标本送检错误2例;其它均为沟通问题,共10例。
2 护理管理中风险事件原因分析
心内科护理管理风险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①患者及家属因素:心血管疾病起病急、病情瞬间变化,潜在危险性强、易出现猝死等意外事件,且多数心内科患者均为老年人,属于高风险群体,身体条件差,急危重患者多、常伴有高血压、脑血栓、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等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护理风险的出现。当病人发生意外时,患者家属常常认为是治疗有误,容易引发纠纷的风险[1-2]。②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包括职业素养、专业业务素质、专业技能、责任心等,均构成护理风险因素[2]。在护理工作中,部分护士工作缺乏主动性、业务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应急处理能力,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与相应的法律知识。③药物和医疗器械因素:药物和医疗器械是构成护理风险事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是药物及器械本身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来自于对于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不正当使用,很多心内科药品使用都有不同的特殊要求。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展,对新的医疗器械、药物的利用,对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成为潜在的护理风险[2]。④护理记录:护理文件是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医疗或护理过程中的诊疗记录,也是纠纷中最有力证据,部分护士记录不全面、不及时、在需要时往往举证失利[2-5]。⑤护理管理制度及机制因素:缺乏有效的、严格的护理管理风险控制机制及措施,也是造成护理管理风险的因素。在护理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严,大降低了护理风险的监督及防预功能。另外一些低年资的护士自觉性差,责任心不强,也增加了护理风险的发生[2]。
3 护理管理中安全防范措施
3.1 护理人员方面
3.1.1 提高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增强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进行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教育,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规范工作流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强化护理人员法制观念,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1.2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医院医德医风教育的核心,护理工作的主要致力于患者服务,关系到千百万人健康及幸福,它充分体现着护理人员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道德意识、道德修养、道德情操的培养,使护理人员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6]。
3.1.3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业务素质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培训,每月一次专业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技术考核、院内交流学习、推荐院外进修、同时举办学术论文交流等,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整体业务素质。
3.1.4 加强护患沟通 更新服务理念,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
3.2 安全管理方面
3.2.1 加强器械及药物安全管理 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相关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不同药物的作用、禁忌症,新药使用前要先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于药物的用法、剂量、时间准确无误,保证安全用药。
3.2.2 加强病房安全管理 每日早晨检查病房病床床档、脚刹等是否定好,房内物品是否合理摆放,将呼叫器、水杯等常用物品放在患者易取处,保证地面无水迹,病房走廊,卫生间光线明亮,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1]。
3.2.3 加强环境安全管理等 对护理人员和保洁人员进行相关风险知识培训和消防知识培训。病房及周边环境应保持清洁及地面干燥,湿地应放有明显的防滑标志。走廊、洗手间应有扶手,厕所装有坐便器[7]。
3.3 人力配备方面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改善理人员超负荷工作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
3.4 护理管理制度及机制
3.4.1 建立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机构 医院建立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护理过程监管、护理风险的识别以及相关风险事件的处理的管理。
3.4.2 建立风险呈报和实行风险告知制度 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风险呈报和实行风险告知制度,促使人人严格遵守风险呈报制度。护理人员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时,应如实告知风险,尊重病患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征询患者及家属意见,尽量消除他们心中顾虑,以便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治疗[3,7]。
3.4.3 加强护理书写的管理 护理人员必须从法律高度严肃对待护理文书的书写,及时、准确、完整、客观地进行护理记录。
3.4.4 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 护理人员必须严格贯彻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巡视制度等,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4 小 结
心内科疾病具有发病快,病情复杂,猝死率高的特点,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心血管内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更要善于发现问题,帮助病人解决问题,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以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我院加强护理管理安全防范措施以来,效果显著。随着护理管理中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强化实施以及护理人员的不懈努力,心内科护理工作必然会为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晓燕,祁艳玲,武晓星.心内科护理风险及控制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2):122.
[2] 甄锡云,张丽敏,郭毓萍.心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693-694.
[3] 王育红.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87-388.
[4] 刘捷.心内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健康月刊:A,2011,30(4):190-191.
[5] 李子凤.如何有效减少心内科护理纠纷[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854-4855.
[6] 谢幸华.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9(18):484-485.
护理专业的风险篇4
关键词 血液净化室 护理 风险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意识的增强。护理管理者面临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服务安全的重要课题【sup】[1]【/sup】。血液净化室内危、急、重患者多,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具有责任重、难度大、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做好预见性护理,提高血液净化质量,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风险因素
未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由于现在的护理人员,绝大多数是独生子,人际交往及角色适应能力相对欠缺,不注重与患者交流,自我保护能力差,不能充分评估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如对纠纷潜伏期患者及陪护人员的态度及行为表现不能及早识别处理等。血液净化室属于封闭式管理,一些护理行为有时仅有护士和患者参与,所有的诊疗和操作不可能全部做到让患者签字和知情,由于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导致护患纠纷发生【sup】[2]【/sup】。
护患自身因素:护理人员无慎独精神,不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如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导致护理缺陷后果严重的风险之一;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造成感染的易患因素。机械执行医嘱欠病情动态观察能力,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从而导致护理缺陷及纠纷;患者由于长期透析,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心理承受力及机体抵抗力较差,对疾病易感性强,患病时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稍有疏忽容易延误抢救时机。
医疗仪器的使用方面:血液净化室有透析机、水处理机、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吸引器、空气净化器等,可能因使用不当或仪器性能不佳影响患者的治疗与急救。
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健全、管理者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以至于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随意性较大,不少纠纷与制度执行不严有关等。
医疗费用:医疗费用是患者比较关注的敏感问题,随着住院天数和治疗,药品等费用的增加,一旦病情有反复未达预期效果,就会因费用导致纠纷。
其他因素:环境及其他风险,如突发性事故如停电、停水及机器故障,或因地面湿滑导致跌倒,低血压突然站立而晕厥等。
风险管理及对策
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及时履行告知义务:患者入院时要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及时告知有关透析知识、各种检查治疗存在的风险等实施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支持,改善护患关系。做特殊治疗前应详细告知,如患者透析治疗前详细讲解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风险等。
强化风险意识健全各项制度和流程:每季度组织一次护理人员学习《执业护士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sup】[3]【/sup】,让护理人员用慎独精神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结合血液净化室的实际,按照《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的要求制定预案及程序,使护理人员在日常各项护理活动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以人为本合理排班并强化专科知识学习提升专业技能:护士长应掌握每位护士的性格特征、工作能力,实行弹性排班,尽可能满足护士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需求,有计划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定期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学习不断拓展理论技术水平,从法律的角度满足患者人性化的需要。
推行“一日清单”制让患者明白消费:推行一日清单制,严格按照物价标准收取各种治疗,护理等费用,对患者不明白的收费项目及时进行解释,如有错收及时纠正。
加强医疗仪器管理:设专人负责检查与维护,定期检测,规范仪器操作程序及使用后整理和检查。如发现仪器故障立即停止使用,并请专业技术人员检修。
加强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反渗水、透析液进行监测,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制定措施,并上报感染科,确保医院感染监控。
结语:透析患者风险因素来自于诸多方面,护理管理者要有风险意识,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将人文理念传达给护士,加强护理人员情商的培养,着重培养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加强对环节质量风险的监控,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不断的健全和推进,真正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优质的专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亚洁.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918-920.
2 芦玉霞,张依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护理研究,2008,15(3):347-348.
护理专业的风险篇5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通常情况下,心内科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治疗的难度系数比较大,同时具有极高的猝死率,因此,在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护理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应当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以便有效降低护理差错,避免风险事件,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笔者将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所接收的心内科患者118例进行护理治疗,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所接收的心内科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9例,其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在51~81岁,平均年龄62.5岁;观察组59例,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在54~83岁,平均年龄63.4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采取风险控制对策培训之后展开护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资料加以统计,同时对其心内科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统计风险事件,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1]。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护理治疗,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风险事件,具体为换错液体,风险发生率为1.69%,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风险事件,其中有2例为沟通方面的事件,1例为标本送检错误,1例为跌倒,1例为坠床,其风险发生率为8.47%,观察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低,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心内科疾病特征与护理特点 在各个临床科室当中,心血管内科是一个风险极高的科室,在疾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护理风险。心内科患者的病情发生速度快,预见性较差,死亡率较高,且往往出现抢救或者是突发性的事件;另外,患者个人体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疾病的耐受性也不一样。由此可以发现,心内科护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急"、"难"、"险"以及"重"等,这就要求心内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与能力[2]。
3.2心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分析
3.2.1护理人员因素 通常情况下,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含责任心、职业素养、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而这些方面都构成了护理风险因素[3]。当前,一些医院的护理人员比较少,每名护理人员所负责的床位比较多,工作负荷比较大,护理人员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另外,医院护理人员呈现年轻化趋势,临床护理实践经验不足,仅仅只是关注护理的操作技术,而忽视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知识的提升,无法有效的展开整体护理,这是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
3.2.2患者因素 心内科大部分患者的年龄都比较大,自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在行动上极为不便,同时还有许多危重患者,患者的精神状态、语言障碍等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程度上加大了护理的风险。
3.2.3环境因素 这里所提及的环境为病区的环境。针对心内科患者而言,年龄大,身体素质差,视力不好,同时还有许多重症病患,他们对环境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例如夜间如厕的次数较多,倘若一些防护措施没有做到位,如地面滑等,极易出现跌倒事件。
3.3风险管理的预防对策
3.3.1强化专业技能的培训 在心内科临床护理、危重患者的处理、心血管介入治疗以及配合抢救等不同情况下,都存在护理风险。所以,可以在护理查房时采取提问的方式来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考查,并且以当前患者的病情为主要主题展开分析与探讨,对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有效强化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提升其观察能力与防范风险的能力。
3.3.2提升服务意识,强化有效沟通 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服务的态度。较好的护理服务态度,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进而能够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应当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患者的自身权利予以充分的尊重。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当提升自身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通过理智的态度来压制非理性的冲突,并以较好的服务态度来接待患者及其家属,同时加强两方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或减少护理风险。
3.3.3完善有关的护理制度 全面贯彻落实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慎独"意识,护理管理者应当在察觉安全隐患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应当严格贯彻规章制度与护理操作流程,应该让心内科护理人员清楚了解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存在护理风险,进而对护理风险采取主动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的发生。在风险事件将要发生以前,积极主动的采取防范对策,展开前瞻性的干预管理,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与业务素质,改进护理工作程序,健全临床护理规范与应急方案,进而将护理工作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综上,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前进行了风险预防措施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见,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风险,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事件的出现,并且还可以提升心内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小娟,李思静,黄宇美,等.风险管理对心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86-87.
[2]邓云霞.心内科护理中的潜在风险及管理[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12,09(1):70-71.
护理专业的风险篇6
根据近两年来介人手术病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人、物品、(高值耗材)先进仪器、专业技术、环境、制度及流程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系统识别、评估,对介入手术室工作各个环节中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归纳以下几方面:
(1)手术量逐年增多而复杂,护理人员相对不足,与2007-2009年相比,手术量增加1.5倍,其中危重病人手术增加55例,新开展手术3种、250例,节假日急诊手术平均增加37%.以上手术量增加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护理人员仅增加1人,未达到1张手术台配备2名专业护士标准。
(2)工作量忙闲不均,工作忙时有些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护理安全隐患。
(3)突发事件,介人手术室特点极易发生突发事件,2007~2009年术中心跳骤停6例,失血性休克1例。
(4)并且高值材料多,先进仪器使用增多。
(5)同时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对涉及自身的医疗和护理过程尤其关注。
2、护理风险控制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2.1.1提理风险管理知识及安全知识培训护理管理者组织修订护理质量标准,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及各种风险管理组织。科室每月以提问,考核等形式进行一次护理风险测评,为完善介入手术室工作制度和再造流程提供依据。
2.1.2专业技术培训按照护理部的要求科室第月组织业务学习和业务培训,对术前、术中、术后的规范操作及相关业务知识每月考核1次,成绩季累年计,内容纳入护理部年终考核范畴,对新开展的手术及新仪器设备的使用。必须先由医师向科护士长讲授主要配合内容,护士长制定操作规程后再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在工作中对业务能力差的人员护士长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业务指导,避免出现责任及技术风险。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科室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近两年来,我科护士成功配合医院开展的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经股动脉置管腹主动脉带薄网支架置入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等。
2.2规范化管理,提高应急能力及安全手术环境根据介入手术特点,制定各种风险项目的应急预案及防范风险的操作流程,如制定术中大出血及心跳骤停、交叉感染、防导管脱出堵塞,预防坠床,坠车(交换车)等应急预案。
根据专科手术特点完善急性脑造影,急性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中大出血,心跳骤停等抢救操作流程,建立急救小组,实施责任制的管理。护理管理者要熟知病区内的高危环节,避免出现责任及技术风险,危重患者抢救方面制度包括药品、物品、各种仪器性能是否完好等管理者要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对手术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如地面潮湿应给予提醒,极力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降低环境风险的发生率。
2.3加强重点制度执行落实的管理介入手术室主要护理风险的种类为高值耗材开错封、异物遗留体腔、输错液、用错药、意外事件和医院感染,前4种均与查对制度的执行落实与否密切相关,最后一种与消毒隔离制度执行落实关系密切,因此加强查对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是化解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非常重要的措施。
2.4重视危重病人手术、新开展手术、大手术及节假日的安全管理如病人为择期手术,责任护士到病房查看病人,评估风险强度,护理安全管理做到四有:有责任护士,有手术护理计划,有安全防范措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有完善的手术护理记录,以最大限度在降低此类手术风险,节假日为高危时段,做好应急突发事件准备,合理安排人员在岗,抢救设备、急救物品药品是否充足完好处于应急状态,手术环境、无菌物品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
2.5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在介入手术室导致医务人员职业危害为x线损伤、血源性疾病感染、化疗药物的侵害等,其中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利器损伤,尤其以针刺伤最多见,为体现以人为本,加强防护工作,规范安全操作流程,化疗、X线损伤和针刺伤害是可以避免的。2007~2009年介人手术室医护人员体检(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无职业危险因素造成的任何损害。
3、手术护理风险的监察
护理专业的风险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医院重症监护部门护士及传染性重症患者为例,其中护理人员90名,患者180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为21~51岁,平均年龄为(31.15±5.12)岁;本科31名,专科40名,中专19名。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从2014年5月~2015年4月传染病重症患者当中抽取180名研究对象。排除80岁以上和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实施风险管理之前后各90名,男155名,女25名;年龄为20~77岁,平均年龄为(47.54±6.2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风险管理主要是根据传染性重症患者的特点,确定风险管理方案。评估风险因素,就是以最近几年传染病重症护理意外事件或典型案例为依据,总结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①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专业知识不高。②医疗设施存在安全隐患。③护患沟通不到位。④工作流程不合理。⑤管理制度执行不彻底。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①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知识,谨记医护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增强工作责任心,避免因为业务素质产生医护纠纷。②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护理基础、传染病重症护理专项操作规范、用药、传染病预防等,特别针对护理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制定专门的对策方案,一旦出现能及时处理。③对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技巧培训,要求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必须用服务语言,尊重客观事实、患者隐私与自主权、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④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改善医疗环境,在传染病重症患者病房方周围安装各种警示标注,宣传传染病预防方法。说明传染病重症护理的方法,在洗手间安装安全扶手,走廊与病床设置护栏等。完善工作流程。①配药必须由两名护士共同操作,都有核查患者病情及用药匹配性的责任,配药要检查药品规格和保质期,禁止出现错配、漏配问题,以免引起用药事故。②每日必须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争取他们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认同。③针对风险评估结果中的高危因素,在护理工作当中必须重点处理,包括预防传染源、感染、压疮、动静脉内漏堵塞等,每日必须检查1次,作好变换体位、口腔及身体清洁工作。制定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保证各项护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每月对传染病重症病房护士考核1次。
1.3 评价方法 ①护士风险意识评价,采用医院自己设计的风险意识调查问卷,包括风险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共计5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共发放问卷180份,分别按照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收回率为100%,有效率为100%。②护理质量评价,根据医院制定的相?P考核标准制定,共计25个项目,总分为100分。③风险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及患者住院期间的跟踪记录,均来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风险事件包括输血反应、给药错误、非治疗人身伤亡等正常治疗意外的事故。④患者满意度在出院之前,使用医院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例数为满意率。
1.4 统计处理
使用SPSS 17.0对研究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s)描述,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比例进行描述,P
2.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士工作质量比较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传染病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以后,护士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在调查的四个项目当中,实施前后的差异显著(P
2.2 实施前后患者情况比较 从实施前后的风险事件、护患纠纷等比较看,在风险事件和护患纠纷投诉率上,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差异显著(P
3.讨论
传染病重症患者的护理是一项对护士素质能力要求极高的工作,在护理工作当中受护理人员、操作行为、传染病职业暴露、医疗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一旦出现工作失误对护士及患者都是一种风险。风险管理是最近几年在护理工作当中出现的一种新管理方式,旨在通过分析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控制原因发生的方式,来防止风险的出现,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传染病重症患者护理当中,引入风险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更高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分析危险、识别危险产生原因、危险预防措施、措施实施控制这四个步骤进行。其中,在危险预防措施上,应该从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管理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主体因素最为重要,主要是指护士的专业护理技能、沟通交流能力、工作责任心等;客体因素就是客观环境、患者的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性格特点、病房环境,这些都是治疗之外的因素,在护理工作当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从实施的效果来看,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有利于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工作质量,利于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4.结论
护理专业的风险篇8
关键词:新上岗护士;职业风险;防护对策
1资料与方法
2011年5月~2013年5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心胸外科,心内科,急诊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妇产科等科室新上岗护士共80人,通过与高年资护士共同探讨及访问住院患者,找出新上岗护士职业风险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及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
2护理职业风险的相关因素
2.1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2.1.1职业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 ①作为服务性行业应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但由于重医轻护的社会偏见,导致部分护理人员不热爱自己的专业,不安心本职工作,难以保持较强的工作责任心。②新护士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掌握较少,在护理工作中不能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不自觉地侵犯了患者的隐私,造成对患者的伤害[1]。
2.1.2执行制度及操作规程不严格 ①个别新护士上岗后,发现护理工作又脏又累又繁琐,个人职业满意度大大降低,往往出现消极情绪,工作不安心,易烦躁,激动[2]。②未认识到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如任何操作前不执行"三查七对",缺乏慎独精神,如夜班护士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任意简化操作规程。
2.1.3临床经验不足,操作技能不熟练 新上岗护士工作中缺乏预见性,不能及时处理意外情况;观察病情不仔细,专业技能不熟练,对各种抢救药物,仪器应用不熟练;对患者提出疾病方面的疑问得不到满意答复,均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
2.1.4护理文书书写缺陷问题 ①在护理文件书写中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任意涂改,记录不及时,缺乏连续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②医嘱开具时间和护士执行时间不符,交接记录不及时。③具有法律效应的护理文件随意记录或涂改将会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
2.2医院管理方面
2.2.1 医院环境 设备落后及医疗规章不健全的因素存在风险,如医院地面滑、老年人未加床栏架、卫生间未设防滑设施,加上医疗设备陈旧,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数据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这种属于潜在的风险。
2.2.2人员安排不合理 科室人员安排不当或工作程序缺乏合理性,导致护理人员工作失误的发生。物品、药品管理不善。药品过期或各类药品混放、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未分开放置,或标识不清等,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风险。
3防护对策
3.1制定系统的工作流程及专科护理常规 根据日常护理活动的程序和护理工作职责和制度,绘制出流程图,并规范各班次交接班内容,其特点是内容全面、程序清晰、标准明确。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制定专科常见病护理常规,严重并发症以及产生的原因、临床症状、应对措施、系统组织新上岗护士学习,以提高专科护士的处理能力[3]。
3.2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 排班时注意新老护士合理搭配,以便遇到特殊情况相互配合。体现出高年资护士对新上岗护士的传、帮、带作用。
3.3注重人性化管理 新护士上岗后,护士长要以关心、提醒、疏导、帮助、鼓励理解为主导,主动找新护士谈心,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并给予帮助和指导,缓解其心理压力[4],使其合理安排生活与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顺利度过工作适应期。
3.4严格医院管理 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对护理工作中已经暴露或可能发生的护理缺陷,要早发现、早预防,制订相应制度,如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在床头挂有醒目的"药物过敏"标识。②对物品、药品的管理,制作各种明显标识并分类放置,特别是对毒,麻类药物单独放置,为护士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4结论
护理职业风险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甚至于护士的整个护理职业生涯,医疗护理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已知和未知的高风险因素,通过对其潜在职业风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相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才能一定程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琳.浅谈护理工作中患者隐私权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4A):922-923.
[2]余箐,俞立农,张学敏.新毕业护士的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4,12(3):48-49.
[3] Peternelj‐Taylor C A, Yonge O. Exploring Boundaries in the Nurse‐Client Relationship: Professional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J]. 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 2003, 39(2): 55-66.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028.html护理专业的风险范文8篇
相关文章:
汛期道路运输安全的应急预案10-26
包子铺广告牌标语08-22
预算业务管理范文8篇08-15
有哲理的句子86条12-10
游戏活动总结10-15
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想象作文01-03
春节回家请假条12-25
「寒假见闻」记一件有趣的事作文12-14
四年级我最敬佩的人作文12-07
2024年北京经济师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11月12日-11月15日)11-18
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英语试卷及答案10-26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10-16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优秀09-28
形容公司发展前景越来越好的四字成语01-12
语文课文翻译:《天净沙・秋思》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