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的特点篇1
吴冠中先生是我国当代艺术界之翘楚。一生执着追求艺术真谛,致力于我国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的发展和探索。自1947年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归国后便开始把自己的艺术主张实践于绘画和教学当中。在他那个时代――建国之初,全国一片走“红光亮,高大全”的现实主义绘画道路,反对所谓“形式主义”的背景下,依然坚持这自己明确的艺术追求。下面将要从吴冠中的作品入手,具体分析他画面中的艺术特点。深入浅出的来了解他作品的独特魅力。
2、 画中之势
2.1作品中的形式美
作为当代艺术巨擘的吴冠中先生,他的艺术作品无不透射出他独到的艺术美感。例如:《卢浮宫》、《双燕》、《小鸟天堂》、《紫藤》等艺术作品。那么这种视觉上的美感是什么呢?很明显是他的绘画作品里的形式感。按黑格尔的说法,自然美的抽象形式是它按照它的这种定性和统一,去调节外在的复杂事物,可是这种定性和统一并不是本生固有的内在性和起生气灌注作用的形象,而是外在的定性和从外因来的统一。① 放到吴冠中的画中就是:吴冠中把他所画的客观世界的对象提炼画化,并且这种提炼是充分尊重了自然中事物之规律。在表达上,深切考虑到事物的内在特性和外在因素的统一。而这种被抽象化的自然美,也就是所谓形式之美,总给审美对象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吴冠中先生游刃有余的抓住了画面中的形式感,而这种形式中透露的往往是一种符合人审美规律的节奏感。音乐中有符合人听觉结构的节奏,画面亦如此。换句话说,吴冠中的作品是通过一种和谐的秩序感来颤动审美主体的生理和心理的节奏感。这种感觉往往使人有种超越功利的愉悦享受。
艺术家的象形文字越近乎对大自然的感觉印象――一切艺术都不过是象形文字而已――就越要花费想象力去设计它们。②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如何把画面的内容和形式有机的统一起来。在吴冠中看来,造型艺术是形式的科学。这就意味着他的画面中绘画的形式构成有这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所描绘的对象往往是以画面布置为前提,把索要描摹的客观对象根据其特有的内在因素考究的经营在画面的位置中。而这种经营总是要精密的和与之相适应的外部因素相适应,形式中赋予内容,内容中蕴含着形式。
2.2吴冠中的形与色
2.2.1具象之形与抽象之形
造型在绘画艺术中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当“造型”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充当动词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模仿性的再现摹写。另一种是归纳性的抽象表达。我要明确的是这两种造型方式对于表达作品的内容性的多寡与深浅层度是相同的。这也是吴冠中多年来常常谈论的问题。对于再现式的绘画,在传达内容和信息上是直接行的,具体的,带有通识性,辨识性。而抽象的绘画则是抽出表达对象的一种内在的外部表征,提炼出了对象内在的定性。从抓住表达对象的内在真实性的角度来说,抽象绘画是直接。从认识性的角度说,它则是间接的,隔了一层的。换句话说,再现绘画是把事物的规律隐藏在现象当中,而抽象绘画则是把这种规律直接的凝练的表达出来。他们各自所呈现出的表达内容的性质不同,价值相同。
2.2.2色彩的历程
吴冠中一生在色彩上的变化历程大致分为:青年时激烈的色彩,归国后经历的了灰、白、黑的三个阶段,暮年时又重返其强烈的色彩。这些变化清晰的反映了吴冠中人生的艺术层次。年轻时对色彩强烈的追求迸发着的是一种年轻的生命力,它表达的是一种对艺术的渴求和追随,书写着年轻的生命是色彩斑斓的。而五十年代后,身处江南的他,发现了中国水乡小镇的宁静风情,以灰色的调子述说这江南风景的轻灵和雅致。而后,逐渐转入白色风格,发现色彩中空灵之美――白色这种似无却有的美学体验。当吴冠中年正七旬时,又毅然决然的跌入了“黑色时期”,寻求到了画面中黑色的美学意义,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其中,揭示出――尽管黑色总给人一种终止的消极之感,但其中却包含着无限的艺术生命力,犹如混沌之宇宙要在瞬间爆发。如此精彩的艺术旅程,让吴冠中参透了人生之妙悟,忘却人间之凡尘,从新找回生命之原初的斑斓色彩。就是这种不断求变的艺术追求,使吴冠中不断的踏入一个又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3、挥洒江湖
3.1水墨与油彩的合影
在吴冠中的艺术旅程中一直在探索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和水墨的现代化。他认为水墨和油画的革新就像一对双生儿,相互之间可以学习借鉴。当他在谈到中国的油画革新时,强调画画之人一定要找到自己感情的根性,才能抓住艺术。追求意境,东方情调,民族气质,找到民族的欣赏习惯,发现身边事物独有的美。把一些中国的元素通过油画表现出来。探讨如何将中国画中的“虚”移入油画中去,并想表达出中国的那种诗情画意。指出油画并非就是靠写实,重要的是创造绘画的新形式,推陈出新。并在石涛、、弘仁影响下发现了油画中新的美学意义。就是这种不似而似似之的意境,使得他的作品总能直指人心。就拿他的《苦瓜家园》来说,那种形式和笔墨让观者真实的体会到那份浓浓的乡愁。
4、西意中韵
4.1吴冠中作品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虽然吴冠中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但其美学精神之源流还是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对于绘画的美学思想来说,吴冠中认为一定要在画里找到人之感情,对石涛的一画论十分推崇。他发现了画面的一种辩证关系,认为繁不等于群,孑并非是散。最终画面之意境是所谓的“一画之法”。对于一画之法的理解,他认为首先应该是人的感受。“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③就是吴冠中所推崇的思想。他指出如果脱离了具体事物谈笔墨,那笔墨之价值全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绘画,不该沉溺于技艺而失去了绘画原初的东西,被技法束缚。那么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思想就不能达到自由的艺术高度。从中国哲学的角度上讲,就是画画之人并没有认识“道”,即自然事物之规律。他在与李政道论及科学与艺术时,发现物理学中最复杂的现象可分析为最简单的构成因素,而最简单的构成因素可扩展为最复杂的现象。这恰恰和“自一以及万,自万以治一,化一而成,天下之能事毕矣。”④ 切合了。进一步体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世界万事万物都是遵循这自然规律进行的,只有掌握规律,再能更好认识事物。再就是对于绘画的创新,不古前人之法,注重对生活的体验,追求画面形象的多样性。从这点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在尊重“道”的同时,发展人的能动性。对石涛来讲,此乃所以尊受之也。⑤
参考文献:
[1]吴冠中.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6.
[2]叶朗.中国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1.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
[4](俄)康定斯基点线面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
绘画艺术的特点篇2
一、我国“文人画”的起源及其艺术表现特点分析
从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角度来说,文人画有名士夫画,其主要是指一种以我国历代士大夫、社会文人为创作主体的特殊性文化创造形式,这种绘画艺术形式借由创造主体的不同而与传统意义上的民间绘画及宫廷绘画艺术形式相区分。简单来说,文人画的形成原因是多样的。具体而言,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古代社会当中的大部分文官人员都能文善诗。科举制度的建立与推行更是于无形当中将官员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与文人相契合在一体,进而促使“士大夫”这一庞大的社会政治属性阶层成为了整个封建社会当中统治者进行阶级统治的有力支柱。这类型士大夫在长期的自娱自乐过程当中逐步所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画风与风格是本文所研究“文人画”的形成基础;②就我国而言,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必要物质条件在于绘画四件工具(笔墨纸砚),这与书法这种艺术创作形式所必须的创作工具是完全一致的。换句话来说,懂得书法并且善于书法创造的文人骚客对于进入并参与到绘画创作当中有着极为有利的先天性条件,这些士大夫文人在长期社会实践当中所形成的审美及思想情感意识也能够在创作者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当中融于其创作作品当中,这也正是“文人画”的形成必要条件;③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文人画家最对绘画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融入了自身的创作理念,更是对前朝文人画家的创作理念与创作精神进行了合理总结,并编制了大量的文人画绘画理论及史证材料,进而为我国“文人画”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理论依据。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也正是“文人画”最关键的兴起要素。
纵观我国现存“文人画”优秀作品,从艺术表现的特点角度对其加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这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表现特点,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①我国“文人画”对于神韵的追求尤为侧重,文人画创作作品当中需要充分体现创作者的骨法用笔,讲求绘画创作艺术与书法创作艺术的融会贯通;②“文人画”要求突出创作者乃至整个创作社会背景的书卷味,在对社会物象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讲求绘画物体的神似,对于形式的侧重程度不够。与此同时,文人画在作品创作方法方面侧重于意形的传述,未对物象实体给予相应关注;③“文人画”在绘画表现形式方式偏重于水墨色,水粉色偏重程度不够。整个文人画画面的构成以画为主体,将诗、书、印等基本构成要素融合一体;④“文人画”绘画作品当中的绘画题材以风景描述为主,侧重于对山水、花鸟进行绘画描述,一般不涉及到人物类的绘画主体。
二、我国历朝历代“文人画”作品对我国绘画艺术的作用分析
明朝时期闻名天下的“翰林学院”将我国古代“文人画”创作艺术发挥到了一个崭新的角度,它在继承南宋时期严谨与豪放相得益彰的绘画格调的基础之上,将其上升到了宫廷画风的创作角度。与此同时,江南地区元四家风格式的“文人画”艺术风格同样声名远播,一种全兴的情调氛围通过这种“文人画”作品呈现在欣赏受众当中。从我国美术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我国绘画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文人画”不仅仅是整个美术体系当中的一类绘画流派,同时它也是创作者突破传统宫廷画风艺术创作形式的一次表征。从绘画艺术表现形式角度上来说,诗、书、印、画这四大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在“文人画”这一艺术创作属性当中得到了充分且彻底的融合,这在整个世界美术史当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与此同时,山水画、花鸟画的发展借由“文人画”的兴起与发展也走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峰,其所彰显的艺术价值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绘画艺术的特点篇3
关键词:陶瓷绘画艺术;中国画;特质;共同性
陶瓷绘画艺术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绘画技巧、笔墨运用等均体现出了突出的中国画特征,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陶瓷绘画艺术以陶瓷为载体,通过颜料、釉料等进行创作,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画展示到世人面前。近年来陶瓷绘画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呈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以及文化韵味,这种特点与中国画是一脉相承的,时至今日,二者依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发展史上闪烁着光辉。对陶瓷绘画艺术以及中国画特质的共同性展开探讨与分析,有利于推动二者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笔墨意趣
中国画的自然神韵、作者的个人品行、学识、素养、精神追求、审美品位等均需要通过笔墨语言来表达,可以说笔墨是作者内在精神与情感的外化。我国的哲学思想深远厚重,影响着书法、美术的创作与表达,其中中国画在用笔、用墨上追求的浑然天成、古雅洒脱、空灵清淡等意趣,与传统哲学中宣扬的“实源于虚”、“有源于无”等思想是相符合的[1]。中国画的创作以自然感悟为基础,具有明显的主观性以及较强的生命力。在笔墨意趣上,中国陶瓷绘画同样体现出了这一特征,虽然二者在用色与用笔等方面具有差异,但是其内在本质却是共通的。陶瓷绘画的载体是瓷质表面,因此绘画技巧明显与中国画存在区别,而从表达上来看,唐代釉下花鸟彩绘、元代的青花瓷、明清的彩瓷作品等都明显体现了笔墨意趣,犹如在宣纸或绢帛上创作的中国画作品。陶瓷绘画将工艺与材料高度结合到了一起,实现了中国画的嬗变,使其可以表现空间从平面转移到了多维空间[2]。以元代的青花为例,其“料分五彩”的绘画理念与中国画提倡的“墨分五彩”是一致的,其绘画色彩分明,笔墨意趣深远;无论是陶瓷绘画还是中国绘画都强调明暗与浓淡的表达上,其中陶瓷绘画通过擦、皴、染、点的方式表现出淡、浓、中、浅、深的特点,而中国传统画则通过十八皴与十八描表现凹凸明暗的图景变化;陶瓷绘画创作或多或少都会借鉴中国画的创作手法与意境,例如王步先生在创作青花瓷作品时常常借鉴山人的创作丰富,突出作品深远的意境,笔墨雄浑简洁、沉稳豪迈,青花技法与水墨画创作方法融为一体,写意效果极好,整个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浑厚、透彻、意境悠然[3]。
二意境追求
绘画创作的意境往往来自于现实生活,并高于生活。从起源上来说,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画就具有共同性,最早的陶瓷绘画应当是石器时期产生的彩陶,同时这也是最早的中国绘画作品,绘画与陶瓷艺术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们相互促进,又相互融合,在意境塑造与追求方面,二者都以相同的美学思想为指导,即实现景与意的统一,艺术美产生的源头就是境界,当艺术实现了高度的情景交融,那么气质与神韵就将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4]。中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均将已经作为创作以及鉴赏的标准。意境从本质上来说,体现的是外界景致、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思想情感的有效融合,可以说中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均体现着“物”与“心”的有效结合。以冯晓矛现代的作品《乡情》为例,该作品有三屏,画面上包括炊烟、茅舍、溪流、远山、山泉、轻舟等意象,在各种具体意象的配合下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种表达形式充分凸显了中国画创作中强调的意境之美,作者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均通过陶瓷绘画艺术展现出来。另外,无论是陶瓷绘画艺术还是中国画艺术均注重笔墨色彩的搭配,丰富的内容以及适当的留白能够给欣赏者予以视觉上的强烈刺激,将丰富的意象集中呈现给欣赏者,欣赏者将与作者之间产生跨时空的交流,从而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5]。
三气韵表现
在气韵表现方面,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画具有明显的同属性,而气韵生动也是“六法论”中提出的第一法,“气”这一元素在中国画创作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与价值。在中国画创作中“气”从艺术结构上来说有三种,一是笔气、二是墨气、三是色气;而从精神意志方面来说,则表现为气度与气势。“韵”为作品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气韵是潜在的,超越了具体的艺术符号[6]。在创作中气韵的结合就是将具体的意象以及精神实质抽象为内在的神韵,将自我精神与情感融入其中,气韵联动是中国画独有的审美精神结构,其辐射广泛,影响极大。从陶瓷绘画艺术方面来说,陶瓷绘画在陶瓷立面上进行创作,从创作工艺以及表现来说,它与中国画是存在明显的差异的,即先强调陶瓷艺术,再突出绘画艺术特点,陶瓷绘画艺术创作来源于民间艺术,因此它具有突出的民俗性,表现是也就具有世俗性,这种世俗性使其气韵表现更加别具一格,更符合世俗娱乐趣味,如著名的陶瓷绘画艺术作品“天启青花人物碗”,其意象主要为牧童放牛等,具有鲜明的生活特色,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人物的动作都符合现实状况,韵味悠长,十分生动、形象,这种质朴、悠然的气韵与中国民俗画一脉相承。除此之外,陶瓷绘画艺术还与国画有着相似的气韵表现,这是因为,后期陶瓷艺术得到了统治者的关注,被应用到宫廷中,此时陶瓷绘画艺术的审美性以及文化特色等都发生了改变,逐渐趋近于统治者的喜好,吸收了文人画与院体画的精髓,与普通的民俗画区分开来,气韵特点表现为奇趣、古气等,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如许之衡曾评价清代的陶瓷绘画艺术具有丰富的奇趣与古气,即具有丰富的气韵表现力[7]。
四创作技法
陶瓷绘画艺术来源于绘画艺术,其本源相通,而同时陶瓷绘画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升华与拓展,在创作陶瓷绘画作品时,作者会参考中国绘画创作中的主要元素以及表现手法,而虚实技法就是其中之一。虚实的表达是中国绘画的独有特点,绘画中的景致是实景,而其意境、气韵以及情感的表达则是无形的、虚幻的,表达上的虚实技法在陶瓷绘画艺术中的表现也极为明显。虽然中国画以及陶瓷绘画都是客观的存在,也是对客观的表现,但是却不是直接将对象表现出来的,而是将内在的精神、审美体会等融入到实景中,对实景进行一定的虚构与塑造。例如在《风华正茂时》这幅陶瓷作品的创作中,作者应用的手法具有豪放的特点,浓淡关系适宜,牡丹花的造型设计与实际的开放转台相似,符合我国中国画中对牡丹花的设计与表现,为了使花瓣的圆形弧度符合实际需要,作者并没有应用毛笔处理花瓣,而是用手指进行了替代,花瓣的色彩中间浓郁、外部较浅,浓淡虚实得体,与中国画创作是一致的,加上合理的留白,整个画面的显得立体且圆润,虚实的合理搭配与中国画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8]。另外,创作中技法的运用以及线条、点面的搭配也对虚实表达有极大的影响,在这些方面,二者也呈现出一定的共同性。首先是技法的运用,中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的用笔技法均具有笔道酣畅淋漓、气势浑厚等特点,虽然近年来的创作中,陶瓷绘画借鉴了西方的陶瓷创作精华,但是仍未摒弃传统的中国画精髓,对实处的表达采用浓重的笔墨,而在表达虚幻内容时则应用清浅的笔触。而在线条的表达上,中国画与陶瓷艺术均具有线条流畅,气势腾飞等明显的艺术特点,这一特征在青花瓷中的表现最为明显。
五结语
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画艺术在笔墨意趣、意境追求、气韵表现以及创作技法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与共同性,艺术创作者应当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并在陶瓷绘画艺术创作中融入中国画元素,利用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弘扬中国画艺术,二者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应当在时展中得到继承与保护。在发展陶瓷艺术绘画时,应当将民族元素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使中国画以及陶瓷绘画艺术能够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吴秀梅.中国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画艺术比较[J].艺术百家,2013,(02).
[2]曾凯杰.论中国画构图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
[3]李倩.谈中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的共通性[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06).
[4]李红岩.浅析中国画对陶瓷绘画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
[5]何悦炜,金敏.陶瓷绘画与中国画[J].大众文艺,2014,(19).
[6]许敬.论中国画构图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4,(23).
[7]苏冬生.中国画与陶瓷绘画中的线条魅力[J].陶瓷研究,2014,(04).
[8]叶长喜.浅谈中国画对陶瓷绘画的影响[J].景德镇陶瓷,2012,(03).
绘画艺术的特点篇4
华夏儿女在和自然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情感,绘画艺术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的得到了发展,绘画的方式也越来越看重个人感受和内在心理的意象表述,用一定形式上的艺术方式表现人类的情感和心理感受。“道家”、“儒家”“墨家”思想传播也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形式,古今传承的思想,创造了中国视觉艺术的意象思维模式。中国传统绘画基于“意在笔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似与不似之问”等,并且加入了人类的生活思想,生活意境,让人们产生了对生活的想象和生活的寄托。中国绘画艺术重视的是意境,可以说意境是中国绘画的精髓所在,它是人类心理和物质的结合。
二、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作用
1.对意境的追求
中国的绘画艺术借助自然意境、意向、气息、神韵来表现出方式的写意和精神的内容。古人对笔墨的依赖和追求,组成了中国传统的思想,那对笔墨的热爱最终发展为中国传统绘画变现神韵的精神支柱。“笔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着独特的地位,在整个中华艺术的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墨”二字很难准确解释的词语,简单的来说就是指使用毛笔水墨在宣纸上画出一些圆形、粗细的线条、刚柔、疏密、急缓融合在浓淡、干湿、涨、渍、破等,同时还包括画家对中国绘画的感受和对艺术境界的认知和理解,以及画家通过这些笔墨培养出来的气质、内心和情感心理等,画家这些内心的种种因素都影响着作品的最终风格。水墨和色彩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它强调流利自然的手法,不受限制,讲究意境。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笔墨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两者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中华人民的精神世界。
2.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我国的现代绘画吸收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精华,可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我们对现代绘画的理解要秉持着两个观点,第一,我们要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把它和它的时代相结合,从时代的角度看待绘画艺术,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现代绘画”;第二点,现代绘画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形式,例如绘画受到新媒体、新理念的影响,改变着现代绘画的面貌。现代绘画为了彰显时代特征,多借用现代社会人总的精神特征。当代画家为了展示社会的真实特征,走进自然,贴近人民生活,通过人们精神和意识走进时代的文化环境中,作品只有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才能展现出活力和创造力,只有符合现代人的创新观念,作品才能成为一种文化标志。纵观历史文化、艺术的发展,每一样文化和艺术的发展,都不会是孤单影只的,都是伴随着社会背景的演变而进展的。现代绘画艺术的大繁荣,促使了一批新的年轻的画家的诞生,他们善于使用客观的真实手法来画出社会中的多样主体,使现代绘画艺术更加的具有多样化和多变化的特点。从思维和感情上紧跟时代的脚步,让现代绘画在中国文化上更加的突出,更具时代精神。
三、结语
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艺术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只有把传统绘画艺术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样的结合才会使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更加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绘画艺术不仅具有传统绘画的理念和精神内涵,还展现了与时代精神结合的新面貌,最终推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绘画艺术的特点篇5
西方现代绘画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将抽象的表达手段着重加入绘画艺术中,维亚尔的绘画艺术时期则处在这个过渡阶段中。在现代绘画中,重要的不是写实的逼真性,而是应该感受到作品带给我们内心的启迪与灵感。另外,视觉艺术的语言众多,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如,透视、明暗及点线面的欣赏规律。我们不妨创造一种情境,改变欣赏角度,赋予现代绘画新的解读方式。
一、解读绘画艺术的“现代性”
(一)现代绘画艺术产生初期
绘画艺术是一种与创作者个人特点、所处背景环境密不可分的艺术形式。我们通过绘画作品经常可以解读创作者的个性、思想与生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活状态。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绘画艺术形成独具的艺术风格。而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若是想从真正意义上使艺术创作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加强理论的学习,了解现代思想观念。
要研究某一时间段内油画艺术的特点就必须从研究画家开始,维亚尔则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在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西方艺术所有的形式中,印象主义与现代主义最接近,它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价值观,成为在批判中成长起来的融绘画精神与绘画语言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二)现代绘画艺术的大家——维亚尔及同时代画家
维亚尔对绘画艺术的探索过程是一个分析、归纳、整合最终成为意向的过程。写实的手法曾是他训练的专注,但在后期的绘画尝试中,如印象、后印象等都对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抽象的思维给他的创作加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但是这层神秘使得维亚尔的绘画极具魅力。
印象派曾将“为了色彩去画主题”立为绘画宗旨,这使得印象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色彩观念,这一点对维亚尔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就是他的绘画常出现轮廓不清晰表达及将特定颜色的运用与复杂事物相联系的原因。另外,对空间写实的必要舍弃,展现朦胧与焦点,也是印象派的常用手法,如德加对作品《梳头》的处理,很好的印证了这点。此外,维亚尔对于看似贫乏的素材很是感兴趣,认为发掘其中的内涵有着极大的乐趣。
维亚尔与同一时代的画家总是对于艺术探索有着强烈的欲望,用独特的视角观察事物。很显然,这种创作特点并非力图彰显个性、体现画风,而是个性的自然流露。他们否定传统僵硬、刻板的写实主义,对透视、结构的理解无疑不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强有力的促进。想要理解现代绘画,只需在大师维亚尔的作品中细细琢磨、解读一番。
二、现代绘画艺术特点及分析
(一)平面化画面的构成
现代绘画艺术将形式、规律作为研究主体,侧重于艺术形式的解读。其中,平面化的空间由点、线、面、构成一般规律及色彩来表现。平面化的处理是不做二维考虑,只将平面作为基础的处理方式,与传统的透视、立体规律与空间感等割裂开来,淡化体积概念,简单化的过程。维亚尔绘画作品的构图特点则是平面感。如,代表作《围橘色围巾的女孩》,画面看上去简单、轮廓松散、运用色彩的强调作为对美感的突出。他大胆取舍,看似不完整的人物背景却更有力的突出了表现对象;选材看似平凡,却能淋漓尽致体现主题。整个绘画的人物与环境因颜色的选取而融为一体。
(二)“空间”由画面构成
多视点能够产生人们审美上的共鸣;平远、深远、高远的表现可以从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意境。塞尚则因多视点的破碎空间手法成为对现代绘画极具贡献的大师之一。在这一点上,维亚尔的探索主要是将不同角度、不同空间位置的事物大胆重组。如《在灯下聊天》中,垂直于墙面的阴影的贯穿,使欣赏着产生一种的阴影表现的错觉,这会使得整个画面复杂化,即空间化。多视点的透视方法对画家来说,更有利于主观意向的表达,而对于构图平面本身来说,是正式向现代绘画迈入的重要标志。
(三)注重主体的感知
现代绘画艺术与以往的区别是追求纯粹的绘画语言。从后印象派开始,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主体感受的表达上。其中,维亚尔则对主观色彩的表达显得尤为热衷,他不把色彩与明暗直接联系,而认为要将艺术的真实性与生活高度统一,要巧妙的将主观色彩表达与构图平面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对于主体的侧重。
注重主体的感知对于将主体情感融入绘画中至关重要。但问题是如何很好的感知主体呢?对于艺术来说,由于其创造性,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从维亚尔随意组合、把握色彩的运用中,我们都感受到了主体被感知,主体被表达;再有维亚尔之后的马蒂斯将新形式融入平面化。这些都是对增加主观表现力的大胆尝试。
三、构建现代绘画艺术理念
绘画从模仿到创新、单一到多元发展历程也是我们对美的核心理念的感受过程。在维亚尔的油画作品中,我们更能通过色彩的主观运用及对平面的追求感受油画艺术的“现代性”。将绘画摆脱文学、历史;实现艺术语言的独立价值等,正是“现代性”的良好体现。纵观现代派大家的创作之路,无疑是观念的转变过程。如塞尚的艺术创作则建立在多方面的基础之上,既有对古典传统的批判接受,又有印象派的色彩特点。而现在,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绘画精湛的写实技术表明了我们缺乏对西方系统写实绘画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传统绘画不可能完全过时或淘汰,因为艺术是随着主体的认识能力和审美层次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面对纷繁的绘画世界,我们应该承认个人是极为有限的,但是人作为主体却应该充分发挥能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写实绘画来真实描绘对象细节,而且能够从感性上与绘画相互融通,使得作品能够成为读懂主体的媒介,大师就是这样亲力亲为的。我们应该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求标新立异。而对于现代绘画来说,只有见仁见智才是永恒不变的。
四、结语
绘画艺术的特点篇6
[关键词]绘画;形成原因;艺术特征
前言:10世纪上半叶至12世纪初,我国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层面都与中原的王朝存在较大差距,直至政权建立时,才得以向前发展。与此同时,西夏绘画艺术方面的特点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就主要对西夏的绘画艺术风格进行了简单分析。
一、西夏绘画艺术发展概况
虽然西夏王朝在建立之初,文化艺术层面不是很发达,但在其政权建立之后其他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在绘画艺术方面,吸取了中原王朝的优秀成果,不断加以改变,从而创作出了越来越多的珍贵作品,众多绘画艺术家在此期间脱颖而出。就发展情况而言,西夏政权被党项族统治了180多年。在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西夏为后人留下了敦煌莫高窟、酒泉万佛洞壁画以及众多历史遗址,由此可以看出,西夏绘画艺术所体现出的绘画水平已相当纯熟。
首先,从现存的壁画作品数量中可以看出,出自西夏绘画艺术家之手的作品比辽、金时期要多出很多,而且绘画水平较高。从体现出来的色彩方面而言,整体冷色调偏多,体现出了与其他朝代绘画作品风格的不同之处[1]。
其次,从壁画中体现出来的题材也可以看出,西夏绘画作品所表现出的题材都比较现实,表现出了西夏民族是属于民族杂居的特点。而且表现手法也是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整体表现风格具有想象力且形象丰富。
二、西夏绘画艺术风格发展的原因
无论是民族政权还是文化方面的传承,都或轻或重的影响了西夏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但又是什么原因促使西夏的民族政权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政权,其绘画风格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下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西夏最高统治者对绘画艺术的热爱
西夏在中国历史上是由党项族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在对西夏王朝的统治方针中,巩固统治、发展文化,使文化艺术得以充分发展,才有了后来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这其中尤其是最高统治者,对绘画艺术十分感兴趣,这对绘画艺术的推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因此,受统治者影响,西夏的绘画艺术家人才辈出,绘画艺术得到充分发展,艺术风格也逐渐形成。
(二)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
虽然当时,西夏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但刚刚兴起的西夏王朝都还深受其中原地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西夏所统治的众多领土都是中原汉族人民生活之地。因而,汉族地区不仅影响到了西夏的政治、经济方面,其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也深受其影响。西夏早期曾经学习北宋的绘画风格,之后也受到了佛教等壁画艺术的影响,西夏绘画艺术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其进行了良好融合,最终形成了西夏自己独有的绘画艺术风格。
(三)西夏与北宋王朝的对立推动了绘画艺术风格的发展
西夏与北宋王朝的对立在潜移默化中也对其文化及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两个政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对立也给了两者绘画艺术上的相互渗透,从而在一定层面上也推动了西夏绘画艺术的向前发展及独特风格的形成。
(四)中原绘画艺术家的涌入
中原民族与西夏人民并没有完全断开联系,在战争时期也没有停止交流。中原绘画艺术家的介入很好地激发了西夏人民对绘画艺术的渴望与追求,提高了西夏人民学习绘画的兴趣。这也使得西夏绘画艺术水平得到充分提高[2]。
三、西夏绘画艺术风格的特征
西夏的绘画艺术虽然受到了中原地区的很多影响,但并不是完全的照搬照画,而是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无论是表现手法、思维方式还是艺术题材都是在学习了其他民族之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征,如《水月观音图》、《农耕图》等均体现出了西夏独有的艺术特征。
(一)从绘画题材上分析
西夏绘画除了传统的绘画题材如佛教、风景图等的描述还涉及了西夏人民生活环境、居住方式以及战争场面。西夏绘画题材范围涉猎之广让其风格显得更加独特。即便是在传统的绘画中,西夏人也有了自己的创新方式,如将传统的人物画放在了西夏民族的生活环境中,使画面变得丰富、充实。绘画艺术中起到主导作用的艺术家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更多的画是在绘画家们的亲身体验中呈现出来的,这也给绘画题材的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3]。
(二)从绘画表现手法上分析
西夏绘画艺术家们用其丰富的想象力、推陈出新的绘画技巧以及西夏奇特的地域条件,都呈现出了与其他朝代不一样的绘画作品,形成了独有的画派。西夏的地域条件与中原不同,山水相连、地域独特,能够给绘画艺术家无限联想,表现手法上得到了充分施展。
结语:在绘画艺术的领域里,绘画风格的形成才体现出绘画之间的不同于独特。绘画艺术家的实践经验、艺术修养、时代背景统治以及信仰等都能决定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西夏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也是得益于以上因素。一个时代的统治会随着时间不断变换,而艺术文化却可以永远流传。西夏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也会被人民永远赞赏与传承。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西夏绘画艺术风格的发展史、形成原因及艺术特征等进行了简单分析,使公众对西夏艺术文化有所了解并且欣赏,将中国的文化读懂并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源波.论华坏幕婊艺术风格及成因[J].四川戏剧,2013,05(02):147-149.
[2]杨旦春.浅谈卫藏与西夏的绘画艺术交流[J].大众文艺,2013,07(10):114-115.
绘画艺术的特点篇7
关 键 词:朱熹 理学美学 绘画美学观
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其绘画艺术审美观必然与其理学思想有着必然的联系,其理学有鲜明的特点,他的艺术思想是以“文从道出”作为哲学基点的。在朱熹的艺术审美理想和境界的追求上,“文从道出”和“文道合
一”对他的影响表现为崇尚艺境与道体的统一。
绘画艺术中的“文道合一”。朱熹在绘画艺术中提出了“心画”的概念。比如他在《跋杜祁公与欧阳文忠公贴》①里就有记载:“杜公以草书名家而气楷法清劲亦自可爱。谛玩心画,如见其人。”他在《跋陈了翁则沈》②里也有记载:“心画之妙,刊勒尤精,其凛然不可繁犯之色,尚足以为激贪立儒之助。”在他看来,绘画艺术是人的精神气度在笔墨中的表现,所以他称笔墨之为“心画”,并以此来品评绘画作品。言为心声,笔为心画,都是朱熹理学中的“文道合一”基础上的人品与文品的统一论。人品与艺品的统一,是中国儒家美学思想的固有传统。“文从道中流出”必须经过心的中介,其实就转变为文从“心中流出”或从“胸中流出”,“文道合一”其实也就成了人文合一。
绘画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绘画艺术作品的外部特征是形象性的,它往往需要借物象来传达。也就是朱熹所说的“感物道情”,从这个哲学思想里,我们可以看出朱熹并没有以他的“理”绝对地否认人的情感。真正的绘画艺术,是本真的体现,是画家的真情抒发。绘画之美是通过绘画艺术作品的形式美的再现和表现,去揭示内在的本质。强调绘画艺术创作冲动的发生,主要源于外界事物的触动。也就是感触与道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这种情感在理论上还规范于“情”“理”合一的中庸尺度之中,而实际上则突破了“理”的桎梏。感物与道情有机结合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贡献。
绘画艺术的整体表现。朱熹还非常重视绘画艺术的整体表现,把绘画艺术作品内在的有机联系看作是绘画艺术的活的生命的基础,是绘画艺术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他还认为,绘画艺术作品的整体结构应该是有机性的,用朱熹的话来说就是绘画艺术作品的结构表现为“一在其中,点点画画”中:“握笔濡毫,伸纸行墨;一在其中,点点画画。放意则荒,取妍则惑;必有事焉,神明厥德。”《书字铭》③这首诗包含了绘画艺术作品整体结构把握的思想。所谓“点点画画”是指绘画艺术的构成元素,如线条、色彩、团块、明暗等,这些元素需要“一在其中”,即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地融入艺术体内,才能体现出活的绘画艺术形象。绘画艺术作为一种活的整体意向和境界,其魅力也在于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只有从整体的角度观照、体验,才能感受其活的整体生命。
绘画艺术的“存神内照”。绘画艺术作品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可以用朱熹的“存神内照”来理解。在《送郭拱辰序》④中,他评价画家郭拱辰:“世上传神写照者,能稍得其形似,已得称为良工。今郭君拱辰数瞻能并于其精神意趣而尽得之,斯亦奇矣。”东晋顾恺之最早在画论中就提出了有关“传神”的言论,他说:“四体妍蚩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据此可见,朱熹谈到的“传神写照”之“神”指宇宙造化的本质、规律和功能;就美学和艺术学来说,指的是通过客观对象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内在精神的本质属性。而朱熹的“存神内照”指人的精神意识,也是艺术思维的表现。总之,“精神意趣而尽得之”,既包括审美对象的内在精神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在绘画作品中的生动表现,也可以说是“传神写照”,也包括绘画创作主体的精神气质、情感理念在作品中的融会贯通,也就是“存神内照”了。
又如,朱熹在“吴画”(《 题画卷》⑤)这首诗中也提到了“神”的概念:“妙绝吴生笔,飞扬信有神。神仙不愁思,步步出风尘。”这里的“神”,好像含有对审美对象的出神入化的、绝妙的表现的意思,也有绘画艺术创作的主体超越的精神意趣之表现的意思。他在《跋东方朔画赞》⑥里也说:“平生所见东方生画赞,未有如此本之精神者——是可宝也。”在他看来,绘画艺术作品中,大多数成功的审美意象都有一个特点,也就是“本之精神”,也可以说是“存神内照”。就审美对象而言,则是指其透过物象表面而显示流露出的微妙的本质规律,也就是流通于审美意象整体的内在的宇宙生命。就绘画创作主体而言,则是指其在审美意象中融注的生命情趣,对宇宙生命的领悟。“存神内照”所传达的“神”,既是宇宙规律和生命韵律的微妙显现,也是艺术创作主体心灵通过对理的领悟所表达的超越的精神意趣。总体来说,朱熹在绘画艺术表现上主张形神兼备,以形写神。朱熹的特点受制于其哲学立场,他是一个求理务实的思想家。在哲学上主张格物致知,必然对他的绘画艺术哲学观念产生影响。朱熹强调绘画艺术和真的统一,也就是绘画艺术的真实与合理。他认为绘画艺术具有认识功能,反对虚假和悖理。
绘画艺术的法度。朱熹还把法度看作构成绘画艺术美的重要因素,认为“天下万事皆有一定之法”(《跋病翁先生诗》⑦)。也就是说,绘画艺术要能超越形似而传达神似,不脱离法式而又不为法式所束缚,从容于法度。他在《跋吴道子画》⑧中表达了他的画法:“不思不勉而从容中道。”在朱熹看来,吴道子的画能从容于法度,达到了不受艺术创作法度束缚而能得心应手、应用自如的境界。他说:“吴笔之妙,冠绝古今,盖所谓不思不勉而从容中道,兹所以为画圣。”“不思不勉而从容中道”有庖丁解牛、心会意道、合乎规律而出神入化的意趣。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这种艺术境界是达到了合乎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也就是自由与规矩的统一。显然,朱熹理学的审美理想更主要表现为儒家的审美理想,因此他更强调的是从容中的法度。
朱熹是个理学家,他的绘画艺术哲学思想也充满了理学美学思想。朱熹的绘画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也是这种时代人文精神和审美精神的反映。
注释:
①③④⑤⑥⑦⑧(宋)朱熹.晦庵集.
绘画艺术的特点篇8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现代装饰画具有绘画性、综合性、工艺性、实用性、创造性等艺术特征,现代装饰画教学能够快速有效培养实用美术类高职学生的多种绘画技能、良好的综合工艺制作能力、装饰性创造能力、应用性设计能力等。现代装饰画教学对培养实用美术类高职学生的实用性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综现代装饰画;实用性;实用技能型人才;实用性技能
装饰画属于绘画的一种,有其独特的艺术特性,一般把采用装饰手法绘制,具有装饰趣味,达到特定装饰效果的绘画作品都统称为装饰画。装饰性绘画起源于人类文明之初,经过漫长历史发展和变迁,尤其是近代现代以来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现代文化对现代审美观点的冲击,中国现代装饰画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装饰画由于具有实用性特点,更容易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诸多因素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艺术需求的提高,近年来现代装饰画更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使其具有了极丰富的内涵和表现。
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装饰画作为实用美术类高职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实用美术类高职专科生的课程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代装饰画具有绘画性、工艺性、实用性、综合性、创造性等特性,对培养实用美术类高职专科学生的多种绘画技能、良好的综合工艺制作能力、装饰性创造能力、应用性设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装饰画的综合性特点
现代装饰画不同于传统装饰画,无论是在画面造型方式、构成形式、色彩表达、材料工艺、风格内涵都有别于传统装饰画。现代装饰画的突出特点是打破了各种绘画形式的严格壁垒,把各种绘画品种的材料技法和美学主张融为一家所有。绘制现代装饰画的工具可以是水粉笔、水彩笔,也可以是油画笔、毛笔、甚至可以是钢笔、彩铅笔、麦克笔,绘制现代装饰画的颜料可以是水粉色、油画色,也可以是水彩色、国画色、丙烯色、漆料等,还可以使用麻、贝、蛋壳、等材料;画面的美感要素可以是平面化形式感的,也可以是立体化空间感的,可以有图案的设计美、也可以有国画的意境美、油画的厚重美、水彩的轻盈美、版画的概括美、漆画的凝重美、工艺美、更有其本身传统的变化装饰美。只要能够绘制作出具有装饰趣味,能够使装饰画达到特定装饰效果的手法都可以为现代装饰画所有。装饰艺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一个“变”字,现代装饰画本身之所以能具有现代风格,就是综合了各种绘画而后“变”出来的。
二、现代装饰画的工艺性特点
现代装饰画的工艺性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装饰画的绘制要体现出精良的美感,无论什么风格的装饰画绝不可以绘制粗糙。另一方面是指现代装饰画的绘制往往要和工艺制作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制作材料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传统装饰画强调绘画感,而现代装饰画表现更多的是强调材料工艺制作和利用材料质感,利用天然材料的肌理美,丰富画面的表现效果。装饰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它的表现方法与使用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各种绘画颜料、油漆、工业用颜料、布、纸等,其他材料的剪贴拼接、塑料、水泥、大理石、钢铁、玻璃、贝壳、胶、竹木也都被用来做各种装饰画的绘制材料。绘制工具也不局限于各种笔了,还有刀子、剪子、喷枪、锤子等都被作为可使用的工具。绘制手段也是多种多样,涂、喷、贴、拼、织、编等。在国外的一些大型室外壁画中还运用建筑手法和板金工艺。这些都是装饰画可任意选择的物质因素和工艺手段。工艺材料的应用与装饰画的有机结合,也给现代装饰画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和视觉效果。因此根据特定的画面要求选择材料,采用相应的技巧在画面中表现各种材料的质感美,需要精致的工艺技巧才能让画面产生独特的装饰美感。工艺性是实用美术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专业品质和需要培养的必备职业素质,现代装饰画的工艺性特点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精工细作的品质,培养学生追求精美、精致的专业作风和职业习惯。
三、现代装饰画的创造性特点
装饰画和一般绘画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在题材内容,不在工具手段,这种差别的实质是形式感的不同,装饰画是一种理想化的艺术形式,它不以写实为目的,而是运用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对自然界加以美的再创造,使其不论在形象、色彩、构图、材料等方面,由自然形态升华为艺术形态,使它可以在整个视觉艺术领域获得更加广阔的新天地。装饰画的描写对象从人物到山水,从花鸟到静物无所不有,既可以抒感,也可以描写故事;既可以画现实中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画幻想的,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甚至把现实与幻想相结合,任意发挥想象力。装饰画可以使用中国画、油画、年画、版画和工艺画等所有的表现手段,也能进入独幅画、组画、壁画、年画、宣传画、文学作品插图和科普画等一切画种的领域。
四、现代装饰画实用性特点
实用是传统装饰画和现代装饰画不变的基本属性,实用性的适应性使得装饰画随时代、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水平、民族风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美感。装饰画的实用性特点决定了装饰画创作与纯绘画的根本区别,纯绘画从主观表现来说鼓励并欣赏实现画家个人的意志,而装饰画则以一个时代的大众意识为归依;纯绘画是肯定原则性的艺术,而装饰画则比较赞成非极端个人化的原则性;纯绘画蔑视重复的艺术,而装饰画则不反对复制;纯绘画负载较宽泛的社会意识,如沉郁、落拓、荒诞等,而装饰画则窥避社会意识,尤其是批判意识,总是轻松、乐观甚至唯美,纯绘画在材料运用的广泛性上是有限的,而装饰画在材料应用的广泛性上则几乎是无限的。装饰画教学会使学生认识到其是美化日常生活的艺术品,也是一种传达创作的艺术语言,是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的手段,学生在对现代装饰画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会了解到现代装饰画的日益广泛的应用范围,小到器物的装饰图案,大到城市环境美化,以及各种功能空间的装饰。装饰画的实用要求创作者在抒感表达艺术性同时更要结合时代审美、结合个体和群体审美、结合大环境和小环境需求、结合展现精神等要求充分满足实用需求,现代装饰画教学能够培养实用美术类高职学生良好的专业实用意识和专业实用能力。
总之,现代装饰画在培养实用美术类高职专科生的实用技能方面有其独特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代装饰画教学能够培养实用美术类高职专科生掌握多画种的技能,使学生形成专博相济、一专多通的专业结构,能够培养学生具有精工细造的工艺性专业精神和职业习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培养学生形式美感以及专业实用意识和专业实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肖禾, 《概论装饰》,《株洲工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030.html绘画艺术的特点范文8篇
相关文章:
餐饮业调查报告09-26
赞美教师的名言佳句09-13
初三中考激励自己的话09-06
俄语哲理美句子欣赏07-05
技术部转正工作总结10-23
学生保证不打架保证书08-27
大一的寒假家庭实践心得体会08-16
交友作文10-12
心爱的布娃娃作文10-12
写景的作文08-02
员工请假条07-23
体现汉字特点的经典歇后语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