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的新技术篇1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专利技术不仅是企业谋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而且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专利技术正超越传统资产成为企业最大的财富,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成为所在行业的领跑者和标准制定者。尽管中国已是世界贸易第二大国,但其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大约10%。中国的中小企业开始从制造走向应用研究,走向原创研发,再走向品牌和渠道。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企业在某些产业形成了相对垄断的优势,或者处于主导地位。这些产业的特征是中等投资、中等技术规模、中等资金、中等技术难度、相对高端人才密集型,如精密仪器、中高端的机械制造、生物科技等领域。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只有能够高效运营专利技术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才能抓住技术机会,有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现阶段,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在高技术领域以大量的发明专利申请作为抢占我国市场的前导。因此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旦保护不当,企业的创新成果落入竞争对手手中,将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根据国家统计表明,我国仍有99%的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在已经申请专利的1%的企业中,仅有1件专利的企业占41.7%,且在已经申请专利的企业中96%的企业仍主要采用自己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用专利许可或者转让形式的企业尚不足4%。
一、专利的概念
专利是工业产权的核心组成,具有客体的无形性或者非物质性、法律性、独占性或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的特征,是国家给予专利发明者的财产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独享的权利,所有者对这项发明的生产、仿制或销售在规定期间内享有垄断权。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只有专利的实质性条件而无程序性条件相配合,就不可能通过技术创新取得专利技术;评价技术创新成败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准就是看技术创新中能否取得更多高质量的专利技术,未取得专利技术的技术创新,都不能说是成功或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对专利加以适当保护,能够激励对创造性活动的投入,促进和加强国际技术转让与贸易。基于以上分析,专利是竞争者之间惟一不得不向公众透露某些关键信息的地方,专利对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专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对申请专利的发明,经过审查和批准,授予专利权,同时把申请专利的发明内容公之于世,以促进发明创造的信息交流和有偿转让,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二、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性分析
技术创新过程是始于产品研究阶段、产品开发阶段、终于产品销售阶段的过程。这一创新过程围绕着技术、工艺、设备等方面展开,通过对参与这一过程的所有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使某项专利成果转化为商品,并获得市场化的经济利益。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现在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5万件,为此该公司每年要缴纳600多万美元的专利申请费和专利维持费。事实证明,中小企业竞争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知识产权保护。本文从技术创新过程的三个阶段来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关联性。
(一)产品研究阶段
在产品的研究阶段,项目立项是产品成功的关键。在项目立项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利用好专利文献。专利文献是将世界各国的发明创造按专业类别和时间顺序编列的技术文件,通过对已有的专利文献的查阅避免重复研究,提高项目的起点,加快项目的研发速度。立项前对已有的项目进行科技查新,能给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提供某一技术领域的重点和可研究的空白点及相关替代技术。同时一个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可能有其他中小企业在同时进行研究,甚至已经有人申请了专利,因此如果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专利信息,就无法了解哪些属于公有技术,哪些属于别人的知识产权。如果对别人的专利不了解,使自己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研制出来的产品,却是别人的专利,这样极易落入别人的专利陷阱。据相关专利文献资料统计,有90%-95%的最新技术首先反映在专利文献上,专利文献的利用可以缩短60%的科研时间,节省40%的研究和开发费用。
(二)产品开发阶段
在产品开发阶段,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是防止同类企业在了解技术状况后,抢先利用同样工艺占领市场,获得在先权利抢先申请专利,使研究者已经大量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化为乌有。知识产权不是归于最早研究并最早出成果的创新者,而是归于最先申请专利的创新者。因此为了防止中小企业的研究成果失去可开发的价值,在产品开发阶段抢先申请专利战略尤显重要。因此企业应该及时申请专利,使创新成果获得法律保护,才是保护新技术产品开发安全的有效保障。而目前很多创新主体专利申请意识淡薄,要等到研究成果处于成熟阶段才申请专利。这样,往往会被同时在进行此项技术研究的竞争者抢先申请专利。中小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必须在产品开发阶段,抢先申请专利。同时,要加强对其他企业技术动态与专利进展情况的了解和研究,在有的情况下竞争对手的专利无法排除,研究者就只能停止原产品的开发研究、开发计划的实施,这样可以避免日后与竞争对手的专利发生侵权纠纷时产生更大的损失。
(三)产品销售阶段
产品销售阶段是某一技术方案和工艺水平进入成熟阶段,企业就可以利用所研制的技术进行大量的商品生产和销售,这一阶段是知识产权保护最重要的阶段。中小企业通过申请专利对产品除了拥有技术诀窍、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之外,还应注重商标权的注册和保护。商标权是商品流通领域中区别商品和服务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产品的商标表示该产品的质量与信誉,通过它可以为消费者快速区别并选择商品和服务。产品销售阶段,商标代表着特定企业特定产品的质量、信誉。同时商标权的取得和续展并未妨碍专利技术的公开和专利技术的使用与推广,却延长了对专利产品利益的保护期,市场仍然保持稳定。
三、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一)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我国中小企业以往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念滞后,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丰富内容、重要价值和对于产品创新具有的重大意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知识产权可能成为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道重要门槛,同时也将是我国中小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的一项重要法宝。中小企业合理利用知识产权这一利器,是企业保护自身产品在市场销售利益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证。因此中小企业应该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既可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又可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中小企业应该通过知识产权来维护自己的产品和利益,把发明专利、技术秘密、商标等知识产权作为竞争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制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的决策者、知识产权部门对企业知识产权专利未来发展的全局性的筹划和安排。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必须把握国情,掌握规则,主动利用专利制度有效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取得专利竞争优势。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是将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资源经过市场的运作来获得最大限度的市场回报,实现企业最大限度的增值。专利申请,专利引进,失效专利的利用,专利合作以及专利收买等都是实现这一战略的有效途径。专利战略的谋划要绕过他人的专利壁垒,不侵犯别人的专利权,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和产品投入市场。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已于2008年6月5日开始实施,中小企业应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指导和依托,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专利战略的研究以专利制度为依据,以专利保护、专利技术开发、专利技术实施、专利许可贸易、专利信息和专利管理为主要对象,以技术市场为舞台,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
企业在整合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职部门,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知识产权管理专门人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企业利用专利制度的水平及专利保护的能力。
(三)发挥知识产权中介作用
知识产权中介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助推器的作用,专利机构、商标机构、版权机构以及从事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等都是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中介应该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参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知识产权中介专门从事有关知识产权的、咨询、权益维护等业务,熟悉知识产权法律及其相关政策,对于维护知识产权所有人权利,将知识财富转化为企业经济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利用这些中介机构全面地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
(四)加强知识产权立法
为适应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的全球化,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如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制定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新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立法是对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是通过授予和保护知识生产者的独占权来鼓励知识的生产,这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功能和宗旨,也是作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机制的具体表现。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制定专门的防止滥用知识产权的条款,同时严格审查对我国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国外知识产权,引导我国中小企业运用法律打破垄断,创造和获得属于自己的原始性专利。使知识产权保护内在机制协调发展,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促进和保障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相丽玲,曹平.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与思考――基于国外政府及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的比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1).
2.曾鸣.龙行天下: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格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孟奇勋,廖婷.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求实,2007(1).
4.王九云.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机理[J].管理世界,2003(5).
5.陈伟.基于国际技术转让周期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
6.王九云.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机理[J].管理世界,2003(5).
*本文系淮安市2011年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专利运营能力支撑技术跨越的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AS2011083)。
护理专业的新技术篇2
关键词:高新技术 知识产权保护 现状 措施
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具有以下作用:第一,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层次,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不断地提高我国知识以及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并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要想改变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不利的状况,高薪技术企业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从观念意识、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
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高薪技术企业若想求得更好的生存发展,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就是知识产权。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发展的直接因素就是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否有效的保护、管理以及运用企业的知识产权。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企业关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方面,同时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申请大量的专利并控制我国的技术,使我国知识产权面临着更大的新的挑战。
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1.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由于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因此,企业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是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整体来看保护意识淡薄。此外,很多企业由于没有及时地对研究开发或生产经营中的知识产权采取保护措施而失去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最好时机。由于领导更加看中企业的有形资产而忽视无形资产,并且将注意力往往放在企业的规模以及市场占有率方面,因此,除了不能够正确地估计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形势以外,更不能充分认识自主知识产权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很多企业的领导没有专利保护的意识从而造成了专利工作的基础相当薄弱,以大中型企业为主的很多企业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范畴中没有列入专利这项工作。由于专利意识淡薄,忽视或舍不得花钱申请以及维持专利,从而因小失大,如:中草药本是我国的强项,但是我国研发并完善的中草药项目中有900多个项目被国外的公司申请了专利,我国在每年上百亿美元的中草药专利许可贸易中不仅拿不到专利费用,同时还不能向拥有这些专利的外企所在国出口专利产品。
1.2 高新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资源能力较差 由于我国很多企业不懂得或不善于采用专利文献等知识产权提供的技术信息作为研发过程的指导,造成了科研经费的大量浪费以及无效劳动。很多企业在赴国外考察或引进国外技术前检索专利文献却引进了落后的技术或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权。我国相当数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身竞争优势的能力很差,知识产权屡遭侵权已成为困扰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大多数不申报专利的企业要么专利意识淡薄,要么怕技术泄密,加上对专利申报程序不熟悉,专利申报周期长,形成了对专利工作不重视,无所谓的态度,这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同时我国政策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由于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体系分散不利于整合执法资源;对于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起不到足够的震慑作用;现行的关于知识产权犯罪的条款不能满足打击犯罪的需要;知识产权执法手段不足;由于侵权成本不如维权成本高,因此,很多人丧失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我国企业在专利文献检索方面都是被动进行的,甚至很多企业不愿意做专利申请前的检索工作。利用专利文献开发新产品、确定企业经营方针、进行市场分析以及分析技术产品、设备进出口中的专利状态等,广大的企业都在被动执行。因此,这就造成了花费巨大成本的科研成果已经被别人专利所囊括而无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1.3 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的技术含量低 我国发明的申请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实用性上,但是近两年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产品未动,专利先行是目前跨国公司的通行做法,而我国的专利申请还处于低端层次。由于国外公司首先通过申请专利掌握了关键的核心技术,然后再宣传专利,这样不但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还有效地进行了广告宣传,一举两得。
2 高新技术企业应该采取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2.1 企业必须明确以下几点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第一,知识产权属于无形资产并且具有自产权性质,它与有形资产一样不但能给企业创造效益,甚至创造的效益更大;第二,一个企业拥有专利的数量是衡量企业科技与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企业不但要拥有专利,还要形成知识产权系列;第三,知识产权保护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是世贸中通行的重要法则。企业只有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体系、严格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相应管理办法、设立专项管理基金以及建立一支专门的人员队伍才能成为保护自由知识产权的主体。
2.2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 第一,在《宪法》中增加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使得保护知识产权具有《宪法》的依据;第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我国经济的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一些关于驰名商标、信息安全以及企业商誉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客体,必须通过修改知识产权法律以符合知识产权的国际惯例。为了有效地促进我国与其他国之间的贸易交流,在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施行符合知识产权的国际管理,但是必须遵守知识产权国的普遍法则,不仅能够很好地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更有利于我国吸收国外的知识产品。
2.3 健全知识产权组织机构,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组织 由于国家的知识产权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科技、经贸以及文化教育等,而每个领域的事务是由不同的组织机构负责的,但是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高速发展的技术创新对知识产权的立法、司法以及行政管理的有机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成功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必要条件就是
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协调和统一指挥。在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的前提下学习国外成功的经营,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更要注重保护国内企业产业的利益,毕竟保护的是国民长远的利益。
2.4 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如果在建立知识产权档案的过程中发现侵权行为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工作机构以及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以加强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为了加强维护和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在掌握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为了明确企业关键技术应采取的保密措施,企业还应当制定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以界定企业与发明人、设计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2.5 完善技术秘密保护制度 在知识产权的工作中对技术秘密的保护制度应当不断地进行完善,对在研项目以及还没有成形的成果项目加强保护,对企业的技术秘密进行真正意义的保护。为了更好地维护企业的权益,避免因技术泄露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要签订保密协议。
2.6 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资源的同时多申报技术专利 为了使企业的科研成果获得更好的法律保护,一定在开发新产品和改造技术的过程中,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以及实用性同时又符合申请专利条件的技术或产品及时申请专利;对于那些实施效益高以及容易被仿制的技术也要及时申请专利;为了取得技术占有权,更要注重对那些在技术竞争激励领域的不能及时实施的技术申请专利。在申请专利时一定要注意,仅将某些发明创造中容易被仿制的技术部分进行专利申请即可,不得将技术内容都公开而应保留一定的技术秘密。由于一些配方、工艺等的侵权行为很难被发现,一旦公开全部内容,就有可能被其他企业盗用而不被发现。“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是业界普遍流行并且认可的一句话,在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并掌握标准谁就拥有并掌握了市场。如果企业的标准可以成为国际标准,那么他将有利于占领世界市场。因此,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仅靠强化自身开发能力在竞争中取胜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徐家力.略论中国企业的专利战略[N].光明日报,2006.
[2]杨小琴.专利战略与企业技术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9).
[3]吴敏.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9).
[4]郭庆存.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J].工作研究,2005(4).
护理专业的新技术篇3
一 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经济社会运行的法律基础。成熟和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能有效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造福社会,同时也能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知识产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权利人应当和必须积极主动地采取保护措施,否则,即使法律再完备,往往也无济于事。对于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一旦由于保护不力、管理不善,造成知识产权的流失失效或受到侵权,其损失往往是难于挽回和弥补的。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保护问题
在高新技术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纠纷中,最突出的是职务与非职务发明权的归属纠纷。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人或设计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由此看来,在我国职务发明分为两类,一类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另一类是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此外,如果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也就是说,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只有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这一类发明创造才能和单位就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如果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这类发明创造,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则不能就发明权的归属问题订立合同。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引发新的专利问题不断增加、层出不穷,而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许多对此缺乏必要的准备和对策。在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问题上,理论和立法方面尚存在一定欠缺,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和研究。 [1] [1]同时业已实施的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实践,留给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空间在迅速的缩小,发达国家已经初步解决了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立法框架并完成了专利技术在世界各地的申请和铺设,一张高技术的专利壁垒网已见雏形,张网以待,只等时机成熟,收网捕捞。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对此保持警惕,扎扎实实做好准备和对策,否则,将失去很多的机遇。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着作权保护问题
从企业文化建设到公众形象的塑造,从产品说明书到产品的包装装潢商标,从计算机软件到域名标记等等,都涉及相关的着作权问题。对于以科技发展为基本推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方面的知识产权问题更是不可忽视。
科技作品的保护,不论是计算机软件还是其他技术方案的图纸表达方式都涉及到着作权问题,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的保护、运用和管理企业的着作权,事关高新技术企业的生死存亡。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科技作品的权利归属问题,即该作品是职务作品还是非职务作品问题。 [2] [2]我国着作权法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着作权归作者个人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作者使用外)。此外,由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的职务作品,比如主要利用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着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对于这种情况,作者只享有署名权,而其着作权则属于单位。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商业标记权保护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的商业标记权包括商标权、商号权、域名权等以区分商品和服务为宗旨基于商业标记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商业标记所具有识别、表彰、保证和广告的独特功能,对于刚刚成立和兴起的高新技术企业抢占市场、打开局面、巩固地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进一步开放,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领域、程度不断扩大,与商业有关以区分商品和服务为目的的表现方式不断丰富,所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从事信息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妥善保护和管理传统的商标、商号,还必须切实注意网络环境下的域名、网络标记等新兴知识产权客体的保护问题。
(四)高新技术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
根据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技术秘密是商业秘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最早被确认为商业秘密并加以保护的。这种技术秘密是研究开发、工艺改进等创新的结果。是技术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其特征在于可以用于生产活动,以制造新产品、提高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商业秘密特别是技术秘密的保密性和无形性,容易流失或受到侵权,高新技术企业理应保持高度的重视。
二,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主要由《专利法》、《商标法》、《着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构成,由于各专门法基本功能不同,保护的知识产权客体也不同,在高新技术保护的效果和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异,因而,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确定采用何种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1)考虑取得技术权利的排他性程度。知识产权的排他性,又称垄断性、独占性,是法律赋予知识产权权利人专有的权利。专利权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和授权,他人不得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或进口该专利产品或使用该专利方法获得的产品。商标法在保护商品名称方面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但很难保护技术本身。着作权法只保护作者的思想的表达方式,而不延及思想、产品、方法、公式、工艺等。对于采用商业秘密来保护技术秘密,他人完全可以合法方式通过研究开发或者采用反向工程获得该项技术。采用技术措施也可以保护知识产权,如加密法、软件锁、防火墙等,但随着解密技术的发展,其排他性也会逐渐减弱。 [3] [3](2)考虑知识产权费用的因素。所谓费用是指取得、维持、保护知识产权的费用,即采取保护措施的费用,以及相关的申请费、维持费、审查费、诉讼费等等。在实施的过程中,专利的保护费用最高,其次是商标、技术措施、商业秘密保护。着作权因实行自动获得权利的制度,除了计算机软件外,一般不必支付任何费用。高新技术企业如果采用专利的方法保护知识产权,特别是申请量大的企业,费用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3)考虑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我国法律规定,商标权有效期10年,但可以续展保护且不限制续展次数。着作权则分着作人身权和着作财产权,除非作品消亡,着作人身权永远受到法律保护,而着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身加死后50年。 [4] [4]在专利保护期限中,发明专利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为10年。对于商业秘密来说,只要其技术秘密和经营信息不公开,维持秘密的状态,就将一直受到保护。高新技术企业采用何种方式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视当时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而定。
在诸多考虑的因素中,取得技术权利的排他性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排他性就没有绝对的权利,也就没有所谓的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期和费用也是必须要结合考量的因素,同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更新速度和周期更快更迅速,呈跳跃式发展、超常规发展,一项高新技术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落后被淘汰,因此,对于一项发明专利来说,20年的保护期的意义也许仅仅是有限的和形式上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其高产出高回报率,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凭借其手中的高新技术、知识产权在有限的时间、空间、投资的状况下,迅速崛起、占领市场,获得高额利润和回报,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同高新技术企业的高产出高回报率相比,知识产权的取得、维持、保护费用还是较为低廉的。
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寻求知识产权保护时,在取得技术权利的排他性、费用因素、保护期限的基础上,采用最佳的方案和手段,合理有效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并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根据技术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趋势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加强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推动企业自身提高完善的同时,从而带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
注释:
[1] 参见郭庆存著:《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载《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新论》,王兵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2] 参见朱波尔著:《浅析教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载《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第12期
[3] 参见陈传夫著:《高新技术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护理专业的新技术篇4
关键词: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中医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该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这是《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姗姗来迟的知识经济时代使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为赢得市场必须重视技术创新。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所以,根据中医药科自身的特点,加强和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推进中医药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
一、技术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
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活动,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更侧重的是一个经济概念。它是以市场效果为标准的,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市场价值,达到商业目的,其关键是商业化。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技术成果及其转化成的市场价值归谁所有是一个关键问题,而为了调整这其中的矛盾就产生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创造性脑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其实无论是对商标、著作、专利,还是对技术秘密的保护,说到底是这些技术创新成果归谁所有、如何使用以及产生的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知识产权制度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认清两者的关系,在中医药技术创新过程中才能杜绝顾此失彼,做到相得益彰。
二、中医药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中医药技术创新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专利、版权、商标、技术秘密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法规体系,基本上与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标准相一致,但中医药技术创新仍然存在一些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
第一,知识产权保护观念相对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流失严重。中国不少中医药科研院所业还不能从市场的角度真正理解知识产权的深刻内涵。不少科研人员仍然认为只要领取了国家新药证书,就取得了垄断权,根本就没想要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更不用说到国外申请专利了。在中国每年有大量的中医药科技成果通过、成果鉴定、学术研讨、公开使用等方式向国内外公开出去,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青蒿素本是中国为世界卫生组织所承认的一类新药,对疟疾的治疗比奎宁更高效,并不易产生抗药性。但由于当时未建立专利制度,而有关科研人员又连续发表了二十几篇论文,丧失了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因此再向国内外申请专利已经不可能了。有的成果即使申请了专利,也主要是为了完成课题的需要,根本不会为了保护知识产权而不断地交纳专利年费,而专利法明文规定不续交年费专利权保护就自动终止。其他需要相关中医药技术成果的单位或人员只要对专利公报稍加查新,就会轻易地享用这些失去法律保护的免费成果。这都会使原单位和国家的前期投入付诸东流。
第二,科研投入主体多样,成果权属不明晰,中医药技术产业化困难。在中医药研发过程中,特别是承担的纵向课题,形成知识产权的资金来源复杂,主管机构交叉重叠,要想厘清其中的关系很困难。由于目前国家或部委的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还是以计划任务书的形式下达,签订的技术合同不规范,要求的技术内容多,有关权属问题和成果收益问题等涉及很少,这就更加大了明晰产权的困难,造成中医药技术创新过程中科研成果的再次开发和实现产业化方面的问题也相当严重。科研院所往往在产业化方面缺乏投入热情,仅强调其对成果享有的学术权益,对自身应承担的义务和成果完成人应得的权利往往考虑不多。尤其是成果完成人实施成果转化所需要的资金、人员和场所等支持往往是很难得到的,这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科研单位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较少,技术成果质量低,技术涵盖面不广。自主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中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其质量的高低。与国外跨国公司比较,中国中医药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远远没有显示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医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不多,在一些重要的高技术医药领域已对中国形成“跑马占荒”的严重包围态势。据统计,在生物制药等高技术领域,外国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比例占60%~90%。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医药市场,其医药专利的数量也是最大的,占据了全球医药专利的41%,是申请数量位居第二的日本4倍。而且外国医药企业更注重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原创性技术的开发和申请,这些专利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中医药产品与技术几乎不可能与之匹敌。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其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不断扩大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这将使中国今后制药产业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他国家专利的制约,给中医药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三、加强中医药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目前中国的中医药技术创新不够理想,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促进中医药技术创新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因此我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更好地解决中国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
第一,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意识,加大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要从根本上转变过去那种重发现轻发明,重论文轻专利的观念,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但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而且要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和管理能力。把发明专利、技术秘密、商标等知识产权作为竞争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提高中医药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要从观念上和意识上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管理上要系统全面地组织和策划,为中医药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提供资源和制度上的全方位支持。应当在本单位相关管理部门的基础上,组建有企业负责人及法律顾问参加,有专职的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并制定和实施本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研究和把握国际知识产权的发展动向,及时制定和调整知识产权的发展战略,引导中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有效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第二,加强对科研工作及其成果管理,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一套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促进中医药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要制定和完善政府各类中医药研发计划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相关人员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注重开展有关中医药知识产权的软科学研究。中医药企业在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和岗位聘用合同时,应当根据不同的课题特点和实际情况,明确而细化约定科研人员应当遵守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在中医药科研人员工作期间,应当明确其应当保密的具体范围,加强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和教育、支付保密费用等等。对中医药相关单位的技术秘密也应当予以严格界定,并采取相应的合法、有效的保密措施。在中医药科研人员退出课题组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追回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并应当告知其应当承担合同附随义务。另外由于受高校学术排行榜的影响,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国际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文章,应加强保密措施,严格审查,防范无形的知识资产流失。
第三,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收益分配和奖励机制,鼓励具有自主创新的中医药原创性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承认和保护脑力劳动创造的知识财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应鼓励和支持中医药技术创新者用自主知识产权获取合法报酬,把创新者的报酬与其发明创造的效益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中医药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工作的开展。中医药企业要重视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防止在企业资产重组或组建中外合资企业时无形资产的流失。中医药专利权拥有单位在专利授权后,应及时为发明人或设计人支付其应得的报酬。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的评定,要把自主知识产权的取得作为重要条件之一。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建立专利工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专利申请资助、专利技术实施、专利奖励、专利执法及宣传。对申报他国医药专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点扶持。知识产权的管理机构要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原创性研究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特别服务。在制定计划时要紧紧围绕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大对原创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减少对模仿性技术创新的支持,努力实现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以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产品和产业。对于原创性或专利性较强的中医药项目,在组织项目验收或成果鉴定前,成果完成者应提供完整准确的知识产权报告,取得成果后,要及时进行专利申请,以取得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傅家骥,等.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盛辉,成良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技术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4,(5).
[3]王明旭,宋鑫,董研林.试论中药专利申请战略的运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9).
[4]宋晓亭.中医药技术创新的种类及法律保障[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5).
[5]张军,吴贵生,彭翔.21世纪中国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J].科技管理研究,2005,(9):30-34
护理专业的新技术篇5
“**年XX省护理部主任岗位规范化培训学习班”于**月1-3日在**举行,该培训班是省卫生厅委托XX省医院协会护理管理分会组织举办。来自全省市护理专干、医院主管护理业务院长、护理部主任约350位代表参加。受我们医院的委派,我参加了此次培训班的学习。
培训的主题有:培养专业人才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基石、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临床护理技术规范》框架和思路、护理评估技术、护理部主任的角色和责任、护理部主任如何发挥作用、患者安全与舒适、安全注射与管道护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等。授课的老师有省卫生厅医政处吴少林处长和彭刚艺教授,XX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冯秀兰,南方医科大医院护理部主任李亚洁,珠江医院护理部主任刘雪琴,中山大学附属一院护理部主任成守珍,暨南大学附属一医院护理部主任陈伟菊,XX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张莉。
本次举办学习班规模大、层次高,课程安排紧凑、内容新颖。XX省专业护士的核心能力的培训是在全国护理学科率先开展,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操性,给我们全省的护理管理者做出了指引。XX省编写正准备出台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本书在写作、政策、专业上的定位是突破旧的常规,体现新理念;执行新法规,推广新技术;培养思维方式,建立工作方法。护理函盖内容丰富(包括病人的吃、住、行、服药、打针、监护、看护、康复、照顾、教育、沟通、答疑)。在特点和创新方面:1、内容丰富2、贴近临床3、结合实际4、跟踪前沿5突出重点。《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她将成为我们护理专业的一本很好工具书。
通过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习,使我更进一步明确了护理管理者责任和义务:一、确定远景,确立医院护理专业发展的目标。二、改变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先进的管理理念可极大地推动护理工作。三、强化专科,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养成勤学习、爱反思、常分析的良好习惯。四、良好态度,态度决定高度,快乐地接受每一项工作,停止抱怨。五、关注过程,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管理中注重细节。六、强化管理,护理工作的主体工作是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护理管理。护理管理的核心是通过提升护理专业内函、技术质量,以保障病人安全,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七、建章立制,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模式、防止管理真空,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八、予以授权,构建专业护士成长的平台。
护理专业的新技术篇6
【关键词】妇产科 专业护士 人员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在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近年来临床上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而护理专业却由于受人员流动、成分新、年资浅等多种因素的困扰,滞后于医学专业的发展,不能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护理工作的专科化是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1],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基础[2]。为了探讨妇产科专业护士的培养方法和合理使用,提高妇产科护理水平,我院自2003年起,借鉴国外专科护士培养先进理念,对妇科、产科专业护士队伍进行了重点培养、合理使用,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专科情况
我院为丹江口市妇产科专科医院,妇科下设腔镜、肿瘤、普通妇科3个小专科,产科下设高危救治、普通产科2个小专科。2005年2大科共有护士76名,其中本科学历6名,大专学历70名。
2 专业护士的培养方法
2.1 培养目标:首先选定热爱护理专业、工作认真负责、有奉献精神,从事本专科临床护理工作6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护理理论及护理技能均为优秀者为培养目标。
2.2 初期阶段:全院护士统一认识,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生存和发展,必须拥有专科优势,走专科护理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
2.3 全面培训,提高理论、技能操作阶段:高年资护师相对固定各专科,担任专业护士。集中进行护理理论、技能操作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3],参加培训班、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专题讲座、专科病例讨论等“螺旋式教学法”[4],进行培训。
2.4 培训考核:专业护士的培训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系统工作,为了激发专业护士学习和工作热情,使其在临床护理岗位上各尽其能,及时评估培训效果。对专业护士进行考核时,通过传统理论和技能考核评价其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年进行4次专业理论考试,每2月考核专项技能1次。综合评定,优中择优。
3 专业护士的合理使用
专科护士相对固定各专科,一般不参加倒班,负责解决本组病人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完成专科疑难操作;制订危重、疑难病人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开展本专科护理科研和技术革新,带教新护士及护生。
4 效果
经过专业护士培养,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护理工作有序、高效地围绕医院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开展工作,质量控制环环相扣,工作到位,许多医护合作性问题能及时协调解决。整个管理模式层次分明、职责明确,保证人尽其才。专业护士具有过硬的技术,不断地满足患者关于技术方面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注重服务对象的感受,使患者的生理、心理、自尊、被爱等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专科护士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基本功扎实,以良好的形象赢得了病人的信任,提升了护士的职业形象,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建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护士队伍。
5 讨论
专业护士是指在某一专科领域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专门从事专业护理的人员[5]。专业护士在保证患者得到专业化、高质量的医疗、护理中,发挥着医生和一般护理人员无法替代的作用。高素质的专科护士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既需要不断的理论学习,更需要长期的临床磨练,还需要与专科医师长期合作、学习在一起的默契。所以作为医院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十分珍惜专科护士的培养,更要高度重视专科护士的合理使用,还要给予她们较好的待遇和发展机会。专业护士的认定有三种途径:国家、地区和医管局。妇产科作为一个专科,其专科护理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应尽快建立妇产科专业护士认证体系,以保证专科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以满足病人的需求,提高护士的专业地位。
参 考 文 献
[1] 郭燕红.论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和趋势.中国护理管理,2004,4(4):19~20.
[2] 郭燕红.探讨和建立专科护士制度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中华护理管理杂志,2004,39(12):952~953.
[3] 许虹,彭美慈,汪国成等.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特征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护理教育,2007,41(2):155~157.
[4] 郭米嘉,王玲.ICU专业护士资格认证临床培训探讨.护理管理杂志,2005,5(12):19~20.
护理专业的新技术篇7
【关键词】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司法保护;激励机制
总理于2004年6月在青岛考察时明确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总书记在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时发出“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的号召。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总体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还很需要提高。
一、国内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综述
(一)国外
亚历山大·I·波尔托拉克(Alexander I. Poltorak)博士和保罗·J·勒纳(Paul J.Lerner)博士(2004)认为,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研发成果保护、知识产权审计和搜集情报、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许可使用。Furman Porter and Stern (2002)、Gans and Stern (2003)通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论证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是创新绩效(以全球专利测量为例)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Lang (2001)认为,专利的管理能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1]。Josh Lerner研究发现,在对美国马萨诸塞州530家生产企业的研究显示,有40%的知识产权纠纷涉及拥有商业秘密的企业。
(二)国内
何敏(2002)提出,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和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管理的规范体系。张清奎(2010)认为,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资源, 成为许多国家发展和竞争的主要手段。冯晓青 (2005)认为,企业要综合、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将知识产权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获取竞争优势。徐明华、包海波 (2003)认为,国内企业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知识产权制度的特点、发展趋势,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陈燕(2005)认为专利情报分析战略包括:企业现有专利技术分析和竞争情报分析两方面。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国家层面存在的问题
1.知识产权立法不够完善
为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但是,在知识产权立法方面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1)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滞后。近几年来,随着知识和信息生产量的增加、扩散速度的加快,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有的高新技术已经超出了原有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所涵盖的范围。(2)法律规定的赔偿额较低,难以起到威慑作用。我国商标法、著作权法中仅规定了法定赔偿的最高限额为五十万元,而没有规定法定赔偿的最低限额。我国专利法也仅规定法定赔偿最低限额一万元,将法定赔偿的最高限额规定为一百万元。因此,侵犯知识产权的成本比较低、获得的利益却很大是导致侵权行为多发的重要原因。(3)禁令、临时措施的可操作性不强。(4)专利法规定的专利审批期限过长、专利费用过高,导致企业在专利申请中浅尝辄止。
2.行政执法力度不够
首先,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分散,缺乏协调和预警机制,不利于整合执法资源。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很多,除了专利、商标和版权的授权、注册和登记管理分别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总局和版权局集中管理外,还涉及的部门有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公安部、海关总署等,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多头执法、有利益都管而没有利益都不管的情况,使得企业经营者无所适从。其次,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存在,在被侵权后造成维权困难。第三,知识产权执法手段严重不足,特别是行政执法经常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行政执法机关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只能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没有其他诸如暂扣、查封、没收侵权产品等执法手段,无法对侵权者实行毁灭性的打击,挫伤了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保护的积极性。第四,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性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有限。
3.司法保护不力
实践中,专利侵权案件和技术秘密侵权案件多数都是原告败诉,某法院知识产权庭的一位法官说他审理的技术秘密侵权案件原告几乎没有胜诉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举证难、举证责任的分配不合理和法官的专业水平不高。国内也有不少企业认为打官司费用高、时间长、赔偿金额低,明明知道专利权被侵犯也不愿意打官司,甚至有些企业因为得不到应有保护,不愿意申请专利[2] 。目前,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力度还远不能对犯罪分子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现象十分严重。在对知识产权犯罪的认定上,公、检、法部门存在较多歧义,难以形成合力,削弱了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力度。此外,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立案的门槛太高,刑罚震慑力不够,甚至还存在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等放纵犯罪的问题。
(二)企业层面存在的问题
1.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科研体制的影响,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人员重视和科技评奖,而不重视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企业保护知识产权观念淡薄还表现在,企业不仅不重视自己的知识产权,也不重视别人的知识产权,山东省的一项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着知识产权侵权现象[3]。知识产权观念淡薄已经成为困扰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2.对知识产权信息利用不够
世界上每年有百万项专利技术公布,对创新是个难得的信息宝库。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专利文献中包含了世界上95%的研发成果,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专利情报,不仅可以缩短60%的研发时间,还可以节省40%的研发经费[4]。然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对专利文献利用得不够,相当一部分企业科技人员在选择和设计科研课题前,由于没有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导致重复研究,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3.缺乏有效调动发明人创新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虽然大多数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建立了知识产权方面的激励机制, 而且能够依照知识产权相关法规给予发明人奖励, 但奖励的落实程度不够, 部分企业仍习惯于单一的科技奖励制度, 发明人的报酬与知识产权的创造及收益关系不大, 科技人员的绩效考核与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无关, 这就大大降低了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5]。
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层面的原因
制度缺陷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方面存在问题的更深层次原因。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国家在法律、政策方面没有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完善,削弱了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取得的收益,导致企业缺少积极性。
(二)企业层面的原因
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缺少知识产权管理战略。200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863”计划仅 20%的成果申请了专利,多数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公布于众,有些成果是国外还没有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为没有申请专利而拱手让人[6]。在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受到企业极大重视,被视为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实施市场经济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时间较短,通晓知识产权法律和知识产权资本化运作的人员缺乏,导致部分企业认识不到知识产权管理产生的收益。
四、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要解决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加快知识产权立法进程,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实施知识产权国家战略;另一方面则要依靠企业自身努力,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全过程。
(一)国家层面的对策
1.完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1)根据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产权竞争趋势,扩大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2)针对高新技术更新周期短的特点,简化专利审批程序,便于发明创造人的技术创新成果及时得到保护。(3)完善知识产权诉讼法律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发明专利侵权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完善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禁令制度等有关程序立法方面的问题,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4)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制度。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的行政程序规范,形成比较系统的行政程序规范体系。(5)完善商业秘密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商业秘密的规定过于简单,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具有较大随意性,必须进一步完善商业秘密法律制度。
2.加强知识产权的行政执法保护和司法保护
首先,加强执法和司法队伍的建设。知识产权案件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涉及的法律法规比较多,执法和司法工作难度较大,应当增加执法和司法人员数量;加强对执法和司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和司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快速反映机制,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咨询委员会,对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咨询及快速协调处理服务,依法公正、高效地调处知识产权纠纷。第三,强化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依法追究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首先,应当加强高等教育阶段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教育。各高等院校应在大学本科阶段全面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并将知识产权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层面,应建立知识产权法律硕士与知识产权MBA模式培养知识产权中高端专门人才。其次,优化现有教育资源,积极选派高层次科技专业人才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到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培训深造。第三,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形成人才积聚效应。
4.加大对信息设施的投入,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服务
政府应当加强对国内外各种知识产权信息的采集、分析、研究,构建不同专业和领域的知识产权信息库,采用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密切合作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技术评估预测体系和各类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并建立起相应的专家咨询系统,为企业搭建好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良好的公共资源服务。
(二)企业层面的对策
1.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意识
要加强宣传和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有针对性的对企业领导层和员工进行知识产权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特别是提高领导层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与企业发展壮大息息相关。
2.完善发明创造的激励机制
为激励公司员工进行发明创造,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实行对员工发明的终生多次奖励和累积计分制奖励的激励机制。除了对完成发明创造的员工一次性颁发奖金外,还要对发明人按照完成发明创造的数量、质量、是否申请专利、实施情况给予计分,每年累加,企业按照发明人积累分数多少每年颁发科技发明奖,直至员工离开企业,如果员工工作到退休并不再到其他企业任职,则可以终生领取该奖金。
3.有效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工作
知识产权信息贯穿知识产权创造的全过程,有效利用知识产权信息,企业可以及时掌握相关产业和本行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市场变化趋势,弄清对手技术发展动向,提高科技创新起点和层次[7],也可以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要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体系。
4.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与其他部门协调运作
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非常重要,从投入研发到成果问世,甚至发生知识产权纠纷,都有赖于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研发部门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不仅有利于对研究成果的及时保护,而且通过管理知识产权部门对知识产权文献等情报的分析,可以指导研发部门的工作。市场营销部门应及时将产品的市场状况、产品的销售情况、产品的侵权和被侵权情况反馈给研发部门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便企业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知识产权战略,指导研发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培林.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综述[J]. 经济经纬, 2006(6): 81.
[2]王一.科学技术与专利法律保护[J]. 甘肃科技, 2005(5):183.
[3]于金葵.专利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运用[J]. 特区经济, 2006(8): 321.
[4]张帆,陈彬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时代金融, 2006(7).
[5]李颖.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8(9): 99.
[6]宋亚非.跨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分析及其启示[J]. 财经问题研究, 2008(7): 100-101.
[7]魏蕊.日本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工作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 83-84.
作者简介:
护理专业的新技术篇8
关键词:技术 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一、技术创新的经济内涵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日益突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时,技术创新已不再是可有可无之物――它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这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对技术创新做出的界定。简言之,技术创新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将发明转化为商品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动态过程,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内在源泉。可见,技术创新不是纯技术活动,而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活动,其核心是以技术为手段,实现更大的经济目的。正因如此,技术创新的关键之一在于商业化,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商业价值。
二、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一项技术创新可能因为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而被竞争者迅速模仿甚至剽窃,并丧失市场份额和领先地位。在信息通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随着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进行,这一现象已屡见不鲜。如何鼓励并保护技术创新,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要面对的问题。国内外长期实践证明,建立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知识产权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的基本法律制度,是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核心政策手段和长效机制。
所谓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是通过法律手段,确认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规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以法律的形式赋予权利人对其在科学文化领域内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享有的权利,以促进知识发展,推动人类进步。在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认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现实意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创新本身所带来的收益。由于创新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而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却不能反映其原始成本,因此就需要通过对市场进行干预来鼓励创新。技术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种机制,为技术创新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而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已成为知识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和重要保证,成为推动和保护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它的出台是社会对技术创新的一种激励措施,使技术创新者对其创造的知识拥有垄断性的产权,以使其获得高额垄断收益。知识产权保护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没有创新。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它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法律保护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与其说是经济的竞争,不如说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最终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谁在某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谁就能在这一领域取得控制权,知识产权正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种资源。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必须制定一个公平的竞争规则,并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本质是鼓励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公平竞争,它通过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建立了公平竞争的规则。如各国的专利法都对专利的申请、授予专利的条件、专利的审查和批准,专利的权限、终止和无效,专利的实施与许可等都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犹如体育比赛的规则,对所有参加竞赛的人都是公平的,也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企业技术创新必须遵守的,这就为技术创新营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法律的形式,依法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实施保护。对于违反知识产权法的行为,各国政府都通过行政的或司法的方式予以惩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法律保护。
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仅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有效的法律保证,同时为合理配置技术创新资源,正确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途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各国专利法都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必须将其发明内容用充分完整的说明书公开,并在法定期刊予以公布。这些最新的技术情报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据权威部门统计,世界上每年的发明成果90%~95%都能在专利文献中查到,专利文献是人类技术创新的历史记载,也是人类智力成果的宝库。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国外,发明创造(专利、商标)估计已超过四五千万件之多。这样,企业通过对专利文献检索,能够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最新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动向,从而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途径,有效地配置技术创新资源;能够抬高技术创新的起点和水平,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从而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最新的技术和水平。不仅如此,还能使企业进一步降低创新成本,缩短技术创新时间,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质量。据有关资料统计,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可以达到减少创新时间90%、降低成本75%、减少风险60%的效果。同时,知识产权法(主要是专利法)规定:同一项发明只能授予一项专利,实行先申请原则即专利授予最早提出申请的人。这种规定,一方面鼓励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又加剧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促使企业提高创新效率,激励企业率先创新而获取知识产权保护,从而加速整个社会(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3 有效配置技术创新资源
技术创新资源包括用于研究开发的资金、人力和设备。我国对研发的财力投入一直严重不足,一年的费用仅300多亿元,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只占美国的1/40。我国的科技投入本来就不足,科技资源本来就贫乏,再加上长期以来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开发,又进一步加剧了矛盾,制约了我国科技的产出成果。有时花费了巨资研制产品,但当产品鉴定时却发现国外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就拥有了相同的专利产品,这是科技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因而,产权保护中的专利制度在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提高研发起
点和水平、避免人、财、物浪费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运用专利文献进行检索,改变闭门造车的局面,做到知己知彼,在最新最高的起点上确立科研课题,站在巨人的肩上往上攀登。
4 促使新技术商品化和市场化
新技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科技政策和管理措施,诸如技术鉴定、成果奖励、等,这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系统里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直接后果是只重成果鉴定和评奖,不重市场,终究不能形成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许多新技术被束之高阁直至流失,并不能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这是我国科技政策和管理向强化技术发明转化和扩散转移的一个重要标志。知识产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规则是按市场机制运作的,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把保护和鼓励技术发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作为根本出发点。按照《专利法》的规定,对发明人的奖励和回报,重点不是在技术发明完成后,而是在技术发明市场化以后,从其创造的效益中提取。发明人的奖励与其发明所创造的效益挂钩,创造的效益越大,其获得的报酬也就越多。这将大大调动科技人员将其技术市场化、商品化的积极性,改变我国大多数科研单位步履维艰的局面。
三、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1 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公司内部开设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课程,对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和掌握专利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树立产权意识,懂得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培训,增强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 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现代企业最主要的资产已并非厂房和设备等实物资产,而是能带来超额利润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知识财产。它们是企业获得高额利润的源泉,是企业在竞争中成败的关键。除了企业传统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以外,企业还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机构,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制订企业知识产权策略,保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落到实处。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网络化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知识产权情报信息,监视与企业有关的国内外专利申请动向。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知识产权检索和检验,以防止盲目开发,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业务,企业除了根据其规模、经营性质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以外,还应引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为企业管理知识产权事务。
3 努力获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创新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从设想、发明、生产到推广应用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脑力劳动,它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它从输入各种信息开始,经过探索性的复杂过程,最终生产出智力成果。技术创新要获得成功,不能按常规走路,不能靠强迫命令,只能靠激励、靠引导、靠良好的法律环境来调动广大从事技术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技术创新在知识经济的冲击下,创新成本越来越大,风险不断增加,企业被授予相应的知识产权后,可凭借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合法的高额垄断利润,收回投资成本,既能确保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又可促进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企业为了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提高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使创新成果符合有关规定。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更不能离开人才。不充分重视人才,不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就不可能进行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把智力创造成果和商业标志转化为商品,并确定了如何分配利益的标准。从性质上讲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一种财产权利。因此,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就必须利用知识产权机制,奖励技术创新人。论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奉 梅
摘要:本文从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入手,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在我国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客观而全面地阐释了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创新中的效用。
关键词:技术 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一、技术创新的经济内涵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日益突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时,技术创新已不再是可有可无之物――它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这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对技术创新做出的界定。简言之,技术创新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将发明转化为商品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动态过程,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内在源泉。可见,技术创新不是纯技术活动,而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活动,其核心是以技术为手段,实现更大的经济目的。正因如此,技术创新的关键之一在于商业化,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商业价值。
二、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一项技术创新可能因为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而被竞争者迅速模仿甚至剽窃,并丧失市场份额和领先地位。在信息通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随着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进行,这一现象已屡见不鲜。如何鼓励并保护技术创新,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要面对的问题。国内外长期实践证明,建立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知识产权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的基本法律制度,是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核心政策手段和长效机制。
所谓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是通过法律手段,确认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规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以法律的形式赋予权利人对其在科学文化领域内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享有的权利,以促进知识发展,推动人类进步。在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认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并采取有
效措施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现实意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创新本身所带来的收益。由于创新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而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却不能反映其原始成本,因此就需要通过对市场进行干预来鼓励创新。技术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种机制,为技术创新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而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已成为知识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和重要保证,成为推动和保护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它的出台是社会对技术创新的一种激励措施,使技术创新者对其创造的知识拥有垄断性的产权,以使其获得高额垄断收益。知识产权保护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没有创新。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它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法律保护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与其说是经济的竞争,不如说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最终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谁在某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谁就能在这一领域取得控制权,知识产权正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种资源。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必须制定一个公平的竞争规则,并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本质是鼓励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公平竞争,它通过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建立了公平竞争的规则。如各国的专利法都对专利的申请、授予专利的条件、专利的审查和批准,专利的权限、终止和无效,专利的实施与许可等都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犹如体育比赛的规则,对所有参加竞赛的人都是公平的,也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企业技术创新必须遵守的,这就为技术创新营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法律的形式,依法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实施保护。对于违反知识产权法的行为,各国政府都通过行政的或司法的方式予以惩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法律保护。
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仅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有效的法律保证,同时为合理配置技术创新资源,正确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途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各国专利法都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必须将其发明内容用充分完整的说明书公开,并在法定期刊予以公布。这些最新的技术情报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据权威部门统计,世界上每年的发明成果90%~95%都能在专利文献中查到,专利文献是人类技术创新的历史记载,也是人类智力成果的宝库。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国外,发明创造(专利、商标)估计已超过四五千万件之多。这样,企业通过对专利文献检索,能够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最新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动向,从而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途径,有效地配置技术创新资源;能够抬高技术创新的起点和水平,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从而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最新的技术和水平。不仅如此,还能使企业进一步降低创新成本,缩短技术创新时间,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质量。据有关资料统计,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可以达到减少创新时间90%、降低成本75%、减少风险60%的效果。同时,知识产权法(主要是专利法)规定:同一项发明只能授予一项专利,实行先申请原则即专利授予最早提出申请的人。这种规定,一方面鼓励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又加剧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促使企业提高创新效率,激励企业率先创新而获取知识产权保护,从而加速整个社会(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3 有效配置技术创新资源
技术创新资源包括用于研究开发的资金、人力和设备。我国对研发的财力投入一直严重不足,一年的费用仅300多亿元,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只占美国的1/40。我国的科技投入本来就不足,科技资源本来就贫乏,再加上长期以来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开发,又进一步加剧了矛盾,制约了我国科技的产出成果。有时花费了巨资研制产品,但当产品鉴定时却发现国外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就拥有了相同的专利产品,这是科技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因而,产权保护中的专利制度在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提高研发起点和水平、避免人、财、物浪费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运用专利文献进行检索,改变闭门造车的局面,做到知己知彼,在最新最高的起点上确立科研课题,站在巨人的肩上往上攀登。
4 促使新技术商品化和市场化
新技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科技政策和管理措施,诸如技术鉴定、成果奖励、等,这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系统里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直接后果是只重成果鉴定和评奖,不重市场,终究不能形成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许多新技术被束之高阁直至流失,并不能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这是我国科技政策和管理向强化技术发明转化和扩散转移的一个重要标志。知识产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规则是按市场机制运作的,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把保护和鼓励技术发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作为根本出发点。按照《专利法》的规定,对发明人的奖励和回报,重点不是在技术发明完成后,而是在技术发明市场化以后,从其创造的效益中提取。发明人的奖励与其发明所创造的效益挂钩,创造的效益越大,其获得的报酬也就越多。这将大大调动科技人员将其技术市场化、商品化的积极性,改变我国大多数科研单位步履维艰的局面。
三、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1 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公司内部开设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课程,对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和掌握专利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树立产权意识,懂得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培训,增强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 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现代企业最主要的资产已并非厂房和设备等实物资产,而是能带来超额利润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知识财产。它们是企业获得高额利润的源泉,是企业在竞争中成败的关键。除了企业传统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以外,企业还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机构,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制订企业知识产权策略,保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落到实处。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网络化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知识产权情报信息,监视与企业有关的国内外专利申请动向。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知识产权检索和检验,以防止盲目开发,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业务,企业除了根据其规模、经营性质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以外,还应引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为企业管理知识产权事务。
3 努力获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创新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从设想、发明、生产到推广应用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脑力劳动,它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它从输入各种信息开始,经过探索性的复杂过程,最终生产出智力成果。技术创新要获得成功,不能按常规走路,不能靠强迫命令,只能靠激励、靠引导、靠良好的法律环境来调动广大从事技术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技术创新在知识经济的冲击下,创新成本越来越大,风险不断增加,企业被授予相应的知识产权后,可凭借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合法的高额垄断利润,收回投资成本,既能确保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又可促进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043.html护理专业的新技术范文8篇
相关文章:
中职生学习计划11-02
超级工程论文范文10篇08-15
考试加油的句子10-11
赞美浙江江山市的句子09-27
每日一签早安微信问候语59条09-07
立秋问候语08-02
装饰顶岗实习报告08-17
最低投标报价承诺书10-29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08-16
消防安全知识新闻稿08-02
最新温馨早安寄语10-17
晴天作文07-26
雨的诉说作文07-23
汉川重点职业学校放学后可以在外面住吗?09-16
四川202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复查申请时间及入口08-05
2024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考前冲刺申论范文(精选5篇)08-03
谜语及答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