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表现篇1
1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概述
按照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的规定,结合公路建设项目具有投入资金较多,投资回收期长,公共性、公益性等特点,我们可以确定,公路建设项目应以国民经济评价作为经济评价工作的核心,采用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法作为公路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
根据交通部《公路技术经济指标》及福建省交通系统现状,本项目选用了适合于福建省公路项目经济评价赖以计算项目效益和费用流量的公路建设成本模型,车辆运行速度模型及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各种效益与公路建设成本、交通量等的关系模型。
据《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民经济评价参数包括计算、衡量项目的经济费用效益的各类计算参数和判定项目经济合理性的判据参数。对于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主要是采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等计算参数进行经济效益和经济费用计算,并计算出判据参数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投资回收期(EN),用以判定拟建公路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2 原有经济评价计算方法的局限性
项目的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投资回收期是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指标,而经济内部收益率又是在项目经济净现值及经济效益费用比计算表的基础上试算得来,由于计算量大,往往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计划编写中令人头痛的工作。目前,除大型设计院、研究单位外,主要采用手工计算法或者是计算机软件编程计算来进行指标的计算。
手工计算需熟练运用各种公式和查算图表,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且在实际工程中随着方案的不断优化调整,基础数据发生变化后又需要重新进行计算,计算工作量大,影响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
利用计算机编程软件计算,虽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精度,但编程语言专业性强,一般工程技术人员难以掌握,且有些编程语言需要更换特定的操作系统运行,软件的维护、修改、升级都比较困难,且在人机界面不友好,常常需要复杂的输入,同时整个程序过程和计算过程是使用者看不到的,不便于使用者分析整个计算和评价过程。
项目组成员经过研究发现,目前社会上广为普及的微软办公集成软件OFFICE组件之一的EXCEL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经济评价计算中所遇到的问题。
3 利用EXCEL编制表格进行处理及计算
人们常用的EXCEL软件具有强大的函数、绘图、统计等功能,因此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了本次项目研究。各项计算过程简要介绍如下:
①根据项目的投资估算,编制成EXCEL表格,将各项数量及单价链接到相应EXCEL表格列中,在表格中进行乘积求和计算,得到估算价格列;②再将影子价格或(换算系数)填入相应列,在表格中进行乘积求和计算,得到经济费用列,进而可以通过编制好的表格自动计算得出经济费用调整表;③将以上各数据链接到经济效益汇总计算表,在经济效益汇总计算表中,依据各种效益与各参数数据间的关系计算模型,利用EXCEL表格可以直接编入公式,通过编入的公式在表格中可以完成各项效益的自动计算,然后得出经济效益汇总表;④将前面表格的各项数据按相应关系链接进来,然后按各数据间的关系,利用EXCEL表格直接编入公式,在表格中进行各项费用效益流量表的计算,得到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⑤用鼠标单击工具菜单,选择“单变量求解”,弹出单变量求解对话框,在目标单元格输入框中输入计算期末年的按内部收益率计算的累计净现值单元格,在目标值输入框中输入0,在可变单元格输入框中输入内部收益率单元格,点击确定立即输出方程的解。通过计算机自动多次迭代计算出的内部收益率直接显示在该单元格中,即得出经济内部收益率。
以上均为文字,理解起来或许不是那么容易,接下来我们来看个实例。
4 应用实例
收集到某拟建公路项目资料,推荐路线全长21.128公里,估算总金额27168.41万元,其中前期工作费为464.86万元,建设期总投资为26703.55万元。建设期按24个月,各年投资比例为:2014年占45%,2015年占45%,2015年占10%。项目建设后预测年限按《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规定为20年,经济评价年限为22年。评价基年为建设期初年。社会折现率为8%。为了正确衡量公路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在对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估时,必须对在项目效益和费用中占比重较大或价格明显不合理的材料、劳动力和土地使用影子价格进行调整。经调整后的经济费用合计为27507.05元(见表1)。
接着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计算,效益分析采用有无对比法,分析该项目工程对路网的饱和度、节约的车公里数、车速增加、出行时间节约等交通效益指标的影响,从交通的角度衡量和分析项目建成后对交通影响的实际效果。通过分析,得出项目产生的主要国民经济效益有:公路晋级成本节约产生的效益、降低营运成本效益、客货时间节约效益、交通事故减少效益。依据各种效益与各参数数据间的关系计算模型,在编制好的EXCEL计算表格中进行各项效益的计算,然后得经济效益汇总表(见表2)。
然后将前面表格的各项数据按相应关系链接进来,然后按各数据间的关系利用EXCEL表格直接编入公式,在表格中进行各项费用效益流量表的计算,得到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见表3)。
将该拟建公路项目各已知数据填入编制好的EXCEL计算表格,通过以上步骤进行计算,经计算得出,当社会折现率为8%时,该拟建公路项目全部投资的国民经济评价结果: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为1.6551,经济净现值(ENPV)为14965.70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13.44%,经济投资回收期(EN)为13.74年。
并对项目进行了经济敏感性分析,利用编制好的表格,修改费用与效益的假定不利情况,进行以上第⑤步的计算,得出,在费用上浮15%,同时效益下降15%的不利情况下,项目的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为1.2233,经济净现值(ENPV)为5867.28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9.98%(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投资回收期(EN)为19.30年(小于经济评价年22年)。因此,从国民经济评价角度来看,本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好。
综合分析,该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较好。
5 研究成果及价值
该项研究主要是利用人们常用的EXCEL软件进行公路项目经济评价各参数计算的创新思想,通过对公路项目经济评价各参数的计算模型进行分析,设计出基于EXCEL的经济评价各参数计算表格,并对各项表格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数据联动链接优化,用实际公路建设项目对编制好的EXCEL表格进行了实例验证。
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实现公路项目经济评价提供准确、快速、便捷计算的实际应用价值,还可以为其他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6 结论与展望
EXCEL为人们所常用,基本可以说是每台电脑装机必备的软件,使用其做经济评价,无需另装操作系统,无需另外购买新的软件,亦无需考虑软件是否与电脑匹配的问题,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利用EXCEL进行公路项目经济评价可以使各项评价指标的计算快速准确,而且当评价各项参数发生变化时可以及时得到修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错误发生的几率。
EXCEL具有强大的函数、绘图、统计等功能,本项研究仅仅体现了利用EXCEL进行公路项目经济评价的优越性。我们需要更深层次地挖掘EXCEL的各种实用功能,充分发挥EXCEL在工程领域中的作用。计算机软件本身的功能是不断提升的,随着EXCEL软件功能的提升以及人们对EXCEL各种实用功能的不断挖掘,期待本项研究进一步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3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8.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所.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3]RUST PPK.蔡・摩根公司,中国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公路投资优化和可行性研究方法改善[M].世界银行,1996.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3.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2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决定在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活动。根据省、市、区三级党委统战部、工商联的意见,街道党委、办事处决定在全街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活动。现在我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实施意见,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活动。全街道各有关单位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大力气扎实抓好此项活动。
1、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十六大报告提出“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明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党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视和关心。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把握精神实质,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能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新的发展。因此,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吻合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贯彻落实的党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
2、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基本要求。非公有制人士作为对祖国富裕贡献力量的一个重要阶层,党如何团结好、鼓励好、保护好、表彰好,教育引导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显得十分重要。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进一步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系、沟通的有效载体,是党对非有制经济人士为祖国富强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分子的充分肯定,是新形势下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统战工作的基本要求。
3、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激励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进我街道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效载体。在我街道,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大家都很清楚,非公有制企业的比重几乎达到了100%。这就意味着,把非公有制企业做实做大做强,对于推进我街道经济发展乃至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能有效激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增强光荣感和历史使命感,争做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兢兢业业地把企业做实做大做强,为我街道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结合实际,精密部署,扎实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这次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正确把握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引导教育我街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努力实践“三个结合”,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把企业做实做强做大,不断增强企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总体素质,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为我街道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和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这次活动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引导我街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作为自觉行动,成为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模范,科技进步的模范,出口创汇的模范,企业党建的模范,企业文化建设的模范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模范,加快企业发展步伐,促进我街道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二)活动范围和主要内容
这次活动的活动范围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包括经济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从业人员(职工)。
这是活动的主要内容是:
一是切实搞好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
士的健康成长。当前全街道上下都在深入开展党的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在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中,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制经济人士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树立两种思想,强化三个意识,提高四种能力,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新一轮的大发展。树立两种思想就是要树立爱党爱国思想和敬业创业思想。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增强对党的感情,更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创业信心,自觉把企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前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强化三个意识就是要强化责任意识、信用意识、法制意识。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明确自己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成员,以企业发展、社会进步为己任,热心光彩事业,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典范;自觉遵循市场经济秩序就是法制经济的规律,增强法制意识,诚实活动、守法经营、照章纳税。提高四种能力就是要提高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一步树立终身的理念,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经营竞争能力,把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把自己培养成学习型人才;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充分认清、发挥自身体制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大胆实践、敢冒风险,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自觉学习现代管理知识,汲取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善于结合企业实际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和改革。
二是大力规范非公有制企业的运行机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抓住与长三角经济接轨,加快发展的机遇,按照自身产业发展特点,修订完善企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措施,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现场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用人、分配等各项制度,推进管理创新,加强党、团和工会组织建设,建设企业文化。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树立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环境意识,努力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础中发挥作用,全力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认真推选表彰“优秀建设者”,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向先进学习。推选表彰“优秀建设者”,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按照“优秀建设者”条件,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经营人员、科技人员、从业人员(职工)中进行评选表彰。通过推选表彰,全面提升我街道非公非有制经济人士综合素质,鼓励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以先进为榜样争做“优秀建设者”。:
(三)活动安排
这次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具体分
五个步骤实施:
1、准备阶段(2003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全街道
非公有制企业的基本情况,建立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座谈会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状况。
2、动员学习教育阶段(2003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召开争做“优秀建
设者”活动动员大会,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大会。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大张旗帜地开展宣传发动。以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在企业代表人士和经营管理人员中开展“三课一论坛”学习教育。即: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诚实立身、信誉兴业教育;爱厂爱岗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
3、规范企业促进发展阶段(2003年6月中旬至6月底)。健全企业各项规
章制度,引导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围绕
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拟订企业发展规划,制订企业发展措施,促进企业与长三角经济接轨。争创产品ISO系列质量认证和3C安全认证,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投身光彩事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团和工会组织建设。
4、评比、表彰阶段(2003年7月初日至7月底)。各单位根据优秀建设者条件做好初步人选的推荐工作,在初步人选的基础上,由区街道公有制经济人士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领导小组组织进行评选,然后报街道党委和有关上级部门审定,再在有关媒体上公示。
5、总结提高阶段(2003年7月底至8月上旬)。在活动告一段落后,各有关单位要及时总结经验,落实相关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四)活动要求
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一项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综合性活动。要紧密联系实际注重五个结合:一是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与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相结合。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特别是其中关于“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有关保护私有财产的论述,明确自身社会地位,增强社会责任,解除思想和观念束缚,甩开膀子大干事业。要科学安排时间,学习经济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熟悉WTO相关规则,不断提高战略决策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在企业内部营造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以制度来支持、鼓励、表彰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员工,创建充满活力的学习型企业,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二是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与企业规范化建设相结合。要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企业发展规模,产业发展方向,管理、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先进设备的引导和消化,产品开发、员工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制订发展规划。三是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与打造诚信企业相结合。要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遵纪守法,诚实经营,重合同,守信用不坑蒙拐骗,不逃税骗税,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表率。四是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要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内在文化,自觉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善待员工,维护员工合法权益,重视员工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办好企业报刊,重视企业文体活动,多渠道多形式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造就更多人格健全、乐观进取的新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要努力塑造企业的外在形象,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风格,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企业,扩大企业的社会知名度。五是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与企业回报社会、热心光彩事业相结合。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扶贫济困、助学助孤等光彩事业,将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结合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这次活动从4月中旬开始到8月底,只有短短的四个多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按照街道党委、办事处以及上级有关单位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开展非公企业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作为当前一个阶段重要任务来抓,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取得实效。
1、建立机构,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领导,区里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任副组长,并确定专门的联系人,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地点在街道宣传统战办公室,负责了解情况、交流信息、具体协调、检查督促等工作。各企业要具体落实有关人员,按照街道党委的总体部署和《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切实加强对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工何等的领导。要增强政治责任感,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一项开创性的试点活动,大家对这项活动还比较陌生,这就要求我们和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媒体,把活动的目的意义宣传好,把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性调动好。各企业的宣传报告部门要按照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部署和要求,组织专门力量,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反映各自单位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为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造出声势,营造浓厚氛围。
3、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这次活动安排的时间比较紧,内容比较丰富,任务比较重。因此,搞好这次活动必须要保证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精力到位。各非公有制企业要单位以活动为契机,结合本企业实际,加强企业规范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型企业和诚信企业,积极组织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要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每项具体活动都要把工作分解落实到人,明确责任人,确保各个阶段活动有条为紊地组织好、落实好。
4、加强指导,督促检查。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一项探索性的活动,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活动领导小组要及时研究活动中的重要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全面了解掌握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搞好情况交流,实行有效指导。要兼顾面上,突出重点,对于条件成熟的,重点加以指导,引导其积极对照自查,解决存在问题,进一步自我完善,争做“优秀建设者”。要按照争做条件和程序,层层推荐,层层把关,并在有关媒体上公示,真正把确实优秀、大家公认的“优秀建设者”选出来,提高优秀建设者的公认度和美誉度,确保活动按预定目标顺利开展。
5、及时总结,完善提高。各有关单位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各阶段活动中,要经常深入了解情况,善于总结好的经验,发现亮点,及时提炼推广。对于活动中容易出现的偏差和问题,要深入思考,客观分析产生原因和注意事项,使活动在推广中少走弯路。在总结提高阶段,要召开主要企业经验交流会,全面总结好活动成果,完善提高,为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积累经验。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3
一、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组织工作服务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首先要深刻认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意义,明确组织工作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职责和任务。
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目标,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福建未来发展定位的新构想。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站在全国发展大格局的战略高度,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区域经济发展和战略布局理论为依据,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对外开放为主线,依托地理、人缘、生态环境、产业集聚和城市布局的优势,着力于人才资源、基层、基础、稳定、保障、体制、机制等建设,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提升民营经济、转变职能等举措,加快我省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对接和的合作,形成“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对外开放、服务大局”的态势,尽快使福建融入包括台港澳、东南亚和美欧日等国在内的经济圈,把福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区域。这个目标的提出,引起上下高度重视和省内外包括港澳同胞的热烈反响,是省委、省政府带领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果,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一是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是时代的旋律,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经济是时代的重要特征,因此,提出建设对外开放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与产生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相一致。二是符合紧紧抓住“第一要务”的要求。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立足发展,以发展为前提,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符合十六大提出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要求。三是符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从建设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看,全面繁荣的根本标准是包括相对不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民群众都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体现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相吻合。四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建设协调发展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既包括物质文明、又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既有沿海地区发展,又有内地的崛起,既强调加快城市发展,又注重推进农村的发展,既立足于国内合作,又着眼与国际接轨,既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保持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活力,又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符合科学的发展观。五是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目标提出的过程看,是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我省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和深化的结果。近年来,从开展“四个专题”调研入手,省委逐步形成了“四个三”、“四个二”和“六个举措”的基本工作思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这一基本工作思路的延伸和拓展,是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落脚点,充分体现了坚持与时俱进这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由此可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精神实质、根本要求上都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契合。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把福建的事情办好,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推动福建更好地融入全国发展的大格局,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福建的独特作用,能够在祖国统一和全国发展“两个大局”中作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对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来说,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体现和最生动的实践。
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重大举措,需要靠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去贯彻、去实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各项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与组织工作的保证作用紧密相连,与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良好精神状态以及表现出来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密不可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目标宏伟、任务艰巨,对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对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素质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把人才队伍建设好,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为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既要求组织工作为其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证,又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什么单位组织工作能够紧紧围绕大局来开展,成效就明显;什么时候、什么单位的组织工作与大局贴得不紧,工作就无起色。组织工作只有积极主动地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大局服务,才能拓展更大的空间,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广。
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在面临国际国内强大竞争压力的新环境下进行的,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进行的,是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新要求下进行的,要求组织工作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有效的措施来服务和保证。一要用为民的思想指导组织工作。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全过程,想问题、做决策、提要求、定措施都要从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现实利益和具体利益出发,这样才能保证公正选人用人,才能以为民负责的精神解决组织工作遇到的各种难题,增强组织工作服务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效。二要用发展的要求推进组织工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各级组织部门要增强围绕发展抓组织工作、做好组织工作促发展的意识,把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体现于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落实于组织工作的各个环节。要以组织工作项目的落实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落实。三要用统筹的思维抓好组织工作。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要统筹发展,为其提供保证的组织工作也要做到统筹兼顾,要处理好围绕发展抓组织工作和围绕党的建设抓组织工作的关系,通过做好组织工作,既促进“第一要务”,又推进新的伟大工程。要把组织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切实做到干部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并重,努力提高组织工作的整体水平。四要用“结合”的方法创新组织工作。要把中央的精神与我省组织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其他省市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新路子;要认真总结完善推广我省现有的经验做法,在做深、做细、做大、做强上下功夫,使典型产生新的效应,推进组织工作的整体发展。
二、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要求改进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要开拓新局面,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有力保证,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适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科学的人才观,按照求真务实的要求,把开拓创新、狠抓落实贯穿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在落实中创新,在创新中落实,提高抓落实质量,增强抓落实效果,努力完成好组织工作的各项任务。
首先,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使命感。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实践中创造为人民群众所公认的政绩,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适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求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首先要把广大党员干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争创一流业绩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增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使命感,按照“形式多样、务求实效”的要求,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在去年对1300多名厅级干部进行普遍轮训的基础上,分层次对全省党员干部进行轮训,保质保量完成好五年内对党员干部普遍轮训一遍的目标任务。把增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使命感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主题的向谷文昌同志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树立和落实科学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有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努力工作的责任感,而无为个人名利奋斗的角逐感,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功立业。
其次,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领导水平。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带领群众加快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组织者,其素质状况特别是能力状况如何,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求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最关键的是要紧紧围绕提高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能力水平,按照“抓配备、抓导向、抓培训、抓改革、抓规范”的思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要通过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来提高能力水平。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按照省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五重五不简单”的用人要求,围绕发展选人用人,选用善于抓发展的人,用发展的眼光选人用人,用适应发展要求的良好作风选人用人。实施完善选人用人公正机制,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完善票决重要干部的方式方法,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认真贯彻全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会议精神,制定出台干部实绩考核暂行办法、机关干部绩效考评制度、关于加强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宏观管理的意见、优秀干部破格提拔使用规定、调整不称职党政领导干部暂行规定、解决有关干部级别待遇问题暂行规定,形成以实绩考核为主要依据,既有利于大胆使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又有利于调整不称职干部,既能用好现职领导干部,又能解决干部级别待遇的干部工作运行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把引导干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功立业作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广大干部努力增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识和能力,更好地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二要通过配好配强领导班子来提高能力水平。要公正考核、公正评价、公正使用干部,改进干部考核方式方法,增强考核工作的主动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形成一套围绕第一要务来评判干部的工作机制。在班子配备上,要按照各个地区和各个班子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职能,以及我省经济建设三个层面发展要求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提出的任务和要求,针对干部的特长来使用干部。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建设中长远规划,从宏观上和战略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构建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奋发有为的各级领导班子。三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来提高能力水平。要根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需要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实效,在注重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在提高领导干部致力发展的能力上下功夫。认真总结省委举办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经验,把研究班向下延伸,举办“壮大中心城市与加快发展”、“加快产业集聚与促进发展”、“县域经济与加快发展”等专题研究班。加大干部出国留学培训力度,实施两个“百人培养计划”,即每年选送100名党政后备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科技专家到发达国家留学进修;每年选送100名党政领导干部到发达国家进行为期3周的短期培训。通过培训,让干部更全面地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现代市场经济知识,更多地了解国际、国内和全省的大局,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先进经验,深入探索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路子。加大干部培养流力度,以山海协作为依托,做好沿海与山区干部交流工作,互派干部挂职锻炼,继续做好机关与基层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既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又有利于培养锻炼干部,造就一支能够适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求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再次,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构筑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才高地。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各类人才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生力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最缺的是人才,最需要提高的是人才的智力水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要求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就必须紧紧围绕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按照“转变观念、健全机制、着眼服务”的思路,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一要树立人才工作新理念。增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以人为本”的意识,立足于开发人才第一资源,着眼于利用人才第一资本,着力于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落脚于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二要制定人才开发新政策。抓紧制定和实施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形成福建省关于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改进职称评聘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配套性文件,努力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管理、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为我省人才资源开发注入新的活力。三要营造人才聚集新环境。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大力表彰优秀人才,营造全社会都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氛围;积极创造条件,搭建人才创业的平台,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成大事业,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作用;把那些有发展潜力的人才送出去学习深造,鼓励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加强实践锻炼,全面提升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通过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使人才能够全心全意地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工作。四要构建党管人才新格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就是按照党委的要求统筹兼顾,搞好服务,抓好落实,着力解决人才政策落实难、人才作用发挥难、人才培养引进难等问题。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福建成为集聚人才的宝地、培养人才的高地、发挥人才作用的福地,使更多的人才能够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四,要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夯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组织基础。基层党组织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广大群众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求改进组织工作,就必须紧紧围绕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这个目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四项工作。一是以总结推广“南平经验”为抓手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深入贯彻《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试行)》,抓好全省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认真做好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第一批下派了3900多名党员干部,省直机关选派207名干部到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任村党支部负责人,目前下派干部已全部到位。进一步加强乡、村班子建设和基层干部的培训,全面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抓好村务民主听证试点工作,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农村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以实施“50100”计划为载体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深入贯彻全国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按照非公企业有50名从业人员的要有党员、有100名从业人员的要建立党组织的要求,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泉州市等沿海非公企业发展快的地区要率先实现这一目标,全省凡是有非公企业的地方都要创造条件,力争3年逐步实现“50100”的目标。三是以抓示范点建设为龙头带动城市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开展。以《福建省社区建设纲要(试行)》为依据,参照农村党建工作“三级联创”的做法,省一级主要抓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区(县级区),市主要抓社区党建工作示范街道,县(市、区)主要抓示范社区建设。各个层次都选择一批示范点进行重点建设,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城市党建“三级联创”的开展,使“三级联创”活动覆盖农村和城市两个重点领域。四是以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主线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借鉴漳州市直机关试点工作经验,抓好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发展党员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积极稳妥地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同时,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认真抓好国有企业、机关、学校、社团、中介组织和科研单位等领域的党建工作。通过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保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目标和任务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三、组织部门要成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部门,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强自身建设
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组织工作的水平,影响着组织工作服务和保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成效。这就要求各级组织部门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按照中央组织部深化和拓展“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根据全省组织系统形成的“素质强部、作风立部、制度治部、业绩兴部”的共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水平,努力成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部门。
要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效,体现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的自觉行动上。各级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服务保证的全过程,在服务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保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增强光荣感和自豪感;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回答“进组织部为什么,现在当组工干部做什么,将来离开组织部留什么”这一每个组工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这样才能从思想和行动上保证组工干部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
要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效,体现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的良好作风上。组工干部成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必须通过良好的作风来体现,做好组织工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有效服务,也要通过过硬的作风来保证。各级组织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需要,深化和拓展“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把这项活动与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结合起来,与我省长期开展的“做合格组工干部,创一流工作业绩”活动结合起来,与解决组织部门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培育起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相适应的组织部门顾全大局的风气、公道正派的风气、开拓进取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甘于奉献的风气,树立起公道正派、为民负责、推动工作的良好形象。
要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效,体现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的创新能力上。组工干部要带头学习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所需要的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打牢创新的知识基础。要学会用科学发展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思考组织工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的结合点和着力点,要立足本职进行实践,深入基层和到艰苦地区进行实践,参与各项中心工作进行实践,交流轮岗多岗位进行实践,全面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注意从经济部门和综合部门,从基层选调优秀人才到组织部门工作,改善组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分期分批轮训全省组工干部,坚持不懈地开展行之有效的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工作无差错”活动、业务技能竞赛活动、评先评优活动、“组织工作创新奖”活动,增强组工干部队伍整体创新能力,提高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的整体水平。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4
为此,本文主要对公路运输基本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内涵、指标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全面提升公路交通运输项目经济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
20世纪80年代,交通运输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严重制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多年努力,基本缓解了我国交通运输紧张的现状,截止2015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万公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国运输需求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缓解交通与经济间的矛盾,必须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建设项目作为交通运输的主体工程,其产生的国民经济效益,不仅能够对使用基础设施损耗进行补偿,还能对占用资金、各类资源机会成本进行补偿。基于此,在完善路网规划建设体系的同时,还需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科学的经济评价,建设具有良好投资整体效益的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为路网建设提供资金保证。
1 公路运输基本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内涵
基本建设就是利用购置、建造与安装等环节将原材料进行固定资产的转化。大投资额、长建设周期及多资源耗费为公路运输基本建设项目的特点。公路运输基本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指遵循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相关规定,在完成预测运输需求与项目建设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提下,对项目效益、费用等进行计算,且分析论证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确保其经济评价的全面性,为项目决策进行可靠依据的提供。也就是说,经济评价的重点是分析对比基本建设项目出现的效益、项目投资与运营费用等,合理评价项目的经济性。作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项目经济评价能够为公路运输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为我国现行项目经济评价的主要内容。财务评价是站在项目业主或项目法人的角度,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与价格体系的前提下,对项目财务效益与财务费用实施测算,对项目获利能力、清偿能力进行分析,且以此为依据对项目财务可行性进行判断。国民经济评价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出发,对项目对国民经济做出的经济贡献进行测算或对国民经济产生的经济价值进行测算,同时比较分析项目经济效益与成本,以此在经济方面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交通运输工程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因此往往选取国民经济评价与社会评价作为交通运输工程项目的主要评价方式。财务评价一般可用于收费公路项目。本文从国民经济角度对公路运输基本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进行研究。
2 公路运输项目经济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在分析公路运输项目经济评价内涵的前提下,应利用指标体系的合理选择进行决策项目可行性的确定。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中明确提出,经济净现值与经济内部收益率为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在众多公路工程实践中也常常选取以上指标实施项目决策。为此,本文在对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设置项目经济评价指标提出了有关意见。
2.1 经济净现值
在经济分析、评价过程中,经济净现值已成为重要的评判指标,其能够对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绝对指标进行全面反映,是通过社会折现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效益流量折算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社会折现率由is表示;
国民经济效益流量由B表示;
国民经济成本流量由C表示;
第t年国民经济净效益流量由(B-C)s表示;
计算期年数由n表示。
利用计算,如项目经济净现值在0以上时,代表为拟建项目国家付出的代价与社会折现率需求的社会盈余相符,或获取以现值计算的超额社会盈余。如经济净现值在0以下,代表为拟建项目国家付出的代价与社会折现率需求的社会盈余不符,则不可取。这就说明不断增加经济净现值,则获取的经济效益越佳。作为能够对项目盈利能力进行充分反映的主要指标,净现值在整个计算期必须对资金时间价值、方案的收益与费用现状进行充分考虑,且通过金额对投资收益的好坏进行分析,在公路运输项目经济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经济内部收益率
经济内部收益率能够对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的相对指标进行充分反映,其对项目资金占用取得的动态收益率进行展现,是计算期内项目各年经济净效益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其计算公式为:
与经济净现值内(B-C)t计算相比,该公式内(B-C)t计算一致。当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的结果在社会折现率以上的情况下,代表项目符合国民经济净贡献要求值,或高于该值;如经济内部收益率在社会折现率以下的情况下,则不能选取此方案。项目决策时往往同时应用经济净现值与经济内部收益率指标。
2.3 社会折现率
社会折现率与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息息相关。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主要参数,社会折现率表示占用社会资金取得的最低收益率,可作为判断经济内部收益率指标的重要标准,也可进行经济净现值折现率的合理计算。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社会折现率是极为重要的经济参数,社会折现率的合理应用对建设资金的优化配置极为有利,引导有限资金向国民经济大贡献率的项目转移,对资金供需关系进行适当调节,进行建设序列的合理安排,在短长期项目中促使资金配置合理。由此可见社会折现率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公路交通运输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合理性。
2.4 完善现有指标体系
作为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公路运输项目经济评价中,通常选取多种指标进行全面、多角度的分析,确保其项目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及充分展现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现阶段,在公路运输项目评价中,往往缺乏辅助性、补充性指标,一般只选择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等对项目贡献进行研究,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全面地将项目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效益价值体现出来,进而导致决策失误频繁发生。
为有效合理配置、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公路交通运输项目经济评价规范化,必须选取表1的相关指标进行项目经济评价。
经济净现值在整个经济周期内对项目现金流入、流出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将货币时间价值归入其中,其能够对项目收益情况进行客观反映。净现值的多少代表在计算期内项目可供给的以现值代表的净收益额度,是投资决策的根本保障。为确保项目经济评价的准确性,往往需进行决定性指标与辅助指标的设置。公路运输项目在基本建设、施工阶段,将对就业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可作为辅助性指标进行分析。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输行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为全面提升交通事业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公路交通运输项目经济评价体系。要求相关部门、单位,必须将交通项目经济评价观念贯彻到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通过经济学原理对交通运输业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实现规范化发展。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5
关键词:铁建项目;经济效益;平均收益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4-0158-03
评价铁路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不能局限于只考虑其自身的盈利额,正确的经济评价方法则要放眼于整个铁路网运输系统,通常,整个铁路网运输系统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投资铁路建设项目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自有价值,更重要地在于它的协同价值。我们把铁路建设项目的自有价值和协同价值统称为其直接经济效益。事实上,只评价项目直接经济效益也还是片面,还必须考虑其间接经济效益。
一、铁路建设项目理论评价
(一)铁路建设项目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是指铁路建设项目为铁路企业自身产生的经济效益,它将反映在铁路企业的财务账户中。设对某个铁路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从投资建设到设计年度内相应会产生一个按时间的投入量序列和一个产出量序列。这里Ik包括项目本身投资和运营成本,Ok包括运营收益。
设,k =1,2,…,n (1)
式中,Vk表示该项目开工后第k年的纯收益。称为剩余模式,反映该项目投资后,在有效期内经济剩余的动态变化情况。若定义建设项目第k年经济剩余为:
,k=1,2,…,n (2)
则在某个t年该项目的总经济剩余量W(t)应为:
(3)
若存在一正整数m<n,满足:当1≤i≤m时,Vi≤0,当m
若,则认为此剩余模式有效。
上述两个概念都是针对剩余模式而言,前者说明每个建设项目的进行都有一个从投入到产出,即经济剩余由负到正的过程;后者意味着一个有效的建设项目其总产出应该大于总投入。
(二)铁路建设项目间接经济效益
由铁路建设而发展的到促进的大型项目,其净效益中有部分是铁路工程所创造的,这部分效益一般都可先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再分别探讨。
假设用甲代表一铁路工程项目,其剩余模式为,由公式(3),t年后总经济剩余量为:
(4)
用乙代表另一行业项目,同理:
(5)
上面两式都是表示直接经济效益。假如乙对甲有依赖联系,那么乙的直接经济效益的一部分可以看做甲的间接经济效益。乙对甲的依赖程度可用二者关联系数r(j)表示,j指年份,r(j)≤1,当乙对甲有着完全依赖关系r(j)=1。此时,乙直接经济效益中包含的甲的间接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6)
所以,可以通俗的说,铁路建设项目甲给自身创造的为直接经济效益,为乙行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为甲的间接经济效益。
(三)铁路建设项目综合经济效益
综合经济效益实际上就是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相加。对于铁路建设项目甲而言,其综合经济效益为:
(7)
如果项目甲与多个领域的项目有关,同理,则多个相加。
对不存在以铁路建设项目为必要条件的另一行业,其铁路建设项目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可以通过前向联系系数乘以某行业铁路用户净利润来估算;也可以按铁路建成后承担该行业运量占该行业总运量的百分比作为前向联系系数,以联系系数与该行业这部分总运量产生的净利润乘积作为铁路建设项目间接经济效益的度量。
二、案例分析
有两个项目都同某铁路建设项目相关,一个是河口岸扩建项目,另一个是煤矿扩能项目。目前,河口岸每年要进口大约8万m3的木材。铁路建好后,口岸后方运输能力将随之提高,河口岸会扩张服务性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煤矿厂煤炭年产量为120万t。铁路建好后,外运能力增强,煤炭外运量变大,相应的,煤矿厂煤炭年产量会调到360万t。现对此铁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如下:
(一)项目直接经济效益
该铁路建设项目预计投资13.7亿元,预计2年建成。第一年投资60%,第二年40%。设开工年为第1年,即第3年开始投入运营。根据推算,第4年河口岸进口200万t木材及纸浆和60万t铜矿石,共进口货物260万t。出口粮食、蔬菜及其他物资60万t;第7年进口货物共275万t,出口物资77万t;第12年进口货物共280万t,出口物资94万t。进口量的增加全部因为铜矿石增加。由平均增长率可以得出给出年中间年度的进出口量。煤矿站年出口煤炭有目前的100万t涨到330万t,出口量全部为煤炭。
设河口岸进口的木材及纸浆到达点为A点,进口的铜矿石到达点为B点,发送物资的发送点为C点;煤矿厂出口的煤炭到达点为D点。第3年铁路首年运送量定为木材及纸浆和煤炭各50万t。由实际情况估算,铁路货运收入率为0.278元/(t・km),支出率为0.242/(t・km)。铁路建成后固定成本及无关成本为0.65亿元/年。可根据公式(1)、(2)算出第1~12年该项目年投入量、产出量、经济剩余和单位投入规模经济剩余。分析思路如下:可以第6年为例,河口岸发送货物共275万t,当中运往A地的木材及纸浆时200万t,运距定为2109km(实际工程已实际距离为准),货物周转量就为421800万t・km;运往B地的铜矿石75万t,运距定为1810km,货物周转量就为135750万t・km。到达货物共77万t,从C地发送过来,运距定为577km,货物周转量就为44429万t・km。煤矿厂增加的240万t煤炭,其中有230万t需要经过新建铁路发送到D点,运距定为955km,货物周转量就为219650万t・km。于是,相加可得,铁路建设项目在整个路网增加的货物周转量为821629万t・km。整个路网系统收入821629×0.278=22.84(亿元),支出821629×0.242=19.88(亿元),加上固定成本及无关成本年支出0.65亿元,一共支出为20.53亿元。其他年份一次类推,记录数据,简历表格,由于篇幅原因,只列出部分数据,见表1:
由表1中得出的数据(包括未给出年份),可写出铁路建设项目在第1~12年经济剩余模式:
在第12年的直接经济效益就为:
(亿元)
将此数值折算成第1年初现值,折现率定为6%,所以,
(亿元)
(二)项目间接经济效益
1.河口岸基础设施扩建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5亿元。设其第2年建设一年竣工,第3年开始投入运营,年效益只计算海关税及代征税两项,并以250元/t来计算。投入运营后固定成本及其他成本计为0.5亿元/年,按关税及代征税的10%计算职工工资、管理费等支出。可计算出河口岸基础设施从第2~12年投入量、产出量、经济剩余及单位投入规模经济剩余,方法同直接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并列出表格,表格从略。
河口岸增加的业务量完全是因铁路新建项目引起的,此时,可设关联系数r(j)=1。可以得到第12年铁路建设项目为河口岸扩建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为:
(亿元)
将此数值折算成第1年初现值,折现率定为6%,所以,
(亿元)
2.煤矿厂年生产能力提高240万t,估算投资1.3亿元。设第2年投资完成。煤炭生产成本设为200元/t,销售价格设为350元/t。可计算出从第2~12年煤矿扩建项目投入量、产出量、经济剩余及单位投入规模经济剩余,方法同上,表格从略。
铁路建成后,煤炭外运量提高230万t,就是说煤炭年增产240万t,其中230万t经新铁轨运输,从而可得关联系数r(j)= 230/240=0.958。
因此,到第12年铁路建设项目为煤矿扩建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为:
(亿元)
此数值折算成第1年初现值,折现率定为6%,
所以,
(亿元)
这样,第12年铁路建设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为:46.469+30.51=76.979(亿元),折算到第1年初现值为:28.22+20.03=48.25(亿元)。
(三)铁路建设项目综合经济效益
铁路建设项目综合经济效益为:
W(12)=6.96+76.979=83.939(亿元),WNPV(12) =0.403+48.25=48.653(亿元)
即铁路建设项目第1~12年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按6%折现率将综合经济效益折算到第1年初的现值为48.653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0.403亿元,占0.83%,间接经济效益48.25亿元,占99.17%。
三、结语
在铁路建设项目决策中,人们往往注重铁路建设项目所在区段本身的局部效益,而忽略了它给铁路运输网系统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及给其它领域带给的间接经济效益,即综合经济效益。某些铁路建设项目本身的直接投资效果可能不好,但是,只要它对整个铁路运输网系统和其它一些投资效果良好的领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就应该设法投资建设并鼓励其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迪.成贵铁路项目效益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
[2] 鞠鹏.临沂至临沭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
[3] 李锐.地方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4] 付庆彬.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国内投资主体已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更加趋向于多元化,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投资者。又因工程建设投资项目具有风险高、不可预见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使得投资者对于工程建设的投资都比较慎重。此种情况下,将经济评价方法有效的应用于工程建设投资项目之中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对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费用效益加以科学、合理的评价,进而确定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可行性[1]。由此看来,工程建设投资项目中经济评价方法的有效应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案例说明
拟建的投资项目是某大型商场项目,此大型商场改造之中涉及内部布局合理规划、电气设备的更新、给排水系统的改造等。对其所展开的经济评价正处于执行阶段,经济评价的内容包括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选择、工艺技术方案、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环境保护、项目施工规划等。为了使拟建投资项目生产的产品能够代替进口品,并且成为畅销产品,要保证原材料、燃料等方面的供应充足,并且配备生产车间、生产设施及生活福利设施等。所以,依据经济评价所制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要符相关规范及法规。
二、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理论及应用分析
(一)项目经济评价的概述
项目经济评价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及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做好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经济指标的科学计算、分析和论证,提出全面的经济结论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这充分说明了对于项目经济评价,需要考量内在经济因素和外在经济因素,即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方面。
(二)工程建设投资项目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的根本目的是,得出准确的财务分析结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具体进行工程建设投资项目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的过程中,应当先对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部分加以详细分析,进而科学、合理的进行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并且编制建设投资估算变、流动资金估算表、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建设期利息估算表等,以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分析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相关的财务报表,对财务效益与费用有大体的了解[2]。
(三)拟建投资项目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分析
在对本次工程项目建设投资项目经济评价考虑到工程建设投资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决策阶段利用经济评价方法对工程建设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价。
1.总投资估算。在总投资估算方面,需要对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流动资金估算等。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估算,应根据概算指标来估算固定资产投资,同时按照投资借款计划及估算公式来计算建设期的利息;对于无形资产投资的估算,在拟建项目无形资产投资中应当对土地使用权所需要的费用予以计算,并且确定建设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对于流动资金的估算,则需要按照分项详细估算法来进行估算。
2.总成本费用的估算。基于对拟建投资项目实际情况的了解,估算人员方面、设备、材料及工程变动等方面的所应用的费用。
3.年销售收入及年税金估算。在年销售收入及年税金估算中,应当对产品销售单价予以估定,进而估算产品年销售资金。
4.总利润及分配。按照总利润计算公式来对产品的总利润予以计算,在此基础上按照会计制度来进行利润分配。
(四)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
所谓的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就是指在国家现行价格体系和财税制度的前提下,对项目范围内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加以计算,从而名曲项目的清偿能力和应力能力,进而准确的评估项目财务方面的可行性。基于此概念,可以确定的是工程建设投资项目财务分析直接到项目能否推进,所以科学、合理的进行项目的财务分析很是必要。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具体进行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中,应当注重加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这三方面的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对于盈利能力分析,可以采用折现方式亦可以采用非折现方式。而其中折现方式又包括项目投资现金流分析、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及投资各方现金流量分析;非折旧方式,则是不采用折现处理数据,而是依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皮,并借助现金流量变,计算相关盈利指标,注入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总投资收益率等。
当然,无论是运用何种方式来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有标准的、合理的分析指标是非常必要的。参考相关资料及以往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情况,确定盈利能力分析的分析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项目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等。这充分说明了盈利能力分析涉及的方面较多,并且均能影响盈利能,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进行盈利能力分析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各个分析指标所指代的意思,进而结合工程建设投资项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计算和分析以上几方面,尽可能准确的确定工程建设投?Y项目的盈利能力。
2.偿债能力分析。相对于盈利能力分析来说,偿债能力的分析就显得简单的多,其分析指标只有三个,即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通过对财务主体这三方面予以分析,即可以确定财务主体的偿债能力。当然,对待偿债能力的分析,同样不能马虎,依旧是要详细了解三个指标,如利息备付率是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隔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与当期应付利息费用的比值。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建设投资项目予以详细了解与分析,从而科学合理的计算偿债能力分析的三个指标,从而真正了解财务主体的偿债能力。
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对于财务生存能力的分析,通常需要编制财务现金流量表,又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是在财务分析辅助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这就说明了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会涉及到财务分析辅助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予以高度重视,在具体展开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准备好财务分析辅助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另外,在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中,可能会涉及到偿债能力分析,此时需要对还款期予以了解,如若还款期过短,致使还本付息负担过重,则需要调整还款期,减轻每年还款压力,并且维持资金平衡。在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中,还可能涉及到资金结构分析,如若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中出现短期借款情况,则需要对项目资本金与债务资金结构或资本金内部结构予以调整,从而尽量避免短期借款情况的发生。
基于此,在对本次投资的大型商场改造项目的财务分析过程中,应当依据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相关标准及法规,对拟建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等方面予以分析,也就是在不考虑债务融资条件下,依据先进流量表对融资前的盈利能力予以分析,计算投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指标及投资回收指标。
(五)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在此首先要说明的是,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并不能全面且真实的反映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经济价值,仅能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而对于经济费用效益的分析,则是从资金配置的角度展开的,也就是对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及其产生的社会福利加以分析,如此能够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项目的经济费用效益。
(六)不确定性分析
对于工程建设投资项目来说,其并不是一个既定或者确定的项目,其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带来正面影响、亦或带来负面影响,这都是不确定的。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尽可能的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还要进行不确定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很确定的是项目经济评价基本上都是预测、估算得来的,这就说明工程建设投资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某些意料不到的突发情况,进而给财务主体带来一定的影响。且不说影响时好时坏,都足以证明了工程建设投资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基于此,对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加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注意加强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在对拟建投资的大型商场改建项目的不确定分析中,开展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从而确定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确定建设投资是否可行,确定周边居住情况、地理条件、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型商场改建?目能否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7
在本研究中,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指以一定速度增长的建设投资所拉动GDP的增长量或增长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和方法。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价值形态。另外本研究涉及的指标还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FA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在固定资产方面投资总量的指标,它同样也能够以价值形态反映固定资产建造和购买活动的总量,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根据国家的投资计划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本文采用这个指标来代表宏观意义上的建设投资水平,既包括建水坝、修公路这些大型的土木工程项目,也包括住宅和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同时,还涉及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大型设备的修缮和改造。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按其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可以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三个部分。在本文中也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CI)作为衡量建设投资活动对国民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一个变量,它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和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固定资产投资的范围小一些,可以代表一年内国民经济中的建筑工作量,是一个衡量建设活动水平更为合适的指标。
本研究拟采用动态计量经济学所倡导的误差修正模型来描述建设投资和国民经济的相互作用。建立经济学模型的传统方法主要是以理论为导向,依据某种已经存在的经济理论或者已经提出的对经济行为规律的某种解释设定模型的总体结构,这种建模途径对先验的经济理论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建模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动荡前屡次预测失灵,促使人们寻求另外的建模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国经济学家D·F·Hendry为代表,提出了动态建模的方法,交替利用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提供的信息,在协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变量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误差修正模型(D·Hendry,1998)。
一般经济变量都可以用时间序列来表示,如果它的均值和方差都不随时间变化,就称这个序列是稳定序列。如果一个序列在成为稳定序列之前必须经过d次差分,则称该序列是d阶单整。按照协整理论,几个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其线性组合可以降低单整阶数,即所谓的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就是建立在这种理论之上的。以GDP和建筑安装投资(CI)为例,若GDP和CI具有协整关系,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作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的表达式:
二、问题的背景
中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动特征。经济发展需要刺激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的形成也有赖于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与消费双管齐下,投资需先行。因此,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持续增长。从理论上讲,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具有一种正向的关联关系。
一般认为,建设投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因素。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将建设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加大建设投资的规模,既可增加就业机会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内需,又可以直接带动当前的经济增长,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奠定物质基础。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建设投资在这些国家的整体投资中的比率甚至达到了20%(Kessedes,1995)。
我国大量的文献也讨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但是,真正能够揭示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极少。中国发展研究院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社会需求的最积极的因素。因此,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作为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中国发展研究院,1997)。虽然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重要性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还处在定性阶段,很少能够指出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本研究就致力于找到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拉动水平的具体数量关系。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一)方程的初步设定和简化
一般来讲,在经济数据中,以不变价格表示流量的序列往往表现为一阶单整。因此,从理论上判断,LnGDP、LnFAI和LnCI序列都应该是一阶单整。采用Dickey和Fuller于1979年、1980年提出的ADF方法进行单整检验结果也表明,的确如此。
然后,可以将方程设定为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模型的右边包括被解释变量的滞后、解释变量及其时间滞后项。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首先设定为:
附图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这两个自回归分布滞后方程,采用逐步回归(Stepwise)方法,剔除不显著的变量。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程中,LnGDP[,t-1]、LnFAI[,t]和LnFA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可见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并不显著。(由于此方程对后面的过程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因此不必剔除常数项。)其他各项系数在99%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在建筑安装投资方程中,也是LnGDP[,t-1]、LnCI[,t]和LnC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也不显著。其他各项都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可以看到,以上两个方程中LnFAI[,t-1]和LnCI[,t-1]前的系数为负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它们分别与LnFAI[,t]和LnCI[,t]之间存在着共线性的关系,导致两者的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互相任意分配。但这对后面的研究影响不大。
(二)求长期均衡方程
下面可以用简单的回归分析求得长期均衡方程。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长期均衡方程为:
附图
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从此均衡方程可以计算ecm序列(即残差序列):
附图
AdjustedR[2]=0.982F=980.657
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
ecm[,t-1]=LnGDP[,t-1]-3.228-9.793LnCI[,t-1]。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1.固定资产投资方程
考虑到在初步设定的方程中LnFAI[,t]、LnFAI[,t-1]和LnGDP[,t-1]都比较显著,在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引入LnGDP[,t],LnFAI[,t],ecm[,t-1],以保证方程的包容性。
设定误差修正模型为:
附图
p=0.0002,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
从变量显著性检验来看,两个方程的ecm[,t-1]的显著性较低,但是,考虑到它们重要的经济意义,仍不将其剔除。
四、经济意义分析
(一)弹性分析
在以上两个误差修正方程中,LnFAI[,t]和LnCI[,t]前面的系数可以看作是GDP对FAI和CI的弹性系数,因此,可以根据方程的系数对它们进行弹性分析。
LnCI[,t]前的系数为0.324,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24%。而LnFAI[,t]前的系数为0.317,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17%。
这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定量地给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大致是这样一个概念,即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0.32%。以往的分析往往仅限于定性,没有反映出真正的定量关系。从两个弹性系数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弹性系数都较大。
(二)拉动效率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建筑安装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引入一个新的系数,将其称之为“拉动效率”,它是GDP对该变量弹性系数与该变量在GDP中所占份额的比值,即附图,D[,i]表示在此区间内GDP对某一变量i的弹性系数,S[,i]表示某一变量i在此区间内占据GDP的平均百分比。这样可以排除弹性系数大小中不同变量份额因素的影响。如果q>1,这表明某一变量在这一阶段对GDP的拉动作用是积极的,超过了自身在GDP中所占据的份额,是高效率的。相反,如果q<1,则表示这种拉动作用是消极的,少于变量自身占据GDP的份额,是低效率的。
由此可见,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为19.6%,而弹性系数达到了0.324%。这进一步验证了在本文开始时所提到的定性研究的结论,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误差修正项(ECM)的分析
Ecm项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系数的估计值一般是负值。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049,由此看来,调整的力度不是很大。调整的过程大致如下:
附图
对于建筑安装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018,调整的力度也较小。因此,可以看出,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五、总结
本研究将固定资产投资(FAI)和建筑安装投资投资(CI)作为对GDP产生拉动作用的变量,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到了反映它们之间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表达式。从弹性系数可以看出,无论是建筑安装投资,还是固定资产投资,二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明显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24%。国内生产总值对基本建设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17%。综合起来,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0.32%。从拉动效率来看,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
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因此,本研究的定量结果不仅验证了很多研究者的定性结论,即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给出了具体的拉动效应值,分析了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各自的作用,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分析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1-03-23
【参考文献】
[1]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38.
[2]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陈炳煌.当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龙岩师专学报,2000,(6).
[4]黄聪,李启明,申立银.中国建设推动力的计量模型与分析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0,(4).
[5]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6]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7]D·Hendry,秦朵著.动态经济计量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经济建设的表现篇8
深化改革贯穿全年九大重点工作任务,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条主线。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重庆如何抢抓机遇?
全国“两会”期间,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重庆代表团和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们,为抢抓新的历史机遇,推动重庆跨越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谋求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枢纽地位
——中央若将重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两带”建设的枢纽,将使重庆在中国未来开放的格局中处于关键地位和发挥关键作用
【历史机遇】
去年,中央提出以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两带一路”宏伟战略,促进东中西平衡协调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全团建议】
3月3日,重庆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通过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全团建议——《关于充分发挥重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建议》,并迅速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团建议提出,充分发挥重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重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两带”建设的枢纽。
代表们呼吁,充分发挥好重庆在两大经济带建设中的枢纽和支点作用,对实现国家战略意图至少具有三大重要意义——
借助“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济交流合作。
重庆既有较好的产业基础、较强的科技实力、广阔的经济腹地,又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综合交通枢纽,左右传递、东西互动的作用十分明显。将重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两带”建设的枢纽,能实现两大经济带的融合贯通。
将重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向西南打通与云南的联系,使长江经济带与中印孟缅经济走廊连接起来,实现西部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可破解“马六甲困局”。
【重庆优势】
代表们提出,谋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两带”建设的枢纽,重庆至少具有四大优势——
重庆处于中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的连接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具有联动东西、带动南北的区位优势。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成功实践,对“两带”战略建设起到了先行先试作用。
重庆拥有西部地区唯一长江一级航道,铁路形成了“一枢纽五干线二支线”网络,高速公路形成了“二环八射”骨架,国际客货运航线达到40条。
重庆有较好的产业基础,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均成为千亿级产业,多业支撑格局基本形成。
【会场声音】
要着力扩大开放和深化区域合作,坚持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更好地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建设,不断提升重庆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孙政才
重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有四大优势。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如果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两带”建设的枢纽,带动的不仅仅是重庆,同时还能把周边西南兄弟省份一起带动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市长黄奇帆
重庆对外开放发展到今天的局面很不容易,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我市将获得更大的对外开放和发展空间,希望代表们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建议,认真尽职履责。
——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
如果重庆代表团的全团建议被国家采纳,将为重庆深化内陆开放营造一个最大平台,其意义不亚于中央赋予重庆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定位,可以使重庆成为内陆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贸易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海关原关长马忠源
申请“两翼”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有利于确保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增强生态功能区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探索扶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经验,有利于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创新
【历史机遇】
为加快启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相关工作,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国务院决定选择100个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集体提案】
3月3日,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集体提案《关于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议》,建议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将重庆渝东北、渝东南地区“打包”纳入进去。
委员们建议,将这两大区域纳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意义重大——
一是有利于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这两大区域是全国最大淡水资源储备库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肩负着水土保持、淡水储备、南水北调等战略任务。将这两大区域纳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有利于确保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二是有利于增强生态功能区自我发展能力。这两大区域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任务艰巨,绝大多数区县属国家或市级贫困地区,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重压力。
三是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两大区域处于长江上游,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推进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战略作用。
四是有利于探索扶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经验。这两大区域既有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又是全国重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需要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
五是有利于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这两大区域涉及地域广,三峡库区主体在重庆,部分在湖北;秦巴山区涉及重庆、陕西和湖北;武陵山区涉及重庆、贵州、湖北、湖南。将这两大区域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有利于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向全国推广。
六是有利于重庆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实施,实现两大生态区保护与大都市区建设的有机统筹。
【会场声音】
去年重庆市委提出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将渝东北确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将渝东南确定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完全契合十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这次大会,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提出集体提案,建议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希望得到全国政协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重视和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徐敬业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对于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先行先试,推动两大区域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将在全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杨天怡
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可以把扶贫、长江经济带建设、生态区自我发展和完善结合起来,并改善这两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安稳致富,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国政协委员、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明确先行示范区应建立生态文化体系,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如果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可以在这方面作出表率。
——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军医大学教授余争平
呼吁在重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试点
——这是抢抓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重大战略机遇的需要,有利于加快推进“两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内陆地区开发和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历史机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好、管理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并开展若干新的试点。
【积极呼吁】
在审议和协商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委员们积极呼吁,希望国家有关方面从培育内陆沿边开放战略支点的角度,支持重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试点,推动重庆和西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代表、委员们提出,在重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试点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探索内陆开放新路子,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二是有利于推进“两带一路”建设,扩大向西向南开放;三是有利于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四是有利于西部地区以大开放带动大开发。
【重庆优势】
代表、委员们提出,重庆已具备良好的试点条件——
一是重庆处于全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在重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试点,可联动中西、带动南北。
二是重庆有先行一步的开放平台。建立自由贸易园区,首先要有保税区,而重庆已有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
三是重庆有实实在在的国际贸易大通道,虽然一些地方也开设有通往欧洲的铁路专列,但“渝新欧”出口货物量占借助这条通道出口货物总量的60%以上。
四是重庆有较完整的开放型产业体系。2013年,重庆进出口额达68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6亿美元、服务贸易额达105亿美元,均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位。
【会场声音】
在重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试点,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实施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需要,也是联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内陆地区开发和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
在重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试点,本质就是解决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问题——内陆地区从地理上讲,在对外开放条件上相对不足。在重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试点,有利于内陆引进企业,拓展对外开放平台,增加开放度。
——全国人大代表、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
在内陆选择条件具备、位置适宜、基础良好的地区设立自由贸易园区,通过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带动周边,实现扩大内陆开放的根本目标,这是创新内陆开放区位条件和营造内陆开放基础的必然趋势,重庆是担此重任的最佳之选。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092.html经济建设的表现范文8篇
相关文章:
男服装店的广告词10-12
班主任自我介绍09-27
兄弟的句子11-19
高考励志语录唯美08-17
个性早安朋友圈08-10
苏轼名言摘抄07-17
后勤部年终工作总结09-06
公司管理授权委托书10-26
大学新生开学典礼演讲稿08-23
学校活动作文12-26
描写公园作文08-13
让世界充满爱作文07-23
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作文07-23
文科好的普遍专业排名前十 2024文科最赚钱的专业排名01-08
高考550到580分能考广东工业大学吗12-02
《鲁公治园,欲凿池》阅读及答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