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价值篇1
关键词:邢台市;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策略
作者简介:关兵(1978-),女,河北邢台人,邢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
李伟(1978-),女,河北邢台人,邢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2.0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2-08-02
“民俗”一词,在中国早已有之。《管子・正世》就曾提到:“料事务察民俗。”《礼记・缁衣》则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在古文献中,民俗之“民”字指普通百姓,可衍生为民间。而“俗”字则为习惯。也就是说,某一种行为经屡次、经常的重复或模式化,可能就衍变成为俗。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民俗,即为百姓习尚,民间习俗。民俗文化是传承文化,也是变异文化,它是认识和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更是关注现实人生、变迁滞后文化的核心所在。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类型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使民俗文化景观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般意义上来讲,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较好的旅游体验。
邢台市的民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中比较,与国内、省内其它旅游目的地相比,民俗旅游项目可以发展成为其特色和优势。本文将从邢台市的民俗旅游资源、旅游价值、开发策略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邢台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文明史,历史上曾4次建国,两次定都,商代祖乙帝曾迁都于此,战国时是赵国早期国都,东晋时赵石勒又建都于此。隋唐时邢台称谓邢州,自元朝至清,改邢州为顺德府。这些都使得邢台发展民俗旅游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民俗历史文化资源方面,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为代表,拥有郭守敬纪念馆、黄巾起义军寨、义和团议事厅、邢侯墓、清风楼等享誉国内、省内的一批著名历史文化遗址。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普利寺塔”和“唐代邢窑遗址”、“风波亭”等人文景观。民俗宗教旅游资源方面,北武当山山顶有真武大帝庙,和邢台县的小西天同为中华道教名山。张果老山又名仙翁山,传说张果在此隐居修行成为八仙之一。远在明朝时“仙翁古洞”便被誉为邢州八景之一。白雀庵位于邢台市南和县,始建于北周时期,这里是观音菩萨出家修行之地,是国内久负盛名的女庵院。开元寺在邢台旧城内东北隅,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忽必烈诏立为皇家寺院,明代时古刹春游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野寺钟声为邢州八景之一。扁鹊庙始建于秦汉,鹊庙仙迹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民俗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天河山――中国爱情山,位于邢台市,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牛郎织女传说的原生地。邢台还拥有丰富的戏曲民俗文化 ,邢台四股弦、邢台梨花大鼓、隆尧秧歌、威县乱弹都起源于邢台,被称作邢台的四大地方戏,也全部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丘神马、招子鼓、柏乡牡丹花会、武松传说、泽畔抬阁等众多民俗也已成为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精品。
为了更好地促进邢台市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应该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在邢台市英谈古村落的开发中,应注意强调民俗的原版性,在当地居住区选择原有村寨加以保护和完善,展现其民俗的原有风貌和现实生活状况,这就可以全面发掘英谈古村落的民俗文化,展现最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提高英谈民俗旅游自身的品位。
第二,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邢台市南和县的白雀庵、邢台市的扁鹊庙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扁鹊庙被誉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现为4A级景区,在实际开发中就可依据这种方式。比如举办庙会,吸引天下善客到此游览,参与庙会。节庆、庙会本身就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旅游者观赏或参与这种庙会活动,可以最直接地了解、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大大提高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获得丰富的旅游享受。
第三,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娱乐城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四,加大宣传民俗旅游产品的力度。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把相关信息展现给大众,不但要让本地区的人知道,而且还要让邻边地区甚止让更多的人了解。
第五,及时解决民俗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问题。民俗文化深深扎根于民间,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之旅”的旅游项目,其魅力在于能够使游客欣赏到异地他乡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创造。但如果没有社区的参与,民俗旅游便不可想象,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求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正确处理政府、开发方与社区居民三方利益分配关系,动员社区居民保护和传承当地特色的民俗资源,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
第六,创造民俗旅游的市场品牌体系。民俗旅游市场品牌体系的创造首先建立在分工体系的基础上, 有了分工体系, 进一步是特色化的体系, 最后形成市场的品牌体系。邢台市民俗旅游市场品牌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联合, 通过地区之间的联合、景点之间的联合,互通自己的优势资源, 带动整体的和谐发展。现在邢台市的一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简单的体系,很多地区已经构造了大体上有差异的品牌, 应该在此基础上,相互学习, 交流经验, 共同进步, 开拓市场, 建立品牌体系。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地方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邢台市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邢台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蕴涵丰富的旅游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实现其旅游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邢台市民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又一新出路。
参考文献:
[1] 巴兆样.试论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2]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 谢科.民俗旅游开发刍议[J].旅游经济,2005,(01):146.
[4] 叶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03):137.
[5] 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02):38.
民俗文化价值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民俗文化;价值定位
中图分类号:F30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039-02
一、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是对农村发展的一次全面提升,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在这二十字方针中主要体现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乡风文明中的乡风则是民俗文化的主体部分,也应该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
二、民俗文化是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
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中国民俗学文化创始人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隐藏不露的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与所有人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行为最贴近的特殊教育方式[1]。
1.民俗文化是社会规则的重要渊源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
民俗文化是千百年来生活在此区域的民众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当这种经验总结成为部分区域内的习惯进而发展成为该区域内普遍遵从的习俗之后便在该区域内发挥着普遍的约束力。这些民风民俗以本地的传统道德文化为基础,贯穿着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形成在本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新的社会规范,在某种程度上说民俗超越了法律,超越了道德,这种约定俗成的习俗很自然的成为当地通行的社会规则。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给刚出生的小孩儿“洗三”的习俗,孩子的父母主动邀请亲朋好友到家做客,看望刚出生的婴儿。在婴儿满一个月之后再操办盛大的宴席,给婴儿过“满月”,此时不仅亲朋好友要过来,本村附近的很多的邻居和熟人也都会过来。在小孩儿满一岁的时候,父母们就要操心给小孩“抓周”的事情了,这一系列的习俗既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又体现了长辈对子女和晚辈的喜爱和期盼。
农村很多地方在老人过世之后会举行盛大的葬礼,子女亲朋隆重的送老人入土为安,这既是对父母长辈的一种尊重,又是对老人一生的总结。在送老人出山之后的三十五天之类又要准备“过五七”。家里有老人过世是一件不幸的事情(白事),亲朋好友和本村邻里要过来悼念,待老人入土为安之后,子女们就应该忘记这些不幸之事,照常过日子并且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俗称“脱百转红”,其形式就是在司仪的主持之下将大门上的白对联换成红色的。在“过五七”当天亲朋好友和本村邻里也会在主人家选定的日期里到家来冲喜。
不管是小孩子出生之后的“洗三”、“满月”、“抓周”还是老人过世之后的葬礼“过五七”,村子附近的人都会很热心的帮忙,帮厨的帮厨,打扫收拾的打扫收拾,遇到老人突然过世的时候,帮助通知亲朋好友,一切都井井有条。没有过来帮忙的邻里也会过来祝贺或者悼念,很少有附近的邻里不过来的。在农村,这种互帮互助、相互道喜祝贺和哀悼的习俗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谁家没有个三灾五难?谁家没有老人?谁将来不会成为老人?都生活在这个区域,三天两头打照面,对于这样的红白喜事亲朋邻里们都不敢怠慢。农村关于一系列的丧葬礼仪其实是为了让子女们时刻谨记着关爱老人,不忘老人的教诲。尊老爱幼和互帮互助的传统在中国民俗文化之中表现的格外明显,以上仅仅是最具有普遍性的习俗之一。
2.民俗文化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是能否实现新农村建设伟大目标的关键。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民目前平均教育年限不足七年,在近4.9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52%[2]。如何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树人,只有本土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致富技能加强了,具有了“造血”功能,新农村建设才能长足发展,不乏动力。
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可取代的作用,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理念,一旦这种文化理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3]。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们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个体和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性任务也会得到较为妥当的解决。
三、民俗文化是社会稳定的减压阀
1.民俗文化是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农村伴随着集体经济的弱化,文化建设更是显得力不从心,花鼓剧团解散、电影院拆迁等等一系列的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流失使得农村文化日益贫乏。好在信息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延伸使得农民能够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接触到外界的信息获得文化的给养。但是单纯的一家一户通过电视网络获取信息不足以扩大繁荣农村文化,提高人文修养,必须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农民爱听爱看的文化才会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民俗文化因其与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很自然的承担着这样一个功能。在辛苦劳作一天之后,茶余饭后,闲来无事的人们凑在一起,三五成群,谈天说地,对酒当歌,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他们心中的感情,丰富民众的业余生活。
2.民俗文化是培养社会认同感和信任感的桥梁
民俗文化是千年积淀的产物,是共同心理素质的积淀和综合。中国虽然地域广袤,“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是在风俗的细小的差异上仍然可以反映出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素质。从古至今,同乡情结都是身在异乡之人的重要寄托。俗话说“出门靠朋友”,这些朋友就包括自己的同乡。“万里他乡遇故知”也被古人称为人生三大喜事之一,漂泊在外的人对于同一省市出来的乡亲格外亲热也格外信任。现如今,社会流动性加强之后,这种依靠共同地域和民俗联系起来的同乡关系显得格外明显和重要。各种形式的同乡会的建立则是这种心理和文化认同感的集中表现。同乡会的建立对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也增进了同乡之间的感情,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和信任的桥梁。
3.民俗文化是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民俗文化是民间百姓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最本源的群众文化,可以称其为草根文化。它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会随着历史的长河不断延续下去。它融洽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和生活流程中,存储在社会各阶层的心理结构中,具有无形的凝聚力[4]。作为一种群体性创造的结晶,这种经过群体活动约定俗成的文化模式和行为准则把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联系在一起。
民俗文化虽因地域不同而差别各异,但其共同的一点就是注重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素质,决定了生活在共同民俗文化区域的人有着较强的凝聚力。民俗文化所倡导的和睦相处的行为操守和规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外部制约的作用。民俗文化独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民俗文化流传的越深越广,其凝聚力越强,向心力越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民俗文化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之下,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成为了新的待业人员,他们和本地的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相比,一无土地,二无工作,三无保障,成为新的“三无人员”,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加大。这些农民工回乡之后的安置问题则成为当地政府的重点工作。一方面要使返乡农民工克服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其内心安定,另一方面要尽快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之下要实现返乡农民工尽快就业有一定的难度,但就业问题不解决,生存就没有办法保障,更不用谈社会稳定问题。如何短期内稳定返乡农民工以寻求缓冲期内化解不稳定因素则是各级政府要考虑的重要民生话题。笔者以为,稳定回乡农民工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宣传引导和村委会的安慰化解其心理落差,另一方面要靠农村的各项社会规范的潜在约束力教化和制约其行为,避免返乡农民工急躁心理甚至是过激行为的不良影响。各项社会规范的制约少不了本地村规民约、民风民俗,只有这些被当地人普遍认可的治理规则才能在本区域内发挥最大的效用。只有从上述几方面准备才能把潜在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好新农村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对全面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其价值定位不能离开民俗文化本身的功能,但更多的是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
参考文献:
[1]马琳.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EB/OL].xinnongcun.省略/counter.asp?id=5153&iclass=0402.
[3]刘福兴.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0).
民俗文化价值篇3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策略。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
民俗文化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民俗文化变迁总的现状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1.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继无人。
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二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三是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四是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2.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
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为旅游地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并引导旅游者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4.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娱乐城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5.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6.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综上言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蕴涵丰富的旅游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实现其旅游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民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又一新出路。
参考文献:
[1]黄平文。《文化视野下的毛南族族群认同》。西民族研究,2009(97)。
[2]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12(896)。
[3]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9)。
[4]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12(893)。
[5]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3.
[6]冯骥才。《关于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穿墙网。
民俗文化价值篇4
论文摘要:高中语文教材四篇小说中的民俗文化是容量最丰富,而高中语文教材小说中的民俗文化价值,更多的体现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我们运用这样的文化模式去关照高中语文教材中四篇小说中关于民俗的描写。就会发现作家主体的地域文化的接受上所显示出来的差异。
高中语文教材四篇小说中的民俗文化是容量最丰富,最有生活底蕴的创作素材,它作为民众普遍遵循的一种生活方式,使创作主体也如同其他民众一样,始终置身于民俗的土壤之中。当作家怀着强烈的创作欲望感受并艺术地表现社会生活时,他已全身心地进入浓重的民俗的氛围之中,民俗不仅作为创作素材被感受和认知,而且作为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态、表现人类情感的形式,彻底审美情感化、艺术化了。而高中语文教材小说中的民俗文化价值,更多的体现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日神型民族及其文化性格主要强调个体的安分、中和、适度,讲究社会的礼仪、规范和秩序;酒神型民族的文化性格则与日神相对,强调文化个体的偏激、狂热,对于既定秩序表现出不拘礼法,热情冒险的挑战精神。我们运用这样的文化模式去关照高中语文教材中四篇小说中关于民俗的描写。就会发现作家主体的地域文化的接受上所显示出来的差异。
一、日神精神在《林黛玉进贾府》及《祝福》中的体现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指出,中国传统儒学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并以实践理性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也就是说,把理性引导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情感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曹雪芹和鲁迅在高中教材小说的民俗事象的描写中,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熏染,其创作显现出注重理性和秩序的日神型文化性格。在中国传统社会,由血缘、地缘所联系起来的家庭纽带使得宗族观念普遍存在人们的观念中,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封建宗法礼教笼罩下的民间习俗。
(一)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礼仪文化
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拜见贾府中众多人物的礼仪、王熙凤接见黛玉的礼仪以及文本中三个地方分别对座次之礼俗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这些都是一幅幅活的民俗风情画。此外,林黛玉以前常听得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可以看出贾府礼节的严谨,因此林黛玉总是告诫自己一定要严格持礼节,按照贾府的规矩行事。都体现了其中人物活动恪守着“礼乐治天下”的儒家文化,显示着封建贵族家庭的严谨礼制,封建家礼是封建礼教的附属物,其核心是要遵守封建道德的规范要求。而小说中的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是封建家庭礼仪的特殊履行者,从她们的身上体现出了日神精神。
(二)祝福中的民俗文化
小说《祝福》中涉及到婚姻民俗、祭祀民俗、信仰禁忌民俗、社会制度民俗、服饰民俗等等。我们通过开篇祭灶的场面和结尾隆重的祝福礼仪,就可以看出,在鲁迅笔下,鲁镇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俗文化体系。在这个强大的体系中,一个又一个的封建陋习,犹如巨大的毒蜘蛛网,将祥林嫂紧紧地围困在其中,使其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每一种较为成熟的民俗文化,都有较强的教化 功能和规范功能,对其俗民个体有着较强的控制能力。在民俗学看来,“民俗控制是由某些民俗事象在习俗化过程中对俗民个体施加影响,促使俗民在实践中想当然地恪守其约束,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控制力,一旦违背了这些民俗的约束,立即在俗民的心理和精神上产生巨大的压力,并把这种压力作为一种自我惩罚或超自然力的惩罚。而祥林嫂一生的遭遇,正是在这封建社会规范和秩序的日神精神下走向生命的终结。鲁迅正是看到了,封建文化意识已经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融入了民俗文化,明确的把民俗中的愚昧的封建思想进行文化批判。 转贴于
二、酒神精神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体现
写林冲在酒的作用下,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逼迫下,最终选择了造反的道路。“酒”对林冲性格的丰富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下面情节足以说明这一点。第一,林冲去草料场东边沽酒时“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盆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第二,酒足饭饱之后,沽了酒,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第三,往庙里借宿时“花枪挑了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第四,杀陆虞侯等人时(酒酣),“大喝一声”、“喝道”、“骂道”,用枪搠、用刀剜、用刀割。第五,杀人后到庄户人家(酒后)烘衣裳,赶走众人,抢酒来喝,“都走了,老爷快活吃酒”,醉倒在雪地里。这一系列情节,表现了林冲血气方刚、嫉恶如仇、桀傲不驯的反抗性格。酒赋予了林冲酒神气质。这时的酒已经超出了人们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酒,实际上已经在书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酒文化。更进一步地说,小说中酒文化,其精神实质和文化精髓,与中国传统的酒文化乃是一脉相承的。酒文化赋予了他的反抗精神,催生了他对黑暗社会的不满情绪,强化了他的叛逆性格,从而使得中国酒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令人回味无穷的篇章。
三、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在《边城》中的体现
而沈从文更多的受楚地文化的熏陶,表现出民间所特有的冲动、自由和随意的精神特征来。他在边城中对湘西的端午节这一民俗的描写,闪耀着酒神的精神。湘西地处偏僻,中原儒家文化对湘西影响较小,儒家封建宗法制的秩序、礼仪、规范在边城这个地方失去了渗透力。而边城中的端午节里湘西民间划龙舟的习俗,形象地再现了龙船比赛的紧张激烈场面,沈从文从急促振奋的锣鼓声中,从风驰电掣的行进速度中,以敏锐独特的审美眼光,发现了龙舟比赛中蕴含的坚定自信、奋勇拼搏的民族活力,进而艺术地再现了独特的思想感情和主题审美创造。这一气势磅礴的民俗活动,肯定赞美了划龙船的力量之美、搏击之美,肯定了它张扬人性、张扬进取精神的特点。以及划龙舟后抓鸭子的场面,尽情的展示了原始强悍的生命激情和狂欢的生活场景。
另外,小说中的翠翠和老船夫,在他们身上还体现出了日神的内涵,翠翠是大自然之子,恬静平和,老船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摆渡生活。还有象征理性和秩序的白塔。因此,边城中在描写民间的酒神精神时,也有意识地关照了日神的秩序和理性。使端午节的狂放张扬的场面与翠翠的朦胧羞涩又内敛的爱相互糅合在一起,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朦胧忧伤并延伸
得很长的审美境界。
小说中的民俗已经不是原生态的民俗事象,它比之社会生活中的民俗现象更多地融进了作家的思想、情感、审美判断,更能显示人的自由创造力。它集美学的、社会的、心理的、地域的等诸多因素于一体,已不再是单纯的民俗文化,而与民族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因而小说中的民俗文化更生动、更鲜明、更典型,更能显示出民俗美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M].
[2]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
[3] 张永.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M]上海.
民俗文化价值篇5
关键词:民俗体育;新农村;文化价值;对策
一、前言
民俗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产生并流传于广大农村,具有传统性、健身性、民族性、群众性、娱乐性的特点,历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和深受喜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川西北高原,面积达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88万,以藏族、羌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总数的70%以上,是四川主要藏族聚居区之一和全国主要羌族聚居区。勤劳智慧的藏、羌等少数民族,他们在“雪域高原”上创造了灿烂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但是目前我国民俗体育的发展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其存在与发展还远未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文化价值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迫切需要文化大繁荣,相信极具魅力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经过充分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将会生机蓬勃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必然带动民俗体育的发展,为民俗体育文化拓展了受众和传播空间。如何开发、利用民俗体育,推动和谐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我国民俗体育的特点
1.民族性和地域l生。民俗体育反映了地域文化和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育文化模式和行为,每个民族的民俗体育都会反映本民族的体育特点,通过这些体育特点使每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得以形成自己的性格。我国地域辽阔,一个地域内的许多不同的地域文化以及附于该文化之上的体育文化,由于它们的交往而使其具有共同特征,即共同地域传统。民俗体育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是民间文化中一种较为原始的文化意识形态,在汶川和茂县,这个全国羌族人口最集中和羌文化积淀极深厚的地区,每年的羌历新年、转山会期问,可以领受到神秘的古羌文化,如舞蹈:“沙朗”、“皮鼓舞”、“跳盔甲”等。
2.传承性和融合性。民俗体育是在民间风俗、民间习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既定的、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民俗体育具有传承的特性,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性是体现垂直式的民俗体育文化联系,是后人对前人所刨造的民俗体育文化成果的吸收和推进。一定历史阶段的民俗体育文化系统的形成是各种民俗体育文化融合的结果,不同民族和地域地民俗体育文化之间也存在相互渗透的现实关系。尽管人文环境不同,地理环境不同,但因为大致相同的起源,不同民族之间的传统体育项目却可以有很多相通之处。
3.参与性与娱乐性。民俗体育本身就带有娱乐和游戏色彩,这是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之时就具有的特性。反映在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娱乐和游戏的特性就更为突出,即使是宗教活动,也离不开娱乐。羌族传统体育游戏娱乐行很强,羌族的抱蛋,羌语称“蛾捉”,这种游戏通常围观者甚多,热闹非凡,给羌寨增加了喜庆气氛。还可以看到精彩纷呈的羌族传统体育表演,如推杆、骑射、扭棍子、射击、摔跤、溜索、抱蛋、荡秋千等。群众参与面比较广的体育舞蹈,尤以羌族锅庄最为常见,跳锅庄大多在室内锅庄旁,现在主要在广场、操场、草坪等比较宽阔的平地进行,它与流行藏族锅庄舞在形式上有相似的特点,舞时众人拉手而跳,载歌载舞。用木杆进行的推、拉、扭在羌区非常盛行,“推杆”运动最具代表性,是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中的一个亮点,它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颇受羌族同胞青睐。
三、民俗体育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然组成部分和促进因素。
1.活跃和满足新农村人们文化生活需求。由于现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劳动时间缩短,余暇时间增多,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强,而体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食粮,完善时代的新风尚,丰富农民的生活质量,塑造完美的人格,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民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个性需要又具有大众化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补充。民俗体育对运动设施、器材、经费和活动的组织都要求不高,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室内室外均可进行,在我国目前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在农村开展民俗体育项目,既经济又有实效。
2.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促进全民健身。《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的民俗体育项目主要是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们直接参与运动,在娱乐身心的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担,从而促进人的体能发展和体质增强。“民俗”具有娱乐性,另一方面“体育”又具有健身性,民俗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状况的提高,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同时民俗体育还是加强人际交往,陶冶情操,抵制社会上的精神污染,防止和矫正不良行为的重要手段,所以民俗体育是民间健身的重要活动形式。民俗体育作为一个媒介,将个人与集体融为一体,发挥了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可以在促进农民交往、沟通农民人际关系、培养和巩固农民情感、增强农民凝聚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培养农民的凝聚力是极为有效的。
3.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和谐新农村发展。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民俗体育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积极作用,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村普遍的文化水平、文明程度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许多陈规陋习、封建思想还存在。据调查:现在的许多农村,农闲时间人们整天沉溺于赌桌和酒桌,不光对自身的身体有害,也给社会治安和家庭和睦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民俗体育是一项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在农闲季节、节假日、民俗节日开展有益的民俗体育活动,把农民从赌桌和酒桌带入到活动中,这既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治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农民社会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促进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民俗体育可以全面、有效地提高农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提升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
4.民俗体育的开发带动新农村经济发展。现阶段,由于农村的经济水平不高,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加上农民健身意识的淡薄,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普遍较低。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而患病率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开展民俗体育可以保护和增强农村
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其次,可以加速体育产业的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资源优势也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5.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库,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都始源于民俗文化之中。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对包括羌族体育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世界文化多元共存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民族地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民俗体育是羌族人民用来记录其日常事务、民族传说、习俗礼仪、历史事件等的重要方式。而体育作为羌族人民社会活动的一部分,自然扮演着传承羌族文化的载体角色,其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分别体现着羌族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文化。推杆、骑射、摔跤等体现着羌族人民军事生活上的文化特征;皮鼓舞、跳盔甲等特有的歌舞表演和祭祀方式体现着羌族人民的宗教文化;锅庄、推杆、耍龙灯等记录了羌族人民传统的民族生活方式;抱蛋、丢窝窝等又反映着羌族人民传统的娱乐休闲方式。
四、民俗体育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实施对策
1.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由于我国农村地区自身特点,经济社会发展、自然地理条件、民族风俗等差异性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求下的农村体育不可能按一个模式、求一个进度。因此,从农民角度出发,因地制宜的开展一些符合实际的运动项目。按农民的意愿去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可根据一些地区的风俗、节俗,开展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如:锅庄、推杆等,突出健身娱乐是关键。要想提高农民对农村体育自揽悟,发挥其创造性和积极性,可通过典型示范、奖励突出的方式,组织和引导农民对新农村需求下农村体育的建设。
2.加强宣传引导和组织开发。开发和利用民俗体育当中的文化资源就必须积极地挖掘、整理、改革、提高民俗体育活动,加强民俗体育发展的理论创新研究,增进民俗体育存在形式和组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拓展推广民俗体育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现代电子音像科学技术,电影、电视、录像、电脑、网络等传播工具的优势进行宣传,对大众的体育生活方式做出科学的引导,使民俗体育在群众体育中深入人心。
3.积极发展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旅游吸引要素,对于异地旅游者有很强的吸引力。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文化产业大开发的政策环境优势,来促进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羌族的羌历年和古羌文化节,吸引大批民众和游客参加。既促进经贸交流,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又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取得了互动双赢的效果。抓住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以民族节日为依托,采取建立民族体育文化村、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表演业等,把观光旅游资源与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民族体育文化产业,从而促进各地区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民族体育文化要发展,要体现其经济和社会价值,就必须把这些潜在的资源财富向着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与经济文化的发展融为一体,才能形成互动效应。策划羌族特色浓郁的民俗体育活动,利用民族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旅游,使羌族人民真正意识到羌族传统体育对其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及对其自身全面发展的意义,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传统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羌族传统文化才能谈上真正的繁荣和复兴。
4.民俗体育大众化,提升竞技性与技巧性。竞技性是体育运动项目的共性,体育运动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主要通过比赛双方的竞技形式来实现,有些项目如拔河,它可以两人或更多人进行,在集体进行时气氛异常热烈,健身娱乐性都较强,但因受体重影响较大、如果缺乏竞技与技巧,运动员几乎没什么发挥的空间,而不能满足人们对结果多样性的需求。更多的项目要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大众化应该是体育的主流,国民体育素质的提高不在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有多好,而在于大众体育的发展程度。因此在一些民俗体育项目传承发展时,但更要侧重于大众,植根实践,对其练习方法和组织教法综合创新,使其能适合大众老百姓身心发展的普遍要求。
5.突破传统观念,让民俗体育走进学校。要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学校体育观念,让一些民间民俗体育项目进入学校,去充实学校体育的内容,走民间民俗体育校本化之路。学校体育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学校是普及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和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基地。民族体育放在学校中开展,将会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目前,阿坝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杆、摔跤、锅庄、珍珠球、高脚竞速等项目不断规范、成熟,应该抓住国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历史性机遇,充分与教育部门合作,从建立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人手,使民间易于推广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保持优势的传统竞技体育项目走进学校,在州内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开展,大力培养民族体育人才。
五、结论
民俗文化价值篇6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 保护 旅游开发 辩证关系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重点说明两者之间辩证地存在着统一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一、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二、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董晓萍.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6.(11):11-17.
[2]李援朝.中国民俗文化知识读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3.
[3]陈立明,曹晓燕.西藏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1-2.
民俗文化价值篇7
(一)民俗文化遗失严重目前,由池州学院皖南文化研究中心为主力的民俗文化研究和发展队伍,虽然在民俗文化发现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观察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却不难发现,大多数民俗文化的研究和发现都是以池州地区为中心的,并且,例如青阳腔等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文化,是目前皖南民俗文化发展的重点。实际上,皖南地区包括安徽承黄山、宣城、池州、安庆、芜湖、铜陵多个城市和地区,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也各不相同,例如皮影戏、皖南花鼓戏、芜湖铁画、徽墨、宣笔等,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都有待发展和继承,但是,目前的皖南民俗文化研究对这些内容涉及甚少,也就是说,皖南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并没有被完全发现,这使得一些只流传于民间的、小范围的、但历史比较悠久的民俗文化,很可能因为不被发现而完全遗失。
(二)民俗文化人才不足民俗文化人才不足,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民俗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对于皖南地区来说也是同样的,尽管国家对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予以足够重视,以池州学院为主的高校也积极参与民俗文化发展活动,但是,真正了解民俗文化的是生活在皖南地区各个角落的普通民众,有可能是一个坐在巷口的年迈老妪,也有可能是公园里舞剑的老人;真正继承了民俗文化的也不是高校的教师和研究所的专家,而是民俗手工匠人、民俗表演艺术家等。没有这些人的参与,皖南民俗文化发展始终只能处在“研究”的层面,要使文化普及到社会精神文明发展中是比较困难的。而目前的民俗文化发展队伍中,恰恰缺乏与民族文化接触最近的人,或者是真正承载着民俗文化的人。
(三)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实现困难发展民俗文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通过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发展又包括了精神发展和物质发展两方面。目前,皖南民俗文化的发展状态足以证明其在社会精神发展中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实现却不如文化价值来的那样高效。目前,能够实现经济价值的民俗文化仅限于那些具有“国家文化遗产”等头衔的景区和景点,然而,介由旅游业实现的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的破坏,九华山周围无数现代化的酒店、停车场和商场、购物街已经足以证明旅游经济对民俗文化氛围的破坏。此类“民俗文化消费”并不是实现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最好方式,另外,还有许多非物质形式的民俗文化,因为缺乏商品特征,根本无法实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四)民俗文化传承动力不足皖南地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圣地,因此有了璀璨的诗歌、美丽的建筑、形式多样的民俗体育项目和风景优美的古镇古街,这些珍贵的民俗文化,是皖南地区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是真正的人文精神之根,民众生活之源。但是,在社会发展飞速的今天,大多数年轻人都在追求更符合自己需要的文化,即使是在皖南地区的农村,听摇滚乐、流行音乐的年轻人也比听传统民歌的年轻人多上好几倍;青阳腔在其鼎盛时期,皖南人人哼颂,但如今人们哼的都是商品音乐。这说明,皖南地区人民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动力不足。
二、解决皖南民俗文化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深入调查和发现民俗文化皖南地区民俗文化遗失严重,主要是因为参与民俗文化发展的研究者对文化本身的调查和发现还不够深刻,仅从那些已经脍炙人口的民俗文化入手,深刻挖掘其文化价值,却忽视了民俗文化的根本——来源于生活,因此使民俗文化发展视角狭窄。为了使皖南地区的民俗文化得以全面发展,建议研究者们走出池州,深入社会,换一个新的角度去发现和探索民俗文化。例如,走进比较偏远的乡村,通过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了解、感悟,找出其中符合民俗文化研究目的的内容,或者全面考察地方区、县的档案、县志等,从中找出发现民俗文化的线索。
(二)继续建设和发展民俗文化研究队伍造成民俗文化发展人才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皖南地区的此类研究还未形成一个科学的、对民俗文化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模式,这使得许多民俗文化人才被埋没,但是,以池州学院的专业建设为基础的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在皖南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说明,利用高校资源进行地区知识文化研究是一条可行的路线。在短时间内寻找民俗文化的继承者十分困难,利用高校资源进行民俗文化发展却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建议皖南地区其他城市,也建立起与池州学院类似的民俗文化研究机构,在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吸引文化继承人们参与这项重要的文化传承事业,不断使民俗文化研究队伍发展壮大。
(三)促进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民俗文化的社会经济价值实现困难,主要在于能够实现经济价值的民俗文化产业结构太过单一。目前,旅游业是皖南地区发展最快的产业,因此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实现多集中在旅游方面,在戏曲欣赏、民俗工艺制品交易和民俗建筑方面,能够实现经济价值的机会十分微小。建议皖南地区各城市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傍边,鼓励艺术类企业和小商品制造业、体育文化产业都加入到民俗文化的发展中,通过在各类民俗商品的开发,促进民俗产业的全面发展。
(四)号召社会各界对民俗文化发展和传承进行资源投入人们不肯在民俗文化发展中投入经历和资源,是皖南地区民众对文化遗产传承的动力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只要皖南地区社会各界都能够重视并参与民俗文化发展,为民俗文化传承投入多种资源,形成传承动机,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建议皖南地区政府在进行民众精神文明建设时,将建设资金和资源多投放在民俗文化上,为文化的传承者提供较好的发展环境;另外,还建议政府通过民俗文化发展倡议等活动的举办,鼓励和号召其他社会组织和市民主动参与民俗文化的发展,例如,建议企业为民俗文化展览馆进行投资、鼓励媒体对制作与民俗文化有关的专题节目等。
三、在发展皖南民俗文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民族文化中的艺术价值发现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够在皖南地区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发展之中发挥作用,是因为民俗文化不仅代表了这个地区的人民的精神面貌的“根”,而且具有古典文化的艺术之美。因此,在发展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艺术价值的发现。这就意味着,民俗文化社科项目研究应以艺术审美为角度进行发展,而在进行民俗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时,又不能使民俗文化跌落尘埃,成为商人牟利的工具,从而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如何做到这些,还需要民俗文化研究单位和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二)对民俗文化发展进行必要的宣传发展民俗文化的土壤是在某一区域生活的民众对民俗文化的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民俗文化才能真正作为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得以发展,而不是作为历史遗迹,被摆在博物馆或者景观遗址当中。因此,在发展皖南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对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进行必要的宣传,鼓励民众去实践一些民俗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各级学校、社区等社会组织,都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思考如何实践民俗文化,如何促进民俗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高效地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民俗文化发展才能获得永久不竭的动力。综上所述,皖南民俗文化在社会科研项目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民俗文化发展的全局角度来看,单纯的社科项目并不能使民俗文化形成全面繁荣的景象。因此,进一步发展皖南民俗文化,应以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为主。
使皖南地区社会各界都重视到民俗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性,使民俗文化走出高校、走出研究所,再次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与皖南地区现代社会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是皖南民俗文化发展真正的动力之所在。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及国家对民俗文化发展重视度的进一步加强,皖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多样性能够得以完美呈现,民俗文化也会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展现其经典之美。
民俗文化价值篇8
关键词: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4]冯光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2).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188.html民俗文化价值范文8篇
相关文章:
银行柜员自我介绍11-16
迎接省档案专家组检查致欢迎词07-26
写给情人最感人的话10-05
桃子的文案朋友圈09-06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计划11-19
体育中考工作方案10-31
员工年终总结的发言稿10-23
2024年农业保险工作总结 社会保险工作总结(十六篇)08-23
幼儿园志愿活动策划书08-27
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07-16
优秀学生会工作心得体会10-19
读《中国节日故事》有感09-04
学校消防演练讲话稿08-02
小学春季开学典礼优秀教师发言稿08-02
借物抒情的作文:桂花树10-12
介绍一件物品的作文09-07
我们的学校三年级作文09-06
小学家长写给孩子的寄语08-31
2025上半年山西教资报名入口:http://ntce.neea.edu.cn(已开通)01-13
护理考试的试题及答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