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篇1
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较强,比较严肃、枯燥的学科,它涉猎极广,包容着如自然科学、美学、物理、化学、等众多科学知识。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和利用学生自身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积极性,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了大胆尝试:
一、 营造创新氛围,增强自主意识
在平日的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同学之间要真正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互相激励,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并介绍一些创新人物的事迹,形成创新氛围。要求学生自信、自主、自强、自励,不唯书,敢于思考,大胆质疑,努力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培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惧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 激发学生兴趣,启动探求欲望
激情,兴趣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浓厚的兴趣,就达不到痴迷程度,便不会有灵感的出现。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就会抑制其主动性、积极性,更谈不上创新。而我们的政治知识相对于别的学科而言比较抽象、枯燥,不易被学生直观掌握,学生限于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的不足,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这样学生就很难积极参与进来、进入角色,久而久之,课堂变成了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学生厌学,不但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阻碍学生素质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这块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探索、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广泛积累资料,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轻松的教学气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巧妙设计问题,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饶有兴趣的民谣和故事、美妙动听的音乐、富有情趣的漫画、言简意赅的歇后语、启迪智慧的谜语等都引入课堂,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感觉、新发现,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意识。如在讲解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时,我引用了一则笑话《双方都要挨饿》:一家小饭店门口挂着这样的招牌,“请到这里用餐吧,否则,你我都要挨饿。”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大门打开,使枯燥的哲理生动起来,另方面也使学生明确了主题: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我们在认识处理问题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反对无视事物联系的孤立的观点。那么,你如何看待“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呢?“南山上的小鸟和北山上的石块有没有联系?”“你听过相声‘关公战秦琼’吗?这两个英雄人物有无联系?”学生们议论纷纷,踊跃回答。我们就是在这种争论中去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达到积极思考的求知境界。
三、 鼓励质疑,以疑启思
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质疑。一切创新都是从敢于怀疑、提出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就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求异,鼓励他们从多种思路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去怀疑,去超越,去创新。那么,如何鼓励学生质疑呢?我们教师不能拘泥于枯燥的讲解,应遵循“思维从问题开始”的原则,注重以问题为载体,抓住学生已知和未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创造思维训练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教材的要求提出问题,用正问,反问,直问,曲问,设问,集答式发问,书面式发问,用教材中的“思一思,议一议”,引起学生思考,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鉴于近几年生猪价格涨跌严重的情况,我在讲解“价值规律的作用”时,利用了三幅漫画:
(1) 一位老汉在猪肉价格上涨时办起养猪场
(2) 猪肉价格下跌时老汉无奈杀猪,卖猪
(3) 生猪价格回升时老汉捶胸顿足
让学生思考后,我反问学生,如果你是猪场老板,在猪肉价格下跌时你怎么办?不想退出养殖领域又该怎么办?这三幅漫画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进而设疑,如果你是一位厂长、经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该具备什么素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进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 适时引入时政,培养全面素质
政治课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国家大事,把富于时代气息的时政材料融入课堂。有时立足于教材知识点,借鉴电视栏目的内容,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朝闻天下等,给学生介绍当今社会的焦点、热点、重点,结合时政理解政治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找出一周的新闻,可学校内,可国内,可国外,在课堂上报道;有时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辩论,如:股票与家庭投资、中学生早恋、大学生分配、农民工进城等。鉴于今年世界性金融危机,我在讲“纸币和通货膨胀”时,设置了几个问题:
(1) 假如你手中有张百元假钞,你怎么办?你为什么这么做?应用了政治课中哪点知识或原理?
(2) 如果你父母连续每年涨一级工资,这到底是不是好事?
(3) 物价是否越低越好?物价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无联系?
(4) 世界性金融危机与物价有无联系,它会不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讨论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合理评价别人的观点,回答自己所关心的问题,通过摆事实、交流争辩,以辩促思,以辩明理,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很快掌握政治概念和原理,不经意中又形成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的能力。实践证明,把时政引入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索,既强化了基础知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拓宽了学生视野,发展了能力,带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篇2
关键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现代人才;问题意识
一、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现实意义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弘扬创新本性的需要。
1.提高当代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发展日益加速、知识剧增、技术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形势下,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代人才必须具备学习、适应、创新和竞争的生存能力。因此,在这个竞争和发展的年代,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其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与前提。所以,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迎接新时代挑战的根本需要。
2.提高当代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早在1999年,我国就提出要“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使之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由此可见,在当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按社会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过程,就是使人逐渐以生物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使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使人由一定水平的社会实体转化为更高水平的社会实体,使人走向自我完善。总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只有在当代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其将来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当代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人才。
3.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弘扬创新本性的需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是人类的最高本性。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德国人类学家兰德曼说:“如果人有某种不可改变的东西的话,那么这种东西就是人的创新本性。”由此可见,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善于通过生产、活动、实践等获取经验与知识,从而发展自己、改造世界、不断进行创新。人总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经验,以求得新的生存与发展。当代各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创造力的竞争。因此,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成了时代对人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二、培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与创新意识相适应的现代人才意识。①在现代教育中,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43年就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性教育观点。因此,我们应善于利用这处处充满创造之力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验,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创新、获实践,使其自身价值得以体现。从社会角度来看,创新与实践的价值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体现,是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实现创新发展的体现。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从教育者角度来看,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创新素质是教育者的神圣职责,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教师只有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各个不同方面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途径,探索其有效的培养方法,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作为根本任务,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需要。②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是教育功能观念的重要体现。当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要超越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功能,教师的根本使命和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只有通过教学实践,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此,在现代教育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改变不适合时宜的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教学中由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并重的教育理念,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思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有效构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③树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的人才观的重要标准。在新时期的人才标准下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的人才观的重要标准,人们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认知与评价观念也实现了新的超越。尤其在创新教育模式上,注意保护和支持那些在学习上“爱钻牛角尖”和“爱耍小聪明”的学生,鼓励他们要敢于尝试、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失败,努力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学习品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教育要发展,教师要先行,客观上要求教师对教学要标新立异,采用目标教学、民主讨论、问题讲座等形式,与学生一起实践、创新,实现教学相长。学校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的,不仅教学要创新,教学管理、决策也要创新,形成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决策机制。
2.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类:一是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是学生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前者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后者是学生因教与学等多种因素,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者是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由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当前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任务之一。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教师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是当代教育者深入研究、实现创新课堂教学理念转变的重要任务之一。②改变教学方法,掌握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方法艺术。教师是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的指导者,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形成与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影响,由此,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方法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素质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进程、改变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注重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的培养。③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在教学模式上,请有科研经验的导师、教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研成果,讲授创造思想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激情,逐步形成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运行机制。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启发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让学生去发现知识,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的原则,让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地掌握所学内容,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智力开发,进而创造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使其智力活动呈现多样化、丰富化的要求,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积极进取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以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
3.要努力营造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环境。①必须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则首先要具有勇于创新的品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抛弃教死书、死教书,整天拘泥于陈旧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教学观念。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者,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已任,这是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和角色的新定位。②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主导者的观念,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要为学生禀赋和潜力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学生只有具备热情奔放的心理状态,才能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③营造学校的创新环境。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机构,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乐园。良好的教育环境,是高校培育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学校体现时代要求的品位和格调,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营造一种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在教学中,就应不断更新观念,营造创新氛围、提供创造空间、引导学生想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④营造有利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环境。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为此,学校要在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要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
4.要加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机制建设。①建立健全创新与实践的规章体制。合理的创新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除了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外,还要进一步依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加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机制,这样有利于实现教的创新与学的创新的有机统一,学科创新与活动创新的有机统一,校内创新与校外创新的有机统一,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②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对于学校来说,要创立有效的奖励机制,逐渐形成鼓励创新、参与创新、发扬创新的良好氛围和风气。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给予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另一方面,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活动及导师专业辅导提供经费保障,以使创新融于教育教学当中,使二者有效结合,对于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和实习环节。校企合作能产生共赢,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由此,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应从制度上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制订出相应的培养计划,通过采取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和企业实践等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为教师真正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④建立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创新教学运行机制是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管理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只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不断进行创新,充分有效地发挥其效能的保障、监督和约束机制,使其实现以人为本,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管理目标,为教学管理服务。由此,建立完善的教学运行机制,是新形势下营造良好的、宽松的育人环境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任务。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创新、实践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总会有一种适合于学校、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
2]张飞.“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Z].2009.
[3]郑金洲.审视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03,(3).
[4]吕卫.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增刊).
[5]王义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9,(1).
[6]邸宝华,康凯.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措施[J].检验医学教育,2008,(4).
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篇3
摘要: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背景,讲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意义以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提出了高校
>>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 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基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图书馆服务 高校图书馆与创业型人才培养 图书馆在有效教学与高端技能型金融人才培养中的责任 论高校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作用 探析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定位 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研究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普通高校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思考 高校辅导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作用和路径选择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浅析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转型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实施的有效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5-01-10.
[2] 王晓红、杜文洁: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3] 肖亚军、金秀奇、王秀峰: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培养中的优势条件和有效途径[J].职业技术,2015(6).
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篇4
数学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成为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笔者仅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数学教学与整个学校创新教育工作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仁商榷。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数学气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前苏联研究中小学生数学能力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数学气质是一种复杂的个人的心理形成物。”它通常表现为“力求把周围的现象数学化,总是处处注意现象的数学的侧面,注意空间的数量的关系、联结及各种函数的依存关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力求现象数学化,应是这种所谓数学气质的实质所在。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有这样一道辨析题,三十六口缸,九只船来装,只能装单,不能装双,问如何装。一个有数学气质的人(当然包括有一定数学经验),可立即领悟到这是把一个偶数表示成奇数个奇数之和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注意事物之间的数学现象,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会逐步形成数学气质,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浓厚的好奇心,对问题的敏锐感,强烈的探究愿望和坚持性,敢于质疑问难、挑战未来的勇气。这正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的典型的个性心理特征。
2.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
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往往使学生视如畏途。在数学教学中,都是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生动的事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3.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
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数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人的经验,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前人所发现的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对数学符号组合的分析、图形的证明、计算的变化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逻辑理解、抽象概括,对称欣赏、表象创造、变化联想等方面,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直觉性和独创性等创新思维的优良品质。为此,应该鼓励学生摆脱那种习惯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4.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中学生而言,数学能力就是学习数学(再造性)的能力。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迅速而成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三大方面。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向“创造性”数学能力转化,就必须注重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学生的数学中形成和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并力争参与社会实践,解决具有社会意义内容的实际问题,促使其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1.具有创造性地教和学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
创新的教学离不开教学的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使这条主渠道顺利畅通,必须改变旧的传统思想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数学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和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如尝试自学——探究型、引导——探索型等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进行创造性地教和学。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3.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
三、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纳入整个学校的创新教育体系之中
1.数学是构成学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纳入整个学校的创新增长率体系之中,才能构成创新教育的巨大合力,达到提高学生方面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2.数学教学要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结合。
学科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要根据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品德,即在创新过程中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谐的团队协作精神。
3.数学教学要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
学科教学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使得多学科知识融汇贯通,多种能力、方法和手段的得以综合,可为创新策略的建立和丰富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数学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教学和其他活动所反映出的一种意识形态和表现形式。其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数学教学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融合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利用校园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教学;创新能力
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中学生物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1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创新能力培养是知识经济的需要
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具有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的明显特征: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和知识广泛传播和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了社会的劳动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创造性的智慧劳动,包括创造性的经营管理,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服务,乃至文化艺术创作等将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和领衔力量,社会将全面知识化知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创新人才成为竞争合作的决定性因素。
1.2创新能力培养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展的最终要求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即从传统主义到个人现代性的改变。认为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使之具备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不可能成功地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的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人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更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也更应提高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1.3创新能力培养是新《课标》的要求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三大课程新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标准中“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教育途径、社会途径、自我途径等。其中教育途径是覆盖面广、效率高的一种途径,也是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2.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传授生物学知识与培养能力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知识和创新能力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知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而创新能力又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开拓新知识领域的前提。在先进、合理的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落后、不合理的教学,把学生的大脑当作知识的仓库,通过“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把各种知识充塞到“仓库”里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毫无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的书呆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自然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全过程。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六阶段规律具体说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
2.2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实验教学是该学科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实验课的成败不仅直接关系到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关系着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创新思维的激发和探索精神的训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许多教师己形成了以验证实验现象和培养实验技能为目的的实验教学模式。在确定实验目标、选择实验教学方法和评价实验效果时,都以学生是否通过实验“掌握、理解”某一知识,学会或基本学会某一技能为核心。
做实验,采用三部曲模式:实验前教师讲,学生听,实验中学生“照方”做,教师巡回辅导;实验后教师总结,学生写实验报告,一次次重复着“听―做―听―写”的模式。学生实验基本是作为一种实验技能来传授,没有独立的实验要求,学生实验的过程只是“观察者”、“验证者”,而不是“探究者”、“发现者”。久而久之,学生感到实验课没兴趣、没压力,也无需预习,实验课上表现出随意性和盲目性。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受挫,其创新的能力受到抑制。也由于一些学校设备仪器所限,导致只有少数学生操作,其他学生袖手旁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常常完不成要求的内容。学生常常是满兴而来,败兴而归。
2.3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出真知”,“说起容易做起难”是两句常理,一方面说明通过实践可以获取有深刻认识的真理;另一方面,讲到理论知识听起来易于接受,但要通过实践证明却需要面临重重困难,遭遇各种问题,并非一促而墩的事。当然,通过自己的实践会学会许多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从而培养自己的创造才能。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我看到学生创造的体现。课本对实验的材料做了详尽的说明,若按照要求,农村学生是很难完成的。抛开课本,我把它作为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寒假制作,收假时交来。结果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做得一样好。农村孩子选材更为广泛:小木片、烟盒、硬纸片,还有母亲粘的“千层底”;城市学生则主要以塑料片、纯净水盖等作为材料。在化学键连接上,城市学生多用订书针,而农村孩子有的用细绳子相连,有用几根线连了以后,又用浆糊胶粘而增加硬度,花样很多。看到学生的成果,办公室的老师赞不绝口,无不为学生的创造所折服。
3结语
21世纪是生物科学飞速发展的世纪,也是一个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创新的世纪。在高中教育阶段,我们每一个生物教师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使命,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教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篇6
关键词:语文;创新教育;途径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一切成功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过程中谁把握了创新教育,谁就是真正的教育家。可见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紧紧依靠兴趣,当然创新教育也不例外。”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讲述名人的创新故事和进行理想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在让学生运用象征性手法表明对人生的看法时,先讲述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没有按旧的眼光看问题,而是创造出了新的想法,并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水蒸气把壶盖顶起后,摆脱世俗的常规看法,发明了蒸汽机等;邓小平同志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了“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一系列英明的决策,使我们国家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同时我还讲解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些手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并使创新意识得到激发。于是学生创造出许多新颖的象征含义:有的学生说花朵可以象征人生,因为花朵用汗水浇灌才能鲜艳芬芳,而人生只有拼搏才能灿烂辉煌;有的学生说人生由两壶茶组成,一壶是苦的,一壶是甜的,讲明了人生拼搏之后必有甘甜的道理。可见,通过培养兴趣的手段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
能力的提高必须由内因变化而产生。黑格尔说:“事物变化是由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而内因却起着决定作用。”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通过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养成创新的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使主观性题的比例增加到80%,可以让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果有新的见解,就给予鼓励。如在讨论岳飞在历史上的功绩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岳飞的抗金阻碍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并讲明这是受当时忠君思想所限制,有一定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当时我给予了极大的表扬。通过营造这些宽松的氛围和环境,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创造,经过一个阶段后一定会培养出创新的好习惯。
三、加强训练,丰富学生的创新途径
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方法,这就说明创新也需要有一定的途径。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联系生活和质疑问的方法达到丰富学生创新途径的目的。
一次讲《谈自制力》这篇文章,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再想出一些文章之外的能加强自制力的方法,有一个学生马上想到自己和同桌因为竞争而产生了一定的动力,克服了自己的一些坏习惯,因此增强自己的自制力很重要。还有一个学生想到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得出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可以加强自制力等等,产生了一系列带有创新意识的观点。
另外,培养学生的怀疑质问习惯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一个人只有否定一些问题,才能接受、创造一些问题”。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对常规答案提出一些疑问,这样既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也能创造出一些新的见解,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篇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国 上海 201620)
【摘 要】目前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服装设计人才不能很好地与市场对接。针对这种情况,将国内外培养机制进行对比,分析了我国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查找,提取培养途径因素,然后通过调研法、spss软件主因子分析法确定主要的培养途径,并结合国外优秀的培养案例,设计出理想的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并应用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设计系,由此形成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希望在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方面能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创意产业;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实证分析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公共服务平台项目(13DZ2294300);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 13ZS173)。
作者简介:郑景景(1990.09.26—),女,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装市场营销。
国外许多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非常成功,国内大多服装高等院校进行学习,但都只是简单借鉴模仿,对培养市场需求人才作用不大。本文对服装创意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1 创意产业
1.1 创意产业的内涵
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不足以完全反映创意产业的本质。文化、人的创造力、科学技术和产业化是其本质。
1.2 创意产业特征
创意产业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创新特征:思维的原发性;(2)学科交叉特性:科学与艺术的结合;(3)文化特征:创意代表一种理念,理念的实现包含于文化当中;(4)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特征:创意产业具有学科交叉性,学科交叉包含科学;(5)高风险、高增值特征:创新引起供求弹性增大,市场风险增大,高风险往往与高利润同行;(6)强辐射特征:具有市场的开拓力。
2 服装创意设计人才特征
服装创意设计人才特征随着服装市场的一段时间的发展不断变化着。目前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大多具有良好的激发自身创意思维能力、掌握服装市场营销相关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研究了解消费者消费行为相关知识能力的特征,同样地,对于美学的欣赏和实际应用能力也是服装创意设计人才所必备的特征。
3 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途径提取
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途径因素的提取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提取:文献总结;专家访谈法。由此归纳出:教学课本更新(结合市场)、双师型教学团队、学科交叉(艺术与科学)、多媒体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方式(结课作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践实训环节的建设。
4 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途径的确定
4.1 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途径的调研设计
本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作为收集研究所需资料的主要方法,通在进行调查问卷的同时,辅以访谈法,针对数据分析中出现疑问时用于核实和理解之用。
1)调研目的
设计出适合我国服装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2)调研过程
问卷的回收情况: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6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200份,有效率为86.6%。按性别分,其中男生175份,占58.3%;女生125份,占41.7%。按职业分,其中学生136份,占45.3%;老师97份,占32.3%。
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途径分别以字母A、B、C、D、F、G、H来表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人才培养途径的得分集中在2~5分当中,而出现在1分的比率相对较小。而每种培养途径的总分为其对应分值乘其对应比例之和。由此可见,教学课本更新、双师型教学团队、课程考核方式及实践实训环节的建设相对更受关注和重视。
4.2 数据统计处理及图表制作
4.2.1 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本次信度检验采用克朗巴哈信度系数法,Cronbach’s α系数在0~1之间,如果α≥0.9,则认为量表信度很高;如果0.8≤α<0.9,则认为信度可以接受;如果0.7≤α<0.8,则说明量表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研究共有1个量表,分析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途径,总共有7个测量题项。本文采用Cronbach’s α信度估计方法对问卷信度进行估计。
其中,α为信度系数,k为题目个数,为问卷各题的方差,s2表示测验总分之方差。
通过可靠性统计量可知,Cronbach´sAlpha为0.820,在0.8到0.9之间,因此量表信度可以接受,量表设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4.2.2 服装创意人才培养途径因子分析
由表1可知,Kaiser-Meyer-Olkin的值为0.648接近于1,所以因子较稳定,可以继续进行下面的因子分析。
由图1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途径的因子分析碎石图可知,横坐标1-7分别为因子,纵坐标为特征值。因子4为转折点,而此处因子4的特征值明显离标准1较远,所以应提出因子1、2、3。因子1、2的初始特征值大于1,根据最后两列中的提取平方和载入与旋转平方和载入可知,1、2两个因子可以解释原始的7个变量方差总和的64.326%。
由表3可以知,A、B、D、F、C在因子1上载荷较高,H、G在因子2上载荷较高。对因子1命名为教学因子,主要影响A教学课本更新(结合市场)、B双师型教学团队、D学科交叉(艺术与科学)、F多媒体教学手段、C课程考核方式(结课作品)。因子2命名为实践因子,主要影响H校外实习基地建设、G实践实训环节的建设。
4.3 对比分析现有培养模式
4.3.1 工作室培养模式
工作室培养模式是指在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教学阶段,把传统的教室、实验室改变成各种设计创作的实践场地,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分成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设计研究型的一种教学模式。优点:(1)具有良好的艺术氛围;(2)利于激发创作灵感;(3)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4)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进行实际操练。缺点:(1)缺乏对先进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造成人才培养效率降低,实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2)对于服装相关学科重视度不足。
4.3.2 能力本位培养模
能力本位培养模式就是从岗位需要出发来确定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目标,从而确定培养途径[4]。它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评价的能力,而且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但同时,它又缺乏先进多媒体的应用,对服装学科不够重视,教学课本没有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优化。
4.3.3 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签订培养协议培养结束后,合格的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的一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加强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2)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从而获得一定的经验。缺点:实践模块加强到位,但是培养模式内容过于单一,对服装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来讲,远远不足。
4.4 理想化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
通过对工作室培养模式、能力本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再结合本次调研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工作室培养模式更适合培养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同时将调研出的培养途径合理地应用到工作室培养模式当中,理想化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便会自然形成。
理想化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1)教学课本的更新(结合市场)、教学方法实验空间的拓宽、良好的艺术氛围;(2)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3)学科交叉的加强(艺术与科学);(4)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5)课程考核方式更多注重结课作品、实践实训环节的建设;(6)设计道具和实验设备的合理安排。
5 实证分析
将理想化的工作室培养模式应用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设计系的人才培养当中,首先,该校具有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践实训环节的建设、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三大教学模块。另外,该校配有一定的工作室场地。因此作出以下规划:(1)对现有工作场地进行合理规划,主要分为:设计室、探讨室、制作室、效果展示室。(2)将理想化工作室培养模式中剩余模块添加进该校培养模式。(3)剔除不符合该校设计系的人才培养途径。(4)形成具有该校特色的工作室培养模式。
6 结语
本文对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取,比较目前三种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从而提出理想化的服装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工作室模式。最后应用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设计系,希望对服装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金元浦.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J].电影艺术,2006(3):1-16.
[2]廖灿.创意中国[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篇8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通识教育
20世纪初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开始。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的宗旨》一文中,提出了“完全之人物”的人才培养路径,其中即包括美育。王国维认为,美育一方面可以使人情感发达,达到完美之域;另一方面美育是德育与智育的一种手段。关于艺术一词,学界上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大致可以概括为:艺术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与工具,在一定的审美理想和技巧的作用下所进行的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識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有机结合,是精神世界的物化。艺术从行为活动上看具有两个特征,实践性和创造性;从学科属性上看,艺术是人文的。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艺术实践教育和美育上。艺术的人文属性决定了高校艺术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的阶段,艺术教育已经从专门的职业教育转变为一种通识教育。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在大学四年就培养出数10万计的艺术家,但是我们需要培养出有综合素质、人文精神、审美情趣、一定艺术修养和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毕业以后可能不一定从事艺术职业,也许终身都不可能成为一名艺术家,但他们会从事需要一定艺术专业修养的其他社会工作。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功能:立德树人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一)人文教育功能
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与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曾任教育部部长的周远清先生指出,高等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即人文科学和艺术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积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高校艺术教育是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积淀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即美育。美育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辅助与诱导作用。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美是道德的象征。蔡元培先生也曾指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导善”的作用。
(二)人才培养功能
林逸鹏先生说过:“高校艺术教育即是艺术的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创新的精神。”高校艺术的通识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普及,更多体现的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功能。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思维必然包括开阔性的形象思维,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形象思维作为艺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对大学生丰富想象、储备知识、积累经验、科研创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形象思维与人的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形象思维,人类的科学技术如何能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
(三)文化传承功能
艺术教育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能有效的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将不仅促进艺术自身的创新,也将促进受教育者的科学创新和人文创新,促使受教育者在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通过文化交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创新本民族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高校艺术教育,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份文化的担当。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文”化的结果,关于文化与艺术的关系,历来讨论很多。以长城作比,如果把长城比作文化,那艺术则是长城上的一切表现形式,包括每一块砖和每一处垛墙。可见文化是艺术的内核,而艺术则是文化的呈现形式,如果没有艺术的呈现,那些文化注定宿命就会是不是永远的忽略,就是永远的遗忘。艺术的发展为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与活力,而艺术的发展也反映了文化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往往是通过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来实现的。高校艺术教育,既是对传统艺术传承与创新的一份担当,也是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的艺术体现。高校艺术教育,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储备了艺术专门人才,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效途径。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241.html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范文8篇
相关文章:
小学日记12-30
吃西餐的基本礼仪11-30
鼓励励志青春的美文11-09
感恩的名人名言08-23
美好的早安问候语08-22
医院护士工作总结和计划(汇总17篇)01-07
销售述职报告09-09
秩序维护工作总结08-23
地产销售部上半年工作计划总结08-16
贫困证明书书写格式11-09
中秋给客户的感谢信07-20
教师的成长心得体会12-10
初中运动会的新闻稿10-19
备战高考励志演讲稿优秀09-27
真挚的情感――读《噼里啪啦班的兔子》有感09-26
灯泡小实验作文700字12-17
中秋节三年级作文300字09-20
愿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作文07-23
美景在我身边作文写景07-23
中北大学的哪些专业好考研?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