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篇1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开放型实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业务;数据库;VB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2-8946-0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pen Laboratry Program in VB Teaching
CHEN Ying
(Tian Mu Institute of Zhejiang Forestry University,HangZhou 31000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non-computer majors to study VB language and no obvious improvement in computer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teaching mode which combined the open laboratry program with VB teaching. This mode takes advantage of the resource of campus internet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VB to explore the open laboratry program, that is,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t the meanwhile to cultivate the creativity and positive attitude of the students,to enforce the interest of learning VB, thus to improve the taching quality. What’s more, it is the assumption of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and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the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the open laboratry program;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the VB teaching
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应用方面的教育。计算机语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计算机语言重要成员之一的Visual Basic(简称VB)语言,以其简单、易学、易用的特点广泛被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所采纳。但VB语言的学习相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VB教学质量并不乐观。近年来立项《基于开放型项目促进VB教学》科研课题,重点探索如何应用开放型实验项目,依托校园网开发实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高VB语言的教学与实践水平。探索发现,基于开放型实验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开发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1 开放型实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总体实现思路
开放型实验项目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因此,通过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的理解,以及自己在应用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抽取形成自己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业务模型。再通过VB语言程序实现相应的功能模块。整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业务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
2 开放型实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
因面向的学生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基础及学生自身特点,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特点分析,采用B/S(Browser/Web Server)结构和关系型数据库结合的方式作为技术体系架构,以浙江林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业务体系为核心,形成相应的软件系统。
基于B/S结构和关系型数据库结合的方式,其优势是界面简单,易于与Internet上其他系统集成,适合信息的查询和组织,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减轻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
3 开放型实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总体业务分析
3.1 总体业务框架
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对干部的统一管理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统一控制。图1描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构成。
3.2 总体功能模块
浙江林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包括两个层面:学校机关的人力资源业务管理;各院系的人力资源业务管理。学校机关层面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完成对人员的统一招聘、人员培训、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以及合理地均衡和配置整个学校人力资源等业务,为各院系的绩效考核,人员具体工作的安排提供标准与参考;各院系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人员基本档案建立、人员相应岗位工作的培训、人员绩效考核、个人的职业设计,同时为学校机关人力资源部提供本单位的人员架构、人员素质等相关资料。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整体业务如图2所示。
1) 组织管理:主要功能包括组织机构管理、职位体系管理、岗位管理、各种查询等功能。
2) 招聘管理:主要功能包括招聘计划管理,招聘信息、员工到职管理等功能。
3) 员工管理:主要功能包括员工档案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各种统计查询等功能。
4) 培训管理:主要功能包括制定各类培训计划、各类培训与学习活动管理、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管理等功能。
5) 保险福利管理:主要功能包括员工保险台帐管理、各类保险资费的计算方式和计算公式的设置、保险关系转移管理;综合查询各种保险费用、福利计划管理等功能。
6) 考勤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考勤设置、考勤管理(包括与考勤机的数据接口)、考勤报表管理等功能。
7) 薪资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薪资项目计算公式设置、薪资发放管理、薪资调整管理、薪资台帐管理等功能。
8) 绩效考核:主要功能包括设置考核结果计算公式、技能鉴定管理、综合查询等功能。
9) 个人职业设计:主要包括个人职业设计申请、职业设计审核、个人职业设计的实现等功能
10) 信息中心:主要功能包括查询各类历史信息。
11) 报表中心:主要功能包括:处理各类定期报表和临时报表的查询、统计分析及打印输出;报表数据的上报、接收、归档处理等功能
4 应用接口设计实现方式
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不同院系(部门)之间、不同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特定的信息交流。这些信息的交流需要定义接口来实现。接口的实现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有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1) 紧密耦合方式
采用数据库共享或数据访问API实现的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接口内容可以事先确定的、对响应和操作速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不同的信息系统将自己的数据通过数据访问API放入数据库中。其它信息系统如果需要那些数据时,通过数据访问API在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获得这些信息。
2) 松散耦合方式
采用定义XML文件的模式,然后通过XML文件传递实现的方式,如图3所示。这种方式适合于接口内容确定,但具有一定范围,对响应和操作速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5 系统数据管理的风险控制
本次开放型实验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涉及到整个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对没任何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必然会遇到多方面新的挑战。因此,在实验过程中的风险必须加以认真分析,并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为了防止用户对数据库的非法访问,系统中以身份验证的方式规定了各级的访问权限,同时对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如财务系统、教学系统等)的接口问题采用相应的防范处理,以保证系统协调实现。
6 结束语
在开放型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因面向对象的学生主要是非计算机专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小视。如:因VB语言课程不是其专业基础课,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重视性不够;开放型实验项目是不受时间、不受地点限制,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的一种方法,有些学生并没真正理解这一点,很多时候还是需要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模块的学习。等等。但是,总体来说,开放型实验项目是从实验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将开放型实验项目与平时的VB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VB语言的兴趣,增加学生在VB教学中的能力与实践水平,同时也让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得到了最大潜力的发挥。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加速,基于开放型实验项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并且会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逸军.基于校园网的开放型实验管理系统的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7).
[2] 史建成.基于开放型创新实验室的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9(1).
[3] 陈英,王承志.基于开放型实验项目促进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J].电脑与电信,2007(12).
[4] 刘建红.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框架的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s1).
vb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篇2
关键词:VB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Visual Basic(VB)以其强大的性能、完整而又丰富的工具、快速的处理速度、友好的界面以及完备的兼容性等诸多优点,逐渐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也成为很多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用它编程时不需要编写纷繁复杂的代码描述界面,只需要把系统里的控件拖到编辑界面上为它编写事件代码即可。它既可以编写Windows应用程序,也可用于数据库处理、C/S网络管理等应用中。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可视化编程能力,提高程序设计素养。
1.我校VB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位于川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全日制市属普通高职院校,由于地区经济相对较差,学生的基础相对某些高等院校来也说比较薄弱。VB程序设计是在我校计算机类专业大一下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对于程序设计语言,大多数同学一开始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学习的时候兴趣普遍较高,但一旦学习到复杂控件和事件驱动编程等内容时,有的同学对可视化编程就不能够完全理解了。随着课程难度和深度的增加,许多枯燥、抽象的概念出现在面前,导致他们学习VB的兴趣越来越小,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也开始不足。
另外,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于现阶段的VB教学已经不适用,教师的教学仍然处在对知识传授和灌输上,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费力地讲,学生上机操作也是参照教材上的例题或者已有的设计进行练习,很少有进行大项目的训练。最后能够利用VB编写一段完整程序的学生少之又少,期末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有三分之一就不错了,大部分的学生由于兴趣不高学不懂而早已放弃。
2.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
2.1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初学者能尽快地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平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结合实际,从具体问题入手,努力把枯燥无味的“语言”讲得生动活泼。比如第一节课在介绍VB的优点及特点时,就可以通过一些课件来介绍日常生活中用VB制作的各种应用程序和信息管理系统,如图书借阅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用直观和贴近生活的方式先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让学生了解利用VB编程可以设计出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东西,它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从第二节课开始就抛弃那些长篇大论的说教,直接从系统设计,控件、事件等内容开始介绍,从登录界面逐步完善系统,让学生觉得这个系统有更多的内容等着他们去学习和实践,而且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能够自我实践和完成的项目,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内容上来,让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个项目,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引入案例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自己逐步解决问题。在授课中,改变过去教师对学生填鸭式的满堂灌,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
课程总体要有一个大框架,设计一个比较简单易懂的系统,里面包含一些常用的控件。授课就围绕着开发这样一个系统来进行,先是简单的界面设计和一些常见的控件学习、应用,后面是关于数据库的相关控件的使用,等课程结束的时候这样一个系统也就完成了。以这种形式进行授课可以保持课堂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让学生看到和感受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另外通过对完整的项目的系统分析,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善于获取他人经验的能力以及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编程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要求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在启发下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教师课堂采用多媒体现场编程演示,避免只讲语法和理论,达到“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的目的,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编程,并及时向老师提出疑问,做到当堂课的问题当堂解决,不影响学生课下练习。编程实例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和实践的例子,让学生全方面考虑编程要解决的问题,将程序用于实践,增强趣味性。
2.4重视实践课教学,突出能力培养
VB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强,仅仅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或听课只能让学生达到“学过VB”而不是“学会VB”的目的,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利用VB语言编程,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因此对于VB语言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际编程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实践中,教师需要仔细考虑给学生的实践项目应该包含哪些内容。走出课堂,可以搜集社会上的一些软件项目简化给学生做,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到社会上去做一些项目以丰富他们的开发和设计经验,建议在项目里定下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对于有难度的项目任务要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将几个同学(男女、成绩好坏搭配)分为一组,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实践锻炼,迅速提升各方面能力。
通过VB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一道学会学习的门,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搜集各种资源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工作岗位上碰到学校里没有碰到过的问题时可以快速上手并且运用,同时锻炼自己团队协作与合作精神。
2.5改变传统考核方式,通过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定考试成绩
突出过程考核和编程能力考核,除采用传统的理论考核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外,通过对学生的各次实验的评价累计考核,对实践能力的机考,重点考察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编程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能 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总结报告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考评。成绩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除期末考试外平时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做到不仅考理论,同时还要考实际编程能力。实施创新鼓励附加分制度,对有创新的研究型和设计型实验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平时分数中给予适当的加分,平时成绩、实践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分别按20%:40%:40%的比例评定综合成绩。
3.结论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未来社会将需要更多软件人才,目前我国也正在大力扶持软件产业,许多大中城市响应国家号召都建有软件园。我国的软件人才主要是通过高校培养的。对于软件的开发,需要大量具有实际开发能力的各类软件人才,但绝大多数人的主要工作仅仅只是“做”,而不是科学研究。即他们应掌握国际上最新软件的使用方法,具有负责大型软件某个具体环节的工作的能力。这给高职计算机程序设计培养软件蓝领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程序设计课程的老师,一定要抓住这大好时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诸方面去进行改革,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顺利从业!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VB教学方法改革初探,史媛,《福建电脑》,2010年10期
[2]高职院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刘丽峰,《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6期
[3]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初探,翟秋菊期0099 ,《农业网络信息》,2008年第3期
vb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篇3
关键词:学生管理系统;Access2003;Visual Basic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177-02
1 关于VB语言的简单介绍
1.1 Visual Basic 语言的特点
Visual Basic 语言用其设计应用程序时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可视化设计和事件驱动编程。 可视化设计:表现在VB在设计应用于程序界面时有“所见即所得”的处理功能。 事件驱动编程:在设计应用程序时,把对象添加到窗体中,在用户与程序进行交互时,用户基本上是通过鼠标、键盘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的,那些对象就必须对鼠标和键盘操作所引发的事件做出响应,来执行一段应用程序。
1.2 Visual Basic 系统几个在程序应用中的常用名词
Visual Basic 系统除了一般高级语言所具有的一些名词术语外,还有几个系统常用的名词。其基本含义如下:
(1)视窗(Form)
视窗是进行人机交互的界面或接口,也叫窗体。VB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或接口,无论是在设计时或是在运行时,都是Windows 系统的标准视窗。
(2)对象(Object)
对象是VB系统内部提供给设计者可以直接使用的处理输出的控制工具。本程序所应用到的对象类型有标签框 (Label Box),文本框 (Text Box),命令按扭 (Command Button),网格 (Data Grid),ADO控件 (Adodc1)等。当把这些工具放置到用户界面对应的窗体上时,被称为对象或控件。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便于对象适应自己所设计应用程序的输入输出内容,对象的生成过程及结构都被封装起来。正确使用对象可以减少程序和开发时间,提高程序设计者的工作效率。
(3)属性(Properties)
属性是VB系统提供的有关对象的参数或数据接口。用户通过适当地设置或改变对象的属性来确定对象的外观及性能特征,从而有效地使用系统提供的对象。比如,对象的名称、在屏幕上显示的位置、大小、颜色、接收或容纳的数据内容及数据的表现格式等。
(4)事件(Events)
事件是指用户或操作者对计算机进行的某一操作(如击键、单击或移动鼠标等)的行为或系统状态发生的变化。VB系统常用事件来引导计算机执行一段程序。程序所用的键盘事件有KeyPress(按键)事件,KeyDown事件和KeyUp事件;鼠标事件有Click(单击鼠标)事件,DbDlicd(双击鼠标)。
(5)方法(Method)
方法主要是指对一个对象使用某种作用的过程。它是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要计算机执行的某种操作。其程序的方法有Show(显示)方法,Hide(隐藏)方法,Refresh(刷新)方法。
(6)过程(Procedure)
过程是指经过定义或说明的,或基于某一对象对应的事件所引发的程序段。
(7)模块 (Module)
模块是指一些运算量或过程进行声明或定义的一个集合。系统程序大体可分成四个模块:数据输入、根据查询、数据打印和通讯。
1.3 为何选择VB语言作为开发工具?
VB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和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可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各类应用程序。它简单易学、效率高,且功能强大可以与Windowsr专业开发工具SDK相媲美。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利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新颖易用的可视化设计工具,使用Windows内部的广泛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以用动态链接库(DLL)、对象的链接与世隔嵌入(OLE)、开放式数据连接(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随着版本的提高,Visual Basic的功能也越来越强。5.0版以后,Visual Basic推出了中文版,与前个版本相比,其功能有了很大提升。
但是,功能再强大,Visual Basic仍然有一个缺点:在没有MSVBVM**.DLL的计算机上必须安装所需的DLL文件。
2 系统结构
2.1 系统模块
学生管理系统模块,整体分成部分,分别为:系统管理、班级管理、学生档案管理、学生交费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打印报表以及帮助。
2.2 系统管理模块
在系统管理模块中,此模块提供了添加用户、修改密码、重新登录和退出系统的功能。其中添加用户中,可以对用户的类别进行设置,还有权限的设置。
2.3 班级管理模块
在班级管理模块中,此模块提供了班级浏览、添加班级及班级查询的功能。在班级浏览中,可以查看各个班级的基本信息,还可以对班级信息进行查找、修改、删除及打印。
2.4 学生档案管理
在学生档案管理模块中,此模块提供了添加学生信息,浏览学生信息和查询学生信息等基本功能。其中浏览学生档案中,还可以对班级信息进行查找、修改、删除及打印。
2.5 学生交费管理
在学生交费管理模块中,此模块提供了基本学费设置、学生交费浏览、添加、查询学生交费情况的功能。其中基本学费设置也拥有浏览、添加查询学费的功能。
2.6 课程管理模块
在课程管理模块中,此模块提供了基本课程的设置和各个班级课程的设置的功能。基本课程的设置中,可以对课程修改、添加、删除;而班级课程的设置中,可以对每个班级的课程进行设置。
2.7 成绩管理模块
在成绩管理模块中,此模块中具备对进行了选课的学生所选择的的课程的成绩进行增加和浏览及查询的功能,除此以外,还可以对考试类型进行设置。
2.8 打印报表模块
另外,还设置了打印报表的菜单,拥有以下功能:打印学生信息、打印课程信息、打印交费信息。
其中,在学生查询模块中,可以按照学号、姓名、性别、姓名关键字等条件来进行查询;在学生交费管理模块中,可以查询各个学生的交费情况;在成绩查询模块中则可以查询出学生所有科目的成绩。
整个学生管理系统用起来比较方便,为学校管理人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大大地提高了学校管理的办事效率。
3 数据库的设计
3.1 数据库的新建
打开access数据库新建一个数据库命名为xs,并且新建一些表,分别用于存放数据,
Xs库中包含allkecheng、cj、class、classkecheng、jf、kaoshineirong、use、xj、xuefei。
3.2 新建表
(1)新建allkecheng表,属性列为:课程名称、教材。元素行添加所需的课程名称。其数据类型为文本。
(2)新建cj表,其中可以对学号、学期、类型、课程名称和分数进行设置。学号、学期、类型、课程名称的数据类型为文本。分数的数据类型为数字。
(3)新建class表,年级、班级、教室、年制、专业、班主任的数据类型为文本,备注数据类型为备注。
(4)新建classkecheng表,年级、专业、年制、学期、课程名称的数据类型分别为文本。
(5)新建jf表,学号、学期、交费、欠费、日期、操作员的数据类型分别为文本、文本、货币、货币、日期/时间、文本。
(6)新建kaoshileixing表,字段名称为类型的数据类型为文本。
(7)新建use表,usename、passward、admin、readonly、qx1、qx2、qx3、qx4的数据类型都为文本。
(8)新建xj表,字段名称为:学号、姓名、性别、班级、出生年月、家庭住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入学时间,数据类型分别为: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日期/时间、文本、数字、数字、日期/时间。
(9)新建xuefei表,年级、专业、年制、学期、学费的数据类型分别为文本、文本、文本、文本、货币。
4 结束语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该论文通过Visual Basic 6.0软件和ACCESS 2003数据库,实现了学生基本信息的查询、添加及修改和学生的课程、学费、成绩的查询、添加和修改等功能。
参考文献:
[1]郝佳波.中文版Visual 实用教程[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敏,王颖.Visual Basic+Access数据库应用实例完全解析[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吴绍根,陈建潮.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作者[M].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06.
[4]卢湘鸿.数据库ACCESS 2003应用教程作[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5]郭静,李钊平.Visual Basic 可视化程序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6]张翼英程序设计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刘瑞新,崔庆.Visual 程序设计作者[M].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
[8]高英,张晓冬.ACCESS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与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9]吴文斗,吴心勇,周兵.VB程序设计教程[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vb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篇4
关键词:公共VB 课程建设 师资建设与管理
一、当前现状
我校教务处负责人要求计科系更改计算机第二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个人认为,这是学校高层对我系VB教学工作的不认可;它的背后,也是我校其他学院对我系VB教学工作的不认可。这在当前各个专业都大幅度削减授课学时的背景下,对我系的公共基础课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同时,也会对VB课程成功申报优质课程产生致命威胁。
二、改进措施
我校其他学院之所以不认可我系的VB教学,其依据至少有两:第一,学生普遍认为课程过于抽象难学;第二,计算机二级考试通过率过低,计科系没有拿的出手、可供各学院和社会认可的成绩。为了摆脱当前的困境,提高二级等级考试通过率应属见效快、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当前,二级考试的通过率过低,说明我们VB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因此,找出问题并给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当属上上策。个人认为,VB的教学在如下四个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理论教学方面
我系VB理论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我系计算机二级培训采取的是“6+10”模式:6个月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打根基,10天的集中培训。在后期的集中培训过程中,新课内容少,复习演练居多,因此,前期6个月的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建议在期末考试中,逐步提高前七章考点的覆盖率。当前,在前期6个月的基本理论教学中,绝大部分老师们教学的最后进度都是到第七章,因此,现行的期末考试也是考到第七章。逐步、有计划的提高前七章考点的覆盖率,不仅可促使老师们对前七章的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讲解,也可促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此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前7章的学习水平,夯实基础;而且可以减轻后期培训的压力,使培训老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最薄弱的地方。
2.实践教学方面
往年的二级考试成绩表明,机试的通过率低于笔试的通过率,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应是VB教学改革重点关注的方向。个人觉得,上课期间,很多老师使用的机试题目难度太高、综合性太强,不利于初学者的练习;此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力度还有待提高。
建议将实践上机题目分成基础题、综合题两级,并明确“主基础、兼综合”的指导思想。所谓“基础题”即是考察学生一个一个独立的知识点的掌握能力;“综合题”即考察学生多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能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初学者来说,他们起步低、入门难,建议多以基础题练习为主。
建议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力度。实践教学的管理分为“点对面”管理和“点对点”管理两方面。所谓“点对面”的管理,是指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讲解,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这个方面的管理工作,绝大部分的老师都做的相当不错。
所谓“点对点”管理,是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当前,很多老师采取的办法是学生主动提问、老师上前解答的模式。但是,据个人观察,愿意主动提问的通常都是少数学生,很多学生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提问,他们的上机问题将会一节课一节课的累计下来,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一点一点消磨殆尽,最终无法收场。个人的做法是,以25~30分钟为时间点,强行要求每位学生给老师检查一道题,有问题当场解决;相信此举可大大的减少学生上机的遗留问题,为我们后期的上机培训创造有利条件。
笔者在本学期后半段上机过程中,即是采用以基础题为主、加强“点对点”式的管理模式,收效显著。
3.师资方面
建议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活动。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也是关乎VB教学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人认为,开展各种主题的交流活动,不仅可以促使老师之间多交流、多切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而且,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可以让授课老师在教学目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以及实践内容的设置方面达成高度共识。
建议加强对兼职老师的管理。兼职老师是我系VB教学的重要组成力量之一,他们能否配合我们的工作也直接关乎VB教学改革工作的是否顺利开展。因此,建议兼职老师也参加我们的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活动,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实践内容的设置等方面,同VB课程组达成共识。
4.对外公关方面
建议加强我系与外系之间的交流。据悉,我校的优质课程均是由各学院负责人投票表决产生,因此,我系在其他专业心中的形象将直接决定了VB课程能否成功申报优质课程。作为全校必开的公共基础课程,每位专业负责人对此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走访各个专业,了解他们的想法、解答他们的疑惑、认识VB课程的重要性也应该是我们要做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加深相互之间的交流,加强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在各个专业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三、关于论文和出教材的个人看法
优质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其本质是一种教研活动,教学质量将是衡量其工作成败的重要指标,特别是面向所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在这其中,论文和教材只能起到辅助说明作用,它们的存在,是课程教学质量高的例证之一,说明我们的教学工作的开展科学、系统,已经上升到理论高度。反之,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四、关于二级培训的个人看法
建议设立培训入学门槛。对于学习基础很差的学生,为期10天的培训应该作用不大,对老师而言也是资源的浪费,对于二级的通过率也没有好处。若是盲目的招收学员,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完成培训教材前7章的学习。此举,可以减轻培训负担。
vb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篇5
关键词: 中职学校 VB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近年来,中职学校大多是“分流生”(即未能被高中录取或没参加升学考试的初中学生),其特点是基础薄弱,成绩比较差,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因此而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并渐渐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现象。VB语言枯燥、难以理解,学生更是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有恐惧心理,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分析、摸索出一些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此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使其掌握一门技能。因人施教,要教好这样的学生,先要想办法使他们对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感兴趣,否则一切都是枉然。通过兴趣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学得好而想学,因此而产生自觉的学习心理和行为,并渐渐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一线VB程序设计教学实践,摸索出一条培养学生学习VB语言兴趣的教学方法。
一、上好第一堂课
俗语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VB语言的学习来说,上好第一堂课特别重要。教师先要了解所授课班级的具体情况,例如:男女生的人数,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学习的认识等。笔者的做法是先找该班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然后选一个适当的时机找该班学生,进行第一次的非正式交流,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对授课的安排和组织有帮助,二是让学生认识你,通过你的行动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喜欢他们、尊重他们。笔者的第一节课首先演示了一个用VB语言编写好的,涵盖VB本门课程所有实验的实验演示系统,系统中所有实验通过菜单方式进行调用。首先为该系统设计一个“欢迎使用VB实验演示系统”的界面,同时设置了密码,要求密码输入3次,错误则结束应用程序,正确则进入实验系统。实验系统中包含图片、动画、声音,而这些内容要与所调查班级学生的爱好联系起来,下功夫做好,当学生在实验的图片和动画中看到自已喜爱的明星或卡通形象,听到感兴趣的音乐,学习的热情很快地就被调动了起来,通过演示、讲解该实验系统,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内容首先有了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告诉学生平时注意自己学习知识、实验的积累,告诉学生当学完本门课程后他们自己就可以将这个实验系统组装起来。学生听了,兴趣倍增,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思维也活跃起来了,开始思考怎么样用计算机实现这些功能,并渴望马上学习掌握这些技能。
二、采用人性化任务驱动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VB程序设计课程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计算机知识内容更新换代很快,因而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很适合。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仅仅照搬现成的教学理论,根本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中职学生由于他们在受基础教育时学习成绩较差,普遍在心理上感觉有些自卑,属于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对于这类学生,教学不能仅仅定位在传授知识、训练能力上,还应把它理解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后者往往更重要。因为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一节课的效益如何,主要看学生的实际感受如何,学生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有助于他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还有助于他们学会交往,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个性。在VB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创设适宜的计算机软件教学环境,并提供充分的条件,促使学生尝试、探索、观察、实践,让他们动手、动脑,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把“教法”与“学法”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精心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同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通过各种“任务”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一门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将以上一些探索用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学得法。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实施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战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巢湖学院学报,2002,(03).
vb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篇6
关键词:VB程序设计;实例教学;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9-0000-01
How to Teach the VB Programming
Tao Lei
(Anshu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Anshun561000,China)
Abstract:The VB programming is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research group's high-quality goods curriculum,the author studies the very good this class here the teaching method.Through with prominent teacher's exchange and the self-study,the author discovered that the VB example teaching,is actuates the student to learn this class the key.
Keywords:VB programming;Cases teaching;Task-driven
VB程序设计是一门非常容易上手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只要潜心学习,不难提高编程能力,属于我系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课。但是在教学入门阶段,VB程序设计难免会像所有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一样枯燥、难懂,不容易提起学生兴趣,这样也就无法带领学生继续走下去。本文就实例演示结合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学习。
一、教学以实例为主导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专业中的课程大都是操作性强的课程,比如电脑的安装与维护,一个理论知识掌握良好的学生可能还不如一个电脑城打工一两天的学徒。老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不提供电脑进行实地拆卸和安装练习,那学生是永远学不好这门课程的。在学习VB的过程中也一样,我们以必须结合大量的实例演示,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VB的可视化设计和它的实用性。作为程序语言设计课程,VB这门课程的教材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特别是在VB课程的入门阶段,在理论课程的授课中,教师首先是给学生详细的介绍各个控件,只有知道每个控件各自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以后我们才可以在VB中创造我们自己的程序。然而在控件介绍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理论知识不断堆砌的话,活泼好动的学生们势必厌烦,甚至厌学。虽然教科书在这个部分的实例不多,但老师必须要突破这个框框,设计出和每一个控件有关的有趣实例来开展教学,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实例作为上课开场导入就是不错的方法,比如学习TEXT的时候,就用一个时隐时现的古诗句做开场,问学生这是怎么做的;学习TIMER的时候,演示一个显示当前时间的条幅,学生一定好奇这是怎么来的。这时候只要稍做讲解他们一定会跃跃欲试,实例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从而有了创作出自己的程序的需求。而当创作过程遇到的还没学到的指令代码后,他们也会主动问老师和自己查询,这也为我的后期教学打下好的基础。
二、练习以实例为中心
学车的人不上车就学不会驾驶,游泳的人不下水也学不会游泳。我们的学生如果不用实际操作例子让他们练习,那么VB的知识只能停留在书本上。VB程序设计的教学安排为每周四到六学时,其中一半是理论讲解课,一半是上机实践操作课。笔者认为上机操作如果不采用贴合实际的例子来训练而只是遵照书本的话,学生学无可用,并且也打击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在生活中去寻找例子,在课余时间提炼编程心得是笔者备课的主要内容。比如书本上有一个股票分析系统的训练,因为学生对这方面很生疏,不太了解,笔者就改成班费管理系统,学生们对这块是再熟悉不过的,而且编好系统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所以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做完训练非常有成就感,进而很喜欢这门课程。
三、任务驱动法完善教学
当然由于我们学院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差,因此自觉性还不够好,为了监督他们很好的学习、认真的实践,笔者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每次课都留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完全模仿笔者的课堂实例上机操作,以加强对本节课课程内容的理解并熟练这些操作技巧,这项作业因而也比较容易完成,完成后给基本成绩。第二个任务就是做过变化了的生活实例,同学们在做的时候需要举一反三,还要会预习后面的知识,完成后给附加成绩,不同程度的同学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安排任务。笔者认为虽然学生不可能每个人都对这门课程有浓厚的兴趣,不可能以后都去从事专业的程序设计工作,但是通过这样的任务安排至少大家都会努力去完成任务,不会厌学,弃学,而且一个学期过后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掌握的,并且还有一部分同学通过任务驱动真正踏上了程序设计之路。
以上的几方面是笔者认为的主要教学方法。程序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同学们了解编程的基本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围绕着这个目标,在保证同学们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按照他们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进而使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这是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采用实例教学实际上就是为了使课堂生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种方法不仅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可用,在我们的其他教学中,实例的运用依然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障。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在兢兢业业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同时能够摸索到适宜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不会出现肚子里有水倒不出的尴尬,这也是笔者工作的重心和快乐所在。
参考文献:
[1]倪飞舟.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2010,2(1):1
[2]周建丽.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程[M].2009,1(1):1
vb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篇7
关键词:程序设计;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40-02
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是其代表性的象征。如今,计算机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成了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必要部分,很多高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公共课。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将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并在专业领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目前,各大高校普遍采取的教学模式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和一门高级语言的教学。VB程序设计是宿迁学院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使他们掌握基本原理,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大学扩招后,大学生的总量急速增加,随之产生的问题是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学生之间的差距也明显增大。
首先是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和使用常用软件,甚至已经学习过程序设计语言。而有的学生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基础很差。其次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差异,有的学生积极上进,进入了大学后,依然保持着对学习积极的热情和冲劲儿,但是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放松放松了,有懈怠的情绪。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有所增加,学时却不断压缩,高校普遍采用大班教学、大屏幕教学,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学生有玩手机的、有睡觉的,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很快,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也渐高,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积极思考对策,改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VB教学现状
VB这一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编程方法,学习通过编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能够利用先进的开发环境,编写小型应用程序,为后继专业应用课程打好基础。该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它的概念比较抽象、内容非常繁杂、实践性又很强,对于学生来说,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思维方式是全新的,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
现阶段不少教师反映VB难教、学生反映VB难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令人不满意,体现了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下降趋势。目前VB教学中反映的情况如下。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缺乏一定的程序设计背景知识,不少学生认为程序设计不是他们的专业课,难学、白学、没有用、不知道学来干什么,有怕苦、急功近利的想法,这种思想影响了课程的教与学。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素质的重要体现,是计算机应用的基础,明确学习目标。
(二)重理论,轻实践
VB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过于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会造成纸上谈兵,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语法,对上机课缺乏兴趣。教师应强调实践上机的重要性,实践上机对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是对课堂理论的补充和升华。实践教学效果决定了VB这门课程的成败,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刻苦的实践上机及钻研。
(三)重界面,轻算法
VB界面设计很方便也很简单,学生很容易掌握窗体、控件、菜单设计等,可以快速设计出较标准的软件界面。
它的算法设计理解难度较大,应让学生明白界面设计是锦上添花,算法设计是核心,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算法研究上面。比如累加累乘算法、辗转相除法、判断素数算法、排序算法、递归算法、穷举算法、解析算法等。
(四)重结果,轻过程
大学考试是一考定终身,所以有的学生习惯于搞突击、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考试前的几天。有的学生平时不用功,不看书不做题,作业都是应付了事,求知欲降低。应该端正学风和考风,考风正,学风必然正,提倡面向过程的考试改革。
三、VB教学策略
学生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进入大学后,如何培养自主学习、提高能力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如何教,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树立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理念,启发创新意识,鼓励制作创新作品,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有必要认真地研究教学方法。
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有一定的枯燥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甚至没有任何兴趣,已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大障碍。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很轻松,教师也不费力。
学生的第一次课程,应该向其介绍课程体系,让其全面了解课程要求和自己的兴趣所在,让学生了解教学体系,掌握学习方法。当遇到问题时,鼓励学生学会通过网络求助,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从而锻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加强第一堂课的教学导入
首先在第一次教学时就要加强引导,强调程序设计的作用。学习VB不只是抽象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耐心细致的学习工作态度的培养,可以树立严谨求实、百折不挠攻克难关的精神。
在学习方法上,该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有区别,前者是操作软件,而VB是设计软件,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不是听会、看会的,而是做会的。第一堂课对学生来说,什么是程序、程序设计、可视化界面、对象属性、方法、事件驱动等新概念、新知识,若照本宣读,教学效果会很差。
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VB动画例子,就是在电视和电影中经常看到的有一幅图像背景衬托的字幕滚动的案例,通过“自动”和“手动”两个相应的命令按钮来控制字幕上下滚动。该例引出的知识点有:可视化界面设计、对象的概念、事件驱动的运行机制、VB集成开发环境、结构化程序设计(If和Sub过程)等。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学习VB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思考该实例是否可以做进一步的修改。
(二)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从第一次课程开始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跟着教师教学步伐前进。每次课前可以占用几分钟,演示由学生自己编写的比较有趣的程序,从而吸引学生,也可以讲解典型问题,展示优秀习作,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实验内容可以提前教学内容一些,鼓励自学与模仿,讲课重点应带着问题展开,效果会很明显。适当丰富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应该与学生适当地交互,课堂教学气氛才能活跃,要求学生动脑,同步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当堂课理解所学内容。
(三)运用问题教学驱动法
实施问题驱动的目的是带着问题学,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尽量做到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条理清晰化。
每一个知识难点都是从问题的提出为引例,提前使用相关知识,让学生从模仿到掌握解决的方法,了解新知识的意义、使用规则,并学会归纳总结。
(四)强化课堂管理,注重实际
大班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1)定位:机房采用固定位置,既能保证出勤率,又方便于随机检查实验完成的实效。“抓两头,促中间”,抓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和存在一定缺陷的学生,督促表现一般的学生迎头赶上,取得进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2)书面:让学生事先编写程序,以备上机时修改,期末可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3)随机:课堂随机做小练习,既起到点名作用,又方便掌握教学情况,加强实践和调试程序能力的训练。(4)递交:每次实验完成及时递交,可以减少复制的概率,提高学生上机的效率。(5)效果: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保证了课堂、上机出勤率和作业递交率都在98%以上。
(五)构建兼顾过程与创新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测试、期末机考等组成。(1)平时成绩:课堂小练习、平时书面编程习题和提交的上机实验,重在平时积累。(2)期中测试:重点放在算法的考核,防止到期末考试时积重难返。(3)期末机考:采用无纸化考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4)考后分析:应该强化程序设计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白努力学习可以基本达到要求,抄作业、背题目,注定会考试失败。
(六)教学与专业应用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是通过案例、问题驱动来引出基本语法,但是与专业应用结合比较少,学生是被动学习,学习动力和成就感不足。
面向应用、按需教学是以专业应用为背景,结合VB语言学习,做到真正地学以致用,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学生带着解决问题来学习,大部分学生编程能力可以得到增强,符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
VB语言涉及的知识点特别多,需要学生在保证课堂听课效果的同时,要坚持课外自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研究出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来提高VB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VB教学探讨与实践[J].湖北
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2]冯建国,李桂花.提高非计算机专业本科VB教学质量的
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4).
[3]张经学.在VB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湖南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4]沈晓红.任务驱动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
vb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篇8
关键词:VB;兴趣;教学方法;编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0-0000-02
一、引言
VB(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属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三个层次“文化、技术、应用”中的第二层次,VB做为一门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有其所见即所得的特点,且它能有效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为各院校大学生的入门程序设计语言。怎样教好、教会学生和怎样让学生学好、学会这门课程,是我一直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做了研究和探讨。
二、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原始的内部动力,在VB程序设计教学当中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在第一节新课上,如果直接给学生讲什么是对象、事件、控件,引入大量抽象的名词、概念,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不讲或少讲理论知识,适当给学生看一些用VB编写的有趣的、有实际意义的程序,如“计算器”、“蝴蝶飞舞”、“移动字幕”、“万年历”、“电脑开奖”、“交通红绿灯”、“倒计时牌”、等。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通过编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再给学生看一些与其专业想关的软件,例如会计专业用到“用友财会软件”及一些简单实用的插件,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热情和兴趣。
但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艺术密不可分。刚接触计算机语言的学生接受程序概念和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难度,难免会影响学习兴趣。教师在VB教学中要立足于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效地突破难点,以提升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信心。下面介绍一些在VB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一)类比法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是教材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介绍对象的属性概念时,会用不同的事物作类比。例如:在介绍对象的属性概念时可以用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属性特征作类比;介绍对象的方法概念时,可以用一个人会唱歌、会跳舞作类比,介绍循环嵌套时利用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转动规律类比各个层次。
(二)直观与抽象相统一
理解Int(x)函数:数轴上在数x左边(包括x本身)的第一个整数,这样学生能比较直观的区分正数和负数的函数值。交换变量X与变量Y的数值:把x,y分别比喻成装有不同饮料的甲乙两个杯子,要交换甲乙两个杯子中的饮料,需要拿一个空杯子丙,作为中间周转饮料的杯子。使同学明白,x=y是错误的,应该设第三方变量,假设是t,先t=x,再x=y,最后y=t,或者是t=y,y=x,x=t.同时画变量交换的一个顺序图,提醒同学语句的顺序。
(三)利用多媒体
VB语言中的符号、语句、函数和过程,对刚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来说非常枯燥,通过多媒体的图形演示功能,能演示变化的过程,使那些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一目了然,还可以把VB语言中的各种算法动态地演示出来,如选择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的flas。这样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动态的、直观的、形象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案例法
由于VB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点多而且分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选用简洁实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实例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法要避免在课堂上举太多太长的例子,那样会导致学生目不暇接,找不到重点。教师给学生展示的每一个案例程序都要有明确的知识点。能帮助学生把已学到的内容不断纳入新的内容体系中去,例如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循环结构实现同一个程序;用熟悉的程序改成自定义过程。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总结。
随着课程的进展,讲课时要讲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例子来贯穿所有知识点,比如在讲到VB与数据库连接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演示一个教务管理系统,这个例子能够把前面学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并汇总,又做到了连接数据库。对源代码中的关键算法及与该知识点相关的内容教师可有选择的讲授。
(五)目标法
让学生看到好的VB作品,特别是教师自己的优秀作品或者高年级学生的优秀作品,用好的作品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学生看到教师的优秀作品,才会从心底里信服老师,才会跟着教师认真学习编程。高年级学生的作品对学生也有很大的说服力,初学者不会觉得编程遥不可及,会以此为榜样,产生制作完整程序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另外给学生树立一个近期学习VB的目标,比如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VB的计算机证书考试,也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VB的兴趣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解决程序设计本身枯燥、难懂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VB的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提高编程效率和教学效果,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提高编程能力
开设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编程手段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所以VB程序设计教学应以程序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为目的开展教学活动。
(一)课堂引导
在程序教学中,重点难点是编写代码。不要一下子给出所有的代码,那样学生会分不出重点,可以在原有程序的基础上适当变换条件来激励学生去思考;或者通过改变语句的顺序或数量,让学生写出结果并判断不同之处;或者提出若要得到一定的结果,应该如何改写程序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内容举一反三,让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养成动态思维的习惯。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如变量的定义、程序的层次和注释等,要帮助学生树立面向工程的观点。但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过分注重语句教学,而忽视了算法。
开始新课前要对前面作业所暴露的典型问题及时加以总结,可以让作业完成情况比较好的学生上来评讲、找错,充分发挥高层次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带动低层次的学生。
(二)上机操作
程序设计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看花容易绣花难”。所以学生不能只看演示结果,要做到懂得基本方法,一定要自己动手上机写程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亲自去操作,要加大平时上机课的力度(上机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可让学生划分上机小组,由编程较好的同学任组长,编程过程中的小问题由组长及时解决,组长解决不了再问老师,每次上机都要验收上机成果,可抽查,也可让组长帮助验收,视具体上机人数而定。这样调动学生动手编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综合作业
经过系统学习,学生大致掌握了VB的基本知识,但对知识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上,缺乏系统的综合运用,对小型应用程序系统的开发步骤和调试都还不熟悉。所以在学期末有改要布置1~2道综合题让小组成员共同去完成,各小组员分担不同的模块,体现集体工作中的协作能力,以此来锻炼和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通过综合系统的开发,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由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综合编程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对软件开发的理解也会有新的突破。
四、结束语
VB作为一门重要的编程语言,在高校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我们通过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编程能力,从而使得VB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龚沛曾,陆慰民,杨志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勇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案例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375.htmlvb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范文8篇
相关文章:
大型活动安全应急预案12-23
入职新颖的自我介绍08-31
初一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07-25
文艺伤感句子76条08-23
乘务员年终工作总结简短发言(五篇)10-10
去敬老院活动总结09-13
维稳工作方案09-06
第二学期中班教学工作计划09-04
股权激励协议07-16
学习让我进步演讲稿08-23
邀请同学聚会的邀请函08-17
警示教育片掮客苏洪波心得08-16
十岁生日宴孩子发言稿08-08
我眼中的秋天优秀作文400字10-09
难忘的第一次六年级作文07-23
中国证券业协会:2024年9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入口09-02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学费贵吗 大概招生多少人08-01
初中八年级第二学期班主任评语最新10篇12-06
己酉岁九月九日阅读答案与翻译-陶渊明10-05
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