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利用篇1
须弥山石窟地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中卫市海原县三县之交的须弥山东麓。石窟分布在长约2km、平均海拔在1800m左右的山麓东南崖面上。该石窟创建于北魏后期,经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的连续营建,共开凿162座窟龛,其中有正式编号的窟龛132座,附属窟龛30座。唐朝敕赐为“景云寺”,元明时又曾敕封更名为“圆光寺”。石窟中以北周和隋唐开凿的大型庙窟石雕造像最为精美,在全国石窟造像中占有独特地位,是研究我国石窟艺术及民族宗教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须弥山石窟评估分析
须弥山石窟按地貌空间特征以及雕刻内容依次分布在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8个区域内[3][4](图1)。本文结合各石窟洞现有状况,按8大区域进行评估分析。
2.1价值评估
根据各石窟的建造年代、现有的造像、壁画等的具体内容,通过其对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不同的贡献水平进行评估,划分出4个价值等级(表1)。
2.1.1一级价值(Ⅰ)
主要是窟洞内有造像,且造像精美,轮廓完整,细部清晰可见,壁画色彩鲜明,保存较为完整,集中反映石窟艺术风貌。若造像细部不清,但年代久远,反映石窟开凿的历史传承性。该种价值石窟主要有1、5、24、25、33、45、46、48、51、105、112号石窟。
2.1.2二级价值(Ⅱ)
主要是窟洞内有造像。造像细部不清,轮廓完好,壁画残存,有一定的艺术观赏价值。该种价值石窟主要有14、28、54、62、67、68、69、72、78、79、89号石窟。
2.1.3三级价值(Ⅲ)
主要是指窟洞内有造像,造像仅见轮廓,且风化严重。该种价值石窟主要有2、7、8、9、11、13、15、17、18、19、20、21、22、26、27、30、32、34、35、36、39、44、47、49、50、52、53、59、60、64、71、74、75、76、77、80、83、86、87、88、90、103、110、113、114、121号石窟。
2.1.4四级价值(Ⅳ)
主要是窟洞内无造像,现存仅为一窟洞。该种价值石窟主要有3、4、5附1、6、16、17附1、37、40附1、40、41、42、43、47附1、55、75附1、87附1、91、92、93、66、73、70、81、82、85、111、115、124、126号石窟。
2.2现状评估
从整体上看须弥山石窟基本上保存了1984年维修后的风貌,石窟的形制保护较好。但是由于保护和管理措施不完善,使得在编石窟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或人为破坏。自然破坏中主要包括物理风化、雨蚀、风蚀和化学风化,各占石窟比为51%、16%、15%和17%;除此外还包括空臌、碱酥和日照以及飞禽破坏。人为破坏因素中烟熏现象最为普遍,达到了20%,其余为放牧行为造成的破坏。根据石窟所遇到的破坏类型及风化损坏面积划分3个等级评估标准(见表2)。①一级标准(Ⅰ):主要指破坏类型有2种以下,同时风化面积200m2以下的石窟。②二级标准(Ⅱ):主要指破坏类型3~4种,同时风化面积200~500m2的石窟。③三级标准(Ⅲ):主要指破坏类型5种或5种以上,同时风化面积达500m2以上的石窟。
2.3管理评估
须弥山石窟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来,在国家文物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固原市政府的支持下,管理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工作不断得到改善,文物“四有”基本齐全。经过调查,现有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为各石窟建立档案,竖立说明标志牌,建设区域管理用房,配备管理员,安装护栏、护门。根据目前各石窟管理措施的使用划分为如下4个等级(见表3):①一级标准(Ⅰ),采用了4种或4种以上管理措施;②二级标准(Ⅱ),采用了2~3种管理措施;③三级标准(Ⅲ),采用了1种管理措施;④四级标准(Ⅳ),未采用任何管理措施。
2.4利用评估
须弥山石窟对外开放以来,在满足人们旅游观光、宣传固原市形象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目前须弥山石窟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文物原址展示,展示手法主要以竖立解说牌、标示牌及安装照明设施为主。总体看来手段单一、内容较为单调,标示和解说系统不完善,使得石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利用不足,在宣传教育、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未能充分有效。根据各石窟采用的展示手段,划分出2个利用等级(见表4)。①一级水平(Ⅰ),采用二种或二种以上展示设施。②二级水平(Ⅱ),采用二种以下展示设施。
2.5综合评估
须弥山石窟造型风格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文物保护、管理、展示设施不完善,文物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破坏,文物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通过结合价值、现状保存程度、管理现状、利用现状评估等级,归纳出石窟各区域的综合评估指标(见表5)。
3石窟保护与利用措施
3.1须弥山石窟保护分等级实施建议
根据须弥山石窟所面临的主要破坏因素,提出减少、防止石窟破坏的保护措施。包括通过裂缝灌浆、干燥石窟的化学药剂涂抹、在潮湿石窟安装干燥设备、清除窟体周围乔冠木的方法减少风化的破坏;通过建造窟檐、在干燥石窟使用化学药剂防止风蚀、雨蚀的破坏;通过化学药剂涂抹以及灌浆回贴的方法起到保护壁画的作用;在潮湿窟体增加温湿度检测以及增加烟熏检测来加强石窟监控。在石窟综合评估基础上,结合评估特点,将石窟保护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起到分等级采取保护措施的目的,做到针对性保护(表6)。①一级保护(Ⅰ),采用7种措施以上的保护。②二级保护(Ⅱ),采用3种以上、7种以下的措施保护。③三级保护(Ⅲ),采用少于3种措施的保护。
3.2须弥山石窟利用建议
须弥山石窟现存在编石窟中历史艺术价值、保护完好程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保护石窟和保证游人通达的原则下,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划分区别展示程度,可分为定期展示、长期展示和不展示石窟。①定期展示:24、25、33、51、45、46、48、105。②长期展示:1、2、5、5附1、6、8、9、13、14、15、16、17、18、19、20、21、22、26、27、28、30、32、34、35、36、37、39、40、40附1、41、42、43、44、47、47附1、49、50、52、53、54、55、59、60、62、64、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5、86、87、88、89、90、91、92、93、110、111、112、113、114、115、121、124、126。③不展示石窟:3、4、7、10、11、12、23、29、31、38、56、57、58、61、63、65、84、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6、107、108、109、116、117、118、119、120、122、123、125、127、128、129、130、131、132。
4结语
通过对须弥山石窟的现状调查,在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操作性较强的保护和利用建议,这是对保护规划的编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要实现对须弥山石窟的有效保护,除了要编制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外,还需要注重强调保护的公众参与性,引导公众由被动式参与逐渐向主动式参与转化,保证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文物保护与利用篇2
[关键词]文物保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61-02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文物所积淀和产生的价值,也就是文物遗产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每个时期的文物,都只能进行保护,而无法对文物进行创造和完全修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人的文物保护意识淡薄,认为文物保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我国应该增强文物保护力度,建立起有效的保护措施,切实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一、历史文物保护过程中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的重要意义
(一)空间容量得到扩大
对历史文化区进行改造过程中,大部分改造区都或多或少存在空间容量不足的情况。在利用地面之上的空间来扩大其容量时,为了不让原有的传统风貌受到影响,其建筑容积率及高度可以说是扩大容量最大的限制。地下空间一直以来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其功能主要包含仓储、防灾、防空、市政、商业、交通等。可以对原有地面文物建筑及城市使用功能等起到调配及补充作用。但从总体功能来讲,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改善城市环境,让文物安全性得到保证
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可以将地面城市功能渐渐转移到地下。具体而言,可以在地面上增设更多的休息场所,不断改善整体环境,让历史文化保护区质量得到完善,其空间容量得到扩大。通常历史保护区中都会存放许多珍贵文物,可目前保护区中的防盗、防火、环境保护等,大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对文化保护区进行改造时,可以将地下空间的稳定性、抗震性、防护性、隔离性,以及抗御人为和自然灾害等性能运用其中,让文物的防灾及收藏技术得到质的提高。这对文物的展出及长期收藏来说十分有利。
(三)让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更新
历史文物保护区中一直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市政设施没有足够的容量、道路通行不顺畅、路网的结构较小、没有足够的停车位、严重的交通堵塞等。为此,要在文物保护区传统风貌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将基础设施的地下化、综合化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把地下的停车场、地铁等地下交通枢纽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全新的地下交通系统,在交通量较为集中的地方更好地实现人车分流的目的。高效的地下输送可以更好地支撑地面与地下设施的有效运转。地下所设的停车系统能够有效增强地下车库的使用率,从而让地面上的道路压力得到缓解,同时还能让历史文物保护区实现更好的路网格局。
(四)让不可移动文物更具展示性及完整性
就保护历史风貌及历史文物的层面来讲,不可移动文物遗址应该注重地下空间的有效运用。对历史路段及文物古迹路段必须进行有效的可行性研究及前期调查,并通过良好的自然条件、地质、地下空间等,让文物特点得到更好的保护。比如新建的历史文物博物馆可以将功能空间转移到地下,让地面上的空间更加充足,地面上原本的历史环境得到更好的保存。从能源节约层面来讲,地下空间中有着大量的岩土,而隔热性正是这些岩土最大的特点,这就有效避免了地下空间受到地面温度影响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从所消耗的能量来看,如果将建筑物放置于地下的岩土之中所消耗的能量远比地面少。从控制成本上来讲,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能为博物馆减少更多成本。从技术应用层面上来讲,博物馆对室内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地下良好的环境也不能缺少精良设备及先进技术的有效支持。因此,由于地下隔离性、抗震性及热稳定性等特点,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先进技术在地下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有利于地下水资源保护
目前,我国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虽然人杰地灵,但是却十分缺乏水资源。为此,可以利用地下空间,建设起相应的储雨设备;循环处理污水,做到一水多用;为避免水资源浪费和保护水资源而制定出更多节约用水的措施。尤其在开发地下空间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地下水资源,解决水资源贫乏这一问题。
二、保护历史文物过程中利用地下空间的实际作用
以文物保护法为依据,可以把壁画、石刻、石窟寺、古建筑、古墓葬等归纳成不可移动的文物,把图书资料、手稿、文献、艺术品等归纳为可移动的文物。可移动文物中又分为一般文物和珍贵文物。从古代遗址上进行划分,按照古遗址特征可以分为城市遗址、史前遗址以及建筑物遗址等三类。从保护观点对古遗址进行划分,分为地面遗址和地下遗址两类。有些遗址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对这类遗址进行开发时,一定要开发地下空间。汉阳陵帝陵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地下博物馆,其建筑总面积达到6520平方米,并且地面完全保持了古代帝陵陵园风貌。其地下层高为6.5~10米,总深度达到14米。在陵园内司马道北侧设置博物馆展示厅主入口,对于地下建筑来讲,其朝南或者东南建筑方向是最合适不过的,这样可以保证太阳光能够照射到地下建筑内。在设计主入口的深度形式时,都可以保证自然采光,也能起到节能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将下沉式庭院设置在北部,这样游客可以在参观完葬坑后,通过长坡道之后,进入到庭院,进行短暂休息,在休息之后,再起身参观其他地方。地面上并没有太多突起物,保持了陵园的历史风貌。在扩建历史文物建筑遗址过程中,开发地下空间,既可以解决地面空间不足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人车通行的问题。同时开发地下空间也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确保历史文物得到更好保护,有利于历史文物进一步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巴黎卢浮宫作为世界著名的三大宫殿之一,虽然空间容量很大,但只能展示一些艺术品。作为一个大型博物馆,如果仅仅只展示一些艺术品,那么它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卢浮宫所设置的研究用房和地面库房容量也不足。存在这样的情况,必须得对巴黎卢浮宫进行扩建。但通过考察巴黎卢浮宫周围的环境可知,其周围并没有可用的地面空间,在地面上进行扩建是很困难的;并且如果强行在地面上扩建,会影响到巴黎卢浮宫的历史面貌。最终在地下对巴黎卢浮宫进行了扩建,不但保留了巴黎卢浮宫的历史风貌,也解决了巴黎卢浮宫扩建地面面积不足的问题。在设计博物馆出入口时,为了强调出入口的形象,确保地下建筑也可以获取到自然采光,在广场正中原宫殿交叉的轴线上设计金字塔形式的玻璃天窗,可以保证地下建筑物获取更多的自然采光。结合扩建遗址工程,不但解决了新老建筑之间结合的问题,而且也提高了地下服务水平,同时也获取了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充分体现出开发地下空间对于保护历史文物风貌的优越性。在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环境过程中,想要解决城市环境与城市交通之间的问题,唯有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斯波莱特作为意大利的一座古城,其占地面积达到65万平方米,历史中心位于圣伊利亚周围的斜坡上,阿尔波罗斯大教堂建立在山顶上,但是斯波莱特当地经济水平并不高,人们生活水平很低,这座城市的游乐性也无法提高,因此到斯波莱特旅游的游客非常少。这种情况导致这座城市的旅游业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且很多居民都已经从这座城市搬离到其他城市。同时,这座城市的交通状况更是非常糟糕,大多数情况下,步行都十分困难,车辆更是堵塞得无法行驶。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完全关闭城市中心的各条交通要道,建立起一套特殊的城市交通系统,既没有公共汽车,也没有机动车。在斯波莱特历史中心共同建设三个大型停车场,一个在地面建设,另外两个在地下建设。另外,停车场直接与市中心连接。采用自动化隧道模式,每一个竖井之中都有两部电梯与地面连接,这些设施都在地下设置,既保护了城市的历史风貌,也保护了城市的建筑环境。这种系统消除了噪音与大气污染,为历史中心带来了更多的社会效益,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在保护城市中心区文物建筑中,采用地下空间模式,为保护历史文物和发展历史文物提供了更多实用性的选择。在西安市,钟鼓楼广场位于其中心,无论是鼓楼还是钟楼,都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为了更好地保护景观和文物,对钟楼周围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一定要求,不能过高。因此通过利用地下空间,将部分功能转入到地下,通过下沉式广场和地下步行街以及地下停车场之间相互连通,这样将各项功能集为一体。在地下各层营业厅中根据实际需要情况,设置一个中庭,这个中庭可以供人们休息。西安钟鼓楼广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不但加强保护古城历史风貌,也缓解了城市中心交通压力。对于一些还没有探明的历史文物保护区,在利用地下空间时,应考虑各方面因素,使地下空间充分发挥作用。对于一些还没有发掘的文物,其中是否存在危险,我们无法得知。如果遗址最终被人们发掘和发现,那么这是幸运的。有人认为对于遗址应不做任何改变,这种观点是在潜意识上要放弃遗址,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如果遗址在没有被发现之前,就已经被破坏,那么文物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所以,在开发地下空间之前,一定要探明文物的具置,最大限度保护文物。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历史文物进行保护,这需要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起保护文物的责任。同时,加大合理建设地下空间力度,从而使历史文物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红茹.历史保护街区绿色交通体系构建———以西安老城区为例[J].规划师,2011,(1).
[2]李和平,王耀兴.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中的职能发展研究[J].规划师,2010,(1).
[3]张平,陈志龙,李居西.汉阳陵帝陵遗址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J].建筑学报,2006,(2).
[4]黄舟松.科学发展观和文物保护的系统性[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2).
文物保护与利用篇3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6-0091-02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博物馆文物获之不易、保管困难,是当前地方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物库房常年紧锁,秘不示人,一般的游客和普通研究者都无法参观,更谈不上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博物馆的文化职能。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博物馆没有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一、加大投入,切实做好文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
(一)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硬件保护水平
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是文物的保护与保管。《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藏品应有固定、专用的库房,设专人管理,库房建筑及保管设备要安全、坚固,其选址、结构、布局、设施等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藏品的寿命和安全。因此,博物馆在库房建设上要严格按照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等具体要求,严格按照“十防”要求进行设计。此外,在设施配备上,要加快对文物保护设备的更新换代,加大现代化保护设施的投入力度,全方位提高馆藏文物的硬件保护水平。
(二)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管工作要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为此,要实现藏品的科学化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科学管理步骤,严格按照藏品接收、鉴定、登记、分类、编目、定级、建档、入库、排架、提用、注销和统计等程序进行管理。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制度健全、程序合理,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藏品保护工作。这些制度应包括藏品征集、鉴定、分类、消毒、修复和出入库管理规定、安全管理守则、设备设施的检修制度等。同时,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日益完善。再次,要提高全员法律意识,以法律法规来指导业务工作,对文物、博物馆的法律法规要熟悉掌握和运用。最后,应充分发挥藏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技术科学管理藏品,逐步实现文物藏品的信息化管理。
二、立足馆藏实际,做好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一)有效运用仿真复制手段
博物馆文物复制是以文物藏品为依据进行的复原制作,作为博物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衡量博物馆藏品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文物复制本身就是对文物藏品的一种有效保护。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文物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着当时政治、经济或时代特征,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有些珍贵文物由于受保护条件、外展运输设施的限制,在陈列展览、鉴赏研究、养护修复等环节中脱离藏品保护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提用过于频繁,藏品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和物化生物因素的破坏。为了进一步加强博物馆的藏品保管工作,真正达到延长文物寿命、使之保持固有面貌的目的,而又不影响陈列、科研、藏品保管等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尽可能用复制品代替使用。
做好文物复制工作有助于开展馆际之间的藏品交换、借用,互通有无,以“复”补“缺”,促进馆际之间的互相合作和经验交流,为博物馆的科研活动和陈列工作提供必需的实物资料和物质基础,确保藏品使用和安全,也有助于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工作。一方面,在一些安全保卫措施简陋、文物存放条件落后、安全保卫人员薄弱的博物馆,对于稀少、珍贵的文物藏品应集中存放、重点守护,陈列、研究时可用复制品代替,以确保文物安全;另一方面,在一些没有安全保障的巡展中,用复制品代替稀少而又珍贵的馆藏文物,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保卫措施,以防文物被盗。
文物复制促进了博物馆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在现有文物资源的条件下,合理合法地复制文物,可以提高文物的开发利用价值。从已有成功事例来看,湖南省博物馆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着手,该馆复制经营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其中有漆器、丝绸、瓷器等,通过美术工艺厂复制出仿真度极高的精品,并申请专利,使同行业无法复制。甘肃省的文物复仿制品类,如敦煌造像、铜奔马、观音、反弹琵琶、甘肃临摹壁画、敦煌系列丝巾等,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些地方性博物馆也应学习借鉴以上经验,复制本馆代表性文物,在解决了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之间矛盾的同时,又搞活了文化产业市场,带来了经济效益,取得双赢的理想效果。
(二)运用高科技数字化技术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传统理论认为,陈列是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在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类产品更新换代、令人目不暇接的信息时代,传统理论及当前的陈列形式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审美情趣需求。未来的博物馆应当是给大众提供文化交流的场所,其终极目的是让人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对传统陈列模式的突破,首先要求陈列内容设计的革新。充分合理地运用多种高科技数字化、多媒体手段,专门设计多媒体触摸屏系统以及等离子大屏幕电视系统。运用这些高科技手段,能使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的价值。其中,采用的幻影成像技术最具代表性。幻影成像系统是以宽银幕的环境、场景模型和灯光的变换为背景,再把拍摄的活动人像叠加进场景之中,构成了动静结合的影视画面。这种在国际上被称为“Fanta-ViewMagicVision”的幻影成像技术,是利用光学错觉原理,将电影中用马斯克摄像技术所拍摄的影像(人、物)与布景箱中的主体模型景观进行合成。按剧本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绘声绘色,虚幻莫测,配有声、光、电等特殊效果,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新颖直观。
数字技术可以给陈列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便利,也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可使观众更深入地学习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更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的价值。
(三)建设博物馆网站
随着网络的普及化,互联网成为除传统传媒(电视、报纸等)之外人们获得信息的新途径。目前,国外的知名博物馆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国内,北京、上海等地先走出这一步。上海博物馆早在建馆之初,就设立了专门的计算机信息中心,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馆内的藏品信息化、数字化,是国内博物馆网站中信息量较大、可看性较高的网站之一。而故宫博物院更是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信息产业部的支持,提出了“数字故宫”的概念。为此,故宫博物院于1998年专门成立了资料信息中心,后来开通了故宫博物院网站,包含了大量的介绍性文稿、图片、学术论文等内容。目前,故宫博物院与国外的交流通过网络和数字光盘来进行。
博物馆网站建设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工程,它不仅要挖掘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更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绝非一两个人、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此外,网站建好后,还需随着博物馆信息的更新而不断更新。因此,在网站建设的过程中要预留更新接口,以便对网站进行动态更新。
博物馆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开展文化思想建设的重要窗口。博物馆不仅具有收藏保护和管理职责,更具有开发利用和陈展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一个国家、区域、民族文化的展示,激活整个国家、区域、民族的文化活力,因此,又具有重要的激励功能。这实际上是把静态的、被动的、死的文化转化为一种动态的、主动的、活的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进一步激活博物馆的文化体制,使博物馆的传统焕发出新的活力,提高文化生产力水平,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成仲旭,吴海洋.博物馆的文物复制[J].中国博物馆,1993,(2).
[2]文静.关于甘肃省博物馆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思考[J].丝绸之路,2010,(4).
文物保护与利用篇4
关键词:文化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47-02
河南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大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这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据统计,截至目前为止河南省各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五百余项。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发现这不仅代表我们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可作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着力点。时值中原崛起、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发展以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历史契机,中原文化也得到了再次发展的机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更为迫切。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问题日益严峻的同时,社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对其产生极大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新型业态的快速崛起,各行业呈现分工细化与融合发展的大调整,逐渐影响到经济社会与人民生活各层面。毫不夸张的说,时代的发展使我们不得不快速行动起来,抢救式的继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面临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看似是两个问题,其实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地联系。首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当前的社会背景,社会发展与人们观念的转变,影响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认知;其次,需要明确的是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对其的保护与传承;再次,要找出保护与传承的最好方式。这样我们不难看出,保护是为了传承,而对其有效的利用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因此,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将保护与利用的问题放在一起研究。作为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面临着既与其他地区相同的普遍性问题,也有自身的独特性问题,本文将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具体梳理如下。
(一)被动保护,力量不足
人们每每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常见的论述就是我们应该大力保护。这一点当然是必要的,但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通常会首先选择依赖政府的政策倾斜与财政支持,但这无疑是一种极为被动的保护方式,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它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多,政府如何选择倾斜支持的对象就是一个难题。仅仅依靠这种被动的方式,保护的力量被分散而显得不足。因此,除了依赖政府支持以外,我们应该主动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通过对传承者与传承群体的引导,使其能够形成主动的意识,开拓传承与保护的新思路。把政府扶持的力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部的活力有机结合起来,凝聚力量。
(二)收益不显,传承绵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与传承群体无疑对其抱有最为深厚的情感,但面临着经济浪潮的冲击与生存压力,他们不得不考虑更多传承以外的问题。正如几年前与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交流时他们所谈及的那样,因为木版年画的销售利润日益减少,很多从业者或民间艺术家找不到传承人,因为许多年轻人在现实面前选择了收入更高的职业。我相信,这种现象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也正以为如此我们才会在保护后又加入了“利用”二字。如果我们把这些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与素材进行利用,是否能够产生更高的收益,使得传承有继,发展更具活力。
(三)传播渠道少,受众人群日益萎缩
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人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受到的文化冲击也更为多元。人们的信息接收渠道与审美情趣都发生这巨大的转变。而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化的传播渠道,使除了专业研究者以外,能够了解认知的受众人群越来越少。单一的传播渠道,严重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个族群中新一代的影响力,这是其保护与利用面临的又一个严峻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传承者们自娱自乐的游戏,它应该拥有更多了解和喜爱它的受众群体,这个群体越庞大,对其的保护与利用也就越有效。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没有跟上我们时展的步伐。一些新兴产业的特色发展模式没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
二、文化创意产业所具有的优势
就今天的现实而言,文化创意产业早已不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与产业了。作为兴起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种产业类型,经过各国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自成体系、日益成熟,并且在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人们逐渐正视这个曾经不太重要的边缘产业时,随之迎来的就是各种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这个产业的快速发展。由此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也就是越发展创造的效益也就越高,人们对它也越来越重视。在各国不同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中,人们根据其所取得的成就,如:美国、德国、韩国、台湾地区等,可以初步总结出其本身作为一种产业的优势。
文化创意产业除了内涵丰富以外,其表现形式也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优势之一。自文化创意产业诞生之初,对各种现代科技成果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并以此作为创新的手段。从计算机技术到移动互联,从人工交互到虚拟现实展示,文化创意产业在具体作品的表现方面都积极广泛的应用。为作为人们精神依托的各种文化素材披上了高科技与时代的外衣,让人们在愉悦的感官享受下接受无论传统或现代的文化信息,并丰富人们的生活。
除此之外,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连贯的有效的用作模式,在品牌建设与形象树立方面尤为突出。这种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能够非常有效的帮助各种文化素材或者是文化遗产,从其存留的狭窄的现实区域迅速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并且能够将单一文化内容扩展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与丰富内容的文化品牌。目前在市场是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成熟的案例,如迪斯尼卡通形象的运作方式,又如我国现在许多少儿动漫的运作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创意产业所具有的诸多优势能够有效的促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三、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一个区域内所存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城市居民自豪感与创业自信心的基础,也是城市对外宣传、吸引投资以及产业多元发展的重要素材。在我们认识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的时候,同样也给我们思考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内容。从单纯的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一个个独立的符号或者概念,要将其转化为对现实社会各项发展所需要的素材,则必须依托现代产业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文化产业的特点与优势。同时,对于文化产业的介入,也是为有效的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面临的迫切问题,拓展我们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
(一)用文化产业来凝聚保护与利用的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不能单纯依靠政府主导来解决的。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到位以后,还存在着如何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的问题。如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的认知落后,那么这些有利条件就会丧失其意义。文化产业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大量的成功案例,能够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经验。我们把有利条件放置在文化产业的平台上是可以有效的凝聚力量的。首先,通过政府的主导,对相关传承者进行培训,树立主动发展的意识,开拓利用文化产业优势条件的思路;其次用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优势结合政府扶持的有利条件进行活动组织,打造名牌活动;再次,在文化产业的平台上,借助其横向的产业化能力,把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特色文化素材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摆脱封闭发展的局限。
(二)用文化产业来放大保护与利用的收益
当我们谈及文化的时候尤其是文化遗产的时候,总是会选择性的回避与金钱、商品有关的话题。因为我们往往会习惯性的认为文化是高雅的,商业是庸俗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应该毫不避讳的探讨这个话题,甚至应该主动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化与市场化。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加其创造的经济收益,避免传承者的流失,更是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与大众、与我们的现代生活产生交集,拓展它的影响力。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文化产业对文化素材商品化的转化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创新与转化,把它们转变为人们可以消费、可以使用的商品;其次,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形式,选择性的与文化产业中的动漫、策展、演出、书籍与电子影像、文化旅游、文化体验、文化教育等不同的商业形式结合起来。通过其保护与利用模式的拓展,使传承者变“忙”、收益变多、受众变广。
(三)用文化产业来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必须要有一定的受众人群基础。若要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我们就不能够忽视现代人们信息接受习惯与接收渠道的转变。文化产业对于传播渠道的构建具有先天的优势,它的许多运作在一开始就与新技术、新媒体联系密切。首先,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不能缺少网络的传播平台,通过互联网与移动互联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信息的快速广泛的传播;其次,利用媒体平台制作相关主题节目,拓展传播渠道;再次,制作相关书籍作为课外读物在青年学生中推广,拓展信息接收的人群;最后,将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化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遗产形式,利用动漫的方式制作成卡通形象,把这些形象应用到我们所能使用的范围中,如服装、饰品、家居用品,也可以把可视的、形象化的遗产形态制作成装饰性的微缩景观,用于家庭摆放与装饰。通过商品化的形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传播。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与特点,我们有更多的方法与手段有效的促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同时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探讨内容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在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有优点与魅力的基础上,去寻求其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历史久远,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传承与传播方式,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也形成了定式。希望经过本文的思考,让更多的专家学者来进行探讨,帮助我们借用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性、普遍性及高经济附加值等特点去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平台。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4409。
参考文献:
[1]赵克理.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罗虹,葛凌,黎典明.中国民族艺术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帕特里克.弗兰克(美),陈蕾,俞钰(译).视觉艺术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5]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6]吕澎.20世纪艺术的历史与问题[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
文物保护与利用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保护;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196-02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保护非物质文化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的价值所在,像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宁洱历史沿革、抢救、保护、利用等,在此基础上阐述宁洱县非物质文化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一般包括如下几种形式: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礼仪、节庆、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等。
(二)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民族性、传承性、流变性、活态性、地域性、综合性等特点。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的价值
(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非物质文化承载着历史,具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了解过去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生活方式、道德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汲取了历史时代的精华,是民族活态传承;非物质民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一个民族世界观的最好体现,为了解当时的社会及群体状况提供了基础条件;像民间的、口传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弥补正式典籍存在的不足,有利于人们更全面的了解之前的历史文化。
(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民族、种群的智慧结晶,包含着文化精髓,对于认识种群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特色,体现了该民族的发展轨迹,是民族文化价值的最好体现;社会在不断发展,文化也在不断积累,这些文化正是不同地域存在、发展的支柱。每个民族和种群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模式,这些不同民族、不同种群的文化特点,共同组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在不同民族文化中进行融合、交叉等,最终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体现了文化的特异性、适应性。文化多样性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所在。
三、宁洱的历史沿革
(一)宁洱是历史文化名城
宁洱原名普洱,是清普洱府所在地。由于地处滇南要塞,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普洱府,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宁洱县意为“安宁的普洱”。隶属同置一地的普洱府。民国时期,先后设置普洱道尹公署、殖边督办公署、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等。1950年5月成立宁洱县,为普洱行政公署所在地。1951年1月1日改名普洱县。1985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07年4月8日,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二)宁洱是普洱茶的命名地、核心原产地和集散中心
宁洱古来素有“茶之源,道之始”的美誉。这里人杰地灵,是普洱茶的故乡,茶马古道的源头,故而商贾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中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茶文化等各种文化在边陲小城――普洱府城交融集散,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宁洱是一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上神奇美丽的绿宝石,这里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古茶资源,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有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有各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这里茶文化氛围浓郁,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茶乡,其间散落的古镇、古道、古桥、古碑刻、会馆等文化古迹,都与普洱茶、茶马古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宁洱是民族歌舞的故乡
在宁洱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共生活着十余种世居少数民族,创造和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它不但丰富了宁洱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是宁洱文化底蕴深厚的见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宁洱各民族歌舞、民间器乐演奏及洞经古乐民间文学等文化瑰宝,经过岁月的磨砺,终成为民族文化精粹传承下来,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四、抢救、保护宁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洱县文化馆自1979年代至2014年的30多年间,在宁洱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宁洱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进行抢救、挖掘和整理。文化馆文艺工作者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他们深入乡村、踏遍深山、遍访民间,付出艰辛劳动,收集到了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如1979年开展了搜集、整理民间十大文学艺术集成的编纂工作,收集整理了《民间舞蹈集成》、《民间音乐集成》、《民间故事集成》等为代表的原生态资料。2005开展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收集整理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及传统文化保护区、传统文化之乡、传统文化传承人等,它们包括:国家级保护名录《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等;省级保护名录:项目类《普洱洞经音乐》;传承人类:《习俗传承人:李映宗》、《习俗传承人:张学才》、《竹扎技艺传承人:王兴康》、《民间器乐传承人:李堂永》、《洞经音乐传承人:肖政》、《普洱茶贡茶技艺传承人:李兴昌》等;市级保护项目《宁洱县民族银饰制作技艺》、《磨黑板凳龙》;传承人:马俊(银饰制作技艺)、龙江华(磨黑板凳龙)等,以及历年申报批准的许多省、市、县级民族文化项目和传承人等。2014年挖掘整理的《普洱古府》、《普洱茶源-宁洱》、《宁洱民族民间歌舞乐选编》、《宁洱民间故事》等。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宁洱民族众多,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不但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在民间流传着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各族人民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情、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民间技艺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形成一道道让人留连的人文风景线。在众多的民族节目、歌舞、习俗、技艺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反映了各民族的意志、图腾和崇拜,放射着各民族追求幸福生活的纯朴感情,是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折射。
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负予我们的责任,把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落到实处。在保护工作中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责任,形成合力的良好氛围。建立各种文字、图片、录音、摄像档案,找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亮点,打造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化品牌。2014年12月29日,云南省群众文化“彩云奖”揭晓,宁洱县文化馆周明初、邱兴忠等老师整理、编导的哈尼族舞蹈《捡豆豆》荣获“彩云奖”;2014年宁洱县文化馆黄国平老师收集、整理、创作的以《马帮情歌》为代表的《老普洱原创歌曲200首》歌曲集出版发行;2014年宁洱县文化馆陈启富老师的《普洱秋集图》出版发行。无论是获奖的舞蹈和出版发行的歌曲集、秋集图,他们用舞蹈、歌曲、美术演绎老普洱的乡土味,让人感受到老普洱这块热土的神秘和秀美,这是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利用的又一成果,更是宁洱文化艺术界的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深厚而广远。
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往往是以文化作为引导,一个好的剧目、一首好的歌曲、一个好的舞蹈,可以给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增加知名度,从而给该地区带来丰厚的效益。我们深知,我们所做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工作,这只是浩淼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一瓣花叶,深知挖掘、整理的内容与厚重的民族民间文化有着很大的差距,只是民族文化中的沧海一粟,我们更深刻的感到,保护历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幸福美丽新宁洱,是我们群文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当今,我国传统文化、多样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危机,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化要想不断发展就要进行创新,文化创新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我国文化的长期健康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文化产业,形成文化产品,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大量的和谐思想,对于促进人们内心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构建内心和谐的文化因素,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七、结语
文物保护与利用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场 保护 利用 认识
从2003年文化部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算起,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不断探索发展的十年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社会民众广泛参与、专家学者贡献智慧、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真抓实干,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硕果累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全国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基本形成,国务院已批准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219项,文化部批准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488名、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2个、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于去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总体来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由以往单个的项目性保护,逐步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的新阶段。然而,在肯定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非遗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存续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面对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护好我国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发展利用的关系已成为当前保护进程中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
一、现代化进程加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的冲击
(一)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退和消亡,其存续状况堪忧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危机: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记忆日趋淡化,一些古老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一些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日趋老龄化,后继乏人。严峻的现实表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正在逐年加快。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全国1219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30个子项目(中直单位、港澳地区项目除外),生存状态较好,传承有序的项目共1726项,占65.6%。[1] 也就是说,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层面,仍有34.4%的项目存续状况一般,甚至处于濒危状态。因此,不断深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和传承规律,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紧迫使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市场化效应的挑战
在社会诸多领域追求市场效益及利润最大化的时代背景下,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领域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况。相比较而言,这种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及传统手段发展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与追求利益为主要目的的市场之间似乎存在更多矛盾。比如传统技艺类和传统美术类项目,大部分依靠传统手段进行生产,手工为主、工序复杂、工艺讲究、费时费力、生产成本较高。再如一些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类等具有表演性质的项目,按照习俗约定只能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展现,如节庆、仪式等,区别于一般的常规表演,本身不具有商业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先天”状态似乎无法满足更广泛的市场化需求。即便如此,在市场浪潮的席卷下,这一传统文化领域也被推入其中,导致了新时代背景下在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现象和问题。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误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及其保护和使用都有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2] 依此规定来看,在非遗保护和利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就值得商榷,特别需要警惕的是,这些现象在全国各地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性。
(一)一些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1、保持核心技艺、改变传统题材或表现手法的文化创意产品
这种情况大多是以技艺为核心的传统技艺类或传统美术类项目,此类项目能够产生出相应的实物产品,可迅速融入市场、产生经济价值。但由于传统题材的表现形式在当代生活中已不适用、需求量小,或不符合现代人审美等原因,经营者(也包括自身是掌握技艺的生产者)在保持并利用其核心工艺的同时进行创新开发,打造出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比如年画摒弃传统人物题材,改为现代题材甚至运用抽象的手法表现;又如以织染纫绣等技艺为核心开发出来的当代工艺品、家居用品、生活用品等。
2、核心技艺或核心原材料被取代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同样是传统技艺类或传统美术类项目,因其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而被作为商业开发对象,在其产业化生产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工艺流程、以机器代替人工,或以工业原料代替传统的生产材料,以期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这种机械化生产出的产品已不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的制成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涵的核心内容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已被破坏。在市场上,除具有专业鉴别力的人士,一般人较难分辨手工生产和机械化生产之间的差别,而且随着生产设备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升级,这种差别也越来越小,容易造成人们认识上的混淆。
文物保护与利用篇7
关键词:文物;旅游;整合;双赢
文物古迹大多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就无法补救,因此加强文物古迹的合理开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物古迹资源的合理开发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进行文物古迹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
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是存在互动关系的,文物古迹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必须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才能实现文物古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开发也为文物古迹保护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一)文物古迹保护对旅游开发的重要性
文物古迹作为重要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参观游览,就必须通过长期有效的维护保养、修缮等管理措施,使这些具有特殊价值的文物古迹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为旅游发展提供可持续、富有特色的资源基础,通过旅游开发来获得地方经济的腾飞。
(二)旅游开发对文物古迹保护的支持作用
发展旅游是文物古迹资源最好的保护和利用方式之一。旅游开发为文物古迹的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以及技术支持等。
1、旅游开发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通过旅游开发,可以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文物古迹资源的重要性。2、旅游开发为文物古迹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在一些文物古迹资源丰富的地区,地方政府纷纷将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助、重要或辅助产业,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以期通过旅游开发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3、旅游开发有利于改变文物古迹单位传统的经营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打破,受政府支出不足、外在生存环境竞争加剧的影响,文物保护单位也受到市场的强烈冲击,仅仅依靠政府拔款和门票收入难以维持文物古迹日常的维护保养以及工资发放,因此必须引入企业化经营模式,在政府引导下走出生存困境。4、旅游开发能够为文物古迹的管理与保护提供资金来源。长期以来文物古迹由文物保护单位管辖,由于国家的文物古迹数量众多,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获得文物古迹的维护与保养资金十分有限,无法维持正常的管理工作。开发旅游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5、旅游开发有利于文物古迹文化内涵的展示。旅游开发有利于文物古迹单位将文物古迹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展现在旅游者面前,文物古迹及其隐含其中巨大的知识含量的文化信息得以再现,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6、旅游开发能够更好地实现文物古迹的社会功能。我国文物古迹单位的展示内容单调乏味,展示手段陈旧落后,文物古迹的吸引力普遍偏低,无法承担起科学教育以及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旅游的开发有利于提高目的地政府、旅游企业及居民对当地文物古迹的保护,通过文物古迹开发,方便游客欣赏,更好地实现了文物古迹科普教育和文化休闲的社会功能。
二、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物保护性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
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有规律性的联系。通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文物保护就越重视,文物旅游就搞得越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相对较少。
(二)经费不足,设施陈旧,安全隐患较多。
由于中原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文物保护资金基本靠政府拨款,很难筹措到社会资金。资金缺乏、设施陈旧、维修不力等原因,导致珍贵文物毁坏的例子并不少,有的文物在挖掘时就因不能有效保护而毁坏。
(三)文物周边环境整治不到位。
每遇到黄金周和节假日,前往参观的游客相对集中,往往拥挤不堪、承载力告急,导致文物受损和生态环境被破坏。
三、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整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这一方针明确规定了文物旅游事业的开展首先应当遵循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合理利用的原则。
(一)文物旅游开发的原则
1、合理利用原则。这一原则保证了对国家文化财产的有效保护,并通过“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的方式,为文物的保护、管理、利用提供了机构、人员及经费等方面的必要保证。2、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努力寻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最佳结点,是发展文物旅游事业必须遵循的又一原则。3、文物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了文物的永恒和长期惠及于国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有必要确定“文物优先”的指导思想和文物管理制度。
(二)科学管理
文物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涉及面很广,需要每一个文物保护者和旅游经营者都要有一个科学的头脑,综合各类知识,遵循客观规律,以确保文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三)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文物古迹的旅游开发,首先就要坚持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文物保护手段,在专家的指导下有序地开发。
(四)管理与开发相协作
在文物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与开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保护和开发既是文物工作者的责任,又是旅游部门的义务,决不能顾此失彼。要以文物保护促进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带动文物保护,走出一条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协调发展之路。
在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文物古迹不再是破败不堪了,博物馆的文物不再深藏宫中不示人了,旅游项目的开发从一个方面拉近了人们与文物的距离,文物旅游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旅游使文物的历史艺术魅力得到显现,文物潜在的经济价值得到实现。文物与旅游的有效结合,推动了文物事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实现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林美珍.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的博弈分析[N].福建,2004
文物保护与利用篇8
一、规划依据
制定本规划的依据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
3《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4《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5《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6《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等法律法规。
7《市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办法》
8有关文物及文化遗产研究成果、普查资料及考古发掘的相关资料。
二、规划区域范围
市全域。
三、规划对象范围
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本区域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名城(街区、村镇)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
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与名人文化相关联的文化遗产;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
第二章资源现状及发展形势
一、文物资源现状
(一)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境内已调查发现各类文物点5768处。已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9处,已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32处,已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02处,已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26处。文物点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全省的文物大市。
(二)文博机构:全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单位14个。
(三)馆藏文物:全市各地馆藏文物114193件。被国家文物局鉴定的一级文物101件,二级文物380件,三级文物1266件。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市普查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6460项。县级467项;代表性传承人有国家级2人,省级23人。
(五)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六)古建筑古民居:共发现古建筑古民居1200多处。
(七)古山寨:全国文物普查中共发现古山寨遗址351处。
(八)名人文化资源:历代名人有1600余位。为推进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文物事业发展形势
(一)主要成绩
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文物博物馆事业取得明显成就。
1一批文物及文化遗产法规政策相继实施。文物保护制度初步建立;
2文物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能力建设明显提高;
3文物及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古文化遗址遗迹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文物保护状况得到切实改善;
4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博物馆数量规模和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免费开放取得新进展,文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6文物科研工作取得新进步。文物安全工作切实得到加强,文物保护成果进一步惠及民众,文博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持续增长。
(二)困难和问题
也要看到市文物保护工作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有待增强,肯定成绩的同时。建设工程中破坏损毁文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文物保护政策特别是五纳入”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三是文物保护机构不健全,管理力量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和工作需要;四是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四有”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五是经费投入不足,一批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文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因资金缺乏而无法进行。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遵循文物工作规律,紧紧围绕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快博物馆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建设,构建文物保护体系和文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确处理保护、管理、传承、利用的关系,充分发挥文物博物馆事业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文博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促进大别山试验区文化建设、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坚持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坚持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原则;坚持围绕大局、惠及人民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发展战略
(一)实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优先战略。以贯彻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文物保护制度建设、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建设、文物保护队伍建设、文物调查申报、文物安全保障为重点。
(二)实施文物保护能力建设战略。以提高文物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重点。发挥文物博物馆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带动战略。以一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为重点。
(四)实施文物保护体系及支撑体系构建战略。以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效保护为重点。
第四章发展目标及规划布局
一、总体目标
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通过三至五年乃至十年的努力。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得到全面有效保护;文物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文物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全面推进,博物馆体系建设和质量建设明显提高,保护文物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为实现文物大市向文物强市的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文物博物馆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与文物保护和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安全体系、文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参与体系、博物馆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加快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步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力支撑和积极力量。
二、具体目标
(一)贯彻落实国家文物保护法规政策。
(二)适时启动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古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规划编制。
(三)全面排除境内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大险情。
(四)加强博物馆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行业和民办博物馆;保障特色文化遗产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得到全面保护、研究和展示。
(五)全面完成市、县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数据库建设。
(六)文物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单位安防、消防设施全面达标。
(七)全面实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
(八)全面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政策。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九)健全完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
(十)完成全市博物馆、纪念馆新建、改扩建任务。实现陈列展览和接待观众目标。
(十一)做好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
(十二)加强文物保护维修。争取国家、省支持。
(十三)完成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后续工作。启动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
三、规划布局
(一)重点实施六个一批:保护一批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一批综合性、专题性博物馆、纪念馆;实施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规划;形成一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一批文化遗产品牌、历史文化研发中心和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发展一批文化产品、旅游精品线路和文化服务项目。
(二)构建十大特色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体系;古遗址保护利用体系;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保护利用体系;文物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利用体系;东坡文化保护利用体系;名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禅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黄梅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古建筑古民居及古山寨保护利用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
(三)特色项目规划:
规划一个古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前期研究项目:考古遗址公园;
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一流的全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故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科普园区;打造两个科技普及园区:印刷科普园区。
中医药研发中心,开发三个文化遗产研究发展中心:文化研发中心。黄梅戏创作与研究中心;
构建禅宗文化旅游景区。
第五章主要任务
一、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项目申报
(一)着力抓好市区及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抓紧做好文物保护“四有”工作;全面启动保护规划编制。按规定核定公布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由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保护文物本体及其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
(二)加强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
(三)加强市区及临近周边区域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
(四)加大对古建筑、古民居的保护力度。
(五)加强古山寨、移民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二十一世纪文化遗产保护。
(六)切实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续工作。对普查发现的5768处文物点进行分类拣选。
(七)加强全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已公布的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
二、古遗址遗迹保护
(一)认真落实《市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市区、临近周边区域及全市古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工作。编制保护规划,落实保护措施,明确保护责任。
(二)做好全市古遗址保护工作。
(三)保护市区及临近周边区域的省级古遗址、古墓葬。
三、地下埋藏区文物保护及基本建设文物保护
(一)加强地下埋藏区文物保护管理。防止建设工程对文物的破坏,做好地下文物片区的保护工作。
规划一批重点保护、利用项目,推进地下埋藏区文物保护与文物景观点建设相结合。开发红色文化、东坡文化、名人文化、禅宗文化、戏曲文化、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二)建立完善考古发掘管理制度。加强考古工作队伍建设;提升考古在文物保护利用中的基础地位,形成以基本建设考古项目为主的工作格局,将基本建设中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作为考古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城市考古工作,配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城市发展史的考古调查;开展区域文明探源工程,着力构建区域文明表达体系;积极开展以配合古遗址保护为重点的主动性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为编制古遗址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加强重要考古发现出土文物的保护和初步研究,加强考古资料整理和考古报告出版工作。
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一)实施《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立文化(文物)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协调机制。保护文物本体及其周边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格局、风貌和特色,保留城市文化记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二)实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三)编制《市城市紫线控制规划》界定公布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
(四)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制定保护规划。
(五)积极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五、博物馆建设及馆藏文物保护
全市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单位共计14个,目前。馆舍面积5002000平方米不等,普遍面临库房安全、消防、安防、恒温、恒湿设施不达标或没有配备设备等问题。
(一)要统筹规划。通过新建、改扩建,完善和提高场馆综合服务水平,完善设施、扩大数量规模的同时,提升内涵质量;鼓励发展专题类博物馆,积极发展行业和民办博物馆;保障特色文化遗产能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得到全面保护、研究和展示。基本形成以市级博物馆为骨干,市、县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和民办博物馆为补充,规模适当、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博物馆建设体系。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
(二)市直建成功能健全、省内一流的市博物馆新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支持文物资源大县新建、改扩建综合博物馆,其中,新建综合性博物馆,县博物馆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博物馆进行馆舍完善提高,县维修现有馆舍。
(三)发挥文博和文化资源特色优势。突出纪念馆建设,加强行业和民间博物馆建设,打造博物馆建设的一县一品,形成特色系列。
(四)加强专题类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市直重点建设好坡纪念馆、名人文化园、市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县(市、区)专题类博物馆建设项目:县黄梅戏博物馆、废名纪念馆。市纪念馆,县博物馆等;支持发展行业和民办博物馆。
(五)实施博物馆、纪念馆提升达标工程。市级博物馆进行标准化建设。
(六)加强馆藏文物保护、管理。摸清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完成文博单位馆藏文物鉴定,建立健全馆藏文物目录档案;做好珍贵文物的抢救修复和养护,主要做好一批字画、绢、丝织品、铜器的保护修复,提升保护状态;开展社会流散文物特别是近现代文物和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工作,拓宽藏品来源渠道,确保馆藏文物数量逐年有所增加。
(七)争取“十二五”博物馆、纪念馆建设申报国家项目及经费。其中。展览提升项目6个,馆舍维修项目7个,消防项目11个,技防项目12个,防雷项目个2保存环境达标项目6个,考古发掘项目7个。
六、名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一)重视红色名人文化、东坡名人文化和历史名人文化的发掘、研究、保护、利用。加强名人文化资源保护。保护修缮一批名人故居、遗址遗迹及纪念建筑;做好名人遗物实物征集;做好名人文化典籍的保护、整理、出版工作;加大对涉及名人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申报一批涉及名人文化遗产的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一批涉及名人文化遗产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名人文化重点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加强东坡赤壁和已有名人故居、遗址遗迹、纪念建筑的保护;进一步对全市名人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档案资料数据库;鼓励县(市、区)及社会各界建设名人文化特色博物馆。
(二)加强名人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名人文化园、东坡赤壁、坡纪念馆、遗爱湖公园、东坡广场及“一河两湖”生态文化园区。县(市、区)以各具特色的名人文化为品牌,规划一批建设和保护项目。
(三)加强名人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实施名人文化资源保护和名人文化重点设施建设的同时。作好名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发展规划。
七、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及科学技术保护
(一)完成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后续工作。搞好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核准公布新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建设,建立文物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古籍资源数据库,为科学决策和构建文物保护体系提供依据。
(二)加强文物法制工作及文物保护制度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物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市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办法》
(三)加强文物科学技术保护。做好文物科研工作。制定文物科研及科学技术保护规划,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的科研人才队伍,开展文物科技保护和文物藏品保护项目研究;抓好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开展具有学术意义的专题考古调查研究,做好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及考古报告的编写、出版,重视考古成果转化和考古知识普及;做好文物藏品的科技保护规划和课题研究,实施文物维修、馆藏文物修复及博物馆馆藏环境达标计划。
(四)加强古籍保护。认真开展古籍收藏和保护状况的普查。实行分级保护;做好国家级、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加强古籍修复工作,有效利用古籍保护成果;加强古籍保护队伍建设。
(五)积极开展文物交流合作。提升科研合作水平。
八、文物安全和行政执法工作
(一)全面加强文物保护队伍建设及行政执法工作。确保文物安全。
(二)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物安全设施,努力争取文物风险单位技防达标;加强田野文物的安全防盗设施建设;对省级以上古建筑和重要的市级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安装消防、防雷设施。
(三)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建立部门间联合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机制和县、乡、村三级保护工作机制;打击文物犯罪活动,打击文物盗掘、文物走私、文物破坏、文物非法经营等各类文物行政违法和文物犯罪行为,促进文物安全保护。
(四)加强社会文物管理工作。规范文物经营行为和民间文物收藏行为,打击非法倒卖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文物流通秩序。进一步加强对文物鉴定的管理。加强社会文物管理制度建设,开展社会文物登记工作,掌握民间收藏文物的保存状况,建立规范、健康的社会文物保护管理秩序。
九、文物社会宣传工作
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文博单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好全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做好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创新文博宣传方式,提升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做好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
做好普查资料的整理、编目、归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数字化管理,研究出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17大类、4个专集、共40本。建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搞好传习和展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工作者。
(二)统筹规划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融入民众生活。
十一、发展文博相关产业
(一)全面贯彻文物工作方针。与产业和市场相结合,参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文物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景点)文化遗产地、博物馆、纪念馆等资源优势在保护前提下,加大投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培植文化遗产品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
(二)整合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和支持文物旅游、文物复制、文物信息、文物出版、文物展示、文物创意、文物流通、文物知识产权等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开发博物馆文化产品,搞好文物藏品的深度开发利用,研发文物衍生品和服务项目;开发一批文物精品旅游线路、一批文物系列邮品、一批文物复制仿制工艺品、一批地理标志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加大对文物展示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文物保护和利用水平,推进古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形成文物保护和利用机制。
(四)创建具有文博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第六章重大工程项目
一、红色旅游中的文物保护展示工程
以公布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及相关红色文化资源为规划范围。
二、博物馆体系建设工程
市、县国有博物馆、纪念馆为主体,基本形成以市级博物馆为骨干。行业和民办博物馆、纪念馆为补充,综合性、专题类博物馆协调发展,规模适当、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建设体系。
三、名人文化保护利用工程
实施一批名人文化资源保护、设施建设、活动繁荣、艺术精品生产、旅游品牌打造、文化产业培育工程、城市形象塑造工程。依据《名人文化建设规划》分步推进实施名人文化保护利用工程。加强名人故居、遗址遗迹、纪念建筑的保护利用。
四、禅宗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建设禅宗影视基地、佛教图书馆、东山五祖禅文化景区,开展“禅游大别山·禅之韵”活动;打造横岗山佛教圣地,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四祖寺、五祖寺;规划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名人文化功能区。保护“浴佛井”等。
五、文物保护单位、项目申报与保护维修工程
积极申报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申报争取国家“十二五”文物保护项目及经费。着力推进文物保护项目申报工程。规划编制保护维修项目、消防项目、技防项目、防雷项目、文化遗产环境风貌保护项目、保护规划编制项目;博物馆文物库房新建、改扩建项目、展览提升项目、馆舍维修项目、保存环境达标项目、考古发掘项目等。
六、古遗址保护工程
加强文物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着力推进已申报第七批国保古遗址及一批省保古遗址的科学保护。
七、古建筑古民居及古山寨保护工程
重点保护维修对象是华河古民居村落,古建筑古民居是文物的重要特色。重点加强已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古民居的保护维修。15处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古民居。
八、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程
注重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历史城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同时。保护文物本体及其历史环境风貌。
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研究出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重点保护国家级8项、省级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十、专项规划编制工程
重点推进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拟从重要古遗址、古建筑古民居、古山寨、革命遗址及纪念建筑、名人文化遗产等四个方面,为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启动编制专项保护规划。
第七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
建立文物保护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物事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
强化工作职能。各县(市、区)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国家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新体制。健全文物管理领导机构。
二、制定保护政策。落实保护措施
认真制定和执行《市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办法》《市城市紫线管理实施办法》等。贯彻落实国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严格依照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落实文物保护“四有”工作;加强文物行政执法机构建设,加大文物保护执法力度。充实文物保护执法力量;充分发挥文物管理和执法部门作用。
三、增加资金投入。保障事业发展
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负责、共同承担的原则。切实保障重点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和实施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强文物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作风优良的文物考古队伍、研究队伍、管理队伍、安保队伍,不断提高文物工作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大力培养文物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利用报刊、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宣传文物保护工作,使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入人心,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第八章实施
各级党委、政府及文化(文物)部门的重要职责。贯彻实施本规划。
制订好本地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建立规划落实的责任机制,本规划与国家、省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各县(市、区)文化(文物)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及时通报实施情况和成效,文化(文物)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协调和检查评估。并进行总结和完善,财政、规划、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积极主动做好本规划的落实工作,共同推进我市文博事业加快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390.html文物保护与利用范文8篇
相关文章:
电梯的应急预案01-12
简洁的触碰的心灵语录09-27
学校会计年终个人总结 学校会计人员工作总结(二十五篇)08-09
运动会加油稿跳高简单01-10
实用的活动邀请函01-07
教师节客户贺卡贺词01-13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10-05
来自梅花的启示作文09-13
介绍端午节的英语作文07-23
想讨一本书阅读练习及答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