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利用问题篇1
笔者认为,文物保护的资金支持来源应该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文物有可以移动的,也有不可以移动的,移动的还好说,可按级别管理,不同级别在不同级别的文物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不可移动的纳入所在地地方财政预算,级别高的,中央财政应给予一定支持。第二,多方面开辟筹措资金的渠道。文物保护的资金支持单单靠政府的一点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打开思路,寻找更广泛并且合理的资金来源。比如,有一些文物是可以合理利用后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当然这必须做到既保证国家利益又保证文物的安全。像有一些文物可以办展览,这一般是可移动的文物;不可移动的则可以开发成旅游资源。这样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吸引合作者,并且不仅是国内的合作对象,还要放眼全世界,让国际上了解我国文物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吸引国际组织、个人的资金或合作来发展我们的文物保护事业,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发展经济时要注意文物的保护
现在我国的旅游业随着百姓的富足、日常工作的繁忙和黄金周的出现等等因素变得很热,但是距离成熟的旅游业还很远;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会涉及到破坏老建筑的问题;在建设新农村建设中有很多古村落从此消失。如何保护可开发成旅游资源的文物,如何在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老建筑,如何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保护古村落,这又是对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严峻考验。这其实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前社会中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保障社会效益这一第一位的利益不受到损害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起来确实很有挑战性,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文物保护工作者要对人民群众宣传什么是文物、文物保护具有怎样的意义、文物保护法规的内容等等,提高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尤其要对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等的领导进行宣传,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对旅游业和房地产开发等产业所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二,加强执法力度。文物保护虽然与发展经济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我们认为是可以调和的,文物保护法也指出:“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所以我们要做到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坚决依法治理破坏文物的问题,树立权威;提高文物工作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文物工作的效率;最后还要加大各个职能部门(公安、城管、工商等)联合执法的效率。
第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文物。前刘题日的是防止人为破坏文物的问题,现在要说的是利用禾滋防止自然力对文物的破坏。自然力破坏有两方面,一类是不可抗的,如地震、洪水等,洲门现在要说的是另一种清况,即文物的病变损坏,比如金属文物的锈蚀,纸张的腐败、霉变,雕像的自然风化等等,而当代的科学技术,己经可以解决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问题了,这就需要我们文物部门以更积极的态度利用现代禾股的成果去更有效地保护文物。现在我布门考古挖掘的季甘支利用率很高,而保护文物的禾股利用还很不够,如果让这些文物因为洲门的保护理念不够先进而遭到破坏,那是十分遗憾的,洲门作为文物工作者也无法向子孙后世交代。
文物保护利用问题篇2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现状;对策
历史文物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无论价值高低都理应对其进行合理保护。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因此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目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存在着问题。尤其是基层文物保护的工作面临着各种难题,例如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活动资金以及专业人员不足、体制的制约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
一、基层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法律法规的制定在不同的方面取得了成果。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有0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但是这部法律对于具体工作的指导性不强,属于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操作性不强。这使得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在执行中力量较为薄弱,只能在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公安部门的帮助下完成工作。除此之外,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还影响到文物市场管理的工作,使得文物市场管理工作执法依据缺乏,导致文物保护不力。举例来说,文物经营依据相关法律必须得到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才可以经营,否则便可归为违法行为。而实际上文物经营多是在充满假冒、伪造品的自发性文物市场中进行,文物倒卖通常暗地进行,使得经营属性不明,基层文物部门也难以进行管理。
(二)文物保护体制不科学,经费不足
文物保护工作需要相应的合理体制来保证,然而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机构的设置以及工作人员的配置都有着一定问题,体制不科学。文物保护机构在基层县市属于文化部门中的二级单位,上级文化管理的相关部门拥有管理权和决定权,但是这些部门并不具体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因而在文物保护时,文物保护部门需要向对文物保护工作并不熟悉的上级部门汇报,这样的情况往往造成文物保护工作不及时。这样的机构设置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形成了严重制约。另外,在工作人员的配置方面,由于基层文物单位属于事业单位,体制落后,编制不足影响了人才吸收,而冗余人员过多影响工作效率。目前基层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方面的差别极大,而且存在部分专业不对口,而且没有受过文物管理培训的人员。另外经费投入方面也有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当地的政府财政部门来提供基层文物保护的经费。但是地方政府的经费有限,对基层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使得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三)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不足
由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只依靠相关部门的工作只能保护极其有限的一部分文物,更多的需要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帮助。然而目前,由于文物保护的相关宣传活动不到位,我国公众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严重不足,甚至根本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在接触到具体文物时不能对其进行保护,反而试图在其中谋取利益,导致文物的流失和损毁。
(四)经济开发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矛盾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因此对其它方面的工作有所忽略。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由于经济建设工作需要利用和开发土地,就使得很多的古宅古屋面临着毁坏的命运,这样的情况下文物保护工作往往让步于经济发展。文物保护机构没有权力以及相应的能力去进行文物保护。
二、改进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策略
(一)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由于文物保护法规的不完善而对文物保护工作造成的困境十分明显。因此,应该努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创建在新形势下极具意义,是文物保护法制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立法部门与文物部门应该共同努力,探讨协作,尽可能快的完成与文物保护法相匹配的各项操作性强的具体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改进法律法规的内容,使之与实际工作相适应,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对其进行合理安排,充分落实具体的文物保护工作。
(二)改进管理体制,加大经费的投入
文物管理保护部门的体制应该进行改革,精简机构,遣散专业素质低下的工作人员,把工作岗位留给真正能在文物保护中发挥作用的专业人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有着一定要求,因此除了选拔专业人才补充到文物保护部门之外,还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准备专业的人才队伍。除此之外,还应该给予文物管理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上的决策权和相应的执法权力,以便落实文物保护的工作。同时在经费投入方面,地方财政部门要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加大对文物保护的财政支出,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充足的活动经费,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利用这些资金改善相关工作者的办公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保护,人人有责。做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帮助和支持。要想让社会公众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帮助,就必须开展相关的文物保护宣传活动来提高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文物保护的宣传活动要从政府部门内部到社会各层全面开展,广泛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可以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来对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新闻报道、网络等手段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
(四)正确处理经济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文物的保护,是为了让其价值最大化,实质上也是一种开发行为。因此,文物保护工作不能单纯的进行保护,要结合具体实际,对其进行适度的经济开发,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努力达到有效保护文物、合理利用文物以及加强文物管理的工作目标。三、结语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各方条件的配合,解决阻碍文物保护的各项难题。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制定、管理体制革新,还是开展宣传等活动都会对文物保护工作产生促进效果,只有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才能将基层文物保护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瑞林.试谈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困境及对策[J].菏泽学院学报,2013(1).
[2]贾国民.浅谈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20).
[3]刘运秀.浅谈新时期基层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35).
文物保护利用问题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51-02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历史时期西安地区人民群众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地域特色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它在社会高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能否继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契合,传承、利用、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文化异彩纷呈,呈现多样性,并在不断变化的历史长河中保护传承下去,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就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化、数字化保护作粗浅的探讨,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国家级代表作名录5项,包括西安鼓乐、中华老字号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工艺、蓝田普化水会音乐、长安褚皮纸制作技艺、户县曲子;省级代表作名录36项,市级代表作名录28项,县级名录及重点资源333项。
从上述有关统计看,目前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并不乐观。在2009年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西安符合整理的28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濒危项目247项,占86%,严重濒危项目7项,占2%。传承人中,有7个项目有两个传承人,占2%;5个项目有3个传承人,占2%;1个项目有4个传承人,占0.3%;1个项目有7个传承人,占0.3%;38个项目为集体传人,占13%。以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形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濒危状况成为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问题,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有效地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传承。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主流文化,它主要存在于民间。作为地域文明象征的特色文化,政府对其提倡与重视,更能有效地进行非主流文化的保护。当前,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存在“上热下冷”问题,部分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进展缓慢,对所辖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申报、轻保护,重利用、轻管理。如西安鼓乐早在2006年就申报成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但时至今日,鼓乐艺人境况并未有实质性好转。无论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从决策层面到基层运作层面,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保护路程艰难。因此,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
2.资金投入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历史环境对他的生存有着直接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主要生存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挑战,也对政府层面给与财政支持提出了要求。近年来,国家与省市对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并设有专项经费,各级政府财政也给予一定支持,但杯水车薪,捉襟见肘,仅就西安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而言,对上百个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投入额度极其有限,开展这项保护工作难度非常大。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不能及时收藏,保护场所占地面积、室内条件等有限。开展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缺少基本设备与交通工具等等,资金成为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键问题。同时,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除少数人有退休金保证基本生活外,其他人均无固定的经济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条件也制约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项目活动问题。历史时期生存于民间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与掌握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业余时间自得其乐、能够在一些传统民俗活动中展示技艺、进行表演的传承环境有密切关系。今天社会传承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内容已越来越远离现实社会,缺少传统的生存空间,民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展示平台,可持续保护利用的项目缺少展示活动,特别是潜能较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失去生存空间、没有资助的情况下,传承极其困难。如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狄寨村“非遗”项目“泥叫叫”(“娃娃哨”)的传承人徐文岳老人,他掌握一种旧时彩绘粗陶玩具的制作技能,尽管该产品制作精美、价格低廉,几毛钱一个却也极不好卖,被很多人认为“落伍”[1]而陷入生存困境。西安张氏风筝、关中道情、周至道情以及张村造纸工艺等,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特别是西安市长安区北张村楮皮纸制作技艺,作为汉代灞桥纸的直系遗传,有中国造纸术的“活化石”之称,尽管它们过去往往与当时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但目前它们“绝大部分失去或减弱了在生产生活中的功用价值”[2],缺乏项目生存市场,造成传承人生存困难。
认识问题、资金投入问题、项目活动问题是目前包括西安在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关乎其生存、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全球化、信息化、商业化经济社会环境下,运用网络等新媒体手段保护保存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正在不断消失的文化遗产,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全球保护与开发文化遗产的主趋势。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也应与时俱进,通过网络保护与传承,将传统和现代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契合,使传承与创新并举,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
1.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互联网中实施保护。在高科技发展的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网络的使用在全世界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主要途径。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已被大众接受。网络作为新兴媒介,既可以宣传展示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对其实施保护。如西安的一些引起社会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世界级的西安鼓乐,在网络上流传有其表演视频、摄像图片、文字资料等,这些网络保护资源尽管有限,但对其资料传承与保护还是起了积极作用。
2.利用网络进行宣传,扩大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独立搭载或依托政府公共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和利用互联网优势,建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网站,将其作为宣传最重要最有力的平台,广泛开展网络宣传活动,加大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宣传力度,扩大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与知名度。开展网上有关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链接,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同时,利用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网站,开展各种形式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参与活动,如网上问卷调查、知识介绍、浏览者参与答题等,使其积极参与到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
3.整理流布于网络中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实施网络资料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整理是其传承和保护的基础工作,也是从事研究工作的基础。由于它们流传久远、风行民间,文字资料非常缺乏,搜集和整理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就成为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目前,搜集、整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资料,将存在于地方网络中零星流布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进行梳理、归纳和分类也是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一件工作,做好这件工作,将更有利于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保护。
4.网络开发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为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开发,实施保护奠定了基础。一些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门户网站为平台,运用三维动画等多种网络信息表现形式,进行传播,为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开发信息,推进品牌塑造和传播,使之成为与外界交流、交易的信息化平台,对外展示和宣传的主要渠道。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成为文化产品,通过网络传播和信息共享,使其进入商品流通领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对其感兴趣,以此达到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5.进行网络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网络环境具有受众范围广,传播手段多元化,延续时间长等优势。网络展示平台可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起平台,如将民间故事、民间文学,以笔录的方式,经由印刷媒介被保存下来,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大量复制传播中,得到保护。传统音乐、戏曲,通过录音机等音频设备被记录下来,既是从事学术研究的资料,又是获得民族认同的桥梁。民间舞蹈、杂技、传统技术被照相机、摄像机、DV等拍摄下来,这些现代化科技载体、手段中展示的具体的、物质化的视频中所呈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得到较好保存。
以网络经济作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催生出的文化遗产数据库保护模式的变革深刻而急迫,建设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也是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网络环境下实施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促进西安与国内外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西安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更好地保存一些可能消失或正在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华文化永久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狄寨村“泥叫叫”[N].阳光报,2009-08-12.
文物保护利用问题篇4
关键词:旅游资源;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421-01
旅游资源开发与文物保护能共同发展,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旅游管理部门与各级政府共同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才能使文物的保护工作与文化旅游事业同时保持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
1.旅游资源开发与文物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1.1旅游资源开发中文物保护机制不完善。我国文化旅游业开发初期,缺乏科学规划和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意识,局部地区在开发中忽视保护,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现象屡有发生,个别地方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失。当前,虽然不同产业部门对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早已形成了共识,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文物资源开发建设中的保护问题得到了普遍关注,规划措施逐步强化,但急功近利的倾向在局部、特别是基层还没有完全得到纠正。由于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至于损害了文化旅游资源,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一些以文物资源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景区开发,存在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倾向,很多地方把宾馆特别是一些主管部门的所谓"培训中心"、商店、索道及其它现代游乐设施建到核心景区,使得景区内现代化设施建筑体量过大,破坏了文物古迹和自然风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三是高峰期一些重要的文物,包括生态旅游区景区管理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没有科学评估和限制客源量,造成游客承载量过大。
1.2在处理文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上,存在消极保守观念。首先,从全国范围看,文物资源保护资金需求和供给的矛盾尖锐,软件环境和硬件设备与文物资源保护工作的要求较不适应,一部分工作普遍难以到位,文物资源损失不可估量。而且文物资源保护工作观念陈旧。首先是一些地方、一定程度上存在把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对立起来的偏颇认识,片面认为只要开发利用就必然破坏文物资源。
其次,对包括文物资源在内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既有人类生活现代化和生产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又有其它天灾人祸。现实是较多数量的文物资源保护单位只是树了一个保护标志,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这些文物遗迹常常是自然衰败破落,既无财力又无精力过问。但一旦提出开发开放,尽管这种开发起码在健全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比没人管要好得多,却常常遭到各种非难。
再者就是全国范围普遍存在文物资源开放程度低、保护条件差的问题。成千上万件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源长期尘封于保护条件极差的仓库内,不能面世。既不能发挥展示古国文明、启迪爱国主义、进行科普教育的社会效益,又不能创造经济效益,徒使文物资源日渐腐蚀。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李象益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总是习惯地陶醉于馆藏珍贵文物的拥有数量,认为只要摆出几件"镇馆之宝"就可名、逸双收,甚至一劳永逸。结果却是大批珍贵文物压在仓库数年甚至几十年没有出头之日。博物馆传统的"牧羊人"的思维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博物馆当前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创新,就是要由一种内敛的"我有什么,我办什么"的办馆模式向开放式的"社会需求什么,我能办什么"的办馆模式转变。
2.协调旅游资源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问题的办法
2.1完善文物保护机制。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旅游业的迅速崛起,一些重要的文化文物遗产地纷纷打起旅游开发的大旗,在市场中创造更大的收益。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甚至应该加以鼓励的,但是由此而来的就是不合理开发所导致的文物、文化遗存的破坏。面对这种破坏,法律显得苍白无力。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门竟然打着法律的幌子盲目开发旅游资源,无视文物的长远价值。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显然不可能禁止开发文物文化资源,而是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让文物保护专家进入地方政府的决策咨询机构;同时提高文博机关的行政权力,使其与其他强力部门相互制约,这样就可以使那些具有文物文化遗产的地方政府部门在开展旅游开发的时候能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进行开发施工的时候因为文博系统的介入而不那么急功近利。
2.1.1要让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共同发展。发展旅游,特别是文物景点,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后,有钱去维护及修复文物,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如果过度利用开发旅游资源而不注重文物景点的保护,必然导致景点的破坏,从而不久就会导致旅游业的下滑,最终是经济发展减慢乃停滞。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利用文物具有历史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文化资源不仅是当代人的财富,也是子孙后代的财富。在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上,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即以保护为主,旅游利用为次;以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为重,而不能只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以代际利益为重,而不能急功近利,只顾当代人利益;以国家和全民族利益为重,而不能只顾地方利益和集团利益。如果只求一时一地经济利益,最终会造成文物损坏,以至消失的后果,其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2.1.2加强管理。文物保护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法律层面、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所谓法律层面,也就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手段对文物进行保护,使文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所谓技术层面,也就是运用当前科学技术手段对文物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修补、保养和研究,使文物保护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科学地进行;所谓制度层面,也就是通过完善文物保护制度体系,加强监督和管理,搞好各部门的协调,以制度的力量促使文物保护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在这三个层面中,法律是根本。这是因为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带有强制性。但法律不是万能的,仅仅一部《文物保护法》和一些文物保护法规是不可能解决涵盖面异常之广的文物保护中的所有问题的。比如说,文物保护有时会涉及到很细微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法律的触角无法到达的。这就说明文物保护工作需要法律的健全,但法律建设并不是最重要的。
技术层面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最后行为,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实现的。它更强调具体的细节问题,而且会受到科技发展程度的限制。因此不可能对技术层面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性给予太多的期望。
2.2依据市场,努力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业是一个由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所组成的综合产业。其中旅游购物及其所依存的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与交通、住宿、游览、娱乐等一起构成现代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撑点。
我国大部分文物旅游点的旅游商品至今未形成真正的特色,收入主要来源仍是门票,所以必须开发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围绕当地的文物的特色开发娱乐休闲方式,让游客亲身体验当地文化的同时,增加旅游收入。
文物保护利用问题篇5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
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以及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根据城市工业布局调整规划,众多工业遗产面临保护或开发利用的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正在遭到破坏和损毁,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如何与城市发展相互协调等问题,成为政府工作中既紧迫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切莫错过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最佳时期
我国工业化时间虽短,却经历了复杂的发展演进过程。近代早期工业有外资工业、民族工业和洋务工业等。新
2.由于起步晚,相关研究与保护比较滞后,在国家和地方层面上,尚处于“家底不清,现状不明”状况,急需实施前期调研,分级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编制相关规划。摸清家底可分几步走,分几个层次进行,采取从地方到中央,即从基层、从局部着手的做法,以县为最基层单位,层层建立工业文化遗产档案库。采取收集信息、实地调查、记录基础信息、分析确定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工业遗产的具体名录、进行分级分类统计等步骤,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为编制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开展评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3.在国家层面,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战略和宏观部署;在地方层面,在城市改造、扩建过程中,无法可依,缺乏整体保护方案和措施。
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应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尽快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工业文化遗产的拆改毁加以限制,防止重要遗产在尚没有认定前被拆迁或损毁。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工业文化遗产一经认定,应当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及时公布,通过强有力的手段使其切 实得到保护。对于暂时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一般性工业文化遗产,在严格保护好外观及主要特征的前提下,审慎适度地对其用途进行适应性改变。在面临结构性改造的工业区,要充分考虑改造对工业文化遗产带来的潜在威胁,将保护与利用列入整体改造规划,与区域改造有机结合。对于规模较小、无法再开发利用、必须拆除或搬迁的工业文化遗产,以建博物馆的形式,收集保留有关文物,集中保护并展出,也可使公众以及子孙后代更好地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
4.工业文化遗产分属不同行业和不同层次的部门管理,由于体制所限,难以归入文化或文物部门统一管理,管理部门各自为政,保护标准各行其是,不利于遗产的长期、有效保护。
建议工业文化遗产一经认定,应移交相应级别的文物部门,按照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保护和管理。尤其对于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但商业开发利用价值比较低的工业文化遗产,应尽快移交文物部门,由政府给予保护资金补贴。
5.史学专家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缺席,导致一些工业文化遗产在复原、展示上不能正确反映历史风貌和完整的生产过程,甚至存在严重的错误。因此,特别需要在工业文化遗产调查、复原、保护、改造和开发利用过程中,请专家参与,听取专家意见。要像重视古代文化遗产那样重视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深入开展对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保护措施、理论方法、利用手段等多方面研究,逐步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成果和比较完善的保护措施,建立科学、系统的界定确认机制和专家咨询体系,指导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
6.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科学的评估体系、专业的评估队伍与人才,哪些该留哪些可拆,没有依据,有些工业文化遗产虽被部分地保留下来,但在改造过程中,整体环境已遭破坏,大大降低了遗产的价值。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工业化过程各有特色,使得工业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层级性和地区性。各地区应组织专家确定本地区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保护范围和评估标准,以反映本地区工业化过程和对全国总体工业化进程的贡献。必须尽快建立评估标准和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工业文化遗产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同等级的工业文化遗产区别对待,通过分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
文物保护利用问题篇6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存在问题;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78-02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是文物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可移动文物必定会受到风化、人为损坏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寻求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关键所在。
一、不可移动文物概念界定及其保护
(一)不可移动文物的概念界定
不可移动文物又称古迹、史迹、文化古迹或历史遗迹,是先民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上的具体遗产或遗址。包含古建筑物、传统聚落、古市街、考古遗址及其他历史文化遗迹,涵盖政治、军事、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娱乐、劳动、社会、经济、教育等多方面领域,弥补了文字和历史等纪录不足之处。
不可移动文物可以说是文物的组成部分,文物是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而不可移动文物比可移动文物更具有历史直观真实性。一旦一个建筑物或遗址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或暂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时,通常就受到主管机关保护,未经许可,包括所有者在内的任何人,都不可以任意变动、修改。
(二)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内容
1.加大对新的文物发掘的保护力度。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近年来田野文物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威胁。面对这种情况,各地政府与相关部门既要抓好县、乡、村群众宣传教育,又要加大安全巡查、检查力度,及时排除隐患,同时与公安部门紧密配合,打击文物保护范围内的违法违规活动。
2.保护文物的原貌和完整,做到修旧如旧。文物都有自身的物质属性和直观形象,对文物的修复,应当充分尊重文献记载的内容,按照其原有的形制加以修复和复原,努力将其历史原貌呈现于世人面前,增强其历史可信度。
3.保护文物的文化特色。从文化范畴看,文物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形式,是物化了的民族文化的精华。在进行城市建设或开展旅游业的同时,要维护文物的文化特色,不能为了当前利益盲目修整,破坏文物特色。
二、当前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对文物的保护十分重视,因此,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当前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文物的保护有着严格的规定,对于不可移动文物来说,工作人员不能随意破坏和损坏文物,在文物的修复工作中,要尊重原物的设计,不能随便加以自己的想象。以此为对照,在当今文物的保护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文物修缮,好心办坏事。不可移动文物年久失修容易坍塌,很多政府部门为了保护不可移动文物,使其能够流传千古,让后人观瞻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但是修缮文物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修整,不能翻新。可是在某些地方,由于是不可移动文物的所在地,成为了旅游重地,很多游客前来观赏,但是很多当地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认为文物的破旧十分寒酸,不能体现出生活富裕的面貌,就将那些历史悠久,很有文化价值的古墓和祠堂大加修整,甚至将一些很有特色的墙面上贴满瓷砖,或者画彩图,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了古朴之风,就连文物的历史价值也大打折扣。很多诸如此类的“好心”修缮,让历史文物慢慢地走向了灭亡。
2.旅游的开发对文物造成了破坏。当前,旅游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改善,成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门新兴产业,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就更多地开始关注对历史的探索。于是,大批的游客前往不可移动文物的所在地观瞻游玩,与此同时,引发了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的矛盾。
第一,游客过多,容易对文物保护的环境带来破坏。一般文物都是质朴的,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这种现代商业的喧嚣破坏了文物本身安静朴实的环境,破坏了文物本身的美感。
第二,一些文物保护部门在旅游业带来的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忘记了对文物。
保护的初衷,大肆开发,这种过度开发利用行为大大减短了文物的寿命。
第三,一些地方为了发展开发旅游资源,招揽游客,不顾实际的条件,盲目开发地下文物,有些文物甚至还不具备保护条件,这样的盲目开发行为,导致了文物毁灭性的破坏。
3.旧城改造对文物造成了破坏。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城市不断地进行进行造修建与改造,这就与文物保护的矛盾越来越深。尽管很多地方的城市建设给文物保护带来了一些发展机遇使得文物与景点的相互结合,进行合理开发保护。但是那些毁坏文物,造成历史文化破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很多地方决策者认为现在是科技社会,人们对城市地关注更多的在于城市的建设,片面地认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文物的保护不放在心上,当文物保护与城市改造产生了矛盾时,他们宁愿舍弃文物也要继续进行城市改造。在某城市就发生了类似的事件,一些部门想要拆掉四合院,用来修建道路和商住楼,即使有些旧楼被保存下来了,一些地方决策者认为旧楼太过破旧影响城市的美观,于是把它们进行翻新,把旧的焕然一新,他们认为这是提升了城市的美感,其实这样的做法完全破坏了文物的历史价值。
(二)原因分析
不仅是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着文物破坏的情况,在机场、港口、公路等地方,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文物破坏问题。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种种问题的原因,总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为局部利益,肆意破坏文物古迹。从整体情况来看,全社会普遍关心和保护文物的意识还不够强,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情。经济建设高于一切的想法,致使在开发建设中,破坏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事件屡屡发生。
第二,人们没有相关的文物保护知识,缺乏相关的正确指导。一些城市在进行城市建设时,没有按照规定事先进行文物勘探,致使文物古迹遭受毁坏。还有些地方利用当地的文物资源开展旅游业,滥建旅游景点,破坏文物古迹。
第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不够法制化和规范化。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颁布多年,但是文物执法的主体不仅仅是文物部门,还有公安等执法部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职能部门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调,行动不一。执法力度不够,致使破坏文物的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和及时处理。
第四,文物保护力量薄弱。我国地域广阔,古遗迹多,仅靠文物部门几个人和有限的经费,难以实施全面保护。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但是我国现有的考古和文物修复的专业人员还比较少,以致文物保护单位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措施
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加强文物保护至关重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是文物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强化管理措施,保护文物安全,传承民族文化。其次,要重视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价值。不可移动文物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绝对不能再出现为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而破坏不可移动文物的现象。再次,应当加大对现有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力度,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文物的认识,让群众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增强大家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从而形成一个全民保护体系,政府和群众相互结合,从上级到下级,形成正确的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不让任何一个破坏分子有机可乘,让重要的文物得到保护,让我国的历史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
第二,及时将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纳入法律保护范畴。对于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应该尽早纳入法律法规的保护,同时也要对不法的占用利用做出法律规范。随着考古的发掘越来越多的文化遗址被发现,尤其是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史迹建筑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尽快立法,以便在以后的保护中有更完善的法律条文可依。
第三,旅游的开发和城市的建设,或多或少都会对文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把有重大价值的重点文物放到城乡规划当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让它们远离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可能带来的破坏,让不可移动文物更长久安全地流传下去。
第四,加强培养基层文物管理人才,积极对外引用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用人环境。政府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技能,并且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适量地增加文物管理机构的人员数量,对于一些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人员可以让其转岗或者清退,要有一套严肃公正的工作体制,遵循有为才能有位的原则,严肃纪律,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五,在合理利用文物的前提下,多筹集资金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工作。针对文物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对文物保护的措施规划。要充分发挥文物的历史价值,合理适当地开发旅游业,免费参观文物,但可以研究一些精美的纪念品,从中获取一定的利益,然后将所得资金用于对文物的保护上,可以用来弥补资金上的缺乏。
四、结语
不可移动文物作为历史的遗物,是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物的保护有一定的难度,而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各地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有策略地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人民群众也要投身到对文物的保护中来,使之永远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吴先耀.安徽池州发现百年路基[EB/OL].中国文物网版,2008-
05-21.
[2]卢杰英.浅谈城乡风貌改造中的文物保护问题[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4).
[3]黄晓勇.试谈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J].大众文艺(理论),2009,(3).
[4]王忠山.基层文物保护组织现状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史志,2008,(23).
文物保护利用问题篇7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文物遗迹规范管理执法机制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文物保护规划管理工作启动以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文物法律法规,不断加大对文物遗迹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推动了文物事业的健康发展,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过程中,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审视城市文物保护规划管理工作,成绩是肯定的,但从与时俱进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物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矛盾日益凸现
一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建设性的破坏。个别地方在制订城乡建设和基本建设规划时缺乏文物保护意识,随心所欲,乱搭乱建,使一些古遗址、古建筑等环境风貌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二是存在着急功近利等商业化倾向。有的地方为了满足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尤其在旧镇(村)改造中,在文物保护区域内盲目审批建设项目,拆毁有价值的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导致一些历史文化遗产丧失传统风貌和特色;三是个别单位法人违法的行为屡禁不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言代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宣传、展示不尽人意
我国文物遗迹较多,底蕴深厚,保护利用具有较大潜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开发不力。一是品牌意识较差。一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文物遗迹,由于缺少自我宣传和挖掘整理,至今乏人问津。二是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不够紧密,造成一定程度的各自为政。三是文物与经济的结合不够紧密,重经济轻文化、重建设轻文保的观念和现象仍普遍存在于区域发展中,经济与文化、文物间缺乏整体规划和紧密合作。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国务院早在1997年就明文规定:要将文物保护做到“五个纳入”(即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目前个别城市对文物保护和管理的资金虽然逐年增加,但与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的需求还远远不足,就拿一个市来说,除文管办正常的人员经费以外,专项文保经费安排甚少,大部分镇(街道)还没有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至涉及文保单位维修的工作迟迟得不到落实。
(四)文物执法机制不够健全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文物价值认知度的提高,一些不法分子趁机钻空子,从事非法盗掘和买卖活动,使许多文物史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管理力量薄弱,反应能力差,执法管理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二、几点对策建议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总书记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了精辟的阐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造福人类的千秋功业。同样,保护文物,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既是传承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径。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重点,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进一步整合文物资源。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重要文物资源加以重新整合,有条件的要积极争取申报全国和省级文保单位,努力提升我市文保单位的规模和档次。二是梳理文化类型。要在三大文化的背景下,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挖掘整理徐福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以及商帮文化等特色文化的亮点。三是确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对文物景点的保护和开发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讲求实效,切忌盲目开发,分散经营。
(二)合理规划,增加投入
要着重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凡涉及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必须履行报批手续。要加大对文物保护开发的投入,两级财政对文物的投入应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递增。同时,要求各镇(街道)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
(三)挖掘内涵,打造精品,努力提高展示力和影响力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多,部分遗产层次较高,但在如何保护开发利用以及展示上还做得不深。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的关联,打造出符合地方的精品,而不是翻建旧品,用文化内涵与历史文化遗产为契合点打造精品。
(四)规范管理,加强监督,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文物保护利用问题篇8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文物保护法》的实施对规范社会行为、保护中华历史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对民间收藏文物内容涉及较少。这种对民间文物所有权的过度限制,忽视其客观存在的经济价值,造成了从民间文物立法到实践中都存在各种问题,严重不利于民间文物的保护。
一、民间文物之经济价值分析
(一)民间文物的经济价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文物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当然具有物权法意义上的物权客体的性质。文物所有权是一种特殊的物权,它是指文物所有者依法对其合法所有的文物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我国的《文物保护法》已经承认私人文物所有权的合法性,并规定了收藏文物合法流通的多种渠道。这就证明,法律实质上承认了文物是一种特殊商品。既然文物是商品的一种,那么其必然符合商品的一般理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文物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最初目的是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物质或精神需求),其中必然凝结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而文物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涨船高”,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不能再生产的特点。在商品流通的渠道中,“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规律作用,直接促使文物的价值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高。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其具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但这并不能否定和抹杀其客观存在的经济价值。
(二)强调民间文物经济价值的必要性
正文物的经济价值,正确认识民间文物的重要地位是文物保护的必然要求。2013年,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曾公布“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的竟有超过半数的馆藏文物受到腐蚀或其他的损害,数据令人大跌眼镜。其中,29.5万件(组)处于濒危腐蚀程度,占全国馆藏文物总数的2.01%;213万余件(组)属于重度腐蚀程度,占全国馆藏文物总数的14.52 %;另外有占馆藏文物总数34.13%,约501.7万余件(组)文物属于中度腐蚀程度。从中不难看出,我国国家馆藏文物正面临严重的威胁。毫无疑问,作为我国文物保护的主力军,国有博物馆具有人、财、物方面的绝对优势,仍然有过半的文物遭受中度以上的腐蚀损害,那么,数量更加庞大的民间文物的损害程度又有多严重?存在一种情况,即民间文物所有人在无力维护所有的文物,希望将其出售,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可以有三种途径供其选择:一种是将文物出售给国有文物商店,但文物商店现已名存实亡;二是将该文物委托具有资格的文物拍卖行竞拍出售,但这种方式对文物的级别和价值都有要求,且成本极高;三是将普通文物(不属于国家规定的一、二、三级文物)与他人交换。显然,三条路都很难走通。目前的实际状况是,除了少数价值较高的文物通过拍卖完成交易,大量的文物交易是在古玩旧货市场以“文物监管品”的名义流通。这种情形更加复杂,因我国现行法律不承认实际存在的文物交易市场,如果其中出售贩卖的是真品,法律不允许其交易;如果是赝品,则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加之法律对文物监管品市场持“睁一只、闭一只眼”的态度,使其成为“三盗”文物销赃获利之地,严重不利于民间文物的保护。故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正视已经存在民间文物的交易市场也是耽误之急。
(三)民间文物经济价值在其流通中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0.42万亿美元,人均GDP约为8016美元。这表明,我国的消费者已经具备了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的经济基础。面对如此繁荣发达的文物市场,文物的经济价值更加突出,其存在的客观性不容忽视。世界上有些国家或地区,甚至直接在相关法律文件中使用“文化财产”或“文化财”的概念,其含义与我国所称的“文物”并无二致。例如,日本的《文化财保护法》中认为,文化财是由祖先创造而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文化财作为贵重的人类信息,不单是为了了解祖先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称为人类创造未来的指针。保护文化财,并广泛而灵活的利用之,无疑可以成为可以为新文化的创造增添能量。此外,美国的法律文件中也强调文物的经济功能。这些国家或地区,并没有因为强调文物的经济价值而导致对其保护的不利;相反,通过适当突出文物的经济功能,可以互补不足,相辅相成。民间文物的经济价值是其能够流通的基础,也是必须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制文物流通的基础。因此,必须正视文物的经济价值在文物价值总体中的作用。
二、民间文物流通中存在的法律障碍
(一)专门调整民间文物流通的法律缺失
对文物流通的规制不应由《文物保护法》来进行。《文物保护法》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颁行较早的一部文化类行政法,其调整对象是文物领域中的行政管理关系。文物保护法目的是通过约束行政相对人的行为来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也是规定了行政主体的行为准则来防止行政权力违法或滥用。文物流通领域中交易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买卖双方有着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规范文物流通的法律应该是以规范交易行为,维护交易秩序为目的。这种法律价值上的追求决定了,仅仅依靠完善《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来规范文物流通领域是行不通的。除此之外,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也都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基本形成了中国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处于统领地位的《文物保护法》内容广泛,因此其规定不可能面面俱到。但随着人们文保意识认识的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要求越来越细,仅依靠一部《文物保护法》无法满足需求。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一部专门规定文物流通的一般法,这也是导致这一领域规则混乱的重要原因。
(二)立法层级混乱并存在部门规章突破法律的现象
《立法法》第八十条规定,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出台的规章制度,其内容仅限于执行法律的事项,应遵循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实际上就划定了部门规章的规制范围,其内容必须与上位法保持一致,不得独立对其他事项进行规定,更不得和上位法矛盾。换言之,部门规章是执行性或者补充性规范,而不是自主性规范。但在文保法领域却存在部门规章突破法律的情况。1992年由国务院四部门联合颁布的《加强文物市场管理的通知》,是目前规范民间文物流通的重要文件。从行文表述中,该文件的颁布明显是迫不得已,本身就违背上位法的规定。从内容上看,我国的《文物保护法》仅规定了民间收藏文物的取得方式,以及国有文物商店经营和文物拍卖两种合法流通方式。但《加强文物市场管理的通知》确定了“文物监管品”可以流通,并定了可流通文物的时期、性质等。这就说明该规章不是补充性规范,而是自主性规范。目前,依法治国在各个领域不断推进,法律法规本身的违法更应该是重点的调整对象。
三、建立和完善规范民间文物流通法律制度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短时间内在各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法制化建设同样也是如此,到2011年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但高速立法中也存在其他问题,比如部门法之间不协调、上下位法冲突、法律修订频繁等问题。因此,我们在修改《文物保护法》、制定文物流通专门法的同时,必然面临着整个文物保护法律系统的协调一致问题。从以上的分析可知,要建立和完善民间文物领域法律体系及具体的法规,不可能通过仅仅修改《文物保护法》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立、改、废各个环节。既要在平等保护的思想下修改统领法――《文物保护法》,又需要清理违法的规章制度,同时还需制定单行法,工程量较大。因此,我们应该采用一种新型的模式来克服这种问题。具体来讲,包裹立法就是把横向上规制同一领域的法律规范中,需要修改部门挑选出来,并针对此提出修改意见,用“法律包裹”统一的、一次性修改。对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进行统一的整理,不仅节约立法、修法资源,而且能够避免新修订法律之间的适用冲突问题。这种新式的立法模式,有利于解决某一领域法律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提高法律体系的适应性和协调性。就文物保护法领域而言,目前正是解决改革开放以来高速立法导致各种问题的关键时期,而这种新的新的立法模式,正是解决我国文保领域系统性法律问题的不二之选。
四、结语
文物本质上是物的一种类型,这决定了以文物所有权为核心的物权是整个文物上法律权利的核心。我国《物权法》第3条、第4条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所有权平等原则。但遗憾的是颁布于《物权法》之前的《文物保护法》未能贯彻平等对待的原则,虽几经修改,但都未能有实质上的改变。民间文物所有权权能的不完整是造成我国民间文物领域问题百出的根源所在。在立法上的表现为只强调民间文物的无形价值,忽视其客观存在的经济价值。根本上而言,文物的无形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并不矛盾,并不是强调文物的经济价值就会忽略其文化价值或对文物造成损害。从理论上讲,如果保护得力,文物资源可以长期地重复使用下去,更好的发挥文物文化功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文化生活的需求。而历史的实践证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我们应当在承认文物经济价值的基础上,适当开放文物交易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推进健康的利益机制,以达到文物保护和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双重目的。为达到这种双赢的局面,必须从文物立法理念的转变到新法的出台、旧法的废止与修改等方面来系统的调整目前文物法律体系。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391.html文物保护利用问题范文8篇
相关文章:
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调查报告11-09
值得的立冬文案11-09
新人上班自我介绍10-11
招标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范文8篇08-15
顶岗实习报告自我总结12-24
毕业班感谢老师的话语09-13
销售代表的工作总结11-22
四年级课外活动计划09-20
2024年中学教学工作总结体育(三篇)09-13
公司股东合伙人的协议书11-02
山西省榆次常家庄园简介导游词10-26
中秋佳节心得体会以及感悟09-23
四年级球赛作文12-07
我把掌声送给你八年级作文11-30
阳光抒情作文07-27
河南商丘2024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间:11月16日-11月17日11-18
关于操行的评语(精选6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