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物质范畴篇1
关键词:学习方法能力;高职学生;范畴教学法;范畴内涵;范畴术语
作者简介:周长春(1964-),男,重庆云阳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与职业教育;童洪志(1978-),男,江西九江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学校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重庆市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机制与模式研究”(编号:09SKS18),主持人:周长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6-0018-03
学习方法能力是高职毕业生适应风云变幻的经济社会和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1]。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人才,迫切需要教学法改革。劳耐尔的职业能力理论认为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三要素[2],其中的方法能力特别是学习方法能力是其他两种能力的基础和要素,是一种根本能力。目前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实践的核心在于专业能力,对高职学生根本性方法能力的培养忽略、定位不准、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等方面的问题是其突出表现,现有高职课程体系中也少有专门的方法类课程和相应教学内容,这是导致高职学生丧失抽象思维基础、方法能力和迁移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3]。徐维凡认为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4]。研究高职范畴教学法能有效强化师生方法能力意识,对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思维素质,为其他素质教育奠定基础[5],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提高高职师生教学能力和效果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6]。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分析了范畴教育的原则、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7],张智、周长春等就范畴教学法作了些初步思考[8],汤红明等分析了概念的教学方法[9],彭德林认为概念教学法是现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10],这些相关或类似研究为范畴教学法的后续探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可发现范畴教育理论也未就范畴教学法的具体操作作较为细致的论述,概念获得模式尚未涉及范畴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从而为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思考提供了一定空间。通过该研究,试图构建旨在大幅提高高职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一、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理论借鉴
在该探讨中,范畴是指高职教育的课程范畴。该探讨的直接理论基础是德国教育家沃尔夫冈·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和范例性原则,促进学生主动性原则,范例教学的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另一理论基础是布鲁纳、古德诺、奥斯汀在思维研究基础上的概念获得模式理论,概念获得模式的主要流程包括呈现材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定义命名;总结思维策略[11]。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一)高职范畴教学法概念
高职范畴教学法是指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个性发展为主要教育目标,在高职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掌握课程范畴,以高效习得命题、原理、规律、技能和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及高职学生科学思维,独立学习能力,有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的教学方法[12]。从范畴的角色上看,范畴教学法包括获得课程范畴的教学法和运用课程范畴进行教学的方法;范畴学习法包括高职学生学习课程范畴的方法和高职学生运用课程范畴进行学习的方法。其主要特征是从课程的根基上进行教学切入。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包括学习掌握课程范畴的程序和运用已掌握范畴发展认知结构的程序,其中,前者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
1.引入先行组织者,获得新知生长点。先行组织者是现有认知结构中的既有材料。引入先行组织者,就能为将学习的新知识准确地找到生长点。奥苏贝尔在其代表性论著《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扉页中用特大号字所表述的:“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13]如“农业”和“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两者的内涵就是新知“农业结构”内涵的生长点。
2.创设教学情境,导出范畴问题。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高职学生既有图式等,创设生动、形象、感性,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为了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同化和顺应新知识提供生长点,促进意义建构。教学情境要以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为基础为锚,同高职学生经验契合。一切教学问题都根于课程结构的基础即各种课程范畴。因此,应在激起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实时引出教学中应解决的范畴性问题。同时,要明示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解决,必须达到的直接学习目标和多元价值,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教学问题的设置应处于高职学生最近发展区。
3.范畴的形式识别。范畴的基本属性即范畴是人类思维、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即范畴是同一概念体系中的本源、理论体系的根本。若课程中某一概念没有相应的上位概念,则该概念就是课程范畴。范畴的内涵形式,一般采用“术语+是……”、“术语+是指……”、“……称为+术语”、“……谓之+术语”的常用句式,其中的术语是从形式上明确的范畴。范畴内涵的本质即上述省略号所代表的内容对事物的“性质、发生、关系或功能”的描述[14]。范畴的内涵、特征和外延,三位一体,统一于范畴,构成范畴这一本源概念的逻辑要素。在学科体系课程中,范畴的文本位置一般存在于章节标题中,范畴的内涵描述一般位于标题下的首段首句,少有置于首段中间或首段末尾,更少置于后续段落中。
4.范畴术语的结构分解。首先,分解范畴术语,得到术语成分。范畴术语大多是复合词,对其进行分解是可能的,也是有效学习范畴的重要方法。如农业经济学课程中“农业结构”就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范畴术语,对其可分解为“农业”与“结构”两个部分。在不同的学习背景中,重点分析的术语成分不同。若高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既无“农业”、也无“结构”等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成分包括“农业”和“结构”;若已有“农业”而无“结构”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结构”;其余类推。其次,分解范畴内涵,得到内涵因素。将范畴内涵分解为若干因素,顺次、对应、相对独立地分别剖析范畴的内涵因素。
5.确立范畴内涵要素。首先,明确范畴内涵中的全部构成因素。其次,明确有些因素是内涵中的核心或关键因素,对范畴的内涵和范畴内涵所指称事物的本质属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他因素则不然。确立范畴要素就是要在范畴内涵的各个因素中找出决定范畴内涵的主要因素,对范畴内涵的构成要素给予高度的针对性注意或选择性知觉。确立范畴内涵要素的方法是将范畴内涵各因素的意义与范畴术语各成分的意义进行匹配,其意义和范畴术语成分的意义对应相同的范畴内涵因素一定是范畴内涵的要素。如“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中的“组分”、“联系”、“比例”三个内涵因素是“结构”这一范畴内涵表述中的三个要素。
6.整合范畴内涵要素。范畴内涵是其要素的综合体,其要素在被分析时是相对孤立的,得出的结果不可能是范畴所欲表达的意义和所欲指称的事物。只有对分解、确立的范畴内涵要素进行整合才能形成范畴内涵,才能反映一个其各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范畴内涵所指称的事物。正如将高职学生已有“农业”与“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的内涵进行综合就可轻易发现、建构、生成新知识“农业结构”的内涵;如果高职学生只有农业内涵图式,则着重加工新知识农业结构中的结构;余可类推。这就是迁移,就是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整合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而具体的方法是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加工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
7.兼顾内涵前提条件。由于所有范畴类似于所有规律,它所反映的是有限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同其他事物也是互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是“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所构成的范畴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所以,在研究某一范畴即其所涉事物的联系时,就无法同时考虑该范畴所涉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此情况下,就只得设定范畴研究的一定前提条件,否则,范畴的科学性、普适性就会难以保证。如生产可能性曲线范畴的内涵成立至少就有四个前提条件,否则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不能成立。
8.匹配范畴术语成分与范畴内涵要素。抽取组合范畴内涵中的关键字、词,并将它们同范畴术语中的同义成分匹配,发现它们之间意义上的同一关系。如将范畴“农业结构”内涵中的“自然力、生理机制、劳动调节、生命过程、生产产品、事业”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农业”匹配,将其中的“组分、联系与比例”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结构”匹配。农业是结构化的农业,结构是基于农业的结构。这种匹配整合紧密联结了范畴内涵与范畴语词,使词义一体;紧密联系了范畴内涵同范畴术语各成分,当想到某一范畴术语时,就能自然引起对范畴内涵要素的联想,而不必机械记忆;整合了范畴内部各个因素;促使高职学生思考对内涵的概括命名为什么用此而不用彼术语,真正明白内涵释义与范畴术语意义之间的本质联系。
9.范例助学范畴。范例是在运用范畴教学法过程中,引入的辅助高职学生同化或顺应范畴可以仿效并符合高职学生经验,适合学生现有能力并能使新知识即范畴纳入其既有认知结构的典范性事例或模版。范例引入的理论依据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15],该操作是为了使高职学生在其现有认知结构中找到新知识的固着点,使新知识与既有认知结构能够有意义地联系起来。引入的教学范例应结构要素完整,能全面例解课程范畴。异于教学情境,范例的作用在于帮助高职学生解决范畴问题,掌握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为此,其内容和结构需要同范畴问题的内容和结构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引入范例助学范畴等这个环节也可紧置于引入先行者之后。
10.明确范畴的特征和外延。范畴特征是指范畴所反映事物特有属性所表露出来的心理迹象,它是界定事物的内涵中的事物之本质或特有属性。事物特征包括本质特征和区别特征。事物特征存在于界定事物的内涵之中,一般可借助对比的方法从反映事物的范畴内涵中获得。掌握范畴所指称事物的特征,有利于高职学生确认事物,有效避免事物之间的混淆,在学习和工作中准确地把握目标、交流沟通和有效操作。明确范畴的外延就是要明确范畴所适用的范围,范畴外延的常见表达式为“范畴包括……”或“根据……不同,可将范畴划分为……”明确事物外延对于后续学习中的分析、综合、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总结范畴教学法思维策略。在获得了正确范畴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范畴习得的过程进行总结,总结他们是如何发现范畴的特征的,如何对范畴进行假设的,又是如何证实假设的,然后得出习得范畴的有效思维策略。
三、讨论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和结果。人类思维的运作过程就是不断地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从而取得新的认识的过程。目前,高职教育供给与高职教育需求存在较为严重的矛盾,表现之一是高职毕业生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特别是其中的思维素质、学习方法能力。不证自明,在高职学校现有主流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下所提供的高职教育是无法真正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思维素质、独立且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可在一定区域内,对现有高职教育教学法等所引致的高职教育供求矛盾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另外,学习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范畴教学法效果评价,高职范畴教学法实施的资源条件等,都有必要进行后续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7:24-26.
[3][5]吴锵.思维素质与概念教学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1(03):109-111.
[4]林自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暨上海大学首届“思政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5):122-123.
[6]杨永萍.概念获得模式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研,2008(22):52.
[7]孙鼎国,王杰.西方思想3000年[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1179-1180.
[8]张智,周长春.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5):146-147.
[9]汤红明,邓维秀,赵杰,等.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教学法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03):236-237.
[10]彭德林.在概念教学法的背后[J].理论界,2008(12):109.
[11]Bruce Joyce,Marsha Well,Emilly Calhoun:教学模式(第七版)[M].荆建华,宋富刚,花清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46.
[12]周长春,钟洪燕.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3):3-4.
[13]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7-8.
[14]郭彩琴.逻辑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1-32.
物质与物质范畴篇2
日常生活中模糊语言的大量出现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不仅诸如“大、小”,“美、丑”以及英语中的“girl,woman”,“hill,mountain”等相互间界限不清的词语(概念)是模糊的,即使一些看起来十分清晰的概念,其意义也有相当的模糊性。以“床”为例,如果说木床、吊床是床,那么花床、温床是不是“床”呢?再如一提到“车”,我们马上会想到轿车、货车,如果还会想到洒水车、救护车是“车”,那么工程装载机、拖拉机等是否也叫“车”呢?供儿童坐骑游戏的玩具车该算做“车”呢,还是“玩具”?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模糊语言尽管“模糊”,却丝毫不影响人们的交际,有时还非它莫属。这是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在主观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同样需要语言来表达。这时,模糊语言就派上了用场,如:我们常把良驹称作“千里马”,但再好的“马”人们也不会天真的认为“马”真的能日行千里。“千里马”究竟能日行多远,其实谁也说不准。“千里”作为数字是精确的,表示的距离却是模糊的,但它传递的信息却是清晰而又十分丰富的。仅此区区二字,就将一匹体格硕壮、驰骋如飞的良驹宝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可谓不是“千里”,胜似“千里”。
模糊语言的重要性和独到的表现力由此可见一斑。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和逻辑分析出发,运用认知范畴理论就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化认知以及动态范畴化活动的语用认知功能作一探讨。
二、关于语言模糊性的认识
根据传统的二值逻辑理论,人们对事物的识别和定义是依据事物的本质来进行的,事物的本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属性不同,类属也不同,相互间有明确的界线,即任何事物要么是某物或不是某物,它要么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特征(排中律);任何一个事物不可能既是某物又不是某物,不可能既具有某种属性特征又不具有某种属性特征(矛盾律)。简言而之,任何事物非真即假,非假即真,泾渭分明,不容混淆。然而,在一定情况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例如,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秃头”时,是指一个人头上“有”还是“没有”头发。头上“有”头发,这个人一定不是“秃头”,掉了一根头发显然也不能叫“秃头”,这就是说:
一个头上长满头发的人不是秃头,
设此人头发数为N,如果头上长有N根头发的人不是秃头,
那么,N-1根头发后他仍不是秃头,
因此,直到头发掉完他也仍然不是秃头。
一个人的头发掉完了仍然不能叫“秃头”,显然是违背常理的。一个原本为真的命题理应推导出一个客观、合理的结果,然而通过这种逐渐减少(也可反向增加)事物性态的方式,竞得出了如此荒谬的结论。这就是古希腊迈加拉学派(MefarianSchool)的代表人物尤布利德斯(Eubulidies)针对二值逻辑提出的“连锁推理悖论(SoritiesParadox)”,其核心是通过一种逻辑上应当为真的渐进式推理,将一个原本为真的命题推向其反面,从而改变整个命题真伪,因而也叫“诡辩推理悖论”。传统的二值逻辑在这里遭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尽管它对当代哲学和认识论的发展贡献不小,但面对“秃头问题(ParadoxoftheBaldMan)”这类悖论却显得无能为力,不能对这类诡辩逻辑的荒谬之处做出合理的解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建立在以定量分析见长的精确思维之上的,一味追求精确而排斥模糊。追求精确并不错,但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单就客观事物自身而言,原本无所谓精确或模糊,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它。由于人的生理机制,人在感知认识事物时会产生“联觉(synaethesia)”,一种感官受到刺激会引起其它感官连锁反应,在大脑中产生共鸣和联想,进而形成关于事物的意象(image)。这种意象可以是十分细致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整体性的。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认知事物的本质,会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对事物进行定性的分析,将隐藏在所谓精确形式背后的深刻内涵揭示出来。这种定性分析实际上是我们认知事物、判定事物性质的一种方式,它侧重于事物之间的对比,注重在概括事物属性特征的基础上对事物性质的描述,其结果往往具有较强的相对性和模糊性。这是一种寓于精确中的模糊,它也同时表明人不仅具有精确思维的能力,也具有模糊思维的能力,“秃头”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个人是“秃头”还是“非秃头”,关键不在于头发数量的人为确定,而在于对该事物或现象性质的认定。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常将没有头发或头发稀少的人叫“秃头”,将有头发或头发较浓密的人认定为“非秃头”。因此,“秃头”和“非秃头”都是相对模糊的,甚至连“有(头发)”、“没有(头发)”这类意义原本非常清晰的概念在这一特定的认知环境中也变得模糊了。可见,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并非传统的二值逻辑所主张的那样简单,而是一个在共同的生存空间环境中客体作用于主体,主观能动反映客观的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被认知概念化了的事物——最终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所反映的是经过认知加工映射到头脑中的认知世界(con-gnitiveworld),不可能与客观现实完全吻合,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自然不会是十分客观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相对性和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与人的主观思维密切相关,人的生理机制、身体体验、感知觉能力和想象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模糊语言与范畴化认知
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被人感知、认识才有意义。当我们将某物称为“车”、“床”、“马”等时,便是在对事物进行识别和分类,并赋予他们以相应的名称,这些事物也因此而具有了意义。这种客观作用于主观,主客观互动支配下识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过程便是所谓范畴化过程(categorization),其结果即所谓认知范畴(cognitivecategory)。根据认知范畴理论,人对事物的识别是基于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模糊识别,范畴的建立以个别事物为基础,其意义又不同于个别事物。“车”、“床”、“秃头”、“非秃头”等便是在范畴化认知活动中对他们各自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种种属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概括而建立的范畴,他们也因此分别获得了针对这些个别事物而确立的意义。范畴的意义适用于所有成员,具有同一性。范畴的同一性意义如同家族的血脉,将所有成员维系在一起。范畴的同一性意义是丰富的,但它并不意味着范畴成员资格的取得必须具有同一性意义所蕴含的关于该范畴的所有属性特征或共同属性特征。恰恰相反,任何事物,只要和同一性意义相关联,都可成为该范畴的成员。事实上,所有范畴成员都只部分地享有某些共同属性特征,成员之间也仅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以相互重叠的属性组合共处于一个大家庭之中。范畴成员因其享有的共同属性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身份地位,享有更多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即原型,其余的是边缘成员。越是边缘成员,模糊性也越大,如“车”这一范畴,作为现代运输的工具,从功能上讲,首先应是用来解决人的交通需要,其次是运输货物,然后才是满足各种特殊需求。如此,轿车较之于其它成员具有最大相关共同属性,是原型范畴,其它诸如卡车、洒水车、工程装载机、拖拉机、玩具车等也都或多或少地享有“车”的同一性意义的某些属性特征,是边缘成员。范畴成员的属性也有典型的区别性属性和非典型的边缘性属性之分。边缘成员及其边缘属性与邻近范畴成员及属性相交叉,其身份往往呈不确定状态,并与相邻范畴成员相互重叠。如象“玩具车”,它集“运输”、“玩耍”以及“有轮子”、“能行走”等多种属性于一身,因此既可以说它是“车”,也可以归于“玩具”范畴,甚至还可称为“机动装置”,究竟为何物,皆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它典型属性特征的认定。
在认知活动中,人除了识别事物,认识事物,还无时无刻地与各种事物打交道,以动作作用于外部世界。这样,除了事物范畴,人们还可通过对自己的生存空间中发生的各种动作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事件的认知而建构起相应的范畴,如“大小”、“长短”、“远近”等空间范畴,“走”、“跑”、“跳”等行为范畴以及“吃饭”、“开车”、“工作”等事件范畴。事件的发生还会引起人们情感的变化与波动,于是人们又有了“幸福”、“郁闷”、“痛苦”等情感范畴。无论什么范畴,都是人的范畴化认知活动的结果,它们的特点和构建的过程并无两样,即范畴的建立是一个围绕原型建构的模糊的识别过程,范畴同一性意义的内涵属性及其数目都是不确定的,范畴的外延呈向外扩展的趋势,其边界是模糊的。范畴成员的地位或隶属关系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隶属于同一范畴的诸成员中只有共同的家族相似性,即模糊的相似性。范畴以概念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中,语言作为其外在表现形式,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的特征。
四、范畴的动态性与语用认知交际
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经验的成果和认知活动的参与者,交际功能是其赖以立身的根本,语言交际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人的主观意识支配下的交际意图的实现。反映范畴属性特征的语义范畴虽然在范畴化活动中获得了与之对应的语义,但在没有进入交际领域之前其交际功能被暂时“锁定”,其意义是不确定的,只有当语言单位为实现某种交际意图参与信息交流时才具有了交际意义,从而明确其意义及范围。这样,范畴化就使人的认知域与语言表达式之间建立起动态的对应联系,实现了以理解为特征的语言行为的范畴化认知,范畴化活动也因此而具有了动态性。范畴化活动的动态性以理解为特性,交际为基础,认知语境为依托,使模糊语言不再“模糊”,且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重要的语用意义。
首先,由于语义范畴边缘的模糊往往呈现出一种由不同范畴构成的连续体上的语义变化,我们就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采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这种边缘性的模糊意义。认知语言学将范畴的模糊性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体”事物范畴边界的模糊,一种指“连续体”事物本身边界的模糊。除了事物范畴外,许多表示抽象概念的空间范畴、情感范畴等也都具有“连续体”的性质。就独立体事物范畴而言,由于反映认知范畴属性特征的语义范畴的语义均与之对应相关,语言单位的义项也有原型(区别性)义项和边缘(非区别性)义项之分。在动态范畴化情况下,词语的原型义项和边缘义项是相对的,处于受制于交际意图的变动状态。这样,语言单位的边缘性意义就可以随着相邻范畴间原型义项与边缘义项的交替变动而表现出来。如“拖拉机”在静态范畴化状态下是“农用机具”,但当我们说“刘老汉买了辆拖拉机在农闲期间跑运输”时,由于“在农闲期间跑运输”这一认知环境的阐释作用,“拖拉机”会很容易地被理解为运输货物的“货车”,其边缘义项“运货”在这里成了原型义项,而原来的原型义项“犁地”因受制于特定的交际意图而成为了边缘义项。表示“连续体”事物或现象的语义范畴的边缘性意义与此有所不同。象“高低”、“好坏”、“悲喜”这类连续体性质的范畴(概念)往往是相对应而存在的,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一个模糊过渡的交融区域(BlendAera),“在这个区域内渐次变化的各种性质在其对立的方向上相遇(萨丕尔,122)”。也就是说,这些范畴的语义具有呈梯度地向对立方渐次演变的特性,它们只能以凸显事物典型属性特征的方式模糊地描述事物,如“高山、低谷”,“高山”到底有多高,“低谷”究竟有多底,都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但是,人对事物的感知是真切的,在心理上是明确的,于是动态范畴化认知机制便会能动地发挥作用,促使人们按照交际意图并结合已有的认知经验对这些概念描述的客体进行类比,在大脑中形成类比差异意象,并据此构建起表现这些差异意象或模糊程度的粘附概念,如“很”、“非常”、“有点”、“稍微”等。它们没有完形意象,总是依附于其它概念,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语用功能是对具有连续体性质的概念的意义范围进行限定,通过缩小交融区域来缩小理解中的推理范围,使模糊逐渐清晰,从而满际的需要。
其次,动态范畴化活动能使交际者在一定的认知环境中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模糊语言传递的信息加以充实和调整,使信息明晰,意义完整,从而实现交际意图。交际意图就说话者而言是明确的,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性,说话者所明示的信息有时却并非那样明晰,请看下列对话:
Patient:HowsoonwillIgetitover?
Doctor:Verysoon.It''''snotsoseriousasitseems.
Patient:Really?Thankyouverymuch!
Doctor:Youareweclcome.
对话中病人询问医生自己何时能康复,这对任何医生而言都是十分棘手的。医生经过诊断,了解了病人的病情,也知道病人此时的心理状态,虽然难以作出确切的答复,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因此,这位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巧妙地选用“Verysoon。”这一模糊性的语言策略地予以回答。惟恐病人不放心,紧接着又用“It''''snotsoseriousasitseems.”作进一步的说明。尽管同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病人能据此对“Verysoon.”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充实,使其更加具体、明晰,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储存于大脑中的百科信息进行联想和推导,从而形成对自己病情和康复时间的清醒认识和判断。这样就有效地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要,得到病人的认可,取得了预期的交际效果。从中不难看出,尽管明示信息是模糊的,但只要这种蕴涵于模糊信息中的交际意图能为交际双方所互明并予以充分理解,交际就会取得圆满成功。不仅如此,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获得某种特别的交际效果,在范畴化的动态性机制的作用下,精确概念也常被能动地转化为模糊概念。例如,我们常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真的是想表达中国的人口不多不少刚好十三亿吗?句中的“十三亿”单独看,是表达数目的精确概念,以传统逻辑来分析,应该是这层意思。但是,交际是在一定的认知环境中进行的,说话者总会针对受话者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知识作出种种事实假设,并根据认知交际的省力原则(thePrincipleofLeastEffort)将双方知识架构中共享互明的东西予以省略,用简洁的语言传递自己的意图。受话者要想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必然会以认知环境为依托,对明示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备,恢复其原貌,将深藏其中的“隐性表述”挖掘出来。如此,句中的“十三亿”显然为方便交际已经过“缩略”处理。因为根据常规知识,一个国家的人口不可能恰好是个整数,那么“十三亿”就应充实为“大约十三亿”,再加上拥有如此众多人口的国家一定是个人口大国的顺应推理,“十三亿”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概念,而是在这一特定的认知环境中被“物化”为表达事物性态的模糊概念。用它来描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既形象生动,又恰到好处,其交际效果自然别具特色。
五、结束语
物质与物质范畴篇3
关键词:范畴化 套 成组事物 囊括
中图分类号:H1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0031-02
量词“套”和名词性成分N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选择关系。关于“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前人也有一些研究,如张向群(1991),宗守云(2005)等。这些研究概括了“套”的各种用法,并揭示了“套”对名词性成分选择的一些规律。但从范畴化角度对“套”的研究还很少,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范畴化的视角探讨“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一、“套”的语义性质与范畴中心
(一)“套”的语义性质
量词“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是以“套”的语义性质为基础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套”量词意义的解释是:用于成组的事物。如:一套制度、一套家具、一套课本等等。《辞海》对“套”的解释是同类事物配和组成的整体。引申为成套事物的量名。如“成套设备”、 “两套制服”。《写作量词描写词典》对“套”的用法进行了概括,“套”有三种用法:(1)计量成组的物件;(2)计量成套的事物;(3)虚指。其实,这些用法可以概括成它所选择的名词具有的特征是[+异质+多个+配套+囊括]。从个性的角度来看,“套”用来表示相配成组事物,是它区别于其他量词的主要特征。
“套”,我们在《说文》 上找不到相应的字。但根据北大语料库古汉语资料,发现“套”在《战国策》中最先用作名词。《现代汉语词典》对“套”做名词的解释是:1“套子”:手套、书套、封套。2栓性口的两根皮绳或麻绳,一端拴在性口脖子夹板或轭上,另一端拴在车上:性口拴、大车拴、拴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套”最初是含有“工具”意义,且事物间具有“囊括”或“相关”的关系。随着语法系统的发展,“套”作为集合量词 ,最早在南宋就出现了(北京大学郭锐语料库显示是在《朱子语类》中)(宗守云,2005)。“套”也有名词、动词的用法,在这只讨论它做集合量词用于成组事物的用法。
我们说“套”用于成组相配套的事物,但并不是说成组相配套的事物都能用“套”。“成组配套”只是量词“套”运用的必要条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制约着量词“套”的用法,如主观视点的不同,社会文化的不同等等。
(二)范畴中心
范畴是事物类别的总称,是客观事物的某些类别特征经过思维在语言定下来的。就量词“套”而言,它所选择的名词性成分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多种多样的名词性成分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称为“套”范畴。确定“套”范畴中心成员,并以范畴中心为起点,探讨“套”范畴的扩展引申,找出扩展引申的促动因素,从而构建出“套”范畴的连锁关系。
划分范畴是人作为理性动物的本质之一,是人类的理和实践的结晶,反映了文化的价值。但范畴划分并不完全反映客观事物,同时也有主观因素在内。根据范畴化理论,就量词“套”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来说,它选择哪些名词性成分,是可以解释的,但是它不选择哪些名词性成分是不可预测的。
“套”选择的名词性成分的语义特征是[+异质、+多个、+配套、+囊括],决定了“套”范畴的中心成员的特征。在“套”范畴的内部,属于中心地位的成员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套”对这种名词性成分的选择是最基本的选择。例如:
A:一套胡服一套内衣一套西服 一套军装 一套制服
B:一套词典 一套书 一套著作
C:一套锣鼓 一套杯子 一套餐具 一套家具一套农具
A组为衣物,把整个人囊括起来。B组为书,可以看作是这些书被一个书套囊括起来表示整体性。C组为生活用具,一般都是大中套小,也有些是表相关的成套。它们都是成组,配套而成的,具有囊括或相关的含义,且彼此间为异质,具有离散性。在“套”范畴中是最基本的,最典型的成员,处于“套”范畴的中心。
首先,从社会使用上来看,它们是常用的,稳定的,在思维上具有优先性特征。在生活中,人们一提起量词“套”,常常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事物。其次,从认知上来看,它们是最简单的,具有具体性和客观性的特征,因此在认知上处于中心地位。再次,从语言的发展看,从南宋开始,“套”用作集合量词来修饰这些事物一直在使用。最后,从汉语研究资料来看,有关量词“套”的记载,也都把这类事物看作“套”的首选对象。《汉语八百词》对“套”的解释是:“套”,量词,用于成组的事物,常用于器物。宗守云(2005)认为,“生产商品和消费商品对‘套’的选择倾向非常明显。一般的,日常用品中涉及吃喝坐卧的人类必需品,是最典型的物质消费品,一般只用‘套’,如一‘套’餐具,两‘套’被褥,几‘套’服装”。
因此用于离散的异质的成组的事物,是“套”对名词性成分最基本的选择,而范畴内部其他成员则是“套”对名词性成分的引申选择。
二、“套”范畴的扩展延伸
“套”范畴的中心成员都具有[+异质、+囊括、+配套]的语义特征,因此,“套”可以毫不奇怪的与衣服、餐具、书等形成选择关系,除此之外,“套”还可以和“布景、居室、体操、暖气、动作、表演、文字、节目”等具有成组性质的客观东西形成选择关系,也可以和“本领、制度、体系、方法、观点”等抽象事物形成选择关系。这就涉及了“套”范畴从中心向边缘扩展延伸的问题。“套”范畴的延伸包括由物质产品扩展延伸到精神产品,由具体事物扩展到抽象事物。
(一)由物质产品延伸到精神产品
“套”范畴可以进一步扩展延伸到精神产品领域,如:
一套图片 一套画儿 一套乐曲 一套邮票 一套书法
(1)他们还创造了一套近似符号的萌芽文字。(北大语料库)
(2)中国古代的丧葬,有一套繁琐、迷信的习俗。(同上)
“图片、画儿、乐曲、邮票、书法、习俗、文字”这些具体事物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反映人类的精神文明。当我们说到一套图片、画儿、乐曲、邮票、书法时,我们总能想到很多单独的部分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反映同一个主题。一套文字里面包含着许许多多不同的文字,但这些单独的文字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共同组成一套完整的交际系统。同样,一套风俗也包含了很多的小单元。这些具体物质都具有“套”的语义特征[+异质、+多个、+配套 ],而“囊括”的含义并不明显,但是从上位的概念来看,我们发现这些事物的整体囊括其中的每一部分,缺少任何一部分就不再叫一套。因此,“囊括”义还是隐藏在其中的,只是没有中心范畴那么明显。所以,它们都可以接受“套”的选择。
“套”和精神产品类词语形成选择关系,其促动因素是隐喻。几个精神产品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反映一个上位的概念。像几个具体的物质产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样。在这样的组合中,“套”所凸显的是“整体”意义。
(二)由具体事物扩展延伸到抽象事物
“套”范畴更进一步由具体事物扩展延伸到抽象事物。从范畴化理论来看,由具体到抽象,几乎是所有量词范畴延伸的最终归宿。比如“一堆土”是具体的,但可以延伸到“一堆想法”;“一束花”是具体的,但可以延伸到“一束权利”、“一束关系”。“套”范畴也不例外。“套”对抽象意义词语的选择主要有方法类抽象名词、制度类抽象名词、观念类抽象名词、能力类抽象名词。例如:
(3)他在创业之初就制订出一套今天看来是极高明的销售战略――由于他深信“产品价值的很大一部分来自销售终端”。(北大语料库)
(4)一国兴衰的根本因素,所谓科学的国家运行机制,是指一国拥有一整套制度体系,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意识形态,这套体系能够保证最有效地配置该国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同上)
(5)高皇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又给我们制订了一套规章。(同上)
(6)在深山密林中同法帝国主义支持的土匪武装作战,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流动游击作战的经验。(同上)
(7)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同上)
(8) 蝮蛇一般长六七十厘米,最长的有90多厘米,有着一套适应环境的本领。(同上)
(9)它不仅能像鱼一样在海中快速游泳,还有一套施放“烟幕”的绝技。(同上)
(10)刻板印象使我们对每一类人都有一套固定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具体到某人时未必正确,如北方人耐劳、憨厚,南方人聪慧、灵活,青年学生活蹦乱跳,领导干部不苟言笑等。(宗守云2005)
例(3)的“战略”和例(4)“经验”是方法类抽象名词;例(5)的“规章”和例(6)的“经验”是制度类抽象名词;例(7)的“主张”和例(10)的“看法”是观念类抽象名词;例(8)的“本领”和例(9)的“绝技”是能力类抽象名词。这些抽象名词所表达的内容仍然是异质的组合,但它们凸显的是“整体性”,“规章”、“制度”是写在纸上的,同样“主张”、“看法”、“本领”、“绝技”都可以详述在纸上,从这个角度看,它凸显的是载体。而这个载体刚好囊括了所有内容。因此从认知上看,这也是隐喻的结果。
(三)“套”对与人有关的名词性选择的扩展
我们从“套”对与人有关的名词性选择上也可以看出“套”的原型扩展路线。
(11)赵武灵王立即赏给公子成一套胡服。(北大语料库)
(12)一套高低杠动作要求以动力性为主,并不断换杠、换向,力求避免停顿和失衡。(同上)
(13)在昆曲《下山》中,小和尚逃出寺院后,有一套耍念珠的特技表演,演员甩动套在颈部的一串念珠,急速转动……(同上)
(14)不能设想,到了一九九七年七月三十日,一夜之间换一套人马。(宗守云2005)
(15)省政府组成了防汛抗洪和农业生产两套班子,确保抗洪生产两不误。(同上)
(16)我对你们这一套繁琐的盘问腻透了。(同上)
(17)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同上)
例(11)为人身上穿的衣服,例(12)、(13)是人的肢体动作,例(14)、(15)是述人类名词,这些都是具体名词;例(16)、(17)为与人的思维有关的抽象名词,从而构成:
11――12、13――14、15――16、17。即表衣服――肢体动作――人――人的思维。从而构成了从物质到精神,从客观到抽象,从中心到边缘的扩展。表衣服扩展到表肢体动作的促动因素为隐喻,表肢体动作扩展到表人的促动因素为隐喻,表人扩展到表人的思维的促动因素还是隐喻。
总的图示可以表示如下:
参考文献:
[1]吕书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张向群.写作量词描写词典.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宗守云.量词“组”和“套”对名词性成分的语义选择.汉语学.2005(8).
[4]汉语大词典.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年版.
物质与物质范畴篇4
一个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要具备相当的综合国力外,还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承载着衣食住行的工艺造物文化。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一旦失去本身应有的特色和风貌,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因此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工艺造物文化和美学思想,是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众所周知,中国造物文化的悠久、发达、辉煌、丰厚,无与伦比、举世公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未能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学科。但是没有系统整理不能误解为没有系统的工艺美学思想存在。为此我在1989年发表的《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述评》一文(见《中国工艺美术》总第32期)中明确指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传统工艺美学已经初步形成了思想体系和理论形态,并从7个方面对其重要内容作了简要述评。继续这一研究,本文将进一步对传统工艺造物文化的基本范畴、理论框架及其思想特色加以述评和探讨。
一、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范畴是理论构建的基本概念,是构成体系“网结”的支点和要素。范畴系统,是概念范畴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结构。因此,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寻求和建构传统工艺美学基本范畴的理论框架,是建立科学、系统理论的首要前提。但是,要想从传世的有限几本工艺着述中找到这样的理论范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技术思想是和古代的哲学思想融汇一体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于道与器、物与欲、文与质、技与艺、用与美等工艺美学基本范畴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或取譬引类,或直言阐述,连篇累牍,史不绝书。《周易·系辞》更是一部阐释天道易理“人文化成”的宏篇巨构和百科全书,其中就包括了工艺文化“开物成务”的丰富内容。例如制器尚象、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道寓于器、载礼释道的教化功能;以意立象、取象构形的造型意识;天人合一、共生共荣的美学追求等等。如果有人说引用这些范畴概念是妄测臆改,牵强附会,那么,我们如何认识这些范畴概念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下面有必要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作为概念范畴形态的精神文化,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概括升华。汉字“范”即工艺造物的模具。《荀子·强国》:“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得齐。”而“畴”指已耕作的田地或田地的分界。可见“范畴”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对事物的认识。“道与器”,道即理,《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有脉理,依其脉理而治,就是理。“质与文”,质就是器物的质地,文即图案纹样之“纹”。可见这些概念,原本就是工艺造物原初意义的引申。我们只不过是把“借走”的概念“物归原主”,从本质上或本体上没有什么不妥。
第二,工艺造物的双重建构,工艺及工业历史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之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实际上工艺美学比传统美学更接近哲学。建立在实用理性、经验直觉、意象思维方式和讲究“经世致用”的传统哲学如《易·系辞》,更接近于广义的“营造学”。“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己者也。”工艺与传统哲学的双向靠近,使《易·系辞》的工艺文化人类学和工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内涵便凸显出来。对于人类文化的起源、社会文明的发展、衣冠文物与发明创造一一对应:渔猪时代(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农耕时代(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垂衣裳而天下治。“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把这些工艺造物、文明建树推崇为圣人的事业。“以制器者尚其象”视为推行“圣人之道”。“尚’就是注重、效法,这里明确指出了《易经》对于工艺造物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第三,工具(广义)性的造物实践,“开始对观察世界造成极为多样而广泛的客观因果联系”(李泽厚语)这是《易》之所谓体察天道、人文、万物化醇的最深刻的基础。从钻木取火到烧陶、冶铜“五材”的掌握,再到“五行生克”和“五德始终”的“改正朔、易服色”,穷理尽性,品物流行,弥纶天地人“三才”之道;从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的构物系统要素,到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的文化生态观念,尽精微、致广大,囊括造物玄机。如果说《周礼·考工记》为传统工艺美学提供了基本的技术论,那么《周易·系辞》为传统工艺学提供了基本范畴和方法论。两者构成了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二、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
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见图示一)
附图
图示一: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
(一)图示说明:
(1)概念设立:循用旧名,但要汇通古今之义。
(2)逻辑层次:由上至下,从普遍到特殊、从总体到个别,再到综合、整体。
(3)逻辑顺序:以人为本位,统搅道、器、形;造物即造形,“形”位居中心;由构思到构形,再由构形到统形(型器、形象、形制)。
(4)此表为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工艺美学的意匠美、造型美、色彩美、材料美、技艺美、形式美等基本范畴虽未列出,应为其中包含之义。
(5)传统概念的包涵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义理解释紧扣造物宗旨,不务诠析详尽。着重理解概念范畴的理论框架。
(二)基本范畴
1、本体论对偶范畴:天人、道器、理气、文质
(1)天人 天即自然、造化;人是人文、社会;物是物质、物体。天——人——物主要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之关系。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自然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尽人性以尽物性,尽物性以“参天地之化育”,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师造化自然天成,尽人功巧夺天工。从而也规范了工艺美的两大基本类型。
(2)道器 从《易》开始,中国古代传统中道、器并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总体看这里并非空说易道。“道者,器之道”,无弓箭即无射道,无车马也无御道。“道寓于器”到制器的“载礼释道”,是作《易》者的本意,也是传统造物的一条规律和基本社会功能。综观中华五千年的衣冠文物、宫室器用、典章制度,宗宗件件为既定的社会秩序形态提供着合法性的支持;为“大一统”社会体制的形成,发挥过何等重要的作用!“器之道”真可谓神矣!
(3)理气 理,通常指条理、准则。《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诗》:“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凡造物皆须“审理定则”,就是要符合物理、物性和规矩、法度。气是宇宙和生命化生之元。“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外篇》)。故气又代表一种生命力。传统工艺造物传神,讲究“气韵”,是独具特色的概念范畴。
(4)文质 《说文》曰:“文,错画也,象交文”。段玉裁注:“像两纹交互也。纹者文之俗字。”可知本义为纹饰。它指的就是色彩、线条的交叉组合结构所呈现出来的形式美。《髹饰录》指出工艺造物要“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就是要求以人自身作为内在的尺度;外在形式要有阳刚和阴柔之美。中国古代文“”的宇源取象,肇自人体的文身。孔子引申为仪表修养,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造物而言,就是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
2、形象发生论范畴:意、象、形、法、技、意象、意匠、型器、形制、形象。
(1)意 有意图、意想的含义。作动词指意会、料想、测度。造物指创意。
(2)象 有二义:一是指形状象貌,“象也者像也。”(易辞)。二是想象之象,作动词指象征。
(3)形 《说文》:“形,象形也。从彡开声。”古人造“形”字是从毛饰画文而来。指形质、形状。
(4)法 《易·系辞》“制而用之谓之法”,指方法、作法,也指标准、模式。《管子·七法》:“尺寸也、绳量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也指效法、遵守。
(5)技 《说文》:“技,巧也。”工部曰巧者技也。二字互为转注。指技术、技巧。古代观念“技艺相通”,因此,还包括艺术加工技巧。技艺美是构成工艺特殊本质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6)意象 是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意象的形成是客观物象经主体意识的加工,糅入人的意志,情感,思想观念,带有理想化、创意化的形象。它也是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一种思维形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的获取乃是造型观念、审美心理最基本的部分。 (7)意匠 意匠是人心构想之象,心意如匠师之筹度。与现代词构思、设计同义。意匠是工艺形象发生论的中枢“大脑。”
(8)型器 工艺造物文化中“器物层”之统称。包括器皿、器械、工具、农具、仪器、兵器等。
(9)形制 工艺造物文化中“制度层”之名词。形制就是按规定的制作式样。例如:宫殿、陵墓、服饰、舆仗等象征礼仪、等级的器用和式样。
(10)形象 工艺造物文化中“观念层”之“工艺形象”,通常指从艺术和审美表观的角度,涉及功能、材料、技术以及装饰趣味与生活情感等方面,对于形象的塑造与评价。
3、造型要素系统范畴: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
(1)形 此处指造形及造形要素点、线、面、体。“形乃谓之器”,“成形曰器”(易辞)。人类对形的深刻认识,主要是在制造工具的实践中,体察到各种形状变化与功能的关系,并在造物中形戍了物态化意识。
(2)色 即色彩。传统创立了独特的“五原色说”(青、赤、黄、白、黑)。非常重视色彩的作用。色彩成为地位、等级甚至国运的象征。
物质与物质范畴篇5
亚里士多德(或“亚氏”);范畴;实体;实体论;形式(或“属”);本质(或“其所是的是”);质料(或“物质”)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实体”概念,在希腊原文是:ousia ,按照德国学者斐尔特(W. Viertel)的意见,“‘ousia’一词众所周知地具有两个意义,而且在柏拉图(Platon)时就已经这样使用了。Ousia的一个意义是指那能力(das Vermögen)、全部的拥有(Hab und Gut)以及那在场(das Anwesen亦可直接引申出‘存在’的意义。);ousia的另一个意义就是那在场者(das Anwesende)、那存在者(das Seiende)。”(p.87) 但是,依照中国学者陈康先生的看法,“作为‘实体’讲的‘ousia’是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用来标明‘相’ 的ontoos on((诸)存在(者)的存在,即:being of beings),和亚里士多德的术语ousia颇为相当,二者都是指真正的存在。”(294页) 由此,我们至少可以明白无误地确定一点,即ousia与存在紧密相关,甚至它自身指的就是“真正的存在”。那么,什么是存在,以及什么是真正的存在?(也许这样提问,在哲学上并不一定正确,不过我们是在哲学史的框架内发问的。)伴随着后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不同回答,便有了对ousia这个术语的不同翻译。英译沿袭拉丁文的翻译,确定ousia具有两个意义,即substance和essence 。很明显substance是亚里士多德的术语ousia才具有的,因为亚氏指的正是最后在下的基体或者说“托子”,故中译的“实体”(苗力田等等)或“本体”(吴寿彭、汪子嵩等等)就是由此而来。而陈康是从第二个意义上来理解与翻译ousia ,把它译做“本质”, 我分析陈康的意图是着重在亚氏同柏拉图思想学说的联系方面,因为被解释为本质的ousia,无论对柏拉图、还是亚氏皆可以被容纳。不过,考虑到我们是在翻译亚氏的术语,以及考虑到这个术语与后世哲学史发展的联系,所以,我们还是倾向于英译的substance及其中译的“实体”。
一
我们人类有一种固有的认识与理解的模式,当一提到“存在”、“运动”、“白的”、“文明的”等等的时候,我们一定率先想到的就是:什么东西存在?什么东西运动?……这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常识,若是没有弄清楚前面这个“什么东西”,即“主辞”,我们便感觉无法说话、无法思想。这种思想方式具有必然性,尤其对使用语句构造是主辞宾辞的语言的人来讲就更具有必然性。我们看到:“希腊文的语句构造是主辞宾辞,拉丁文也是如此。继承希腊罗马文化的欧洲四个国家,依着文艺复兴的先后,乃是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它们所用的语句的构造也皆是如此。宾辞乃是叙述主辞的。生长老死于这样语句方式里的人,思想方面很容易也采取主辞——宾辞的方式。因此一个性质必归之于一主体,一个性质团必也有一个主体支持着它。”(511页) 上述中的“什么东西”,或者“主辞”,或者称作“主体”,若我们不但取认识的角度,而且更从存有方面来论究,就可以说是亚氏所追究的实体了,亚氏也正因此建立起了他的实体学说。
实体论是亚氏一切学说的中心。可是,我们发现,正是亚氏这部分学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矛盾与冲突的思想。若是以哲学体系来看,我们便完全不能明白,何以亚氏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会置逻辑的基本规律而不顾,听任矛盾冲突的思想同时存在呢?要明了亚氏实体论中的主要矛盾,就必须首先理清他学说中的两个观念,这就是实体与实体性。
实体,在亚氏心目中,什么是实体?从他的主要哲学著作《范畴篇》和《形而上学》来看,亚氏尽管在什么是实体的说法上存在有不近一致的地方,不过他始终明确坚持认为是实体的至少应当有:(1)个别物体(或个体);(2)物质(hulee或质料);(3)形式(eidos或埃多斯);(4)属种(eidos与genos或埃多斯与格诺斯);(5)本质。如果说它们都是实体,那么对亚氏很自然产生的问题就是:它们之中谁更是实体,或者说,谁更赋有实体性?在《范畴篇》第五章亚氏直接认个别物体为“第一实体”,而同时仅仅将“埃多斯”(eidos意为属种之“属”)以及“格诺斯”(genos意为属种之“种”)视为次于个别物体的“第二实体”。(2a12-4b19) 但是,在《形而上学》第七卷他却认为埃多斯在实体性上高于个别物体,甚至直接称埃多斯为“基本实体”,也即第一实体。 (1032b2,etc.) 对存在于亚氏身上这样明显的相互矛盾的思想,我们若仅仅从传统的哲学体系的角度作研究,是没有办法解释明白的。我们在这方面基本上同意陈康引荐的德国著名学者耶格尔(W.Jäger)的看法,即“认为它们乃是亚里士多德数十年间哲学思考里的两个现象,认为它们同是历史上的所与(geschichtliche Gegebenheit);……既然同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但是它们的内容却又互相矛盾,因此它们不能属于他的思想史里的同一个时点。这就是讲它们是先后的。”(248页) 利用耶格尔的“历史发生法”(genetische Methode),得以清理出一条比较正确的研究线索。在思想的发生方面,是以《范畴篇》第五章的思想为最先;其次是《形而上学》第五卷第八章中的实体思想;再次是《形而上学》第十二卷中的实体论;最后,也就是亚氏最成熟的实体学说反映在《形而上学》第七、第八两卷,即通常称作“实体研究”卷当中。这也就是说,从亚氏的《范畴篇》确立个别物体为第一实体,到最后《形而上学》第七、第八卷中高举形式 为第一实体,而把个别物体,也即是形式与质料的复合物列为形式之后的实体,在亚氏有一个思想的演变与发展的过程。其中起着比较关键作用的,就是亚氏对实体性高低的判定所采用的不同的标准与原则,以及伴随着思想的演变与发展,对它们的不断的修正与完善。
二
在《范畴篇》中,亚氏所采用的两个原则,一个是形而上学方面的原则,以依存性(Inhärenz)和非依存性为标准,即以是否依存于基体为标准区分实体与非实体。据此,亚氏初步从“万有”中区分出属于实体的有:个别物体、埃多斯、格诺斯。接着亚氏采用另一个原则,即逻辑方面的原则,以逻辑的称谓(logische Prädikation)为标准,也就是说,以其是否为一个主辞的谓语,区分出第一实体——可由感觉认知的个别物体,它决不作一个主辞的谓语,而只作谓语的主辞;和第二实体——始终都只能作个别物体(即主辞)的谓语的埃多斯和格诺斯。(2a12-4b19) 我们看到,正是由于亚氏采用了逻辑的称谓的标准,才导致作为主辞、也就是基体(在原文里它们同为hupokeimenon)的个别物体成为了第一实体、万有的中心。而且,个别性,也就是所谓“此性”还成了划分实体范畴内部的层次高低的原则,越具有个别性的层次越高,反之则越低。第一实体除了此性外,还具有的基本特征是“离存性”。所谓此性,也就是“这里的这一个”(tode ti),即“它是不可分的,它是严格意义的一个”。所谓离存性(khoorismos)是指(第一)实体在偶然性质(尤其包括两个相反的性质)的变易中的不变性。(248-257页)
总之,亚氏在《范畴篇》里给第一实体、即个别物体的四个主要特征:最后主词性、最后基体性、此性、离存性,仅仅是在对一种既存事实的陈述。至于个体是怎样获得乃至呈现上述这些特征的,亚氏并未深究。而且,任何个体都将在时空中消失(神除外),那么同类个体的主要特征又是怎样实现传递的呢?对于这类问题,《范畴篇》里的实体论仅仅靠高扬个体是无法给出圆满的答案的。那么,既然将上述实体的主要特征统统归属于个体,遇到了迈不过去的困难,反过来我们把它们都归给埃多斯呢?(我们所理解的亚氏实体论的核心矛盾就是:个别物体与埃多斯,谁更是实体?或者就直接说:谁是实体?)我们看到亚氏后来也正是这样做的。
《形而上学》第五卷第八章的实体论,便将过去只归属于个体的此性与离存性,尤其是此性归给了埃多斯。(1017b10-26) 亚氏这样做必定有某种新的原则,这即是陈康所指出的:“这个差异的原因乃是:在那篇著作(指《范畴篇》)里,他着眼于论理的(也即逻辑的)称谓,‘埃多斯’,譬如人,可作任何一人的谓语;这里他着眼于‘埃多斯’所是的结构(Seinsstruktur)。‘人’虽然可指任何一人,但是‘人’的内容则完全确定了的,它不再分为比较更小的种(所谓atomon eidos)。”(260页) 同时,在这里亚氏取消了最后主词性与最后基体性的差异,二者被合而为一,照旧归属个体或个别实体。可是我们发现,前面的问题仍未能消除。而个体如何与埃多斯发生关系,个体自身又是怎样可能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表明,在埃多斯与个别实体之间还缺乏某种足以沟通二者的环节。
在《形而上学》第十二卷(亦即“神学”卷)中,亚氏所采取的原则,不再是逻辑的称谓,而是实物分析(Realanalyse)。在这个分析里,当他特别着重于动因,结果他发现神乃是一切的最初动因。神是不含物质的埃多斯(eidos或“相”),是高级认识的对象,但它并不象内伏于物质之中的埃多斯,是一类事物共同所有的本性;亚氏坚持神乃是个别的。(1071b4-1072b31) 所以第一实体虽提高了一层次,然而在这一层次里的唯有个别的才能是第一实体。同时亚氏在这个实物分析里,第一次将物质概念引入他的实体学说,从而形成三重实体说,即物质、埃多斯(形式或“相”)以及复合实体。(1070a10-21) 这样,《范畴篇》中的第一实体发展成为了本卷的复合实体,而它的构成与产生却正是形式作用于物质的结果。而且,在形式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式始终是积极的、主动的;物质则相反是消极的、被动的。这里亚氏似乎已经埋伏了一个必然的逻辑结论,即在三重实体中,形式相对于另外二重实体更是实体,亦即形式更赋有实体性。(264-268页)
果然,我们在《形而上学》第七、第八卷(即“实体研究”卷),也就是亚氏最成熟的实体学说中,看到亚氏多次明确地宣称:在实体层次上,埃多斯(形式或“相”)不但高于物质,而且高于复合实体(即《范畴篇》里作为第一实体的个别实体),它完全取代了个别实体而成为第一实体。(1032b2,etc.) 据陈康分析,亚氏在这里仍然坚持逻辑称谓的标准,但他强调得更多地却是离存性与此性,因为在这时的亚氏看来,离存性和此性最足以表示实体的特性。这样,亚氏将离存性与此性作为实体的一个更严密的标准提了出来。于是,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埃多斯和复合物体比较看起来更是实体些。与“神学”比较,亚氏这里采取的同样是实物分析的原则,然而,所不同地是亚氏不象在“神学”中着眼于动因,乃着眼于构成要素。正是在这里(也只能在这里)亚氏才最终地回答了一直潜藏在过去的实体论中的问题:复合实体或个别实体具体是如何可能的,它所具有的实体特性,象最后主词性、离存性与此性又是怎样获得的?我们知道亚氏在“神学”中已经明确承认,复合实体是由于内伏于物质中的形式(埃多斯)作用于物质的结果。在这里亚氏又进一步补充论证道:正是在内伏于物质中的形式作用于物质的这个过程当中,正如最后主词性是由个别实体的两个构成要素之一——物质——过渡来的,离存性和此性则由个别实体的两个构成要素中的另一个——埃多斯——过渡而来。(269-276页)
三
研究亚氏的实体论必然要遇到这样的问题,这就是:亚氏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柏拉图的“相论”?自然这样发问还有它不准确的地方,因为柏拉图的相论也同样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演变与发展的过程。出于这里叙述的方便,我们姑且把柏拉图的相论的演变发展过程,划分为早期带有“实体化”倾向、混淆了伦理目的论的相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斐多篇》-《国家篇》为代表的相论,陈康称之为“一元唯善论”。(309页) 以后柏拉图在他的中晚期著作《巴门尼德篇》与《智者篇》等等中,对这个相论做出了反思批判,柏拉图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建相论的工作,结果是一个体现Ahylismus的“相”或范畴论。 根据亚氏作为弟子追随柏拉图达二十年之久的事实,以及大量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亚氏对柏拉图的思想学说相当熟悉,耶格尔甚至称在柏拉图学园时的亚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柏拉图主义者”。 况且,亚氏在他自己的《形而上学》中,引证了不少柏拉图未被人知的理论,因而学者们猜测,亚氏(作为柏拉图的学生)甚至了解柏拉图在学园中形成、但却没有在对话中反映出来的后期理论。(192页)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了解或熟悉就必定是已经认识,或者进而已经达成共识。通过阅读柏拉图与亚氏的著作,我们获得的印象是,他们二人无论在个人秉性上,还是在思想倾向上,以及在哲学研究的旨趣上等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有些甚至截然相反。一方面,亚氏长达二十年接受柏拉图的教诲和熏陶,在他的思想深处已经浸透了柏拉图的精神。柏拉图精神在哲学上主要体现为观念论;但另一方面,亚氏同时又是一位极其尊重自然与事实、带有强烈的实证倾向的经验科学式的哲人。这两种因素的冲突,导致了亚氏思想的矛盾,渗透到了他的全部学说,尤其表现在他的形而上学当中。他不断地调整自己及其思想,批判以及改造柏拉图学说,以适应他自身的经验实证的旨趣,他把柏拉图的超越性的相(eidos或埃多斯)转变成他的内在的形式(eidos或埃多斯)概念,乃至最终建立起他《形而上学》“实体研究”卷里的最成熟的实体学说。这个实体学说与他的其他学说一起构成了一个经验性的形而上学体系。亚氏批判柏拉图的相论尽管不乏同柏拉图本人的自我批判相互吻合的地方,然而我们发现,亚氏并未因此追随柏拉图的那体现Ahylismus的“相”或范畴论,而是建立起自己的以形式(或实体)与物质(或质料)来共同构成个别物体的实体论。我们认为,正是在这里,才最真实地体现了亚氏与柏拉图的根本分歧。正如陈康所指出的:所谓“实体”(陈康译作“本质”),严格讲起来,并非实有(objektives Seiendes),因为现象方面并无实体;实体乃是哲学家的概念,最初用以解答性质团结问题的。因此实体问题的讨论,若有意义,只有就着实体概念是否可以解决性质团结问题去讨论。(504页) 对此问题亚氏以实体论来作答,而且他也是“西洋哲学史上第一个人应用物质概念去解答性质团结问题”。(509页) 可是,这个体或复合物体是什么呢?它难道不是“实有”,尽管它是由形式(eidos或埃多斯)和物质逻辑地构成或产生的实有,甚至形式与物质在亚氏的心目中不也至少是逻辑的实有吗!如果说实体不能是实有,因为实体是一个范畴,用后世术语来表达,那就是:“实体与属性”范畴,它自身不是什么,而只是一种功能或者一个条件(亦即它赋有transzendentale Idealität或“先验的观念性”,也就是说,它只是主观的一个功能、一个条件,离了理性的主体,它就只能是“无”。),是表达或规定个体、使我们的经验得以可能的一个条件(亦即它同时赋有empirische Realität或“经验性的实在性”,也就是说它必然而且只能够运用于经验。)。(A95-130/B129-169) 前一个方面在柏拉图的“相”或范畴论里得到了初步的表明。和 对此,作为经验性的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者、甚至集大成者的亚氏并不能够理解,不过亚氏想要做的恰恰是后一个方面,即表明实体范畴的经验性的实在性。 可是由于亚氏欠缺前一个方面的保障,因此就有以下错误发生。
(1)混淆个别物体与实体。实体尽管赋有经验性的实在性,尽管必然而且只能够运用于经验,但是实体自身不是实有,而只是理性主体的一个功能或条件,所以决不能够把个别物体就等同于实体。即使我们认同亚氏为实体规定的那几个特征,即最后主词性(或最后基体性)、此性、离存性,我们仍只能说:实体在这个意义上不外乎类似某种“空位”,个别物体(单个或多个个别物体)占有这个空位,就如同亚氏所言,它或它们便是“载体”(或基体)以及“主体”(或主辞),那么它或它们就可以代表实体,同时承载实体的那些特征。具体讲,我们只要一表达,甚至一个手势或手指一指,等等,便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只有占有实体的空位的个别物体才能代表实体,若再借用一个比喻,实体好比模本,代表实体的个别物体就是摹本,摹本显然不是,也更不能等同于模本。代表也不能就成了代替。所以实体与个别物体不能等同,即使我们有时为了方便起见,而直接把代表实体的个别物体称作实体,我们还是不能将它们二者混同。对此道理,亚氏要到《形而上学》“实体研究”卷,才能予以辨析。
(2)从《范畴篇》作为第二实体的属(eidos或埃多斯)到最终《形而上学》升格为第一实体的形式(eidos或埃多斯), 其间的发生演变的过程前面已有叙述。在此我只是想进一步地来辨析亚氏所谓形式内存于质料(或物质)而成就复合物体(亦即前面所说的个别物体)的真实意味。正如陈康所说,亚氏在此采用的是实物分析的观点而得出的结论。那么,何谓实物分析?实物分析也就是构造分析,即实物是由什么构造而成。它所暗含的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乃是:实物是独立自存的东西,不拘理性主体同它相关与否。 其实亚氏即使在《范畴篇》里以逻辑的称谓观点看实物,也同样暗含着这个前提,否则,他不会将实物视为第一实体。以此观点看实物,亚氏既不是第一人,更不是最后一人。在亚氏之前的全部自然哲学几乎都是这样看实物的,巴门尼德将这种看法斥责为“意见之路”,柏拉图也曾批评这样的实物世界不过是虚幻的影象。无论如何,他们两人一致地认为,这不该是哲学研究的事务。因为哲学,这爱智之学很清楚,我们根本不可能触及与我们完全不相关的世界及其实物。似乎很难令人相信,亚氏既然主张哲学应当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to on heei on)(1025b3,etc.)、“其所是的是”(to ti een einai)(1028b34,etc.)、“思想就是思想的思想”(kai estin hee noeesis noeeseoos noeesis)(1074b34),会不明白这些道理?是生就的经验实证的倾向限制了他,还是柏拉图相论“拯救现象”的失败反向地激发了他?反正事实是,亚氏不但没有沿着柏拉图的思路走,而是在自己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想法的激励下,反其道而行之,他集大成于巴门尼德与柏拉图批评的“意见之路”,在哲学上成就了经验性的形而上学的体系,于是我们看到,亚氏既有逻辑的分析、又有实物分析,可就是没有纯粹的形而上学的分析。他让形式作为实体或本质内存于质料(或物质)中,并作用于质料而成就复合物体,可形式如何可能内存于质料,又如何可能作用于质料?亚氏多半只是以经验性的方式来加以描述,近于一种罗列。即使他为此而引入潜能(dunamis)、实现(energeia)以及现实(entelekheia)等观念,中间也不乏近于纯粹的形而上学的表述,但总的来讲,他是以(一词多义的)“生成”(genesis)观念作为他论述的基础的,而这生成观念就正是经验性的形而上学、亦即意见之路的典型观念。亚氏从未停止过对柏拉图相论的批判,也许正是因此也令他不能领会柏拉图后期的先天观念性的“相”或范畴,于是,他的本身只是经验性的实在性的形式以及范畴也就终究难以避免落入到先天的实在性当中,因为“形式不能生成”。(1034b8) 这就是所谓形式内存于质料当中的真实蕴涵。
(3)实体作为形式与作为本质(或“其所是的是”)其实是不同的。形式(eidos)在柏拉图那里也就是“相”以及后来的“相”或范畴。亚氏在《范畴篇》里也建立了一个范畴表,(1b25-27) 不过由于他缺乏任何原则而只是在经验中寻找范畴,所以他的范畴表不仅不完备、不系统,而且有混淆、有错误,对此,康德已有明确的批判。(A81-82/B107-108) 亚氏依从逻辑的称谓将实体范畴视为最首要的范畴,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他把个别物体等同于实体,由此而视其为第一实体,把表述它的属种列为第二实体,就是一种错误的表达。实际上并不存在第一实体或第二实体,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的,实体范畴表达的是:实体与属性(或偶性),它们——代表实体的个别物体和表达属性的属种——是一个整体,只有这个整体才是实体范畴。如果在实体与属性范畴里都不存在第一、第二、第三实体之分的话,那么在其他范畴譬如因果性(即原因与结果)、协同性(即亚氏所谓动作与承受之间的交互作用)等等范畴里,就更不可能有这类区别了。再者,不独实体范畴是作为形式,而且所有范畴都是作为形式,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所有范畴都是理性主体整理与规定他自己的感觉杂多(是否亚氏的“质料”?)的形式条件。(A110,B143) 至于作为本质的实体已经不只是范畴,而是更高的统一性、甚至最高的统一性的原理了, 近于柏拉图的所谓最高最普遍的“种”(genos), 康德的纯粹知性原理(A176-218/B218-265)乃至纯粹理性的最高统一性的原理(A786/B814,A663/B691)。要一一理清这些问题,就必须超出亚氏的学说框架,因为经验性的形而上学体系不仅不能解决,而且,连给自己正确地提出这些问题都难。
W.Viertel. Der Begriff der Substanz bei Aristoteles .Königstein.Forum Academicum.1982.
陆沉.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术语eidos和idea之翻译与解释 . 世界哲学.2002(6).
陈康论希腊哲学 . 汪子嵩.王太庆编.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苗力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Aristoteles.Kategoria.
Aristoteles.Ta Meta Ta Phusika.
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陈康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郑昕.康德学述.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陆沉. 对“相”或范畴的纯粹推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第二部分之研究.哲学与文化月刊. 1999.(6).台湾辅仁大学.
陆沉.柏拉图的自我批判.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4).
世界哲学宝库.麦吉尔(F.N.Magill)主编.编委会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伯内斯(J.Barnes).亚里士多德.余继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罗斯(W.D.Ross). 亚里士多德.王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I.Kant.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Verlag Philipp jun.Leibzig.1966.
Platon.Sophistees.
On the Contradiction and its Causes in Aristotelis’ Ousiology
Lu Chen
Abstract:
Key words: Aristoteles; categories; substances (or ousiai); ousiology; eidos; essence (or to ti een einai); material (or hulee)
--------------------------------------------------------------------------------
有关笔者对柏拉图“相“的研究,详请参阅。
不过苗先生对ousia还有更全面的理解,他说:“ousia这个词大致可以有三种用法:(1)作为质料的载体,是实体;(2)作为形式的原理,是本质;(3)作为质料和形式的组合物,是主体。”(22页)当然,我要强调的是,这样对主体的理解一定是经验性的,或许亚氏就正是这样理解的。
所谓“本质”(essence)是对“其所是的是”(to ti een einai)的简化,它意味着“过去、现在、永远的将来同样地是”,是“终极原理”、“最初原因”、“始点和本原”。(11页)在吴寿彭那里它被译做“怎是”。(31、35页,等等)
“形式”(eidos)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属种之“属”(eidos),同时它也是本质。(这词在柏拉图那里被译做“相”。)因此以上五类实体,实际上只有三类,即(1)个别物体;(2)物质或质料;(3)形式或本质或属。
对亚氏的实体学说的发生与演变过程的清理,我主要参考了陈康的研究成果,象《从发生观点研究亚里士多德本质论中的基本本质问题》、《亚里士多德中的本体学说》等等相关的论文,详请参阅。
笔者对此的研究详请参阅。
所谓Ahylismus, 依陈康的解释,意为整个系统中无物质。(293和309页)进一步讲,就是整个系统无“是者”或“存在者”,——此即是“无体”或“空灵”。“能空灵始能不外蔽于物,内隔于心”。(58页)详请参阅和。
转引自(193页)。此外亦可参见(42-46页)、(4页)等等。
譬如批判“第三者”论证困难(990b15,etc.);批判“同名相论”(1031b28-1032a6,etc.);批判“分离”(1039b15-19,etc.)等等。
而这恰恰是柏拉图所不具有的,和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他的“相”或范畴是“先天观念性”的,以示与后世康德的区别。
详请参阅(1031a15-1032a11)。而苗力田先生的注释也很可以参考(163-164页)。我只是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说法,以为这中间不无含混,究其原因我仍然坚持这是由于亚氏的无论形式、还是本质(或者其所是的是)皆欠缺先验观念性或者先天观念性的维度。
对此,陈康有一个简明的结论,我想放在这里以供参考,即:在亚氏的思想中,属的内容和形式的内容是同一个内容,这个内容即是埃多斯(eidos)。这一个同一的内容,这一个同一的埃多斯,在《范畴篇》里亚氏从逻辑称谓的观点看,认为在实体范畴之内,它的位置次于个别物体;在“实体研究”里他从实物分析的观点看,认它为第一实体,个别物体次它一等。这样,在《范畴篇》里肯定的个别物体和埃多斯的高下位置,在“实体研究”里倒转过来了。这样一个倒转,乃是亚氏的实体论从《范畴篇》到“实体研究”发展的内容。(279页)
循着这个思路,我们终久会提出“没有人地球存在吗”这个蠢问题,因为它正是人提出来的,问题是属人的。(58页)
比如他时而说形式(或属)与 “种”(genos)相连(999a4,etc.);时而说它等同于“种”(1058b26,etc.);或者同于“形状”(morphee)(999b16,etc.);或者与“其所是的是”、“实体”相连(1013a26,etc.);或者与“原理”(logos)、“定义”相连(1013a26,etc.) 等等。
详请参阅(1019a15-1020a7,1045b27-1052a14)。
比如亚氏说“动作和承受是一个潜能……”(1046a20-31) 这里的动作显然是可规定的,而承受则是被规定的,它们是一个规定或者同一个规定。所以,这里的潜能应当表达的是形式的规定性。再比如他关于实现以及现实如何先于潜能的论述(1049b4-1051a3)。再有,他关于运动(kineesis)与实现活动以及实践活动(praksis)等等的辨析(1048a25-1048b38),等等。
详请参阅(1046a40-1046b28)。对此,苗先生尤其赞美有加,他说:“《周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果然斯城哲人在把生成作为切入点,对实体再加探索,给思辨哲学带来昂然生机。他以潜能和实现的灵活转化,缓和了实体和偶性的对立,中介了科学和技术的分歧。”(210页)
亚氏对此应该是有所领会的,(1051a34-1052a14) 只不过未经理性的批判而难成系统。苗先生对此可谓独具慧眼,他认为在这里“不但把实体当做范畴表里的主体,还要当做其所是的是(to ti een einai)。形式不但是谓语(kateegoroumenon),而且是原理(logos)。Kateegoroumenon这个to einai也就是作为真(hoos to aleethes)的是。作为主体的实体是就范畴而言的存在,这样存在只是作为质料和形式的组合物,是这个(tode ti),而非是什么(ti estin)。其所是的是乃就真与假而言的存在,这里的ousia表示着是什么,是或不是,为真还是为假。所以说这才是最主要的存在(kuriootata on)。……它永远是真,对它们就没什么表真或作假,它永远实现地存在。对它们只有思想和不思想(ee noein ee mee),只有知和无知,而永远不会弄错。就其所是的是而言的实体,非但是形式,而且是实现,是真的化身。以一驭万,至矣尽矣。”(226页)
所谓“种”指最普遍的“相”或范畴,体现了认识领域内更高、甚至最高的统一性。柏拉图将《巴门尼德篇》中的全部的“相”或范畴最终归结为《智者篇》里的五个(实际上是三对)最普遍的“种”,它们是:存在(to on)-非存在(mee on);动(kineesis)-静(stasis);同(tauton)-异(heteron)。并且详细地讨论与研究了这些最高最普遍的“种”之间怎样相通,故被称做“通种论”(koinoonia toon genoon).(251D-259B)
物质与物质范畴篇6
论文摘要语言的模糊性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语言现象。本文从逻辑分析入手,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并运用认知范畴理论就人对客观世界的模糊化认知以及模糊语言产生的根源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进而提出模糊语言之所以“不模糊”在于以理解为特征的动态范畴化认知。
一、引言
日常生活中模糊语言的大量出现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不仅诸如“大、小”,“美、丑”以及英语中的“girl,woman”,“hill,mountain”等相互间界限不清的词语(概念)是模糊的,即使一些看起来十分清晰的概念,其意义也有相当的模糊性。以“床”为例,如果说木床、吊床是床,那么花床、温床是不是“床”呢?再如一提到“车”,我们马上会想到轿车、货车,如果还会想到洒水车、救护车是“车”,那么工程装载机、拖拉机等是否也叫“车”呢?供儿童坐骑游戏的玩具车该算做“车”呢,还是“玩具”?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模糊语言尽管“模糊”,却丝毫不影响人们的交际,有时还非它莫属。这是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在主观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同样需要语言来表达。这时,模糊语言就派上了用场,如:我们常把良驹称作“千里马”,但再好的“马”人们也不会天真的认为“马”真的能日行千里。“千里马”究竟能日行多远,其实谁也说不准。“千里”作为数字是精确的,表示的距离却是模糊的,但它传递的信息却是清晰而又十分丰富的。仅此区区二字,就将一匹体格硕壮、驰骋如飞的良驹宝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可谓不是“千里”,胜似“千里”。
模糊语言的重要性和独到的表现力由此可见一斑。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和逻辑分析出发,运用认知范畴理论就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化认知以及动态范畴化活动的语用认知功能作一探讨。
二、关于语言模糊性的认识
根据传统的二值逻辑理论,人们对事物的识别和定义是依据事物的本质来进行的,事物的本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属性不同,类属也不同,相互间有明确的界线,即任何事物要么是某物或不是某物,它要么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特征(排中律);任何一个事物不可能既是某物又不是某物,不可能既具有某种属性特征又不具有某种属性特征(矛盾律)。简言而之,任何事物非真即假,非假即真,泾渭分明,不容混淆。然而,在一定情况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例如,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秃头”时,是指一个人头上“有”还是“没有”头发。头上“有”头发,这个人一定不是“秃头”,掉了一根头发显然也不能叫“秃头”,这就是说:
一个头上长满头发的人不是秃头,
设此人头发数为N,如果头上长有N根头发的人不是秃头,
那么,N-1根头发后他仍不是秃头,
因此,直到头发掉完他也仍然不是秃头。
一个人的头发掉完了仍然不能叫“秃头”,显然是违背常理的。一个原本为真的命题理应推导出一个客观、合理的结果,然而通过这种逐渐减少(也可反向增加)事物性态的方式,竞得出了如此荒谬的结论。这就是古希腊迈加拉学派(MefarianSchool)的代表人物尤布利德斯(Eubulidies)针对二值逻辑提出的“连锁推理悖论(SoritiesParadox)”,其核心是通过一种逻辑上应当为真的渐进式推理,将一个原本为真的命题推向其反面,从而改变整个命题真伪,因而也叫“诡辩推理悖论”。传统的二值逻辑在这里遭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尽管它对当代哲学和认识论的发展贡献不小,但面对“秃头问题(ParadoxoftheBaldMan)”这类悖论却显得无能为力,不能对这类诡辩逻辑的荒谬之处做出合理的解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建立在以定量分析见长的精确思维之上的,一味追求精确而排斥模糊。追求精确并不错,但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单就客观事物自身而言,原本无所谓精确或模糊,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它。由于人的生理机制,人在感知认识事物时会产生“联觉(synaethesia)”,一种感官受到刺激会引起其它感官连锁反应,在大脑中产生共鸣和联想,进而形成关于事物的意象(image)。这种意象可以是十分细致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整体性的。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认知事物的本质,会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对事物进行定性的分析,将隐藏在所谓精确形式背后的深刻内涵揭示出来。这种定性分析实际上是我们认知事物、判定事物性质的一种方式,它侧重于事物之间的对比,注重在概括事物属性特征的基础上对事物性质的描述,其结果往往具有较强的相对性和模糊性。这是一种寓于精确中的模糊,它也同时表明人不仅具有精确思维的能力,也具有模糊思维的能力,“秃头”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个人是“秃头”还是“非秃头”,关键不在于头发数量的人为确定,而在于对该事物或现象性质的认定。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常将没有头发或头发稀少的人叫“秃头”,将有头发或头发较浓密的人认定为“非秃头”。因此,“秃头”和“非秃头”都是相对模糊的,甚至连“有(头发)”、“没有(头发)”这类意义原本非常清晰的概念在这一特定的认知环境中也变得模糊了。可见,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并非传统的二值逻辑所主张的那样简单,而是一个在共同的生存空间环境中客体作用于主体,主观能动反映客观的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被认知概念化了的事物——最终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所反映的是经过认知加工映射到头脑中的认知世界(con-gnitiveworld),不可能与客观现实完全吻合,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自然不会是十分客观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相对性和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与人的主观思维密切相关,人的生理机制、身体体验、感知觉能力和想象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模糊语言与范畴化认知
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被人感知、认识才有意义。当我们将某物称为“车”、“床”、“马”等时,便是在对事物进行识别和分类,并赋予他们以相应的名称,这些事物也因此而具有了意义。这种客观作用于主观,主客观互动支配下识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过程便是所谓范畴化过程(categorization),其结果即所谓认知范畴(cognitivecategory)。根据认知范畴理论,人对事物的识别是基于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模糊识别,范畴的建立以个别事物为基础,其意义又不同于个别事物。“车”、“床”、“秃头”、“非秃头”等便是在范畴化认知活动中对他们各自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种种属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概括而建立的范畴,他们也因此分别获得了针对这些个别事物而确立的意义。范畴的意义适用于所有成员,具有同一性。范畴的同一性意义如同家族的血脉,将所有成员维系在一起。范畴的同一性意义是丰富的,但它并不意味着范畴成员资格的取得必须具有同一性意义所蕴含的关于该范畴的所有属性特征或共同属性特征。恰恰相反,任何事物,只要和同一性意义相关联,都可成为该范畴的成员。事实上,所有范畴成员都只部分地享有某些共同属性特征,成员之间也仅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以相互重叠的属性组合共处于一个大家庭之中。范畴成员因其享有的共同属性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身份地位,享有更多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即原型,其余的是边缘成员。越是边缘成员,模糊性也越大,如“车”这一范畴,作为现代运输的工具,从功能上讲,首先应是用来解决人的交通需要,其次是运输货物,然后才是满足各种特殊需求。如此,轿车较之于其它成员具有最大相关共同属性,是原型范畴,其它诸如卡车、洒水车、工程装载机、拖拉机、玩具车等也都或多或少地享有“车”的同一性意义的某些属性特征,是边缘成员。范畴成员的属性也有典型的区别性属性和非典型的边缘性属性之分。边缘成员及其边缘属性与邻近范畴成员及属性相交叉,其身份往往呈不确定状态,并与相邻范畴成员相互重叠。如象“玩具车”,它集“运输”、“玩耍”以及“有轮子”、“能行走”等多种属性于一身,因此既可以说它是“车”,也可以归于“玩具”范畴,甚至还可称为“机动装置”,究竟为何物,皆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它典型属性特征的认定。
在认知活动中,人除了识别事物,认识事物,还无时无刻地与各种事物打交道,以动作作用于外部世界。这样,除了事物范畴,人们还可通过对自己的生存空间中发生的各种动作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事件的认知而建构起相应的范畴,如“大小”、“长短”、“远近”等空间范畴,“走”、“跑”、“跳”等行为范畴以及“吃饭”、“开车”、“工作”等事件范畴。事件的发生还会引起人们情感的变化与波动,于是人们又有了“幸福”、“郁闷”、“痛苦”等情感范畴。无论什么范畴,都是人的范畴化认知活动的结果,它们的特点和构建的过程并无两样,即范畴的建立是一个围绕原型建构的模糊的识别过程,范畴同一性意义的内涵属性及其数目都是不确定的,范畴的外延呈向外扩展的趋势,其边界是模糊的。范畴成员的地位或隶属关系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隶属于同一范畴的诸成员中只有共同的家族相似性,即模糊的相似性。范畴以概念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中,语言作为其外在表现形式,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的特征。
四、范畴的动态性与语用认知交际
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经验的成果和认知活动的参与者,交际功能是其赖以立身的根本,语言交际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人的主观意识支配下的交际意图的实现。反映范畴属性特征的语义范畴虽然在范畴化活动中获得了与之对应的语义,但在没有进入交际领域之前其交际功能被暂时“锁定”,其意义是不确定的,只有当语言单位为实现某种交际意图参与信息交流时才具有了交际意义,从而明确其意义及范围。这样,范畴化就使人的认知域与语言表达式之间建立起动态的对应联系,实现了以理解为特征的语言行为的范畴化认知,范畴化活动也因此而具有了动态性。范畴化活动的动态性以理解为特性,交际为基础,认知语境为依托,使模糊语言不再“模糊”,且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重要的语用意义。
首先,由于语义范畴边缘的模糊往往呈现出一种由不同范畴构成的连续体上的语义变化,我们就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采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这种边缘性的模糊意义。认知语言学将范畴的模糊性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体”事物范畴边界的模糊,一种指“连续体”事物本身边界的模糊。除了事物范畴外,许多表示抽象概念的空间范畴、情感范畴等也都具有“连续体”的性质。就独立体事物范畴而言,由于反映认知范畴属性特征的语义范畴的语义均与之对应相关,语言单位的义项也有原型(区别性)义项和边缘(非区别性)义项之分。在动态范畴化情况下,词语的原型义项和边缘义项是相对的,处于受制于交际意图的变动状态。这样,语言单位的边缘性意义就可以随着相邻范畴间原型义项与边缘义项的交替变动而表现出来。如“拖拉机”在静态范畴化状态下是“农用机具”,但当我们说“刘老汉买了辆拖拉机在农闲期间跑运输”时,由于“在农闲期间跑运输”这一认知环境的阐释作用,“拖拉机”会很容易地被理解为运输货物的“货车”,其边缘义项“运货”在这里成了原型义项,而原来的原型义项“犁地”因受制于特定的交际意图而成为了边缘义项。表示“连续体”事物或现象的语义范畴的边缘性意义与此有所不同。象“高低”、“好坏”、“悲喜”这类连续体性质的范畴(概念)往往是相对应而存在的,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一个模糊过渡的交融区域(BlendAera),“在这个区域内渐次变化的各种性质在其对立的方向上相遇(萨丕尔,122)”。也就是说,这些范畴的语义具有呈梯度地向对立方渐次演变的特性,它们只能以凸显事物典型属性特征的方式模糊地描述事物,如“高山、低谷”,“高山”到底有多高,“低谷”究竟有多底,都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但是,人对事物的感知是真切的,在心理上是明确的,于是动态范畴化认知机制便会能动地发挥作用,促使人们按照交际意图并结合已有的认知经验对这些概念描述的客体进行类比,在大脑中形成类比差异意象,并据此构建起表现这些差异意象或模糊程度的粘附概念,如“很”、“非常”、“有点”、“稍微”等。它们没有完形意象,总是依附于其它概念,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语用功能是对具有连续体性质的概念的意义范围进行限定,通过缩小交融区域来缩小理解中的推理范围,使模糊逐渐清晰,从而满际的需要。
其次,动态范畴化活动能使交际者在一定的认知环境中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模糊语言传递的信息加以充实和调整,使信息明晰,意义完整,从而实现交际意图。交际意图就说话者而言是明确的,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性,说话者所明示的信息有时却并非那样明晰,请看下列对话:
Patient:HowsoonwillIgetitover?
Doctor:Verysoon.It''''snotsoseriousasitseems.
Patient:Really?Thankyouverymuch!
Doctor:Youareweclcome.
对话中病人询问医生自己何时能康复,这对任何医生而言都是十分棘手的。医生经过诊断,了解了病人的病情,也知道病人此时的心理状态,虽然难以作出确切的答复,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因此,这位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巧妙地选用“Verysoon。”这一模糊性的语言策略地予以回答。惟恐病人不放心,紧接着又用“It''''snotsoseriousasitseems.”作进一步的说明。尽管同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病人能据此对“Verysoon.”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充实,使其更加具体、明晰,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储存于大脑中的百科信息进行联想和推导,从而形成对自己病情和康复时间的清醒认识和判断。这样就有效地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要,得到病人的认可,取得了预期的交际效果。从中不难看出,尽管明示信息是模糊的,但只要这种蕴涵于模糊信息中的交际意图能为交际双方所互明并予以充分理解,交际就会取得圆满成功。不仅如此,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获得某种特别的交际效果,在范畴化的动态性机制的作用下,精确概念也常被能动地转化为模糊概念。例如,我们常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真的是想表达中国的人口不多不少刚好十三亿吗?句中的“十三亿”单独看,是表达数目的精确概念,以传统逻辑来分析,应该是这层意思。但是,交际是在一定的认知环境中进行的,说话者总会针对受话者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知识作出种种事实假设,并根据认知交际的省力原则(thePrincipleofLeastEffort)将双方知识架构中共享互明的东西予以省略,用简洁的语言传递自己的意图。受话者要想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必然会以认知环境为依托,对明示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备,恢复其原貌,将深藏其中的“隐性表述”挖掘出来。如此,句中的“十三亿”显然为方便交际已经过“缩略”处理。因为根据常规知识,一个国家的人口不可能恰好是个整数,那么“十三亿”就应充实为“大约十三亿”,再加上拥有如此众多人口的国家一定是个人口大国的顺应推理,“十三亿”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概念,而是在这一特定的认知环境中被“物化”为表达事物性态的模糊概念。用它来描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既形象生动,又恰到好处,其交际效果自然别具特色。
五、结束语
物质与物质范畴篇7
关键词: 实践 本体论 现实性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哲学总是与时代的脉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哲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就算是一门原先流派的哲学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其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也是遵循这一理论的发展路径的。
一、“哲学基本问题”与实践
“实践唯物主义”的提法是在马克思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对于实践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着现存事物。”①而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更加确定“实践”的范畴是区别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和17、18世纪法国机械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但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区别并不等于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最高范畴,一个理论体系最主要的内容范畴并不等于是这个理论的最高范畴,本源范畴;核心范畴也不等于最高范畴和本源范畴。“实践”范畴能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最高范畴和核心范畴、本源范畴,关键要考察什么是本体论及该理论体系的本体论实质上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该理论体系的核心的内容,创新的内容。
在马克思主义中“实践”是基本范畴,它是相对于人的认识和理论而言的。的确,在认识论当中,对于人们的认识和理论来说,“实践”是“核心”或“中心”,是当之无愧的“派生者”大师。但是,“实践”范畴在认识论中的这种哲学地位并不能代表其在本体论中仍然具有这种无条件地凌驾于其他一切范畴的能力之上,本体论范畴和认识论范畴虽然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范畴,但是,这两个范畴是不同的范畴,一个是研究人的认识能力的大小及其可能性的范畴,一个是探讨关于世界的本源的范畴,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范畴内容。
本体论学说是研究关于世界的本源的理论,是研究“存在背后的存在”的理论。恩格斯在《终结》中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问题,凡是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都是属于唯心主义哲学,而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则是属于唯物主义各个派别。”因此,恩格斯说得特别清楚,既然是“全部哲学”,自然包括他和马克思两人共同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在当时的理论学术界,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曲解马克思主义了,他们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签随意乱贴,将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新唯物史观简单地歪曲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决定论”。恩格斯在1888年写《终结》的初衷就在于系统梳理马克思和其本人共同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的诞生演变历程,并对各种歪曲理解他们新学说的人进行一次总的回应。因此,《终结》一文,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共同学说的一次总论性文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正是这篇文章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国内实践派唯物主义者轻蔑、歪曲,认为这仅仅是恩格斯本人的思想,是“通俗的唯物主义”,言下之意,恩格斯写的这篇总论性文章可有可无。这种不负责任的随意简单的否定态度我们不讨论也罢。
恩格斯随后说道:“‘唯物’和‘唯心’两个词,只是在此意义上(即世界是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有的)才有绝对的意义,除此之外,‘唯物’和‘唯心’两个词没有任何多余的意义,它们是在这里,而不是在其他地方所使用。”可见,恩格斯说的“唯心”和“唯物”两个词的意义再明显不过,就是研究关于世界本源存在的本体论学说,可是后人不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都一概地在这上面乱贴标签,不论什么,只要是有错误的学说就是唯心的,就是应该万劫不复打入十八层地狱的,而丝毫不去理会唯心和唯物究竟是在什么意义上才能被使用。
恩格斯在《终结》中又说,“唯心”和“唯物”只在世界本源意义上讨论才有绝对意义,除此之外,“一旦进入现实世界”,“唯心”和“唯物”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而且,在这里起作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立即就具有绝对的意义”②。因此,从本质上说,本体论学说是一个假命题,因为这个命题的理论逻辑假设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实的世界是一个永恒运动、不断变化、无限发展的世界,根本谈不上世界有无本源的问题。但是,因为在人类的思维意识中,理论学说必须有一个可以被绝对支撑的逻辑前提,因此,本体论学说才在理论哲学上具有绝对意义。恩格斯说道,“唯心”和“唯物”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根源于愚昧的原始人的万物有灵的“灵魂意识”,这也是本体论学说能一直占据近两千年的东西方哲学界雄霸不倒的主要原因,只是到了近代,在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和科学实验基础上的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一扫这种“史前意识”的阴霾,这也间接证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新唯物史观的伟大性,解说了恩格斯为什么将马克思本人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特别标注为“实验和工业”。因为在当时,只有他们两人深刻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力的巨大威力及其带给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将“实践”范畴抬高到无以复加的本体论地位的学者丝毫没有注意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学说,他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同样遵循着伟大的辩证法的定律,他们同样变化着对这个现实世界的认识,深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因此,企图将马克思本人早年的著作作为马克思本人终生信奉的教条,才是真正裸的形而上学认识思维。而且,这些著作的“不成熟性”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所以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出版而任由其躺在马克思本人的书桌里,就是因为手稿表现出来的不成熟性和唯心的人本主义性质,抬高这些思想不成熟性的手稿无疑是错误的。
二、结语
笔者认为,现实性本身就包含着实在性和历史性两个方面,而实在性就是唯物性,历史性就是辩证性,历史性包含着时间性和空间性,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相对于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和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创新内容的“实践性”范畴就是现实性范畴,就是“感性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就是一个如同自然界一样的不断运动变化发展、永恒运动、普遍联系的人类世界,这当然不是一个在概念中存在的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主要区别,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凌驾于旧哲学理论体系的最高范畴,同样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范畴、本源范畴。恩格斯本人用一句话概括了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学说”,中国古人认为能用一句话概括自己此生学说的人是圣人,这无疑证明了恩格斯的英明性和智慧性。
因此,所谓“实践唯物主义”,无论怎么样的人类实践历程,它终归是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从来都是认为自己的哲学体系是“唯物主义哲学”。因此,既然是唯物主义哲学,“唯物”就是最基本的前提,“唯物”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最大前提。实践范畴最多只是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二级次元性范畴,虽然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体系的主要理论区分点,但终究不是“终极”的概念。因此,恩格斯说得很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本体论问题,虽然哲学史包涵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相一元性统一,但本体论无疑是最高范畴,因此将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的观点可以告一段落了。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罗连禅.德国古典哲学的困境和出路.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VOL26(9).
[4]欧阳康.实践哲学的反思与建构.实践与实践哲学研究,2002(3).
物质与物质范畴篇8
[关键词]颜色;认知;典型范畴;语域;隐喻
颜色是人类可见光区的一个区间,人们所看到的五颜六色的世界其实只是充斥着不同频率的光。光是电磁辐射的一种形式,在电磁辐射频率谱图上,波长在400纳米到700纳米区间的电磁辐射就是可视光区,其内部又按照不同的波长分为不同的颜色区——从短波的红到长波的紫,各种色之间只有过渡区,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一、颜色认知的生理机制
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眼中是多彩的世界,这主要得益于人类眼部和大脑的构造。人类的眼睛其实是个“转变站”,它把电磁辐射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引发神经冲动,完成视觉感知。人类的眼睛和大脑都能够接收到一定的色区,这是人类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上个世纪科学界提出的萨皮尔?沃尔夫假设,它的两个版本(决定论和相对论)都认定语言对认知有决定或是巨大影响。针对颜色,假设认为认知本身对其切分是随意的,所以各个语言词汇对语言的分割就是人实际上对颜色的分割。因此,语言对人类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从现在的科学角度看,这样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但是它提出的颜色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却对后来的研究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从认知的角度解读颜色
通过颜色的特性可以看出,颜色的分界并不真实存在,它们只是存在于人脑之中,人们对颜色的归类和划分实际上只是一个心理过程,这种过程就叫做范畴化。人类的思维是以范畴化为基础的,它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因为世界万物都存在诸如颜色这类事物的模糊性,而具体的词汇则是对这些范畴的标记。
那么从现代认知科学的角度看,人们是怎样处理颜色的呢?
各个语言的颜色词都可以分为三种:
1.基本颜色词汇:这些词汇往往是单语素词汇,运用广泛不受限制并且为整个语言团体所使用,比如英语中的red,green、black,德语中的Rot、 Rasen, 汉语中的白、黑、紫等。
2.复合颜色词汇:往往指不那么纯粹的颜色,这些词汇往往是由基本颜色词汇组成的复合词,或者是另外一些由生僻单语素词:比如英语中的bluish green、 pinkish red、汉语中的蓝紫、蓝绿、靛。
3.隐喻类颜色词汇:这些词也是复合形式,不过是通过引入其他事物来表现某种具体的颜色,比如英语中的pitch-black,、peach red等,汉语中的粉红、天蓝等。
下面各个分节就会分别具体解释这些颜色词汇。
1.典型与范畴
很显然,真实世界事物间界限模糊, 事物的特征也并不满足必要充分。相对于之前的传统范畴,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之内有很多个单元,其中位于中心的是典型(prototype),它是范畴最好的代表,包含最多典型特征,是范畴判断的参考点。其他边缘范畴成员具有某些相似的典型特征,在典型尺度上有所差别,因而分界并不明显;而有些可能只是之间具有非典型共同特征(家族相似性)。原型在感觉与认知上最为突出,是范畴的心理表征。
拿颜色举例,红色和紫色之间并没有一条显示存在的分界,而紫红色就很难让人分清到底是紫色还是红色;红色内部有很多红,最标准的是正红,它也是人们提起红的第一感觉,还有其他淡红、粉红、橙红……使它们都成为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些红具有作为红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他们都不是红),而是由于他们具有同红相似的特征。
Berlin and Kay在对98种语言颜色词汇的实验比较中就证明了范畴中的典型。无论是持有任何语言的人都在颜色认知中对焦点色非常敏感。它们非常突出,于短时和长时记忆中很鲜明,在命名试验中更直接容易,在所有人类中都普遍存在。这些焦点色就是这些范畴的典型。
2.范畴的交融
除了单语素词汇,语言中还有大量复合颜色词汇。它们表现的颜色往往不是其颜色认知范畴内的原型,而是同这些原型有一定区别,处于一种中间过渡状态。
Kay和McDanial定义除了基本颜色词外,还存在的两类颜色范畴——合成范畴和衍生范畴。合成范畴分别为蓝绿色,淡暖色(白或红或黄)和暗冷色(黑或绿或蓝);衍生范畴则指棕 (黄+黑),橙 (红+黄)等。衍生范畴如棕色经常地被视为单一的颜色实体,它们已取得基本颜色词的地位。因此,它们被人们视为一种独立的范畴。而对于属于合成范畴的黄绿色,人们更多地感觉到它是两个颜色范畴的复合体。
研究合成范畴颜色词汇可以发现这些颜色虽然并不是单一焦点色,但却是焦点色的组合,即范畴的交融(Concepts Blending)。范畴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个范畴内原型是核心成员,其他成员依据具有的典型特征分布延伸在边缘。这些边缘成员除了有原型的特征外,还有很多区别特征,这些特征往往就同其他范畴的边缘成员的区别特征有相似之处,于是就产生了这些范畴间产物,表现在颜色词汇上则是两个焦点色词语的结合。
3.认知隐喻
颜色词汇中还有一类词汇既不是表现一种焦点色,也不是表现焦点色的组合,也不反映特殊背景特别领域的颜色,而是表现一种带有某种它质的颜色。比如天蓝,墨绿,桃红等颜色词汇,事实上是用另外一些事物的特征来感受这种颜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知隐喻。
隐喻的研究源于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隐喻是由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投射(mapping)产生的,这意味着用一个范畴的认知域去建构或解释另一个范畴。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与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人们在思考和认知某一种不是标准色的颜色的时候,往往会感觉词穷,因为无法具体表达色差。这就催促根据一种实际的大家都熟悉的物体来感受出这样的颜色,于是就产生了范畴域的关联。上述颜色词汇通常由两部分构成。前一个语素往往是非颜色的但是带有某种颜色的物质,后一个语素为颜色。他们之间有颜色的关系。前一个语素表达的概念为源域,后一个为目标域,即把某种事物的特质投射到色彩范畴内,产生一种新的色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从认知角度观察颜色词汇,可以很好地探究各类颜色词汇的心理机制,用以搭建各个语言颜色词汇间的桥梁。虽然在不同文化认知模型的干扰下,颜色词汇的具体形态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由于认知规律的普遍性,它们的相似性跃居个性之上。对这些人类共性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不断发掘出更多认知和思维的普遍规律,推动现代科学认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大脑,人,世界 [M].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 John Lyon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F,Ungerer,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4] F.Ungerer,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5]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402.html物质与物质范畴范文8篇
相关文章:
激励团队口号07-25
结婚9年纪念日朋友圈说说12-23
2025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年度考核(精选16篇)01-07
每周工作计划12-05
涟钢实习报告08-27
2024年医院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总结 卫生院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总结(19篇)08-09
期货委托书08-15
语文教师研修心得体会08-10
难忘的假期生活小学作文10-12
描写梅花的段落09-21
央视特别节目中国骄傲直播观后感08-23
描写人的作文100字08-10
2025年3月山东计算机二级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2025年1月8日-14日)01-02
什么是舞蹈学专业12-26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全诗翻译及赏析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