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技能培训篇1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师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现代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尝试将当前流行的网络教育模式与柔性管理理念融入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过程中去,形成一种基于网络的柔性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实践发现,这种模式革新传统的学习理念,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一、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现状
在当前形势下,传统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面临着以下问题:第一,教学内容多与集中培训课时少的矛盾。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性强,内容丰富,需要教师掌握的技术、技能非常多,而高校教师的日常工作也相当多,在有限的培训学时里,课堂教学只能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第二,受训教师多与培训教师少的矛盾。当前高校教师在教育技术能力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缺陷,而学校专门从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又相对少,比例很不均衡。第三,培训面向不同专业教师与学科整合能力培养之间存在矛盾。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面向全校有培训需要、不同专业的教师而定期开设,统一的课程设置忽视了教师在不同专业领域应用的差异。不联系本学科教学,教师很难真正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本学科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第四,教学形式的单一性与能力培养的多元性之间存在矛盾。传统的课堂式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教师讲授为主,忽略了实践操作,这样的培养模式难以体现现代教育技术自身的特点。
二、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提出
针对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状,一方面,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教学,构建一个网络培训平台,以改进内容多与课时少以及教学形式单一等矛盾;另一方面,尝试在基于网络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管理中的柔性管理思想,以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先进管理理念对基于网络的教学过程进行管理。
利用网络开展教师培训具有以下优势: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教师自主学习,减少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网络的便捷性有助于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丰富教师培训的方式。柔性管理最早来源于企业管理,也可称之为“人性化管理”。将企业中柔性管理的理念引入到教师培训的过程中,一切以受培训教师为中心,从课程设置到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教师都可以参与修改,这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培训收到较好的效果。基于网络的柔性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模式,具有便捷的培训形式、丰富的培训内容、灵活的培训时间。同时,又引入了柔性管理的思想对培训的全过程进行调控,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望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率,为推动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如图1)。
三、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
(一)网络培训平台的搭建
构建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平台,一方面,可以缓解受训教师人数众多与专业培训教师相对少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可解决受训教师的工学矛盾以及传统的培训教学形式单一等缺陷;另一方面,合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师技术培训可以为受训教师做出表率,让教师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切实地感受使用先进技术给学习带来的便利。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平台由资源管理平台、资源搜索平台、学习过程管理平台、在线交流平台、管理与评价平台这五个子平台与海量资源库、学习过程定义库、交流信息库、学习表现与成绩库四大类后台数据库共同构成。
1.资源管理平台。资源管理平台提供了对海量资源库的管理功能,海量资源库由师生共同建设,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由教师向受训者的知识推送模式,受训教师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分享知识给其他受训教师,资源库的信息来源渠道更宽,平台的使用者人人都可以为海量资源库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资源搜索平台。资源搜索平台提供了对海量资源库以及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例如关于“大熊猫”的主题式学习,在资源准备阶段,我们在Sohu网站的搜索引擎中输入“大熊猫”,在0.01秒就查询到了49287条资料,并组织了“大熊猫资料,大熊猫保护,大熊猫繁殖”等子专题资源。
3.学习过程管理平台。在学习过程管理平台中引入了学习流的概念,学习流是对学习流程的形式化表示,它描述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以及各活动最基本的先后顺序和流向关系,用于对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是学习流程建模的结果。在本平台中,对于学习流的过程定义由专业培训教师维护,保存在学习过程定义库中。
(二)柔性培训管理的实施策略
1.柔性化的培训组织形式。所谓柔性化的培训组织形式是指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的局限,按照学校发展需求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在没有限制的网络中,自觉灵活、持续不断、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师培训。首先,教师接受培训的场所灵活机动,受培训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参与培训的场所;其次,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解决了传统教师培养模式中的工学矛盾;再次,系统会根据受训教师的自身情况,推荐恰当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受训教师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浏览,解决了在传统培训中,受培训的教师无法自由选择培训内容的缺陷;最后,受培训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跟其他教师交流培训心得,改变了传统培养模式中极少有互动的缺陷。
2.柔性化的培训内容。在基于网络的柔性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里,培训的内容是实时更新的,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已有资源,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将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新技术推送给受培训的教师,使得教师能够跟上知识经济的步伐,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最实用的工作技能。在培训内容保持实时更新的同时,也传承了以往的知识信息,既记录最新的资讯知识,又保证知识的一致性。将知识重新分解与整合,重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搭建教师全面的教育体系观。参训教师也可以参与制订培训计划,为培训组织者提供备选培训内容,充实网络培训平台的资源。由此可知,基于网络的柔性教师培训,培训内容不再单一,而是多元化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
四、可能存在问题
网络教学技能培训篇2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是高等教育中区别于传统学科性教育而更注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类型和规格。建设实训室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文中介绍了网络实训室建设的创新模式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实训室;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适应社会高科技发展对高新技术技能操作与管理服务人才需求而创办的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形式。高职毕业生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需要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社会也将是否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和操作能力作为衡量一名高职大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因此,全国各高职院校纷纷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列入到重要的课程体系当中,计算机网络开始逐步走向普及。
然而,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计算机体系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强调原理重要性的同时,更强调学习者驾驭网络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只有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实训培养之后,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理论与实践。建立网络实训室,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2建设网络实训室的原则
网络实训室是实践教学基地的一部分。网络实训室是培养网络合格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是高职教育质量、特色的保证。建设网络实训室,应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学校发展规划目标后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以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为原则,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密切校内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加快产学研步伐,尽快形成企业、学校连办高职教育的新体系。通过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开发,保证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方向和有效性;和企业合作进行高职网络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企业合作编写高职教材和聘任兼职教师,保证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企业合作落实实训实习项目和基地,保证高职教育的实践性。
3网络实训室的建立实践
实训室是指在高职(高等)教育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一系列要素的统一体,包括场所、设备、教学指导人员、教学计划等等,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硬件,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保证。
3.1实训室建设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需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层次实用人才。高职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既具有职业技术的属性,又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实行双证书制度,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取得技术等级证书或岗位资格证书。在学时比例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高达1:1。在教学模式方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要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的是能力的综合性、实用性。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实践条件上要高于普通高等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的实验室主要是对理论做一些传统的验证实验;普通高等教育校内的实习车间大多是一些单一性的最基本的操作加工训练,很少有紧跟现代社会发展前沿的综合性强的生产训练;校外的一些实习基地虽然能弥补校内实验室和实习车间对学生训练的不足,但其一是难于接纳批量的学生实习并给以辅导;二是以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产企业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的能力训练;三是技术含量密集程度不高。由此我们看到,现有的实践条件和形式无法满足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急需一种设在校内以学生训练为主,又紧跟现代社会科技、生产、服务、管理发展前沿的实践训练场所实训基地。据发达国家统计表明,职业教育成本是普通教育成本的2.5倍,可见高职教育实践训练的办学条件要求之高。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网络实验是网络课程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网络原理,具备规划、实施、管理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能力。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网络实训室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3.2与D-Link合作建立网络实训室
通过对国内高职院校网络实训室建设的调研和学习,以及对国内网络公司的大量走访调查,我们开始了网络实训室的建设。
建立网络实训室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规划、实施与管理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能力。因此,网络实训室必须具备如下功能:
(1) 进行网络的建网、布网的实训,培养学生对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2) 对交换机设备的各种设置及调试:包括VLAN、避免转发环路、端口干路和镜像、三层交换、GVRP、ACL、DHCP Relay等的设置与调试。
(3) 对路由设备的各种设置及调试:包括静态路由、动态路由、ACL、NAT等的设置与调试。
(4) 对无线产品的各种设置与调试。
(5) 针对当前社会上使用的各种网络要求的基本能力和技术,安排具有不同特色的网络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和集成技术的硬件方面的实训内容。
(6) 网络测试与维护仪器仪表使用实践训练。
(7) 网络故障排除实践训练。
根据上面的网络实训内容,结合教学特点,我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网络实训室必须具备标准化的特点,即用于调试的设备应该是基于国际标准化协议,这样实验才能具备代表性,也才能和标准化的课程相一致,符合高职院校统一施教的原则。
本着既能很好地完成实训,又能节省投资的初衷,我院开始考虑从网络领域知名的设备提供商中寻找合作伙伴,共建网络实训室。在对标准性、实用性、性价比以及品牌度再三权衡之后,学院把目光放到了友讯网络(D-Link)身上,毕竟D-Link作为国际五大网络设备厂商之一,其品牌影响力也具有一定号召力。而且,D-Link认证与培训所提倡的“标准化、实用化”的培训模式在网络培训界颇有声誉,这一特点正好与学院网络实训室建立的初衷不谋而合。随后,学院迅速与D-Link认证与培训联系,经过双方的积极协商,并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共建“网络实训室”。在这种新模式下,学院所有计算机专业以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网络课程被全部引入到合作培训体系中,学生在学习原有的网络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实验课程将全部采用D-Link认证与培训专业的实验体系。
3.3建立网络实训室的成效
2002年年底,我们完成了“网络实训室”的共建目标,经过一年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效果。对于培训机构而言,这种模式扩展了原有的培训范围,使培训机构不仅仅具有社会的广泛性,更具备了高职院校的普教性,使学员更具固定模式,有利于培训机构进一步深化。对高职院校而言,这种合作模式将标准化、实用化网络培训理念引入教育体系中,可以使学生通过标准化的网络环境,真实体验纷繁复杂的网络原理,体会网络的精彩所在。
从实验室建立至今,我院先后有近300多学生参加了网络培训。目前,整体培训效果显著,网络实验室的使用率相当高,常常出现爆满,学生对于网络实验课程的兴趣也更浓了,在最近结束的D-Link D-SIE认证考试中,我院有近90多人顺利取得了D-SIE认证。开设网络实验课程之后,学生有了实际动手的机会,许多看似繁杂的原理渐渐明朗。
在未建立网络实训室之前,虽然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三层交换协议、VLAN的划分等诸多网络原理,但因为没有机会进行实际的调试和操作,许多原理对他们来说很难理解。网络实训室提供了真实的网络环境,可以让学生亲自搭建网络、亲自动手调试、配置网络,从而让学生直观、全方位了解各种网络设备和应用环境,真正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认识。目前的IT技术人才市场越来越关注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网络实训室的学习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网络技能和实战能力,增强了他们迎接就业挑战的信心和能力。有不少学生谈到,网络实验加深了他们对原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动手能力。经过培训与实训,他们完全有能力规划、实施和管理一个中小型的企业网。
4结束语
培养高素质IT人才,需要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教育要依托企业,企业要依靠教育,共同建设社会、企业和学校全方位IT人才培养系统。随着硬件环境的提升,我院将全面加强与D-Link认证与培训合作,不断地完善设备环境,同时把D-Link认证与培训的GE或WE、路由方面的培训内容也都引入,丰富培训体系,软硬兼施,全面提升网络实训室的地位,进而将标准化、实用化的培训模式推而广之,实现高职院校的“双证”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江小明.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EB/OL]. .cn/reform/practice.
[2] 燕庆明. 九十年代美国社区学院教育的考察和借鉴[J]. 高等职业教育,1996,(1).
网络教学技能培训篇3
关键词:构建远程平台 汽车制造业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44-02
目前,湖南省汽车工业呈现出加速发展、后发赶超的喜人态势。尤其是广汽长丰、广汽菲亚特、比亚迪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湖南,以及株洲北汽、湘潭吉利、北汽福田、众泰江南、陕汽重卡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成投产,湖南正崛起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第六大板块。根据各重点企业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湖南省汽车年产能将达到200万辆以上。如果实现每年150万辆车的产量,产业链上将需要40万人,而目前,湖南省汽车产业职工总数仅7万人。未来5年,湖南省汽车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不是渐增,而是激增,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突出,尤其是高端技术、管理、营销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我省汽车制造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科学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网络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变化。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为汽车制造企业培养人才,是目前解决汽车制造业人才供求矛盾的主要途径。而汽车制造业渴望对企业重要岗位人才进行培训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抢占汽车市场,推动汽车制造企业向前发展。
一、构建适合企业培训特点的远程教学系统
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建立先进的远程教育平台,通过开放式信息平台学习先进的汽车制造经验,加强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广泛传递的特点,使企业人才培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为湖南汽车制造业培养人才有利于湖南汽车制造业的向前发展。使湖南汽车制造业上一个台阶,为湖南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建立和完善网络与信息技术平台利用远程教学培养汽车制造人才体系,解决在网络远程教学培养企业人才管理中的关键技术。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教学,更好的方便在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与学双方的沟通。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培养人才过程中实现网络教学开创了新的教育与学习环境,突破了现实社会间的藩篱,可以带动培训机构与企业及社区间的互动与合作,达到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的最高理想。因此,网络远程培训对未来整个企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达到国际间院校与企业间合作、进行资源共享,达到汽车制造企业人才培养等都将随着网络远程教学的发展而得到推动与实现。
远程教育是伴随着电子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多种技术媒体搭建的远程教学系统。利用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与互联网对接和软件应用环境,为现代条件下的培养汽车制造业人才远程教育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1.平台搭建形式
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通过远程教学为汽车制造业培养人才,主要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中以构建理论系统和技术操作系统二大体系,实现网络培养汽车制造企业人才,在培养人才过挰中要做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能学习任何内容、并和相关的老师、学员进行讨论。因此要解决当前国内外企业网络培训教学平台的现状,开发远程教学培养企业人才的平台的,设计远程教学培养企业平台系统的功能。从而解决在汽车制造企业人材培养模式上单一的缺失。
怎么搭建远程教学平台为汽车制造业培养人才,一是由汽车制造业协会搭建远程教学平台,由协会进行管理和运行;二是由湖南省某个高职学院搭建远程教学平台,后者搭建平台有利于教学管理和平台运行。
2.平台搭建方式
在企业培养人才中运用网络与信息技术、获取网络远程培训信息、在培训中发现的问题生成信息、由远程教学人员处理信息、最后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益。一是把企业所有用于培训的教室和图书馆都连接到信息高速公路上;二是让培训教师利用远程进行培训教学;三是开发优秀的培训软件及在线学习资料;还可以利用国际开放式信息平台学习国外先进的汽车制造业技术,提高我省汽车制造业技术水平。
首先建立一个远程教学系统“汽车制造企业培训在线”,以双向交互式数字卫星远程教学系统、互联网远程教学系统、企业局域网教学系统。并实现三个教学系统合一,通过2-3个双向交互式数字卫星主播教室和分布在汽车制造企业的卫星接收站接收。通过“汽车制造企业培训在线”大型教学平台和互联网络运行的教学平台,将培训资料输送到生产一线和职工家庭。
3.平台的运行和管理
远程教学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函授教学、电视教学、广播教学都属于远程教学的范畴,这些教学方式有很多优点,比如能充分的利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但是他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缺乏教学互动,这一致命的弱点使远程教学受限于特定的专业和场合。
远程教学是利用通信、网络、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和技术,克服传统远程教学的局限性而形成的新型远程教学模式。现代化远程教学需要完备的教学系统支持,该系统有三个环节或控制环境,主播室是教师的教学环境,用于采集教学信息;远程教室是学生学习的环境,接收教学信息、反馈学生信息;两者信息受控于计算机网络。
教师、培训人员、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是网络远程教育的主要因素。怎样在四个因素中建立相互关系。提供培养汽车制造业人才的远程平台,主要是教师的选定和授课;培养人员能够不管何时,在有网络资源的地方享受培训教育和观看培训相关资料;能否利用好网络技术开发出适合汽车制造企业培训的软件和载体,让教师、培训人员互动,使培训人员看到高真数字的远程音频、视频培训课程;利用远程教学平台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培训人员能在网上学习在线问答,能利用模拟访真实验系统开展培训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平台搭建后在运行时产生各种运行成本,如网络费、设备维护费、网络维护费、运行人员工资等等;教学时产生教学成本,如课时费、录制费、教辅设备费和工资等等;软件开发和各种软件设施费,怎样解决这些费用,只有实行有偿培训才能使远程教学培训可持续发展,否则,不能长久发展,培训就没有生命力。因此,在远程教学的平台运行中由相关职能部门监督其远程培训质量并规定实行零利润运行。
二、构建培训汽车制造业人才的课程体系
即围绕一个核心目标,依托两项改革、完成三大任务、实现三项服务。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即以建设“网络与信息技术”为平台,以网络远程教学方式为汽车制造企业培养人才为核心,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远程教学,改善汽车制造业人才时间上的缺失,利于人才培养在教学理论和方案的实施。依托两项改革,在远程教学培训过程中,改革传统的面对面的企业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在网络远程教学中的运行体制。实现以“网络与信息技术”为平台利用远程培养企业人才与网络远程教学管理之间的交叉集成,组建远程教学研究团队,建设一流的以“网络与信息技术”为平台的远程教学培养企业人才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 实现三项服务。即服务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企业。
在Internet上实现远距离教育,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教师通过网络把教学信息传给每个学员,学生通过连网的计算机来进行学习和接受信息。利用Internet来进行远程教学,与传统远距离教育模式相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通过各种协作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而实现),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
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平台培养汽车制造业人才的研究,为我省信息产业和汽车制造业人材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思路。
汽车制造业培训岗位涉及面广,有管理类、营销类和生产类几大项,若要较系统的的进行课程体系开发,应在三大类的基础上更加细分和整合,列表如下:
按照上表细分岗位的类别开发适合汽车制造业的课程,在课程开发上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销售和管理上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制定培训目前标,进行课程设计,以体现“岗位需要”为原则,每一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同岗位的技术含量和技术能力等系列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并形成培训体系的课程交叉链,每一岗课程设置为三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即初级、中级、高级,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注重培训内容的设计。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专业能力素质三个方面。侧重面在专业技能素质培训方面。
三、构建有特色的远程培养模式
远程教育培训相对传统培训,具有成本低,渗透性好,普及性强等特点。与国外远程培训教育相比,在理念认识,普及程度,经济投入培训模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
1.构建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构建有特色的汽车制造业远程教学资源共享体系,,主要包括软、硬件和高效的远程平台资源体系,培训教材光盘,培训辅助教材。网络上开通所有平台,电子邮件、BBS讨论、语言信箱,向培训学员提供,培训咨训。网上答题。作业批改,实际操作指导和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难点并进行答疑和讨论。
2.构建培训质量保证体系
培训质量体系的保证主要是课程资源、师资队伍、远程设施条件,远程学习过程的控制。教学管理。远程教学过程中系统的运行等因素。在质量保证体系上要贯穿质量第一的人才培养过程,在培养过程中做到以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为主要基础,以教学过程和课程质量为监控重点,在远程培养体系中所有人员和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要全程参与为基本保证。以达到培养质量要求。
3.构造培养汽车制造业人才“三位一体”教学管理模式
“三位一体”是指远程教学机构、企业、企业培训员工,对远程教学机构来说是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对企业而言是保证硬件设施和为企业员工提供转适的培训环境,对企业培训员工主要是吸取知识,认真学习。怎样使三者有利结合起来共同完成企业培训。提高企业人员技能和素质。主要是将服务和学习贯穿于学习设计。学习测试和学习全过程,减少企业培训员工在培训中的孤独感,提供能够缓解工作、生活和非培训学科方面的服务,促使企业人员提高培训主动性,达到提高企业人才技能的目地。
作者简介:胡俊(1962.07. 09) 男。汉族。湖南省津市市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现任湖南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
网络教学技能培训篇4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训;高级网络管理员;课程开发
随着中国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计算机
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入到使用计算机网络的队伍中,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员就成了政府和企业急
需的人才。高级网络管理员培训势在必行,其课程的开发定位,有利用从事网络管理和服务或有意从事此工作的劳动者通过参加技能培训,快速掌握网络管理技术和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提高网络管理和信息安全技能,成为网络管理和服务高级技能人才。
一、网络管理人员需求分析
据一份针对国内500多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虽有98.6%的企业已经接入互联网,83.7%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企业
网上的应用重点,主要是集中在产品服务信息、企业新闻以及收集客户信息等较低的层面。据相关报道,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正处在初级阶段,其中有占八成的企业,其信息化发展面临着网络应用人才缺乏的困境,市场急需大量从事网络开发、组建、维护及管理的高级网络管理人员。
目前,用工市场需求反映,网络管理和服务技能人才需求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机关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工程的实施,急需大量网络管理人才。自政府实施数字化工程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政府搭建的网站数量,全国已不少于15万个并逐步形成网上办公,从
业人员总需求数量较大。
2.企业电子商务需求量猛增。目前全国已有企业网站300多万个,今后企业网站增长速度还将大幅度提升,未来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网络管理人才将不少于100万人。
3.现有媒体的网站和商业、专业性质网站对专业人才的渴求更是迫不及待,网站今后的发展更加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开拓。
作为珠三角地区,数字化工程的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网络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级网络管理人才需求更加迫切,急需培养一支能从事网络开发、组建、维护及管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二、高级网络管理员课程开发依据
国家职业标准及职业岗位说明职业标准:2002年11月,我国正式颁布了网络管理员职业的国家标准,为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提供客观、规范、统一的从业依据和资格要求。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促进稳定就业起到重要作用。网络管理员就是保障网络(包括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其他数据通信系统)正常运行,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如,公司员工可以共享打印机、传真机等硬件或软件)的职业。在故障发生时,能够迅速定位和排除错误,设计、组装、管理和维护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提供计算机技术咨询与支持,以保证企业信息安全。
高级网络管理员岗位说明:是指从事计算机网络运行、维护工作,并能承担监督、管理各种已有网络的维护与管理,以确保网络中各服务器、网络设备和用户主机的正常运行,以及网络通信的畅通。负责企业中各种网络应用系统的部署、维护与管理,确保所管理的网络系统全天候正常运行,不出现大的问题,如,不能出现长时间中断,更不能出现长时间的网络瘫痪,当然用户提出的应用问题也不能长时间得不到解决。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只定义了网络管理的5项功能:网络配置管理、网络故障管理、网络流量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目前安全管理则已自成体系,并且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行动导向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学习内容上,根据教学目标分类要求,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结构――学习领域。
2.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互相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共同承担不同的角色,在互相使用的过程中问题最终获得解决,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这样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了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学生积极的参与,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取得成果之后的喜悦等。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从教学过程的转变以往讲授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并对教师的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控制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主题,不控制答案。
3.在教学方法上,行动导向型教学使用了一整套可以单项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如,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与迁移教学法、校企协作教学法等。
我们主要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开发,并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校企协作和实操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高级网络管理员课程设置方案
课程开发采用工作岗位任务分解模式,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就业需要―确定岗位―确定能力(技能、技术)”的基本原则。每个职业岗位能力可以分为个人能力(责任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关键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和技术(技能)能力。工作岗位任务分解模式是把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任务,设计成一个贯穿学业全过程的链状课程,即工作岗位任务分解课程。以问题为中心的科目课程培养职业需要的基本技能和关键能力,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课程或训练课程培养职业需要的专门技术能力。工作岗位任务分解课程是根据某一职业岗位或某类相近岗位工作能力要求而设置的一组课程,该课程组中的职业技能课、职业技术课及职业岗位综合实训课之间的联系如图1所示:
■
图1
高级网络管理员岗位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的高级网络技术人才,使学生既具备现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同时掌握网络组建、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技能),又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从事各行各业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与维修;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和维护;网站的开发、管理和维护等岗位工作。高级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岗位课程相应的课程设置如图2所示。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按照“学习网络”“使用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络”的学习过程设置课程,使学生逐步深入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兼顾其他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高级网络管理员课程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工作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内容:
■
图2
职业道德包括:基本知识、职业守则。高级网络管理员要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学习职业守则做到:遵纪守法,尊重知识产权、爱岗敬业,严守保密制度、爱护设备;团结协作。
基础知识包括:电源系统基础知识、空调系统基础知识、消防系统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主要有:数据传输与通信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基础知识、网络设备基础知识、网络管理基础知识、网络应用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英语专业术语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有: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劳动法的相关知识、国家有关信息网络的法律法规。
工作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按照高级网络管理员工作内容及技能要求,课程培训内容包括以下相关知识,才能达到培养技能型的高级网络技术人才目标。
教学大纲及课程安排采用新型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师一边演示,学生一边模拟实操,以培养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并结合企业网络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授课。具体教学课程安排如下:
■
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训课程4∶6比例组织授课。
跟岗实习。通过到学校的中央机房观摩学习,真实了解网络组建,并分批安排到计算机网络集成及开发公司跟岗实习,采用师傅带徒弟方式学习和训练网络组建及日常维护的经验并参与解决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积累工作经验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对接,从而使学生通过技能培训更快地适应网络管理员岗位技能要求,成为企业急需网络管理技能人才。
四、课程开发的改进思路
职业培训专业课程的开发围绕素质教育和技能的培养为中心,构建双线齐进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培训结业后学员及使用单位的跟踪调查,共回访约20名学员和5家企事业单位,对培训后的课程评价,总体反映良好。同时提出本培训课程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进:课程通用性强,但与岗位对接性不够,培训教材实用性有待加强;对于从事集成组网岗位的可否提供操作手册和工作流程;对于从事单位网络维护的希望课程提供常见故障排查手册,以便于日常实际应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课程开发中,将从以下方面
改进:
1.进一步明确课程开发定位。以区域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保证,使职业培训课程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理论知识够用。
2.加强培训目标与岗位对接。紧扣社会实际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施“订单式”培养,突出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应用特色。
3.突破教材的局限性,解决职业标准的置后问题。
4.以职业鉴定与用工单位使用评价相结合,采用学生就业跟踪机制,不断收集企业用工评价完善教学内容和操作手册。同时,培训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培养学习能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国家职业标准・计算机网络管理员,2008.
[2]李希敏.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
[3]张六成.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2011.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调查报告,2011.
[6]徐英俊.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网络教学技能培训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建设;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267-02
一建设基础
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很早就开始招生,是省首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目前该专业现有在校生229人,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5.2%,专业对口率为85.4%。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2.5+0.5”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具有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具备基本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
二建设目标
深化与IT行业、产业合作,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3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网络工程师的职业能力需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融教学做、培训认证、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网络实训基地;打造一支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经过2-3年的努力,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辐射能力强的省内教学改革试点示范专业。
1.创新“3111”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与各大网路公司的合作,采取“校内培养+企业培训+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争取全程按照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2009年本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240人。
2.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网络工程师的职业能力为依据,以“组网、管网、用网”核心能力为标准。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
3.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培养在本专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1人,聘请具有企业经历的高级工程师2名,培养骨干教师2名,使双师比例达到95%以上。2009年力争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院级教学团队。
4.进一步完善实训室功能,提升实训室的专业技术和企业文化内涵建设。
新建2个、扩建2个校内实训室,新增校外实习基地3个,使其校内外实践条件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5.拓展横向联系,积极为社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网络建设提供服务。
至2010年,成立1个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支持企业10余家、职业技能培训200余人次。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措施
1.深化与网络龙头企业合作,创新“311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见表1。
表1“3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111”方式学期内容
“3”第1、2、3学期在校内进行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培养
“1”第4学期在校内实习基地聘请企业工程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1”第5学期在企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联想集团、惠普公司等)
“1”第6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培养依托于网络企业。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承担技能训练任务,使学生熟悉职业环境,积累职业经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在企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顶岗实习依托校外实习基地,结合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综合技能训练,指派校内教师深入一线,掌握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聘任企业技术骨干、企业行家为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指导,培养职业能力,并作出综合评价。
2.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组网、管网、用网”为核心能力的优质网络课程。
(1)打破原来的课程体系,以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以“组网、管网、用网”的核心能力为标准,确定课程体系主线和相应课程,使学生按照基于网络工程师的工作过程逐步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培养职业素质。
(2)建设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
以专业教师为主,由行业专家和企业工程师参与,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课件、立体化教材、职业认证试题库、教学资源库等。将《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带头人。
培养1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培养锻炼使其在高职教育理论研究、技术应用、解决行业技术难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造诣、成为专业带头人。
(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从知名企业中聘请2名具有副高级技术职称的网络工程师作为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参加职业教育理论和课程建设学习培训,提高其职业教育和课程开发能力。培养2名骨干教师,参加网络企业锻炼3个月以上,参加国内进修和师资培训。通过学习与培训,每位骨干教师获得至少1个行业资格认证证书,承担1门专业课程建设,主持1项科研课题,2篇,参与2次以上对外技术服务。通过以上方式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3)兼师教师队伍建设。
从网络知名企业中聘请行业专家和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优化团队专兼结构。兼职教师负责学生职前培训、指导学生校外实习,参与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工作。
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建3个实训室、扩建1个实训室。
持续校企合作密切关系,强化与网络公司的紧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企业捐赠设备和获得采购优惠,新建网络安全实训室,增加信息安全和网络管理实训内容;与MICROSOFT公司技术支持中心合作,扩建网络系统实训室;新建网络工程实训室,增加模拟真实环境综合布线和网络测试实训内容,尽早成立Fluke网络测试实训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深化与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校企双方签定合作协议,学院每年为实习企业提供相应的实习经费,企业接受学生校外实习和教师挂职锻炼,企业工程师担任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企业优先接纳优秀毕业生就业。
(3)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内涵建设。
按IT企业管理模式,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运行机制,通过企业文化图版宣传、企业产品展示,构建与职业活动相一致的职业氛围,提升实训基地的文化内涵建设水平,探索与企业有机融合的方式与途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心. 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 黑龙江教育.,2006第3期44-45页
网络教学技能培训篇6
从电脑到网络,中国的企业以大步流星的步伐走完了这一步。今天,不少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络,不少人以网络创事业,但中国的网络实用型人才却有很大缺口。
面对中国网络技术人才技能水平低和就业难的问题,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中心和清华万博联合推出的名为“1+6网络工程师职业培训”项目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清华万博网络的调查显示,目前,计算机软件开发、编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受到公共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的重视,而网管人才的培养却是一个空白,而这方面人才的社会需求量相当大。
所谓“1+6培训”即:在一个网络平台上进行六类基础网络技术课程培训,六类课程包括:网络技术设备、网络操作系统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数据技术和WEB应用开发技术。去年7月,该项目已经在北京、广州、南京、福州、沈阳等十个城市率先实施,市场反应热烈,培训学员达八千余名,预计今年全国接受培训人员将达一万名以上。对于培训合格者,将由两家合作单位共同颁发统一证书。 近年国内许多教育培训机构纷纷开展软件技术人才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成为新的社会热点。但是,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就业问题却被大大忽视。目前,网络技术人才的大量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1+6网络工程师职业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政府机构以及非专业IT企业单位培养合格的掌握网络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的信息技术人才。因此,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覆盖较广的专业技术方向,专业技术深度适中,同时可以满足网络技术知识“零起点”学员的培训需求。这样可以使参加培训的学员通过系统学习,真正掌握网络技术知识与实际的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我国信息化过程中急需的网络工程师人才,满足一般企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基本需要。同时,学员在具备了网络工程师技能后,可以再通过学习具有相当深度的专业技术培训课程,提高在某一网络技术专业化方向的技能,从而成为一个具有专业化方向的高水平网络工程师。
“1+6网络工程师职业培训”有以下特点:以科学、实用的培训体系作基础。“1+6网络工程师职业培训”采用的课程体系简称为“1+6X”课程体系,是清华大学的专家教授和清华万博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一年半的时间研究开发而成的。这套培训课程在理论讲授、教学演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工作实习几方面并重,特别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课程安排灵活。“1+6网络工程师职业培训”不仅仅是针对脱产学习的学员,还充分考虑到广大在职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上课时间,让在职人员能够利用业余时间接受全面的网络技术充电。为此,清华万博除面授课程外,还对一些地方推出了远程教学课程。
网络教学技能培训篇7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摘要:网络营销市场前景越来越好,广大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营销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和高校网络营销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改革网络营销教学的目标和方法入手,提出了网络营销课程设计的教学构想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网络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产学合作;网络营销;协同育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15-03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国家出台各项政策的支持,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随之而来的网络营销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所依赖的营销方式.在浏览各大门户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时,如果留心你会悄然发现,现如今最炙手可热的招聘岗位就是诸如网络营销经理、媒介经理等等这些与网络营销相关的岗位,企业现在迫切需要网络营销的专业人才.
1 网络营销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所谓网络营销人才是指集网络技术与市场营销技巧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网络营销人员应熟悉网络消费行为和心理、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与趋势、网络营销专业知识,熟知并能演绎各种网络营销产品广告的功能与价值.还需要懂英语、市场、营销等知识,并富有工作经验.[1]
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是成本低,不受空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在全球区域内灵活的展开营销活动,因此深得企业的青睐和欢迎.但网络营销毕竟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因此既懂得网络技术,又懂得网络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几乎如凤毛麟角.大多数企业都是由那些对专业市场很有经验,但对网络营销一窍不通的传统营销人员,或是一些以技术为纲的网络技术人员客串网络营销人员.各大企业都是求贤若渴,却也很难招到合格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和实现全国发展的一个很大瓶颈.[2]
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及其相关专业,每年也有大量的网络营销专业人才涌向社会.但根据教育部以及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这类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反而比普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还要低.因此,如何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网络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2 高校网络营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层次,认识还不够深入,尽管网络营销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发展,但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内容与产业发展需求不一致等问题,最终导致网络营销专业人才供求不一致、供大于求的现状.
2.1 专业定位不明确
从网络营销专业培养目标来看,对网络营销的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网络营销的本质究竟是商务活动还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营销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现代商务人才,还是培养出具有网络营销应用技能的信息技术人才,这些都直接关系到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
2.2 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校里的网络营销课程多是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基础之上修改而来.因此课程的核心属性问题就会有所偏差,培养核心到底是围绕着电子商务还是侧重于市场营销呢?所以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完善的地方.网络营销专业要整合营销理论与网络技术,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2.3 实践环节基础设施薄弱
从现有的各大高校所开设的网络营销课程来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实践环节的基础设施不到位.比如:硬件方面,由于部分高校在开设网络营销专业时属于跟风开设,比较盲目,前期并未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导致资金不到位或者对网络营销专业不十分重视,不愿意过多的投入资金是硬件设施跟不上的主要原因.软件方面,网络营销专业的时间环节是重中之重,实验不能局限于在实验室中模拟,应该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战演练.
2.4 师资力量需要加强
目前,高校的教师受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影响较深,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总是跳不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与学时常脱节,教师的主导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1]
3 构建协同育人的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机制
针对市场需求现状和网络营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郑州师范学院采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的机制来进行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
3.1 “1+1+1”三方融合
建立起一个由河南省商务厅支持,河南省网络营销协会和郑州师范学院共同创建的集培养、培训、实训、孵化、科研为一体的,面向社会和在校毕业生的电子商务就业实训基地.基地充分发挥三方的职能,商务厅在政策上给予指导和扶持,协会协调多家企业参与,学校统筹协调过程实施,实现政府、行业、学校三方“1+1+1”的有效融合.
3.2 开发新型实用教材
网络营销专业应该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以就业为主要导向,进行课程改革,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基地时刻将目光投放在网络营销专业的前沿动态上,改变高校教材编写和更新滞后这一现状来适应该行业的迅猛发展.网络营销协会的相关企业和郑州师范学院联合研究、开发、设置相关电商平台运营类的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全部采用电子教材、电子授课的方式来传授网络营销领域中最新的技术成果,跟上社会和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3.3 进行体验式孵化
“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四种能力培养并重,重视学生体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场适应能力.基地专设了孵化体验区和创业孵化区,学员可以进入孵化体验区进行模拟体验.使学生具备网上开店、网络营销和推广、网站搜索与建设等各项技能,检验培训学习成果,提高实战操作能力.学员还可独立或组成6-8人小团队进入孵化创业区.在孵化创业区,可享有“四免、三支持”的扶持政策和专业指导,并与电商企业建立实质性接触和合作关系,亲手经营产品,进行创业式体验.[3]
3.4 “产学研”一体化
建立“以学助研,以研促学,‘产学研’一体化机制”.由协会、行业、学校联合建立大数据商务智能实验室,依托这个平台,深入开展云计算应用研究.[3]通过云计算应用研究,云计算在商务智能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充分带动云计算技术、应用、产业的三方面融合,为地区网络营销行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4 协同育人模式基本内容
4.1 明确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目标
协同育人模式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为主导,以社会企业的需求为培养目标.学生要掌握网络营销应用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网络营销技能,并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企业在互联网应用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可以迅速适应社会,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毕业前,要获得由河南省网络营销协会颁发的初级网络营销师证书.
4.2 建立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通过将工作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课程),并将课程分解成项目和任务,以学习型目标和任务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组织培训.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体系.[4]详见图1.
课程设计的总体思想是:对于基础课程的优化以实用为主.以“理论够用”、“注重实用”的原则为主线.整合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增加技能实训的比重,使专业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实用.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在培训组织上包含两个培训系统,即基础课程培训系统和实践环节培训系统.在项目化课程中,通过“教、学、练、做”一体实现两个系统的交叉融合.项目化课程体系,设置了职业能力课程(公共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实训课程及体验式孵化3个模块.
4.3 实施工学结合突出实训的培养培训过程
坚持知识为基、实践为重、能力为本的基本方针,走工学结合、产学一体的培养之路.充分整合相关资源,将知名企业引入校园,在校园里建立实践室,使学员在校就能接触到企业的真实运作场景,将实训嵌入学习,使学员能在第一时间消化理论知识,达到学员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上手的培养目的.根据培养培训课程不同,基地安排对口实训师对学员进行辅导.所有实训师均来自一线具有实战操作经验的电商企业高管,确保学员学到一线前沿知识和操作方法.同时,优秀学员将有机会被选拔进入相应企业进行实训.[5]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构和制度,进行合理的培训调度.根据培训的需要,成立培训课程组,由专人负责.理论课程部分以学校教师教授为主,实践操作部分则由企业专家现场指导,保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齐头并进,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培训方法上,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员能力的培养.倡导采用体现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方法,如现场培训法、项目培训法、模拟培训法、体验式孵化法等,注重培养学员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方式,确保实现知识、技能、态度、兴趣等方面的培训目标.改革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培训方法,辅以多种形式培训,变单纯的“讲授式培训法”为“问题驱动法”、“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培训法”、“情境模拟法”、“实战式培训法”等多种培训方法的综合运用,围绕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培训环境,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和“做”为中心.
经过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已经初步形成了集成高校与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实践育人的良好局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希望这种协同育人模式的建立,能够有效缓解网络营销人才缺乏的瓶颈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探索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提升社会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我们相信,只要建立起完善的高校与社会互惠互利、双方共赢的长效机制,就能走出一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新路.[6]
参考文献:
〔1〕王瑞.高职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张秀英.网络营销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电子商务,2010(4).
〔3〕孙晓利.河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应用培训会在郑州师院校举行[EB/OL].中国网edu.china.com.cn/henan/2013-12/17/content_30923037.htm.2013-12-17.
〔4〕河南省网络营销协会.淘宝精英实训班培训方案-河南省网络营销协会[EB/OL].hnema.org/news/988.html.2013-4-18.
〔5〕史俊庭.河南省电子商务继续教育基地落户郑州师范学院[EB/OL].科学网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2/286290.shtm.2013-12-15.
网络教学技能培训篇8
一、网络培训的优越性
(一)减少集中培训,有效利用业余时间,提高培训率
网络化教育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分布式教学模式,使教、学双方不但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处于分离状态,而且双方之间又存在着双向通信和信息反馈机制。这些特点和优点适应了社会化、个别化、快捷化、多员化教学训练的发展趋势,应用于机场保障装备维修保障训练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益。目前,训练机构正规培训的在职修理工数量远远达不到部队正常开展机场装备维修的要求,而利用网络化教育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开展大规模普及培训,使受训人员成倍增加,大幅度提高了培训率。
(二)增强培训针对性
采用集中培训的训练模式不能与不同单位、不同级别部队的机场保障装备特点紧密结合。利用网络化教育的虚拟、预制的特点,根据人才培训的实际需求,虚拟成不同的团体,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发教学训练资源,并在网络上共享,装备保障士官能够及时快捷地学到自己想要学的内容。
(三)缩短新装备形成维修保障能力的周期
新装备在部队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维修保障能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少维修资料和信息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奋因。开展网络化训练,可以做到资料与新装备同时或提.见前“到达”部队,装备保障士官可以通过这些学习资料和新装备信息来组织学习和训练,从而大大缩短了形成维修保障能力的周期。
(四)及时解决维修保障中遇到的难题
利用网络的信息反馈和专家咨询系统,使用“键盘和鼠标”就能实现“专家会诊”,为装备“悬丝把脉”从“网”上找到装备维修保障难题的答案。
二、网络培训的硬件配置
开展网络化装备维修保障训练,要依托各级装备保障网进行,而开展网络化训练对设备的要求比一般信息网的要求要高,因此,在设备的配置上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一)满足多媒体信息传输要求,碗系
装备系统的网络化教学训练以多媒体信息为主,尤其是涉及装备的大型课件多、数据流量大,这就要兼设备配置上要满足传输多媒体信息速度和带宽的要求。
(二)合理投资
当前,计算机硬件产品升级频率越来越高,软性产品每两年换代一次,因此,在设备投资上要把握.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原则,既要少花钱,又要保证相对较长时期内使用要求。
(三)设备性能要有长远规划。
一是满足数据量不断增多的要求。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友展和系统运行,网络数据每天都在大幅度增加,因此,在配置设备时,要充分估计到当前数据量及今后可能增加的任务量,保证在三、五年内网络设备有足够的运行能力,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二是要满足系统内部局域网扩展的要求。没有建立自己单位局域网的,要把各级单位内部局域网的接入问题列入系统建设方案,各级受训单位建设内部局域网时,要满足内部网络节点的增加和与外部装备保障网的连接要求。
三、网络培训软件开发
在网络硬件条件一定的条件下,只有重视网络化训练的应用方法、应用模式和装备技术训练内容过程等软件资源的研究、设计和开发,才能够发挥出网络化装备技术维修训练方式的最大效能。
(一)软件构成和特点
软件主要包括网络应用平台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训练资源软件两大部分。网络应用平台软件是指建立在多媒体数据传输基础上能够实现实时交互、多用户协作、远距离网络虚拟、远程操作等功能的软件。多媒体教学训练资源软件是指开展装备技术训练所用到的多媒体教学训练软件、课件、信息等网上资源。网络的软件资源有三大特点:一是网上数据量巨大:二是软件的功能与用户的需求联系紧密;三是技术涉及面广、更新快。因此,开发一个高质量的软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都将直接影响软件的质量和在开展网络化装备技术训练中的作用。
(二)软件开发技术要点
搞好网络软件资源的建设应做好“五化”:一是规模化。开发软件必须集中财力、人力、物力,避免出现效益极低的各自为战、重复开发的局面,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益,确保软件的质量;二是系统化。网络资源的设计、开发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由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组织力量系统地开发,逐步形成规范、投入、管理、开发、试用、反馈、修改、评审、、推广的工作系统:三是规范化。结合上级有关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人才培训的实际需求,制订出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软件规范,要结合装备实际,制定《机场装备保障士官网络化训练标准》。建立权威的软件评审机构,把好软件的质量关:四是集约化。应采用以系统为中心的开发模式,要组织一个有学科内容专家、部队的实际使用者、上级机关的组织者、软件的制作者等多方面组成的小组共同设计、开发。同时应吸收地方某些科研机构、院校以及公司已经成熟的技术与经验,一些非关键性和非保密性的开发任务可由地方有实力的开发单位完成,加快软件资源建设的步伐;五是基地化。依托装备系统现有网络设施,以装备系统所属军事院校、科研院所、各军区空军装备技术训练机构为重点,建设一批网上软件资源信息开发基地和机场保障装备技术训练信息基地。加强各基地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网络教学的覆盖率,提高网络化训练的效率。
四、网络培训的技术保障
网络是一个整体,牵一处而动全身,任何一处的技术失误,都可能造成系统的局部(甚至整体)瘫痪。因此,网络的建立、运行和应用不能缺少有效的技术保障。一个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统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保障机构
建立一个由计算机网络专家、技术人员组成技术保障机构,为基层部队提供技术咨询和故障解决方案。做好基层使用人员进行“上岗”培训。网络建设和验收结束后,技术人员应对网络进行试运行进行现场指导,及时处理试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同时,针对实际。运行对网管人员进行实战训练,确保技术和管理人员能够独立进行网络日常维护与管理。
(二)系统故障的预见性
要提前预测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制订相应预防措施。对于大型故障,要有配套方案和应急补救措施,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稳定的网络管理系统
系统应具有网络应用的基本功能,如搜索引擎、跟踪故障、查出非法入侵者、为各级用户专设全线产品的备件库和软件版本升级库等。
(四)保密工作
装备技术训练网涉及的装备资料多、保密内容多,对一些容易泄密的环节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设立防火墙、设置信息下载权限和下载登记记录库、对载有秘密的设备进行防电磁泄露处理、定期对网络实体(尤其是文件服务器、光缆、终端等)进行检查、加强对网络记录媒体的保护和管理等。
五、网络培训人才队伍建设
开展好网络化装备技术维修训练,要大力加强网络知识的普及工作,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构成
网络化装备技术维修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先进的硬件支持和软件保证,网络培训人才建设更是重中之重。网络培训活动的胜利完成需要以下三支队伍:一支是网络知识全面、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系统维护队伍;一支是熟悉教学法、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和网络产品开发的网上信息资源设计队伍;一支是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上网学习的基层应用队伍。
(二)队伍建设要点
开展好机场保障装备保障士官网络培训,与参与培训活动的一系列熟悉网络环境的人员是分不开的。要加强天员网络知识的培训辅导,分层次培训。一是系统维护人员:二是网上信息设计人员;三是基层使用人员。培训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不同层次人员的工作性质,应用目的有针对性地分别制订培训目标、内容和计划。要使培训出的人才既要精通本层次的知识,又要熟悉其它层次的知识,做到一专多能。人才培训要制度化、经常化。由于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快,装备系统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因此要制定有关制度,根据软硬件和人员组成的变化,结合实际需求,适时进行培训,使培训经常化,宣传引导工作要跟上,针对部分人员在培训中存在畏难情绪等问题,既要正确引导,又要下任务压担子;既要组织培训,又要鼓励自学,努力营造上劲好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学习动力。
六、网络培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以领导指示代替科学规划
领导指示和科学规划一般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说明情况,坚持科学地开展机场保障士官网络培训。
(二)形式主义
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是一件踏踏实实的工程,来不得半点虚假。对网络平台建设不应该以建了多少数据库、有多少点击率来做最后评判,而是应该以是否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高效益产出机制来评判。
(三)官兵参与性不高
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使用起来门槛高,这是造成官兵参与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当他们体会到网络平台为科研、学习和生活提供的方便和快捷以后,这种问题就不存在了。因此,应该首先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并组织大家学习信息化网络知识,鼓励和要求大家使用、建设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
七、总结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3401.html网络教学技能培训范文8篇
相关文章:
知足的文案12-16
八年级上册语文培优辅差计划10-12
网络推广实习报告11-09
公司行政人员个人工作计划01-08
幼儿园安全工作方案09-13
施工员顶岗实习报告08-17
物流经理年终总结通用模板08-16
大学生元旦活动策划书08-27
银行资金的证明格式08-17
会计个人实习心得报告09-29
高中新学期军训心得笔记08-16
假如我是天使五年级09-09
黄河母亲河作文07-23
人生的路高中第一册第五单元作文07-23
给灵魂伴侣的一封信07-23
舞蹈生到大学可以选什么科目?10-09
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09-28
长江职业学院在鄂州哪里08-13
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范文08-16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原文、翻译及赏析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