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6月11日电 (曹弋远 易婧莹)“希望让老师看到,他的杂交水稻已经在冈比亚结出了金色的果实!”穆萨的心愿简单而赤诚。这位曾跟随袁隆平团队学习杂交水稻技术的“非洲徒弟”,成功改变家乡粮食供应的故事成为中非友好的一段佳话。
穆萨带着那袋凝聚心血与感恩的稻米前往长沙。 南方航空 供图
6月10日,由北京飞往长沙的CZ3128次航班登机时,乘务员付莹一眼认出了这位怀抱米袋的特殊旅客,立即迎上前:“穆萨先生,您好!”平飞后,乘务组为穆萨准备了一份特别的餐食——用洞庭湖水浇灌的湘米。“这米粒饱满,口感香甜!”品尝后,穆萨动情地拿出随身携带的米袋:“和我用老师传授的技术种出的稻米味道很像,虽然老师不在了,但我还是想来告诉他,非洲的杂交水稻熟了,我们又想你了!”
交谈中,穆萨分享了他的故事。为改变家乡粮食短缺的困境,他投身农业,成为袁隆平院士的学生。恩师那句“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深深烙印在他心中。学成后,他将技术扎根冈比亚土地,从最初的3公顷扩大到100多公顷核心区,服务周边农户面积达2000公顷。
穆萨展示农场出生的两只小羊羔。 南方航空 供图
从手工脱粒到全程机械化,单产升至均产约7吨每公顷,是当地平均产量的2至3倍。万米高空,穆萨轻轻摩挲着那袋凝聚心血与感恩的稻米说道。“我们农场还养了很多动物,来的当天羊妈妈还生了两只小羊羔,象征着希望与好运,也把这份好运送给你们。”
据悉,这袋见证中非友谊的大米将被带到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现场。“很荣幸能护送这份特殊的‘礼物’。它不仅代表着一位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更象征着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在非洲大地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乘务员付莹表示。(完)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1729.html一袋稻米的山海情:非洲的杂交水稻熟了,我们又想你了
相关文章:
【“中国游记”第一季㉙】文物“复活”、“虚拟分身”穿越……让老外看呆的中国博物馆藏着多少“黑科技”?05-18
赞美老师的优美文案09-20
成功的励志小故事07-05
出纳人员工作年度总结报告07-04
营业员年终总结100字04-21
2025年前台的年度工作总结实用(3篇)01-07
共享品牌经营合同08-15
军训打架检讨书01-07
妈妈感谢信08-02
2025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06-25
中国文学常识测试题及答案11-09
公休请假条09-02
采购员调薪申请书08-10
大自然小学三年级作文07-26
考温州三校什么水平12-14
大连万兴职业介绍有限公司是什么样的公司??????????10-1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05-15
父亲的手艺阅读答案11-16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1000字08-16
应届生会计专业应聘自我介绍05-26
世界地球日手抄报简单又好画04-15
学生手机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01-30
小学生立秋节气手抄报内容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