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在京发布了具有引领性、创新性、战略性的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前沿科技领域与研究方向。
据介绍,今年征集发布活动由80家全国学会定向邀请56位战略科学家,围绕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生命健康等十大领域推荐了90个问题难题,最终选出30个兼具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的问题难题。
7月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发布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新华社记者 温竞华 摄
2025年,战略科学家们都在关心什么?
基于密码学视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论和防护体系、基于临床和多组学大数据的新药研发体系、卫星遥感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与产业化应用……记者梳理发现,这30个问题难题中,很多都是人工智能与各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
其中,“基于密码学视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论和防护体系”以最高票数入选“十大前沿科学问题”。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正进入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时期,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而基于密码学的人工智能安全防护,有望推动人工智能安全从经验性防御向数学可验证安全范式跨越,是近年来兴起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方面,密码学可以有效作用于人工智能的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另一方面,密码学中的可证明安全机制可以用于防范深度伪造技术,识别图片、视频等的真实性,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王小云介绍。
王小云说,从密码学角度研究人工智能安全与防护是一个交叉学科的新兴方向,国内外的科研探索可以说是齐头并进,“我们推荐这个问题,就是希望有更多人工智能专家和密码专家注意到这一发展态势,产出一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在“十大工程技术难题”中,也不乏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交叉学科问题。例如,“面向通信与智能融合的智简网络技术体系”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通信体制在速率、容量和场景适配上的发展“天花板”。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说,当前,通信领域面临理论性、智能性、灵活性三大瓶颈,难以应对智能泛在化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智简网络作为通信系统设计的新技术体系,通过深度融合通信与智能,实现系统的高度简约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信息通信领域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通信领域过去基本上是沿着香农定律在发展,它的一个基本难题就是:带宽越宽、网速越快,消耗的资源就越多。就像修马路,车道越多、马路越宽,占地就越多。而人工智能自然交互的演进方向,为通信系统减少资源消耗和算力浪费提供了一个新引擎。”张平说。
在“十大产业技术问题”中,“脑功能评估与脑机智能闭环干预”这一问题提出,通过基于多模态神经成像与人工智能分析的系统检测评估体系与脑机接口技术干预训练方案,促进卒中患者神经可塑性和神经网络重组。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肖朝琼认为,如果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将显著提升卒中患者的康复效率和效果,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将推动脑机接口、智能康复机器人和可穿戴监测等产业的发展,催生新技术和新产业。
此外,今年征集发布活动采取战略科学家和青年科技人才双轨协作模式,匹配了相关青年科技工作者担任学术秘书,深度参与问题难题的深度解读和内容深化,在保证专业权威性的同时,强化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自2018年起,中国科协连续8年组织开展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活动。中国科协将持续关注已发布的问题难题,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攻关,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
7月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在京发布了具有引领性、创新性、战略性的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前沿科技领域与研究方向。
据介绍,今年征集发布活动由80家全国学会定向邀请56位战略科学家,围绕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生命健康等十大领域推荐了90个问题难题,最终选出30个兼具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的问题难题。
7月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发布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新华社记者 温竞华 摄
2025年,战略科学家们都在关心什么?
基于密码学视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论和防护体系、基于临床和多组学大数据的新药研发体系、卫星遥感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与产业化应用……记者梳理发现,这30个问题难题中,很多都是人工智能与各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
其中,“基于密码学视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论和防护体系”以最高票数入选“十大前沿科学问题”。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正进入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时期,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而基于密码学的人工智能安全防护,有望推动人工智能安全从经验性防御向数学可验证安全范式跨越,是近年来兴起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方面,密码学可以有效作用于人工智能的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另一方面,密码学中的可证明安全机制可以用于防范深度伪造技术,识别图片、视频等的真实性,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王小云介绍。
王小云说,从密码学角度研究人工智能安全与防护是一个交叉学科的新兴方向,国内外的科研探索可以说是齐头并进,“我们推荐这个问题,就是希望有更多人工智能专家和密码专家注意到这一发展态势,产出一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在“十大工程技术难题”中,也不乏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交叉学科问题。例如,“面向通信与智能融合的智简网络技术体系”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通信体制在速率、容量和场景适配上的发展“天花板”。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说,当前,通信领域面临理论性、智能性、灵活性三大瓶颈,难以应对智能泛在化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智简网络作为通信系统设计的新技术体系,通过深度融合通信与智能,实现系统的高度简约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信息通信领域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通信领域过去基本上是沿着香农定律在发展,它的一个基本难题就是:带宽越宽、网速越快,消耗的资源就越多。就像修马路,车道越多、马路越宽,占地就越多。而人工智能自然交互的演进方向,为通信系统减少资源消耗和算力浪费提供了一个新引擎。”张平说。
在“十大产业技术问题”中,“脑功能评估与脑机智能闭环干预”这一问题提出,通过基于多模态神经成像与人工智能分析的系统检测评估体系与脑机接口技术干预训练方案,促进卒中患者神经可塑性和神经网络重组。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肖朝琼认为,如果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将显著提升卒中患者的康复效率和效果,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将推动脑机接口、智能康复机器人和可穿戴监测等产业的发展,催生新技术和新产业。
此外,今年征集发布活动采取战略科学家和青年科技人才双轨协作模式,匹配了相关青年科技工作者担任学术秘书,深度参与问题难题的深度解读和内容深化,在保证专业权威性的同时,强化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自2018年起,中国科协连续8年组织开展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活动。中国科协将持续关注已发布的问题难题,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攻关,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3065.html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战略科学家们关心啥?
相关文章:
品质的名人名言10-18
小学书法室工作计划01-22
2025年社区医院工作总结 医院工作总结(十四篇)01-07
最新电商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电商年终工作总结(三篇)08-09
个人办理电信委托书08-02
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07-27
监理工程师个人简历07-20
79岁琼瑶身后事的一封信12-10
贵阳游记作文10-19
我的漫画老师优秀作文10-08
写身边熟悉的人的作文07-23
2024下半年河南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试时间及科目(12月7日起)11-01
2024年下半年辽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时间、科目及方式(9月15日)08-14
教师的心理培训范文8篇08-15
优秀班主任评语【最新7篇】07-23
饮食安全教育教案07-19
商务礼仪知识礼仪11-02
草原旅游广告语09-21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08-17
圣诞树折纸步骤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