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题:高温席卷多地 专家提示做好健康防护
新华社记者黄垚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4日至22日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汉及陕西中部等地将有持续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可能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14日至17日,四川盆地、江淮、江南、华南等地也有阶段性高温天气,空气湿度大,湿热特征明显。
数据显示,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多高温天气,大部地区最高气温37℃至39℃,局地达40℃至41℃,连续高温日数普遍有5至8天。
“随着副热带高压进一步北抬,近两天华北、黄淮地区高温又有所发展。这一带日最高气温超过37℃的范围呈现扩大趋势,闷热感也十分明显。”中央气象台预报员张博说。根据预报,未来三天高温影响范围将逐步扩展,15日至16日为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时段。
张博分析,引发本轮高温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仍然是稳定维持的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高压系统影响下气流下沉,绝热增温显著,配合晴朗少云的天空状态,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也显著增强,带来了持续高温天气。“这种高温往往以晴晒为主,而江淮、江汉及以南地区受西南暖湿气流带来的水汽影响,相对湿度较高,人体闷热感会更加明显。”她说。
高温是夏季的“常客”,且易引发中暑。“高温会造成人的体温调节系统失衡,进而导致核心体温急剧升高,并引发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敏说,在天气很热且风速较小、空气相对静止时,或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就极易引发中暑。
此外,闷热的“桑拿天”也不容小觑。当气温超过32℃、湿度超过70%,人体体表的汗液无法迅速蒸发,人的体感温度可能比实际气温高出10℃,也易诱发中暑。
专家表示,公众要持续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高温时段不要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须采取有效防晒措施,防止皮肤灼伤,并及时补充水分。
若发生中暑,要立即让病人脱离高温高湿的环境,进行降温、补水。专家提醒,大量酒精擦浴或掐人中等降暑“土办法”并不可行,处理不当反而会加重病情。一旦中暑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昏迷等情况,需将其尽快送至医疗机构就诊。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3595.html高温席卷多地 专家提示做好健康防护
相关文章:
薄苹果手机!iPhone 17 Air将提供4款配色07-10
谷雨经典语录04-15
后勤管理工作总结09-23
校园长职级评定述职报告08-26
偷钱的检讨书10-18
防溺水安全心得体会05-08
大学工地实践心得体会11-28
召开董事会的会议通知11-16
于丹讲座观后感09-26
执行异议申请书11-09
美丽的校园好词好句11-09
义卖活动作文点面结合活动作文09-27
戳中人心的歌词1条09-07
北京大学东方学院有什么专业01-10
河北专接本容易考过的专业有哪些12-06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5-08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11-22
电大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11-02
打一字的谜语10-19
幼儿诗歌教案07-20
清明节文案想念亲人04-07
学校招生的广告文案11-09
企业员工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