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广东、河南、陕西等地积极吸引在外务工、经商、求学的能人志士返乡创业就业,在家乡的土地上播撒下创业创新的种子,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绘就一幅人才回归、产业兴旺、百姓共富的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越来越多在城市积累了资金、技术、经验的各类人员选择回到农村创业就业。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近1300万人。这些返乡人员涉足农业、文旅、电商等多个领域,创办了大量经济实体,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例如,山东省2022年归雁项目贡献2700亿元产值,占全省农业产值12%。
为推动返乡创业,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明确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人社部等部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为推动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打包办”“提速办”,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培育、孵化、加速等创业扶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农村改革、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将返乡创业纳入乡村振兴核心部署。
也要看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乡村人才支撑不足;创业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既难以打造品牌,也无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尽管有贷款政策,但对于大型项目,资金缺口依然较大。接下来,吸引返乡创业人才更好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要在引得来、留得住、兴得起上做文章,关键是打好三张牌。
打好亲情牌,吸引“雁归来”。利用情感赋能,构筑人才回归引擎。以村为单位摸排在外能人(企业家、技术骨干、高校毕业生),动态更新数据库,实现在外人才“一人一卡”动态管理。通过乡贤联谊会定向推送家乡产业需求,利用春节、中秋等节日举办返乡创业论坛、北京恳谈会等活动,以乡情为纽带搭建交流平台,邀请在外企业家、高校学者、创业能人共叙乡情、共商发展。精准对接,搭建信息共享云平台。实时发布闲余创业场地租赁、项目合作需求等信息,实现指尖触达、资源直达,让在外人员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家乡政策、对接创业资源。
打好服务牌,提升服务质效。营造创业环境良好生态,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保姆式服务机制,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让返乡创业者轻装上阵。在资金扶持上,探索设立专项产业投资基金,直接投资潜力项目,拓宽融资渠道;政府通过贴息、补贴,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引入多元化融资渠道,形成“政府引导、银行主贷、担保增信”的金融服务体系,有力破解融资难。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创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多处标准化厂房。
打好发展牌,完善产业生态体系。链式招商,构建产业集聚生态圈。围绕重点产业链条和特色产业优势,开展以商招商、以情介商、以产引商,重点引进特色产业上下游项目。形成“创建一处站点,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园区”的倍增效应。通过产教融合锻造乡土人才方阵,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课程,培育复合型“新农人”。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关丽薇)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3921.html“雁归来”注入乡村发展新动能
相关文章:
想念的语录04-15
美好的早安心语朋友圈59条01-19
公司工作人员的年终工作总结(五篇)08-09
心内科护士述职报告07-07
化学课改心得体会02-25
幼儿园春学期开学通知08-16
小学生中秋节的作文400字03-13
父爱母爱的名人名言01-12
论语读后感3000字01-07
五年级足球赛作文01-07
三年级语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12-28
《诗品 含蓄》翻译赏析09-06
什么谜语谜底是食物08-10
电气事故应急预案08-16
夯实政治理论根基范文8篇08-15
优惠券宣传标语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