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一根根粗壮的黄色管道,如同虬龙一样盘绕在西气东输第一站,管道内天然气奔腾不息,经过除尘增压后,一路向东而去,最远可输送到上海。
5月14日,一辆智能巡检机器人在西气东输第一站巡检。塔里木油田供图
5月16日,“大国工程看新疆”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轮台县的西气东输第一站时,很多记者感到惊讶:东部不少城市居民生活用气,居然来自如此偏远的新疆戈壁。“目前,场站日输送天然气约6000万立方米。按照一家三口日均用气0.5立方米计算,这里日输送出去的天然气可满足1.2亿户家庭使用。”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油气运销事业部西气东输第一站站长梁士佳说。
西气东输第一站是西气东输工程一线的源头和起点。2002年,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一线启动建设,这条起自新疆轮台县轮南镇、止于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的能源大动脉,长约4200公里,横贯我国东西。
承担着塔里木油田85%以上天然气计量输送任务的西气东输第一站,被誉为塔里木油田的“心脏”,自2004年9月投运以来,已平安稳定运行20余年。20余年来,西气东输第一站员工扎根戈壁荒漠,任劳任怨,默默付出,守护场站安全,保障平稳供气,无一日断供。
西气东输第一站员工通过大屏监控场站运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为提升场站安全运行标准,近年来西气东输第一站持续推动智能化建设。现在,场站高空安装了甲烷激光遥感探测仪,它如同一名“哨兵”,24小时站岗值守,防止场站出现天然气泄漏;还有智能巡检机器人,它不惧酷暑、不畏严寒,辅助巡检工人日夜守护着场站安全生产。
落实“双碳”目标,西气东输第一站还通过电压差动能回收系统发出“零碳”电。场站外输天然气时,会对天然气进行压缩增压,增强天然气流动性,场站就是利用这一压差来推动发电机组齿轮转动发电,一年所发电量除满足场站使用还有大量结余,结余电通过电网外输出去。2023年10月,西气东输第一站被认定为零碳油气场站。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油气运销事业部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常桂川介绍,截至2025年3月底,西气东输第一站已累计向下游输送天然气超3700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标准煤4.9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5.29亿吨。
截至目前,西气东输工程已建成4条管线。西气东输工程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达上海,南抵广东、香港;三线也西起霍尔果斯,南抵福建、广东;四线(吐鲁番—中卫)新疆段已于2024年9月投运。
现在,由西气东输工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共同构筑的管道系统,在长三角地区与中俄东线、川气东送管道、苏皖管道、青宁管道之间互联互通,融入全国天然气“一张网”。
目前,4条管网总里程超2万公里,其中,西气东输工程二线与起自土库曼斯坦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在霍尔果斯相连,共同构筑出世界上迄今为止最长的能源大动脉。
通过互联互通管道,堪称超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管道系统供气范围可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惠及400多个城市、3000余家大中型企业和近5亿人口。
5月16日,“大国工程看新疆”主题采访团在西气东输第一站采访。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作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的塔里木油田,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已起步气化南疆建设,2013年建成投运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截至目前,气化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工程运行里程超4700公里,累计输送天然气超650亿立方米,实现南疆五地州供气范围全覆盖,为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186.html大国工程看新疆丨西气东输工程惠及我国近5亿人口
相关文章: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从平原烽火到振兴崛起——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今昔巨变07-11
中国科研团队揭示热木星大气晨昏不对称性06-13
国新办发布会上 一位养老护理员告诉海报新闻记者:体会到国家对养老护理人才的重视05-21
道歉的情书08-02
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05-21
应届生毕业实习总结10-25
六年级小学生家长育儿心得03-19
国际大学生节广播稿11-16
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发言稿07-26
万圣节化装舞会活动方案01-12
三年级小精灵作文11-03
长城的谚语10-19
国庆二三事小学作文10-12
古筝专业考什么大学好02-06
军校湖北录取分数线 军校湖北高考分数线09-10
大班健康运动中的安全教案01-31
小学音乐课我和你教案和反思11-13
世界地球日手抄报简单又好画04-15
如果个性朋友圈心语文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