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14日在北京开幕。全球参赛队伍陆续进驻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展开赛前测试。开、闭幕式门票热销,目前仅剩少量余票,备受青睐的家庭套票也尤为紧俏。据了解,14日晚的开幕式将会有来自全球的顶尖机器人队伍献上精彩表演,17日下午的闭幕式将上演机器人百米、接力赛及足球赛的最终对决。组委会介绍,观众可通过“巢票赛演”微信小程序、国家速滑馆微信公众号等票务平台线上购票。
记者探营:100米障碍赛挑战多 机器人完赛有“窍门”
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在即,各地的机器人选手已经蓄势待发,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在竞技赛项目中,100米障碍赛为机器人设置了不少路障,考验它们的协调能力。赛队如何破解比赛难点?又有哪些完赛“窍门”?跟随记者到山东济南的一家机器人研发企业去看看。
记者抵达这家企业的时候,看到了工作人员正在对参赛机器人进行赛前测试。它的身高虽然只有1.38米,行走在障碍场地反而拥有一定的优势。
据了解,来自山东的优宝特E1机器人将要参加的是100米障碍赛,这里是专门为它搭建的模拟训练场,其中一个最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就是跨越15度交叉斜坡,首先要保障它在上下斜坡过程中,身体自适应斜坡的角度,保证身体直立,同时最难的一点是完成两个交叉斜坡之间跨越的那一步。
全身22个高自由度仿生关节设计,配备高功率密度一体化关节电机,让它不仅可以完成行走、奔跑等常规动作,还在爬坡、攀登楼梯等较高难度的动作上有较强的稳定性。根据比赛要求:100米障碍赛场地长100米、宽3米,在跑道中设置砾石路、直线台阶、独木桥等10个连续障碍任务,这些对机器人来讲都是全新的考验。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师齐加恩称:“需要机器人在通过这个交叉斜坡障碍的时候,双脚同时向内倾斜15度,并且需要脚踝跟膝盖同时发力,来维持机器人的稳定,并且维持重心的动态平衡,然后它需要完成跨越、转身、下坡这一系列的动作与流程。”
为了适应交叉斜坡这样的地形,工作人员给机器人的下肢增加了自由度和翻转角度,并强化学习运动控制算法,能够智能识别并适应台阶、斜坡、碎石路等,比如现在,这款机器人已经可以凭借“记忆”记住抬腿的高度和跨度,顺利攀爬台阶。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师刘工称:“像这个人形机器人的运动会,大家去展示自己的技术优势,然后能够学习彼此的长处,对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一个助力。”
记者探营:4×100米接力考验协作 机器人如何“交接棒”?
除了100米障碍,赛事还设置了4×100米的接力比赛。机器人参加接力赛,它们将如何完成“交接棒”?交接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刮蹭绊倒的情况?工作人员又为它们量身定制了哪些比赛策略?我们继续来看。
接力比赛的训练和测试,这家赛队选择了公司所在的产业园区户外场地,依托原有的橡胶跑道,模拟更加真实的比赛场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力赛中,100米的短跑对于这些机器人来说已经不在话下了,而眼下他们则把训练重心放到了两个机器人的“接力”过程中。
现在向我们跑来的是优宝特E1机器人,它将要参加的是4×100米接力赛的项目,正在进行测试训练。可以看到它步态轻盈、灵活稳健,机器人接力赛是不需要接力棒的,它是如何完成接力的呢?
4×100米接力比赛场地为环形跑道,共有9条,每条跑道宽度为1.22米。第2、4、6、8条跑道为比赛跑道,第1、3、5、7、9条跑道为缓冲区。接力区为比赛跑道及其外侧缓冲区组成的区域,长度为30米,宽度为2.44米。据介绍,前后两棒的机器人完成侧方身体重合即为完成交接。
两个机器人需要在1.22米宽的跑道内完成肩并肩地交接,对于机器人来说,绊倒、刮蹭都是时常发生的,那它们是怎样克服的?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师卢娜称:“对于速度比较快的情况而言,主要考验两个操作人员之间的默契,还有它的操控精度。哪怕是往前多推0.5毫米或者是少推0.5毫米,就会对比赛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对遥控人员来说,一个是手要稳,和机器人配合的时间要比较长,比较熟悉机器人的每种情况。”
这几天,工作人员正加班加点对准备参赛的机器人进行性能测试,收集数据、调整测试。目前,团队已经积累了数百万条数据,让机器人们尽可能达到最优状态,力争接力时在距离更近的状态下不发生磕碰绊倒的情况。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14日在北京开幕。全球参赛队伍陆续进驻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展开赛前测试。开、闭幕式门票热销,目前仅剩少量余票,备受青睐的家庭套票也尤为紧俏。据了解,14日晚的开幕式将会有来自全球的顶尖机器人队伍献上精彩表演,17日下午的闭幕式将上演机器人百米、接力赛及足球赛的最终对决。组委会介绍,观众可通过“巢票赛演”微信小程序、国家速滑馆微信公众号等票务平台线上购票。
记者探营:100米障碍赛挑战多 机器人完赛有“窍门”
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在即,各地的机器人选手已经蓄势待发,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在竞技赛项目中,100米障碍赛为机器人设置了不少路障,考验它们的协调能力。赛队如何破解比赛难点?又有哪些完赛“窍门”?跟随记者到山东济南的一家机器人研发企业去看看。
记者抵达这家企业的时候,看到了工作人员正在对参赛机器人进行赛前测试。它的身高虽然只有1.38米,行走在障碍场地反而拥有一定的优势。
据了解,来自山东的优宝特E1机器人将要参加的是100米障碍赛,这里是专门为它搭建的模拟训练场,其中一个最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就是跨越15度交叉斜坡,首先要保障它在上下斜坡过程中,身体自适应斜坡的角度,保证身体直立,同时最难的一点是完成两个交叉斜坡之间跨越的那一步。
全身22个高自由度仿生关节设计,配备高功率密度一体化关节电机,让它不仅可以完成行走、奔跑等常规动作,还在爬坡、攀登楼梯等较高难度的动作上有较强的稳定性。根据比赛要求:100米障碍赛场地长100米、宽3米,在跑道中设置砾石路、直线台阶、独木桥等10个连续障碍任务,这些对机器人来讲都是全新的考验。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师齐加恩称:“需要机器人在通过这个交叉斜坡障碍的时候,双脚同时向内倾斜15度,并且需要脚踝跟膝盖同时发力,来维持机器人的稳定,并且维持重心的动态平衡,然后它需要完成跨越、转身、下坡这一系列的动作与流程。”
为了适应交叉斜坡这样的地形,工作人员给机器人的下肢增加了自由度和翻转角度,并强化学习运动控制算法,能够智能识别并适应台阶、斜坡、碎石路等,比如现在,这款机器人已经可以凭借“记忆”记住抬腿的高度和跨度,顺利攀爬台阶。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师刘工称:“像这个人形机器人的运动会,大家去展示自己的技术优势,然后能够学习彼此的长处,对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一个助力。”
记者探营:4×100米接力考验协作 机器人如何“交接棒”?
除了100米障碍,赛事还设置了4×100米的接力比赛。机器人参加接力赛,它们将如何完成“交接棒”?交接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刮蹭绊倒的情况?工作人员又为它们量身定制了哪些比赛策略?我们继续来看。
接力比赛的训练和测试,这家赛队选择了公司所在的产业园区户外场地,依托原有的橡胶跑道,模拟更加真实的比赛场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力赛中,100米的短跑对于这些机器人来说已经不在话下了,而眼下他们则把训练重心放到了两个机器人的“接力”过程中。
现在向我们跑来的是优宝特E1机器人,它将要参加的是4×100米接力赛的项目,正在进行测试训练。可以看到它步态轻盈、灵活稳健,机器人接力赛是不需要接力棒的,它是如何完成接力的呢?
4×100米接力比赛场地为环形跑道,共有9条,每条跑道宽度为1.22米。第2、4、6、8条跑道为比赛跑道,第1、3、5、7、9条跑道为缓冲区。接力区为比赛跑道及其外侧缓冲区组成的区域,长度为30米,宽度为2.44米。据介绍,前后两棒的机器人完成侧方身体重合即为完成交接。
两个机器人需要在1.22米宽的跑道内完成肩并肩地交接,对于机器人来说,绊倒、刮蹭都是时常发生的,那它们是怎样克服的?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师卢娜称:“对于速度比较快的情况而言,主要考验两个操作人员之间的默契,还有它的操控精度。哪怕是往前多推0.5毫米或者是少推0.5毫米,就会对比赛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对遥控人员来说,一个是手要稳,和机器人配合的时间要比较长,比较熟悉机器人的每种情况。”
这几天,工作人员正加班加点对准备参赛的机器人进行性能测试,收集数据、调整测试。目前,团队已经积累了数百万条数据,让机器人们尽可能达到最优状态,力争接力时在距离更近的状态下不发生磕碰绊倒的情况。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4672.html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来了!障碍赛、接力赛如何完成?“核心机密”先睹为快
相关文章:
粤港澳三地热情迎全运08-04
新学期激励语简短02-12
学籍档案学生自我鉴定07-22
清明节祭扫活动总结05-08
中学班主任工作总结3000字(12篇)10-01
翻译实践开题报告范文10篇08-15
学生离校安全免责承诺书03-12
餐馆合伙协议书01-12
企业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11-30
居住地证明11-14
防溺水心得体会05-08
会议的通知12-25
描写校园里的景物作文02-19
写给孔子先生的一封信12-05
观察蜗牛状物作文11-14
做最棒的自己作文08-31
2025年江西经济师考试时间及科目:11月1日-2日07-25
义乌工商学院如何转专业?11-02
水瓶的秘密日记12-05
网络安全整改报告范文10篇08-15
情人节鲜花广告语08-10
学校处理食物中毒应急预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