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将于5月28日至6月3日在四川成都举办。此次非遗节聚焦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示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宣传非遗品牌IP与相关领域的深入合作。
胡雁介绍,本届非遗节设置科技赋能非遗专题板块,推出的“科技赋能非遗专题展”,以“虚实之境·智守匠心”为线索,通过三个方面呈现科技赋能非遗的生动实践。
一是展示虚拟现实、智能交互等在非遗领域的创新应用。电子科技大学、京东方艺云、当红齐天、光禹莱特等16家研究机构与科技企业从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激发灵感、获取素材。《数字蜀面》结合AR技术实现川剧变脸实时交互,让观众从“观看者”成为“表演者”,感受川剧“寓形于意,传神于变”的独特魅力。《织影万象》运用沉浸式投影和数字织机交互装置,当观众滑动数字织机梭子,将在丝线穿梭的机杼声中身临其境感受蜀锦的织造过程。
二是推出多场首发。聚焦数字化传播展示的最新成果,以创新项目为载体,将节气文化、传统武术等非遗内容与游戏开发、VR数字展览、运动捕捉等深度融合。《二十四节气》手游让人通过体验七十二物候和四川的本土文化,传播节气文化。《有趣的甲骨文》VR数字艺术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甲骨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太极拳数字文化体验空间整合运动捕捉技术,开发“数练太极”智能跟练系统,增进公众特别是年轻群体对太极拳的认识与兴趣。
三是增加互动体验。以虚实结合的体验设计,着力打造涵盖数字游戏、数字展览、智能装置等多元形态的交互场景,通过“印记北京中轴线”“交互智能茶艺师”“数字刺绣”等30余项科技装置,构建起“可观看、可体验、可传播”的数字化生态,进一步推动非遗创新发展。
21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将于5月28日至6月3日在四川成都举办。此次非遗节聚焦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示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宣传非遗品牌IP与相关领域的深入合作。
胡雁介绍,本届非遗节设置科技赋能非遗专题板块,推出的“科技赋能非遗专题展”,以“虚实之境·智守匠心”为线索,通过三个方面呈现科技赋能非遗的生动实践。
一是展示虚拟现实、智能交互等在非遗领域的创新应用。电子科技大学、京东方艺云、当红齐天、光禹莱特等16家研究机构与科技企业从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激发灵感、获取素材。《数字蜀面》结合AR技术实现川剧变脸实时交互,让观众从“观看者”成为“表演者”,感受川剧“寓形于意,传神于变”的独特魅力。《织影万象》运用沉浸式投影和数字织机交互装置,当观众滑动数字织机梭子,将在丝线穿梭的机杼声中身临其境感受蜀锦的织造过程。
二是推出多场首发。聚焦数字化传播展示的最新成果,以创新项目为载体,将节气文化、传统武术等非遗内容与游戏开发、VR数字展览、运动捕捉等深度融合。《二十四节气》手游让人通过体验七十二物候和四川的本土文化,传播节气文化。《有趣的甲骨文》VR数字艺术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甲骨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太极拳数字文化体验空间整合运动捕捉技术,开发“数练太极”智能跟练系统,增进公众特别是年轻群体对太极拳的认识与兴趣。
三是增加互动体验。以虚实结合的体验设计,着力打造涵盖数字游戏、数字展览、智能装置等多元形态的交互场景,通过“印记北京中轴线”“交互智能茶艺师”“数字刺绣”等30余项科技装置,构建起“可观看、可体验、可传播”的数字化生态,进一步推动非遗创新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636.html第九届非遗节推出科技赋能专题展
相关文章: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79.7% 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成效显著07-22
对重大灾害隐患主动防治 我国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用上了航天技术05-16
实用的正能量励志语录10-05
全新公司前台主管年终总结报告06-25
小学六年级教学工作计划02-19
实习生月度工作总结09-13
行政工作计划08-17
宿舍熄灯后说话检讨书01-07
欠款付款的协议书11-02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演讲稿05-23
健康心得体会01-20
法制报告会新闻稿10-26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家长会发言稿10-05
战争的成语故事01-12
写小猫的拟人句练习12-14
军训感受的作文优秀10-19
蜗牛健步如飞童话作文07-23
2025上半年广东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试时间、科目及内容(5月17日至18日)04-13
福建2024年9月证券行业专业人员水平评价专场考试时间:9月28日09-13
2024年辽宁沈阳高级经济师考试合格证明发放时间:9月2日起09-04
小班科学好吃的桔子教案05-08
段太尉逸事状原文阅读及译文12-07
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文案02-26
雨季防汛的应急预案09-13
初一学生开学自我介绍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