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臧梦雅 中国经济网供稿)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828.html“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相关文章:
父亲的话作文06-19
哲理的人生语句90条08-08
幼儿园小班学期工作计划下学期11-27
服装个人工作总结(十篇)08-09
学生道歉认错万能检讨书10-05
教师网络研修心得12-23
保育员求职简历11-02
学生会拉练心得体会08-20
高三距离的议论文01-24
跨进高三的门槛作文01-21
企业励志名言名句01-12
高三友善待人的议论文01-03
四川西华大学有哪些二本专业02-14
大学都有学什么科目01-22
2024年度海南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的通知08-07
课堂教学的规律范文8篇08-15
我的春节手抄报素材11-18
经典霸气朋友圈语录文案10-26
绿豆芽的生长观察日记10-10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09-27